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中学拓展性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更新时间:2023-09-03 08:1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中学拓展性课程推荐度:
- 相关推荐
xx中学拓展性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课程目的:
1、构建全面发展课程体系,提高课程适应性,促进学生个性成长,发展学生的特长。 2、提升教师课程意识,推动教师由课程执行者向课程开发者转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实现学校课程创新,促进学校特色形成,打造“个性化”学校形象。
二、课程原则
1、贴近学生:校本课程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人的个性为根本出发点。在课程选择使用上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尤其重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尊重和满足;重视学生参与,注意学生反馈信息,不断根据学生需要完善优化校本课程。 2、关联学科:根据学校的教师力量及教学设施的实际情况,校本课程的开设以学校开设的各学科相联系,一方面充分发挥学校教学资源,另一方面也能为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服务。
3、彰显特色:发掘学校特色项目资源和现有的教师水平,打造符合学校条件的有特色形成校本课程的真正校本化。
三、课程内容
以促进学生各项基本素质全面发展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以整体、优化的课程结构为核心内容,根据学生发展的需求、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师资和设施的条件等确立学校校本课程。
按课程开设的培养目标分为人文素养类、科学素养类、体育运动素养类、艺术修养类四大类。 人文素养类:通过人文文化的学习,提升学生人文文化品质,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和进行交流的能力。
科学素养类:通过各种科技自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思考的方法,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体育运动类:通过体育项目,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艺术修养类:通过艺术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增强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发现美
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流程
1、课程设置:原则上以学科为单位组织开展校本课程的实施,确定负责人及成员,组织校本课程材料。
2、学生选题:学校向学生公布校本课程开设科目、指导教师及课程说明等,学生自主选择和教师推荐课程相结合。
3、班级组成:先由教务处统计学生选课情况,再经教师推荐,学校调整各校本课程科目学习人数。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合理设计班级容量。
4、组织教学:视学生选课情况及场地限制,按校本课程课时计划表,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校本课程。
5、时间安排:周三的错时放学时间。
五、课程管理
校本课程实现学校统筹规划,教师自主实施,学校监督检查,教师总结反馈。
1、学校对已开发的校本课程统一制定课时计划,对任课教师、教学场地等规划设计。
2、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按步实施、校本课程领导小组随机听课,随时测评。
3、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4、任课教师根椐课时计划,联系场地、器材等,实施课程。
5、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6、任课教师对学生参与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并对自已的教学反馈总结,以利于今后的校本课程教学。
7、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8、定期汇报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评价
1、教师评价:
(1)教师从教应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有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作品及在活动中、竞赛中取得成绩的资料。
(4)校本课程领导小组通过听课、查阅教师记录、问卷调查等形式对教师考核,记入校本业务档案。
2、学生评价:
(1) 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2) 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差”记录,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3) 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通过实践创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异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
新桥中学拓展型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拓展型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改善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选择学习的能力为宗旨,体现不同基础要求的、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它着眼于激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个性与社会化的和谐发展,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它也是基础性课程的拓宽与延伸,是为学生学习研究型课程积累更宽泛知识与经验、能力与方法,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共同为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服务。
