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中考物理复习第三单元物态变化专题(3)利用浮力测密度专项训练(附2套中考模拟卷)

更新时间:2023-05-01 10:3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专项训练(三) 利用浮力测密度

1.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石块的密度:(ρ水=1.0×103kg/m3,g取10N/kg)

图ZX3-1

(1)用细线将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ZX3-1甲所示,石块重________N。

(2)将石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石块受到的浮力F浮=________N。

(3)石块的密度ρ石块=________g/cm3。

(4)完成上述实验后,同学们又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石块浸没到某种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2N,则该液体的密度ρ液体=________g/cm3。

2.[2018·苏州]在“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中:

图ZX3-2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金属块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ZX3-2甲所示,金属块的质量m为________g。

(2)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放入装有20mL水的量筒内,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V为________cm3。

(3)计算出金属块密度ρ=________g/cm3。

(4)实验中所用细线会对测量结果造成一定影响,导致所测密度值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5)在上面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弹簧测力计和该金属块,只需增加一个操作步骤就能测出图丙烧杯中盐水的密度。增加的步骤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盐水密度的表达式ρ盐水=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

3.下面是张超同学利用量杯和水测量橡皮泥密度的实验过程及分析,请完成下列填空。(ρ水=1.0×103kg/m3)

(1)在量杯中装适量的水,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1。

(2)把橡皮泥捏成碗状,小心放入量杯使之漂浮在水面上,读出此时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2,根据

______________原理可求出橡皮泥的质量。

(3)再把橡皮泥团成实心球,放入量杯使之沉入水底,读出此时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3。

(4)利用密度计算公式可推导出橡皮泥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_______。

(5)图ZX3-3是整个实验的操作情景,由图中示数可算出橡皮泥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图ZX3-3

4.小晨设计了一个实验,用排水法测某实心金属块的密度。实验器材有小空筒、溢水杯、烧杯、量筒和水。实验步骤如下:

①让小空筒漂浮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如图ZX3-4甲所示;

②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测得溢出水的体积为20mL,如图乙所示;

③将烧杯中20mL水倒掉,从水中取出金属块,如图丙所示;

④将金属块放入小空筒,小空筒仍漂浮在水面,测得此时溢出水的体积为44mL,如图丁所示。

图ZX3-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被测金属块的密度是________g/cm3。

(2)在实验步骤③和④中,将沾有水的金属块放入小空筒,测出的金属块密度将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5.小明想测量一块塑料的密度,由于其密度小于水,在水中不能下沉,小明在该塑料块下方悬挂了一铁块,按照如图ZX3-5甲、乙、丙、丁所示顺序,测出了该塑料块的体积和质量。

图ZX3-5

(1)图丁中塑料块的质量是________g。

(2)这种塑料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3)仔细分析实验过程,你认为小明在天平使用过程中的不规范之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你认为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将图重新排序)

6.小曼利用符合实验要求的圆柱体物块、石子、细线、量筒和适量的水测量某未知液体的密度。图ZX3-6是小曼正确测量过程的示意图。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实验过程如下:

图ZX3-6

①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记录量筒中水的体积。

②将拴有石子的物块置于量筒内的水中,如图乙所示,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示数为66mL。

③将待测液体倒入另一量筒中,如图丙所示,记录量筒中待测液体的体积。

④将上述石子和物块擦干后,置于量筒内的待测液体中,如图丁所示,量筒中液面所对应的示数为70mL。

由以上实验可知:

(1)石子和物块在水中所受的总浮力为________N。

(2)待测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7.小明同学到宜兴龙背山森林公园游玩,在山洞里捡到一个形状不规则、不溶于水的物体,在物理老师的帮助下到实验室进行了如下操作:

(1)把该物体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发现物体下沉至杯底,如图ZX3-7甲所示,说明该物体的密度________水的密度,此时物体所受浮力________物体的重力,对杯底的压力________物体的重力。(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7

