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身份认同角度看东亚一体化
更新时间:2023-11-17 02:4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从身份认同角度出发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摘要
20世纪90年代初,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结束,国际格局和地区局势幵始发生彻底的转变。在全球化蓬勃发展的同时,区域一体化也发展迅速,成为不可忽视的国际趋势。毋庸置疑,地区一体化和全球化一样,是人类为了自身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而进行的勇敢尝试和伟大实践,将会给世界各国和人民带来许多重大的利益和福祉。在这样的背景下,东亚一体化成为世界尤其是我国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建构主义学派日益发展成为一种主流国际政治理论派别。
本文首先介绍了建构主义学派关于东盟问题的研究著作和主流观点,然后介绍了从身份角度分析东亚一体化涉及的相关概念,接着从相互依存、共同命运、同质性和自我约束四个角度分析了东亚一体化身份认同的建构,最后对东亚一体化身份认同的建构作出评价。
关键词:社会建构主义 区域一体化 文化认同 身份认同 东亚一体化
一文献综述
(一)用建构主义研究东盟问题的文献
亚历山大·温特著:《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1曼纽尔·卡斯特著: 《认同的力量》、学者夏建平著:《认同与国际合作》、复旦大学方旭光的博士学位论文:《政治认同的理论研究》、刘晓丽:《西方政治认同理论研究》等。学者王子昌的《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东盟合作机制一东盟合作机制变迁的社会学考察》和《文化认同与东盟合作》2、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一东盟关系发展演变的建构主义分析》3、学者邵允振的《东盟崛起与中国东盟关系的重构》4等。
(二)用建构主义研究东盟问题的主要观点
阿米塔·阿查亚的《东亚国际合作的理论视角》和《建构安全共同体:东盟与地区秩序》是运用建构主义理论研究东亚一体化进程的杰出代表作品。他认为,国际体系并不永远是无政府状态,国家利益可以通过与别国的互动而改变、实现。对于民族国家而言,共同的价值观、规范、信仰和认同的形成与追求权力和财富一样重要。在次国家的层面上,共同的认同正在逐步形成。地区秩序、国家认同、制度规范和文化信仰都会随着物质和观念的改变而改变。作为一个主要研究东亚地区问题的学者,阿查亚十分认可建构主义,但是他也赞成现实主义和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对亚洲国际关系的许多分析和观点,但现实主义不应当忽视东盟和其他地区集团;而由于东亚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还不够紧密,使新自由制度主义的主要理论框架在分析亚洲地区机制时显得捉襟见肘。5
12345
[美]亚历山大·温特,秦亚青译: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版. 王子昌:《文化认同与东盟合作》,《东南亚研究》,2004年第5期.
王庆忠: 《中国一东盟关系发展演变的建构主义分析》,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邵允振: 《东盟崛起与中国东盟关系的重构》, 《东南亚纵横》,2005年第9期.
Amitav Acharya ,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Asia, in .shambaugh and M.Yahuda(ed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Asia,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08;[加]阿米塔·阿查亚著,王正毅、冯怀信译: 《建构安全共同体:东盟与地区秩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二 相关概念
(一)东盟意识
学者王子昌教授在其著作《东亚区域合作的动力与机制》中对“东盟意识”进行了全面的概括。他认为“东盟意识”是“所谓东盟意识就是东盟关于自己身份与行为的认知,即对我是谁、包括哪几个部分、我该如何行动的认知,这种认知要求在思想的行动时把地区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我们可以把这个概念分成三个层面:第一,动因。东盟需要有自己的身份。第二,方法。东盟需要通过长期的发展来达到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即认同的过程。第三,关键。东盟需要把国家利益转化到地区利益(Regional existence)上来.
