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儿童言语语言发育规律

更新时间:2023-10-26 05:0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语言概述

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符号系统,如数学、物理符号、交通标志等等。这些符号系统,由人们共同约定而创造出来,并要求彼此共同遵守的。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符号系统,是在人类历史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在劳动中产生并和劳动一起发展的。

一、语言与言语

日常生活中,语言和言语经常混用,但在研究言语交际过程时,区分语言和言语这两个概念十分必要。语言和言语是两个彼此不同而又紧密联系的概念。

1、语言

语言(language)是以语音或字形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作为语言基本单位的词,具有音、形和义三方面的特点。词音和词形是词外在的物质形式,而词的意义即词的内容,则是词这种符号对现实世界中各种对象和现象的抽象、概括表达。语言具有创造性、结构性、意义性、指代性、社会性等特征,其中创造性和社会性是语言符号系统与其他符号系统的主要区别。语言是保存、传授和领会社会历史经验的手段,是人们之间进行交际、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人类进行思维活动的武器。

2、言语

言语(speech)是人们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所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和产物,即人们说出的话和听到的话,又叫“话语”。言语交际的具体过程,实际上就是言语产生(编码)和言语理解(译码)的过程,是在社会交往中运用语言的过程。使用一定语言的人,或者说话、或者听话、或者阅读、或者写作。这些听、说、读、写的活动,就是作为交际过程的言语。言语既是说话行为的产物,又是听话行为的对象。言语总是联系着特定的说话者(作者)、有特定的场合和特定的交际目的。

3、语言与言语的关系

语言和言语两者互相影响,互相依存。一方面,言语活动是依靠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来进行,个人言语活动的效能如何,受到他对语言掌握程度的制约,因此离开了语言,就不会有言语活动;另一方面,语言也离不开言语活动。因为语言是人在具体的言语交际中逐步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并且任何一种语言都必须通过人们的言语活动才能发挥它的交际工具的作用;如果某种语言不再被人们用来进行交际,它最终将从社会中消失。对儿童来

说,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通过个别的、具体的词和句子的学习,才具备一定的言语能力,学会与人进行交流,逐步掌握语言的普遍规则。儿童说的、听的都是言语,要促进发育的也是言语能力。

二、言语活动的不同形式

对言语活动的各种形式,可以根据其不同的特征加以分类。通常,可以把言语分为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

1、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

根据言语的功用和结构,可以把言语分为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所谓外部言语,就是指用来进行交际的言语。因此,外部言语在结构上一般来说比较严谨,其目的是为了正确地传递信息,不致引起交际对方的误解。所以,外部言语一般前后连贯、完整,严格遵守语法规则的,用词力求准确。所谓内部言语,是在进行思维时所伴随的言语活动。这种言语大都是不出声的(或声音很小、旁人听不清的),因为它不是用于同别人进行交际,而是针对自己发出的。所以,内部言语在结构上比较松散,往往不连贯,不完整,不一定遵守语法规则,只要言语者本人理解就可以。

2、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

外部言语又可分为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

(1)口头言语: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发音器官说出某种语言的词声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并借此来进行交际的过程,称为口头言语。口头言语是人类基本的言语活动。口头言语又可以分成两种:独白言语和对话言语。

独白言语是个人独自进行的,与叙述思想、情感相联系,较长而连贯的言语活动,如演讲、报告、讲课等。独白言语是一种比较展开的言语,是主动的、有组织的形式。对话言语是指两个或几个人直接交际时的言语活动,如聊天、座谈、辩论等。对话言语是一种情景性的言语,是简缩的、反应性的言语。一般认为,对话言语是一种最基本的言语形式,其他形式的口语和书面言语都是在对话言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书面言语:书面言语是人们借助某种语言的词形(文字)表达思想或阅读接受别人言语影响,进行交际的言语活动。书面言语是独白言语的一种变式。书面言语更具有计划性、随意性。文字是在有声言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每个人的书面言语也是在口头言语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儿童首先掌握口头言语,然后才逐渐掌握书面言语。

言语功能发育的生理基础

言语活动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其中说话和书写是言语的表达过程,称为表达性言语。主要通过言语运动分析器的活动来实现。听话和阅读是言语的感受过程,称为印入性言语。主要通过言语听觉分析器和言语视觉分析器的活动来实现。此外,为了说出有声言语,还需要专门的发音器官。因此,儿童语言的发生依赖其发音器官、语音听觉系统和神经中枢的发育与成熟。

一、听觉器官的发育

人的听觉器官主要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婴幼儿的外耳道比较狭窄,鼓膜较厚;5岁时外耳道壁还未完全骨化。儿童的咽鼓管较成人粗短,近水平位。因此,当鼻咽部受到感染时,容易引发中耳炎。内耳的耳蜗是听觉感受器,出生前已发育成熟。由于耳的大小不同以及儿童内耳基底膜纤维的感受能力较成人强,所以婴儿的听觉较成人敏锐。

人耳的构造与感受声音的能力是相对应的。人类发出声音的范围与听觉知觉的范围是相符合的。人耳对语音的各种频率特别敏感,使人有可能在感知言语时区别细微的差异。在个体的发育过程中听觉发育得比较早。妊娠20周的胎儿就已具备听觉能力;6个月以上的胎儿对母亲的语言有反应,对不同的乐曲声也有不同的反应。婴儿对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各种声音,在出生后1~4个月,就产生了特殊的敏感性,使他易于感受母亲和周围成人嗓音中的细微差别。这种对嗓音的兴趣和敏感性和已经准备好发挥作用的发音器官,为婴儿和成人的“咿呀对话”提供了条件。

二、言语传递的过程——“言语链”

“言语链”(speech chain)是借用“链”的结构形式,形象地说明说话人的意思到达听话人、从而完成言语交际任务的紧紧相扣的转换过程。根据信息加工原理,语言是社会信息的主要载体,言语交际与其他信息的传递过程相似,包括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译码5个环节,其中每个环节都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这5个环节又经过3个不同平面的转换才能完成交际任务,见图2-1。

(引自李胜利主编《言语治疗学》,华夏出版社2004。P2)

图2-1 言语链

言语交际是极为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人类活动的许多平面,言语链的主干就包括三个不同的平面。言语交际开始,说话人产生动机、整理想法、决定说话内容,选择适当的词语并根据语法规则组词成句,这是言语链的语言学平面。

