大四学年论文

更新时间:2024-07-02 17:5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对策

1.前言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系统是指银行内部的管理控制体系,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经营

目标而制定的一套便于银行进行经营活动、提高办事效率以及经营利润的内部协调、控制体系,有利于帮助商业银行解决各种风险问题和内部问题,从而使银行经营高效、畅通发展。因此,对于银行来说,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是风险管理的核心任务,也是与银行日常活动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随着世界各国商业银行的不断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也逐渐意识到了完善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性,并且开始探索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控制体系,目的就是促进我国的商业银行高效、高速发展,从而获得良性循环。例如,为了规范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规范条例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就是其中之一,这些条例为我国商业银行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指明了方向。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还是具有一定的重要性的。

2.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鉴于发生的国际金融动荡与危机、银行风险增大以及不断出现的恶性事件,我 国商业银行已逐步重视内部风险控制,但在内部控制的思想意识、内部控制的制度健全、内 部控制的风险系统等方面仍存在问题。 2.1 内部控制的理念滞后

2.1.1 对内部控制理念认识不到位

商业银行部分管理者错误地认为,建立内控制度就是建章立制,有了规章制度,就等于 建立了内控制度,忽视了内控制度是一种业务运作过程中环环相扣的动态监督机制;也没 有意识到管理者和相关业务部门在内部控制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职责,仅仅把内部控制当作 上级对下级的管理手段;还有的把内部控制与业务发展对立起来,片面追求业务扩张,忽视 了风险控制。这些理念上的偏差阻碍着商业银行内控的发展和完善。 2.1.2 对内控组织体系构建不清晰

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不健全,内部组织架构尚不合理,甚至是有形无实,尤其体现在董事会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在内部人手中,使董事会这一重要机构没有发挥应用的

职能;致使产权主体缺位、权责不清,内部控制的受益主体模糊;决策执行体系构造不合理、监督机制有效不足,内控组织体系缺乏真实的所有者主体;内部审计部门尽管已相对独立,但还没有建立起内审部门直接向董事会和最高管理层负责的体制。另外,国有商业银行基层分支机构按行政区划设置的格局并未完全扭转,机构层次过多,环节过多,降低了内部控制的灵敏度,增加了组织运行的风险。 2.2 内控制度不健全 2.2.1 内控制度牵制乏力

表现在会计、出纳、信贷等操作岗位有些关键控制点的规定没有落实到位。如会计出纳操作岗位,对印、押、证及有价单证的管理规定在形式上是硬的,当实际执行因岗位缺员或个人因素的制约而没有严格照章执行,结果诱发经济案件;在信贷操作岗位上,项目评估、审贷分离是好制度,但因某些有权人的私下融通或具体执行人的营私而扭曲变形。 2.2.2 内控制度不适应新业务的发展要求

在会计核算手段日趋高效、科学化的情况下,监督制约体系没有跟上新兴业务和外币业务的需要,会计电算化的内控措施没有及时配套,未做到一项业务的控制制度和管理办法同时出台,出现了内控领域的空白点。 2.3 对显性风险和隐性风险认识不足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正在逐步由隐性转向显性,主要表现在贷款质量下降,呆账增加,经营亏损,支付能力不足;从业人员欺诈行为和越权经营而产生的操作风险;决策管理层缺乏科学的经营管理而导致的管理风险。这些风险的产生,同样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相关联。就显性风险而言,如正文开始所述,随着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我国商业银行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和更加复杂多样的风险。有些商业银行虽然认识到了竞争因素,却错误的认为正是由于竞争激烈,才不得不放松对风险的把控,这就犯了因果倒置的错误。就隐性风险而言,虽然各商业银行对单项信贷风险控制比较重视,但信用风险的管理还很落后,对经营中的各类风险进行全面识别、评估的意识和能力有限,不能对各类可控、风险采取有效的措施,风险管理还没有作为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因此,正视日益增长的外部风险,完善和加强内部风险控制,已成为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2.4 风险评估的方法技术落后,人才缺乏

由于管理层的不重视和高技术人才的缺乏,我国很多商业银行的风险评估目前仍主要依靠 定性的、人为控制的直接管理方法,如信贷审、查方式,而未广泛使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客观的科学方法。这导致了风险管理的专业化程度和效率较低,特别是对于已标准化的可批

