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3-08-14 13:52:01 阅读量: 人文社科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答案

1、为什么说牛顿力学是机械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

答:牛顿力学正确地反映了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是机械论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惯性是物质的本质属性,物质自身没有改变状态的能力,物质要改变状态,只有依靠外力。

第二,“哲学的全部任务看来就在于从各种运动现象来研究各种自然之力,而后用这些力去论证其他的现象”。 第三,物体的运动只能改变物体的速度和位置,而不能改变其质量。

第四,存在“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

第五,可以用严格的数学方程式来表示机械因果性公式,人们根据它可以精确预言运动的结果。 第六,物质颗粒“可以无限地分割,而且是可以无限地把它分离出来的”。

2、何谓演化与进化?怎么样来理解自然的进化方式?

答:进化:是一种具有特定方向的演化。是指事物的上升的、从无序到有序、从低序到高序的不可逆过程或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增长。通常指演化内容的第一部分,它是开放系统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以及其子系统与要家的协同作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经过渐变与突变而发生远离平衡态的复杂化和有序化的过程。 演化:是一种具有不可逆性的运动形态。除了指事物的“进化”之外,还包括了事物的下降的、从有序到无序、从高序到低序的过程即“退化”和从宏观有序态到远离平衡的“混沌态”以及不同远离平衡态的“混沌态”之间的更替。

自然界的进化: 有序化和对称性破缺

(1)有序化 “序”的基本词义为“排列”,可引申为一种规则的状态,在现代科学中,序的概念不仅表现为空间结构的某种规则性,而且反映了时间演化过程的某种规律性。除此,广义的序应该是指时空结构的规则性,这种规则性既可以用来描述自然系统的状态,也可以用来反映自然系统演化的过程。

任何系统都是有序与无序的不同程度的辩证统一,这种统一的不同程度,就构成了系统的一定秩序,即有序度。事物或状态不同的有序度构成一系列的阶梯。如果系统向有序化发展,我们就说它的有序度愈来愈高:反之,如果系统向无序化发展,我们就说它的有序度愈来愈低。

(2)对称性破缺 所谓对称,是指在一定变换下的不变性。如可逆性过程的时间反演对称性(时间对称)、空间对称(结构对称)和功能对称等。

破缺是指在一定变换下所表现的可变性,或对称性的降低。它实际上是对应着系统的有序状态。复杂性和层次结构正是起源于某种对称性的破缺。自然界的有序化是对称性破缺的结果,正是由于对称性破缺 才使系统向有序化、组织化和复杂化演化。

由此可见,自然界的进化就是一个不断发生对称性破缺的过程;自然界每发展到一个新的里程碑,都必有一个基本的物质的或相互作用的、时间的或空间的对称性破缺与之相适应:高度有浮化、复杂化和组 织化的系统,即是对称性逐步破缺过程的产物。 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3、自然是如何实现自组织发展的?

【答案一】答: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发地或自主地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开放性、远离平衡态、涨落(或起伏、噪声、干扰)和非线性相互作用,是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1.开放性、远离平衡态。开放性、远离平衡态是系统自组织得以形成的必要条件。只有开放才可能具有发展潜力和实现自组织,封闭系统只会自发的走向混乱无序。“非平衡是有序之源”,只有非平衡态才能导致有序,形成稳定的有序结构。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就能够从原来混乱无序的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空间或功能上有序的结构。

2. 涨落(或起伏、噪声、干扰):涨落是对系统稳定状态的偏离,它可以破坏系统的稳定性,也可以使得系统失稳而获得新的稳定性。在任何实际过程中涨落总是存在的,有涨落才有对初始条件的敏感,当然它带有偶然性,是随机出现的,在自组织有可能发生的上述条件下,涨落会被迅速放大,使系统离开原有定态,形成新的有序结构。涨落是系统演化的诱因和契机。

