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相机摄影技巧入门

更新时间:2024-06-15 04:0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数码相机摄影技巧入门

随着数码的不断普及,数码相机(DC)已不再是罕有的物体。而数字化的今天,对人们在原来的拍摄技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少初级用户反映:数码相机拍摄出来的图片暗淡,欠缺活力、噪点多、景深浅(特别在微距模式下)、偏色等。但摄影本来就是心灵与光线沟通的桥梁,要掌握传统拍摄技艺并非易事。下面就让笔者为大家简述一下数码相机在拍摄中必需注意的问题,同时也讲述一些拍摄前后的事项。 1、 浏览说明书

很多用户都不喜欢厚而繁琐的产品说明书,一般买数码相机购回后都喜欢自行摸索。当然,在摸索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惊喜,但这会花费的不少时间,而且也不能以最短的时间系统了解你手中的产品的特性;如果看过说明说后再操作的话还可以避免一些错误操作。因此在初接触新品时,应简要先浏览一回厂家为大家用心汇编的说明书,熟悉一下数码相机的基本菜单与功能。以后再有所不明时也可以翻一翻它,会有所收获的。 2、 合理选用图像格式

我们都很清楚,数码照片的质量与象素(分辨率)有关,象素越高图像质量就会越好。而经实际情况的推算,200 万象素的数码相机大约与 1200 dpi 的扫描仪拥有同等的数字影像撷取能力,而 600 万象素的数码相机则可视为与 2400 dpi 的扫瞄器同级。若只是使用一般的平台扫描仪进行相片数字化,那么数码相机只要 200 万 ~ 300 万象素就可轻易地胜过 35 mm 相机了。不过,如果输出 4\,约 A6 大小,使用 200-300 万象素足可满足一般人的需求。而若只是用于电脑72 dpi的显示器,要求就更低了,分辨率为1024X768,才约为80万象素,任何一台二百万级别的DC都可以游刃有余。因为数码相机储存空间有限,因此我们要因地制宜,合理选用分辨率,如:只用于PC的,对于本人的SONY DSC-S75一般使用1280X960;如应用于印刷,一般采用1600X1200;拍生活照时当然用2048X1536。在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压缩标准也采用STANDARD,这可比FINE的压缩标准存多一半的图片呢!

3、 构图与思考

对于摄影有一定了解的用户来说,都清楚明白准确构图的重要性。如:若不是拍摄特写,一般应把主体放在画面的1/3处,同时尽量避开杂乱的背景,从特别的视角来拍摄,尽量捕捉物体的细节与个性,利用一些斜线或曲线的背景构图会让整体画面看上去更为生动。 另外,我们要善于运用二维的眼光观察。因为摄影只有二维空间,它通过透视关系(即光和影的造型效果为参照物)来表现空间感,不同于从两个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三维人眼。不过,现时的数码相机绝大部份都有直观LCD取景屏,而且其视野率均在90%以上,有些接近100%,如S75就达99%。可以直截了当地观察到空间感和距离感是否足够,可做出及时的调整。不过一般的数码相机LCD的分辨率都比较低,清晰度一般不能令人满意,但笔都对S75还是挺满意的。可也不能迷信于它,因为在实际上使用中发现:在LCD中显示曝光轻微过度,在电脑的显示器中显示曝光量度刚好。这也是有部份用户总是拍出暗淡图片之因。 而且LCD耗电量也一直让\色友\们头痛,因此有不少\色友\在拍摄中还是习惯于使用光学取景器,就考虑到光学取景器的视野率只有80%-90%,而在拍摄近特写还要记得它可是旁轴的呀!当然,想拍出壮观的画面还得闭上一只眼睛,用两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搭一个\镜框\,把眼前的景象想象成一幅印在书里或挂在墙上的画…… 总之,相机是拍摄的结束,之前的过程才是关键。 4、 不要迷信DC的自动模式

首先,和传统相机另一个最大的差别是DC有一个白平衡。这有点类似于传统摄影中的色温,也正是由于初学者没有重视这白平衡,所以才会生产偏色。DC一般都提供有自动、

室内、室外、手动四种模式,初学者都信赖AUTO,可往往拍出的图片偏了某一颜色,只要我们细心注意LCD取景窗是可以看出的。当我们刚拍摄到某一实物,该实物一般偏重某一颜色,假如蓝色,这时DC的白平衡会自动偏向于蓝色,再拍摄其它实物时自然也是会偏色的了。这点虽然在LCD中会体现出来,但初学者一般都没发觉。同时,有些模式也不尽完善,如:SONY的DC在室内模式下都有\蓝色综合症\现状,因此我们还是尽可能使用手动白平衡为好。而且,还要密切留意LCD的色彩变化,一发现该白色的不是白色,就得重新对白色的实物取光修正白平衡。另外,有些数码相机也具备了自动包围式白平衡的功能,以便记录准确的色彩信息。