(2)小明往杯中逐渐加盐并搅拌,直至观察到待测物体悬浮,随即停止加盐,如图乙所示。

(3)小明测出一只待用的空烧杯的质量为63.8g。

(4)他取出玻璃杯中的待测物体,把盐水倒入空烧杯,用调好的天平测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天平的示数为________g。

(5)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如图丁所示,量筒内盐水的体积为________mL。

(6)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到待测物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7)一同做实验的小华认为只要稍微改变一下实验的顺序,就可以减小实验误差,你认为小华是怎样改变实验顺序的:____________________。[将步骤(1)~(6)重新排序]

8.小芳的爸爸在外出差给她带回来一件小金属挂饰(实心),小芳想知道金属挂饰的材质,于是从学校实验室借了一些器材来测量它的密度。

(1)她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轻轻拨至标尺________零刻度线处,稳定时发现分度盘如图ZX3-8甲所示,要使横梁水平平衡,应将右侧的平衡螺母往________(选填“右”或“左”)调。

图ZX3-8

(2)将挂饰放在已调好的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21.6g。

(3)当她想测量挂饰的体积时,发现忘了借量筒,在她沮丧之时突然想到利用浮力的知识可以帮自己解决问题。她的测量过程如下:

①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0g。

②用细绳将挂饰拴好并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挂饰不接触杯底,无水溢出)。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当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天平的示数为________g,则挂饰的体积为____________。(已知ρ水=1.0×103kg/m3)

(4)小芳计算出金属挂饰的密度为________g/cm3;通过对照密度表(见下表)可知该金属挂饰可能是________制品。

物质金银铜铁铝

密度/

19.3×10310.5×1038.9×1037.9×103 2.7×103

(kg·m-3)

9.某实验小组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测固体密度。

图ZX3-9

[实验器材]待测小石块,杠杆及支架,细线,钩码数个,刻度尺,烧杯,适量水。

[实验过程](1)把杠杆的中点固定在支架上,并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用细线将小石块拴好,把小石块和钩码m分别挂在杠杆的两边,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分别量出小石块悬挂处与支点间的距离L和钩码悬挂处与支点间的距离l,由杠杆平衡条件得出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

(4)在烧杯内加入适量水,将小石块浸没在水中,保持L不变,调节钩码m的悬挂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

(5)量出钩码所挂处与支点间的距离d,则小石块所受水的浮力为________。

(6)若水的密度为ρ,由阿基米德原理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

(7)由密度公式求出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

10.小明自制土密度计并测定盐水的密度。

图ZX3-10

实验器材:刻度尺、圆柱形竹筷、细铅丝、烧杯、水、待测盐水。

实验步骤:

A.在竹筷一端缠上适量细铅丝,制成土密度计,用刻度尺测竹筷的长度L;

B.把土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密度计漂浮时处于________(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此时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方竹筷的长度h1(如图ZX3-10所示);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将上面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

(1)竹筷一端缠上细铅丝,是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________(选填“越小”或“越大”),所以密度计刻度的特点是________(选填“上大下小”或“下大上小”)。

(3)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盐水=________。(不计铅丝体积,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4)竹筷密度的表达式:ρ竹筷=____________。(铅丝质量、体积忽略不计)

参考答案

1.(1)4.8 (2)2 (3)2.4 (4)0.8

[解析] (3)石块的体积V =V 排=F 浮ρ水g = 2 N 1.0×103 kg/m 3×10 N/kg

=2×10-4 m 3=200 cm 3, 石块的质量m =G g = 4.8 N 10 N/kg =0.48 kg =480 g ,则石块的密度ρ=m V =480 g 200 cm

3=2.4 g/cm 3。 (4)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石块浸没到某种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2 N ,所以F′浮=G -F′示