量处理的银行资金交易和零售业务,没有实现以模型等定量分析为主的间接管理方法。而且,由于缺乏专业化的技术人员和足够的数据信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尚未建立更为科学的内 部评级法,也就无法对风险做出准确的识别和分析,更谈不上建立起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 了。

3.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对策

3.1 运用先进的内控理念改善内控环境

3.1.1 树立科学的内部控制机制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首先管理层要了解国外先进的内控理念并辨证地借鉴,进一步端正经营指导思想,落实工作责任制,增强依法合规经营意识,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充分认识到加强管理、防范风险的重要性,牢固树立严格管理、稳健经营的指导思想,正确处理好加强内控管理与加快创新发展的关系,“一把手”要负总责,各部门员工要切实履行职责,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要善于发现问题、认真研究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克服重发展、轻管理,重开拓、轻内控的倾向,以严格的管理规范业务的创新与发展。 3.1.2 改善内部控制环境

完善内部控制环境需要的配套体制。尽快建立和完善适应我国国情的银行内控体制和机制,要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积极推动银行体制改革,建立规范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制度,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尽快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消除内部人控制现象,是完善内部控制环境,使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保证。 要有明确的内部控制主体和控制目标。控制主体都有各自的控制目标,股东的目标是财富最大化、财产安全、能获得如实报告;经营者的目标是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不断增加经营效益;管理者的目标是完成责任目标、资产安全、获得业务运行的真实报告。只有在控制主体及其控制目标明确情况下,才能实施有效控制。

需要引进高素质的管理人才。要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高素质、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的人才队伍,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观念、方式和风格,培养全体员工良好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全员控制意识,从而形成一个特定的企业文化氛围。 3.2 健全内控制度

3.2.1建立内控体系,完善内控机制。

商业银行应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新颁布《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为指针,借鉴国际银行业内部控制惯例,结合商业银行实际,对现有内部控制体制进行完善,认真贯彻全面、审慎、有效、独立的内部控制原则,以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为出发点,把内部控制渗透

到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覆盖所有的部门和岗位,完善风险识别与评估及内部控制措施,建设内控监督评价机制,使各类决策权力、各项业务过程、各个操作环节和各个员工经营行为都处于严格的制度约束之下,普遍提高员工内控责任和风险防范意识,确保内部控制系统运转有效。 3.2.2 进一步落实岗位责任制

努力建立责权分明、平衡制约、规章健全、运作有序、严谨规范、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端正思想,坚持业务发展和内控管理两手硬。把规章制度和业务操作规程落实到人、落实到岗,使管理层和普通员工都明确自己在控制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内部控制各程序中履行自己的职责。

3.3 适应市场环境变化,建立商业银行动态风险评估体系。

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尽快建立起一个能够实时监控风险的动态的风险评估系统。首先,加强风险评估的组织领导,完善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其次,完善信贷业务的风险评估程序,建立信贷风险预警系统;再次,加强市场风险管理,建立动态的风险评估模型;另外,重视新业务的风险评估,在新业务开展之前就应当设计相应的风险评估方法和程序;还可以认真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逐步建立覆盖所有业务风险监控、评价和预警系统。更要重视贷款风险集中度及关联企业授信监测和风险提示,重视早期预警,认真执行重 大违约情况登记报告和风险提示制度。从主要控制和管理信贷业务风险向全面控制和管理各类业务风险转变,从制度防范风险向程序防范风险、技术防范风险等方面转变从组织机构和人员上保障风险评估活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努力推进内部控制体系的标准化,对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程序、方法进行整合、梳理、优化,同时积极引进国外商业银行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先进理念、方法和机制,对内部控制人员、职能和流程加以规范和统一,便于执行和操作将控制机制渗透到每项业务活动中,从而形成一个动态的能够持续改进的风险控制体系平台。尽快构建风险评估和预警模型,为风险管理提供科学的支撑,并提高风险管理工作的精细化程度。

4.结论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工作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它贯穿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活动的始终,涉及到业务的各个环节,所以它还需要不断地修正和完善。但商业银行迫切需要转变观念,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重新审视和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建设,并认真贯彻落实于经营管理全过程,以达到防范和抵御银行所面临的各种风险、提高经营效益的目标,

保证商业银行总体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 张晓燚.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及对策[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9.1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l0.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