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修订版

更新时间:2024-01-23 01:5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修订稿)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组

2017年4月5日

目 录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1 (二)基本理念 1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2 (一)学科核心素养 2 (二)课程目标 4 三、课程结构

4

(一)设计依据 4 (二)结构 5 (三)学分与选课 四、课程内容

7

6

(一)必修课程 7 (二)选修Ⅰ课程 (三)选修Ⅱ课程

10 15

五、学业质量标准??????????????????????????28 (一)学业质量标准水平?????????????????????28 (二)水平说明?????????????????????????34 六、实施建议

34

34

(一)教学与评价建议

(二)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 51 (三)教科书编写建议

58

60

(四)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

附录 一、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表现 ?????????????????64 二、地理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 65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等特点。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性质,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是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相衔接的一门基础学科课程,其内容反映地理学的本质,体现地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地理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学会运用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提高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为培养有见识、有胸怀、有责任感、有行动力的公民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

1.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核心素养。通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强化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提升地理学科方面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具备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形成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的地理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识。

2.构建以地理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围绕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功能互补的课程体系,坚持基础性、多样性、选择性并重,满足不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精选利于地理核心素养形成的课程内容,力求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的统一,满足学生现

在和未来学习、工作、生活的需求。

3.创新培育地理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育和形成过程的要求与特点,科学设计地理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自然、社会、生活等情境中开展丰富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营造直观、实时、生动的地理教学环境。

4.建立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评价体系。以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表现水平、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通过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检测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价值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的水平,全面反映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一)学科核心素养

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中或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地理核心素养由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组成。

1.人地协调观 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人地关系是地理学最为核心的研究主题。面对不断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人类社会要更好地发展,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协调好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地协调观”素养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分析、认识和解决人地关

2

系问题,成为和谐世界的建设者。

2.综合思维 指人们运用综合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品质和能力。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是一个综合体,在不同时空组合条件下,自然和人文要素相互作用,综合决定着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综合思维”素养有助于人们从整体的角度,全面、系统、动态地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区域认知 指人们运用空间-区域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品质和能力。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多种多样,将其划分成不同尺度、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区域加以认识,是人们认识地理环境复杂性的基本方法。“区域认知”素养有助于人们从区域的角度,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4.地理实践力 指人们在考察、调查和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户外考察、实验、社会调查等是地理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地理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地理实践力”素养有助于提升人们的行动意识和行动能力,更好地在真实情境中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个核心素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地协调观是地理课程内容蕴含的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它包含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等。综合性和区域性是地理学的两大突出特点,由此形成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学生应具备的分析和理解地理过程、地理规律、人地关系系统等重要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地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

3

地理2

本模块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人口分布,城镇和乡村,产业区位选择,环境与发展。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特点,树立人地协调观,以及人类共同发展的理念。

【内容标准】

2.1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2.2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特征,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2.3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2.4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

2.5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2.6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2.7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举措为例,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其地理背景。

2.8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 2.9运用资料,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2.10运用资料,描述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解释协调人地

9

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

2.11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探究有关人文地理的问题。 【教学提示】

以基本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特点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采用案例学习的方法,具体分析体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典型实例,帮助学生掌握分析人文地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注重社会调查等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提升实践能力。加强培养人文地理学的空间思维习惯,强化人文地理信息的运用。

【学业要求】

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其他地理工具,收集和呈现人口、城镇、产业活动等人文地理数据及图表(地理实践力)。描述人文地理事物的空间现象及其变化,说明人们社会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形式,解释不同地方的人们对产业活动进行区位选择的依据(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形成判断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问题关系的初步意识(人地协调观)。

(二)选修Ⅰ课程

选修Ⅰ-1 自然地理基础

本模块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地球运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过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生存的地球环境特征,理解自然地

10

理环境及其演变过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而提升认识自然环境的能力与意识水平。

【内容标准】

?-1.1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2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1.3结合实例,解释内、外力因素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1.4运用示意图,分析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1.5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1.6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1.7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说明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1.8运用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1.9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教学提示】

以自然地理环境系统及其要素发展、演变过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为线索组织教学。提倡用“任务驱动”“案例分析”“专题研讨”等方法,设计特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地理环境整体性、差异性