3. 非线性相互作用。线性的相互作用可以强化(或弱化)原有功能,只有非线性相互作用才会导致系统向新的有序结构转化。非线性相互作用使系统具有滚雪球式的增长效应,非线性相互作用可以使过程的结果又影响

到过程的原因和过程本身,这就是反馈作用,非线性的正反馈作用把微小的偏差或偶然性的涨落迅速放大,使系统定态失稳而形成新的有序结构。

总之,如果以上条件发生,自然系统的各个要素通过竞争与协同,就会出现自组织的演化。

【答案二】答: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发地或自主地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开放性、远离平衡态、涨落(或起伏、噪声、干扰)和非线性相互作用,是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自组织理论认为自然界至今200亿年的演化过程在总体上是一个混沌到有序的过程,进而从不同的角度对由混沌到有序的演化机制进行研究,其中耗散结构理论具有而别重要的意义,耗散论指出,任何系统只要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信息,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实现无序向有序、或有序向混沌的转化,形成新的稳定有序结构,产生自组织现象和与此相应的新的功能。

首先,自然界作为演化着的系统自身必须是开放的,这是它产生自组织,形成耗散结构的基本前提。

其次,自然系统必须远离平衡态,因为这时系统不同往常,变得对外部所受的影响特别敏感,小的输入往往更产生巨大而惊人的效果,整个系统可能以我们觉得异乎寻常的方式重新组织它们自己,会发生一些自发的、戏剧性的,在时间上、空间上的物质再组织过程。

再次,系统具有非线性的特征,自然系统是非线性的。非线性意味着系统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关系的复杂性、随机性。只有非线性才能通过相干协同,合作竞争产生整体效应,从而实现自组织。

最后,自然系统必须通过涨落才能实现有序。涨落指系统宏观效应的物理量对其平均值的偏差。涨落是偶然的、随机的,但涨落导致有序。

4、如何理解生态自然观?

【答案一】1、生态自然观基本思想:(1)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2)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 (3)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4)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5)生态系统是稳 定性与非稳定性的统一平衡。 现实意义: 自然生态观主张把人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改变为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与公 民, 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互相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 人则是这个共同体的平等一员 和公民, 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 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 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促使人们知道:只有保证生命共同体和谐、稳定和美丽,才 是正确的,人与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

【答案二】生态自然观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在人类反思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过程中和总结现代生态科学的最新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基本思想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下述几个方面:

其一,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生态系统是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共同组成的自然整体,是以生命的维持、生长、发育和演替为主要内容的活生生的系统。生物圈所以被称为生态圈,就是因为它普遍存在着生命现象。在整个生物圈中,森林、草原、海洋等地带有大量的生物生存,即使“死寂”的沙漠或冻土带中,也有生命存在,也分别构成了沙漠生态系统和苔藓生态系统。因此,生态系统的平衡、破坏和演化,都是围绕生命物质来进行的。生态系统的活力是生态系统本身所固有的。

其二,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生态系统就是各个相互关联的部分有机构成的一张生命之网,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重大的影响。生态系统伪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离开了非生物各种因素所构成的环境,生物就不能生存,就无所谓生态系统;二是每一种生物物种都占据着特定的生态位,各种生物之间以食物关系构成了相互依赖的食物链或食物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就会影响整个生命系统的生存。

其三,生态系统是组织的开放系统。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由外来能量(主要是太阳辐射能)的输入维持。外来能量的输入及其在系统内的流动、消耗、转化,形成了生态系统复杂的反馈联系,使系统具有自我调控、保持平衡的能力。

其四,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生态系统的动态过程由系统内的物质运动决定。系统内的物质和输入系统的能量从植物的光合作用开始循环和转化,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由无机元素合成的有机物质,经草食动物、肉食动物一级一级地转移,组成食物链,物质和能量从一种生物传递到另一种生物,最后被微生物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和元素,再回到环境中。这种循环和转化构成了生态系统不断发展和演化的动态过程。

