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良垌镇东桥村介绍

更新时间:2024-06-14 19:4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 ? ? ?

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良垌镇东桥村介绍

廉江市良垌镇东桥村始建于南宋末

年,山清水秀,人杰地灵,鱼米之乡,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浓厚。明代时期儒学兴盛,立教兴家,修学宫创大宗,重视风教,文化传承,培养了一批家族才子。直到明末清初,我族文运逐渐倒退,以祈文运,兴地脉,乾隆年间相继在东桥渡头兴建石桥梁、文笔塔,它们情同手足寄托了我族对兴文引禄与风调雨...

? ?

全旭才更新于2011/12/19

东桥渡头又称东桥埠头、东桥石桥桥

头,旧时为良垌镇其中之一商埠,而且早在廉江县志张志(1819年)中就有记载称良垌渡,是东桥村比较重要的出入口。建国时期,东桥埠头上游下坡村处也曾经设有竹排渡头,至七十年代初始建石桥,此渡头非彼渡头,不要混淆并论。现在靠近文笔塔这边,已经被围成鱼塘的地方,那里曾经是停船的码头。这段河流我们称之为东桥河,或是东桥江,它上游通良垌河,往上廉江达广西,下游汇南桥河(良田)和遂溪西溪河经石门五里山港通广州湾通往国内外。民国时期形成相当规模,特别是抗日时期,日本封锁了中国各个通商港口,广州湾属法国租借殖民地,是当时唯一的国际通路,东桥埠也成为南路走私的其中之一小商埠。当然也带动了东桥埠头周边的盈利性行业,鼎盛一时,驻扎过国民党一五五师连队,解放后陆路逐渐发达,埠头也就悄

然而去,昨日风光不再演,但东桥石桥与文笔塔仍然历久不衰,与天地共存,与绿洲共荣。

古时候,两岸一般先有津再有梁,邑蒋志中载有良垌三津,清同治南桥渡、清道光良田渡、良垌渡。其中良垌渡又称东桥渡,最早是在乾隆年前,由于时代更迭,史书无详载,几无可考,只能在族谱与文笔塔身上的重修东桥石桥碑记中寻找线索。大明嘉靖十三年(1534)九世孙全图山(岁贡生)在全氏族谱序中,曾有一句:居士教谕二公分居迁移其地望建桥以东南取名,示无胥绝相远之意。可见嘉靖前早已有渡,人们期盼建桥造福万民,因此取名望建桥。

? ?

全旭才更新于2011/12/19

重修东桥石桥碑记(清道光巳亥十七年六月十九日立):粤稽乌雀填河,一江作桥,今古神圣,瑞济胜之,具龙虎伏,塔况存。游民峻江,水荡所无福添之忧乎,吾族自宋至??江水没少不可,国朝俱有石桥,乾隆江简渡十年,族人以友民心有记者,以为利济行人。纪见者刺心,闻者骇无可言??利考以谓阻道,不知吾邑江水有七??小溪不余于年??邑志俱载可考也,幸载??邑侯福明府亲临所勘,无碍于水道实有之,栈竹飭作石桥。??国吾族戴山德华,嵩承??恩,江游承不??以图永远庶无贫。邑侯之盛意为建石桥,金钱微力??竣功石以垂不朽。

碑文经百年风剥雨蚀,刻文已经模糊不清,还是给我们留下一些不解之迷,有待专家去挖掘。石桥可见是乾隆年廉江知县倡议,乡绅民集资兴建,它有乌雀填河的神话,当时水流之湍急,回潮波涌,九曲十八湾,虽设有渡,两岸人民来往络绎,很不便利,眼见心痛,听说也感叹,知县深知民心,亲临勘察,下令建石桥,造福两岸人民。风水讲究“龙虎正体”,均衡对称,回潮波涌,潮水有情,乡民又在桥边居水口处,建立文笔塔,补山水形胜之缺,祈文运,兴地脉。同时文笔塔也取名回水亭,有贮潮水汹涌的元气,静止潮水之意。