=4.8 N -3.2 N =1.6 N ,液体的密度ρ液=F′浮V 排g = 1.6 N 2×10-4 m 3×10 N/kg

=0.8×103 kg/m 3=0.8 g/cm 3。 2.(1)27 (2)10 (3)2.7 (4)偏小 (5)将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浸没于盐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mg -F gV

3.(2)阿基米德 (4)ρ水(V 2-V 1)V 3-V 1

(5)1.75×103 4.(1)3.2 (2)不变

[解析] (1)根据题图甲与图乙的对比,得出金属块的体积V =20 mL =20 cm 3,将金属块取出,即图丙

中液面离溢水杯口的体积为20 cm 3,然后将金属块放入小空筒,此时又溢出水44 cm 3,小空筒漂浮,此时

金属块和小空筒排开水的总体积V 排=20 cm 3+44 cm 3=64 cm 3,且此时小空筒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金属块

的重力大小,因此金属块的总质量为排开水的质量,即金属块的重力为G =F 浮=ρ水V 排g ,金属块的质量

为m =G g =ρ水V 排g g =ρ水V 排=1.0×103 kg/m 3×64 cm 3=64 g ,故金属块的密度为ρ=m V =64 g 20 cm

3=3.2 g/cm 3。

(2)在实验步骤①和②中测得的金属块的体积一定,在实验步骤③和④中,将沾有水的金属块放入小空筒,相当于减少了小空筒排开水的重力,增加了小空筒和金属块排开水的重力,而且减少量等于增加

量,故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受浮力不变,则其重力、质量不变,所以根据ρ=m V 可知,测出的金属块密度不变。 5.(1)16.2 (2)0.81×103

(3)先测了体积后测量质量,会造成质量测量值偏大,密度偏大

(4)丁、甲、丙、乙

[解析] (3)实验中先测了塑料块的体积,然后测量其质量,会使得质量的测量值偏大,密度偏大。

(4)如果采用先将塑料块浸没再提出的方式测体积,会使体积的测量值偏大,所以为了减小误差,应先测量塑料块的质量,再读取铁块的体积,最后浸没塑料块,因此合理的顺序应为丁、甲、丙、乙。

6.(1)0.16 (2)0.8×103

[解析] (1)题图甲中水的体积是50 cm 3,在图乙中石子和物块排开水的体积是66 cm 3-50 cm 3=16

cm 3,石子和物块在水中所受的总浮力F 浮=ρ水gV 排=1.0×103 kg/m 3×10 N/kg×16×10-6 m 3=0.16 N 。

(2)石子和物块在水中处于漂浮状态,所以它们的总重力G =F 浮=0.16 N 。图丙中液体的体积是50 cm 3,在图丁中石子和物块排开待测液体的体积是70 cm 3-50 cm 3=20 cm 3。由于石子和物块在待测液体中

处于漂浮状态,所以浮力等于它们的总重力F 浮′=G =0.16 N 。可得ρ液=F 浮′gV 排′=0.16 N 10 N/kg×20×10-6 m

3=0.8×103 kg/m 3

7.(1)大于 小于 小于 (4)121 (5)55

(6)1.04×103

(7) (1)(2)(4)(5)(3)(6)

[解析] (7)在将盐水倒入量筒中时,烧杯壁会附着一些盐水,致使盐水不能全部倒入量筒,测得的

体积偏小,由密度ρ=m V

可知,该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因此实验顺序可改为(1)(2)(4)(5)(3)(6)。 8.(1)左端 右

(3)152.4 2.4 cm 3

(4)9.0 铜

9.(3)l L m (5)l -d L mg (6)l -d Lρm (7)l l -d

ρ 10.平衡 把土密度计放入待测盐水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方竹筷的长度h 2