其五,生态平衡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维护生态平衡不只是保持其原来的稳定状态,不是单纯的消极适应和回归自然;而是遵循生态规律,自觉地积极保护自然。那种认为人类对生态系统的任何干预都是破坏生态平衡的观点是错误的。当人们运用生态平衡的规律时,不必要也不可能完全不去打破生态系统的原有平衡。

生态系统在人为的有益影响下,可以建立新的平衡,达到更合理的结构、更高的效能和更好的生态效益。

生态自然观主张把人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改变成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与公民,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人则是这个共同体的平等一员和公民,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任何一种行为,只有当它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和谐、稳定和美丽时,才是正确的;人与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

5、如何理解人与自然的统一?

自然指相对于人的客观世界。在唯物辩证法看来,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 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 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 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 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存在和发展, 一刻也离不开自然, 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提高自身对自然的适应能力, 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动性,同时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 现在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 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 即人化了的自然。 “人化自然” 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密切。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 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不仅要自觉地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 同样要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 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稳定和同步的进化, 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另一方面, 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 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 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的关系, 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 如果对这两种“作用” 的关系处理得不好, 特别是自然对人的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自发性, 这种自发性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 此外, 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既有积极的一面, 又有消极的一面, 如果人类能够正确地认识自然规律, 恰当地把握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就能不断地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 增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 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如果在对自然界更深层次的本质联系尚未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一定层次上的某种联系尚未把握住的情况下, 改造自然, 其结果要么是自然内部的平衡被破坏, 要么是人类社会的平衡被破坏, 要么是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被破坏, 因而受自然的报复就在所难免。

6、科学问题提出有哪些基本途径?

1、 从寻求事实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经验定律”型问题,其肯定回答就是经验定律假说。

2、 从科学实践与科学理论的矛盾中产生问题。例如:科学事实与已有理论之间的矛盾。

3、 从科学理论内部的(逻辑)矛盾中产生问题。例如: “悖论”,如罗素悖论等。

4、 从不同理论之间的矛盾中产生问题。例如:不同理论之间的分歧,如物理学中的粒子说与波动说。

5、 从社会需要与现有的生产技术手段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的矛盾中产生问题。例如:如果社会现有的生产技术手段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自然就会提出许多问题,其中有一些则会转化为科学问题。

7、谈谈归纳法在科学研究当中的作用

归纳由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两部分组成,其前提是若干已知的个别事实,是个别或特殊的判断和陈述;结论就是从前提出发通过逻辑推理而获得一般特征,是普遍性的陈述和判断。根据归纳的前提是否完全,可以将归纳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在不完全归纳法中,根据是否运用因果规律,还可以分为简单枚举归纳法和科学归纳法。

归纳法在科学研究中主要有以下作用:

第一, 它可以从科学事实中概括出一般规律,提出科学假说和理论。科学发展史表明,自然科学中的许多经验定律和经验公式都是用归纳法概括出来的。归纳法可以从某些已有的科学事实推出未知原理,从少量的个别性陈述推出一般性论断能扩展人们的知识成果。

第二, 归纳可以为科学地设计和安排观察实验提出逻辑根据,有利于用简明和确定的方式揭示事物的因果性和规律性。人们通常把归纳称为“发现的逻辑”,就不仅是指它能创造性的整理经验材料,而且还有助于创造性的指导人们去搜集和揭示新的事实。

8、以转基因食品为例,谈谈科技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所谓转基因是指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 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这种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

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GMF)。

全球人口的迅猛增长,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粮食问题成为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一个十分辣手的问题。要满足人们的食品供应,提高食品供应质量,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目前转基因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已取得明显的成效。究其原因,在于转基因食品具有以下优点:(1)提高农作物产量,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减少环境污染。(2)延长果蔬产品的保鲜期。(3) 改善食品的口味和品质。(4) 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有利于健康和抗疾病的食品。