其次,光圈、快门的控制。建议若有手动的也应使用手动模式,因为自动模式下通常拍出来的图片暗淡,特别是窗内,噪点也多。因为在室内拍摄时,DC一般会自动提升ISO值,如:SONY DSC-F505V在室内一般达282左右,而感光度与影像质量成反比关系,即选用的等效感光度越高,影像质量越差。这和传统感光材料的特性类似,只是在数码相机上这种特性表现更为明显。因为传统摄影中,我们通过选择不同的感光度胶卷或者通过\提速增感\来改变拍摄时的感光度,但是数码相机就不能这样做,它只能通过提高CCD的灵敏度以及电路的增益来提高CCD的反应速度,即牺牲滤波性能和分辨率指标为代价,这样做就会产生一个信号噪声的问题,并最终在画面上留下痕迹,这一点和传统的高感度胶卷的粗颗粒十分类似。所以在用数码相机拍摄时,若想获得好的成像质量应尽可能地选择低的等效感光度,或直接固定在最小值。 再次,DC都有微距模式,而且数码相机的广角一般较大,达F2.0左右。在自动模式下,相机的程序也倾向于使用较大的光圈以缩短快门时间,防止震动。但摄影常识告诉我们,照相机镜头的收缩一般从最大光圈收缩两级左右拍摄的照片效果最好。尤其是在微距模式下,如:SONY DSC-S75在拍一些手机按键时,只有中间部份清晰细腻,周边的都带轻微的模糊。因此,我们最好使用光圈先决或全手动模式,使用较小的光圈以扩大景深。如果相机没有光圈优先功能,可以试着尽量提高环境亮度,让相机自动选择较小的光圈或者使用闪光灯,图像质量也能有所改善

关于景深控制的拍摄技巧

小知识

深景深和浅景深 大家都知道,数码相机要对焦后才能拍摄,理论上照片中只有被准确对焦的部分(焦点)清晰,焦点前及焦点后的景物会因在焦点以外而显得模糊。不过,基于镜头、拍摄距离等因素,在焦点前、后仍会有一段距离的景物能够被清晰显示,不至于落入模糊地带,这个清晰范围便称为景深。浅景深的照片,只有焦点部分才会清晰显示,景深外的地方显得比较模糊。 小提示

控制景深三大方法 ★光圈大小:基于物理规则,大光圈(小f值)拍摄的照片会有较浅的景深,小光圈(大f值)拍摄的照片会有较深的景深。例如以f2.8光圈拍摄的照片,景深便一定比以f8拍摄出来的浅,也就是背景就越模糊。如果你的数码相机有A档(光圈优先)或M档(手动曝光)功能,只要控制光圈大小便可控制景深。

★焦距长短:长焦距的镜头较容易拍出浅景深效果,反之,焦距越短,景深就越深。市面上的数码相机的镜头一般有三倍光学变焦,焦距最远可达85~105mm,某些特殊型号的光学变焦更达8~10倍,浅景深效果较为容易获得。不过,由于数码相机CCD感光芯片大小各有不同,就算在相同焦距下的景深都有所分别。

★拍摄距离:以最近对焦距离拍摄,浅景深效果十分特别。数码相机最厉害的地方,是最近对焦距离超短,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微距拍摄。拍摄距离愈近,景深便会愈浅,所以近摄或微距照片的景深可能只有对焦点附近的1~2mm,远一点的景物已经非常模糊了

光圈控制景深 下图中左右两幅照片分

别用f8与f2.8光圈所拍摄。 分别将两图后方三球体放大,我们发现f8一张比f2.8更实。我们说f8比f2.8景深更大。所以够大的景深才能够容纳后方的球体,使之在清晰的拍摄范围以内。反之,小景深只能够容纳对焦区域内的大球,使后方的球虚化,而突出了主体,也产生了比较强的立体感。因此我们得到这样的规律: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这里的光圈指的是相机通光的孔径,即光圈数值越小,孔径越大,光圈直径越大。所以f2.8光圈比f8光圈大。

需要指出的是,本测试使用的数码相机最小光圈为f8,f值越大相对景深范围越大。

焦距控制景深

这两张照片分别使用相同光圈下镜头的28mm端与140mm端所拍摄。在构图相同的情况下显然右图的主体更加的突出,因为背景更加虚化了,说明28mm的焦距比140mm的焦距景深大。

使用长焦距镜头拍摄的另一

个好处就是不用过分接近被摄体,换句话说,可以对你接近不了的物体进行特写 拍摄,对于抓拍,或是细节描写都能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于是我们又得到另一条规律:焦距越大景深越小,焦距越小景深越大。 这是两条非常实用的控制景深的方法。利用大的焦距和光圈就能创造出小的景深,使背景虚化,突出主体。这个方法比较适用于人像以及对于个体的特写。如果进行大场景的描写,比较开阔地风光片的拍摄我们就需要使用足够大的景深,这样每个细节都能详尽地表现出来。 相信只要使用好自己手里小小的数码相机,哪怕不能和专业相机媲美,也同样可以拍出不逊于专业的片子,将数码的魅力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找到一份属于我们自己的摄影乐趣!提示 景深 当某一物体聚焦清晰时,从该物体前面的某一段距离到其后面的某一段距离内的所有景物也都是相当清晰的。成像相当清晰的这段从前到后的距离就叫做景深。 对于一幅特定的照片应该使用多大的