二、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学会观察和思考、探究和质疑,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感受生活中的美和快乐。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学会交往、合作,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6、加强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拓展型课程,推进二期课改的实施,培养一批一专多能、精于探究的教学骨干,使学校拓展型课程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三、课程原则:
1、基础性:以基础型课程为出发点,满足学生个性特长和生存发展发展需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
2、多样性:课程内容具有多样性,提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的需要有更多的选择,以适应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个性发展需要。
3、开放性:强调学习与生活及社会发展的联系,加强知识系统的开放性、知识的形成过程的开放性、知识的来源的开放性。
4、时代性:课程教学方法和内容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利用最新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及国内外最先进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课程内容的编制主动适应社会的需要,根据现代科学及学科发展的新变化,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并不断加强与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5、综合性:加强课程学科知识的再组合,重视学科内知识的的相互渗透和不同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重视科学性和人文性的整合;重视民族性和国际性的整合;注重科学原理的认识和掌握;注重态度、方法、精神的综合培养。 6、前瞻性:课程的开发应该与时俱进,符合时代潮流,追随时代进步、社会发展,不断更新课程内容或增加新内容。
四、课程选择:
1、关注学生的需要、追求、兴趣与爱好的差异,结合学校实际,积极开发和利用教材以外的课程教育资源,充实和完善拓展型课程设置。增强课程的可选择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自主拓展系列课程。
2、拓宽课程内容,加强课程间联系和整合,积极探索拓展型课程校本化实践,努力开发学校特色课程,提高拓展型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适应性。
3、积极实施科技教育、心理、生理健康教育等特色教育拓展型课程。 五、课程结构: 1、限定性拓展课
由学校统一安排在课表内(如语文阅读、数学学法指导、英语听力训练、物理解题方法与思路等),指导教师可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确定具体的拓展内容,主要在初二、初三年级及高中开设。
2、自主拓展课
由教导处负责向班主任和学生发放拓展型课程选择意愿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自主选择,主要在预初年级、初一年级开设。
六、课程组织实施:
1、组织管理:以校长为负责人,成立学校拓展型课程开发和实施领导小组,由教导处全面负责学校拓展型课程的开展与实施情况。
2、科目开发:发动和组织教师提出拓展型课程科目,从中筛选重点开发。教师从自己学科优势、知识结构、个性特长进行整理编写,形成教材。教材审核后,课程选入学校拓展型课程管理系统,组成课程题库。
3、教师培训:教师加强学习,学校加强对执教拓展型课程教师的培训,以自培为主。
4、保障措施:
(1)学校各部门(教导处、总务处、信息技术组等)为实施课程提供服务和设备保障,学校方面投入一定的教育经费(购买设备、器材、外聘教师等)。
(2)发挥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的管理作用。教研组长应鼓励和帮助教师撰
写校本教材和开好科目。教研组长带头、示范,提高本组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深入课堂、加强听课,指导和研究教材、教法。定期(期中、期末)向教导处反馈教学信息。年级组长协助教导处,负责做好年级拓展型课程开设的组织、协调工作,加强与班主任和年级任课教师(拓展教师可以跨年级任教)的联系和沟通,按时、认真地协助教导处做好学生报名和编班(拓展型课程班)工作。
(3)发挥任教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认真备好教案(教材、教法、学生、练习或实践)和讲义或教材。准时在学校统一安排的教学场所进行教学。对学生出勤作好记录。在教学过程中,任教教师应探索结合教学活动的多元评价方式,过程评价比重一般应大于结果评价。
(4)学校有一流的教育教学设备和资源。学校图书馆可以为学生的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提供相关图书;塑胶跑道的田径场、足球场,以及室内体育馆等为学校开展拓展型课程创设了较好的硬件环境。
七、课程管理:
1、开设年级:学校各年级
2、开设课时:各年级由语、数、英学科自行安排1课时,另外预初年级专项拓展课每周1课时,初一年级专项拓展课每周2课时。
3、开设方法:
(1)限定性拓展课:学校根据年级特点统一安排科目,指导教师可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确定具体的拓展内容。
(2)自主性拓展课:教师填写拓展型课程开课申请表,申报科目。教导处选择确定可开课程排入课表,学生选择科目,教导处整理学生选课结果,落实学生名单及上课教室。
4、教导处在每学期开学初列出拓展型课程总时间表。
说明:学校规定,期中考试一周停上拓展型课程;如遇学校重大活动,由教导处安排,通知暂停。