11

与各要素的特征、演变过程。注重从具体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出发,分析现实问题,形成系统、全面、动态地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注重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模拟实验、实地考察等方法,提高学生解释地理事物和现象与认识自然环境的能力。

【学业要求】

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其他地理工具,结合地球运动、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以及地理基本过程,分析现实世界的一些自然现象、过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运用地球运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知识,说明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人地协调观)。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解释区域环境的整体性或差异性,并具备空间思维能力与因地制宜等基本地理思想方法(区域认知)。

选修Ⅰ-2 区域发展

本模块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区域的概念和类型,区域发展,区域协调。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区域特点及发展路径,树立因地制宜、人地和谐的区域发展观。

【内容标准】

?-2.1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含义及类型。

?-2.2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的角度,比较不

12

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2.3以某大都市区为例,从区域空间组织的视角出发,说明其辐射功能。

?-2.4以某产业转型地区为例,分析该类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及原因。

?-2.5以某资源枯竭型地区为例,分析该类地区发展的方向。 ?-2.6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

?-2.7以某区域为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8以某些流域为例,说明该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义。

?-2.9结合“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说明国家之间协作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提示】

以认识区域地理条件、区域特点和发展方向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通过典型的或身边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区域及其发展的多样性。提供不同类型的区域发展条件、问题和若干途径的素材,引导学生分类思考区域发展问题。给学生提供基本的区域数据来源,让学生了解这些数据对分析社会经济和人地协调问题的支撑作用。依据区域调查资料,建立区域部分与整体、以及区域动态变化的思维方式。

【学业要求】

13

本模块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自然灾害的构成要素,主要自然灾种的成因、特点与危害,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与空间分布,防灾减灾的策略与措施。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灾害发生与分布的规律,形成对自然灾害的科学认识,树立科学的灾害观与减灾意识,提高其生存能力。

【内容标准】

Ⅱ-3.1说明自然灾害的类型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Ⅱ-3.2解释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成因与危害。 Ⅱ-3.3分析台风、寒潮、干旱、洪涝、风暴潮等气象灾害的成因与危害。

Ⅱ-3.4举例说明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的危害。 Ⅱ-3.5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Ⅱ-3.6运用图表资料,说明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比较同一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Ⅱ-3.7结合实例,说明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 Ⅱ-3.8以地震等一两种自然灾害为例,列举适当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

Ⅱ-3.9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运用。

【教学提示】

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灾害的形成机制及其危害,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创设假设性自然灾害情境,引导学生综合分析自然灾害的成因与

19

特征,帮助学生理解针对性预防、自救、互救措施的重要性。创设自然灾害危害的模拟性情境,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灾害观与减灾意识,探讨针对某一灾害发生前、发生时和发生后应采取的防灾减灾措施。

选修Ⅱ-4 旅游地理

本模块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旅游资源及空间分布,旅游产业活动及空间分布,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保护。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发现区域旅游资源的意识,学会欣赏区域环境差异带来的美感,成为热爱自然、尊重文化的人。

【内容标准】

Ⅱ-4.1描述旅游资源的分类和内涵。 Ⅱ-4.2举例说明某种旅游资源的成因和价值。

Ⅱ-4.3区别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基本概念,结合实例说明保护世界遗产的意义和方式。

Ⅱ-4.4结合实例,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Ⅱ-4.5结合实例,分析旅游目的地旅游客源地范围。 Ⅱ-4.6结合实例,分析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带动作用。

Ⅱ-4.7举例说明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Ⅱ-4.8根据旅游资源和交通运输状况,结合实例设计旅游出行的时间、线路、设计景区内部线路。

Ⅱ-4.9举例说明自然地理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以及对应的

20

安全防范措施。

【教学提示】

结合案例,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发掘区域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基本方法,以及评价旅游资源等级的简单方法。注重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以及旅游开发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尝试设计旅游活动的时间选择和空间路径。利用角色扮演,了解游客、旅游地居民、开发商等对待旅游地开发与保护的立场,从而思考旅游地可持续发展面对的问题。观看影视资料或进行实地考察,启迪学生欣赏旅游资源的心智。

选修Ⅱ-5 城乡规划

本模块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城镇和乡村,城镇化,城乡布局和规划。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观,以及在城乡规划中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逐步树立正确的城乡发展观。