(1)使竹筷能够竖直漂浮在液体中

(2)越小 下大上小

(3)ρ水(L -h 1)L -h 2 (4)ρ水(L -h 1)L

[解析] (1)铅丝的密度比较大,在液体中能够浸没,并且密度计重心越低越稳定,使密度计能够竖直漂浮在液体中。(2)根据漂浮条件,密度计在液体中处于漂浮状态,浮力与重力相等,因此密度计在水中与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相等,即F 浮=ρ液gV 排,当液体密度越大时,V 排越小,此时密度计浸在液体中的深度越小,所以密度计的刻度特点是下大上小。(3)在水中时:F 浮=ρ水gV 排1=ρ水gS(L -h 1);在盐水中时:F 浮=ρ盐水gV 排2=ρ盐水gS(L -h 2)。因为浮力相等,所以ρ水gS(L -h 1)=ρ盐水gS(L -h 2),即ρ盐水=ρ水(L -h 1)L -h 2。(4)竹筷漂浮时F 浮=G 竹筷,即ρ水gS(L -h 1)=ρ竹筷gSL ,所以ρ竹筷=ρ水(L -h 1)L 。

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现在平放在桌面中央的物理答题卡对桌面有压力,请你估计桌面的受力面积约是

A .26m

B .2600dm

C .2600cm

D .2600mm

【答案】C

【解析】物理答题卡平放在桌面中央,受力面积即为答题卡的面积,物理答题卡的长约为30cm ,宽约为20cm , 故桌面的受力面积为S=30cm ×20cm=600cm 2=0.06m 2=6dm 2=60000mm 2,故ABD 错误,C 正确. 2.下列有关“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创造了电荷

B .电灯中有电流,它的两端一定有电压

C .电路两端有电压就一定有电流

D .运动的电荷一定形成电流

【答案】B

【解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所以此过程不是创造了电荷,故A 错误;电路中有电流的条件是:电路两端有电压且电路闭合,故B 正确;电路中有电压且电路闭合,电路中才会有电流,所以,电路中若有电压电路,但不是通路则会没有电流,故C 错误;只有电荷发生定向移动才形成电流,运动的电荷不一定形成电流,故D 错误,故选B .

3.如图所示,在烧杯和试管中都装着水,给烧杯加热使杯中水沸腾,继续加热,则( )

A .试管中的水将沸腾

B .试管中的水温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C .试管中的水达不到沸点,不能沸腾

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答案】B

【解析】在烧杯底部加热使烧杯内的水沸腾,继续加热,根据沸腾的特点可知烧杯内的水温度将不再变化,所以试管内的水温度能达到100℃但不能继续吸热,所以试管内的水不能沸腾;

故选B .

4.如图所示,汽车装有日间行车灯可以提高行车安全,当汽车启动时,S 1闭合,日间行车灯L 1立即亮起:再闭合S 2车前大灯L 2也亮起。符合这一情况的电路图是( )

A.B. C.D.

【答案】D

【解析】A.由电路图可知,只闭合S1时,两灯泡均不亮,故A不符合题意;

B.由电路图可知,只闭合S1时,两灯泡都亮,再闭合S2时,L1不亮,故B不符合题意;

C.由电路图可知,只闭合S1时,近灯光L2亮,再闭合S2时,日间行车灯L1亮,故C不符合题意;D.由电路图可知,只闭合S1时,日间行车灯L1亮,再闭合S2时,近灯光L2亮,故D符合题意。

5.下列选项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A.使用试电笔,手应触碰笔尾金属体

B.当他人触电时,应用手将其拉离触电位置

C.在未断开电源开关的情况下,用湿布擦拭用电器

D.把用电器的三脚插头改为两脚插头,接在两孔插座上使用

【答案】A

【解析】A.使用试电笔时,手一定要接触笔尾金属体,这样才能正确辨别火线和零线,故A正确;B.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再施救,不能用手将人拉离触电位置,故B错误;

C.未断开电源开关,用电器上有电,生活用水是导体,若用湿布擦拭用电器,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故C 错误;

D.把用电器的三脚插头改为两脚插头接在两孔插座上使用,这样当金属外壳漏电时,不能将电及时导向大地,易引发触电,故D错误。

6.下图是课本中的四个实验,哪个实验与其他三个实验的物理思想方法不同

A.烛焰随着声音节奏晃动B.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C.验证电磁波的存在

D .水流使水轮机转动电流使灯泡发光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 是通过烛焰的跳动间接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 图通过小磁针的转动间接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C 图通过扬声器的噪音间接说明电磁波的存在;D 图用的是类比的方法来说明电流是怎样工作的;故应选D .