(二)社会建构主义
社会建构主义实质上是对后实证主义认识论所做的一项阐述,即,我们为何能够去认识事物?我们都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社会现实并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人类自身通过日常的实践,不断建构和重构的产物。伯格和卢克曼将其称为“现 实的社会建构”。
社会建构主义坚持人类不能独立存在于他们的社会环境中并且特定社会环境条件下的实体具有共同分享其共有的意义系统的特点。社会环境的意义在于定义我们是谁,表明人类的身份其实是一种社会存在,被环绕在众多社会关系当中,与此同时,人类日复一日的不断的在构建和重建社会。
建构主义的集大成者亚历山大·温特在其代表作《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一书的开篇就提出了建构主义的两条基本原则:“(1)人类关系的结构主要是由共有观念(shared ideas)而不是由物质力量决定的;(2)有目的行为体的身份和利益是由这些共有观念建构而成的,而不是天然固有的。”
建构主义的结构包括三个主要因素:文化、物质性因素和社会结构存在的条件。其中,文化是最根本的因素。温特把文化理解为“社会共有知识(socially
shared knowledge),亦即个体之间共有和相互关联的知识。”6所谓共有知识是指,行为体在一个特定社会环境中共同具有的理解期望。在这个环境中,共有知识建构行为体的身份和利益。而这种在共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出来的身份和利益决定了行为体对客观物质性因素的理解和判断,进而决定了其可能采取的行动或政策。建构主义把集体认同、国际规范和国际制度等概念都划入文化范畴,并作为其自身的核心。“在建构主义看来,集体认同的建构是一个不断演变的动态过程,结构变动的核心在于文化观念的变动。”7
(三)身份认同
国际关系建构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温特在其著作《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中指出:“行为体对自己的看法是他们认为他者对自己的看法或‘评价’的反映,是以他者为镜再现自我。”8这就说明,认同是一种表明行为体自身即“自我”与其他行为体“他者”之间的关系和状态,换句话说,对行为体身份认同的考察要考虑“行为体”与“他者”之间的关系,“他者”可以是一些国家、国际组织,也可以是一些事件。夏建平博士在其著作《认同与国际合作》中指出,要从三个层面来考察认同:一、行为体的自我认同。二、行为体与他者的认同。三、行为体与某一群体(多个他者)之间的认同。因此,考察行为体身份认同,“他者”是一个重要的考察因素。“他者”对行为体自身身份认同起着重要作用,换句话说,行为体自身身份认同需要来自国际社会的“他者”对其身份的认同。
身份认同是建构主义的核心概念,是一种社会观念。身份认同的形成是社会 建构的结构,而社会结构也是身份认同观念产生的结果。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来看, 身份认同是可以被建构的。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中,身份认同作为重要的因素,有 必要拿出来加以讨论。约瑟夫·奈认为:“对一体化持久性的认识越强, 认同感 的吸引力就越大, 反对团体就越不愿意正面攻击某个一体化方案”。10
在一体化议题上,社会建构主义更加把一体化解释为一个身份认同的社会化
6789
9
[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3. Gurrinar. Europe : History ,Ideas and Ideologies [M] .London : A mold , 2002:67.