【内容标准】

Ⅱ-5.1举例说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归纳城市在不同阶段的基本特征。

Ⅱ-5.2举例说明不同地理环境中乡村聚落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Ⅱ-5.3结合实例,分析城镇与乡村的空间形态和景观特色。 Ⅱ-5.4运用资料,阐述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意义。

21

Ⅱ-5.5举例说明促进城镇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的途径。 Ⅱ-5.6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对城市分布和空间形态的影响。 Ⅱ-5.7运用资料,说明城乡规划的主要作用和重要意义,了解城乡总体规划的基本方法。

Ⅱ-5.8结合实例,说明城乡规划中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的布局原理。

Ⅱ-5.9结合实例,评价居住小区的区位与环境特点。 Ⅱ-5.10运用资料,说明保护传统文化和特色景观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教学提示】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城乡规划的基本内涵,了解城乡规划的原理和方法。除课堂讲授外,注重组织学生上网查询,收集资料,进行案例分析,开展专题探究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运用有关资料,开展城乡规划的模拟练习活动,让学生以规划者的身份,提交规划方案,开展比较评价。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关于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问卷调查,撰写调查报告。

选修Ⅱ-6 环境保护

本模块主要包括五方面内容:环境问题与环境过程,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生态。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环境状况,了解环境问题的形成,以及环境保护的方法与措施。

22

【内容标准】

Ⅱ-6.1简要说明地球上碳、氮、氧等元素循环的过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Ⅱ-6.2运用资料,说明全球环境的基本问题,以及主要的环境修复原理。

Ⅱ-6.3说明我国水资源概况,运用资料说明我国水环境污染的严峻性。

Ⅱ-6.4学会水质采样方法,用简易方法检测水质。 Ⅱ-6.5针对某一具体区域,设计水资源保护方案。 Ⅱ-6.6结合实例说明全球变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Ⅱ-6.7解释大气污染的基本机理,说明大气污染的危害。 Ⅱ-6.8运用资料,分析我国雾霾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提出治理雾霾的有效措施。

Ⅱ-6.9运用资料,分析我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的状况。

Ⅱ-6.10解释土壤污染的形成机理,说明常见的土壤污染类型。 Ⅱ-6.11简要说明污染土壤修复原理,以及常见污染土壤的修复。 Ⅱ-6.12结合实例,说明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教学提示】

帮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环境保护与修复措施等。除课堂讲授外,鼓励学生主动探究身边的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鼓励学生走访调研,如调查学校附近农田农药、地膜、化肥的使用,以及垃圾分类情况;采集农田土样,分析土壤污染情况。采集河流水样,测试

23

水污染状况,提出水资源保护方案。建议学校配备地图或遥感影像,水、土、气样本或标本,采集水样、土样的基本设备,以及测试水、土、气样本的试剂、试纸、称量工具等。

选修Ⅱ-7 政治地理

本模块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国家的空间特征,综合国力,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从国家的空间特征、综合国力、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等方面,认识当今世界的政治地理的基本问题和背景,理解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变化和趋势,认识我国周边地缘政治的主要问题和背景。

【内容标准】

Ⅱ-7.1解释国家领土的概念,从领土的角度说明国家的基本特征。

Ⅱ-7.2结合首都选址实例,说明首都的职能与影响。 Ⅱ-7.3结合实例,了解边界纠纷与解决途径。

Ⅱ-7.4解释综合国力的概念,并举例说明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 Ⅱ-7.5结合实例,说明综合国力分析的方法,以及提高综合国力的途径。

Ⅱ-7.6描述当代国际政治格局及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Ⅱ-7.7结合实例和热点地区,说明国际合作与冲突的背景、表现形式和前景。

24

Ⅱ-7.8结合实例,说明目前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变化。 Ⅱ-7.9结合实例,说明国际组织、区域组织、跨国组织在国际政治、经济中的作用。

【教学提示】 提示学生经常观看、阅读国际新闻,使学生获得对政治地理现象的感知。创设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国际政治地理学习情境,例如,解释国家领土范围、大小、形状、位置对政治地理的影响,分析边界的纠纷与解决等。采用角色扮演、时事分析、社会调查等方法,使学生增强对特定政治地理现象的体验和感受,进行判断和决策,并尝试进行评价。结合在线学习,或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关注当前国际政治地理和经济、贸易等问题,与课堂学习结合起来。