现在我们在上游还能看到清澈见底千姿百态的嶙峋石头,有如一个个鱼窝,水流湍急,依然涌起一涛涛白浪,回演昔日回潮波涌银山立的情形。流水孱孱不绝,犹如文人笔下墨水不绝,翻卷如滚,才思如泉涌,斗志昂扬,笔驰雄风,横扫千钧,纵横挥洒,又回应了水国文翻笔阵横。

文笔塔在石桥桥头旁水处,靠河水而耸,有“笔峰仰上,纸在青天”之意,大有倒写天书的气势。从不同角度来看,文笔塔造型优美,绝无仅有,酷似一支倒置的巨笔,以江水为墨,河床为砚,天地为纸,绘出家乡锦绣篇章!因此历为文人骚客敬仰之地,是本地文风炽盛的标志,也点缀了东桥水乡风景。清道光年间和民国期间曾修茸一番。由于河水和海潮长期冲蚀,踏基砖缝腐化,致使塔身向西南稍倾。针对这一状况,1991年当地政府拨款与群众集资,对塔进行修复。1987

年列为廉江县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列为湛江市文物保护单位。经历近200多年漫长岁月,风雨冲刷,仍巍然矗立,完好保存至今,它为廉江市唯一幸存的古塔。

文笔塔,下粗上细,平面呈六角形,三层状,属仿楼阁式红砖塔,高约10米,占地面积30平方米左右,首层两拱门南北对开相通,将旧埠与桥穿梭成一条直线。沿旋形状十三级台阶可以登上第二层,台阶很狭隘,仅限一中型身材人物通过。二层空间呈穹形状,塔顶上为叠砖井形木架结构,桌前设一神龛,西墙凹口涂漆墨色,立有一金身魁星公,两缕红缨飘洒,眼睛黑亮,炯炯有神,左手托一块墨砚,右手执一支毛笔,右脚紧踏一金龟,以镇文运福禄,双目直视东窗,貌似刚为东窗外的对联赐墨,也仿佛欲为塔对面的鲤鱼山画龙点睛,祈保生龙活虎,驱灾辟邪之意。塔外内壁镶嵌清道光十七年(1837)重修东桥石桥碑记一通。该塔第二层东窗门有石横额和对联,横额书“回水亭”;联曰:“回潮波涌银山立,水国文翻笔阵横。”正楷字体,苍劲有力。各层以菱角牙砖和桃檐砖叠涩出腰檐及假平座。塔刹呈葫芦形,瓶嘴大开,有吞天之势,天被容纳进来,塔发大地,地被吸纳其中,天地灵气汇聚,造福禄于人间。

现在,旧石桥已被新混凝土桥取代,我们在新桥的上方还能看到旧桥横卧江中,另一截已经坍塌,块块大石垒成的桥墩卧倒水中,神似栖息。旁边文笔塔屹立于河堤边上,四周空旷,显得刚劲挺拔,给

四周添了几分资色,在蓝天白云的映衬和明媚阳光的灿烂下显得格外皎洁和谐。桥梁代表着两岸沟通联系,友谊的象征,它们共同在一片蓝天之下,一哈腰横趴两岸,俯首甘为孺子牛;一笔峰仰天,文运之象,踏上桥梁能顺利通达彼岸,平步青云,指日可待。

它们更像两位饱经百年风雨的文武将军,向过客释读着东桥村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 ?

全旭才更新于2011/12/19

东桥全氏学宫与宗祠

核心提示:在传统社会作为具有象征意义和祭祀功能的庙宇,同时也是教化和培育士子的场所。旧时廉江城内也建立不少家族祠堂,供奉祖先和进行议事的同时,也是同宗子弟读书或参加科举考试用地。然而,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东桥正奏公祠,追溯最早在明初始就是石城县(廉江)民间私立的家族学宫(学校),明万历间由廪生全若彝倡议重修及始...