5、拓展型课程列入学校课表,应正常进行。教师如有请假、调课、增减课时等特殊情况,须报教导处,经核准后有效。并由教导处负责通知相关师生。 6、建立正常的教学反馈制度,及时协调和处理相关事务。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效率。
八、课程评价
(一)对学生的评价
在评价上学校采用参与评价、绩效评价加成果评价的模式,在评价的主体上取向多元化,对学生的发展起到制约和激励导向作用,使其成为实施拓展型课程的有效保障。
1、参与评价:突出过程性评价,采用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学生、同伴和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参与状况、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拓展情况进行评价,在规定的时间里收集评价的原始数据,对数据按照评价方案进行收集,按“(自评+互评)×30%+教师×40%”进行处理。参与评价分数占到选修该课程总成绩的50%。
2、绩效评价:通过拓展型课程科目考查的方式进行,在学生选修某一门拓展型课程学习结束时进行科目考查,科目考查根据课程的具体情况,可采用笔试、面试、表演、动手制作、小论文等形式进行,主要考查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发展状况,考察绩效。由教师对绩效进行评定,绩效评价分数占到选修该课程总成绩的40%。
3、成果评价:对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相关学习领域的技能和特长发展起到导向和激励作用。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后,参加相关校、区、市相关竞赛和主题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和优异成果的;相关作品、制作发表或参与全校交流展示的;
通过课程学习在某一方面特长表现突出的,均可由本人填写拓展型课程学习成果记录表,由教师审核认定后给予其1——10分加分,成果评价分数占到选修该课程总成绩的10%。
根据三项评价的总和,对学生拓展课成绩进行等第评定,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第。
(二)对教师的评价 1、评价内容
(1)教学计划对发展学生个性的合理性;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时代性、层次性和综合性;
(2)教师对所教每一个学生的关注程度;在实施拓展型课程中的投入程度; (3)教师在开发和建设拓展型课程过程中其专业水平的提高程度; (4)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等方面。 2、评价的方法 (1)学校评价
学校成立的评价小组,组成人员应对拓展型课程具有正确的认识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通过听课、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检查课程开发与建设的情况、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和教学安排等手段给教师作出一定的评价。
(2)教师自我评价
教师在课程开发与建设以及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以不断提高自己开发与实施拓展型课程的能力。
(3)学生评价
在拓展型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及完成后,可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个别调查等方法了解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并以此了解学生的需求,以不断提高拓展型课程的质量,也以次作为该科目能否继续开设的依据之一。
2010学年度预初年级和初一年级的拓展课开设情况如下:
松江六中拓展性、研究性课程实施方案
一、背景分析 (一)学校概况
松江六中地处松江城闹市区,占地36亩,是教育局直属的一所公办初中。学校创办于1958年,1979年由两所民办中学合并,后逐步成为松江区规模最大的普通完全中学。2006年9月,根据区教育局优化教育结构的办学思路,学校实现初高中分离,成为初级中学。学校现有2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25人。学校目前在编教职工85人,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38人,任课教师合格学历达100%。区学科名师2人,区教坛新秀4人,学校骨干教师队伍初步形成。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强化科学管理,优化人文环境,注重内涵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先后获得了上海市农口系统文明单位,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等荣誉称号,办学声誉正在不断提升。
(二)办学理念
我们的办学理念概括起来一句话:“一切为了满足师生不断健康和谐发展的需要。”
我们提出“一切为了满足师生不断健康和谐发展的需要”的办学理念,就是站在构建和谐校园的高度,关注学校中每一个人的人生幸福和他们的美好未来,使学校成为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学生健康成长、和谐发展的摇篮。 二、具体内容
拓展性、研究性课程是二期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设这样的课程,对于开发学生智力,提高民族素质极有帮助。松江六中极为重视拓展性、研究性课程的实施,具体有一下做法。
1、把拓展性、研究性列进课程之中。
我们四个年级在课程表中分别专门设置了学科拓展性、研究性课程。如语文学科,把阅读《小作家》作文选作为语文教学的拓展性内容。创发、科学是典型的拓展性、研究性课程,执教创发的裘老师面对缺乏既有教材的情况,专门编制了适合学生的创发教材,由于他编制认真,教学认真,很受学生欢迎。裘老师辅导的学生撰写的探究性论文也多次获奖。
2、把拓展性、研究性课程列进课外活动中。
由于教学任务紧,再加上学生兴趣不一,教导处把课外活动作为拓展性、研究性课程的重要补充。课外活动中我们开设了:写作、文学、诗歌朗诵、英语会话、英语小品、异国风情杂志编撰、美术、车船模等兴趣班。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大大拓展了学生学习视野,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3、把研究性内容渗透进学科教学中。