选修Ⅱ-8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本模块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数字化生存。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初步的数字化生存技能,在生活或工作中学会用电子地图、遥感、定位系统等解决问题,并会用地理信息技术分析地理问题。

【内容标准】

Ⅱ-8.1描述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内容。

Ⅱ-8.2解释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等概念,说明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5

Ⅱ-8.3了解数字地图的概念,说出常见的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名称和基本特点。

Ⅱ-8.4解释地图数字化的过程,学会建立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表。

Ⅱ-8.5学会使用一种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并进行地理数据空间分析。

Ⅱ-8.6学会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中进行简单的条件查询,分析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

Ⅱ-8.7学会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制作专题图,制作人口、资源分布等相关地图。

Ⅱ-8.8解释遥感的基本原理,并结合遥感图像说明遥感的基本类型。

Ⅱ-8.9解释遥感图判读的基本原理,并用简单的遥感判读方法,分析判读某地的遥感图。

Ⅱ-8.10解释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基本原理,描述主要的卫星导航系统。

Ⅱ-8.11学会全球定位系统(GPS)或北斗等卫星导航系统的使用方法,并进行定位、路径查询等操作。

【教学提示】

指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倡上机操作。多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等,通过完成一个地理信息系统(GIS)实验操作、全球定位系统(GPS)手持机使用、判读遥感图

26

像来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例如,制作一张全班同学的家庭住址空间分布地图;结合学校周边遥感图判读,并到实地调查考证等。建议学校配备基本的软硬件设备,购买或收集相关数据、遥感图像、全球定位系统(GPS)设备等。

选修Ⅱ-9 地理野外实习

本模块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考察工具的应用,野外观察、发现与欣赏,野外地理信息获取与样品采集,考察报告撰写与交流。

本模块旨在通过实践训练,提升学生使用各种工具获取野外地理信息,观察、发现、提出并获取证据、分析论证地理科学问题的能力,培养欣赏大自然的情趣。

【内容标准】

Ⅱ-9.1能够运用地理工具在野外进行定向、定位并获取野外地理信息。

Ⅱ-9.2阅读地形、地质构造、遥感等地理图像,识别主要地形区、基本地质构造和地貌特点。

Ⅱ-9.3观察某地区地质、地貌、植被、土地利用方式等景观要素,绘制示意图及剖面图,分析影响景观形成的主要因素,以及景观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Ⅱ-9.4学会在野外观察、测量和分析地质地貌基本形态的方法,并采集样品。

Ⅱ-9.5识别主要造岩矿物和常见岩石,认识不同性质岩石对地

27

貌发育的影响。

Ⅱ-9.6在野外观察某种地貌,推断其形成过程。 Ⅱ-9.7学会搜集并理解天气谚语,在室外观云识天气。 Ⅱ-9.8学会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和提取地理信息的方法。 Ⅱ-9.9学会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并进行城乡实地调查,识别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及特点。

Ⅱ-9.10撰写野外考察报告并进行汇报交流。 【教学提示】

在校园周边、野外自然环境和有人类活动足迹的野外环境中,指导学生阅读各种地理图像,运用不同地理工具,观察描述地理现象,提出地理问题,获取地理信息,取证、分析并论证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学习地理知识和技能,训练野外生存的技能,提高防避各种灾害的本领。引导学生客观地认识自然界及其人类活动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提升学生认识自然的能力和自我生存能力,科学认识地理环境。

五、学业质量标准 (一)学业质量标准水平 水平 水平一 质量描述 1-1在日常生产和生活的情境中,能够辨识地貌、大气、水、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简单分析其中两个要素的相互作用,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能够辨识人口、城乡、产业、文化等人文地理事象28

的地理特点,简单分析其中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 1-2根据提示,能够辨识日常生活区域的某些自然地理要素特征;能够简单辨析日常生活区域内某产业的部分区位因素和特点。(区域认知) 1-3使用遥感影像等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和其他地理工具,在他人指导下,能够对地貌、土壤等自然要素和相关自然现象进行初步观察及尝试模拟实验;能够搜集人口、城乡、工业、农业、交通等方面的人文地理信息,开展社会调查;能够在地理实践中表现出合作的意识、求真的态度与应用知识的能力。(地理实践力) 水平二 2-1对于给定的地理事象,能够简单分析地貌、大气、水、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中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解释地球演化、热力环流、水循环等的时空变化过程,辨识某些自然地理要素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主要方式和结果;能够简单分析人口、城乡、产业、文化等人文地理事象之间,以及它们与自然要素之间的关系,解释人口分布、城乡内部空间结29

