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题

更新时间:2023-08-17 19:20:01 阅读量: 资格考试认证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复习复习 不挂科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题

习题与答案

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49)

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 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为外国资本主义打开

了侵入中国的大门,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后,中

国的领土、领海、关税、司法等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受到外国侵略者的干涉和控制,清王朝从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渐沦入半殖民地的地位。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逐渐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另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又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从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转变为半封建的社会。

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战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战后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另一个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落在中国人民肩上的双重历史任务。因此,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即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 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

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但必须认识到,两大主要矛盾发展是不平衡的。当列强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时,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其他矛盾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而当列强改变侵华手段与方式,使用经济、政治而非军事的手段和以间接的“以华治华” 而非直接的殖民统治的方式时,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最突出。当国内的革命战争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存在形成根本威胁时,则两个主要矛盾重合为一,帝国主义与封建阶级为一方,人民大众为一方,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是这两对基本矛盾互相交织和交替作用的结果。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大国,鸦片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

复习复习 不挂科

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重大变化,逐渐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是指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使本来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中国,沦为表面上独立、实际上受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半封建是指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对中国原有的延续了近几千年的封建经济结构起了很大解体作用,资本主义在中国有了初步的发展,但同时封建地租剥削与买办资本、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相结合,仍然在社会经济中占据显著的优势。中国由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变成有了一定程度资本主义成分的半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是一个特殊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它的主要特征,教材已作了概括,其中第一条、第二条指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统治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并把其作为自己的统治基础,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政治特征;第三、第四条指明封建经济已经解体但仍占统治地位、民族资本主义已经形成但发展缓慢,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特征;第五条、第六条说明中国社会发展不平衡、广大人民极端贫困和毫无政治权力,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特征。

3、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近代中国的时代特点以及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

的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在两大历史任务中,首先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这个历史任务决定了近代革命既是反帝的民族革命,又是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要改变民族压迫和人民受剥削的状况,必须首先进行民族和民主革命,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决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问题,才能为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前提与基础,为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开辟道路,才能使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成为可能。

历史表明,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领土。他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设立完全由外国直接控制和统治的租界;19世纪末,还强占租界地,划分势力范围。列强侵略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他们还取得了在中国的驻军权和派驻军舰权,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国防主权,包括

复习复习 不挂科

领海主权。

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中国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的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和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通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中国主要经济命脉。列强侵略是造成近代中国社会经济长期不能有效发展的根源。

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帝国主义侵略有理制造舆论。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近代中国落后、贫穷的根本原因。

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机器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因此总是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与中国人民反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斗史。 第一,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华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掠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他们自身的利益要求。但每一次侵略都遇到了中国人民的反抗,使他们的狂妄野心无法得逞。正是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也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和深刻的教训,使他们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很难征服的国家。他们虽然可以强迫清政府签订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但是却始终无法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完全殖民地。尤其是甲午战争以后,在瓜分危机的严重关头,中国各阶层人民救亡图存的努力探索和奋起抗争,使侵略者看到了中国人民中所隐含的不甘屈服的伟大力量,不得不放弃瓜分中国的政策。

第二,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激励中国人民奋起直追,大大提

复习复习 不挂科

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以及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直追。

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痛定思痛,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史地,总结失败教训,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的方法,于是有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19世纪70年代以后,王韬、薛福成、马建中、郑观应等人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还提出要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强烈反对外国侵略,希望中国能够早日独立富强。

甲午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帝国主义的瓜分狂潮和民族危机的刺激,全民族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到觉醒,救亡图存的思想日益高涨。梁启超指出:“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二百兆以后始也。”严复在其《救亡决论》中喊出了“救亡”的口号,在其《天演论》中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指出,中国如果不自强就可能亡国灭种、失去民族生存权利。这对中国人来说是一副药力猛烈的清醒剂,也是一个震耳发聩的警世钟。正是这种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增强了中华民族整体民族利益休戚与共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成为中华民族自立自强并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所在。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中国在历次的反侵略战争中失败的原因,虽然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因素,但主要原因应当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毛泽东把鸦片战争及其以后一百年间中国对外战争的失败归结为两个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