景深,取决于试图用这幅照片传达什么信息。重要的一部分,摄影者具有选择权,拍摄时可以控制照片的景深。富有才智的景深选择将是一重要的、创造性的手段

拍摄说明

这张照片,是夏季在公园中拍摄的花朵,为了突出植物的花朵,所以我采用了短景深配合大光圈的拍摄手法。其实无论是传统相机,还是数码相机,光圈都是控制画面景深的主要手段--光圈越大,则拍摄画面的景深越短,背景越模糊,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性,拍摄出突出前景物体、虚化背景物体的照片来。一般采用这种拍摄模式的照片主要是以突出静物、人像和花木等具体事物为主题的,由于背景有效地被虚化,所以前景得到了很好的表现。 大家可以看到,这张照片所使用的光圈为2.6,作为CASIO EX-Z4来讲,也就算是大光圈了。不难看出,由于光圈大,因此快门速度也相应地加快了。除了这些参数的设置外,要想拍摄好这种照片,还需要说说在拍摄此类照片时的构图和背景。由于不是微距拍摄,因此在构图时一般情况下不要把拍摄的主体放在画面的正中间,这样做会比较死板。在本次研究室的样片中,被拍摄主体就位于画面的左侧,这样可以为背景留出表现的空间来,使之与主体遥相呼应。我们再看看背景的表现,利用一棵小树来映衬主体,一远一近非常有意境。需要说明的是,使用数码相机拍摄的数码照片,虽然也可以在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中,通过背景“羽化”等操作,来获得短景深、大光圈的效果,但此时画面的自然程度及前景主体与背景的过渡,要比直接拍摄的数码照片稍差一些

夜景人物拍摄

闪光灯设定 相信不少人试过拍摄灯饰人像照片,画面的人物光度正常,不过背景黑得甚么也看不见,其实这是相机的快门速度太高所致。在黑暗环境下,如果要吸纳背景灯饰光线,所有相机都需要一个较慢的快门速度,不过对于大部份入门用家来说,慢快门又会容易手震。 要解决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将 DC 的闪光灯模式由全自动模式转为夜景同步闪光灯模式,这样DC一方面会开启闪光灯为人物补光,同时亦会保留较慢的快门让背景光线有足够时间曝光,拍出来的照片就会自然得多。如果碰巧你的DC没有夜景同步闪光灯功能,可以尝试在相机的场景模式中找寻“夜景人像模式”也可以拍出效果相近的照片。以最新 DC Canon Digital IXUS i 为例,选择夜景同步闪光灯模式便可以轻易拍出光度自然的夜景人像照片。

善用长短焦距 普遍拍摄都用上最短焦距,以尽纳整座大厦灯饰,不过张张如此实在死板。不妨考虑使用长焦距,Zoom至灯泡更密集部分,取景范围实行以小胜大。人像照同样可运用此技巧,得到主体与背景压缩的透视效果。至于平常拍摄,用家都会选择最贴切之白平衡,避免偏色。选用钨丝灯白平衡,可得到接近肉眼所见色彩效果,较为大路;若调至日光模式,则可夸张其低色温的橙黄色调,更有节日味道。

除了正常曝光外,选择+2EV曝光补偿(右),即可得到光芒四射的效果。采用钨丝灯白平衡,可修正灯饰色温较低,光线偏暖的效果(左)。也可用日光白平衡,强调其橙黄的效果。(右)

前文提到,使用夜景同步闪光灯功能时相机的快门较慢,如果相机拿不稳,拍出来的照片便会模模糊糊。因此,大家千万不要单手手持相机拍摄,就算用双手,亦都要拿得非常之稳定,必要时可以靠住灯柱、栏杆等物件稳定机身,总之最重要是拿的够稳。如果大家没信心的话,可以带一便三脚架支撑机身,再以自拍功能代替按快门。按快门的速度要慢,当闪光灯闪完之后,不要立即拿开相机,因为相机的曝光可能尚未完成,当闪光灯闪完之后最好

等多一秒才拿开相机。

另一方面,手持拍摄最好用镜头最广角的一端拍摄(即是不要 Zoom),因为 Zoom 了之后手震的情况会较为明显,拿得再稳都很难拍得好。 对焦

在夜间环境下,一般 DC 对焦时会感到较为困难。一些功能较完善的全自动数码相机,例如 Canon Digital IXUS 系列,设有专为这种场合而设计的对焦辅助灯,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会发出光束射向主体帮助对焦。不过如果大家的数码相机没有对焦辅助灯,就可能要多费一些功夫,找一支手电筒代替对焦辅助灯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大家如果觉得拿电筒太麻烦,也可以在对焦时要求朋友拿起开起背光的手机帮助对焦。

