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

更新时间:2023-12-16 16:1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

一、学习迁移的概念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二、迁移的种类

(一)根据迁移性质不同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

1,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正迁移在个体的学习中表现为对后 续相关的学习的促进作用,使后续的相关学习时间减少,学习效率提高。如阅读技能的掌 握有助于写作技能的形成;学习数学有利于学习物理;懂得英语的人容易掌握法语。

2,负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了的消极的干扰作用,即阻碍另一种学习的进行。 如汉语拼音的学习干扰英语音标的学习;在立体几何中,搬用平面几何的“垂直于同一条 直线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的定理,会对立体几何有关内容的学习产生干扰。 (二)根据迁移内容不同分为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1,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2,垂直迁移也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况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垂直迁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下而上的迁移,指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影响着上位

的较高层次的经验的学习,如对蜜蜂、蜻蜓等具体概念的理解影响着对昆虫这一概念的 掌握,归纳式学习包含此类迁移。二是自上而下的迁移,指上位的较高层次的经验影响 着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的学习,如实数这一概念的掌握对有理数、无理数等概念的学 习有一定的影响,演绎式学习包含此类学习。

(三)根据迁移过程中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分类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1,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

一类事物中去。如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

2,顺应性迁移指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

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3,重组性迁移指重新组合原有认识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并调整各个成分间的关系

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适用于新情境。

(四)根据迁移内容不同分为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1,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 态度等迁移到其他学习中去。如乘法口诀的掌握可以迁移到多种情境中。

2,具体迁移也称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

习中去。如会写石,有助于学习写磊。特殊迁移的范围没有一般迁移广。 知识点补充:1,从迁移的观点来看,“温故而知新”属于顺向正迁移。 2,数学学习中形成的认真审题的态度及其审题的方法也将影响到化学、物理等学科中的学习活动, 这种迁移属于一般迁移。 3,迁移是学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 4,专家比新手拥有更强的迁移能力,其原因之一就是专家拥有更丰富的背景经验和认知结构。 5学完单词coat后,再学习raincoat时,可以产生具体迁移。 6,学习化学中锂、钠、钾等金属元素概念时,它们相互之间的影响是水平迁移。

三、迁移的作用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奥苏伯尔指出,心理学关于迁移的研究是心理学对教育产生巨大影 响的领域。

1、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2、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 3、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一、早期的迁移理论 (一)形式训练说

1,形式训练说主张迁移要经历一个“形式训练”的过程才能产生,认为心理官能只有通过

训练才能得以发展,而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后发展的结果。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 基础是官能心理学。官能即注意、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一般的心理能力。 2,形式训练说缺乏科学的依据,所以引起一些研究者的怀疑和反对。 3,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不认为迁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迁移理论) 4,形式训练说是最早的有关学习迁移的一种代表性理论。 (二)共同要素说

1,共同要素说即认为两种情境中有共同成分时才可以产生迁移。迁移是非常具体的,并且

是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

2,共同要素说是桑代克以一系列实验为基础提出来的。 (三)经验类化理论

1,是美国心理学家贾德提出的一种迁移理论。通过水下击靶实验来证明其理论。

2,经验类化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在迁移中的作用,强调对原理的理解,实际上是对桑代

克共同要素说的补充,这一点比相同要素说有所进步。但概括化的经验仅是影响迁移成 功与否的条件之一,并不是迁移的全部。 (四)关系转换理论

1,格式塔心理学家从理解事物关系的角度对经验类化的迁移理论进行了重新解释,并通过

实验证明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关系的理解。 2,重视对情境关系的理解的迁移理论是关系转换理论

3,关系转换说的代表人物是苛勒,他强调顿悟是学习迁移的一个决定因素。 二、现代的迁移理论

1, 奥苏伯尔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认为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的学习的基础 之上进行的,有意义的学习一定有迁移。

第一种观点:强调认知结构在迁移中的作用,但对认知结构的解释各不相同。以安德森等人为代表提出产生式理论,认为如果两种情境中有产生式的交叉或重叠,则可以产生迁移。 以加特纳、吉克等人为代表,认为前后两种情境中的结构特征、内在关系与联系等本质特性是决定迁移的关键成分,而表面特征则无关紧要。

第二种观点:强调外界环境与主体的相互作用对迁移的影响 。这种观点强调通过社会交 互作用与合作学习,促进迁移的产生

迁移的实质:新旧经验的整合过程,整合是新旧经验的一体化现象。

2,奥苏泊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代表了从认知观点来解释迁移的一种主流倾向。

第三节 迁移与教学

一、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一)相似性

相似性的大小主要由两任务中含有的共同成分决定的,较多的共同成分将长生较大的相似 性,并导致迁移的产生。

1,学习材料的相似性; 2,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的相似性; 3,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二)原有认知结构

原有认知对迁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 2.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认知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

策略,这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三)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1,心向与定势常常是指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

态。定势的形成往往是由于先前的反复经验,它将支配个体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后继的同 类问题。 学习定势也称学习心向,是指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时的心理准备状态。 2,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

3,陆钦斯的“量杯”实验是定势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 4,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5,一个学生的学习迁移可受他的学习意图或学习心向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学习定势作用。 6,定势既可以成为积极的正迁移的心理背景,也可成为负迁移的心理背景,或者成为阻碍迁移产生的潜在的的心理背景。

二、促进迁移的教学方案设计 促进迁移的教学包括: (一)精选教材

布鲁纳认为所掌握的内容越基本、越概括,则对新情况、新问题的适应性就越广,也就能 产生广泛的迁移。 (二)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合理编排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合理的教学程序得以体现、实施的。

从迁移的角度看,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和网络化。 (三)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 (四)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kd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