[美]亚历山大·温特,秦亚青译: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版。 夏建平著:《认同与国际合作》,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第44-46页。
詹姆斯·多尔蒂 等. 阎学通,等译. 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 (第五版) [M].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51
10
过程,只有共同体成员具备了充分的集体身份认同,具有彼此的认同感和对共同 体的归属感,才能使共同体演化成一个统一整体。
(四)文化认同
建构主义中的“认同”(identity)概念来自社会心理学,指某行为体所具有 的和展示出的个性及区别性形象,这类形象是通过与“他者”(others)的关系而 形成的。“建构主义感兴趣的是行为体中间的‘集体认同’,即自我和他者建立积 极的认同关系,在认知上把他者看作是自我的延伸。”11那么,什么是建立集体认同的基础呢? 温特给出的答案是文化。在建构主义看来,集体认同的建构是一个不断演变的动态过程,结构变动的核心在于文化观念的变动。建构主义将文化定义为“社会共有知识”,即行为体在一个特定社会环境中共同具有的理解和期望。“文化涉及行动者对于他们自己、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所处的环境或世界所持有的共同的知识,也就是共有观念。”12“共有观念产生于行动者的私有观念,即行动者在相互实践活动之前独自持有的观念。私有观念的互动会形成共有观念,一旦共有观念形成,就不能再还原到私有观念。”13这种不能还原至私有观念的共有观念就是文化。进一步而言,如果行为体对某种“社会共有知识”给于肯定和认可,那么这种文化上的认同就可能影响行为体对自我身份的认定。据此,行为体又进一步确认其利益,进而选择采取行动的方式。
建构主义承认国家以自身需要去确定自己的国家利益,但同时认为,“利益是通过社会相互作用而建构的”。14而国家利益是国家从国际社会中学习的结果,所以,国家的利益是处于变化之中的。这样,国家行为自然也会随着利益的变化而相应改变。因此,决定和改变国家利益和行为的不是体系的物质结构而是社会结构,即行为体行为的文化内容。行为体的行为由利益决定,利益由行为体的身份与认同界定。国家只有在具有某种身份和利益后,才能采取与其身份和利益相符合的行动。
11121314
刘永涛.西方新现实主义理论与建构主义批评[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11):29. [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98. [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98.
Peter Katzenstein, “Introduction :Alternative Perspectives on National Security”, Peter Katzenstein (ed.), 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 Norms and Identity in World Politic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6:2.
三 从身份认同角度看东亚一体化
温特指出,政治共同体的形成依赖于集体身份的建立,而形成集体身份有四 个条件:相互依存、共同命运、同质性和自我约束。依据这一观点,本文主要分析了欧洲文化、欧洲文化认同,以及这种文化认同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即共同的文化背景促使整个欧洲各国拥有更多的同质性,他们用共同认可的制度和规范治理这一共同体,同呼吸共命运,相互依存,为了共同的发展自觉地进行自我约束。
相互依存、共同命运、同质性和自我约束这四者贯穿身份认同的形成、发展和变化过程,下面就从这四个方面分析东亚一体化的身份认同的建构。
(一)相互依存
相互依存,即行动主体的结果取决于其他行为体的选择,这是全球化的重要特点。建构主义认为客观上相互依存是形成集体身份认同的基础,但是真正意义上集体身份认同的构建有赖于主观上的相互依存的形成。所以,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把客观上的相互依存转变成主观上承认的相互依存,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达成主观建构的要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东亚身份认同还只是一个概念,金融危机对东亚各国不仅带来经济上的沉重打击,也使得东亚各国痛定思痛,加快了东亚区域认同的步伐。此外,随着东亚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亮点,东亚各国也逐渐意识到繁荣的东亚是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强大的依托,产生了基于地区重要性的地区认同,东亚地区经济和贸易合作深入开展,东亚诸国意思到地区范围内的高度依存。
(二)共同命运
共同命运指的是共同体内部的成员相对于第三方有一定程度上的共同处境。如果在共同体内部的成员选择对内合作,则会不断加强彼此之间的共同命运要素,促进彼此之间的集体身份认同。传统安全领域,地区性危机和自然灾害等,非传统安全领域贩毒、非法移民、海盗、恐怖主义等。东亚国家在这些领域的合作合作表明建立在共同命运感基础上的地区认同的重要作用。非传统安全问题使东亚国家意识到他们面临的共同威胁和挑战,地区的不安全就意味着本国安全将
受到威胁,因而,地区‘共同体’观念日益为东亚国家所接受,共同命运越来越被东亚诸国所接受。
(三)同质性
同质性指在历史、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统一性。由于历史因素的作用,儒家文化成为了东亚各国的共同传统文化在,东亚区域得到普遍认同,这就为东亚诸国构建一个共同的认同提供了一个积极的基础。但东亚各国的文化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所以,东亚文化认同的构建需要各方承认、尊重、包容和吸收彼此的文化的同质性和多样性,成为区域文化的集合。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辩证统一。统一性并非同一性,不是消灭多样性所体现的彼此之间的差别,而是能够使多样性在一个整体中得到整合,从而使所有的社会存在得到同等发展的机会。