构图 将人物放在画面正中间是最常用、最保守的构图方法,不过十年如一日都会觉得闷。不如今年尝试一个较新的方法,将人物放在画面靠左或靠右的位置,可以保存灯饰的完整同时人物都不会被抢去风头。不过当人物不在画面中间时,大家需要先将画面中间对着人物半按快门锁住对焦再重新构图,如果以 Digital IXUS 系列拍摄的话就可省去这个步骤,因为 Digital IXUS 设有多点对焦功能,就算人物不在画面中间都可以正确对焦。除此以外,大家亦都可以尝试在灯饰的侧面拍摄,这样可以拍摄更多灯饰而又较有立体感

夜景

数码摄影是充满了创造和灵感的艺术,而且数码相机本身具有的特色操作性使得

我们有一些不同于传统相机的拍摄技巧,例如在微距摄影方面,数码相机相对传统相机来说具有很大的优势,而在夜景拍摄方面,数码相机就显得稍微困难一些。探讨一下数码相机进

行夜景拍摄的一些技巧。 提示:准确的曝光控制是数码相机进行夜景摄影的关键。

利用场景模式拍摄夜景

目前许多中高档数码相机都提供P(自动)、A(光圈优先)、S(快门优先)、M(手动)曝光的拍摄模式,此外大多数的数码相机都提供了场景拍摄模式,最常见的模式就是夜景模式和微距模式两种,还有一些数码相机提供了更细致丰富的场景模式,甚至可以获得傍晚、深夜拍摄模式等功能。通过这类夜景模式一般情况下都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对于大多数的数码相机新手来说,采取这个方式进行夜景拍摄是最简单可行又具有保障的方法,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某些数码相机在夜景模式下不能同步进行闪光操作 电脑合成二次曝光 由于夜景拍摄的时候,环境光线弱,反差大,而数码相机采用的是电子感光元件(就是我们常说的CCD),由于技术上的限制造成所得到的信息容易受到噪音的影响,暗部的细节表现力较弱,而一般数码相机不能够像传统相机那样进行二次曝光操作,这是传统相机在进行夜景拍摄时候的常用技巧,不过我们可以通过电脑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先确定所摄影像的文件尺寸和格式以及相机上的各项设定,明确构图,然后在夜晚来临前光线情况还比较好的时候拍摄一张照片;保持原定焦距不变,在华灯初上时,再设定数码相机上的曝光值,一定要注意切勿变动镜头的焦距和更改影像的文件尺寸格式,然后再进行拍摄得到另外一张照片;将两张照片输入电脑,用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或者PhotoImpact之类的软件)进行后期合成处理,如此一来,可以简洁方便的获得高质量的夜景影像。 如此方法也可以炮制精

美的人物夜景照片出来。 夜景拍摄的对焦问题目前还是采用固定对焦模式的数码相机已经很少,基本都是200万以下的产品,其他许多数码相机都已采用了自动对焦和手动对焦相结合的对焦模式。每一种对焦模式都有相应的特色和适用对象,比如数值调节式手动对焦和对焦环式手动对焦。数值调节式手动对焦通过LCD显示屏中的距离数值调节来达到准确对焦,这种对焦方式操作麻烦,对距离判断要求较高,但对于拍摄夜景此类题材,却能发挥效用。一般来说,非单反或者非准单反的数码相机在自动对焦的精确度和速度上还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由于普通数码相机对焦感应器对于低反差和低亮度的景物难以准确对焦,所以在进行夜景拍摄对焦时,尽量将对焦点对准明亮的景物上,对准焦后再锁定焦距进行构图。

白平衡的意外收获 与传统相机拍摄不同的是,数码相机不是通过附加滤色镜来达到白平衡效果,它只是通过内置程序对整幅图像的色彩进行调节。一般的数码相机都有几种白平衡模式可供选择,更有些数码相机还提供白平衡数值调节(色温调节),更高档一些的数码相机甚至还有自定义白平衡功能,这些都为摄影者提供了更宽广的创作空间。 进行夜景摄影时,如果不采用白平衡调节,装饰建筑物及景物的泛光灯所产生的光波,在感光元件上呈现比肉眼所见更为艳丽的色光(由于人眼能自动校正色彩平衡),而傍晚时分的天空在感光元件上表现出更为惊奇亮丽的色彩。如果采用自动白平衡调节,反而丧失了景物艳丽的色彩,照片层次平淡无味。追求特殊效果的读者可以试一试不同的白平衡拍摄的效果,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哦。数码相机的夜景拍摄技巧需要大量实践才能够熟练掌握,根据自己相机的功能和特色,各位读者在拍摄实践中还可以摸索出很多有趣的地方,发挥自己的创作灵感,夜晚的美丽才能够展现出来。 注意事项一般数码相机不配备镜头遮光罩,因此在靠近光源进行摄影时,务必小心光斑的产生。可以用简单的物件进行遮挡。 拍摄时,应选取LCD(液晶显示屏)进行取景。考虑到耗电问题,折衷的方法是使用光学取景器进行取景,使用LCD进行构图确认。在黑暗环境下进行拍摄时,显示屏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应该选用光学取景器取景。 外出拍摄时,应带足电池和活动存储器。不拍摄时应LCD显示屏。 一定要带上三脚架,手持拍摄会大大影响最终影像的素质,采用自拍功能或者遥控拍摄降低抖动带来的影响 LCD显示屏所显示的效果不是最终的照片效果,一般要比实际照片明亮得多,要