构、城镇化、产业区位等的时空变化过程,结合生态保护、国土整治等国家发展战略,简单分析其地理背景,辨识人类活动影响地理环境的主要方式,以及出现的人地关系问题,说明人地协调发展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性。(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 2-2能够自主辨识给定区域的某些自然要素特征,不同区域内某产业的基本特征及其差异,以及区域开发利用方面决策的得失。(区域认知) 2-3能够独立使用遥感图像等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和其他地理工具,对地貌、土壤等自然要素和相关自然现象,通过独立或合作的方式进行深入观察,并设计模拟实验,作出简要解释;能够对人口、城乡、工业、农业、交通等方面的人文地理事象,通过独立或合作的方式设计和实施社会调查,作出简要的解释;能够在地理实践中表现出独立思考的意识、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地理实践力) 水平三 3-1对于给定复杂的地理事象,能够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的强度与方式,具备尊重自然规律、30

科学利用自然的意识;对于给定的区域发展案例,能够说明自然资源、环境满足人们需要的潜力及有限性,分析区域环境治理和保护措施;对于给定的复杂地理事象,能够说明资源和环境是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理解个人、社会和国家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中应担当的责任。(人地协调观) 3-2能够说明地球运动与昼夜更替、四季变化等自然现象的关系,分析岩石、地貌、大气、水的运动与变化规律;能够分析不同区域发展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对解决问题对策作出解释;能够分析战略性矿产资源、耕地资源、海洋空间资源等与国家安全的关系,说明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构想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途径。(综合思维) 3-3能够从空间格局的角度,解释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能够运用区域比较方法,从区域尺度、区域联系等方面,对区域特征、区域变化和区域差异作出解释;能够筛选恰当资料,对某区域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决策是否合理进行论证。(区域认知) 31

3-4能够设计和实施较复杂的地理模拟实验、考察方案,并独立、熟练地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分析相关自然地理事象;能够搜寻不同类型区域的统计信息,收集相关区域发展规划,参与区域发展问题的调查;能够查阅相关政策法规文献,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对某区域的资源合理化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构想;能够在地理实践中保持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地理实践力) 水平四 4-1结合现实中的自然地理环境问题,能够从人地关系系统的角度,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作用,归纳人类活动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和路径;结合现实中的区域发展情境,能够说明开放区域条件下,该地自然资源、环境满足人们需要的潜力变化,归纳该类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可能遇到的人地关系问题,分析区域特有的环境治理和保护措施;结合现实中的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实例,能够从国家安全的高度,理解资源和环境安全对于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国际合作意识,建立和谐发展的观念。(人地协调观) 32

4-2能够运用地球运动规律,解释昼夜更替、四季变化等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从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角度,分析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岩石圈物质循环、大气循环、水循环等的基本过程;能够在认识某类区域特征的基础上,从促进区域科学发展的角度,对其发展的条件、过程、问题及决策等进行系统的综合分析、评价;能够从全球化的视角,综合分析人类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耕地资源、海洋空间资源等的条件、方式及潜力,以及产生的资源、环境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并从国际合作的视角理解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的重要性。(综合思维) 4-3能够运用空间分析方法,解释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并能够分析特定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与环境演变过程,评估其发展问题,提出科学决策的依据;能够比较全面评价区域决策的得与失,并提出较为可行的改进建议;能够收集世界、全国或区域的资源、环境信息,并利用信息解释资源、环境问题及其成因,从维护国家安全的高度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区域认知) 33

4-4能够独立设计科学的地理实验与实践、考察方案,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及相关工具、材料,分析与处理相关数据与信息,对地理事象进行科学解释与评价;能够搜集不同类型区域的统计信息,收集相关区域发展规划,设计区域发展问题的调查方案;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野外资源、环境调查,描述某区域存在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并结合已有资料,对解决区域资源和环境问题提出建议;能够在地理实践中表现出较强的行动能力。(地理实践力) (二)水平说明