第一,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腐败和清政府的腐朽无能,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清王朝统治者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和文化保守,一方面使清王朝统治阶级封闭自守,妄自尊大,骄奢淫逸,盲目进攻;另一方面又使统治者和清军指挥人员在战争面前完全没有应变的能力和心态,不适应于近代战争,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有的甚至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清政府尤其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动员起来会危及自身统治,所以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

清朝统治集团在对外战争中妥协、退让、求和、投降的一系列做法,已经使他失去在中国存在的理由,不推翻他是不可能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八国联军之战后短短10年,清

复习复习 不挂科

王朝走完了他最后的路程,这是历史的必然。

第二,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落后,国家综合实力低,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

当时的英国已经历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中国仍停留在封建的自然经济的水平上。经济技术的落后直接造成军事装备的落后,军队指挥员不了解近代军事战术,从而造成军队素质和战斗力低下。

经济技术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并不表明经济技术落后就一定在反侵略战争中失败。正是因为当时的中国政府不能很好地组织群众反侵略战争,不能有效地发动和利用群众的力量,甚至压制人民群众,其失败才是不可避免的。

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留给我们深刻的教训:

第一,在中国近代,要争取国家独立民族富强,必须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帝国主义侵略是造成中国人民巨大灾难的根源,与此同时,腐败的清政府也已失去了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胜利的能力和资格。而清政府之所以丧失这种能力,从根本上说,是封建专制制度造成的。因此,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同时又要推翻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是历史赋予中国人民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二,落后就要挨打,要争取反侵略战争的胜利,需要在科学技术方面奋起直追,需要进行现代化建设。但现代化建设的前提是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就没有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前提和条件,难以使国家真正强大起来。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意义:(1)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动摇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2)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给侵略者应有的教训;(3)太平天国是中国旧式的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4)太平天国起义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5)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失败的原因:从主观方面看,一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他们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未能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未能长期保持领导集团内部的团结,从而大大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二是战略上的失误。太平军偏师北伐,孤军深入,分散了兵力。三是在太平天国后期,拜上帝教的思想理论

复习复习 不挂科

给太平天国起义带来了危害。从客观方面看,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教训: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也不可能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2、如何理解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发生在鸦片战争后的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这个新时代必然赋予太平天国运动新的内容和意义,它首次将对外反对列强的侵略和对内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结合在一起,明确了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把中国旧式农民战争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具有其他农民战争所不具有的特点和优点。

第一、太平天国起义建立与清政府相抗衡的农民政权。这次起义历时14载,转战18省,先后攻取600多座城市,于1853年占领南京后建立了与清王朝相对峙的农民政权——太平天国。这一政权的建立,意味着对清政府合法性的否定。不仅如此,它的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影响之深,是以往农民起义无法比拟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不仅把中国旧式农民战争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而且也是世界农民战争战争史上所罕见的。这些斗争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第二、太平天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政权组织形式。由上到下有着一套严密而有效的政治组织。尽管它是完全依照封建政权组织形式建立起来的,但是在这个政权建立之初,其行政效率和军事效率要明显要高于清政府。这也是太平天国早期的军事行动之所以能够势如破竹、以摧古拉朽之势横扫大半个中国的原因。

第三、《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以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它是一个以反对封建土地制度、解决土地问题为核心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的革命纲领。它提出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土地分配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产品分配原则以及其他农副业生产和分配原则,希望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这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度,表现了广大农民反对地主阶级残酷剥削、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超出了以往农民阶级的设想,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的高峰。。

第四、《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比起农民中原有的平均主义理想是一个大进步。政治上提出统一政令、依法治国的主张,是朝资本主义改革方向迈出的第一步;经济上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近代交通运输业、金融业;文化上提倡近代文化教育,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反对迷信和兴办新式学校,学风上主张“文以纪实,言则从新”;