考点:物理研究的思想方法

7.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将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杯中液面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鸡蛋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 .鸡蛋在甲杯中排开液体的质量较大

C .甲乙两个杯子对桌面的压力一样大

D .乙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较大

【答案】D

【解析】AB 、读图可知,鸡蛋在甲杯中悬浮,在乙杯中漂浮,则浮沉条件可知,它们此时所受的浮力都等于自身的重力,即浮力相同,因此所排开液体的质量也相同,故AB 错误;

C. 由于甲杯中鸡蛋全部浸没后与乙杯中鸡蛋部分浸没后液面相平,即说明原来甲杯中液体的体积小,乙杯中液体的体积多,且甲杯中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杯中液体的密度,故甲杯中液体的质量小于乙杯液体的质量,故甲杯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杯对桌面的压力,故错误;

D. 鸡蛋在甲杯中悬浮,在乙杯中漂浮,说明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小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又因为两杯中液面相平,由公式p gh ρ= 可知,乙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较大,故正确。

8. “风云四号”卫星,是我国发射的地球同步气象卫星,它距地表高度为36000km ,利用红外遥感技术拍摄合成如图所示的微信启动页,在2017年9月短时替代了NASA (美国宇航局)拍摄的非洲大陆上空云图.寓意从“人类起源”到“华夏文明”的历史发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卫星能够拍摄到地球,是因为地球是光源

B.以地球为参照物,“风云四号”卫星是静止的

C.红外线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图片中“地球”下方加入了一个人的剪影,剪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答案】B

【解析】A.因为地球可以反射太阳光,所以我们在太空中人们能看到地球,而地球本身不是光源,故A 错误;

B.以地球为参照物,“风云四号”卫星的位置不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故B正确;

C.红外线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故C错误;

D.图片中的“地球”下方加入了一个人的剪影,剪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

9.初中物理中有一些测量工具,在测量时都用到一定的原理,下列测量工具和其原理不对应的是

A.天平——杠杆的平衡条件

B.弹簧测力计——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C.密度计——物体的漂浮条件

D.电压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

【答案】B

【解析】A.天平是一个等臂杠杆,它的原理就是杠杆的平衡条件,故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没有前提条件“在弹性限度内”,故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密度计的原理是物体的漂浮条件,密度计漂浮在被测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其自身重力,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电压表接入电路,其内部线圈通电,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并带动指针转动,所以说电压表的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10.关于家庭电路及其相关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家用电能表上的示数显示了家庭用电的总功率

B.使用测电笔时,手不能接触到测电笔上的任何金属部分

C.使用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其外壳必须接地

D.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家庭电路出现短路导致的

【答案】C

【解析】A.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电能的,家用电能表上的示数显示了家庭消耗的总电能,故A错误;B.测电笔是用来区分火线和零线的,使用时手要与测电笔尾部的金属接触,这样才能正常使用,不要接触前面的金属杆,防止触电,故B错误

C.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应该用导线接地,防止外壳漏电时发生触电事故,故C正确;

D.家庭电路中的空气开关“跳闸”,可能是发生了短路,也可能是电路总功率过大,故D错误.