如何上好研究性课程呢?每个教研组都作了积极探索,老师们都把研究性内容渗透在自身学科之中。如语文学科以“如何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作为学科教学的研究内容。历史学科以“走近孔子”、“漫
游汉字王国”作为自己的教学课题。英语教学中以“课堂活动与文本学习有机结合”作为探究性课题。数学学科以“寻找生活中的数学”作为自己的课题研究。把研究性内容渗透学科教学之中,使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效果更理想。
4、成立学生探究性学习小组。
学校成立了学生探究性学习小组,分别由几位老师担任指导老师。有创发探究性学习小组,艺体探究性小组,还有社会教育探究性学习小组。这三支探究性学习小组经常活动。像社会教育探究性学习小组,一次探讨研究,写出了九篇小论文。有《厨房油烟有什么危害》、《香烟,生命凶恶的杀手》、《学生早餐的问题调查》、《当今社会是否能真正的减负》、《成功家庭教育探究》等文章,赢得了老师的一致赞赏。许多老师惊奇地感叹到:学生的潜能是一笔矿藏。
我们决心注意学习,吸收兄弟学校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探究拓展性、研究性课程实施方法,争取在原来的工作基础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附:
注:活动时间:周二下午第八节课。
石笋中学拓展型探究型课程实施方案
(2010学年)
一、指导思想:
课程是指有计划地安排每位学生学习机会的过程,并使学生获得知识、参与活动、增加体验。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在有效实施国家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资源和学校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可选择性的课程。据于此,我们以《上海市拓展型课程指导纲要》,《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方案》等文件为指导,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本课程方案的指导思想。
1、理论依据
①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
根据《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方案》,课程的设置,要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课程能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开发实践的环节和拓宽学习的渠道,能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悟、建构并丰富学习经验,实现知识的传承、能力发展和积极情感形成的统一。
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重视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勇于创新的意识、习惯和能力。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各类实践活动、社团活动和班团队活动等,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和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策略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③完善学习方式拓展学习时空
拓展型课程是引导学生掌握主动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载体。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和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倡导“做、想、讲、看、听”有机统一的学习过程,倡导合理灵活地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和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通过多种途径来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2、校情依据
①课程的选择要符合我校的校情
我校是普通初级中学,根据目前生源不理想的实际情况,即学习基础差异和兴趣差异比较大的情况下,注重拓展型课程在广度方面的开发,课程内容的设置能体现出多领域覆盖和多样化的特点,通过积极的发掘课程资源,以课程的多样化、可选择性来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所以在课程内容构建和实施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亲历、体验和实践,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其在学习体验中去掌握学习方法,在实践过程中去发展学生的主体经验。
②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我校是一所艺术特色学校,并且地处东海之滨的新场古镇。在开发和实施拓展型、探究型课程中,在满足不同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方面的需求,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满足学生发展的多元性和多样性前提下,根据上海市二期
课改课程设置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和课程实施基础的情况通过可选择型课程结构的构建,使学生有较为丰富的课程选择,我校将重新整合课程结构,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③积极建设富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根据学校在已有校本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学校将在民族文化和艺术特色两个方面,积极形成丰富多样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建设,将遵循小课程为主,短课程优先,兼顾各学习领域,注重学生学习经历的理念,形成富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④引导教师广泛参与拓展型课程建设