复习复习 不挂科

外交上提出了同资本主义国家自由通商、平等往来但不准干涉中国内政的原则,同时还提出了应将学习西方“技艺”与西方“邦法”并重的进步主张等。虽然局限于当时的社会环境这些主张未能付诸实践,但他们适应了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具有浓厚的新时代气息,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它集中反映了先进中国人试图通过向西方学习来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一种努力。

第五、太平天国起义用实际行动有力地抵制了外国列强的侵略。太平天国拒绝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反对鸦片贸易,要求中外贸易中必须遵守太平天国的法令,这表明了维护国家主权的坚定立场;为反抗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太平军同英、法军队和由外国军官组织和指挥的“常胜军”、“常捷军”进行英勇斗争,打死了大量的侵略者,并击毙了一批侵略者,为近代中国人民反对侵略、争取民族解放树立了光辉榜样。

3、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性质: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的改良运动,具有其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

失败的原因:(1)洋务运动具有其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企图在不改变中国固有的制度与道德的前提下,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严重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2)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西方列强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和控制,他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运动却处处依赖外国,企图以此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于虎谋皮。(3)洋务企业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却是封建式的,企业内部充斥着私营舞弊、贪污中饱、挥霍浪费等腐败现象。

教训:洋务运动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洋务运动的失败说明,在不触动封建专制统治、没有摆脱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控制的前提下,试图通过局部的枝节改革发展本国资本主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是不可能的。

4、如何理解洋务运动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

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它不仅顺应了世界现代化运动的历史潮流,成为世界现代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也使中国迈出了现代化的第一步。

第一、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起点。

其一、洋务运动使中国迈出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第一步,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开始。

复习复习 不挂科

洋务运动从西方引进先进技术和机器生产,实现了中国从手工业制造转入机器生产的起步。美国比较现代化学者布莱克指出,在人类历史中,有三次伟大的革命性转变,第一次革命性转变发生在100万年前,原始生命经过亿万年的进化以后,出现了人类;第二次革命性转变是人类从原始状态进入文明社会;而第三次革命性转变则是近几个世纪正在经历中的事,全世界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国家从农业文明或游牧文明逐渐过渡到工业文明。社会学者、历史学者一般把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大转变理解为现代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洋务运动就成了中国现代化运动的起点。

其二、洋务派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的现代化思想,成为其理论纲领。1898年张之洞发表《劝学篇》,将此思想加以理论概括和系统阐发,等于承认西学确有超越于中学的地方,动摇了“礼义至上”的传统伦理价值观的绝对、唯一的权威地位。这是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界的一大进步,使中国人迈出了由“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变的脚步。

在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运动期间,“中体西用”的思想成为洋务派的理论纲领。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实已是一革命性的态度”。从理论上看,他们以这种思想模式将西学内容合法化,将指向现代的世俗价值目标引进传统框架内,肯定西学所指向的世俗价值,肯定其具有传统伦理价值所不能替代的实际功用。这就等于承认中学还有所不足,还有待于西学补充,西学确有超越于中学的地方,从而动摇了“礼义至上”的传统伦理价值观的绝对、唯一的权威地位。这是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界的一大进步。从实践上看,这一思想不再像经世派提出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那样停留在书本上和口头上,而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有效的影响,它具有冲破传统思想的禁锢,开阔人们视野,引导人们追求新知的积极作用。毫无疑问,“中体西用”思想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化理论,它使中国人迈出了由“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变的脚步。

第二、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9世纪60至90年代,洋务派先后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这些企业是中国自己最早的近代工业。从生产力角度看,洋务派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机器生产,实现了中国从手工业制造转入机器生产的起步。在此期间,他们购置西方先进的机器设备,大力引进西方科技与人才,同时着手培养本国科技人才,并尝试独立自主地制造各种机器设备,这标志着新的生产力在中国的诞生。从生产关系角度看,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清朝时期产生的微弱的资本主义萌芽遭到摧残,走向夭折。而洋务运动的兴起,洋务企业的创办以及商品性产品的生产,进一步破坏了自然经济,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可见,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复习复习 不挂科

