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设计报告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6-20 05:5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康馨苑电梯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电梯设计实训指导教师:班 级:项目小组:组 员:

xxx xxx xxx xxx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建筑物的客流分析交通需求

三、电梯输送力的分析及选型

四、电梯配置方案及流量分析结果

五、电梯与机房的布置 六、电梯的电气、机械安装 七、电梯新技术的应用 八、电梯的调试与验收 九、工程总结

1、工程概况 1.1康馨苑概况:

名称:康馨苑

小区地址:徐州市云龙区昆仑大道北侧,徐州市行政中心大楼对面 建造期间:2013年 高度:80米 楼层数:20层 用途:住宅小区 停车位: 800位 绿化率: 35.20% 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

1.2小区配套

商 场:中央活力区、市民广场

其 他:新城区行政中心、五星级酒店、体育中心、大龙湖风景区大型主题购物乐园

公 交:徐州公交91路、92路

学 校:徐州市青年路小学、徐州工程学院、九年制中小学

1.3小区照片

小区外景图

小区房型图 1.4地理位置介绍

乘车路线:91、92,72、80、绿地专线、等多条公交线路,在建地铁经过小区,

交通便利。

地理位置

2、建筑物的客流分析交通需求

2.11建筑的基本

康馨苑为住宅小区,位于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徐州市大龙湖畔。该建筑高80米,20层,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小区地下一层配备停车场,有市民广场,

娱乐场所,小区周围娱乐,购物,就医设施齐全。

2.12住宅楼电梯设计要求

一般性标准

6层:敞开楼梯*1 6+1层:敞开楼梯*1

7~9层:敞开楼梯*1+无障碍电梯*1 10~11层:敞开楼梯*1+无障碍电梯*1 11+1

层:敞开楼梯*1+无障碍电梯*1

12~18层:封闭楼梯*1+消防电梯*1+无障碍电梯*1+屋顶联通 18+1层:封闭楼梯

*1+消防电梯*1+无障碍电梯*1+屋顶联通

19~32层:剪刀楼梯(防烟)*1+消防电梯*1+无障碍电梯*1+屋顶联通

专业性标准 楼梯的设置标准:

(1)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m。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

净宽不应小于1m。

(2)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m。扶手高度不宜小于0.90m。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

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0.11m。

(3)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楼梯梯段净宽,并不得小于1.20m。楼梯平台的结构

下缘至人行过道的垂直高度不应低于2m。

(4)楼梯井宽度大于0.11m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

2.12上下班客流分析图

在早晨一般住宅楼的客流量以下行为主;傍晚一上行为主,如下图所示。在客流分

析师应给予注意。

为了满足客流要求,必须对各种功能的建筑作深入的客流分析,并采取先进的电梯控制技术,如机选控制、并联控制以及计算机为核心的单梯多梯和梯群控制系统,在分析计算时,应采用计算机动态仿真来模拟梯群或梯组的服务质量,以平

价所选用和配置电梯的服务质量。 2.2电梯交通流量分析的计算 2.21估算建筑物的总人数 依据:住宅楼:3.5人/户;

按照一般大楼的计算方法,我们计算人数的方法为:住宅搂层人数计算: 估计本大厦20层每层约1400平方米,实用率按70%计算,按照12平方米/

人净使用面积估算每层人数。 平均每层为人数:1400*70%/12=81.6人

2.22确定电梯的数量

依据:住宅楼:50户/台;

3.电梯输送力的分析及选型

3.1电梯的服务方式

依据:电梯的操纵控制方式有集选控制,并联控制,群控。目前,单梯

一般采用微机集选控制,2-3台电梯采用并联,更多电梯时采用群控。

住在楼选用下集选方式

3.2确定电梯载重量

对于一般民用建筑来说,国家标准针对电梯载重量的设定也有相关的要

求。首先在设计时要考虑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进行。

依据:一般来说,速度越高的电梯,要求选择的载重量越大。原则上速度设计在2-2.5米/秒之间的电梯,载重量宜≥1000kg;速度设计≥3米/秒的电梯,载重量宜≥1350kg。一般情况下,星级酒店和甲级办公楼的设计大多选用载重量≥

1350kg的电梯,以便提高电梯的运载能力,突现建筑物的档次。

3.3确定电梯的速度

一般情况下,设定15层以上的大楼电梯从基站直驶到最高服务层站所需的时间,最理想的应控制在30秒内,根据目前我国的情况,建议该时间宜控制在45秒

内。

电梯速度选择的基准尺度:10层以下1.5m/s; 10-20层1.75-2 m/s;

3.4确定乘客候梯时间

在实际计算时,由于各电梯制造商提供的电梯在基本参数设计时都略有差异,当然该差异都是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例如开关门时间国家标准是在某个范围内,所以,由不同制造商提供的载重量和速度等参数想同的电梯,计算的平

均运行间隔略有不同。

经过测试,乘客心理能够承受的候梯时间随着建筑物性质也有不同,下表

列出各种建筑物可行的平均运行间隔指标,可供参考。

参考表:

建筑物性质 住宅楼 出租办公楼 一个公司专用办公楼 医院住院大楼 宾馆 学校 平均运行间隔(s) 60-90 40 30 40 40 40 3.5计算5分钟输送能力