二、填空题

11.坐在船上的人看到一座桥迎面而来,这是以_____为参照物,若他感到桥向西运动,则以河岸为参照物,船在向_____(选填“西”或“东”)行驶,以船为参照物,人是_____的(填“运动”或“静止”)。【答案】船(人)东静止

【解析】以船或以人为参照物,桥与船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桥是运动的,故会有桥迎面而来;

河岸和桥之间没有位置移动,是相对静止的,他感到桥向西运动,以河岸为参照物,船相对于河岸向东运动;人在船上,人与船的位置不发生变化,以船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12.一块重为30牛,体积为2×10 3米3的金属块,用细绳拉着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金属块受到浮力的大小为_____牛,所受重力与拉力的合力方向为_____.现将金属块从图中位置缓慢拉至刚好离开水面的过程,金属块所受的拉力F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19.6 竖直向上变大

【解析】∵金属块浸没在水中,∴V排=V=2×10?3m3,F浮=ρ水gV排=1×103kg/m3×9.8N/kg×2×10?3m3=19.6N,所受重力与拉力的合力为浮力,即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现将金属块从图中位置缓慢拉至刚好离开水面的过程,排开水的体积越来越小,物体所受的浮力变小,则拉力变大.

13.“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如图所示)于2016年5月18日在西北太平洋完成该海域的第三次科学应用下潜.“蛟龙”号潜水器漂浮在海面上时,其受到的重力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浮力;当“蛟龙”号下潜至5000 m深处时,受到海水的压强是__________pa.(ρ海水=1.0×10 3 kg/m3)

【答案】等于5×107

【解析】潜水器漂浮在海面上时,其受到的重力等于浮力;

当“蛟龙”号下潜至5000m深处时,受到海水的压强是:

p=ρ海水gh=1.0×103kg/m3×10N/kg×5000m=5×107Pa.

14.考试前小雨到三楼实验室打扫卫生,在清洗甲乙两个体积相等的球时,发现它们在水中静止后处于如图所示的状态,这时甲球受到的浮力________乙球受到的浮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小于

【解析】两球体积相等,但是甲球漂浮在水中,乙球浸没在水中,则V V <甲排乙排,根据F 浮=ρ水gV 排可知,甲球受到的浮力小于乙球受到的浮力.

15.如图所示,为某地区的水表,其示数为_____m 3

【答案】556

【解析】×1000的位置对应的数0,应为0;×100的位置对应的数5,应为500;×10的位置对应的数5,应为50;×1的位置对应的数6,应为6;×0.1的位置对应的数0,应为0;故最终水表的读数为(500+50+6)m 1=556m 1.

16.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_______(选填“升高“或“不变”);说明海波属于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答案】不变 晶体

【解析】[1][2]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就在于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当熔化完以前,温度是不会升高的,即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而温度是不变的,说明有固定的熔点,所以海波属于晶体;

17.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伏,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0.2安,10秒内通过其横截面的电荷量为_____库;若通过它的电流变为0.3安时,它两端的电压为_____伏;若通过它的电流为0.4安时,它的电阻为_____欧.

【答案】2 9 30

【解析】10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Q=It=0.2A×10s=2C ;导体的电阻为:R=U I =6V 0.2A

=30Ω,若通过它的电流变为0.3安时,它两端的电压U ′=I ′R=0.3A ×30Ω=9V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通过的电流大小无关,故通过它的电流为0.4A 时,它的电阻仍为30Ω.

18.用煤气灶把2kg 、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70℃,消耗了20g 煤气。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煤气的热值为4.2×107J/kg ,则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J ,煤气灶烧水的效率为______。

【答案】4.2×105 50%

【解析】水吸收的热量:Q 吸=cm △t=4.2×103J/(kg?℃)×2kg×(70℃-20℃)=4.2×105J ;

20g 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 放=mq=20×10-3kg×4.2×107J/kg=8.4×105J ;

燃气灶烧水的效率:η=Q Q 吸放=554.210J 8.410J

??×100%=50%。 19.(1)通过智能手机的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甲)可快速获取网络信息,手机摄像头相 当于一个_____

透镜.

(2)如图乙所示,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实验现象与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光屏必须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实像.