大脑通过运动神经将特定的指令传达到声带、舌、口唇等发音器官,引起发音器官的肌肉运动,这是生理学平面。

发音器官的运动使它周围的空气产生了微小的压力变化,即言语声波。言语声波以空气为媒介,从说话人传到听话人,这是物理学(声学)平面。

言语声波作用于听话人的听觉器官——鼓膜,并产生神经冲动,沿着听觉神经传递到听话人的大脑,又转到了生理学平面。

听话人的大脑,将传入的声音信息经过加工整理,以一种特定的方式由神经冲动还原为特定的语义,从而达到理解的目的,言语链又转到了语言学平面。言语链除了主干以外,还有一条重要的侧链,叫做反馈链环,说话人一边说,一边“监听”实际发出的声音和他想要说的话是否一致,并随时作必要的调整和修改,使说话的效果符合自己的意图。

儿童的言语交际过程与成人相同,但是由于儿童处在语言获得过程中,也就是说处在非言语交际向言语交际的过渡中,运用语言的技能还不熟练,因此在言语交际中有自身的特点,见图2-2。

(引自赵寄石,楼必生主编《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P43)

图2-2 儿童言语交际示意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儿童在交际中的言语链和非言语交际链相互作用、同等重要,无论是编码或者译码都必须借助大量的非言语信息(包括情景)。随着语言的发育,非言语交际链的作用逐渐退居次要地位。儿童言语链的另一个特点是,在与成人交际和与儿童交际时,言语链所发挥的作用并不相同。与成人交际时,成人言语水平远远高于儿童言语水平,成人依靠自己的能力和威望,将儿童的言语拉高。儿童之间交际时,非言语交际链的作用则更大些。因为儿童间的交际一般都在游戏活动中进行,气氛轻松自然,心情愉快,在相互模仿中可相互促进,这一作用不是单纯地与成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所能代替的。

婴儿期前语言行为

人的语言不是从会说话的那天开始的,儿童自呱呱坠地起便开始学习语言。从出生到一岁半左右的语言学习,为儿童正式的语言运用作好了准备。可以认为,出生后第一年是儿童言语发生的准备阶段,这段时间内围绕着语言最外在的实际显现——语音,儿童三方面的能力得到发育,即前语音感知能力、前言语发音能力和前言语交际能力。即儿童的前言语阶段,一般指儿童语音的发育阶段。西方学者通常将前言语阶段分为啼哭阶段、咕咕声阶段、咿呀学语阶段以及过渡音阶段。我国学者根据对汉语儿童早期语言发育情况的追踪调查,将前言语阶段——婴儿语音发育分为三个阶段。

一、简单发音阶段(0~3个月)

新生儿即对环境中的各种声音非常感兴趣。出生不到10天的新生儿就能区别语音和其他声音;12天的新生儿具有目光凝视或转移、停止吮吸或继续吮吸、停止蹬腿或继续蹬腿等身体行为,对说话声音和敲击物体声音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24天之后的婴儿能够对男人的声音和女人的声音,抚养者(父母)和不熟悉者的声音作出明显不同的反应。婴儿的发音是从反射性发生开始的,哭叫是婴儿第一个月的主要发音。此间婴儿学会了调节哭叫的音长、音量和音高,能够用不同的哭声表达需要,吸引成人的注意。2个月的婴儿能够从各种混合组成的话语中分辨出不同的语音,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对成人的逗笑报以微笑,并出现喁喁做声来吸引抚养者的注意。此时汉语婴儿的发音大多为简单的元音,类似于汉语单韵母(如/a/、/u/、/o/、/i/、/e/)和少量的复韵母(如/ai/、/ei/、/ou/、/en/等)。此外,还有打嗝、咽食、吐唾沫以及笑声都类似于辅音。

二、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

大约从4个月起,婴儿发音出现明显的变化,增加了很多重复的、连续的音节。一方面,婴儿发音较多的是对成人的社会性刺激作出的反应;另一方面,发音内容大多以辅音和元音相结合的音节为主,并且有一个从单音节发声过渡到重叠多音节发声的过程。4~7个月,汉语婴儿发音大多类似于零声母音节和部分声母加韵母的单音节,(如拉长音的/ya/、/ao/、/wa/、/ba/、/bei/、/da/、/dei/、/hi/、/gong/)等。这种情况反映出婴儿发音结构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同时,这一时期的婴儿正处于辨调阶段,他们能区别男声和女声、熟悉和陌生的声音、愤怒和友好的声音。但对区别语义的汉语字、词、声调并不敏感,而是对父母或其他成人说话时表现情感态度的语调十分注意,能从不同语调的话语中判断出交往对象的态度。父母用愉快的语气与婴儿说话时,语调出现升扬的变化,4个月婴儿便能用微笑和喁喁做声作出反应。6个月之后的婴儿能感知三种不同的语调(愉悦的、冷淡的、

恼怒的),同时出现较多的重叠性双音节和多音节现象,开始有近似词的发音,如/mama-ma-mama/、/ba-ba-baba/。可以说,这是婴儿对发音结构更高级的控制的反映。4~10个月,逐渐学会使用不同的语调来表达自己的态度,而这种表达往往伴一定的动作和表情。

三、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

连续音节的发育,又有新的特点,即不单是同一音节的重复,而是明显地增加了不同音节的连续发音,音调也开始多样化。近似词的发音也增多,同时婴儿也开始模仿一些非语言的声音或成人发出的语音,这标志着婴儿学说话的萌芽。此时,汉语儿童能够发出一连串变化不同的辅音加元音的音节,发音形式更加接近汉语的口语表达,有重叠音和升调,似乎在说某个句子;婴儿此时的发音往往是一种固定情景的学说话活动,他们力图使自己的发音接近某些词语的发声;婴儿在这段时间的发音更加复杂多样,有些前阶段没有出现的辅音,如汉语声母的x、j、q、s、z、i也开始出现。上述情况反映出婴儿口腔发音器官和脑的成熟化,生理发育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去形成各种声音的空间。

大约6个月时,已有话语理解的萌芽。从9个月开始才真正理解成人的语言,并迅速发展,即进入对语音的辨义阶段,随着他们对父母所说的某个词,如“灯”或者“花”作出正确的反应后,他们越来越多地在感知人们说话时将语音表征和语义表征联系起来,从而分辨出一定语音的语义内容。虽然婴儿在此阶段还不能说话,但是他的听觉已经开始语言化。实际上,这时的汉语儿童开始学习通过对汉语声、韵、调整合一体的感知来接受语言。10个月的婴儿大约可以理解10个左右的表示人称、物体和动作的词。1岁时,发生理解反应的祈使句和疑问句超过十个。婴儿说得少,说得不清楚、不准确,但“懂得”很多,也能执行简单的指令,并建立相应的动作联系。如成人说:“跟奶奶再见!”婴儿就会挥挥小手。这表明婴儿对某种“交际信号”具有相当稳定和牢固的印象。