有关电梯输送能力的计算是以建筑物内人流高峰期的情况进行计算的。在人流高峰期,如果电梯完全能够满足实际使用,即在大楼运输最恶劣的情况下能够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那么大楼的电梯配置符合要求。针对不同大楼的不同性质,

产生高峰期的原因不同,时间也各不相同,应分别制定不同的标准。

3.6参考标准

建筑类型 5分钟处理能力 一般取靠近下限(20%) 20-办公楼 单一用户 25% (25%) 当靠近火车站时取接近上限<=45秒 平均间隔时间

半行政用途一般取靠近下限(16%) / 政府办公建筑 如果整层出租取接近上限10-出租写字楼 15% 如果分单元出租取接近下限(11%) 1台电梯时<=对于高级公寓取接近上限(5%) 3.5-公寓 5% (3.5%) 秒 对于大型高级酒店接近上限(10%) 酒店 8-10% 对于中小型酒店取接近下限(8%) 术语说明:

(1)5分钟处理能力(%/5min) 百分比: 5minute peak

16-当靠近火车站时取接近上限20% (20%) (15%) 90秒 对于普通公寓取接近下限2台电梯时<=60

Time(min)

国际标准参考值:

5分钟内应当运输大楼总人数的15% 这个目标值与需要等候的时间相关。

而相对于HC5,P5则是更直观地表示了电梯5分钟内所能运输的人数。 5分钟处理能力是指每五分钟内,电梯在单向能运送人数占服务区域总人数的百分比。它测算在客流峰值的5分钟内一组电梯可以从大厅运输走的乘客数,一般用5分钟内运送人数占需要电梯服务的人数的百分数来表示。为了合理的安排电梯,需要的处理能力被假设等同于客流高峰5分钟(300S)的客人到达率。 电梯载人数 x 300

________________

间隔时间 300/INT*P*100% 5nin运客能力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1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服务区域总人数 M

(2)平均间隔时间INT:

电梯平均周期运行时间 间隔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TT/L=INT 电梯台数

间隔时间是指某一台电梯刚离开到下一次电梯来到的时间间隔。它测算同一

组电梯中平均到达首层大堂的时间间隔,可衡量等候时间

(3)上行高峰模式:

上行高峰模式指的是客流主要是从建筑物外部集中在首层大堂向建筑各层上

行的交通模式。办公楼属于此交通模式。

(4)双向交通模式:

双向交通指的是当进入建筑物内部和从建筑物内离开的客流大致上平衡时的一种交通模式,典型的例子是公寓酒店和宾馆的情况,客流的进出建筑物基本是

平衡的,很少集中上行或下行的情况出现。

(5)井道空间占用指数

用以衡量电梯占用井道空间的规模。例如10层站的电梯的井道空间占用指数

=10+1(底坑)+2(机房)=13。

(6)能耗指数 用以对电梯的能耗作对比估算(以一年运行2640小时计算),并不代表实际耗

电量。仅用于不同方案之间的能耗对比用途。

电梯的数量及分区设计方案:

4电梯配置方案及流量分析结果

商业区电梯 货梯 办公区电梯

梯号 梯数 载重 速度 电梯停站 停站数 交通模式 间隔时间(秒) 5分钟处理能力(%/5min) L1-4 2 1000kg(13) 1.5m/s -1~4层 5 上行高峰 66.4 11 L-1 1 1600kg 2m/s -1~4层 5 上行高峰 65.0 11.3 L5-14 5 1350kg(17人) 3.5m/s 5~14层 10 上行高峰 54.9 10.3 *注:1、电梯按照85%满载率计算

5-14层办公区选梯:

(1)初选额定重量为1350Kg(17人),额定速度3.5m/s的电梯5台。

(2)计算该电梯运行一周的时间(采用查曲线法): RTT=2Hm/v+t (t查表为120 s) = (2*(15-1)*3.5+120)/3.5

= 140s

(3)办公区使用电梯人数:M=816人 (4)所使用电梯每5分钟的运输力:

300L(Pu+Pd)

LS=--------------------X100%

M*RTT

=17%>LJ=15%

(5)平均运行间隔:

电梯平均周期运行时间 IN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TT/L

电梯台数

=150/5

=30 s

与乘客期望的平均候梯时间相比,符合标准。

所以,选用额定载重量1350(17人)、额定速度3.5m/s的客货的电梯5台能够满

足该办公区的交通需求。 (6)分析

1、 低区和高区电梯的间隔时间和处理能力都基本能满足使用要求,如不能再增加电梯的情况下,建议采用此电梯配置方案。低区电梯建议采用3.5m/s的

方案,以降低间隔时间。

建筑物性质 出租办公楼 一个公司专用办公楼 5分钟输送能力(%) 11%-15% 16%-20% 经实际测算,住宅楼一般没有很明显的人流高峰,住宅楼 所以在实际计算时只需考虑平均运行间隔,5分钟输送能力可不予考虑。 医院综合性大楼 参照住宅楼的方法计算