由此可见,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标志, 对于推动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历史发展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的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能够更多的创造出人们所需的物资财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 首先,对生产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 的影响。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然而,转基因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并非只有惊喜和福利,转基因产品,尤其是转基因食品的出现给很多人带来恐慌。像目前欧洲流行“转基因恐惧症”就让人深思,从1986年英国发现疯牛病,到比利时污染鸡查出致癌的二恶英和可口可乐在法国导致儿童溶血症,欧洲人对食品安全颇有些风声鹤唳,关于转基因食品可能危害人类健康的假设如条件反射一般让他们闻而生畏。如果我们能真正掌控转基因技术的话,人类许多的医学方面的难题也许会取得重大突破。

由此可见,科学技术亦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造福人类,同时也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的后果,由于对科学技术应用不当等原因,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

首先,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 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而产生的消极作用, 对资源环境 的破坏引起的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

其次,科学技术的消极作用与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有关。资本的社 会属性决定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维持着剩余价值的积累和贫富差距 的扩大,社会制度设计中缺乏对科学技术的法律和道德规范,使科学 技术的控制本身成为对人自由、隐私的权利侵害,对科技的过分依赖 使人的身心健康受到损害,失去自我和能动性,使科学技术“表现为 异己的、敌对的和政治的权利” 。不公平的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 序导致资源环境文化以致国际关系中的强权主义和霸权主义。 落后国 家不科学的发展战略,在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上受制于人,形成新的 社会问题。

9、科学假说形成的途径及其对科学研究的作用

答:科学假说是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规律提出一种假定性的 推测与说明,它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重要形式。

形成途径:

(1)当出现已知科学理论无法解释的新事实时,提出猜测性说明。

(2)将某一理论推广到原适用范围之外时,对未知规律做出推测。

(3)为解决新旧事实、新旧理论之间的矛盾时,提出猜测性说明。

作用:

其一,科学假说是形成和发展科学理论的必经途径。当新发现的事实不能用原有的理论来说明 时,就需提出假说。提出的假说通过实践检验,被证实或证伪.被修正或被新的假说取代。自然科学就是 沿着问题—假说一理论一新问题一新假说一新理论 的途径不断地向前发展的。正如恩格斯所说:“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

其二,假说是发挥思维能动性的有效方式。首先,由于假说是对蕴含在科学事实背后的本质和 规律性的猜测、假设,它本身就是人类创造性的高度表现。所以,提出假说的能力,往往被认为是科学创造件的重要标志。其次,科学假说引导人们自觉地进行新的观察、新的实验、发现新的事实,成为发挥 思维能动性的有效手段。

其三,不同假说的争论有利于科学的发展。关于同一类对象的多种不同假说之间的争论,有利于揭露各种假说中存在的问题,促使人们的认识在实践的垂础上不断的深化和明确化。即便是错误的假说,往往也包含一些积极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它也可以对科学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10、为什么说科学理论评价与检验是复杂的?

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是很复杂的。原因:

首先,这种复杂性是由于观察的易谬性。而观察的可谬性会使我们对相应的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成为可错的。因此,如果某个理论命题与某个观察陈述相抵触时,错误的也可能是观察陈述。当理论和观察发生冲突时,被抛弃的并非就一定是理论,很可能被摒弃的是错了的观察结果,而被保留的倒是与观察相抵触的理论。

其次,这种复杂性来自科学理论的复杂结构。构成一种现实的科学理论的,是一种全称陈述的复合体。在一个理论之中,除了理论中的受检陈述以外,还有其他陈述,诸如辅助性假说、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等等。在检验理论的过程中,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应对错误负责的,并不是受检理论,而是复杂的检验情况的某一部分。 科学理论的辩护方式一般是转嫁难题。最常见的办法 是把问题转嫁给观察陈述,就是对观察结果提出质疑, 以保护理论。如果受质疑的观察结果得到确证,理论的辩护者就把难题转嫁给背景理论。如果背景理论没有问题,一般是修改受检验理论的辅助性假定,以保证该理 论的核心假定。如果核心假定遭到证伪,这才意味着受检验理论的失败。