在电脑上进行准确观察判断

傻瓜相机傻瓜拍——全自动摄影法在天气晴朗的日子里,读者朋友也许

想拿着相机到外面走一走,碰到令人心动的景色时,随手把它流在照片上。此前,本站已经介绍过很多摄影技巧,白平衡、曝光补偿、构图方法以及淡化背景法(数码相机小知识 )。此次既有对这些技巧进行复习的意思,同时再次强调一下需要稍加注意的地方,让用户告别

单纯按快门拍摄的初级水准。但是,采用全自动模式拍摄,液晶显示屏上显示的图像泛白。将白平衡设置为阳光模式,并将曝光补偿设置为-2/3,再次拍摄,结果如图2。此时色彩的层次提高了很多。下面要说的是阴天的时候如何拍摄。在河滩上碰到的芒草,尽管芒草很漂亮,但天气却显得非常沉闷。因此在取景就没有取天空,而只是拍下了芒草。不过,总觉得这张照片显得有点缺乏趣味性。如果能表现出芒草孤独地生长在河滩上的效果,就会有更好的效果,从远处拍摄,便能够将天空拍进去。只需稍下点功夫就能够拍摄到效果完全不同的照片。

室外人像拍摄技巧跟我学

前期工作 器材的选择和准备 人像拍摄有多种风格,比较受欢迎的是小景深、虚化背景的风格。这种风格对数码相机有一定的要求——就是大光圈。因此,如果你的数码相机有F2.0左右的最大光圈,虚化背景就比较容易实现。不过如果没有大光圈的数码相机,也并非不能拍出好的人像作品。实际上,虚化背景的目的只是突出主体,是突出主体的一种方法,并非不可改变的原则,你同样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突出主体。拍无定法,充分利用手中现有的资源,发挥出数码相机最大的潜能吧。 反光板是比较常用的光线辅助工具,补光、消除阴影、突出眼神等都全靠它的帮助,有了它,拍出来的照片效果大不相同。三脚架也是较为常用的工具,在光线稍暗,快门较慢的时候,有脚架比没脚架的拍摄成功率要高得多。 化妆、发型和服装 化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合适的妆容可以掩盖一些细节、局部的缺陷,让平淡的五官和轮廓显得更加鲜明,摄影化妆和日常化妆略有差异,限于篇幅,这里就不细说了。 如果模特不是短发,就可以在拍摄时选择将头发放松下垂、扎紧或者盘起来,做出不同的造型,以得到不同的效果。服装最好多带两套,以适应不同的场景。比如在一片绿色的背景下,就可以考虑来个“红花还需绿叶扶”,这样不但画面色彩搭配漂亮,而且人物主题非常突出。 与模特的交流 拍摄美眉与拍摄风景和花鸟虫鱼不同,拍摄者可以充分与其进行交流,得到最大程度上的配合。尽量在拍摄前和模特做一些适当交流。比如在前往拍摄地点的途中,或是者在拍摄前准备器材的时候,了解对方是否有过相关的拍摄经验。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模特的形体特征,同时拟订一个简单的拍摄计划。如果模特有良好的身材和体态,那么拍摄全身的效果会不错。如果个头、身材方面不是特别突出,可以考虑多拍半身或脸部特写。好的交流,会让模特放松心情,拍摄时表情和动作也会自然很多,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要提醒大家注意一点:绝大部分美眉都有比较美的角度,要看你能不能发现并将其表达出来。拍不出好照片,不要怪美眉不够漂亮,只能怪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拍摄技巧不济。 拍摄技法

常用道具和场景选择 常用的道具有太阳镜、太阳帽、纱巾、毛公仔、花、手机、椅子和沙发,当然石头、树枝、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甚至灯杆也可以利用。场景的选择方面,类似有柳树、草坪、花丛、走廊、墙壁以及柱子的场景也容易得到好照片。道具和环境的配合,应根据模特的性格和打扮来处理,选择更能发挥出美眉最美一面的道具进行组合。

用光和补光

比较保险的是前侧光,如果阴影比较明显,就需要在有阴影的一侧用反光板进行补光。要注意调节反光板的远近和方向,尽量减轻主光造成的阴影。但也要注意别喧宾夺主,记住这只是辅助光。如果要一点阴影都没有,那还不如直接选阴天来拍摄。 逆光或侧逆光是比较容易得到好照片的光线,但这种光线也更难掌握。逆光能把头发的边缘照亮,钩勒出身形,由于是逆光,光线不可能直接照到美眉的脸,所以反光板又派上用场了。反光板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造出”眼神光,这样整个画面就活了起来,有画龙点睛之妙。拍摄角度

