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更新时间:2023-04-30 16:4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18课战略大决战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板书设计

第18课战略大决战

一、三大战役(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

1.背景

2.概况

3.意义

二、渡江战役(1949年4月20日至1949年6月1日)

1.背景

2.概况

3.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面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并用动态板书演绎解放战争发展形势:

1.蒋介石何时发动内战?(1946年6月)

2.头一年里,战况如何?(敌人对中原解放区、陕甘宁解放区、山东解放区等地发动进攻,战场主要在解放区内,战略上,敌人进攻,我方防守。但是我军在正确战略作战方针指导下,大量歼灭敌军,粉碎了敌军的进攻。战争形势的变化,使人民解放军具备了转向全国性战略反攻的条件。)

3.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的开始?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随着各战场的解放军转入反攻,国民党军队被消灭的数字达到200多万。他们只能把兵力收缩到沈阳、北平、徐州等战略要地。通过决战彻底打垮敌他们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解放战争进入了战略大决战阶段。(布置学生阅读93—98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三大战役

1.学生根据94页《三大战役示意图》与教师在黑板上手书的草图比对,通过认识地理范围加深理解各个战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书上做标记:

A.东北——辽沈战役——“关门打狗”——解放东北全境

B.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淮海战役——“猛虎掏心”——奠定解放江南的基础

C.北平、天津、张家口等地——平津战役——“分而取之”——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2.组织小组探讨:三大战役为什么选择东北作为突破口?(用“分层法”启发引导:

A.兵力对比:转入反攻后,东北地区的人民解放军兵力超过了国民党[这是当时最新的变化]。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fc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