5.电梯与机房的布置

1.电梯的布置

电梯在建筑物内是最引人注意的设备,它应与大楼的布置和装饰相协调。一般遵

循以下几点原则: 1.放到容易看到的地方

期望平均候梯时间t t<30 s 良好 30 s40 s 不好

2.将电梯设置在证明或打听通路的旁侧或两侧。 3.在商业大厦中,电梯集中设置在售货区,一端可以看到的

总之,建筑物中电梯的布置尽量从方便乘客使用、缩短平均等候时间、提高电梯

的运行效率的角度考虑。

5.电梯机房布置

1、电梯机房设置有几种,一是在井道正上方(有机房),二是曳引机在井道内(无机房),三是在井道旁边设置(几乎很少用)。有机房电梯如使用永磁同步曳引机,则机房可与井道一样大,即,井道向上延伸形成一个独立的小机房。机房最小高

度为曳引机维修预留吊钩下端至机房露面距离最小不小于2.5米。

2、设备层不一定有电梯机房。但如果你的楼很高,电梯需要分区运行,转换层换

乘电梯,则可能在中间楼层设置机房。

3、如果是高速梯,房间紧挨机房肯定受噪音影响。如果是低速1米的梯子,采用

永磁同步则影响不大。 6.电梯的电气、机械安装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额定载重量5000kg及以下、额定速度5m/s及以下的各类国产曳

引驱动电梯电气设备安装工程。

2 施工准备 2.1 设备、材料要求:

2.1.1 各电气设备及部件的规格、数量、质量应符合有关要求,各种开关应动作

灵活可靠;控制柜、励磁柜应有出厂一合格证。

2.1.2 槽钢、角钢无锈蚀,膨胀螺栓、螺丝、射钉、射钉子弹、电焊条等的规格、

性能应符合图纸及使用要求。

2.2 主要机具:

电焊机及电焊工具、线坠、钢板尺、扳手、钢锯、盒尺、射钉器、防护面罩、电

锤、脱线钳、螺丝刀、克丝甜、电工刀、手电钻。

3 操作工艺 3.1 安装控制柜

3.1.1 根据机房布置图及现场情况确定控制柜位置。一般应远离门窗,与门窗、

墙的距离不小于600mm,并考虑维修方便。

3.1.2控制柜的过线盒要按安装图的要求用膨胀螺栓固定在机房地面上。若无控制

柜过线盒,则要制作控制柜型钢底座电混凝土底座。

3.1.3 控制柜安装固定要牢固。多台柜并排安装时,其间应无明显缝隙且柜面应

在同一平面上。

3.1.4 小型的励磁柜安装在距地面高1200mm以上的金属支架上(以便调整)。

3.2 安装极限开关:

3.2.1 根据布置图,若极限开关选用墙上安装方式时,要安装在机房门入口处,

要求开关底部距地面高度1.2~1.4m。

3.2.2 根据布置图位置,若在机房地面上安装极限开关时,要按开关能和梯井极

限绳上、下对应来确定安装位置。

3.3 安装中间接线盒、随缆架。

3.3.1 中间接线盒设在梯井内,其高度按下式确定:

高度(最底层厅门地坎至中间接线盒底的垂直距离)= 电梯行程+1500mm+200mm。若中间接线盒设在夹层或机房内,其高度(盒底)距夹层或机房地面不低于300mm。 3.3.2 中间接线盒水平位置要根据随缆既不能碰轨道支架又不能碰厅门地坎的

要求来确定。

3.3.3 中间接线盒用膨胀螺栓固定于墙壁上。在中间接线盒底面下方200mm处安装随缆架。固定随缆架要用不小于φ16的膨胀螺栓两条以上(视随缆重量而定),

以保证其牢度。 3.4 配管、配线槽:

3.4.1机房配管除图纸规定沿墙敷设明管外,均要敷设暗管,梯井允许敷设明管。

电线管的规格要根据敷设导线的数量决定。

3.4.2 配φ20以下的管采用丝扣管箍连接。φ25以上的管可采用焊接连接。管子

连接门、出线口要用钢锉锉光,以免划伤导线。 管子焊接接口要齐,不能有缝隙或错口。

3.4.3 进入落地式配电箱(柜)的电线管路,应排列整齐,管口高于基础面不小

于50mm。

3.4.4明配管以下各处需设支架:直管每隔2~2.5m,横管不大于1.51m。金属软管

不大于1m,拐弯处及出入箱盒两端为150mm。

3.4.5 钢管进入接线盒及配电箱,暗配管可用焊接固定,管口露出盒(箱)小于

5mm,明配管应用锁紧螺母固定,露出锁母的丝扣为2~4扣。

3.4.6 钢管与设备连接,要把钢管敷设到设备外壳的进线口内,如有困难,可采

用下述两种方法:

3.4.6 在钢管出线口处加软塑料管引入设备,但钢管出线口与设备进线口距离应

在200mm以内。

3.4.8 井道内敷设电线管时,各层应装分支接线盒(箱),并根据需要加端子板。

3.4.9 管盒要用开孔器开孔,孔径不大于管外径1mm。

3.4.10 机房配线槽除设计选定的厚线槽外,均应沿墙、梁或梯板下面敷设,线

槽敷设应模平竖直。

3.4.11 梯井线槽到每层的分支导线较多时,应设分线盒并考虑加端子板。 3.4.13 线槽应有良好的接地保护,线槽接头应严密并作跨接地线。

3.4.15 线槽采用射钉或膨胀螺栓固定。 3.4.16 线槽安装完后补刷沥青漆一道,以防锈蚀。

3.5 挂随行电缆:

3.5.1随行电缆的长度应根据中线盒及轿厢底接线盒实际位置;加上两头电缆支架绑扎长度及接线余量确定。3.5.2 轿底电缆支架和井道电缆支架的水平距离不小

于:8芯电缆为500mm,16~24芯电缆为800mm。

3.5.3 挂随缆前应将电缆自由悬垂,使其内应力消除。多根随缆不宜绑扎成排。

3.5.5 电缆入接线盒应留出适当余量,压接牢固,排列整齐。

3.5.6 当随缆距导轨支架过近时,为了防止随缆损坏,可自底坑沿导轨支架焊φ

6圆钢至高于井道中部1.5m处,或设保护网。 3.6 安装缓速开关、眼位开关及其碰铁:

3.6.1 碰铁应无扭曲、变形,安装后调整其垂直度偏差不大于长度的1/1000,最

大偏差不大于3mm(碰铁的斜面除外)。

3.6.2 缓速开关、限位开关的位置按下述要求确定:

3.6.2.1一般交流低速电梯(1m/s及以下),开关的第一级做为强迫减速,将快速转换为慢速运行。第二级应做为限位用,当轿厢因故超过上下端站50~100mm时,

即切断顺方向控制电路。

3.6.2.2端站强迫减速装置有一级或多级减速开关,这些开关的动作时间略滞后于同级正常减速动作时间。当正常减速失效时,装置按照规定级别进行减速。

3.6.4 开关碰轮的安装方向应符合要求,以防损坏。

3.7 安装感应开关和感应板:

3.7.1无论装在轿厢上的平层感应开关及开门感应开关,还是装在轨道上的选层、截车感应开关(这种是没有选层器的电梯),其形式基本相同。安装应横平竖直,

各侧面应在同一垂直面上,其垂直偏差不大于1mm。

3.7.2感应板安装应垂直,插入感应器时宜位于中间,若感应器灵敏度达不到要求

时,可适当调整感应板,但与感应器内各侧间隙不小于7mm。

3.7.3 感应板应能上下,左右调节,调节后螺栓应可靠锁紧,电梯正常运行时不

得与感应器产生摩擦,严禁碰撞。 3.8 指示灯、按钮、操纵盘安装:

3.8.2 指示灯、按钮、操纵盘的面板应盖平,遮光罩良好,不应有漏光和串光现

象。

3.8.3 按钮及开关应灵活可靠,不应有阻塞现象。

3.9 安装底坑检修盒:

3.9.1底坑检修盒的安装位置应选择在距线槽或接线盒较近、操作方便、不影响电

梯运行的地方。图5-114为检修盒安装在靠线槽较近一侧的地坎下面。 3.9.2 底坑检修盒用膨胀螺栓固定在井壁上。检修盒、电线管、线槽之间都要跨

接地线。

3.10 导线敷设及接、焊、包、压头:

3.10.1 穿线前将钢管或线槽内清扫干净,不得有积水、污物。

3.10.2根据管路的长度留出适当余量进行断线,穿线时不能出现损伤线皮,扭结等现象,并留出适当备用线(10~20根备1根,20~50根备2根,50~100根备3根)。

3.10.3

导线要按布线图敷设,电梯的供电电源必须单独敷设。动力和控制线路宜分别敷设。微信号及电子线路应按产品要求单独敷设或采取抗干扰措施。若在同一线槽

中敷设,其间要加隔板。

3.10.7 设备及盘柜压线前应将导线沿接线端子方向整理成束,然后用小线或尼

龙卡子绑扎,以便故障检查。

3.10.8 导线终端应设方向套或标记牌,并注明该线路编号。 3.10.9 导线压接要严、实,不能有松脱、虚接现象。

7.电梯新技术的应用

电梯新技术应用已经成为电梯发展的主要趋势 其中包括节能技术,控制技术,安全技术以及新技术材料。

1.楼层厅站登记系统

该系统操纵盘设置在各层站候梯厅,操纵盘号码对应各楼层号码。乘客只需在呼梯时登记目的楼层号码,就会知道应该去乘梯组中哪台电梯,从而提前去厅门等候。待乘客进入轿厢后不再需要选层,轿厢会在目的楼层停梯。该系统的关键是处理好新召唤的候梯时间对原先已安排好的那些召唤服务时间的延误问题。

2.双层轿厢的电梯

该电梯有2层轿厢,一层在另一层之上,同时运行。双层轿厢电梯增加了额定容量,节省了井道空间,提高了输送能力,特别适合超高层建筑往返空中大厅的高速直驶电梯。双层轿厢电梯要求相邻的层高相等,且存在上下层乘客出入轿厢所