婴儿最初掌握的词语,都与某一特定的对象相联系,与他们每日所感知接受的语言有着必然的联系,具有专指的性质。如“狗狗”就是指他自己的玩具狗;听到“灯”这个音,只对某一特定的灯反应,而对其他的灯却不会发生反应。所以,这个音没有概括性,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词。大约从10个月开始,婴儿会说出第一个有意义的单词,这是婴儿语言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里程碑。

婴幼儿言语的发生发育

经历了近一年的言语准备阶段,婴儿开始进入学习口语的全盛时期。1~2岁婴幼儿开始进入正式的学说话阶段,当婴儿讲出第一批有真正意义的、具有概括性词时,标志着婴儿开始发生言语,又称为言语发生阶段;2~3岁是幼儿基本掌握口语阶段,这一阶段将持续到入学前。西方学者根据有形态变化的儿童语言中出现的语言形式(即语言单位的长度),把儿童早期的语言发育划分为:单词句阶段、双词句阶段、电报句阶段。认为这个时期的语言状况标志着儿童语言习得由语音习得转向语法习得。我国学者分别采用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儿童语言发育中句法结构的复杂程度和发育层次分析,将汉语儿童后期语言的发育分为不完整句(单词句、双词句和电报句)、完整句(简单句和复合句)以及特殊句型等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明显的标志。各阶段之间的界限具有过渡性,有相互重叠的部分。

一、单词句的发育

1、儿童在1岁左右开始说出有意义的单词。这一时期习得的词语具有如下特点:所指称的对象或者是儿童生活中接触的重要人物,如父母和一些亲属等;或者是儿童接触到的生活必需品;或者是儿童视觉、听觉、触觉等可感知的物品,如奶瓶、玩具等;或者是表达儿童某种要求、愿望的动词,如“给”“要”“拿”等。这些词语既具有现实的可感性,又接近儿童,因而成为儿童最早习得的词汇。

2、1岁左右的儿童对一些经常接触的人或物已经能正确地称呼。如看到父母时能分别叫出“爸爸”、“妈妈”;要大人抱时,会伸出两臂叫“抱抱”。随后不久儿童会用单词来表达自己的愿望、要求或情绪,或用单词来描述周围的情境或事件,以一个词的含义表示一个句子的意思,所以称为单词句。

3、单词句的特点:①没有语法,只有环境与语音的结合。当儿童用单词句表达某个意思时,常伴随着动作和表情。②词性不确定,虽然儿童最先学到的是名词和动词,但在使用时并没有明确的词性分别,一个名词可以用来指物,也可用来指动作行为事件等。如“嘟嘟”既可以指汽车,也可以指开汽车。③意义不明确,语音不清晰,成人必须根据说话时的情景、语调、态度等线索才能推测出意思。

4、非言语经验的积累和言语理解能力的发展是单词句发展的基础。婴儿在学讲单词句前已能理解简单的词、手势和命令。单词句阶段,婴儿所能理解的语言大量增加,对成人命令式的语言能理解并执行,如“把娃娃给妈妈”。能理解的句子有呼应句(婴儿呼唤他

人或是对他人呼唤的应答)、述事句(婴儿对自己发现的事情的述说)和述意句(婴儿述说自己意愿的句子,大多是表示否定的)。但是会说出的词语相对比较少。在这一阶段,婴儿还会出现发音紧缩现象。在前言语阶段所能发出的母语中有的或者没有的语音这时都不能发出,无意义的连续音节大大减少,往往只用手势和动作示意,独处时也停止了自发发音的活动,出现了一个短暂的相对沉默期。

二、双词句的发育育

1、经过单词句阶段的准备 到1.5岁左右开始说出由两三个词组合起来的语句,如“妈妈鞋”、“宝宝帽帽”等等,儿童语言进入了双词句阶段。这一阶段,婴幼儿似乎突然开口,说话的积极性很高,语词大量增加,出现了“词语爆炸现象”。婴幼儿能理解的词汇越来越多,每天都在增加新的词汇,对名词和动词的理解在本阶段出现飞跃。婴幼儿已经可以脱离具体情境、准确地把词与物体或动作联系起来,它的标志就是词语所特有的功能初步形成。随着婴儿对词义理解的加深,词的概括性也逐渐形成。但婴儿对词义还难以达到完全理解概括的水平,始终在日常词义的范围内,对科技词义、文学词义等还不能理解。

2、双词句是婴儿自己创造语言最典型的样品 一部分双词句是通过模仿或者省略模仿产成的,而多数双词句是婴儿在没有“语言样本”的情况下的独创。双词句一般是实词组合,主要是名词与动词的组合。双词句中的词序和意义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表达意义的结构形式主要有11种,按性质可分为指称形式和关系形式两大类,见表2-1。

表2-1 双词句的结构形式与表达意义

3、这一阶段的后期,婴儿开始进入人生的第一个反抗期 心理和行为上的独立,表现在婴儿语言上具有自主性和反抗性。开始不断地向成人提问,总是要求告知他各种事物的有关信息,如名称、特征、用途、构造等,这实际上也是婴儿学习语言的一个途径。同时,开始学会使用疑问句和否定句。疑问句表现在提问上,否定句则表现在语言反抗上。如常把“不”挂在嘴边以示拒绝,这是婴儿否定句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三、电报句的发育

1、儿童从2岁或2.5岁开始进入电报句阶段。这时双词句以及经过有限扩展的多词句虽较单词句明确,但其形式是断续的、简略的、结构不完整的,类似于成人的电报文本,因此称为电报句。这一阶段,儿童语言中的单词句和双词句的使用频率仍然很高,但已经出现了有三、四个词构成的多词句和更长的句子。在多词句中,构句的单词以几种不同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形成各种各样的语法结构。相对于成人语法来说,儿童这一阶段的语句仍然比较简单。儿童用来构句的单词仍主要是实词。电报句在形式上像成人的电报式言语,但是形成的原因却与成人不同,成人拍发电报时使用的电报句是有意省略虚词形成的,而儿童语言中的电报句则是因为此期儿童语言能力不足而形成的。

2、电报句的句子中开始出现较多的句法结构类型。除了主谓结构外,还有如状中结构、定中结构等结构类型。语序的发育也比双词句阶段保持相对的稳定、敏感,并逐渐向成人语言的模式发展。此期儿童对疑问句、祈使句的使用和陈述句一样好。后期儿童开始