第三、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教育现代化。

洋务派在办近代工业的过程中,为了培养新式外交、军事、科技人才,创办了我国第一批新型学校,大力引进西方科学知识,并造就了一批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创了近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先河。与此同时,洋务派翻译了一批西方的书籍,介绍西方近代的科学文化知识,给当时的中国带来新知识、新学问,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这些都无疑为其后的现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一定条件。

第四、 促进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和西方近代文化的传播,传统的“重利轻义”、“重农轻商”、商为“四民”之末的观念受到冲击,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在对世界和中国自身的认识方面,传统的“夷夏”观念也有所改变,西方的科学技术不再视为“奇技淫巧”,“西方”成为中国求强求富的学问。

综上所述,洋务运动在清朝晚期特殊的社会背景下,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揭开了中国现代化的序幕。尽管最后破产,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它对中国历史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

5、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意义:(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鼓吹民权,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并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这些措施虽然未能生效,但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3)戊戌维新运动也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在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通过组织学会、创办报刊、翻译西书、开办学堂,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自由平等、社会进化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开阔了人们的视野,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在维新派的推动下,文化界还形成了广泛的文化革新运动,而且维新派在改革社会风习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

失败原因:(1)客观上,维新派的势力非常弱小,将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反对变法的守旧势力却相当强大,新旧力量对比的差距预示着这场运动如履薄冰,难以取胜。(2)主观上,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也是这场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上,虽然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却未触及到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

复习复习 不挂科

所有制。第二,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他们虽然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结果却是处处碰壁。第三,惧怕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因此,运动未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教训: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但暴露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就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而“戊戌六君子”的鲜血也促使一部分人放弃改良的主张,开始走上革命的道路。

6、如何理解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爱国救亡和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的旨在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和传播西学的思想启蒙运动。

(1) 戊戌维新运动是爱国救亡

第一、救亡图存是维新派发动戊戌维新运动的直接原因。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租海港,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随着外国列强在中国大量输出资本,它们不仅获得了巨额利润,而且迅速发展为有垄断性的企业,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使中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

随着民族危机加深,中国社会各阶层从各自的角度来思考民族的前途和救国的道路,并且发出了“救亡图存”的呼声。站在救亡图存最前列的是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维新派,他们在内忧外患的冲击下,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社会制度,实行政治变革,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1895年春夏之交,正直甲午战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群情激奋,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人物奔走呼号,喊出了“救亡图存”、“变法图强”的口号,发动在京应试的举子们联名上书,要求“拒和”、“迁都”、“变法”,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从此,维新变法逐渐发展成为群众性的、具有相当规模的政治运动。

第二、救亡图存是戊戌维新运动的主要内容和直接目的。从戊戌维新运动所宣传的主张以及颁布的措施,可以清楚地看出维新派的直接目的就是救亡图存。以康有为等为代表的维新派在历次上书中,不厌其烦地说明只有变法才能御侮、图强,光绪帝赞同变法,也主要是因为面临列强侵逼的巨大压力,感到不变法自强,清朝的统治就不能维持,中国就没有任何出路。

在民族危机的紧要关头,资产阶级维新派首先举起爱国救亡的旗帜,要求改革封建的社

复习复习 不挂科

会制度,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向独立富强的道路。“救亡图存”是维新派发动维新变法运动的出发点和直接目的。他们认为,只有变法才能使中国走向富强,维新变法的目的是救国,救国的手段是维新变法。他们把维新变法和救亡图存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得变法运动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2) 戊戌维新运动是思想启蒙运动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与外国接触。但由于长期闭关锁国和天朝迷梦的影响,封建统治阶级仍然保守、僵化、抱残守缺。整个社会被迷信、落后、愚昧的气氛所笼罩,中国人既需要一场振聋发聩的思想启蒙运动。

