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求职择业取向的调查

更新时间:2024-05-04 10:4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报告题目:大学生求职择业取向的调查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概论

学 院: 职业技术学院 专 业: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年 级: 091

学 号:0920020098 0920020101 0920020093 学生姓名: 陈飞 曾均仕 韦洪合 指导教师: 刘 锦 老 师

2011年 5月 25日

1

报告 成绩 评 语 年 月 日

2

目录

? 一、调查项目···································4 ? (一)调查背景·································4 ? (二)调查目的·································4 ? (三)调查对象·································5

? (四)调查内容·································5 ? (五)调查方法·································6 ? 二、调查结果分析·······························6 ? 三、结论与建议·································8 ?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9 ? (二)大学生应规划好自己的未来·················10 ? 参考文献·······································13

? 附录···········································13

? (一)调查问卷·································13 ? (二)问卷分析·································15

? (三)心得体会·································20

3

关于大学生求职择业取向的调查报告

一 调查项目

(一)调查背景: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各项政策、制度的改革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给各大高校的就业学生、高考学生的不断增多、各大高校的不断扩招我们的大学生越来越多,根据数据统计2000年~2005年各级教育阶段在校生人数。 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05年,高等教育阶段在校生人数一路攀升:从1230万人,增长到1300万人、1500 万人、1900 万人和2000 万人,至2005年增长到2300万人。粗略计算2010年我国在校大学生将攀升至3000万人。面对如此大的在校生人数,大学生就业压力已经越来越大。

(二)调查目的:

毕业生人数与就业岗位相比供大于求,待就业人数与社会有效需求短期内增幅有限的供需矛盾曰益突出,同时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面对世界多元化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商业机构与行政机构,随之而产生了越来越多的职业以及就业岗位,面对如此多的机会以及大学

4

生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学生求职择业取向大学生的压力及心理出现了种种的问题,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求职择业取向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学生生活中的心理变化,了解大学生对职业要求的心里变化,从而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大学生求职择业取向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法,使大学生能正确对待求职择业的问题,从心理上改变看法、认知。在往后实践中能更好地接触社会、实践自己的专业技能,寻找发展的机会,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舞台。面对世界多元化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商业机构与行政机构,随之而产生了越来越多的职业以及就业岗位,面对如此多的机会以及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学生求职择业取向将会如何改变,又将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因而对大学生展开了此次调查。

(三)调查对象:

随着就业压力的逐步上升,大学生面临巨大压力下的心理状况已经成为大多数大学生共同的问题,大学生作为社会生产力、先进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决不能忽视或放弃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心里问题。因此这次调查就选择了贵州大学蔡家关职业技术学院的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

(四)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通过对大学生对自我认识及对各

5

种工作岗位的看法,以及求职择业中遇到的问题。即:1,调查大学生对行政岗位的态度

2.调查大学生对各种职业的倾向 3.调查大学生对自我的认识

4.分析大学生能力及所倾心的岗位是否相符

(五)调查方法

1: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 2:资料收集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向所取得的样本个体发放《大学生求职择业取向的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求职择业的取向。 3:调查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容量为50的样本。

二 调查结果分析

从调查中发现,许多大学生对自我认识不够,大多对自我的认知过高,不少大学生觉得要工作就要选赚钱的工作、或工资较高待遇较好的工作,导致对一些中等工资的岗位不看重,工资稍低的直接不做考虑。以及求职择业所必备的关键认识不清。

有90%的同学选择大学毕业后就直接就业,他们认为越早工作对自己越有利,认为以后的就业压力必将呈上升趋势早日竞争到一个工作岗位未必不是好事,其次也有10%的同学选择深造;而56%的同