使用一些形态手段,加上已经习得的语序手段和功能词的使用,使得儿童语言中由成分组成的句法结构更为复杂,语法关系和语义关系更为多样,语句更为流畅,更接近成人的语句。

双词句和电报句是儿童语法发育由不完整句到完整句的过渡阶段,通过这一阶段,儿童开始建立句子的基本模型。

四、简单句的发育

经过不完整句阶段的准备和调整,儿童语言逐渐向成人语言靠拢,进入了完整句阶段。在不完整句阶段,就表现形式和主要功能而言,以不同语言为母语的儿童语言发育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但在完整句阶段,则体现出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别和特殊性。如形态变化比较丰富的语言,儿童语言发育表现在语法方面出现两种变化:一是句子的长度和结构的完整性与复杂性增加,开始按照一些基本的语义关系将单词组成完整句;另一方面,在单句中开始出现一些词形变化。汉语是典型的分析性语言,没有形态的变化,汉语儿童经过不完整句阶段后,其语法的发育过程与英语儿童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简单句分为简单单句和复杂单句两种。句子根据语气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4类,儿童最初产生的大多为陈述句,其他种类句子的比例很小。

1、简单单句 1.5~2岁左右的儿童在说出双词句、电报句的同时,开始说出结构完整但无修饰语的简单单句,如“娃娃觉觉”、“妹妹吃糖糖”。2~2.5岁的儿童能使用一定数量的简单修饰语,如“两个娃娃玩积木”、“奶奶在做操”等。

汉族儿童简单单句阶段的特点和明显标志是:从无修饰语到各种修饰语的出现。2岁以后,儿童语言中有修饰语的语句表现出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多的趋势。从修饰语的类型看,定语较多,状语次之,补语最少;充当定语、状语、补语的有单词,也有短语;有单层的,也有多层的,而且多层定语的出现早于多层状语。如:“爸爸你看,那是哪吒的爸爸”、“我有一个小汽车,红色的小汽车”、“这个枪你要不要?我的枪太大了”、“爸爸,你今天跟我一起上学去好不好”、“这树叶脏死了”、“我的肚子挺得老高的”。

3岁左右,儿童开始使用较复杂的名词性结构“的”字句和“把”字句,如“这是我玩的玩具”、“我把积木放在盒子里”;与此同时,还出现了较复杂的时间及地点状语,各种语气词也开始出现,如“你坐到沙发上去吧”、“这有什么了不起啊”。汉语儿童3.5岁时,在单句中使用复杂修饰语的句数和修饰语的种类增长速度最快,约为3岁时的两倍,以后直到6岁逐年增长,但不明显。3.5岁是汉族儿童简单单句发育的关键期。

2、复杂单句 复杂单句的特点是突破了简单单句的“主-谓”、“主-谓-宾”、“谓-宾”等无修饰成分或只有简单修饰成分的模式,出现了复杂短语充当谓语或其他句法成分的结构。在2~6岁的儿童语言中出现了3类复杂单句:(1)由几个动词结构连用的连动句,如“小朋友看见了就去告诉老师”;(2)由一个动宾结构和主谓套叠的兼语句,如“老师教我们做游戏”;(3)句子中的主语或宾语中又包含主谓结构,如“我看见他在哭”。

儿童各种单句发育的顺序大致是:不完整句;具有主-谓、谓-宾、主-谓-宾、主-谓-补等结构的无修饰语单句;简单修饰语单句,主-谓-双宾语句,简单连动句;复杂连动句,兼语句;主语或宾语含有主-谓结构的句子。

五、复合句的发育

1、复合句的出现稍迟于简单句。2.5岁儿童的语言中就已有少量出现。出现后与简单句并行发展,到5岁就已发育得较为完善了。复合句阶段的特点是儿童可以将两个单句根据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排列成句,但是结构松散,缺少关联词语,一般是无标记的复合句,以联合复合句为主,偏正复合句所占比例较小。联合复合句中出现最多的是并列复合句,即把两件并列的事加以陈述如,“爸爸写字,妈妈看书”。其次是连贯复合句,按事情的经过描述所发生的情况,如“把大石头搬起来,把大灰狼打死”。此外还有补充复合句,即对前面的话题加以补充说明,如“奶奶给我一本小书,是讲孙悟空的”。在偏正复合句中出现较多的是因果复合句,如“西西不去外头,因为黑”。其次是转折复合句和条件复合句,如“我叫他不要推,他非要推”,“妈妈去,我就去”。

2、复合句的组合有意合法和形合法两种方式。儿童复合句发育的初期以意合法为主,通过关联词语将几个分句组合起来的形合法的发育稍晚。3岁前使用的关联词语有:还有(还要)、也(也是、也要、也有)、又、就(就是);3.5岁增加:只好、非要、偏要;5~6岁出现:因为、结果、为了、要不然、反正、其实、原来、如果等说明因果、转折、条件、假设等关系的连接词以及前后呼应的成对使用的关联词语,如一边……一边……、没有……只有……、要不……就……等。另外,儿童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经常有误,有时甚至使用不当。

一般认为,当儿童到了3岁或3岁半的时候,已大体上知道语言学规则的基本类型,能初步运用各种基本的语法形式。而在这个时期,儿童言语活动中出现的句型,主要是一些基本陈述句型。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出现更长的句子,更复杂的语法结构,词汇也更加丰富,且能自由地选择性运用同义词等等。当然,儿童言语的发展有个体差异。不

同儿童,某个阶段或某个新特点出现的时间,有早晚之分。这种差距不只是十天半月,有时可达到二、三个月之久。

婴幼儿语言发育的特点

儿童掌握语言是一个连续发展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语言发育是个体对母语的理解和产生的过程。婴幼儿期语言发育在语音、词汇、语法及语用等方面发育特点如下。

一、语音发育的特点

语音(phone)是口头言语的物质载体,是由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表达一定意义内容的声音。婴儿离开母体,随着发音器官的发育成熟,能发出大量的母语中有或没有的声音,这些音都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语音。但是这些发音与语音的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经过近1年的前言语阶段的准备,儿童才能产生真正的语音。儿童语音的发生是从说出第一批真正的词开始的,经过婴幼儿期逐步习得母语的语音系统。儿童的语音发育可以从语音的辨别、发音能力的发育和语音意识的产生及语音发育中的特殊现象来说明。

1、语音辨别能力的发展。

婴儿的听觉能力在母体的子宫里就已产生,胎儿在母体内能感受到某些声音,能透过母体听到1000Hz以下的外界声音,并开始建立自己的听觉系统。婴儿出生后不久,这种听觉能力就有了很好的发育,表现出对语音与其他声音的辨别与定位能力。但并不表明此时的儿童已能区分母语中的音位或音素。Garnica曾试图通过实验分析1~3岁儿童区别清辅音和浊辅音的能力,结果显示儿童直到2岁左右才能掌握辅音的清浊区别。

除了对声音敏感外,婴儿对声调也非常敏感,大约出生后7周,就能辨别升调“ba↗”和降调“ba↘”,8个月婴儿就有相对固定的语调规则。这说明儿童在辨别词的意义之前就学会了辨别声音的声调模式。汉语是声调性语言,声调在汉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辨义作用。9个月的汉族儿童发音时就可观察到汉语声调,除阴平调外,其他3个声调都已出现。因此,汉族儿童声调系统的习得早于语音系统其他方面的习得,在习得元音和辅音之前就已完成了对声调发音的控制。