最常用的拍摄角度应该是平视。仰拍一般宜用广角,有类似窥视的效果。这种拍法对液晶显示屏或镜头能旋转的相机来说就比较容易实现,否则你只有“拜倒”在美眉的石榴裙下了。俯拍也是很常见的角度。同一个场景下,可多变化几个拍摄角度,以确定最佳拍摄角度,也可得到多种不同风格的照片。

构图

人像照片通常可以分为全身、半身和特写。只要按这个模式套,一般问题不大。至于具体的构图,被摄主体的摆放位置既有人喜欢中间,也有人喜欢在黄金分割点(换种说法是放在画面的约1/3处,);既有人喜欢显得正规的主体竖直式,也有人喜欢倾斜的甚至对角线构图,突出动感,不一而足。只要你自己觉得不错,不妨一试,反正不浪费胶卷。曝光模式与组合

选择光圈优先,并将光圈设定在最大,这是比较常用的曝光模式。另外“点测光”功能也用得比较多。如果手中的数码相机不具备点测光功能,也不成问题,因为数码相机即拍即现,曝光不准确可以立刻发现,补拍还来得及,实在没把握还有包围式曝光可以使用。

模特的形体动作设计

专业的模特一般都受过专业的形体训练,即使没有人指挥,她们也能摆出多种姿势,主动表现自己美的一面,并间隔一定时间变换表情和姿势。这样拍摄起来比较轻松,略加指点就很好了。但业余的美眉,那就得多花点心思指点她,当她不理解你的意图时,你甚至还要亲自上去摆摆Pose,让她跟着学。如果对摆Pose没有感觉,那就买几本时装杂志,闭门“修炼”,或者平时多看一些平面广告,也会受益匪浅的。 后期制作

数码人像的后期制作很简单,适当的后期制作可以修补拍摄时难以顾及的细节,掩盖某些疵瑕,使人物得到更好的表现。常见的操作有: 美化皮肤

一般使用“仿制图章工具”去痘去斑,用模糊工具或滤镜创造水一般的润滑细腻肌肤。

虚化背景

民用数码相机无法做到像135相机用85mm,光圈F1.4那样的超小景深。但利用选区、模糊滤镜等操作可以模仿出类似的效果来。 摆Pose小贴士:

● 注意手的位置,从高处的摸头发、摸后脑勺,到托下巴、抓衣领、抱肩,再到叉腰、摸腿,一下就得到了很多种Pose。 ● 肩膀的前后、高低调整。胯和肩的配合。

● 注意头部的运动。既可以歪向一侧,也可以转动;既可以仰起下巴,也可以低下下巴

数码相机锂电池的日常使用与保养技巧

1.从数码相机上取下充电电池进行保管、运输的情况下,请将附属的塑料盖安装上。如果电池的接点处短路、会造成电池漏液、过热和破损等原因,比较危险。 2.请不要将电池与本说明记载以外的设备相连接。

3.当发现电池出现变色、变形或和平常不一样的现象的时候,请停止使用该电池。实际充电时,当超过规定的充电时间还不能完成充电工作时,请停止充电,不然会造成电池漏液、发热和破损等现象。

4.第一次使用电池或放置很长时间后使用时,必须使用快速充电器进行充电后方可使用。

5.长时间不使用电池时,请将电池电量全部使完后方可保存。

6.长时间保管时,一年充一回电,再将电池电量全部使完后方可保存。

7.不使用电池时,一定要从数码相机或充电器中取出电池。如果放置在数码相机或充电器中,即使没有打开电源,也会有少量的电流通过产生放电,致使电池电量减少不能使用。 8.请将附属的电池用塑料盖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保存。推荐在周围的温度大约在15℃~25℃的干燥的地方保存。请不要放置在很炎热或很寒冷的地方保存。

9.充电时要求周围的温度在0℃~40℃的范围内进行。如果超过该范围充电时,有可能造成降低电池性能,出现故障等现象。

10.充电完了后不要再次充电。这样会降低电池的寿命。

11.充电完毕后不久或使用后不久,电池会出现稍稍发热的现象,这对电池的性能没有影响。

12.即使完全充足电的电池,在比较寒冷的地方使用时,使用的时间会缩短。因此请你另准备一块充足电的电池。

13.即使完全充电后,电池也只能使用很短的时间时,说明该电池已达到了使用寿命。请购买一块新的锂离子充电电池。

14.电池的触点如果很脏,请用干布进行擦拭,使其干净后再使用。

数码相机内置场景模式的拍摄技巧

一般而言,数码相机都提供了多种场景拍摄模式,即相机内预先调节好光圈、快门、焦距、测光方式及闪光灯等参数值,以便于那些经验不足的用户拍出有一定质量保证的数码相片。可是,大家是否利用好这些场景模式进行拍摄呢?我看未必。相当一部份朋友使用的是数码相机的AUTO(自动)模式,而在特定的拍摄环境中,其相片质量当然难以保障。因此,笔者在下文总结出9种常见的数码相机场景模式及其拍摄技巧,供大家参考。 1、人像模式