维新派承担了思想启蒙的重任。著书立说和翻译西书是维新派进行思想启蒙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内容。在整个维新运动期间,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在他们所写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变法通议》、《仁学》等书中,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自由平等、社会进化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有利于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从而掀起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潮流,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办学会和报纸是维新派进行思想启蒙的主要手段。公车上书后,各种学会如雨后春笋般成立起来。据统计,维新运动期间,全国各地成立的各种学会、社团共42个,列名于学会的各界人士在千人以上。学会是“和大群而后力厚”从而“开风气、开知识”并进而挽世变。报纸在维新派的启蒙运动中扮演了极重要的角色。在整个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创办报刊30余种,其中以《时务报》最为著名。梁启超在《时务报》上所写的文章“洋洋万言,雅俗共赏,读时则摄魂忘疲,读竟成怒发冲冠,或热泪湿纸”,“对于读者别有种魔力”,对知识分子的思想解放起了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维新派与守旧派围绕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設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三个方面展开论战。通过论战,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步传播,救亡图存的观念深入人心,知识分子的眼界进一步开阔,思想得到进一步的解放。

百日维新本身就是一场思想启蒙活动。在光绪帝颁布的“明定国是”诏书中,明确要求在文化教育方面,创设京师大学堂,各省书院改为高等学堂,在各地设立中、小学堂;提倡西学,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经济特科;设立书局翻译外国书籍,派人出国留学;奖励新著,奖励创办报刊,准许自由组织学会。

综上所述,维新派所倡导的新思想使大批知识分子从封建思想文化的牢笼中解放出来,

复习复习 不挂科

由此开始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巨大的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的热情宣传和变法实践使中国社会政治思想、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教育出版事业以及社会风气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3、如何理解革命是近代中国的必由之路?

在中国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有识之士到一批思想先驱者,他们为了缓解阶级矛盾,解决民族危机,都不止一次的尝试着运用“改良”的方式,希望能够圆满解决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结果一次次的失败了。改良既然无望,革命便呼之欲出了。

革命是近代中国的必由之路,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论断,也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这是因为:

第一、近代中国革命是近代中国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一般来说,在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与转型过程中,是采取革命的方式,还是采取改良的方式,不能一概而论,完全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统,经济状况与社会文化等现实国情。但就近代中国而言,严重的民族危机、激烈的阶级对抗和深重的社会危机,使其只能选择革命,别无他路。正如列宁所说的那样,革命是不能创造出来的,革命是从客观上(即不以政党和阶级的意志为转移)已经成熟了的危机和历史转折中发展起来的。

第二、近代中国革命是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反动派逼出来的。在近代中国,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勾结,使中国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下,它们竭力保护和维持旧有的、落后的、反动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着中国新生产力的发展。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步步加深,中国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上层统治阶级已经不能照旧维持它的统治秩序,下层的广大人民也不愿照旧地生活下去。正是帝国主义侵略的日益加深和清王朝封建统治集团的卖国嘴脸日益暴露,正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这两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空前激化,为革命创造了条件,酿就了革命的形势;而中国新兴的无产阶级、资产阶级的诞生和发展,为中国革命的发生准备了阶级条件。因此,从根本上说,近代中国革命是被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反动统治者逼出来的,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斗争及其尖锐化的结果。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这些矛盾的斗争和尖锐化,就不能不造成日益发展的革命运动。伟大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革命,正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第三、“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马克思这句话,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科学论断,是颠覆不破的客观真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社会由低到高的转变以及社会由旧向新的转变,最终都是经过不同形式的革命而实现的。如果没有近代中国的伟大革命运动,就不可能有今天屹立世界东方的社会主义中国,这已被历史和现实所证明。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完成了辛亥革命没有完成的任务,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

复习复习 不挂科

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后又进行了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带领中国人民在现代化的道路上昂首迈进。铁的事实告诉我们这样一条颠覆不破的真理——革命是近代中国的唯一出路。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革命派在与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争议性、进步性的?