再次,这种复杂性还在于评价和检验受制于评 价者和检验者的社会环境和个人因素。

最后,这种复杂性还在于科学共同体从表述方 式及其社会形象方面对科学理论的确认。科学理论在形成和传播过程中,需要理论的提出者和传播者有一定的表述技巧和修辞学手段。这些技巧和手段有时候直接嵌入了科学理论本身,反映了科学理论的提出者对科学共同体的认知倾向和风格的把握,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科学共同体对该理论的接受程度。

11、波普尔科学理论否证式发展观的贡献是什么?

答:波普尔提出了科学理论的否证式发展观,他认为,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不过是某种猜想或假说,其中必然潜藏着错误,即使它能够暂时逃脱实验的检验,但终有一天会暴露出来,遭到实验的反驳,即“证伪”。科学理论就是在不断的提出猜想、发现错误而遭到否证、再提出新的猜想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所以,在波普尔看来,科学理论的否证式发展是:猜想-证伪-猜想。

可否证性指的是逻辑上可以被经验否证的性质,一个理论只有在逻辑上有可能被否证,才是科学的,否则,就是非科学的。否证原则不仅是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标准,而且还是推进知识增长的重要手段。科学的进步不仅有不断归纳、证实、积累的过程,而且还有不断否证、不断批判旧理论,大胆猜测新理论的过程。没有否证就没有科学的革命,就没有科学知识的增长。

试探性理论不是从过去积累的经验材料中概况出来的,而是大胆猜想的产物。各种试探性的理论提出后,就要接严格的批判和检验,即寻找反例进行反驳和否证。当试探性理论被经验否证后,又产生了新的问题。这样,又从新问题到新理论,以及新理论再被否证,科学正式如此从旧问题向新问题的发展。这就是科学发展的否证模式。这一模式强调了科学知识的增长是一个动态的不断革命的过程。否证方法是一种对理论进行检验,进行批判和革命并最终把它否证的方法。这种方法强调批判,因为现代自然科学革命表明,科学的精神是批判,即不断推翻旧理论,不断做出新发展。

科学的进步有两方面的标志,一方面的标识是理论的可否证度。增加理论的可否证度,就是增加了一个理论被否证的可能性,增加了该理论的经验内容。经验内容的增加就是知识的增多,而知识的增多就是陈述的内容为真的可能性的减小。另一方面的标志是确证度的增加。高度可否证的理论如果得到不断的确证,那就使我们的知识经受住了否证的考验。所以说,可否证度是科学理论潜在的进步标准,确证度是科学理论的实际进步标准。

12、科学理论社会历史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案一】答:20 世纪 50 年代未出现了新的情况广方向,形成了一股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洪流,科学社会学、科学学、科学史学、科学心理学等一系列新兴学科相继涌现,标志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相互联系与相互渗透;另一方向,科学成为社会的一项重要的事业,它广泛地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至价值观念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在新的形势下,对科学理论发展的研究不能 孤立地、离开它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来进行,因此在科学哲学中出现了社会历史学派。

库恩正是从科学认识的社会历史背景的角度,提出他的科学发展观的。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库恩认为,科学研究虽然离不开个人.但科学理论本质上是集体研究的产物:科学理论不是单纯的知识积累,而是一种“范式”,是集体用以不断生产科学知识的工具。从历史学的角度出发,库恩认为,累积式发展观是渐变的观点,它看不到科学发展中的质变(科学革命);否证式的发展观强调不断革命,但它忽略了常规科学发展的长期积累。为了克服这两种科学发展观的片面性,库恩主张应当尊重历史,从动态的角度来考察科学理论发展的机制和规律,据此,他提出如下的科学发展的模式:前科学→常规科学→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这个模式认为,科学认识