2、发音能力的发育。

儿童正确发音一般比准确辨音困难,发音能力的发育也晚于辨音能力的发育。2.5~4岁是语音发育的飞跃期,4岁以上的儿童基本掌握了汉语的大部分发音。4岁时,城市儿童能够发准97%的声母和100%的韵母;乡村儿童也能够发准74%的声母和85%的韵母。相比之下,声母的发音正确率稍低,较难掌握的声母是z、c、s、zh、ch、sh、r、n、l。这是由于此时的儿童生理上不够成熟,不能恰当地支配发音器官,同时还受到方音的干扰和影响。如混淆“zh”和“z”,“ing”和“in”。

语音的发育具有一定的顺序。在进入单词句阶段后,儿童开始习得有语言价值的、与意义相联系的音位。一般认为,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的共有的语音先习得,母语中特有的语音后习得。具体表现为:①习得唇音/非唇音的对立先于塞音/擦音的对立;第一个辅音一般是双唇音。②习得鼻音/口腔音的对立先于唇音/齿间音的对立。③前辅音的习得先于后辅音;清辅音的习得先于浊辅音。④塞音、擦音、塞擦音三组音的习得顺序为:塞音>擦音>塞擦音。⑤元音习得顺序为:[a]>[i]>[u]>[e]>其他元音。⑥鼻元音、边音最后习得。汉族儿童语音发育的顺序为:辅音部位是由前后两端挤向中间,发音方法的习得顺序是鼻音、擦音、塞音先习得;元音习得为:舌面元音>舌尖元音,不卷舌元音>卷舌元音,不圆唇元音>圆唇元音,低元音>高元音,前元音>后元音。在语音习得过程中常常通过一些发音策略,如替代、省略、简化、重复等来改变发音方式。

正常儿童汉语普通话的语音发育是从出生到5岁之间,即正常儿童5岁时就大致掌握了汉语普通话的基本发音。4岁时可较充分地运用当地语言,而6岁时就可以流利地说话了。汉语普通话辅音发育情况,见表2-2。

表2-2 汉语普通话辅音发育情况

3、语音意识的产生。

语音意识是指儿童自觉地辨别发音是否正确,自觉地模仿正确的发音,并自觉地纠正错误发音的一种能力。2岁前的儿童尚未产生对语音的意识,他们往往不能辨别自己与他人在发音方面的错误,发音主要受成人的调节,靠成人的言语强化来获得正确的发音。2~3岁开始出现这种语音意识。有人观察到这样一个现象:一个儿童将他的玩具鱼叫做fis(正确应是fish),但是当成人模仿儿童的发音说“这是你的fis?”时,儿童却一直试图纠正成人对他发音的模仿,直到成人说“那是你的fish?”儿童才说“是的,我的fish”。这就

是“fish”现象。表明了儿童虽然没能发出[sh],但已经感知到[s]和[sh]的区别。汉族儿童也有类似的现象,如儿童把“爸爸”发成“wawa”,但当他爸爸让他叫“wawa”时,他却很茫然。

二、词汇发育特点

词汇是词和固定短语的总汇。各民族语言都有其基本的词汇。词汇的发育是儿童语言发育中的重要阶段,儿童在经历了语音准备期以后,具有了发出语音的基本能力,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儿童进入发出真正意义上的词的时期。

1、不同年龄儿童的词汇量。

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发育。词汇量是衡量儿童语言发育水平和认知发育程度的重要标准。从1岁左右开始说出词,随着年龄的增长词汇量也增加。儿童各年龄段的词汇量大体上为:1岁时词汇量在10个词以内;1~1.5岁时为50~100个;1.5~2岁为300个左右;2~2.5岁为600个左右;2.5~3岁为1100个左右;3~4岁为1600个左右;4~5岁为2300个左右;5~6岁为3500个左右。从词汇的增长率来看,3岁以后呈递减趋势。3岁左右是词汇增长的高速期。由于环境因素、个性差异等的影响,有人提出了儿童最高词汇量与最低词汇量的概念,见表2-3。

表2-3 儿童最高词汇量与最低词汇量

2、儿童词汇习得过程中各类词的发育。

衡量儿童词汇发育的另一尺度是不同年龄段儿童所习得的词汇中各类词的比例情况。这是因为,在词汇中不同的词类抽象概括程度不同。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副词等)代表比较具体的事物,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语气词等)的意义比较抽象。儿童先掌握实词,后掌握虚词。其中实词中最先和大量掌握的是名词,其次是动词,再次是形容词;虚词掌握较晚,比例也较小。从年龄增长的情况看,各类词在不同年龄儿童词汇中所占比例不同,见表2-4。

表2-4 1.5~3岁各种词类比例变化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所习得的词汇初期以名词、动词、形容词等意义比较实在的词占绝对优势,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比较抽象的词类特别是代词逐步增长;最抽象的数词和连词也稍有增长。这反映了儿童掌握语言从具体到抽象的普遍发育过程。

3、儿童词义的习得。

在词汇量不断增加,词类不断扩大的同时,儿童对词义的理解逐步深化、不断完善。同一个词,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对其含义的理解水平是不同的,最初掌握词时,往往对它理解不确切、笼统、具体,这表现在儿童对词所指对象及特征的把握上与成人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有时还存在过宽过窄的现象。如在学会认猫说猫之后,有的儿童会根据猫有四条腿、能行走的特点,把牛、样、狗等都叫做“猫”。“车子”专指自己坐的车子;“猫”仅指自己家或邻居家养的那只猫。有时也把多义词当作单义理解,如“好”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对人的行为、品质、健康、成就等方面的评价以及物体质量的评价;表示工作的进程已经完成;还表示对别人的意见和要求予以肯定等。1.5岁幼儿只能理解行为的好坏评价;2岁时才会用“好”来表示对成人要求的肯定回答;2岁10个月时才能区别问候语“好”与行为表现的“好”与“不好”之间的不同,还能区分行为表现的好坏与相貌好坏的不同。

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的发育和经验的丰富,儿童词义的获得逐渐在早期词义的基础上向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从部分的个别语义特征向较全面的语义特征发育,使对成人

词义的过分扩充和缩小现象逐渐减少;二是从一个词的单义向多义发育。同时开始理解概念词和词与词之间的关系。

三、语法发育特点

语法是组词成句的规则,儿童要掌握母语,进行言语交际,必须首先掌握母语的语法体系。语法的获得是指儿童对母语中语句结构的获得,包括理解和产生不同结构的语句。从两个方面评定儿童句子的发育,一是句子的长度,二是句子结构的完整性和复杂性。