在传统社会作为具有象征意义和祭祀功能的庙宇,同时也是教化和培育士子的场所。旧时廉江城内也建立不少家族祠堂,供奉祖先和进行议事的同时,也是同宗子弟读书或参加科举考试用地。然而,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东桥正奏公祠,追溯最早在明初始就是石城县(廉江)民间私立的家族学宫(学校),明万历间由廪生全若彝倡议重修

及始创大宗祠,它是宗族关系的纽带,距今大约四百来年。

科举年代,在学宫就读的秀才,主要的出路就是参加科举考试之后走上仕途。一种是参加乡、会试中举人、进士;另一种是通过贡举成贡生入读国子监,肆业再酌情授官。我们可以在廉江地方志上看到,明代期间全氏子弟庠监贡举基本来自廉江、遂溪、电白,最出名的是三名科第庆同堂,他们都是六世祖,分别是东桥村全通(学海)永乐朝二十一年癸卯科区贤榜举人、南桥石埇村全有志永乐朝六年戊子科林超榜举人、化州全节正统朝六年辛酉科举人,贡生有电白全琏、全才、全宽,遂溪全俊、全节彭、全桥美,东桥全叙、全三纲、全若性等。可见明朝我族比较重视教化,培养了一批人才。

当时兴教的景象,我们可以在宗祠楹联“東國明倫重申孝弟,橋門講禮环集衣冠”中体会到。我理解的意思是:立教兴家,人才济济!明伦指的是儒学教学的场所,教人明白伦理道德;我觉得是全联的核心。风俗之原,由于教化;学校之设,所以明伦。如果不讲诗书、明礼义,何以正人心而善风俗?还谈何孝弟?

正奏公祠位于今廉江市良垌镇东桥村正奏小学侧门,大门前屹立着一座庄严古朴三开间牌楼式红砖砌置的古老门坊,它身躯苍老,双层单檐歇山顶,顶层至高无上,底层左右匀称,飞檐翘角,显得有点发暗,本人眼拙,看不清楚是什么结构,虽历经数百年风雨,仍岿然

不动。其中弧型大门已红砖封闭,但是我们能够很清楚地看出轮廓,坊左右各有小拱门。岁月变迁,已很难考证,若果估计没错,此坊称之为棂星门,就好比进入高等学府大门一样,它象征至高无上的“天”,学无止境。可惜现在的中门已经封闭,很难找到第一步跨进大学门的感觉。要不,跨进良垌中学的大门也能感慨一番。

通过棂星门,中间的位置大概就是当年若彝公所让建的泮池,泮池是古代学校的水池,新生入学时要在这里绕一圈,旧称游泮。古代读书人(童生,不受年龄限制)只有顺利通过县试、府试、院试三道考试,成为秀才,取得生员资格之后才能进读学宫。入学之初都要到学宫完成一个仪式,其中重要的一步就是要游泮池,因此入学也叫“入泮”或“游泮”,又规定凡考取秀才满60年的必重游泮池。我族清道光八年岁贡全志沂,廉江县城内人,历署海康,阳江教谕,内阁中书衔,重游泮水。也就是说他考取秀才后满60年,可以参加秀才的开学典礼,这个享誉很少读书人能获得的。

游泮后,一般要到孔庙祭祀孔子,现在的公祠并没有孔庙的遗迹,那是因为文庙的规格有等级之分,官办的学宫可以有独立的文庙,建筑红墙黄瓦,可以享受皇家建筑的等级待遇;而民办的学宫则只能在学宫内建一座殿堂来祭祀孔子,不能有独立的文庙。由此可见,东桥村的学宫为民间办学。

坊内两侧周围砌有围墙(解放后围筑),场内地面呈直角梯形。右边梯角上有一棵久已干枯的古琵琶,树旁新建有正方形硫离瓦顶,四边翘角,四大圆柱鼎立的朱色仿古亭,该地作节日拜祭、祭社(俗称做社)及元宵点灯场所。

牌坊中轴线坊大门与祠堂大门相对,踏上三级青石砌台阶,再登第二层三级青石砌台阶,走近祠堂,看到端严古老的建筑,彩亮的瓦楞、雕梁画栋和飞檐,显得气势磅礴。涂朱红色的青石门槛,木门左右精细地雕刻有门神,门额正中“全氏宗祠”四个大金字,字体流畅有神,雄健的笔力体现全氏家族雌代质朴,门联左:東國明倫重申孝弟,门联右:橋門講禮环集衣冠。