活动是由科学共同体进行的,在科学发展的社会史上可以分为几个时期:前范式时期,各种理论、观点、假说相互竞争,但没有一种在科学共同体中得到确认;常规科学时期,科学共同体在范式指导下不断积累知识的时期,常规研究是不断开拓与加深范式的内涵,为新观念、新理论的突破奠定基础;科学革命时期,出现丁与范式所预期的不相符合的反常现象,当调整范式不能解决反常的问题时便出现科学危机,这时候原有的范式受到质疑,科学革命时期从此开始。因此,科学的发展就是前科学—常规科学—科学革命如此循环往复的过程。

合理性:1 克服了以上两者的片面性;2 赞扬青年人在科学共同体“范式”转变中的先锋作用;3 科学作为 一种社会事业,其发展受科学内部因素和科学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制约。

缺陷:1 在认识方面,只承认知识的相对性,否认科学的客观真理性;2 在范式的产生问题上,它片面扩大 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答案二】答:为了克服累积式发展观和否证式发展观的片面性,库恩主张应当尊重历史,从动态的角度来考察科学理论发展的机制和规律,据此,他提出如下的科学发展的模式:前科学—常规科学—危机—革命—新的常规科学—新的危机。这个模式认为,科学认识活动室由科学共同体进行的,在科学发展的社会史上可以分为几个时期:钱范式时期,各种理论、观点、假说相互竞争,但没有一种在科学共同体中得到确认;常规科学时期,科学共同体在范式指导下不断积累知识的事情,常规研究是不断开拓与加深范式的内涵,为新概念、新理论的突破奠定基础;科学革命时期,出现了与范式所预期的不相符合的反常现象,当调整范式不能解决反常的问题时便出现了科学危机,这时候原有的范式受到质疑,科学革命时期从此开始。因此,科学的发展就是前科学——常规科学——科学革命如此循环往复的过程。

13、科学共同体的社会规范是什么?

答:科学共同体是科学家结成的社会群体。科学共同体的形成是科学构成一种社会建制的基础所在。科学共同体的目标就是要扩展科学知识,并用知识造福于人类。科学家在实现目标的科学活动中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形成科学的精神气质。美国科学神会学家罗伯特 默顿指出:“科学的精神气质是有感情情调的一套约束科学家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体。这些规范用命令、荣止、偏爱、赞同等形式来表示。它仍借助于习俗的价值而获得其合法地位。这些通过格言和例证来传达、通过法令而增强的规则在不同程度上被科学家内在化了,于是形成了他的科学良心,或者如果人们愿意用现代术语的话,也可以说形成了他的超我。”在默顿看来,四中作为惯例的规则构成了现代科学的精神气质,即:

(1)普遍性,即尚未被经验证实的学说不管其未源如何,都必须服从客观的标准。对它的接受或排斥,不取决于该学说倡导者的个人属性或社会属性,从而与他的种族、国籍、宗教、阶级和个人品质毫不相干。科学向一切有能力从事科学工作的人敞开大门。

(2)公有性,即任何科学发现都是社会协作的产物并应及时地公诸于社会全体成员,从而成为整个社会的公共财富。在科学中,用人名命名的定律或理论只是一种记忆方法和纪念方式,并不意味着它们为发现者所占有。发现者除了获得某种承认和尊重外,别无其他特殊的使用和处置其发现的权力。

(3)无私利性,即科学家要把追求真理和创造知识作为已任,以求知的热情、强烈的好奇心、对人类利益的无私关怀等作为从事科学活动的动机,而不应把从事研究视为追求权力、金钱、地位的敲门砖。

(4)有条理的怀疑主义,即要求科学家对所有知识,无论其来源如何,在其成为确证无误的知识之前,必须借助于经验和逻辑的标准予以仔细的考察,决不应盲目接受未经任何分析批判的东西。科学家有责任评价其他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也要允许别人对自己的成果提出质疑。以上规范构成了科学的规范结 构,它是一种理想类型,但不是纯粹思辨的产物,而是建立在一定的经验基础之上,并与科学的本质要求 相一致的。

14、STS专业为什么首先在西方出现?