用途:此模式主要用来拍摄人物相片,如证件照。数码相机会把光圈调到最大,做出浅景深的效果。而有些相机还会使用能够表现更强肤色效果的色调、对比度或柔化效果进行拍摄,以突出人像主体。 技巧:在这种拍摄环境下,大家只需注意取景和构图等问题。如果在室内拍摄并使用闪光灯,应打开数码相机的防红眼功能。另外相机与目标之间应保持一段距离,最好在远处再用变焦(Zoom)放大功能拉近目标拍摄。 2、风景模式

用途:拍摄风景名胜时,数码相机会把光圈调到最小以增加景深,另外对焦也变成无限远,使相片获得最清晰的效果。

技巧:注意的地方不多,大家只需注意环境光线,例如不要让阳光直射镜头。而在日落等环境下可能要自己手动调节白平衡。 3、全景模式

用途:拍摄超宽幅度的画面(如山脉、大海)时,数码相机会在每张相片后留出多余位置,帮助摄影者连续拍摄多张风景相片,再组成一张超宽的风景照。

技巧:拍摄时需用一些较明显的地方(如建筑物)作为衔接标记,使拍摄下一张相片时更容易结合。建议大家使用三脚架拍摄,以保证画面稳定和对位准确。 4、夜景模式

用途:夜景模式一般有两种,前者使用1/10秒左右的快门进行拍摄,从而有可能导致曝光不足。而后者则使用数秒长的快门曝光时间,以保证相片充分曝光,相片画面也会比较亮。上述两种都使用较小的光圈进行拍摄,同时闪光灯也会关闭。

技巧:首先,拍摄夜景时应使用三脚架;另外,最好采用Timer延时模式触发快门,因如果用手按可能会移动到相机。 5、夜景人像模式

用途:在夜景中拍摄人物(如逛灯会),数码相机通常会使用数秒至1/10秒左右的快门拍摄远处的风景,并使用闪光灯照亮前景的人物主体,闪光灯通常会在快闪关闭前被触发。 技巧:大家最好使用三脚架,另外注意一下目标和闪光灯之间的距离,避免前景目标过亮的问题出现。 6、灯光模式

用途:此模式与夜景模式相似,快门会在数秒后关闭以获得足够曝光(就像胶卷相机的B门一样)。 技巧:拍摄技巧和夜间模式相同。 7、逆光模式

用途:在一些背光的环境下使用,即主体的背后有较强的光线。相机会采用重点测光以增强曝光的准确性、并增加EV值以避免主体过暗,有些相机还会使用闪光灯进行补光。 技巧:应先把焦点放在主体上并半按快门不放,再移动相机向其他地方构图。同时拍摄者要注意光源,如果遇到太强的光线,应换个位置拍摄。 8、动态模式

用途:用来拍摄高速移动的物体,数码相机会把快门速度调到较快(1/500秒),或提高ISO感光值。 技巧:拍摄时如果光源不足,可能无法锁定高速移动的图像,所以最好在阳光下使用此模式。 9、微距模式 用途:用来拍摄细微的目标如花卉、昆虫等等,数码相机会使用“微距”焦距,并关闭闪光灯。 技巧:在微距拍摄模式下,要注意目标和数码相机之间的距离最少应为相机说明书中标明的微距拍摄距离(如4cm),否则会出现无法对焦的问题。而且大家还应注意光源,不能使目标太暗,最好使用三脚架拍摄

掌握对焦秘诀摄影不再遗憾

从技术上来分,可以把照相机的对焦方

式分为手动对焦和自动对焦。 手动对焦:的对焦方式,在自动对焦(Auto Focus AF)技术出现以前,MF(Manual Focus MF)技术是绝对的主流。即使在AF技术一普及的今天,绝大多数的相机还是保留了手动对焦对焦功能,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手动对焦的特点是靠人工转动镜头上的对焦环来(有些数码相机使用按钮调整距离),调整镜片的位置来达到准确对焦。其优点在于可控制性,在某些场合很有用处。但是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速度慢,人工转动对焦环的方法在一些场合显得捉襟见肘;其次在光线暗淡的地方,由于人眼难以看清镜头内的景物,也会增加准确对焦的难度;当摄影者视力不佳同时没有佩带眼睛的情况下,也很难做到100%对焦准确。

自动对焦:为了克服手动对焦的种种缺点,自动对焦技术诞生了。其根本原来就是当相机对准被摄物体后,聚焦系统就会自动测量其距离,并自动调整镜头,达到准确对焦。自动对焦技术主要有两类: 主动式自动对焦:由照相机沿直线发射一道红外线或者超声波到被摄物体,然后相机上的感应器根据反射回来的红外线或者超声波,通过相机内CPU的计算,得出相机与被摄物体的距离,然后控制对焦马达移动镜头,达到准确对焦。这种对焦方式对于亮度大,距离远,表面光滑以及具有能吸收光和波的表面的物体对焦困难,是由于发射出去的光和波无法正确反射回相机的原因。