教师是拓展型课程的实践者,也是开发者。目前国家赋予学校合理开发校本课程的自主权,这对每位教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在前期拓展型课程开发的基础上,对拓展型课程进行深度开发,一方面优先开发出几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能发挥我校资源优势和办学特色的核心项目。另一方面注意发挥教师本身的学科优势和特长,重视以学科作为基础进行延伸的学习项目的挖掘。 二、课程目标:
通过拓展型、探究型课程的实施,帮助学生掌握有利于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合作交流能力和健康的个性,培养学生对艺术兴趣,了解民族文化。
1.初步学会自主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课程
学生具有个体的学习经历、经验和体验,初步形成健康的个性和心理品质。学生乐于学习的心理品质和勇于拓展知识、大胆实践的精神,逐步形成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学生的特长得到发展,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创造性思维的习惯。
2.初步掌握各自感兴趣的学习领域,了解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初步形成自我规划和自主学习的意识,具有与他人交流的积极态度和基本能力;初步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一定的科学的学习方法。
3.培养对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兴趣
通过各类课程的学习,促进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对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兴趣,使广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得到显著增强,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课程设置原则:
三、课程设置和基本原则
我校拓展型、探究型课程体系的设置,是根据《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设置的整体要求来思考的。拓展型课程按其内容的设置,可分为限定拓展课程和自主拓展课程两类。
① 限定拓展课程包括:
A、活动类:如我校的文化活动(科技节、艺术节、运动会)、班团队活动、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
B、专题教育:依据我校政教处的计划安排,每学期按照不同年级对学生进行8大专题的教育系列活动。以上都属于拓展型课程中的限定拓展型课程范畴体系,也属于德育方面的范畴体系,他们之间是一种交叉关系,一般是按照课程的理念来进行管理和实施的,避免在限定拓展型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C、骨干课程:根据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学校将部分艺术特色的拓展型课程和骨干课程设置为限定拓展,在各年级开展。分别为六年级锣鼓书、七年级民防、八年级乡土。
② 自主拓展、探究课程 A、学生通过报名重新组成班级
是学生自主报名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项目,自主拓展课程主要是由学科类和活动类的科目组成。每学期对学习项目都要进行调整,探索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学习机制。每学期开学的时候,依据学校所提供的课程信息,由学生通过自主报名的方法,自主的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学习项目,形成个人学习计划,教师对学生的选课进行指导和帮助,在此基础上重新组成班级集体来开展学习活动,学习有固定的指导教师和学习地点,每周安排一课时并排入总课表,课程开设的内容基本需涵盖八大学习领域。
B、尝试短课程、套餐式的教学安排
学校鼓励教师开发短课程,一般是开发7~8个课时,期中考试以后两个‘短课程’项目之间进行对调,这样教师在开发课程的工作量方面,相对的就小一些,也容易操作,开发的课程不用一步到位,如果学生对此学习项目感兴趣的话,以后可以逐渐开发形成‘长课程’。这样对学生来说,在一个学期内就可以学到两门课程的内容,能满足部分学生的个性需求,有利于拓展型课程健康的、持续和稳定的开展。 四、课程结构:
石笋中学拓展型、探究型课程体系表
五、课程的组织实施:
1、重视开发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
学校要求拓展型课程的任课教师,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要使用初中学生知识结构相适应的教材,课程项目教材可以是自编的课程讲义,也可以是省、市、区县的统编教材。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开发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对表现突出的教师学校给予一定的奖励。学校重视教师尝试市区推荐的拓展型课程教材,为学校进一步开发校本教材奠定基础,同时学校也要求广大教师,积极的参与到课程的开发的行列中来,鼓励教师在现有的拓展型教案的基础上,不断的进行充实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讲义”或校本教材,这项工作是深入开发拓展型课程建设的需要和重要举措,也有利于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拓展型课程建设和深入发展。