答: STS(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研究主要探讨和揭示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研究科学、技术对社会产生的正负效应。其目的是要改变科学和技术分离,科学、技术和社会脱节的状态,使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其首先出现在西方是因为当时历史条件下西方社会具备了 STS 产生的学术条件和社会条件。

1、学术条件:

(l)科学技术研究的社会化。19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技术开始进入大学和工业的实验室,科学技术已不再是个人的事业。科学技术变成了一种包括大量人员、巨额资金、昂贵设备和复杂组织在内的规模巨大的大科学大技术,变成了对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知识产业。科学技术实际上已不单纯是知识和技能的体系,而成为一种“社

会活动”“社会事业” 。这在学术上就必须要求研究社会中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主体即人的社会组织和人的社会行为,科学技术因素和社会其他因素的关系,科学技术的组织管理和政策等等。

(2)科学技术研究的“外史论”导向。从20 世纪中叶以来,科学史和技术史逐步从以研究科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以及技术设备和过程的历史为主的“内史论”倾向转向重视科学技术发展社会文化背景的“外史论”导向,形成了后来被广泛采用的“情景方法” 。科学史和技术史、科学哲学和刚刚起步(至少是在美国)的技术哲学和科学技术的社会学也呈现了转变,即从内史论导向的分支学科逐步转向更加外史论的社会学导向的解释。这种转变也成为反映了促使STS产生的力量。

(3)交叉学科的兴起。现代科学是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结合,从 20、30 年代,特别是二战以来,综合已占主导地位,出现了科学整体化的趋势,其主要特点是一系列边缘学科、横断学科和综合学科这样的交叉学科的兴起。在60年代变得突出的环境、生态平衡、能源、人口等全球问题,就是各学科在最高层次上的交叉,这样的问题不是任何一个单独的学科所能解决的,需要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这为STS的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4)对科学技术本质的反思。技术时代不是人控制技术,而是使人完全束缚在技术的框架中,受技术的统治和支配,自觉不自觉地按照技术的需要去行动。结果,地球及其环境变成了原料,人也成了人力物质以满足技术生产的需要,破坏了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STS的最初动机也就是想通过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为对象的学科间交叉研究,来解决科学技术发展的负面影响,使其真正造福于人类,

2、社会条件:

(1)反战运动。二战中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扔的两颗原子弹所造成的毁灭性破坏,提出了科学家和 工程师的社会责任问题,掀起了以科学家为核心的反核战争和平运动。

(2)环境运动。60 年代美国科技的发展一方面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同时也使环境污染严重发展。 民众走上街头游行示威,要求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治理和控制环境,从而掀起了大规模的反对公害的环境运 动。

此外,为保护消费者权利和利益的消费者运动,为反对社会不公平而爆发的民权运动,妇女运动,黑 人运动等等,也是 STS 形成的社会条件。

综上所述,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的社会化,科学技术作为一个学术对象即认识客体,已从“认识和改 造自然的工具”发展到“社会中的科学技术”这一新阶段。认识主体即人也开始对这一新的认识客体从哲 学、历史和社会学等不同的侧面进行反思和研究,取得了一批理论成果,也开始出现了适合于这种研究的 交叉学科方法。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的科学技术化,社会和公众日益感受到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开始对 科学技术的“善行”“进步”进行质疑,掀起了一股反科学技术,反传统文化和权势集团的思潮,强烈要 、 求研究和解决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使科学技术真正成为人类的福祉。这样,到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STS 这门对人类未来有重大影响的新兴学科,便应运而生,首先出现在美国这块当代科学技术最发达的国土上 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et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