需时间取最大值的问题。

3.集垂直运输与水平运输的复合运输系统

该系统采用直线电机驱动,在一个井道内设置多台轿厢。该系统节省了井道占用的空间,解决了超高层建筑电梯钢丝绳和电缆重量太大的问题,尤其适合于具有

同一底楼的多塔形高层建筑群中前往空中大厅的穿梭直驶电梯。

4.交流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驱动的无机房电梯

无机房电梯由于曳引机和控制柜置于井道中,省去了独立机房,节约了建筑成本,

增加了大楼的有效面积,提高了大楼建筑美学的设计自由度。

5.彩色大屏幕液晶楼层显示器

这类显示器可以以高分辨率的彩色平面或三维图像显示电梯的楼层信息(如位置、运行方向),还可以显示实时的载荷、故障状态等。该装置缓解了陌生乘客在轿厢内面对面对视时的尴尬、无趣的局面,降低了乘客乘梯时心理等待焦虑感。

6.电梯远程监控系统

该系统是将控制柜中的信号处理计算机获得的电梯运行和故障信息通过公共电话网络或专用网络传输到远程的能够提供可视界面的专业电梯服务中心的计算机,以便那里的服务人员掌握电梯运行情况,特别是故障情况。该系统一般具有显示故障、分析故障、故障统计与预测等功能,还有的可实现远程调试与操作,便于维修人员迅速进行维修应答和采取维修措施。这样缩短了故障处理时间,简化了

人工故障检查的劳动,保证了大楼电梯安全高效地运行。

7.安全技术方面

一方面传统的电梯安全部件正在改用双向安全系统;另一方面电梯使用的安全技术也在不断扩大,包括了IC卡电梯管理系统、指纹识别系统以及小区监控系统等。

而直接进户的三门电梯也将成为一些高档社区的选择趋势。

8.电梯的调试与验收

电梯的种类很多,控制方式各不相同,但调试的要求和方法都应符合我国GB7588~9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和GB10060~93电梯安装验

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1、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1.机房内曳引钢丝绳与楼板等孔洞的处理:

机房内曳引钢线绳与楼板孔洞每边间隙应为20~40毫米,通向井道的孔洞四周应筑一高50毫米以上、宽度适当的台阶。限速器钢丝绳、选层器钢带,极限开关

钢丝绳通过机房楼板时的孔洞与曳引钢丝绳同样要求处理。

2.清除调试电梯的一切障碍物:

(1)拆除井道中余留的脚手架和原安装电梯时留下的杂物,如样板架等,清

除井道、地坑内的杂物和垃圾。

(2)清除轿厢内,轿顶上,轿门、层门地坎槽中的杂物和垃圾。

(3)清除一切阻碍电梯运动的物件。

3.安全检查:

在轿厢与对重悬挂在曳引轮上后,在拆除起吊轿厢手拉葫芦和保险钢丝绳前,电梯轿厢必须已装好可靠的限速器———安全钳超速保护安全装置,以防万一轿厢打滑下坠,酿成事故。这是一个先决条件,否则就不能拆除保险钢丝绳和动车。

4.润滑工作

(1)按规定对曳引电动机轴承、减速器、限速器及张紧轮等传动装置作加油

润滑工作,所加润滑剂应符合电梯出厂说明规定的要求。 (2)按规定对轿厢导轨、对重导轨、门导轨及门滑轮进行润滑。 (3)对安全钳的拉杆机构应润滑并试验其动作是否灵活可靠。 (4)对液压式缓冲器调试前应对缓冲器加注工厂设计规定的液压油或其它适

用的油类(一般为HJ-5或HJ-10机械油)。

2、调试前的电气检查

1.测量电源电压,其波动值应不大于±7%。

2.检查控制柜及其它电气设备的接线是否有接错、漏接或虚接。

3.检查各路熔断器内的熔断丝的容量是否合理。

4.检查轿厢操纵按钮动作是否灵活,信号显示清晰,控制功能正确有效。检

查呼梯楼层显示等信号系统功能是否有效,指示正确,功能无误。 5.按照GB7588~95规范附录A的要求,检查电气安全装置是否可靠,

其内容为:

(1)检修门、安全门及检修活板门关闭位置安全触点是否可靠。 (2)检查层门、轿门锁闭状况、关闭位置时机电联锁开关触点的可靠性。

(3)检查轿门安全触板或电子接近开关的可靠性。 (4)检查补偿绳张紧装置的电气触点的可靠性。 (5)检查限速绳张紧装置的电气触点的可靠性。

(6)检查限速器是否能按要求动作,切断安全钳开关使曳引机与制动器断电。

(7)检查缓冲器复位装置电气触点的可靠性。 (8)检查端站减速开关,限位开关的可靠性。

(9)检查极限开关的可靠性。

(10)检查检修运行开关、紧急电动运行开关,急停开关等的可靠性。

(11)检查轿厢钥匙开关和每台电梯主开关控制的可靠性。

(12)检查轿厢平层或再平层电气触点或线路的动作可靠性。

(1 3)检查选层器钢带保护开关的可靠性。

3、调试前的机械部件检查

1.检查控制柜的上、下车机械限位是否调节合适。

2.检查限速轮、选层器钢带轮的旋转方向是否符合运行要求。选层器钢带是

否张紧,且运行时不与轿厢或对重相碰触。 3.检查导靴与导轨的接合情况是否符合要求。

4.检查安全钳及连杆机构能否灵活动作,要求两侧安全钳楔块能同时动作,

且间隙相等。

5.检查限速器钢丝绳与轿厢安全拉杆等连接部位,连接牢固可靠,动作迅速

灵活。

6.检查端站减速开关、限位开关、极限开关的碰轮与轿厢撞弓的相对位置是

否正确,动作是否灵活和能否正确复位。

4、部件调试: 1.制动器:

