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整理

更新时间:2023-03-08 05:12:48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复习(四)

课内文言文阅读

班级: 八年一班 姓名:

1)卖柑者言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

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若败絮。予怪而问之曰:“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将炫外以惑愚瞽也?甚矣哉,为欺也!”

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 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 峨大冠、 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糜廪粟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予默默无以应。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岂其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

1.作者: 朝代: 字: 选自: 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 。

2.给划线字注音。 烨然( ) 笾豆( ) 愚瞽( )廪粟( )善藏( ).....

剖之( ) .

3、根据拼音写汉字。

败 xù( ) gǔ 稽( ) 虎 fú( ) gāo 比 ( ) 祭 sì( ) 长 shēn ( )

4、解释下列词语。

涉: 溃: 烨然: 贾: 鬻 贸: 若: 炫 : 惑: 愚: 瞽: 为欺:

业是: 食: 足: 具: 峨: 器: 糜: 饫: 象: 滑稽: 托: 讽:

5、翻译下列句子。

(1)甚矣哉,为欺也!

(2)而独不足子所乎?

(3)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像也?

(4)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5)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

(6)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

(7)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夫?

(8)岂其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

6、回答问题:

(1)本文主要采取了那种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2)简析本文的艺术特色。

(3)怎样理解卖柑者的形象?

7、阅读第二段,回答问题。 (1)“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这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2)文章第二段使用了不少对偶句和排比句,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3)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2)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1.作者: 朝代: 字: 选自: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黔无驴( ) 庞然大物( ) 远遁( ) 窥之( ) ....

稍近益狎( ) 跳踉( ) 以为且噬己也( )益狎( ) .....慭慭然( ) 虎大骇( ) 荡倚( )冲冒 大阚( ) .....二、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义。 庞然大物( ) 憖憖然( ) 虎大骇( ) 蹄之( ) ......

益习其声( ) 驴不胜怒( ) 计之曰( ) 技止此耳( )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 ) 至则无可用(则: ) ....稍出近之(稍: ) 虎大骇,远遁(遁: ) ....以为且噬已也(且: ) 益习其声(益: ) ....益狎(狎: ) 技止此耳(止: ) ....乃去(乃: ) 以为且噬己也( ) ...蔽林间窥之( ) .

三、一词多义

① 然: A.庞然大物( ) B.然往来视之( ) ② 因: A.虎因喜( ) B.因跳踉大( ) ③ 去: A.乃去( ) B.西蜀之去南海( ) ④ 耳: A.技止此耳( ) B.无丝竹之乱耳( ) (5)以为: A. 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 ) B.以为且噬己也( ) (6)之: A.黔之驴 ( ) B. 虎见之 ( ) 四、翻译下列句子。

⑴虎见之,宠然大物也,以为神 ⑵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⑶驴不胜怒,蹄之 ⑷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5)蔽林间窥之

五、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跳踉大”从动作、吼声两方面表现虎的勇猛凶狠。

C、本文的题目表明了作者讽刺意图指向是那些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 B、“终不敢搏”写出老虎的谨慎。

D、这篇寓言生动形象,成功刻画了人格化了的驴和虎的形象。 2、选出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B、孔子云:“何陋之有”? C、虎因喜,计之曰 D、稍出近之 3、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贵州这个地方本没有驴,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进一头驴来。 B、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慢慢学习它的叫声,又试探地靠近它,在它周围走动,但终究不敢向驴进攻。 C、技止此耳。

它的本事不过如此罢了。 D、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咬断驴的喉咙,吃光它的肉,然后才离开。

1.写出出自这个故事的两个成语。

⑴ ⑵ 2.本文可以分为六个层次,找出层次中表明虎的心理的词语。

3.本文的寓意可从多个角度进行理解,请根据自己的理解,任选角度(至少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4.请补出“益习其声,又进出前后,终不敢搏”句中省略的词语 用原文句子在下面空格写出老虎逐渐接近驴的过程

虎见之——( )——( )——( )——( )

5.请运用“黔驴之技”“黔驴技穷”“庞然大物”三个成语简洁的概括本文内容

6.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了虎的一系列动作,试举一例,并说说刻画了虎怎样的心理?

7.本文用“黔之驴”为题目,有什么含义和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

8.认真体会课文,分别用一个词或短语来概括驴与老虎的性格特点。

驴:____ _____ 老虎:_____ ___ _

9.找出三个形象勾画出老虎既好奇又害怕的神态的词:( )( )( ) 10.分析说明文章开始特别交代“黔无驴”对故事情节的展开有什么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细读课文,举例说明作者运用准确、简练、生动形象的动词刻画虎有勇有谋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这篇文章的寓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黠鼠赋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作者: 朝代: 字: 选自: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有鼠方啮 ( ) ( ) 2、拊床而止之 ( ) ( ) ....3、使童子烛之 ( ) ( ) 4、有橐中空 ( ) ...5、既止复作 ( ) 6、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 ) ...7、而遽死也 ( ) 8、举烛而索 ( ) ..9、向为何声 ( ) 10、是鼠之黠也! ( ) ..

3.下面是对《聊斋志异》的分析,把对的选出来。( ) A.《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 B.《聊斋志异》是以谈狐说鬼的手法,隐晦地对当时黑暗、腐败社会进行批判的小说。 C.“聊斋”,是作者的书房名,“志”,表明作者的理志,“异”,是与众不同。 D.《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高峰。

九、翻译句子

⑴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⑵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⑶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十、“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十一、请用简练的语言分别概括屠户和狼的特点。 狼:

屠夫:

十二、结尾两句的含义是什么?它在文章中起了什么作用?

十三、狼很狡猾,可终于自取灭亡,这是为什么?这个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k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