同盟会成立后,保皇派极度恐慌,大肆诋毁革命。1905—1907年革命派与保皇派之间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论战。革命派在论战中论述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首先,清政府已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免瓜分之祸”,获得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其次,进行革命,固然会有人牺牲,但只有革命,才能摆脱清政府所带给人民的痛苦,革命是“救世救人”疗治社会的良药。再次,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革命本身正是为了建设,所以革命虽有牺牲,但必将带来历史的进步。

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辛亥革命前,统治中国的是腐朽的清王朝,是持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辛亥革命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了中华民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共和政体。尽管这种整体后来名存实亡,但这毕竟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的变化:(1)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2)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3)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4)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3、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辛亥革命的失败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主观原因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客观原因是中外反对势力的联合绞杀。其中,主观原因是最主要的,体现在:(1)领导辛亥革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十分软弱的阶级。所以,尽管其因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但在革命斗争中,却时常表现出明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没有也不可能提出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2)敢不敢放手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特别是发动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是中国革命成败的关键之一。武昌起义前,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和组织群众的工作,只限于会党和新军这个狭小的范围,而没有深入到广大农民、手工业者中去。武昌起义后,革命形势日益高涨,面对农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资产阶级革命派此时却站到了农民的对立面,他们解散农民武装,制止农民斗

复习复习 不挂科

争。因此,他们在反对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斗争中,得不到农民群众的支持,使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革命失败也就是必然的了。(3)辛亥革命缺乏一个组织严密、坚强有力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作为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同盟会未能胜任其历史使命。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1919—1949)

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1、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这对中国革命事业带来哪些影响?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包括:(1)西方资本主义

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2)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果欧洲大国走向衰落,美国和日本崛起;(3)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给世界人民的解放事业开辟了一条新道路;(4)在苏俄领导下,共产国际成立,积极开展世界各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5)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在帝国主义压迫下和共产国际帮助下日益觉醒。

这些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对中国革命的影响:(1)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中国所受到的压迫和剥削比之过去更为严重,被瓜分的危险日益加深;

(2)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美国和日本崛起,美国和日本,尤其是日本侵略势力日益成为中国民族利益的最大威胁;(3)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后,指明了新的革命道路;(4)共产国际成立后,立即帮助中国的先进分子创建共产党,并与中国原有革命力量合作发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5)中国人民与其他被压迫民族的人民一样日益觉醒,反抗帝国主义的斗争日益坚决、日益频繁。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则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爆发和胜利后的形势密切相关: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全面性的经济危机激化了帝国主义国家内部的各种矛盾,激化了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同时也激化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结果导致了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率先发动野蛮的侵略战争。中国人民首先投入到这场反法西斯战争中去,并与反法西斯的苏联以及包括英美在内的西方民主国家联合奋斗,终于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在反对侵略的战争中,大批被压迫民族得到解放,中国人民与世界被压迫地区和人民一样进一步觉醒,越来越成为帝国主义难以左右的一支强大革命力量;(2)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与美

复习复习 不挂科

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矛盾尖锐化,国民党在美国支持下发动镇压人民革命的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坚决打败了以美国为靠山的国民党政权,取得除台湾以外的全国革命胜利。

2、论述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三大选择”的必然性与进步性。

答: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

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求先进理论。这时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而五四运动促进了其在中国的传播和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所以这种全新的社会力量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基础是必然的。

正确性:(1)马克思主义使得中国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马克思社会科学主义

(2)当时经济文化落后,军阀混战,帝国列强侵略下的中国只有靠马克思主义的指引才能找到真正的解放之路

(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关键,它联合了工人农民和士兵等,具有雄厚的群众基础

(4)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思想条件,其理论也成为共产党党内的指导理论。

历史证明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

选择共产党的必然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因辛亥革命失败而迷茫的人民群众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为他们的斗争开拓了通向胜利的新航道。从此,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身上。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为之一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

正确性:中国共产党一开始便旗帜鲜明地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观点来观察和分析中国的问题,并且深入到工人中做群众工作,它作为最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是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根本对立的;它掌握着马克思主义这个锐利的思想武器,正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为中国人民对于中国社会问题的解决指出了一条基本线索,指明了走向胜利的道路。中国共产党破天荒地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的全部活动都是为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是为他们的解放事业服务的,它就敢于相信、发动和依靠群众。中国共产党采