电梯曳引机所配制动器都是常闭式双瓦块直流电磁制动器。通常应在曳引绳未挂上前调整到符合要求的程度,电梯试运转前应再次复校。直流电梯与交流电梯制动器的外型基本相似,但具体构造稍有差异。现以交流电梯的电磁制动器为例,

列出制动器的调试步骤如下: (1)调整制动器电源的直流电压:

正常起动时制动器线口卷两端电压为110V,串入分压电阻(ERl)后为55±5V,此电压适用于一般双速电机用制动器,其它类型的电梯制动器的电压

如设计时非110V时应按要求另定端电压数进行调试。

(2)适当调节制动力调节螺母使制动器有一定的制动力,防止电梯停车时发

生滑移情况。

(3)将间隙均匀调节螺栓和制动声音调节螺栓适当放松,再调节间隙大小螺

母,使制动闸瓦与制动轮在线口卷通电时有一定间隙。

(4)调节螺栓#2,#3,使制动器通电时制动轮与闸瓦四周间隙均匀相等。 (5)调节螺母#5,使制动轮与闸瓦在松闸时间隙不大于0.7毫米(15

-0.7毫米)。

(6)调节螺栓#4,使制动器动作时声音减压到最轻为止。

按上述步骤反复调整,达到要求后将所有防松螺母并紧,以防受震动后松开而

影响制动性能。 5、电梯的整机运行调试

在电梯运行之前,应拆除对重下面的垫块,轿厢的吊钩及保险装置,并做好人员安排,一般机房内1~2名,轿厢内1名,轿顶上1~2名,应各负其职不得擅自离开,一切行动应听从轿顶人员指挥。以检修速度上、下开一行程,检查和

调整以下项目:

1.检查排除井道内所有影响电梯运行的杂物,注意轿顶人员的自身安全。 2.检查电梯运行部件之间及其与静止部件之间的间隙,是否符合要求。(如

与井道墙壁,厅站地槛、对重支架等)。

3.检查电梯制动器动作情况,如不符合要求,再按前面所叙述的步骤及要求

重新调整。

4.检查轿顶各感应器与相应感应板的相对位置。

5.检查选层器钢带、限速器钢丝绳及补偿装置、电缆等随轿厢和对重的运行

情况。

6.调整轿门上开门刀片与各层层门门锁滚轮的相对位置,及检查各层层门的

开、关门情况。

7.调节端站限位开关的高低位置,使轿厢地坎与该层层站地坎停平后,正好

切断顺向控制回路。

8.调节上、下极限开关碰轮的位置,应使极限开关在轿厢或对重接触缓冲器之前起作用,并在缓冲器被压缩期间保持其动作状态。即极限开关此时能切断总电源,使轿厢停止运动。调节时可暂时跨接端站的顺向限位开关,调节妥当后应

立即拆除跨接线。

9.检查轿厢及对重架的缓冲碰板至缓冲器上平面的缓冲距离(对弹簧式缓冲器此距离为200~350毫米;对液压式缓冲器此距离应为150~400毫米),以及缓冲

器与碰板中心的位置偏差,应满足安装要求。

6、电梯的安装验收试验

在完成本节第一、二、三、四、五所规定的试车运转项目合格以后,即可正式

进入安装验收试验工作,其试验项目如下所述:

1.曳引检查:

(1)检查电梯平衡系数应为40%~50%。轿厢分别以空载和额定载荷的25%、40%、50%、75%、100%、110%时作上下运行,当轿厢与对重运行到同一水平位置时对交流电动机测量电流(或转速),对于直流电动机测量电流同时测量电压(或转速)。平衡系数用绘制电流—负荷曲线(或速度—负荷曲线),以向上、向

下运行曲线的交点来确定。

(2)检查曳引能力

在相应于电梯最严重的制动情况下,停车数次,进行曳引检查,每次试验,轿

厢应完全停止。

试验方法:

①行程上部范围内,上行,轿厢空载;

②行程下部范围内,轿厢内载有125%额定载荷,以正常运行速度下行,切

断电动机与制动器供电。

③当对重支承在被其压缩的缓冲器上时,空载轿厢不能向上提起。 ④当轿厢面积不能限制载荷超过额定值及额定载重量不是按表2-1要求计算的载货电梯病床电梯及非商业用汽车电梯,再需用150%额定载荷做曳引静载检

查,历时10min,曳引绳无打滑现象。

2.限速器:

限速器应运转平稳,制动可靠,封记应完好无损。

3.安全钳:

①轿厢安全钳

在动态试验过程中,轿厢安全钳应动作可靠,使轿厢支承在导轨上。在试验之

后,未出现影响电梯正常使用的损坏。

②对重安全钳:如因电梯井道底坑还有人可能到达的空间时,对重亦应设置安全钳,如该安全钳由限速器操纵,可用与轿厢安全钳相同的方法进行试验。对无

限速器操纵的对重安全钳,应进行动态试验。

③安全钳的试验方法:

轿厢安全钳的试验,应在轿厢下行期间进行:

①瞬时式安全钳,轿厢应载有均匀分布的额定载荷并在检修速度时进行。复验或定期检验时,各种安全钳均采用空轿厢,在平层或检修速度下进行。 ②渐进式安全钳,轿厢应载有均匀分布125%的额定载荷,在平层速度或检修速度下进行。以上试验轿厢应可靠制动,且在载荷试验后相对于原正常位置轿

厢底倾斜度不超过5%。

③试验完毕后,应将轿厢向上提升或用专用工具使安全钳复位,同时将安全钳开关也复位,并检查修复由于试验而损坏的导轨表面,并作好记录。

④渐进式安全钳的制动距离h,可按下式计算:

h=+0.10+0.03米

式中:h———安全钳动作后的制动距离,米;

Vc———限速器动作速度,米/秒; gn———标准重力加速度,取gn9.8米/秒;

0.1米———相当于响应时间内的运动距离。 0.03米———相当于夹紧件与导轨接触期间的运行距离。

如制动距离过小,则减速度过大,人体难以承受;如制动距离过大,则其安全

性能就会受到影响。

4.缓冲器:

(1)液压、弹簧缓冲器负载试验

在轿厢以额定载荷和额定速度下,对重以轿厢空载和额定速度下分别碰撞液压缓冲器,载有额定载重量的轿厢压在蓄能型缓冲器(或各缓冲器)上,悬挂绳松

弛,缓冲器应平稳,零件应无损伤或明显变形。

(2)液压缓冲器复位试验

在轿厢空载的情况下进行,以检修速度下降将缓冲器全压缩,从轿厢开始离开缓冲器一瞬起,直到缓冲器回复到原状上,所需时间应少于120秒。 5.校验轿厢内报警装置,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报警功能可靠。

6.运行试验:

(1)轿厢分别以空载,50%额定载荷和额定载荷三种工况并在通电持续率40%情况下,达到全行程范围,按120次/h,每天不少于8h,各起制动运行1000次,

电梯应运行平稳,制动可靠,连续运行无故障。

(2)制动器温升不超过60K,曳引机减速器温升不超过60K,其温度不超过85℃,

电动机温升不超过GB12974的规定。

(3)曳引机减速器,除蜗杆轴伸出一端漏油面积平均每小时不超过150cm外,

其余各处不得有渗漏油。

(4)乘客电梯起、制动应平稳迅速,起、制动加、减速度最大值均不大于1.5米/秒2,额定速度1米/秒<V≤2米/秒的电梯平均加、减速度不小于0.48米/秒2,额定速度为2.0米/秒<V≤2.5米/秒的电梯平均加、减速度应不小于

0.65米/秒2。

(5)乘客电梯与病床电梯的轿厢运行应平稳,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振动加速

度应分别不大于25cm/s2和15cm/s2。

(6)控制柜、电机、曳引机工作应正常,电压、电流实测最大值应符合相应的规定;平衡载荷运行试验,上、下方向的电流值应基本相符,其差值不应超过

5%。 7.超载试验:

电梯在110%的额定载荷、断开超载控制电路,通电持续率40%情况下,运行30分钟,电梯应能可靠地起动、运行和停止,制动可靠,曳引机工作正常。

8.额定速度试验

轿厢加入平衡载荷,向下运行至行程中段(除去加速和减速段)时的速度不得

大于额定速度的确105%,宜不小于额定速度的92%。

9.平层准确度试验: (1)调节舒适感:

①在进行平层准确度试验前,应先将电梯的舒适感调节好。

②电梯舒适感与其起制动加、减速度值的大小有关,同时还与电动机的负载特

性,加、减速度的时间及换速、制动特性等有关。其中电动机的负载特性主要取决于电动机本身的性能,但可通过启动电阻作一定范围的调节;加、减速度的时间可通过并接启动电阻值的大小和接入时间来加以调节。换速特性须调节换速时间,一般电梯可通过井道上、下减速感应板或选层器的上、下减速触点的位置来解决。若换速过早将导致电梯的运载能力下降,而换速过迟则减速度过大,舒适

感就差。

制动器性能可通过调节制动器弹簧的压紧力而达到要求,制动特性过硬时制动力大,制动可靠,但舒适感差,反之,当制动特性软时,虽然舒适感较好,但电

梯在额定负载或空载情况下易产生滑车状态对安全可靠性产生影响。

(2)调整平层准确度

电梯在调整好舒适感后即可进行平层准确度的调整和试验。在轿厢内装入平衡重量,先调整上端站与下端站及中间层站的平层准确度。此时可通过移动轿顶感应器支架位置以及井道内相应层感应板的位置进行调节。这三点调整完好以后,再调整其余各层楼的平层准确度,此时只允许调节井道各层感应板的位置来达到