6

学中意国有企业和国家机关,大都认为这里工作稳定可靠,20%选择合资企业,觉得这类工作收入可观,14%选择科研设计单位,认为这类工作富有挑战;普遍对工资要求较高,大多在3000元以上,3000~4000的占60%,4000以上的占34%;48%的同学认为求职择业的最重要因素是工作、生活环境问题,40%的同学则是觉得经济收入最为重要;40%的同学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担忧,20%的感到一般,40%的则是觉得乐观;对于地点落、工资较低的工作80%的同学都不愿意,40%的同学觉得实在没有办法的前提下可以接受,也有40%的同学不愿接受;46%的同学觉得求职择业成功的关键在于个人的知识及实践能力,40%的同学认为在于较好的人际关系;48%的同学认为选择的工作要与本专业具有相关性,20%的举得一定要与专业相对,20%的同学认为找份好工作就可以了,至于专业对不对口不重要;60%的同学认为学校应该帮助同学们拟定职业规划,36%的同学认为学校应该提供职业规划方面的教育;60%的同学认为获得社会适应能力与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50%的同学认为是社会兼职。

从数据统计上看大学生普遍对就薪金的期望值过高,当今许多大学生仍存在优越感,仍沉浸在“精英教育”时期,缺乏对社会客观的认识,不能把握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自我评价、自我定位及就业期望值过高,并对用人单位提出种种要求,可是现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就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大多数大学生的期望值在3000以上甚至更高,大学生还未真正进入社会,不知道社会的竞争究竟有多大,形式有多么严峻,盲目的把期望定的太高。

7

从数据统计上来看,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愿意选择在发达的大城市工作,其次是不限地域,重在具体工作,中小城市和国外,没有人愿意选择在县城工作;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更看重具体工作,不限地域,其次是发达的大城市,中小城市,县城和国外。这个是在我们的意料之中,事实上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不仅是城市,包括农村的学生的就业取向也比较侧重大中城市。

从数据统计来看,在最期望选择的就业公司上,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比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乐意选择民营企业、国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而在私营企业、合资企业和自主创业上,来自的城市的大学生的期望值高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但是,两地大学生都较青睐国营企业。 调查显示,缺乏实际经验是当前大学生认为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就业人数过高。因为大学毕业将面临一个从学生到社会职业人的角色转变,而这一过程又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投资。大多数企业侧重倾向于那些有实际技能,以及工作经验相对比较丰富的学生。而我们的调查记过显示,当今的大学生在这个方面更为薄弱。

从这个调查的结果我们也不难联系现实情况分析出由于缺乏实际的实践技能是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三 结论与建议

8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改变当前大学生的看法及认识我

建议让大学生投生于实践中去,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自觉改造客观世界,使外部对象发生某种改变的现实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人的活动,而人是社会的人,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因此,实践不是单个人孤立的行为,而是社会的活动。所以,实践作为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一个阶段,是在社会历史中不断发展演变的。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说明了亲身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并不排斥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实践的不断发展,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促使人们去解决这些问题。而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解决,与此同步,人的认识能力也就不断地改善和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但是认识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对实践进行指导。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活动,即人类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如政治活动、社会改革实践、阶级斗争等。因此,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实践,使实践与认识相结合从实践出发,让大学生投身于实践中,从而融入社会更好的认识自己衡量自己。现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形式。很多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到各地和很多行业去进行社会实践和社会考察,回校后进行认真的讨论总结,用他们自己的视角来理解社会,思考未来的人生道路。

9

(二)大学生应规划好自己的未来:加强学生的职业规划教

育,要求学生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职业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简称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生涯设计的目的绝不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达到与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定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就必须按照职业生涯设计的流程,认真做好每个环节。下面本报告就简介职业生涯设计的具体步骤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自我评价

也就是要全面了解自己。一个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要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做好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等。即要弄清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应该干什么、在众多的职业面前我会选择什么等问题。 2、 确立目标

确立目标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通常目标有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人生目标之分。长远目标需要个人经过长期艰苦

10

15.你认为培养和获得社会适应能力与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多选)*

A 社会兼职 B 专业实习 C 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 D 参加学生社团活动

谢谢您的支持和合作!!!