大门两侧有两根数米高的八棱青石柱,底部南瓜型柱基也颇具艺术感。门基下各砌置有一长方体青石块,酷似青石凳。左右两侧墙上各镶有现代大理石碑记,县文物保护单位,正奏小学武装起义旧址,重修序言。垮过宗祠大门,进入幽静的大殿,感觉犹如走进了一段历史,还是有一点古香味。大殿左右各有一庑间,现已闲置。经历了数百多年的风雨洗礼,主体结构依然巍然屹立,但是多数古迹、文物遭受损毁,仅存有石柱、石基、建筑结构等,其余一无所有,给人一种衰落、冷清、缺乏生气。全氏大宗祠能在“破四旧,立四新”、“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时期没有被移为平地,已经相当难得了。大殿内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六根八棱青石柱直顶殿天,形同祠前两根,它们不

知鼎立了多少个春秋,见证了多少历史,也蕴含着一定的文化。内殿前空地上堆有部分折断的八棱青石柱,柱基和青石台阶,左边是正奏小学植物园,右边还残留有拆迁时未及拆除的三块柱基,侧边附屋三间一廊,旧时为正奏学前班,正对面一排遗留有青石台阶三级,上面是正奏小学校园。在古代,内殿前中央空地左右各有一廊,正对面大屋设七间房,旁边附屋一廊。 独自站在这里,我们仿佛还能隐隐约约听到古代全氏读书人的朗朗书声,知乎者也。

现代的小学创办于1940年,占用并拆除了旧宗祠部分面积,致使当时如此规模的大宗祠缩减了一半。如今正奏小学树木交荫,气象清新,绳其祖武,桃李满天下,衣冠蕃八方。我们应当谨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文化传承对于家族的兴衰是很关键的,在这一点上,良垌镇三代举人南溪村江氏家族就表现得相当出色!明万历年间东桥村岁贡生全若性曾经在这里教书,他厚重沈毅,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因材施教,诲人不倦。希望现在正奏小学的教师们也能继承先师,成绩胜过先代,桃李满天下。

廉江县志载:宋(进士、诰封银青光禄大夫全正奏公祠)在东桥村,坐壬兼亥,上下两座,横七间过,左右二廊及西边附屋一廊。房谱记:建造全氏大宗祠在前大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宗祠被风雨倒崩重修建造。因捐丁不足,后合族绅耆会议,次房若有捐题十千钱者每年祭扫昨咋面,重建造大宗祠在东桥下坡坐壬向丙加亥巳,又大

清道光丙子年丙申月甲子日辛未时重修。可见正奏校园处有一座与正对面的宗祠相称,一样气势的建筑物,横七间过,以及现在植物园与荒废的一边各有房和走廊,侧边附屋三间一廊。如此规模的宗祠,在本邑极为罕见,可见昔日先祖时代的辉煌,在本地已经是名望旺族。

尝翻阅旧廉江志,记:全若彝,东桥人,廉江县廪生(成绩名列一等的秀才),自少孜孜不倦, 勤奋好学,专心钻研,认真思考,与兄全若性在本地都很有名望,号称“二陆”。万历丁卯,若彝倡议重修学宫(俗称学校),因为自己居住的地方很狭小,于是让出旧屋的地方建学宫泮池,振兴学业。他亲自出马,兴师动众,大兴土木,建成了新学宫。快挨到岁贡时去世了,享年六十几。

万历壬子年(1612)春王之吉十二世孙全我真(若彝)撰,祠堂经始记:尝翻阅省州府县志,帙见全姓名标乡榜者三,节著坊者一,而贡而监而青衿尚游,不可更仆数;又尝按图籍据见闻,见弘正间,丰二十甲全氏居五,而桥之东,桥之南,与夫化州电白迈合新村三合遂溪大塘溶村全村北潭,在在有以全为氏者亦在在有名人硕德丰货,褒出者心窃慕之。第未知其果一祖?抑五百年所共者?适闲坐族父老访之,乃曰:粤东原无全氏,全氏之源盖发于始祖讳正奏公,也公毓秀,闽晋江瓦裂巷,登科及第。诰授银青光禄大夫,迁居广之南,因择古干水县城北之岭头埇构居焉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jy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