复习复习 不挂科

取群众路线的革命方法,这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也不可能采取的。它解决了其他党派、团体所解决不了的中国革命的对象和动力问题,采取了其他党派、团体所没有采取过的依靠群众的革命办法。这个情况表明,它能够胜利地担当起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责任。

选择社会主义的必然性: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不适合中国国情,不符合中国人民的意志,不为中国人民所欢迎.也是是中国国内封建势力所不允许的。总之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从根本上决定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政策及其领导的中国革命的不断胜利,促使民族资产阶级放弃了“第三条道路”。资产阶级的共和国让位于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进步性: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最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能最大限度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消灭了剥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 为什么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是长期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这在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不仅没有改变,而且进一步加深。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以它们为对象。

第一,民主主义革命必须以反对帝国主义、打破外国垄断资本的控制作为首要任务。因为帝国主义势力一直以各种形式维护和强化其在中国的特权,破坏中国的主权,损害中国人民的尊严;帝国主义通过在中国寻找代理人,使中国长期陷于军阀混战,社会秩序严重混乱;帝国主义利用各种不平等条约和公然的掠夺,垄断中国的经济命脉,扼杀中国民族经济;世界性经济危机发生后,日本帝国主义甚至野蛮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掠抢无恶不作,中国人民遭到空前蹂躏,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又妄图取代日本的地位继续控制中国。

第二,民主主义革命必须以反对封建主义、进行土地制度的根本改革。因

为中国要实现民族和人民的解放,必须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解救出来,而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土地。在战国时代以来的整个中国历史中,土地问题始终是中国治乱兴衰的关键因素,也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地主占有大量土地,把土地出租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借以剥削农民的封建制度,是两千多年来主导性的经济制度,也是农民生活始终贫困的根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优势地位的,仍然是这种封建经济,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第三,新民主主义革命还必须反对官僚资本主义。1927年国民党建立全

复习复习 不挂科

国政权后,与国家政权结合,并依附于外国垄断资本的官僚买办资本急剧膨胀起来,成为这个政权的经济基础。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资本不同,中国的官僚资本主义不是建立在一般民族资本主义充分发展基础上的,而是作为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联姻的怪胎出现的,它不仅残酷掠夺工农劳动群众,也极大地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成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外国资本的压迫、官僚资本的排挤、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和军阀官僚政府的压榨下,始终十分弱小,无法成为建立民族国家的基础。

所以,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必须坚决打倒帝国主义、封

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

4、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第一,近代中国逐步形成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

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三种政治力量,它们分别提出三种建国方案: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军事独裁统治的法西斯主义建国方案;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西方式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代表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利益的人民共和国方案(各自内容见教材)。

第二,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软弱,以及其代言人的脱离群众,自由主义

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虽然是进步的,却不具有现实性,中国人民现实的选择只是另外两个,其前途,或者是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或者是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第三,法西斯主义的建国方案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遭到中国人民的唾

弃,人民用行动否定了主张这种国家前途的国民党政权;而中国共产党所主张的新民主主义路线却逐步获得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乃至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的拥护,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选择。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旗帜,走上马克思主义指引的道路,是他们经过长期的、艰苦的探索之后的必然结果。

第一,斗争实践——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阶级、洋务派、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努力先后失败。

第二,思想启蒙——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结果;三次大论战,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地位。

复习复习 不挂科

第三,阶级基础——五四前后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需求。

第四,外来影响——“一战”的影响:“一战”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中国人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怀疑;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十月革命给陷于彷徨、苦闷的中国人昭示了新的理想目标和建国方案,这就是走俄国人的路,搞社会主义。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第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了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走资本主义道路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立即投身于中国革命的洪流之中,使中国革命展现了新的面貌: 第一,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第二,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中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同时,中国共产党月开始从事发动农民的工作,农民运动蓬勃发展。

第三,实行国共合作,并在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掀起了大革命高潮,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第一,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