被动式自动对焦:照相机直接接受来自被摄物体本身的反光,来判断距离,进行自动对焦的方式。这种对焦方式的优点在于:不需要发射光和波,降低了能耗,同时在光线良好的情况下能准确聚焦。缺点时对细线条的物体聚焦困难。值得一提的时由于这种对焦方式在光线情况不好的情况下也不能有很好的表现,人们为了克服这个弱点,在相机上设计了自动对焦辅助灯(Auto focus Aid lights)(图4),发射光束照亮被摄物体来帮助对焦。

正确对焦的方法

自动对焦技术发展到今天,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已经完全无需为数码相机本身自动对焦装置的精度所担心,在实际的拍摄工作中,我们所要做的只是正确地去使用它,从而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考虑构图和其他方面的事情。所以,笔者在这里所介绍的,都是在使用具有自动对焦技术的数码相机的情况下。让我们先从简单的开始:

使用具有固定焦点的相机:在一些旅游景点经常有出售一些一次性的照相机,这些相机看似简陋,但是往往拍出来的旅游风景照片都很清晰,使用起来也很简易,只需按下快门就可以了,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类相机都使用了“超焦距”法来对焦。这类相机一般都有最近拍摄距离,在其拍摄距离以外的物体,都能得到比较清晰的成像,距离以内的物体,就会模糊。目前市场上低端的定焦傻瓜机和摄像头都利用了这个原理。我们在使用这些相机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其最近拍摄距离,尽量使被摄物体处于最近拍摄距离以外,以得到清晰的成像。

看完上面的小节,我想喜欢摄影的你当然不会满足于使用如此简陋的相机,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些主流的数码相机对焦方法。

目前市面上5000元左右的数码相机是目前的主流相机。这个层次的相机具有了很多以前在专业相机上才具有的功能例如光圈、快门优先;包围曝光等。在对焦性能上,这些相机一般都使用中央单点对焦,如图5所示,这是CANON公司的POWER SHOT G2 400万像素级数码相机的液景显示屏,屏幕中央的方框就是对焦指示框。

当我们把框对准图中的鼠标的时候,相机会对鼠标进行对焦,如图6所示,左图为未对焦,右图为对焦成功,我们就可以看出,我们在拍摄的时候,要注意对焦指示框的位置,一定要让其对准我们想要表现的物体上。 我们知道绝大多数具有美感的照片其主体都不是在画面中央的,而是根据黄金分割的原则处于画面的2/3处的,那么这个对焦指示框恰恰在正中间,我们该怎么办呢?相机厂商早就为我们想好了解决的方法,那就是对焦锁定。这类相机都具有对焦锁定功能,当我们选择好了焦点,同时把对焦指示框对准焦点以后,就轻轻地半按下快门,这时可以发现相机会对被摄进行对焦,很快相机便对焦完毕并发出提示音提示对焦完成。这时我们不要放开快门,并同时移动相机进行进一步的构图,这时你会发现相机不会再对其他物体进行对焦动作。构图完成后,按下快门,拍摄完成。 上面的办法固然好,但是也有其局限性,就是当相机装在某个固定的地方例如三角架,移动再构图的动作就会显得很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相机厂商在一些高档的数码相机上应用了多组测距组件来实现多区域自动对焦。如图7,拍摄者可以选择5个可自动对焦的区域中的任何一个进行对焦。92年CANON公司在新推出的EOS 5相机中,使用了眼控技术,可以由眼睛来选择自动对焦区域,更加方便快捷

特殊环境下的对焦方法 在实际的拍摄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拍摄环境,不同的环境因素,可能会对相机的自动对焦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使拍摄工作遇到困难。

光线昏暗的情况下:在这种环境下,一些自动对焦系统可能都会无法正确工作。为此,相机上的自动对焦辅助灯就在这个时候派上了用场。它会发射红色或者其他颜色的带条纹的光束,照亮被摄物体,来帮助自动对焦系统进行对焦。由于自动对焦辅助灯一般都是设计在相机前部靠近镜头和把手的地方,握相机的时候要注意手指不要把自动对焦辅助灯遮住,影响其正常工作。

在光照良好的情况下,也会有对焦困难的情况发生:譬如有象树枝、铁丝网等物体遮住了被摄物造成无法正确对焦;对诸如天空等大面积单一色块的物体对焦也有困难等情况下,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就是手动对焦。除了一些低端的、纯粹全自动的数码相机没有手动对焦功能以外,大部分数码相机具备这个功能。以OLYMPUS C-2100相机为例,把对焦方式切换到MF档,然后屏幕上会出现距离指示(图8),我们可以大致估计一下相机到被摄物的距离,选择相应的距离指示,同时屏幕会把被摄物放大三倍帮助摄影者辨认细节对焦情况。当确认被摄物体清晰后,相机便会按照这个距离进行对焦。其他型号的相机的手动对焦操作方式大致相同,笔者在这里就不详细说了。

如何利用对焦突出主体 准确的对焦,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清晰的照片,在构图以及表达作者的思想上,也有重要的作用。正确地选择焦点,可以使画面更加简洁,也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到作者想表现的内容上去。可见,正确地选择焦点,对于突出主体,表达主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kc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