【答案】凸照相机左

【解析】(1)利用微信“扫一扫”功能,通过智能手机的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甲)可快速获取网络信息,手机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如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当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时,只向左移动蜡烛,要使光屏上再次出现一个明亮清晰的像,可以向左移动光屏,才能再一次成像,并且此时的像比刚才的像小.

三、作图题

20.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电动按摩棒,其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AB0可以看做是一个杠杆.0为支点,B 处有一个条形磁体,A为按摩槌头.当电磁铁输入方向改变的交流电时,条形磁体会受到引力或斥力,带动按摩槌头A振动.某一时刻,电磁铁与条形磁体问的磁感线如图所示,请画出此时:(1)磁感线方向并标出电磁铁上端的磁极.(2)标出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

【答案】

【解析】(1)根据磁感线的特点可知,相互靠近的两个磁极为同名磁极,所以电磁铁的上端为N极,下端为S极,因为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发出,最后回到S极,所以,图中的磁感,线方向都是由磁极向外的;

(2)根据右手定则,伸出右手使大拇指指向电磁铁的N极,则四指弯曲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电流由螺线管的下端流入,如图所示:

21.如图所示,电路连接正确,通电后小磁针指向如图所示(涂黑端表示N极). 请在图中标出电源的“+”、“—”极,并画出螺线管的绕法(至少三圈).

(_____)

【答案】

【解析】解答:已知小磁针右端为N极,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由电流表的接线柱可知,电流从螺线管的右端流入,即电源右端为正极,根据安培定则,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向电流方向,大拇指指向N极,则线圈的绕法如图所示

四、实验题

22.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小钢球从高度为h的同一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推动同一小木块向前移动一段距离s后停下,完成甲、乙、丙所示的三次实验,其中h1=h3>h2,m A=m B<m C

(1)小钢球在滚下斜面的过程中,其动能大小是通过_____(选填“高度h”或“距离s”)大小来反映的;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_____(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2)分析比较甲和乙两组实验可得: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_____;

(3)小明根据乙、丙两图得出结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有关,她的看法是否正确?_____(选填“正

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

【答案】距离s 不能大错误没有控制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解析】(1)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球从斜面滑下,到达水平面撞击小木块,通过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的远近来判断物体所具有动能大小的,木块被推动的距离s越远,说明小球所具有的动能越大;如果水平面光滑,小球和木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能判断小球所具有动能大小了;(2)比较甲和乙两组实验,AB两球质量相同,从不同高度滑下,h1>h2,球A到达斜面底端速度大于球B的速度,木块被A球推动距离较远,可得实验结论: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根据乙、丙两图可知,m B<m C,h3>h2,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操作要求,所以无法得到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有关,想要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有关,需要控制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23.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器材如图甲,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蜡烛A正确放在白纸上,将玻

璃板竖直放在白纸的中央。白纸在实验中的作用是什么?小明摆放好器材后,点燃蜡烛A,另拿一个与A 相同的蜡烛B替代A去找像,发现B与A的像完全重合并像点燃了一样,由此可分析出哪些信息?(请写出两条)回家后,小红照镜子(如图乙),她认为她离镜子的距离大于自己的像到镜子的距离。想要证明她的观点是否正确,请写出你需要收集的证据.

【答案】(1)用于记录像、物、玻璃板的位置;(2)确定像的位置和像与物体等大;(3)同一物体不同物距时对应的像距

【解析】(1)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蜡烛A正确放在白纸上,将玻璃板垂直桌面放置在白纸的中央,白纸用于记录像、物、玻璃板的位置;

(2)实验时,取两支大小相等的蜡烛,点燃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左侧,拿蜡烛B替代A去找像,发现B 与A的像完全重合并像点燃了一样,则B与蜡烛A的像已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还可以确定像的位置;

(3)探究“像的大小与物体到镜子距离的关系”,应该记录同一物体在不同物距时,对应的像距,从而证明小红的观点是否正确。

五、计算题

24.【答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kz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