2、重视教师的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对拓展型课程的教学要求,与其它类型课程的要求都是一致的,要求任课教师要一课一案,教案的格式可以参照基础课程的教案,任课教师也可以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创造出符合拓展型课程特点的教案格式内容来。(教案一般要求有: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的改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条件,引导教师努力将二期课改的理念溶入到教学之中去,在学习中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式的学习。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另外,也积极鼓励任课教师能重视现代信息技术与拓展型课程教学的整合,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快捷、高效、新颖、信息量大的特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教学结构,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3、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适应课程实施的需要
我校重视引导教师把课程的实施,看成是自己专业化发展的过程,每学期有针对性的开展几次校本培训,通过交流和实践反思,不断的调整教师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注意掌握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各种方法,不断的充实课程教学内容,提升课程的品质。 六、课程评价:
拓展型课程的评价主要包括对学校实施拓展型课程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师的评价,这一评价是学校课程评价的基本组成部分。拓展型课程的评价也
要重视开展发展性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注意评价主要多元性、过程性、激励性和自主性原则。(具体见附表) 七、课程管理:
学校建立开发、建设与实施拓展型课程的管理系统,健全管理系统运做的各项规章制度。
1、成立拓展型、探究型课程管理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核心的拓展型课程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对《拓展型、探究型课程实施方案》的制定、审核和解释,每学期有针对性的研究几次拓展型课程的工作问题,探索课程的开发、建设和管理等有关事宜。课程的日常管理工作由教导处和科研室统一负责,主要负责对课程项目的开发、任课教师的安排、教学过程的管理、对教师的评价等。
2、对课程管理的主要方法
我们对拓展型课程主要是进行过程管理、绩效管理和档案管理 ① 过程管理
对拓展型课程进行过程管理,既关注教师的教学成果,也关注任课教师的教学过程,如:教师对项目的开发、备课、上课、对学生的评价等问题,这样能真实的反映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另外,我们把教学过程分解成若干个管理指标,检查教师对各个指标的完成情况,在管理的实践中感到,通过这种过程管理,一方面能有效的提高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教师通过管理指标作为参照物,其本身对教师的工作也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② 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既是对过程管理的加强,也是过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对过程管理的实施,能大大提高过程管理的实际效果和管理水平,绩效管理的实践过程,是鼓励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和创造性思维,对教师在拓展型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中的成绩,给予积极的肯定和奖励,我校建立了相关的“激励措施细则”,对拓展型课程设立了专项奖励,既拓展型课程教学奖,每学期评定一次,鼓励教师参与拓展型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对拓展型课程的开发和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③ 档案管理
A对教师教学进行档案管理,是过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过程管理的重要手段。我们将任课教师的过程性资料收集起来,建立教学档案和网络资源库,为我校教师进一步开发和建设拓展型课程,提供可借鉴的资料,也是评价教师的重要依据之一。
B对学生学习进行档案管理,教导处重新设计学生的“学籍册”,把学生参加拓展型课程的成绩建立档案,作为综合评价学生的成绩之一。
八、课程保障:
1、精力保障——学校行政分管领导深入课堂,参与策划与管理,并定期开展研究活动。
2、制度保障——因地制宜地建立有利于教师投身拓展型、探究型课程建设和实施的各项制度。
3、设施保障——充分利用现有师资、社区、环境等方面的教育资源,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建立学校资源库,为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4、经费保障——学校对积极参加拓展型、探究性课程建设和教学的教师,在课时系数、绩效奖励上提高标准,予以鼓励。
附表一、
石笋中学专题教育计划
根据上海市二期课改课程标准及课程计划,学校对拓展型课程中的专题教育的落实作如下安排及说明:
以上专题教育为本学期安排内容,望各相关教师在相关课时中落实。 石笋中学教务处 2009年9月 附表二:
石笋中学拓展型、探究型课程申报表
申报教师: 申报时间:
申报课程类型:拓展类:①基础型拓展 ②综合性拓展 ③ 活动类拓展 ④探究课
申报课程名称: 课程内容概述: 课程计划:
正在阅读:
xx中学拓展性校本课程实施方案09-03
行政法学思考与练习05-02
2013年河北公务员考试申论复习资料02-01
电子EDA实验报告06-03
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管理办法(参考文本)11-06
【精选5份合集】安徽省巢湖市2022-2022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监04-14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05-04
新闻宣传工作方案word版本(3页)03-03
会计继续教育考试题库05-31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校本
- 实施方案
- 拓展
- 课程
- 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