(二)问卷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在当代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近几年来特别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求职择业取向问题已经受到普遍关注,怎么样引导大学生求职择,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为此,我组就认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故做一下调查。 二、问卷调查情况

本次调查我们发出了50份《大学生求职择业取向的调查》(具体调查样表见附录),收回50分,回收率为100%,本次调查为了获得全面真实的调查结果,采取的随机点调查的方式,既在职院内尽量对不同的性别、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全面的问卷了调查。 三、数据分析与统计

从我们回收的问卷中可以看出,在整个过程中共有50人接受和参与我们的调查。现将各个问题的数据情况统计如下: 1.请问您毕业后准备* A直接就业 B继续深造C尚未确定

由统计来看,有45个人选择直接就业,达到90%,5人选择继续深造,

16

0人还未确定,他们认为越早工作对自己越有利,认为以后的就业压力必将呈上升趋势早日竞争到一个工作岗位未必不是好事。 2.您最希望到什么性质的单位工作?*

A国家机关 B事业单位 C科研设计单位 D国有企业 E民营企业 F中外合资或外资企业 H学校 G其他

27人选择国有企业,11人选择国家机,10人选择合资企业,7人选择科研设计单位,由此看来56%的同学中意国有企业和国家机关,大都认为这里工作稳定可靠,20%选择合资企业,觉得这类工作收入可观,14%选择科研设计单位,认为这类工作富有挑战

3.如果有机会,您是否志愿服务基层或偏远地区的建设?* A有机会就一定去 B觉得有必要,但自己不想去 C觉得没有必要 D无所谓,不想去

在调查的人中有%8选择志愿服务基层或偏远地区的建设,而大部分人觉得没有必要。

4.认为您能接受的工资是?*

A1000~2000元 B2000~3000元 C3000~4000元 D4000~5000元 E5000~6000元 F6000以上

由统计数据看,普遍对工资要求较高,大多在3000元以上,3000~4000的占60%,4000以上的占34%; 5.就业前您考虑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

A经济收入 B工作、生活环境 C工作的稳定性 D其他

17

调查结果显示,48%的同学认为求职择业的最重要因素是工作、生活环境问题,40%的同学则是觉得经济收入最为重要。 6.你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前景感到?* A乐观 B担忧 C一般

由统计数据来看,40%的同学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担忧,20%的感到一般,40%的则是觉得乐观。

7.如果就业困难,您是否愿意接受地点位于落后地区或工资待遇较差的工作?*

A愿意接受 B如果实在没有机会可以接受 C坚决不接受 D没考虑过 在调查过程中,对于地点落、工资较低的工作80%的同学都不愿意,40%的同学觉得实在没有办法的前提下可以接受,也有40%的同学不愿接受

8.您认为求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A较高的学历 B较好的人际关系 C良好的个人形象 D个人的知识和实践能力 E其他

46%的同学觉得求职择业成功的关键在于个人的知识及实践能力,40%的同学认为在于较好的人际关系;

9.求职时,你怎样看待专业与工作性质的问题?*

A一定要与专业对口 B与专业要有关联性,不一定能对口 C先找份工作,不管是否对口

D根据喜好来选择工作

18

48%的同学认为选择的工作要与本专业具有相关性,20%的举得一定要与专业相对,20%的同学认为找份好工作就可以了,至于专业对不对口不重要。

10.在求职中,你认为目前自己最欠缺的素质是什么*

A基本解决问题的能力 B沟通协调能力 C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 D专业知识和技能

70%的人认为欠缺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为此我们要加强这方便的能力。

11.在你看来,学校应该在那些方面提供就业服务?*

A建立与用人单位的稳定关系 B提供就业信息 C提供职业规划方面的教育

D帮助学生制定职业规划

60%的同学认为学校应该帮助同学们拟定职业规划,36%的同学认为学校应该提供职业规划方面的教育。

12.在求职过程中最困扰你的问题是(多选)*

A 缺乏工作经验 B 户籍问题 C 学校就业指导不够(包括就业信息不足)