1.高中地理学业质量标准是国家制定的、学生在完成普通高中地理课程学习之后所获得的各种素养的规范性成就标准。

高中地理学业质量标准依据学生学科学习的进阶,对应四个地理核心素养的水平特征,结合高中地理课程内容,总体刻画了学生在地理课程学习之后所获得的学术成就与非学术成就。

2.高中地理学业质量标准的水平是根据问题情境的复杂程度、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结构化程度、思维方式、实践活动或价值观念的综合程度等进行划分的。每一级水平主要表现为学生整合不同的地理核心素养,在不同复杂程度的情境中运用各种重要概念、思维、方法和观念解决问题的关键特征。不同水平之间具有由低到高逐渐递进的关系。

34

3.高中地理学业质量标准既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评价,教师开展日常教学设计、命题和评价的重要依据,也是用于高中毕业的学业水平考试和用于高等院校招生录取的选拔性考试命题的重要参照。其中,学业质量标准的水平二是高中毕业生应该达到的合格要求,学业质量标准的水平四是高考或用于高等院校招生的学科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命题依据。

六、实施建议 (一)教学与评价建议

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通过地理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地理教学过程实现的。教师要了解课程的设计思路,明确知识、技能教学与核心素养培养的关系,注意教学各方面的一致性,建立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整体教学观念;要秉承多样化观念,了解、理解、尊重不同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灵活使用教科书,积极使用多种资源,使教学具有开放性,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相互探讨,发现并提出问题;在确定地理学习内容后,要以学生的基础和需求为出发点设计教学过程,丰富教学活动,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地理实践教学;要辅以必要的直观手段和生活经验,强化学生地理情境下的基本逻辑思维训练;要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用评价引导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学会认知、学会思考、学会行动。

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出,需要教师反思日常教学和评价的方式方法,在继承传统教学优点的基础上,尝试更多地运用问题式教学、实践教学、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等;尝试更多地运用学生思维结构评

35

价、表现性评价等。

1.重视问题式教学

问题式教学是用“问题”整合相关学习内容的教学方式。问题式教学以“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为要旨,在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的思维方式,建立与“问题”相关的知识结构,并能够由表及里、层次清晰地分析问题,合理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要特别关注开放性的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关注问题式课堂教学,设计问题是基础。问题的确定应考虑与实际情境相关联,可以覆盖若干条内容标准或教科书的若干章节,围绕问题,使教学内容的结构化与关联性更加突出。“问题”的呈现,要利于学生发现未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利于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问题”的设计,需要依托情境,建议在选择情境时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贴近学生知识水平、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使学生理解情境;蕴含问题,给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体现关联性,让学生在一个贯穿全过程情境下经历综合思维发展的过程;与课程标准和地理教科书内容联系,便于学生找到基本的依据和资源。

课堂教学设计建议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以所面对的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基础为起点设计教学。(2)围绕问题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链条,注重地理知识间的内在关联性,并将所学内容有逻辑地整合成可操作的学习链条。同时也要注意学习链条的设计只是预设,实际学习过程的展开要以学生的思维发展为线索,避免教师用问题链过度“牵引”学生的现象。同时要关注课堂生成问题,促进、激发学生发

36

现问题、提出问题。(3)完整呈现问题和相应情境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和背景,避免将情境仅作为“导入”的做法,并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情境的前提下展开学习。(4)让所有学生参与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即使在分组学习时,也避免每个小组仅负责解决问题的某个方面或某个环节的现象,以保证对地理问题的全面认识和综合思维训练。(5)始终扣住学生综合思维培养的目标,不论是演绎学习还是归纳学习,都要使学生能形成一定的地理知识或其他地理内容的结构框架,并会运用综合思维去理解、解释和解决地理问题。(6)要提倡和鼓励部分学生中出现具有开放性思维的表现。

实例1:“浙江青田县稻田养鱼为何持续至今”问题式教学 目标:围绕?浙江青田县稻田养鱼为何持续至今?这个问题,综合学习?地域文化、文化景观、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发展地理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