1、句子长度的发育。

通常把儿童语言中出现的句子的平均长度作为衡量儿童语言发育的一个重要指标,以此来反映儿童在不同阶段语言能力的差别。所谓句子的平均长度(the mean length of uttrance,MLU)指的是,在采集的儿童自发言语样本中,对儿童的每一语句所包含的有意义单位的数目进行统计所得出的平均数。汉语缺少形态变化,记录单位分为两种:字或词。汉族儿童早期语言中有许多重叠词或叠音词,如“爸爸”、“抱抱”等,将会影响记录的结果。儿童句子的字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句子字数的增加,反映了言语表达内容的发育,见表2-5。

表2-5 1.5~3岁儿童不同字数句子比较表

2、句子结构的发育。

句子的长度虽然是一种通用的评定儿童早期语言发育的指标,但只是一种外在的和次要的指标,因为它只能表明句子中所含的字、词在数量上的发育,无法表明句子在质上的变化,不能反映句子的结构性质和复杂程度。儿童句型的发育顺序:由不完整句到完整句,从简单句到复合句,由陈述句到非陈述句,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的发育,反映了儿童语法规则的习得,逐步掌握如何将词组成句子的发育,见表2-6。

表2-6 1.5~3岁儿童各类句子比例表

儿童句法结构的获得大致呈现如下规律:(1)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儿童早期的言语由表达情感、表达意愿和指物三者紧密结合到逐步分化,语词的词性由不分化到逐步分化,句子的结构由主谓不分的不完整句发展到结构层次分明的完整句。(2)从不完整到逐步完整,从松散到逐步严谨。儿童最初的句子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不完整,常常漏掉或缺少一些句子成分。简单完整句出现之后,才初具句子结构的基本框架,但仍常常漏掉一些主要成分,且结构比较松散,词序紊乱,句子成分之间相互制约不明显。随着年龄的增长,句子结构逐渐复杂而且严密,意义也较明确易理解。(3)由压缩、呆板到逐步扩展和灵活。儿童最初说出的语句只有一些核心词,因此显得陈述内容单调、形式呆板,只能是千篇一律的、由几个词组成的句子。稍后能加上一些修饰词,最后达到修饰词的灵活运用,表现的内容也逐渐丰富。

3、儿童对句子理解的发育。

在儿童语法获得的过程中,对句子的理解早于对句子的产生。儿童在说出某种结构的句子前,已经能基本理解这种句子的意义。前言语期,虽然儿童不能说出有意义的单词,但已能听懂成人说出的简单句,并能按成人的指令完成相关的动作。整个语言发育期,儿童常采取一定的策略,即找出一定的“诀窍”去理解一些新句子,这些策略是个体从已有的语言和非语言的经验中概括出的一些“规则”。3岁前儿童使用的是语义策略,靠句子中几个实词所代表的意思理解整个句子;3岁左右开始产生词序策略,从句子结构中理解词义,4岁左右词序策略表现最为强烈。儿童在4岁前形成了一种规范的句子词序模式,即名—动—名的句子结构模式,也即主—谓—宾的词序。因此,会把被动句理解成主动句。5岁后

词序策略的影响逐渐降低,按句法信息进行反应的能力不断提高,基本上能对大部分简单句按句法进行正确的理解。

四、言语功能的发育

语用是指在一定的言语环境中对于语言的运用。语用技能的发育是儿童语言发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儿童不仅在语言运用中发展认知和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而且也在语言运用中发展自己的语言。最早系统研究儿童语言功能的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皮亚杰通过对6名儿童的言语交际进行观察记录,并根据对观察记录的言语统计分析,把儿童早期的言语功能分为自我中心言语(有重复、独白、集体独白三种)和社会化言语(分为传递信息、批评与嘲笑、祈使与威胁、提问与回答四种)两大类。并指出自我中心言语在早期的儿童言语交际中占有很大的比例,3~4岁儿童的自我中心言语超过社会化言语,5~6岁儿童的自我中心言语比例低于50%,7岁时自我中心言语明显下降,仅有28%,逐渐让位于社会化言语。

婴幼儿早期7种语用功能为:工具功能、调节功能、相互作用功能、表达个人功能、启发功能、想象功能和表现(通讯)功能。儿童言语功能的发展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从10.5~16.5个月。儿童已经掌握了前四种功能。但是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言语并没有“语言”的形式,而是用声音。

第二阶段

过渡阶段,约从16.5~18个月开始,到22.5个月结束。这一阶段儿童的词汇、语法和绘画能力得到快速发育,同时上述的语言功能类型开始组合:表达个人功能与启发功能综合发育为学习功能,而工具功能与调节功能综合发展为非“学习”功能。此外还使用语调,降调的言语结构表示学习功能,升调的言语结构表示非言语功能。

第三阶段

成人语用阶段,约从22.5~24个月开始。在此阶段,许多语言功能都复合化;而且第二阶段的学习功能发展为意念功能,非学习功能发展为相互关系功能;想象功能与表现功能综合发展为语篇功能。这样儿童就可以像成人那样运用语言了。

语言发育的影响因素

儿童开始说话的年龄各不相同,有的在8个月就开始说单个的词,不到1岁就能讲简单的句子。也有些智力正常的儿童到3、4岁才会说话,个别儿童5岁才会讲话。什么原因使得儿童语言发育出现如此大的差距呢?这是因为语言发育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制约儿童语言发育的因素,可以大致分为遗传学因素、语言学因素、生理学因素、心理学因素、社会学因素等。

一、遗传学因素

语言是人类独有的现象。与人类具有相似的发音器官的高等动物(如灵长类的黑猩猩)虽然能用声音来表达感情,发出各种吼叫、咆哮、呼啸、尖声等,甚至经过训练可以听懂一些词语,但始终不能发出语音和说出一句话。有学者通过调查有语言缺陷人的家族史发现,语言缺陷有一定的遗传性。如莫海德(P.Moorhead)发现在一个七口之家中,母亲和四个儿子语言能力有明显的衰退,正常的细胞应有23对染色体,但是,他(她)们的第13号和第22号染色体却都只有一个,并组配在一起。父亲和第5个孩子语言能力正常,他们的染色体配对也正常。近年来又发现了第一个与人类语言能力相关的基因(FOXP2基因),也证明了语言能力与遗传有关。女孩的语言发育要比男孩的语言发育快。女孩开始讲话比男孩平均早2~4个月,而且这种语言能力的领先一直保持到青春期。性别所表现出的语言差异,不能排除有男女后天因素的影响,但是,先天的遗传因素也起着相当的作用。

家族因素在某些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父亲或母亲或其他人员在幼儿时期语言发展上存在问题。

