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领域-2016职教-机械工程领域

更新时间:2024-06-05 20:5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职教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领域 085201

机械工程是一门应用学科,它是以有关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生产实践中的技术经验,研究和解决产品开发、设计、制造、安装、运用和修理各过程中的全部理论和实际问题。任何现代工程领域的发展都要求机械工程有与之相适应的发展。20世纪末,快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控制技术等一方面为现代机械工程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也对机械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械工程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它面对产品生命周期缩短、用户需求多样化、大市场和大竞争、企业控制信息化和智能化的需求,其工程技术必须有机地融合电子、信息、计算机及控制等新技术,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展,制造业正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21世纪机械工程的主要战略目标是最佳利用资源,在产品高度标准化、模块化和系列化的基础上高速度、高质量、低成本地满足用户需求。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关键在与培养更多更好的高层次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这需要全社会的努力,营造一种有利于培养富有进取精神、有高度责任感、协作型、有创造能力的文化氛围。

机械工程领域现有教授17人,副教授26人,长江学者1人,长江特聘教授2人,青年千人1人,博士生导师16人,聘有2名院士和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兼职教授。建有“先进加工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国防科技工业微细结构加工技术研究应用中心”。“十一五”以来共承担国防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863、国防基础科研、武器装备预先研究、支撑技术研究等科研项目40余项,科研经费达到6000万元。 机械工程领域内各专业相互配合,共同接受工矿企业的横向科研开发项目。科研中注重工程实际应用,理论联系实际地解决企业生产和产品开发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多年来,已在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难加工材料高效精密加工理论与工具技术、精密微细与微/纳制造基础理论和装备技术、无损检测与数控自动化技术、机电系统与装备技术、生产系统与服务工程等方面进行大量科学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已取得多项成果,在国内外同领域享有盛誉,这也为培养工程领域的高科技人才奠定基础。本工程领域建有高水平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科研、开发基地,为工程硕士学员参加科研实际锻炼和完成学位论文创造了良好条件。 培养目标

机械工程领域职教硕士学员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优良的思想政治品质、高度的精神文明、严谨的科学作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掌握扎实的机械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外语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能独立查阅、综合利用国内外资料,自学获取知识,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和一定的创造能力,能独立担负本领域的工程技术工作或工程管理工作。 培养方式、学习年限与考核方式

机械工程领域职教硕士采用进校不离岗的方式进行培养,从入学到获得工程硕士学位的期限最长不超过5年;攻读学位期间,在校本部学习和做论文或工程设计的时间累积不得少于半年。

凡列入培养计划的课程和各种必修环节,均需进行考核,考核通过方能取得学分。考核方式分为考试、考查两种,培养计划中的学位课、专业课及选修课均采用开卷或闭卷方式考试(采用百分制),文献综述及学术交流等必修环节采用考查(采用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

级计分制)方式进行考核。 研究方向

1.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

主要研究面向制造的产品建模与分析、工艺过程建模与仿真、虚拟装配及其应用、制造系统重构布局与仿真、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与企业集成研究、基于知识与实例推理的数字化设计技术、产品快速创新设计及虚拟产品创新设计自动化方法、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等。 2.难加工材料高效精密加工理论与工具技术

主要研究面向难加工材料的切削理论与基础技术、高效精密切削刀具设计与磨制关键技术、硬脆材料的精密磨削理论与工艺、微细加工技术、高效绿色特种制造技术、加工精度仿真与主动控制技术、表面改性与表面强化技术。 3.精密微细与微/纳制造基础理论和装备技术 主要研究面向超短激光加工的多尺度理论模型、超短激光加工机理、基于电子状态调控的激光微纳制造、基于共振吸收的激光选择性高效率高精度制造和随机成份的控制系统设计、增强型飞秒激光感生击穿光谱系统,微小型工艺装备技术、微结构装配理论与系统技术。 4.无损检测与数控自动化技术

主要研究超声无损检测技术、超声扫查与成像方法、超声显微检测理论与技术、超声测量与仪器设备校准技术、残余应力检测技术、超声阵列检测技术、声发射动态检测技术、复杂构件形廓激光测量技术、激光超声检测技术、微损伤声磁阵列无损检测与监测技术,数控与自动化控制技术。

5.机电系统与装备技术

主要研究机电系统控制及脑机接口、虚拟环境下的控制及操作、远程控制及操作技术、几何量测量、纳米测量及远程检测技术、特种机电系统装备技术、设计仿真及制造集成装备技术。 6.生产系统与服务工程

