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数控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突出特色,技能培养)

更新时间:2024-04-15 16:0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机电理实一体化教学

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观念,培养与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教学多样性:实物、模型辅助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现场观摩教学;实训模拟加工教学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教学环节相对集中。它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中职机电、数控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及差距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主要是“蓝领层”机电、数控技术人才,这类人才是指在生产岗位上承担普通机床、数控机床的具体操作及日常简单维护工作的技术工人,在企业机电、数控技术操作岗位中占70.2%,是目前需求量最大的机电、数控技术人才。对于现代“蓝领型”机电、数控人才是指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理论,掌握一定实践技能。必须以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切削原理及刀具、机床夹具、

机制工艺等)为基础,学习掌握“数控机床原理及应用基础”和“数控加工编程技术”,还需要熟练掌握“CAD/CAM”软件。

但在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下,毕业生的职业素质结构、职业岗位知识与能力等方面都与企业要求存在差距。学校应该利用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载体,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依托社会力量、加强校企合作等提高机电、数控专业人才的企业贴合度,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二、我校机电、数控专业现状

1、现有专业教师十余人,其中有三、四名实训教师。大都年龄四十岁以上。具有丰富课堂教学经验,大都缺少实训操作教学经验。对企业生产实际生产环节缺乏了解。

2、学校机电、数控现有学生50余人,已经学习了一定时间的理论知识,下一步可以实施小班化理实一体化教学。

3、现有三台机床,虽然设备数量较少,但基本可以用于学生的金工实习教学。可以让学生模拟企业生产环节,进行简单的一体化教学探讨、摸索。

三、一体化教学(课堂教学的改变)

(一)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行,并以实践为重

把课堂搬到车间,以技能培训为主线,合理安排教学。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兴趣,改变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的局面。

1.理论学习应以“实用、够用、管用”为原则,进行模块化、综

合化整合,着重通过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增加学生自我动手时间,提高学生创新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2.理论教学内容应突出应用性、先进性、前沿性。培养学生应用机电、数控理论的能力,突出机电、数控理论的应用性、实用性,使学生能通过“实践认识—针对实践的理论学习—再实践”的顺序,掌握一定的设备操作、加工技能,及所谓的先会后懂。教学中要体现早实践、多实践、有针对性的实践。

3.教学中应将教学与生产实际、新技术的应用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体现以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熟练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实现理论与实际、教学与生产有机结合。实践教学特别要注意其实用性、先进性,通过教学内容上渗透新科学、新技术、新工艺,教学过程由教室向生产延伸等,可以培养出一批能熟练运用新技术、新工艺,能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机床操作人才。

(二)重视传统金工实习,校企合作培养机电、数控人才 与普通机械加工设备相比,使用数控机床能加工出精度更高,外形更复杂的零件,同时可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特别是在批量生产中)。但传统的车、铣、钳的金工实习的教学要求可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的一般过程。熟习机械零件的常用加工方法、所用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典型机构、工夹量具以及安全操作技能。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知识和一些新工艺、新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因此把传统金工实习放到数控专业实习教学的重要位置上,为数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学校缺少

数控机床,无法完成一体化数控教学要求。而企业设备近几年添置较多,可以满足教学要求。因此可以校企紧密合作,把数控实训教学安排到企业进行。,根据企业的岗位要求来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企业根据自己的需求组织培训、岗位实习、实施专业综合技能训练等,学生所完成的“专业综合技能训练”题目都是企业生产现场的实际生产任务,并由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和考评,并进行反馈,纳入学生成绩考核。学生经过这样的训练,直接上岗参加生产,形成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能很快适应岗位需求。最后让学生具有学生和员工的双重身份。

(三)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学校组织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合作编写一体化教学教材,可以采取编写-教学-反馈-改正-教学的步骤,使教师逐步掌握一体化教学环节和操作技能。建立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见习和工作实践,根据对机电、数控技术的教学需求进行岗位培训。利用国家培训计划让教师进行各种有针对性培训已是一种较好的办法。教学部门对进修实习的教师,在下达教学任务时,给予一定的照顾,在安排授课时间上,尽量相对集中一些,腾出时间让他们学习操作技能和一体化教学相关知识。同时也可直接从企业聘用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并直接承担实训教学任务。

结束语:一个专业的招生、就业和教学是紧密联系的。当专业教学有特色的,培养的学生有特点,符合企业需求。有较高的专业理论

知识,较强的操作技能,较好的职业发展前景。那么机电、数控专业在招生中的困境就会得到改善,会打破难招生—难管理—就业难—招生难的恶性循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ie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