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内部审计风险的形成与控制

更新时间:2023-08-29 03:2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浅析内部审计风险的形成与控制

一、引言

随着一些上市公司的破产以及审计行业出现的诚信危机,企业的内部审计问题成为审计理论界和审计实践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审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考察,从而做出不同的分类,其中审计按主体不同分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内部审计是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是为了检查企业单位所建立的政策和程序是否得到贯彻和执行以及贯彻和执行的结果是否符合其已建立的标准。因此,研究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以及防范措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内部审计概述

1999年6月,内部审计师学会董事会通过了内部审计的如下定义:“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咨询活动,用于改善机构的运作并增加其价值。通过引入一种系统的、有条理的方法去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公司治理流程的有效性,内部审计可以帮助一个机构实现其目标。”随着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审计在维护市场秩序、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内部审计可以概述为:部门或单位内部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依照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程序和方法,对本部门、本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进行审核,查明其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并提出建议和意见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

三、内部审计风险的含义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

▃ ▄ ▅ ▆ ▇ █ █ ■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 ▄ ▅ ▆ ▇ █ █ ■ ▓ 审计理论界所研究的关于审计风险的理论体系同样适用内部审计风险,审计风险分为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成反向关系,即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底,重要性水平越低则审计风险越高。初步评估的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成正向关系,而可接受的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成反向关系。《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7号——重要性与审计风险》认为:本准则所称的审计风险,是指内部审计人员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重大差异或缺陷而做出不恰当结论的可能性。因此,可以归结为:内部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告事实上存在重大错报、漏报,或者企业经营管理上存在的弊端,或内控制度存在重大漏洞缺陷,内部审计人员经过审计未能发现或失察,而提出不正确或不恰当的审计意见,审计对象及其相关方面遭受损失或损害,并由此引起审计主体承担责任的风险。为了有效地防范和避免审计风险,应对内部审计风险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深入研究,从而保证内部审计的效果。

四、 内部审计风险的基本特征

审计风险控制的主客观因素决定了其性质表现为以下基本特征:

(一) 客观性

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无论审计人员如何努力,审计风险绝不会控制到零的程度。也就是说,审计风险发生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尽管审计人员不能完全消除工作中的风险,但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改变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其发生的频率和减少损失是可以实现的。

此外,审计这个职业是需要利用知识和经验进行判断的,其中所用的大部分知识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只有通过观察来了解和传递。有判断,就有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判断正确和错误以及判断被接受和拒绝的可能,就有风险。所以,审计工作的判断性质也决定了审计风险的客观存在。

(二) 普遍性

审计风险普遍地存在于所有审计项目和整个审计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都可能导致或增加最终的审计结论出现偏差,形成审计风险。审计风险存在于所有审计项目,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内部审计组织或审计人员在选择审计项目时就有立项风险,制定审计计划时有计划不充分的风险,搜集证据时有证据不足或不力的风险,编写审计报告时有措词不当,结论不准确的风险等等。这些具体风险又是由多因素构成的,包括审计对象方面的因素,如提供资料不全,内部控制薄弱,主观上不配合等,以及审计人员自身方面的原因,如使用审计方法不当,收集证据不充分,违反审计原则,不遵守职业道德等。

(三) 潜在性

审计风险无法通过数学计算精确得出,只能依赖于执业判断。同时,审计风险的发生是以审计责任的存在为前提,假设审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没有任何约束,也不须对审计结论与客观事实的背离负任何责任,那么,就不会出现审计风险。审计责任决定了审计风险在一定时期内具有潜在性。在实际工作中,尽管审计人员可能发表了不恰当的审计意见,只要没有造成不良后果和损失,风险尚停留在潜在阶段,还不能称之为实际意义上的风险。因此,审计风险是一种可能的风险,它存在一个显化的过程,只有当审计人员被追究失误责任并承担风险损失时,才表现为实在性。

(四) 可控性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虽然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并且贯穿于所有审计项目和整个审计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一旦发生将给审计组织和人员造成有形和无形的名誉及经济损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审计人员在审计风险面前无能为力,它是可以被控制的。只要审计人员保持职业谨慎,运用职业判断,对审计风险进行评估,制定并实施合理的审计程序和方法,按照重要性的水平,就可以将其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

五、内部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

形成内部审计风险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 内部审计机构的组织形式未能有效保证其组织上和业务上的独立性

目前,我国有些企业设有内部审计机构,但基本上都处于与其他职能部门平行的地位,有些中小企业甚至还没有专职的内部审计机构,这就无法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及权威性。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企业经营者,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其独立性,但难以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不能提供积极有效的服务。实际工作中,现有的机构设置使内部审计一般不对同处一级的总公司财务部门及其他经营管理部门进行监督和评价,只审计二级企业,即便对总公司财务部门进行审计,通常也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其主要原因是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独立性不仅是审计的本质特征,而且是使审计能够有效发挥作用,并做到客观公正的必备条件。审计独立性的实质,就在于审计人与被审计人不存在经济利害关系,主要表现在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及经费来源等方面应具有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灵魂,如果不能有效保证审计机构和人员在组织上的独立性,▃▄▅▆▇██■▓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在业务工作中的自主性和权威性,就不能保证审计质量和规避审计风险。

(二) 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和风险意识的局限性

我国内审人员普遍具有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与审计工作的要求还有相当距离,主要原因是一些单位领导不重视内审工作,不重视内审人员队伍建设,将工作能力差、工作原则性不强和缺乏责任心的人员充斥到审计岗位上,导致审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缺乏专业审计知识,判断和识别风险的能力较差。

在各不同的行业中,审计人员除了要运用基本的财务会计知识和审计技巧外,还必须了解各特定行业的特性。例如在工程建设单位,审计人员还应该了解工程预算和决算的编制、工程招投标常识、经济合同内容、项目评价的基本方法等,需要合理确定工程项目的工程量和相应的定额标准,估计工程项目进度,评价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等。如果内部审计人员没有所在行业的特定的知识,那么内部审计的效果可想而知的。

有些审计人员风险意识淡薄,不对审计风险进行合理的评估,在执行审计业务的过程中,对所发现的问题和疑点没有采取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合理的方法进行职业判断,没有完全遵守专业标准和职业道德要求。部分审计人员在思想认识上也存在误区,认为内部审计是在本部门开展工作,而且上有领导,不存在审计风险,即使出现差错,也在所难免,与被审计单位打个招呼就行了,反正都是内部的事。因此,在许多人看来,内部审计机构不需要承担什么风险,更谈不上法律责任,从而导致了审计风险的产生,无法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报告。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gd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