二、语言学因素

可以分为语言因素和语言运用因素。语言因素对于儿童语言发育的影响最明显地表现在,学习不同语言的儿童发育有不同的特点。不同民族的语言具有普遍性,但相互之间也存在着一些差异。如词汇因素差异和句法规则差异等,决定了不同民族儿童的语言习得在共同具有的普遍性的前提下,在某些语言成分的掌握上又体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如对人称代词的掌握,英语和汉语儿童都在3~4岁基本掌握第一人称单数代词,普遍存在着对第一、第二人称的掌握先于第三人称的现象。但由于英语的人称代词有性和格的变化,而汉语没有,因而汉语儿童掌握人称代词比英语儿童早一些,也更容易一些;另外,汉语儿童掌握第一人称代词优于第二、第三人称,第二、第三人称代词之间没有明显差异;而英语儿童

掌握第一、第二人称代词之间没有明显差异,由于英语第三人称代词的词形变化较多,因而掌握起来与第一、第二人称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

儿童只有在与成人的语言交际中才能获得语言,也就是说儿童只有在语言运用中才能获得语言。相对于语言系统的发育,儿童语言运用的发育是更为艰巨而长期。语言运用要受到语言交际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如交际原则、语境因素等。儿童对于言外之意的理解是比较困难的。

三、生理学因素

主要指整套的发音系统、各种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是否健全。感觉器官把环境中的信息反映给大脑,大脑把信息记录、储存、分析,再运用到口语以至书面语上。例如儿童认识“苹果”这个名称,他靠视觉看到苹果的外形和颜色,靠触觉(包括手和舌)辨别出苹果的皮和肉的不同质感,靠味觉和嗅觉分辨出苹果的味道,而靠听觉听到别人说出“苹果”这个名称。于是,当儿童说“苹果”的时候,他可以把苹果的特征描述出来;当他看到符合上述特征的水果时,便能正确说出“苹果”这个名称。

如有中度以上听觉障碍,就会影响儿童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导致语言发育障碍。如听不到高频声音,就会影响儿童对高频声音的听觉分辨能力,导致儿童出现发音不清。腭裂儿童虽然听力和理解不受影响,但腭裂儿童会出现构音障碍。上下颌咬合不良也能影响儿童的发音。儿童神经系统的损伤、疾病,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影响到大脑语言中枢及其相关部位的发育成熟,则必然导致语言发育障碍。

四、社会学因素

1、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 儿童都是在特定的社会生活环境中获得语言的。社会生活环境是由物质的和精神的、家庭的和社会的诸多因素交叉组合而成的。各种各样的因素都会对儿童的语言发育产生直接的或间接的、巨大的或细微的影响。如城乡居住环境、各地方言习惯的不同,教育的差异及儿童所处语言环境等,都会影响儿童语言的发育。

2、成人语言观念的影响 语言观念是指人们关于语言的一系列态度和看法。诸如口语和书面语的地位,民族共同语和方言的地位等。汉族有一个根深蒂固且影响至今的传统语言观念:重视书面语,轻视口语。古今充满神彩怪环的神童,都是学习书面语的佼佼者,而鲜见学习口语的佼佼者,就是汉族传统语言观念的典型写照。而西方有较早的“说话”传统,重视演讲和说话训练,使得西方儿童口语发育较快。东西方对待口语的态度不同,导致我国儿童和西方儿童在口语发育上存在一些差异。

3、对待儿童的态度的影响 对待儿童的态度,反映着社会的儿童教育观念。不同的儿童教育观念及其带来的对待儿童的不同态度,也会影响儿童的语言发育。比如,云南撒尼族是一个热情、讲礼貌、重团结的民族,即使是对儿童,他们也很少使用贬义词对其进行评价,而是从能力和行为上给予较多的肯定,常用“猴”(本事大)、“得”(很好、很行)来表扬孩子。所以,撒尼族儿童对于贬义词的掌握要晚于汉族儿童。汉族由于受儒家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大鼓励孩子的创造性,而总是希望孩子温顺听话,较多地用“乖不乖”来评价孩子。所以汉族儿童比撒尼族儿童较早掌握“乖”这个词。

五、心理学因素

心理因素中,最重要的是认知能力。语言能力是受一般认知能力制约但又有特殊性的认知能力。无论是听、阅读,还是说、写,都是建立在对语言内容理解的基础上。要获得语言,学会按照社团的习惯使用语言,就必须掌握对语言所表达的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有一定的了解,就必须掌握注入在语言系统和语言运用习惯中的文化因素;而要掌握这些因素,需要一定的认知能力。相反,如果儿童对语言中所描述的事物全无概念,又不理解词义,当他人说出一些物体的名称或描述一些物体的形状时,他便会茫然难以理解其语言内容。同样,他也不能用语言或文字去描述这些事物。因此,儿童如果缺乏认知能力和概念知识,当他听到别人说话时,便很可能产生理解错误,或者表达障碍。

除了认知因素外,其他心理因素也会影响儿童的语言学习和语言发育。比如,个性品质的差异。一般说来,性格外向、喜欢与人交往的儿童,其语言发育的速度较快,这是因为个性外向、自信、善于交际的儿童对周围人的言行比较注意,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加以观察和模仿,敢于在各种场合表现自己,因此就能争取到许多语言学习和表现的机会。而个性内向的儿童往往缺乏自信、胆小怕羞,因而也就失去了许多语言学习和表现的机会,缺少成功与失败的体验,缺乏吸收语言信息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也有研究指出,女孩比男孩更乐于同成人交往,她们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往往要向成人请示。男孩和女孩的这种心理差异及其带来的行为上的差异,是导致女孩语言发育快于男孩的原因之一。

此外,儿童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还会受到情绪因素的影响。成人对儿童表现喜爱或厌恶,都足以影响儿童说话的意愿。一个喜欢自己、喜欢身边小朋友的儿童,会乐于表现自己,说起话来充满自信。相反,一个儿童如果觉得自己在群体中不被欢迎或者感到不快乐,他说话的意愿就会降低,对他人的表述也无兴趣倾听。长此以往,他的语言能力发育自然会受到影响。另外,儿童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父母的关爱和鼓励至关重要。

学龄前期与学龄期语言发育

一、学龄前期语言发育

学龄前期儿童在实践活动(游戏、学习、自我劳动)进一步复杂化的基础上,在与成人交往的范围日益扩大的情况下,语言能力也随着进一步发展起来。此期语言发育的主要表现是:①语音方面,声母、韵母的发音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提高,学龄前期是儿童学习语音的最佳时期;②词汇的数量不断增加,词汇的内容不断丰富,词类范围不断扩大,积极词汇(主动词汇)不断增加;③在语言实践中逐步掌握语法结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发育;④从外部语言(有声语言)逐步向内部语言(无声语言)过渡,并有可能初步掌握书面语言。