问题的设计:(1)该问题的核心内容为?地域文化景观?,可以对应地理2?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和?解释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内容标准的学习。围绕该核心内容,涉及的内容还包括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等。(2) ?青田县上千年稻田养鱼农业文化为何延续至今?是一个真实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从区域文化价值角度入手,感悟、欣赏这个独特的地域文化景观,分析其中存在的文化现象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情境创设:取?浙江青田县稻田养鱼?的真实情境,经加工整理,

37

形成如下情境的描述:浙江青田县稻田养鱼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最早是由农民利用溪水灌溉稻田,鱼在稻田里自然生长,经过长期驯化而形成的天然稻鱼共生系统。古青田县志中记载,?田鱼,有红、黑、驳数色,土人在稻田及圩池中养之。?田鱼,是淡水鱼中的一种,由鲤科鱼类演化而来,有红、黑、花、白、青、粉等颜色,由于自古在稻田中养殖,故俗称?田鱼?。田鱼虽然出自稻田而无泥腥味,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鳞片柔软可食,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这种做法一直延续至今。同时,令人担忧的是,当地掌握这一技术而又专心养鱼的人正在迅速地减少,因为要靠种田养鱼发家致富真的很难,稻田养鱼处于濒危状态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这里的农业生产能否持续发展下去呢?

教学设计:(1)了解学生对这类地理事物的认知基础,并针对学生可能存在的理解困难做相应的准备。例如,介绍稻田养鱼的真实情景,以及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等。(2)设计问题链条,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思路引导学生分析浙江青田县的自然背景环境及人类活动方式和特点。例如:怎样认识青田县的气候特征(从位臵推导)?青田县丰富的溪水资源从何而来(从气候、地形推导)?稻田养鱼对水稻生产有什么好处(从生态系统思考)?青田县人们长期以来的生产生活方式是怎样的?这里积淀了怎样的地域文化?为什么今天的青田县稻田养鱼处于濒危状态?青田县的农业生产怎样才能持续发展下去呢?(3)探究浙江青田县?稻田养鱼?模式的形成过程及人地相互作用表现。(4)2005年6月,青田县的稻田养鱼被联合国粮农组织

38

评为?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稻鱼共生,成为亚洲唯一的作为世界农业遗产进行保护的入选项目?。从可持续发展视角认识浙江青田县稻田养鱼的文化价值。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此类案例,辅助搞一些社会调查活动,或借助信息技术整合相关地理信息,引导学生综合地认识“自然—社会—经济—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协调关系,体验自主思考探究的过程。

“问题式”在某种程度上也可看作是一个上位概念,凡是基于真实问题、开放式问题、尚无现成答案问题的教学,都可视为问题式教学,单元式、项目式、主题式等教学方式,都可用于问题式教学。

2. 加强地理实践

地理实践是支持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地理教学必须将实践活动作为教学的基本方式。本建议中的地理实践活动主要指户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三个方面,目标是拓展地理学习途径,增强地理学习的现实感、立体感和主体感。

地理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要以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宗旨,与地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应用相结合,引导学生用地理视角去观察、行动和思考,并在对真实世界的感受和体验中进一步提升理性认识,逐步建立起地理知识之间的关联。例如,在野外考察时,发给学生该地区的地图及相关资料,引导学生经常注意观察对象所在区域位置,提升学生区域认知素养;在考察某个特定的地质或地貌现象时,也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它与周围其他事物的关系,了解其演化的历史,特别

39

是该事物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提升学生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素养。

地理实践活动因其特殊性,还会在客观上强化学生与真实世界的联系,引发其感悟、欣赏、价值判断等方面的变化。同时,也会出现跨学科的教育机会。教师应有意识地发掘地理实践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并努力付诸实施。设计户外实践活动,要考虑实践内容的适宜性和可行性,选择具有典型性的实践基地开展教学活动。同时要考虑学生、学校以及所在地区的条件和特点,结合学生、学校和当地的情况设计活动。

在户外考察活动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关注学生观察、发现、质疑、探究问题的表现,引导学生乐于行动、独立思考、自主认知。在需要动手操作和设计方案的时候,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量由学生自己操作和自主设计;还可引导学生拍照、绘图(画)、录像等,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合理设计时间、流程,保证实践活动顺利进行,另一方面也要顺应实践活动的特点,给学生的生成性表现留下空间。

设计社会调查活动,选题要注重贴近社会、生活,方案要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完成,实施过程要有切实的行动、体验,并通过观察进行过程评价,活动结束后,要有撰写与交流调查报告的结果性评价。