D 个人能力不足 E 求职方法技巧欠缺 F 用人单位选拔不公正 G 缺乏社会关系

10%的人选择用人单位选拔不公正和缺乏社会关系,因此这不是困扰

19

的主要问题。

13.您在寻找第一份工作时,最看重的2项是(多选)*

A 公司声誉 B 职业发展空间 C 薪酬福利待遇 D 公司类型 E 生活因素 F 其他

40%职业发展空间和薪酬福利待遇,占调查的大多数

14.你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与自身能力相关的主要问题是(多选)* A 外语能力 B人际交往能力 C专业能力 D 自我表达能力 E环境适应能力

60%选择自我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看来我们有必要要加强我们的表达能力。

15.你认为培养和获得社会适应能力与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多选)*

A 社会兼职 B 专业实习 C 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 D 参加学生社团活动

30%选择参加学生社团活动和专业实习,认为这是获得社会适应能力与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关于大学生求职择业取向的调研研究报告》的调研,我们小组通过讨论并达成一致的想法,即心得。

首先,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许多。古人云:不依规矩,不成方圆。凡事都有一定的程序,一定的步骤。如果没有好的计划,

20

没有认真、仔细的去执行,那么结果肯定会不理想,达不到预期的要求。在调研的开始,我们按起先的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发问卷,回收,对问卷进行汇总、分析;写报告。在发问卷时有的同学拒绝,有的不理睬,有的??但我们都克服了这些困难;在对问卷的回收、分析时,我们也遇到或多或少的困难,但我们都克服了。通过这次的调研,我们明白:有些事不仅结果令人激动,过程更精彩。因为在过程中我们能学到很多课堂上没有的东西,它能让我们成长、更加理性和成熟!

其次,这次的调研呈现了当今大学生的面貌,给予我们很深的感触。许多同学对客观的要求都挺高:不但要工作环境好,而且待遇也要好。有这样的好事吗?我们都相信有,但那得看你的含金量了,因为是事无绝对。我们去工地访问过,管事的说过一句:想要一百元每天,那你得给我每天做一百一拾元的活。作为一名学生,我很清楚多数同学的情况,那就是眼高手低。面对这样的情况,同学们要想“不但要工作环境好,而且待遇也要好”的结果,唯有在学校期间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知识和技能,方能在毕业后翱翔于职场大海,且一帆风顺!

再次,通过这次的实践,我们都对自己提出了要求:一,给自己的将来进行职业规划;二,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尽量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把自己培养成“四有”人才和二十一世纪合格的接班人!

21

没有认真、仔细的去执行,那么结果肯定会不理想,达不到预期的要求。在调研的开始,我们按起先的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发问卷,回收,对问卷进行汇总、分析;写报告。在发问卷时有的同学拒绝,有的不理睬,有的??但我们都克服了这些困难;在对问卷的回收、分析时,我们也遇到或多或少的困难,但我们都克服了。通过这次的调研,我们明白:有些事不仅结果令人激动,过程更精彩。因为在过程中我们能学到很多课堂上没有的东西,它能让我们成长、更加理性和成熟!

其次,这次的调研呈现了当今大学生的面貌,给予我们很深的感触。许多同学对客观的要求都挺高:不但要工作环境好,而且待遇也要好。有这样的好事吗?我们都相信有,但那得看你的含金量了,因为是事无绝对。我们去工地访问过,管事的说过一句:想要一百元每天,那你得给我每天做一百一拾元的活。作为一名学生,我很清楚多数同学的情况,那就是眼高手低。面对这样的情况,同学们要想“不但要工作环境好,而且待遇也要好”的结果,唯有在学校期间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知识和技能,方能在毕业后翱翔于职场大海,且一帆风顺!

再次,通过这次的实践,我们都对自己提出了要求:一,给自己的将来进行职业规划;二,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尽量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把自己培养成“四有”人才和二十一世纪合格的接班人!

2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hh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