(四)自我约束
自我约束是建构主义主张的促进身份认同形成和发展的最关键的主变量。建构主义学者认为,奉行利益至上法则的民族国家自身转向选择深化集体认同的时候,是无法把握他方的态度的,心存疑虑的态度就会限制身份
认同的深化。这就需要自我约束这一要素来实现,限制自身。创造一个彼此都能 够深化互信认同的氛围、机制和框架需要彼此之间留出足够的空间和条件。在整个东亚一体化的过程中,各个参与国无不体现着自我约束,从经济合作到政治往来,都表现出相互信任和积极友好的氛围。
综上所述,这四个变量结合起来,使得东亚的身份认同的建构成为可能。
四 对东亚一体化的评价
身份认同要素是一体化进程中一个很重要的要素。一个政治实体或任何社会组织的稳定都有赖于其内部的文化认同、成员集体身份认同和实体的外部认同三个方面,三者缺一不可。没有共同的文化认同,共同体内部便会分裂出不同的派别,导致根基不稳;没有成员的集体身份认同,就会导致共同体内部各个阶层的断裂;缺乏外部认同,共同体的合法性地位就会受到冲击。这三者归根到底,都
依赖于一个要素,那就是整个共同体对内部成员的整体利益代表性。而且从现实主义角度考虑,积极的身份认同要素的构建,有利于缓解安全困境的矛盾。如果各行为体存在积极正面的身份认同,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就会不断淡化损害对方的可能,努力通过合作来达到共同体的繁荣发展。温特认为,“如果国家与自身认同,那么国际体系的整体结构就是无政府化的,如果国家同一个世界性的国家认同,那么国际体系的整体结构就是等级化的。??如果国家之间相互认同,从而使他们具有一种集体身份认同,则它们必将相互合作,构建一个非集权的体系,成为一个‘国际国家’,它既不是等级化的,也不是无政府化的。”15
需要注意的是,一体化的进程必须与身份认同的程度相符合,因为社会观念和社会意识是相互建构的,只有二者处于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才能互相推进,互相扶持。由此,东亚一体化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但是领土争端、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等问题使得东亚地区身份认同程度还不够高,还不具备一个成熟的集体身份认同。因此,东亚地区应该慎重进行一体化。
15
Alexander Wendt. Identity and Structural Change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M]/ Yosef Lapid and Friedrich
Kratochwil, eds. The Return of Culture and Identit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M]. Boulder, CO.:LynneRienner Publishers, 1996: 47-64
参考文献
[1] [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 [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3] [美]约翰·米尔斯海默著,王义桅、唐小松译:《大国政治的悲剧》[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 陈勇. 新区域主义与东亚经济一体化[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 陈朝高. 欧洲一体化与世界[M]. 北京:时事出版社,1999
[6] David Kang,China Rising, peace, power and order in East Asia[M],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7.
[7] Emanuel Adler and Michael Barnett, Security Community[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8] 孙溯源:集体认同与国际政治一一种文化视角[J],《现代国际关系》,2003
年第1期。
[9] 刘兴华:地区认同与东亚地区主义[J],《现代国际关系》,2004第5期。 [10] 俞新天:东亚认同感的胎动一从文化的视角[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
年第6期。
[11] 秦亚青、魏玲:结构、进程与权力的社会化一中国与东亚地区合作[fl,《世
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3期。
[12] 韦红:中国一东盟合作与东亚一体化[J],《现代国际关系》,2005年第9期。
正在阅读:
从身份认同角度看东亚一体化11-17
闽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总复习单词总结05-24
2020年新编下半年河北省土地估价师《管理基础法规》:土地增值税03-07
2022年云南财经大学专业综合之现代物流管理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04-11
垃圾渗滤液处理服务合同06-04
五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 世界上的文明古国教案 首师大版12-14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设计01-13
五年级下册口算竞赛题06-09
防水工程承包合同107-21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东亚
- 一体化
- 认同
- 角度
- 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