主要研究以人、物料、设备、信息、环境等要素集成的生产系统的规划、管理及控制技术,以及面向服务的生产系统智能感知技术、制造物联执行技术、制造服务技术。具体包括制造系统和模式、生产系统建模与优化、生产工艺与过程优化、生产准备与制造执行一体化、生产计划与调度以及服务运作等技术。 课程设置与学分

攻读职教硕士学位的学员应获得的总学分不得少于33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21学分。课程设置见下表。 课程设置表 类 别 课程 编码

课程名称

课程学时 学分 开课

时间

考核方式 课内 自学

总学时 学 位 课

21-000001-A01-00 21-000001-A01-22 21-000001-A02-22 21-000002-A03-24 21-000003-A01-17

科研道德与学术诚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自然辩证法概论 工程硕士英语 数值分析 18 36 18 80 36 1 2

1 3 2 Ⅰ Ⅰ Ⅰ Ⅰ Ⅰ

闭卷 闭卷 闭卷 闭卷 闭卷

21-080200-B13-03 3102008

21-080200-02-02 21-080200-13-03

计算机控制技术 机械振动理论

现代感测技术与信息融合 现代测试技术 54 60 54 54 3 3 3 3 Ⅱ Ⅱ Ⅱ Ⅱ

闭卷 闭卷 闭卷 闭卷

选修课

21-080200-B12-03 3002011

20-080200-03-02 20-080200-01-03 20-080200-06-03 21-040100-C06-33

CAD/CAM技术 机械优化设计 先进机器人学 汽车前沿技术

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 职业教育学 36 40 36 36 36 36 2 2 2 2 2 2 Ⅱ Ⅰ Ⅱ Ⅱ Ⅱ

Ⅰ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21-000001-D01-00

文献检索与数据库利用 18 1 Ⅰ 考查

五、必修环节(2学分) 1.文献综述(0.5学分)

职教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结合学位论文任务,阅读至少30篇研究领域内的国内外文献,了解、学习本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不少于4000字的文献综述报告。

职教硕士研究生最迟应于第四学期第15周前完成文献综述。 2.开题报告(0.5学分)

开题报告以文献综述报告为基础,主要介绍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技术路线、实施方案、计划安排和预期成果。

职教硕士研究生最迟应于第四学期第15周前完成开题报告。 3. 学术活动(0.5学分)

职教硕士研究在校期间应参加不少于6次学术活动,其中本人进行正规性的学术报告不少于1次。每次学术活动要有500字左右的总结报告,注明参加学术活动的时间、地点、报告人、学术报告题目,简述报告内容并阐明自己对相关问题的学术观点或看法。学校提倡研究生尽可能多地参加跨学科的学术活动。 4.专业外语(0.5学分)

指导教师负责指导职教硕士研究生选读和笔译相关专业外文文献,使研究生了解、熟悉外语论文的写作和进行学术报告的要求。指导教师负责组织专业外语的考核。 5.实践环节

由指导教师负责讲授或指导职教硕士生学习与学位论文密切相关的课程,进行实验等相关技能训练、科学研究及创新能力培养,由导师负责考核。 六、中期考核与中期筛选要求

职教硕士学员的中期考核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中期考核的目的是检查工程硕士学员是否完成培养计划中规定的课程,掌握程度如何。考核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分、学习成绩、实际能力等方面。

中期考核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末。课程考试不及格允许补考一次,不及格课程累计达三门次以上者(含三门次),取消其攻读职教硕士学位资格。 七、学位论文的要求

1.职教硕士学员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选题,学位论文题目应尽量结合自己的生产或科研实践、工作量适当、有创新内容。选题开始日期应不迟于第三学期末。

2.职教硕士学员应结合学位论文题目及研究内容进行调研,并收集、阅读国内外有关研究方向的文献资料,撰写5000左右汉字的文献综述报告,在开题报告以前交导师评阅。阅读文献应不少于20篇。

3.开题报告应由职教硕士学员本人写出,在学科组会议上作报告。开题报告应明确指出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详细阐述研究方案及关键技术,合理安排研究工作计划。开题报告应在第二学年末完成。

4.职教硕士学员在进行学位论文或工程设计工作时,应及时与导师讨论,把握总的研究方向和可行性,独立完成任务。论文中的理论分析、计算和实验方案等内容应全面,突出论述主要问题及关键技术的解决途径,突出个人的新见解。

5.学位论文和工程设计应由学员独立完成,编制的软件应由软件验收小组依照《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设计)中计算机软件验收的有关规定》进行验收。

6.学位论文(设计)依照《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设计)撰写规范》要求进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fh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