平层准确度要求。各类电梯轿厢的平层准确度应满足以下规定: V≤0.63米/秒的交流双速电梯,在±15mm的范围内,0.63米/秒<V≤1.00米/秒的交流双速电梯,在±30mm的范围内,V≤2.5米/秒的各类交流调速电梯和直流电梯均在±15mm的范围内;V≥2.5米/秒的电梯应满足生产厂家的设计要

求。 10.噪声试验:

(1)各机构和电气设备在工作时不得有异常撞击声或响声。乘客电梯与病床电梯的总噪声应符合表6-6规定值。载货电梯又考核机房噪声值。对于V=2.5m/s

的乘客电梯,运行中轿内噪声最大值不应大于60dB(A)。

(2)噪声测试方法: ①轿厢运行噪声测试中央

传声器置于轿厢内中央距轿厢地面高1.5米。

②开关门过程的噪声测试

传声器分别置于层门和轿厢门宽度的中央,距门0.24米,距地面高1.5米。

③机房及发电机房噪声测试

传声器在机房中,距地面高1.5米,距声源1米处,测4点。在声源上部1米

处测点。共测5点峰值除外。 (3)测试结果的计算与评定 ①测试中声级计采用A计权,快挡。

②轿厢运行噪声以额定速度上行、下行,取最大值。 ③开、关门过程噪声,以开、关门过程的峰值作评定依据。

④机房噪声,以噪声测试的最大值作评定依据。

试验结果应记入表6-8。 11.电梯的可靠性

可靠性应符合GB10058-97技术条件4的规定

①整机可靠性检验为交付使用后的电梯,起、制动运行60000次中发生失效(故

障)的次数,应符合表6-9规定。

②电梯每次失效(故障)允许的修复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

③附失效(故障)、失效(故障)次数,修复时间及其检验的规定见附录B。

7、电梯的验收检验要求

电梯在验收检验前,电梯及其环境应清理干净。机房、井道与底坑均不应有与电梯无关的其他设置,底坑不应渗水、积水。此外还应符合下述条件: 机房应贴有发生困人故障时的救援步骤、方法和轿厢移动装置使用的详细说明。松闸板手应漆成红色,盘车手轮应涂成黄色。可以拆卸的盘车手轮应放置在机房内容易接近的明显部位。在电动机或盘车手轮上应有与轿厢升降方向相对应

的标志。

系统接地应根据供电系统采用符合电业要求的型式,在三相五线制和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应分别采用TN-S和TN-C-S型式。采用TN-C-S型式时,进入机房起中性线(N)与保护线(PE)应始终分开。易于意外带电的部件与机房接地端连接性应良好,它们之间的电阻值不大于5Ω。在TN供电系统中,严禁电气设备外壳单独接地。电梯轿厢可利用随行电缆的钢芯或芯线作保护线,采用电缆芯线作

保护线时不得少于2根。

导体之间和导体对地的绝缘电阻动力电路和电气安全装置电路不小于0.5MΩ;

照明电路和其他电路不小于0.25MΩ。

电气元件标志和导线端子编号或接插件编号应清晰,并与技术资料相符。电气元件工作正常。每台电梯配备的供电系统断相、错相保护装置在电梯运行中断相

也应起保护作用(对变频变压控制的电梯只要断相保护功能有效。) 曳引机工作正常,各机械活动部位应按说明书要求加注润滑油,油量适当,除蜗杆伸出端外无渗漏。曳引轮应涂成(或部分涂成)黄色。同一机房内有多台电梯时,各台曳引机、主开关等应有编号区分。制动器动作灵活,工作可靠,制动时两侧闸瓦应紧密、均匀地贴合在制动轮工作面上,松闸后制动轮与闸瓦不发生摩

擦。

各安全装置齐全,位置正确,功能有效,能可靠地保证电梯安全运行。

工程总结

电梯不仅是大楼的主要运输工具,同时也是住在楼的标志。电梯不仅为贵司的大楼 带来附加值,也会使用户对贵司感到满意的。对于精美的大楼来说,设计优良的电梯系统是至关 重要的,否则大楼的功能将不能完全地得到发挥。最终的

电梯系统是要充分考虑大楼的需求和成 本后得出的。

当然,我们在交通模拟中也充分考虑了投资预算。因此考虑到客户在电梯数量和载重等方面 的投资限制,我们提出有可能实行的方案。该方案的突出之处是

对住在楼梯组进行了合理的分 区,使其具备以下优点:

①总体的电梯运载能力得到提高;

②低区梯速可以降低而保持较高的运载能力;投资成本得到减少;

③分区使厅门数量减少了,投资成本也得到减少; ④分区使部分楼层使用面积增加,增加了大楼的出租面积;

虽然我们建议增加1台电梯,但该成本的增加可以通过上述途径得以消除,因此这是一个较 切合实际的方案。详细的分析数据请看附带的电梯交通模拟分析

表。

以上的分析结果完全根据客户提供的图纸和数据作出,为了更真实地模拟实际电梯运行的情 况而作出正确的分析,我们希望客户仔细检查楼层功能和人数,如果用梯人数有可能减少,那 么,我们很乐意为贵司大厦重新作出模拟分析,以

获得较优化的电梯系统。

由于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咨询服务,我们成功地为中国地区的许多高楼提供

了电梯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h1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