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

更新时间:2024-04-10 07:4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

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

摘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对荣耻的界定,对是非的判断,对美丑的区分,立足中国的现实国情,着眼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我们要深刻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坚持不懈地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关键字:社会主义荣辱观、道德规范、时代要求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论述,概括精辟,寓意深刻,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深刻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荣辱观古已有之,荣辱心人皆有之。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持有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们,其荣辱观是不同的。恩格斯说,“每个社会集团都有他自己的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回答的是社会主义社会中,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既要发扬优良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既要立足本国,又要面向世界;既要把握今天,又要面向未来。

第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树立良好社会风气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是对全社会遵循的道德的基本规范。

“八荣八耻”,简洁易记,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但是,这绝不是对社会主义道德基本规范的简单回归,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升华,我认为主要表现在,首先,要解决当下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总体判断问题。现在总有一种观点,认为改革开放的发展与道德建设是不同步的,甚至认为,基本道德规范都缺乏坚守,这是一个需要重新梳理的话题,限于篇幅,我不在此过多论述。但有一点必须看到,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规范和伦理精神也经历了不断变革,而且也推动社会主义伦理观念的发展,当然存在一些问题,但进步的方面我们也不能忽视。首先我们要自信地看到一个包容、开放和民主的社会,本身就是社会伦理精神的一次大变革。我们不能以偏概全,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其次,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是简单地问答社会风气和伦理精神“是什么”的问题,而是社会风气和伦理精神如何构建?“怎么干”的问题。我认为经过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实践,特别是随着执政能力的提高,对社会主义伦理精神和道德风尚的建设,我们党更具有包容性和开拓性。通过制度和机制来建设社会主义伦理精神和道德风尚是一个必然选择。道德的法治化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它的确是实现道德规范成为社会民众行为规范的制度保障和有益经验。所以,当前最迫切的问题不仅是各部门,各主体要践行“八荣八耻”,更重要的是还要寻找一个全社会有效遵循道德规范的制度激励和惩罚制度和机制,使国民道德风尚得到可持续地发展。

第二、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一方面,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进入“十一五”时期,我国现在仍然处于“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二者同时存在的关键时期,为适时抓住机遇、正确应对挑战,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宏伟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有良好的道德准绳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让我们明确了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为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思想道德体系指明了方向。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的进一步提高。俗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

荣辱”。在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的年代,大家都是为了温饱而疲于奔命。现在就不同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富裕了的人们在注重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关心精神文明,对精神文化层面的发展要求越来越高,对人的品格素质、道德意识、法律意识、人际关系等都有了更高的标准。胡锦涛总书记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辟论述,正好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也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高层次精神文明建设的追求。

第三、社会荣辱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他还说:“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道德文化基础,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在社会主义社会,如果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都混淆不清,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不能做到旗帜鲜明,整个社会的和谐就失去了前提。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功能和作用,通过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来明是非、辨善恶、识美丑,进而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聚力量,营造氛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要求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全社会在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要高度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的全面发展,既包括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又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是要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包括人的荣辱意识在内的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的基础和前提。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握先进文化的方向,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四,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实现复兴伟业的精神动力。

荣辱观作为社会思想道德范畴的基本内容,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经济关系决定的,并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它不仅影响着社会的风气,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而且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巨大的反作用。

马克思曾说:“羞耻就是一种内向的愤怒。如果整个国家真正感到羞耻,它就会像一只蜷伏下来的狮子,准备向前扑去。”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从首阳山伯夷叔齐拒食周粟而亡到李大钊、方志敏等无数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为正义和理想抛头颅洒热血的壮举,贯穿其中的是以爱国、忠诚、勇敢等为荣耀,而耻于背叛、投降、腐败等的大无畏精神,正是这种体现真善美的传统荣辱文化,使中华民族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

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我们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增强民族的凝聚力、驱动力,使整个民族奋发有为,为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完成民族复兴的伟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人类文明发展史表明,任何一种道德观念,要被社会普遍接受和广泛认同,都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实践和传承。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也是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需要不断学习、反复实践、逐步深化。要使“八荣八耻”真正深入人心,既要有集中深入的宣传教育,更要靠广泛长期的社会实践。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让十三亿人民锲而不舍的实践,造就一个“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培育出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参考文献:

[1]王桂泉.《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2006.6 [2]陈通明.《扬荣弃耻 引领未来》.2006

[3]解文广.《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2006.10 [4]林泰.《当代社会思潮论评》.1994.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h3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