学龄前期儿童语言的迅速发育为这个阶段的思维发展提供了基本前提,促进此期的思维不断发展。学龄前期儿童语言发育主要还是口头言语或外部言语占显著地位,这正是决定这个时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特点的因素之一。因此在了解学龄前期儿童思维、认知的发展特点之前,有必要先对学龄前期儿童语言发展的状况进行分析。

1、词汇的发育发育

学龄前期儿童的词汇发育可以从词量、词类和词义三个方面的变化来分析。 朱曼殊等采用横断法,研究学龄前期儿童词汇的发育结果,见表2-7。从总体上看,随着年龄的增长,名词、动词、语气词、象声词和叹词在总词汇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小,而形容词、副词、代词和其他虚词在总词汇中所占的比例却有增加。

表2-7 3~6岁儿童各种词类比例变化表(%)

学龄前期儿童词汇的发育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①词汇数量的增加:在婴幼儿期词汇发育基础上,学龄前期儿童是词汇数量继续较快增加的一个时期。6岁较3岁时增加3~4倍;②词类范围扩大:学龄前期掌握的实词和虚词进一步扩大,并仍以名词和动词占最多数,但名词和动词在各类总词汇中所占比例,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减。这说明其他的比例在日渐增加。从总体上看,在实词中数量词仍比较多,虚词所占的比例仍较少;③积极词汇增加,在儿童语言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积极词汇(或称主动词汇),即能理解又能使用的词;也有一些消极词汇(或称被动词汇),即对词义不十分理解,或者虽然有些理解但不能正确使用的词。朱曼殊等研究中提到,能积极应用的时间词汇和该年龄阶段时间词汇的总和之百分比:3岁占9.9%,3.5岁占10.56%,4岁占 16.17%,5岁占 19.14%,6岁占 37.95%。可见,学龄前期儿童的积极词汇随年龄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并使消极词汇不断转化为积极词汇。

2、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1)各类句子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简单句和复合句两者之间比例的变化上,彭祖智等追踪研究结果(表2-8),随着年龄的增长简单句和复合句的比例由3岁时的3:1下降到6岁时的2:1。总体上看,学龄前期,简单句所占比例还是比复合句高,其中,简单句所占比例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下降,而复合句所占的比例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上升。

表2-8 3~6岁儿童简单句和复合句的发育比例

(2)句子的字数进一步增加。采用看图讲述和观察后讲述两种手段,对我国10省市3~6岁学龄前期儿童的句子含词量进行调查,发现3~4岁以含4~6个词的句子占多数;4~5岁以含7~10个词的句子占多数;5~6岁时多数句子含有7~10个词,同时也出现了不少于11~16个词的句子。整个学龄前期儿童,在有明确目的的讲述中,含有3个词以下和16个词以上的句子均很少出现。

(3)口头表达能力顺序性、完整性和逻辑性的发育。顺序性是指按事件发生的顺序来描述;完整性是指学龄前期儿童描述事件发生的整个过程;逻辑性是指描述时的结构、层次清晰细密,有条理,有中心。上述三者的发育都随年龄的增长而愈趋完善。但口语表达能力的三个特点的发育是有差距的,顺序性发育最好,逻辑性较差,这显然与其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育状况密切相关。

(4)连续性表达能力的发育。随着实际活动的发展,以及集体生活的展开,儿童的独立性较大增强。这就要求儿童能把自己看过的、听过的事情以及自己的体验和意图,连贯地告诉别人,从而促进儿童的连续性言语逐渐发育。

儿童言语连续性的发育是其言语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发育的重要环节。随着学龄前期语言的发育,连贯性叙述,即为听者设想的有头有尾的叙述就逐渐代替了情境性叙述。一般而言,到了学龄前期晚期,在正确教育条件下,连续性言语才逐渐取得支配地位。

学龄前期语言的发育与先天的大脑皮层语言中枢的发育有关,也与后天的环境有密切关系。家庭经济状况好、学龄前期读物和电视对学龄前期的语言发育均有促进作用。语言发育的不成熟或发育迟缓,常会引起一些行为问题,如发脾气、社交退缩等。在语言迅速发育的时期,应重视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和表达机会,多与儿童对话、听故事、讲故事可以丰富词汇量和言语内容,给予儿童轻松的发言机会练习表达能力,并可促进句子结构的完善、发展言语的连贯性。

二、学龄期语言发育

学龄期儿童的语言发育不仅是词汇的持续增加,更主要的在于更正确地使用语句和掌握复杂的语法形态。

1、词汇量增加。对词汇量的掌握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多,但5岁以后词汇的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一般6岁儿童的词汇数量为3500~4000个,6~7岁儿童对数量词的使用更为准确。

2、句子的使用更加准确。在句子的使用上,学龄儿童使用更长、更复杂的句子。5~6岁出现了“因为”、“为了”、“结果”等说明因果、转折、条件假设的连词,以及“没有……只有……”,“如果……就……”等成对连词,但使用连词的句子仅占复合句总数的1/4左右,关联词的使用并不十分确切。7岁以后能恰当地使用被动语态和条件语句。

对句子的理解,6岁儿童能较好地理解常见的被动语态,并开始理解基本的双重否定句,但对更复杂的双重否定的理解要到更大年龄,开始能从简单的语句中作出推论,察觉语句中的隐含意思,但能力较差。7~8岁时可以理解让步复合句,9~11岁时的语言推论能力和察觉隐含意思的能力有比较显著的提高。

3、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增强。儿童进入学校以后,在新的生活条件,即以学习为主导活动的条件下,语言能力开始得到进一步发展。首先,在教学条件下,对儿童的口头言语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儿童的言语必须富有自觉性和连贯性。同时也给学龄期儿童的口头言语的内容方面,提出了更严格要求:①要求儿童发音正确;②要求儿童掌握的口头词汇丰富、更深刻、更精确;③要求儿童的口语表达能力更加完善;其次,儿童进入学校后,语言,尤其是书面语言成为儿童专门的学习科目——语文课,要求儿童把语言作为一种专门

的学习对象,要求儿童不是自发地而是自觉地掌握祖国的语言,也就是要求儿童学会读和写。读和写是语言发展的高级形式,也是人类文化延续的必要手段。儿童在读和写的教学过程中,语言的发展水平逐步达到了新的更高水平;再次,掌握语言不但是语文课的要求,而且是一切学习的先决条件。众所周知,掌握语言,特别是书面语言,是学习数学、常识等科目的必要手段,因此,在入学以后,各种科目也同时向儿童提出要进一步掌握语言的要求。很多儿童之所以在学习上落后,常与语言掌握不好密切相关。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js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