1927年8月,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方针。

八七会议以后,举行了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第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以农村为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这是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心道路的开辟,依靠了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而毛泽东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复习复习 不挂科

第三,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进攻的方向指向了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

1928年,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明确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还科学阐明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与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1930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毛泽东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议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第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是对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当时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做坚决斗争基础上形成的。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第五,随着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逐步发展起来。红军游击战争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农村根据地成为积蓄和锻炼革命力量的主要战略阵地。

2、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 第一,社会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中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占大多数,使党处在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包围之中。小资产阶级表现为观察问题时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党内出现只注重书本知识,不注重实际的教条主义,只注重感性知识而轻视理论的经验主义。影响党的思想、路线和政策。

第二,主观原因。在于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对于中国的历史现状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不了解,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即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的、正确的结合起来。

第三,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干预和瞎指挥。“左”倾教条主义者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挂着“国际路线”的招牌,并且得到共产国际的支持,具有很强的欺骗性。

第四,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的清理。

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

土地革命时期,党内连续发生“左”倾错误,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危害。这些错误的发生,主要是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而产生的。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强调,为了纠正错误,必须端正思想路线,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复习复习 不挂科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总结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早在1929年12月召开的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就把思想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首位。不久又提出要注重调查研究,反对本本主义。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到达陕北后,毛泽东、中共中央用很大的精力,去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共产党自身的思想理论建设。

1935年12月毛泽东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批判了党内的关门主义和对于革命的急性病,系统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

1936年12月,毛泽东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部著作,总结土地革命战争中党内在军事问题上的大争论,系统地说明了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诸问题。

1937年夏,毛泽东写了《实践论》、《矛盾论》,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总结了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揭露和批判党内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的错误,深入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地阐明了党的思想路线。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从世界意义上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战火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20亿人口卷入其中。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从战争的性质上看。抗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年代展开的一个决死战争,是一个民族反对另一个民族侵略、压迫、奴役的战争。中国是正义的、进步的反侵略战争,是得道的;日本是非正义的、野蛮的、侵略战争,是失道的。日本侵略者肆意践踏中国的大好河山,屠杀中国军民,强行掠夺中国劳工,蹂躏和摧残妇女,进行细菌战和化学战,制造了南京大屠杀等一系列灭绝人性的惨案,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遭到了惨重破坏,使中华民族蒙受了巨大损失。

从战争的结果上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中国人民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一,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抗战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着。

第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

复习复习 不挂科

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制定、实施了一套完整的抗战策略和方针,提出了持久抗战的战略思想,对抗战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中国共产党通过游击战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牵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也为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

第四,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献身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3、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路线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国民党政府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即不敢放手发动和武装民众,实行单纯的政府和正规军的抗战;在战略战术上,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而是进行单纯的阵地防御战。 第二,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抗战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

第三,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在抗战个阶段中表现不同,其地位和作用也不同。抗战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政府积极抗战,正面战场在整个抗战中起了重要作用,对抗战的坚持起了重大的作用。但由于其实行片面抗战路线,也遭受了巨大损失,特别是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一面消极抗战,一面制造反共摩擦事件,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显下降。在战略反攻阶段,其虽坚持抗战,但重点在准备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对夺取抗战最后胜利的作用十分有限。

4、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其基本经验是什么?

第一,从实力对比来看,抗日战争是弱国对强国的战争。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综合实力都很落后,是弱国。而日本是世界上一等强国,军事、经济实力和政治组织力量都很强大。

第二,从战略对比来看,抗日战争是大国对小国的战争。中国虽然弱,但很大,地域广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兵源和物资补给充足,能够长期坚持抗战。日本虽然强,但很小,并且是深入中国的广阔领土,使得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感到缺乏,经不起长期的战争。

第三,从战争性质上看,抗战是中国抵御日本侵略的正义战争。中国是正义的、进步的反侵略战争,得道多助,会得到广泛的国际援助。而日本是非正义的、野蛮的、侵略战争,是失道寡助。

第四,从战争结果上看,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近代以来的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中国人民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使中华民族避免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促进了中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f8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