设计模拟实验活动,要引导学生经历相对完整、规范的科学研究过程,从实验方案设计到实验过程的观察、记录、操作实施、数据处

40

理分析,最后撰写实验报告及汇报交流,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及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实例2:认识地表径流的地理模拟实验

真实的自然地理过程很难观察到,但是如果有地理实验室条件,可以在某些环节上设计?定性+定量?的模拟试验,使学生理解其中的科学道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并通过动手、合作、探讨等实践体验,促进认知、情感等的综合提升。

主题:比较不同地面状况对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及下渗的影响 目标:认识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的运动过程 实验设计:

(1)选取实验材料——草被、硬质地面、沙子、碎石、枯叶等; (2)控制变量——保持地表以下物质结构条件相同,保证降水大小、降水强度、地表坡度等条件相同;(3)改变地表物质条件(根据实验材料设计5种地表状况,见表6-1);(4)进行数据成因分析;(5)获得对结果的认识并结合实际进行相关思考(如对涵养水源、水土保持的认识等)。

操作过程:

(1)教师提供演示操作指南,提供相关助学资料;(2)学生分组按照操作指南完成模拟实验一,完成后各小组或自行改变条件完成模拟实验二,或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实验二,并做好实验记录;(3)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4)学生自主设计新的变量条件下的实验三(可以继续完成实验四、实验五);(5)对实验结果进行理性

41

思考,体验科学探究过程,训练多种素养。

实验结果探究:可以设计实验记录表格进行定性定量记录,并对记录结果进行分析讨论,体验一个分层次、仿真的科研过程。

此外,还可以采用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地面坡度的方法来进行模拟实验。

表6-1 实验结果记录

实测记录 实验一:干砂地面 实验二:固化地面 实验三:草被地面 实验四:砾石地面 实验五:枯叶地面 地表径流水量(ml) 地下径流水量(ml) 泥沙量描述 (多、少) 下渗情况分析(快、慢) 3. 深化信息技术应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地理教学改革的助推器,对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具有重要作用。如今,信息技术已经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数字城市、数字地球逐步变成现实,大数据的使用方兴未艾,“云计算”“互联网+”的思维方式潜移默化、深入人心。这些发展将会不断促进地理教学的开放程度,也将无边界学习思想植入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的学习,将是面向未来的学习方式之一。地理教学需要在将信息技术作为展示手段的常规使用基础上,将改革的重点转到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上,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开放空间,最终促进地理学习的拓展和深入。具体方式可以有基于网络的项目学习、基于全媒体资源的探究学习、基于大数据的模拟学习、基于即时反馈的互动学习、基于真实地

42

理情境的体验学习、基于虚拟现实技术(VR)、增强现实技术(AR)的学习等。借助信息技术,教师还可以改变评价方式,使评价更有针对性、即时性、互动性,更好发挥评价对学生个体指导的作用。

若有专业力量的支持,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软件进行水循环、河流侵蚀等自然地理过程的学习以及解决城市问题、选择工农业区位等人文地理的模拟学习;有网络条件的地方,教师可以利用实时的天气云图和风场图引导学生感知和理解真实的大气状况;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提供近似真实的环境,为不能外出的学生提供地理实践的替代性体验;计算机软件可以应用大数据提供复杂的情境和多样化的选择,并能及时反馈,使得地理模拟决策学习更接近真实世界,为学生提供接受式学习之外的补充学习方式。若暂时缺少专业力量的支持,教师也可以利用互联网的资源共享和交互功能,帮助学生体验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地理学习,避免形成过度依赖教师和教科书的学习心态。结合智慧校园和智慧课堂的应用,突出“处处可学、人人皆学”的泛在学习理念。

在有条件进行基于信息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教学时,建议考虑以下几方面。(1)充分体现互联网学习的特点:异步、异地、互动、个性、开放、共享、资源丰富。(2)尽量发挥移动设备和云平台的优势,体现“因材施教”。教师可以利用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和网络即时交流工具及时获得学生学习情况和存在问题,再有针对性地教学。(3)有意识体现互联网的开放性。教师可以根据互联网的开放性进行教学,设计活动使学生有机会学习辨识信息、评价信息、训练逻辑

4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j7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