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大学生求职分析

更新时间:2024-06-03 03:5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707届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作业

大学生求职分析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毕业作业

姓名 学号 批次 郭晓静 915312760 201707 层次 课题名称 校外学习中心 证件号 高起专 专业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 411122198709241061 工商企业管理 指导教师 彭小静 大学生求职分析

指导教师 评语 终稿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2016年12月1日

2

目 录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 4 二、大学生在人才市场竞争中的优势成因分析????????????4 (一)大学生学历高,文化层次就高,职场适应能力快???????? 4 (二)复合素质高,就业条件优势大,符合企业发展需求????????5 三、大学生在人才市场竞争中的劣势成因分析???????????? 5 (一)供与需错位???????????????????????? 5

(二)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有偏见???????????????? 5 (三)大学生择业观念影响其就业成功率?????????????? 5 (四)依赖性强,缺乏吃苦精神?????????????????? 6 四、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业心理准备不足???????6 五、提升各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7

(一)培养良好的职业价值观,做好职业生涯规划?????????????7

(二)国家在发展高职高专教育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7 (三)参加社会实践,提升就业能力???????????????? 8 (四)重视岗前求职培训,提升求职能力?????????????? 8 (五)大学生自身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 8 六、结 论?????????????????????????? 9

3

七、参考文献?????????????????????????10

大学生求职分析

摘要: 高校大规模扩招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战略转变,但是就业难的问题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本文从就业现状和大学生求职在人才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大学生要提升自我对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关键词: 大学生 求职 优势 劣势

1999 年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这一重大决策标志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化”的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战略转变,但是难以避免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为学生及家长乃至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而其中占较高比例的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状况就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

统计资料显示,从 2003 年第一届扩招大学生毕业时起,每年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大学生就业队伍不断壮大,同时每年都有数十万的高校毕业生不能正常就业,从各层次大学生就业率对比状况显示,扩招以来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率一直是最低的,但从整体结构看,高职高专生的就业状况很不理想。而从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现状显示,高职高专大学生在校人数已占高校大学生在校总人数的近一半。2015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达74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在我国经济“三期”叠加的背景下,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对大学生中的高端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尤其是一些高新技术企业急需一大批高职高专专门人才。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提供的数据表明,我国的劳动技能指数仅居世界第 59 位。在过去的十年间西方国家政治经济联合组织主要成员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为 75%,而我国仅为 15%,发达国家技术工作构成中,高级工占技术工人比例通常要超过 35%以上,中级工占 50%以上,而我国城镇企业共有1.4亿职工,高级技工只占4%,中级技工占36%。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高级技术人才严重短缺,企业对高级人才的实际需求,要比现在高级技术人才的数量高出几倍至几十倍,所以从这

4

一形势看,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前景还是很好的。 二、大学生在人才市场竞争中的优势成因分析

(一)大学生学历高,文化层次就高,职场适应能力快

对于较高学历的大学生,文化层次就高,知识也就多,就业岗位和层次也就不同,国家的重要岗位,是需要高学历的人才去扛大梁的,起码也是公司的白领,需要科技人才创业的公司或者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不会招聘没文化的人上岗的,简言之,大学生求职的门槛一般是过得去的,这就是就业的学历优势;对于高职高专教育本身就是一种职业性的定向教育,是从职业岗位出发而不是从学科出发,是给予学生从事某种职业能力的教育,职业能力和职业培养是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是培养生产第一线的高级实用型人才,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特点。高职高专毕业生在择业中有其自身特点,其就业岗位一般都在基层第一线,除了系统的理论知识外,企业更看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灵活熟练处理生产一线问题的能力。高职高专的教学目标正是培养生产、管理、经营第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二)复合素质高,就业条件优势大,符合企业发展需求 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经济的急剧变革,对人才的适应能力和知识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必须具备覆盖面较大的基础性知识(通识)和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如知识更新能力、创新能力等)。这种复合型人才除了掌握岗位对应性专门知识外,要能通晓两个以上职业岗位或学科专业的一般知识和常规技能。由于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和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人才的需求和职业的选择具有多样性和变动性,一个人很难终身一种职业干到底。即使是从事现职工作,也还会出现兼做“第二职业”的情况。这样,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要由专精向广博发展。而且,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类型、多规格的,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能从事技术应用、技术开发工作,而且同时也要能从事一定的组织管理工作,特别是基层单位和乡镇企业迫切需要既懂生产技术,又懂产品开发和产品营销的复合型人才。这种复合型的体现就是高职高专大学生不仅有毕业证,而且还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和技术等级证。

三、大学生在人才市场竞争中的劣势成因分析

首先是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有所减弱。各级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国有企业深化体制改革、减员增效,国有单位这些传统的就业领域对毕业生的需求没有明显增加,而且还相对萎缩。其次是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06年是扩招后第一个就业高峰,毕业生的数量比往年明显增加,造成社会对毕业生的整体社会需求量与实际毕业人数之间的矛盾突出,毕业生求职择业的竞争加剧。再次是结构性就业不足。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起推波助澜的作用。不同学历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存在很大的差距;毕业生向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集中的趋势相当明显;,我们相当部分高校毕业生仍抱着进国家大学读书,要解决户口和干部身份问题,进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最有保障的观念。

(一)供与需错位

5

目前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不能及时就业,表面上看是由于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的大量增加所造成的,其实不然。就农业人才需求看,我国目前农业科技人员只占农业劳动者的0.02%,每亩耕地平均拥有科技人员不足0.05%,而在发达国家都是在1%以上。同样我们一些工科类大学生在校期间还要到技工培训学校去学习以便拿到技能等级证书,以便就业。这些都是说明高校对一些专业设置没有进行前瞻性的科学分析和论证,有可能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专业,四年后就有可能变成滞后甚至是冷门专业,形成了市场人才需求与高校培养人才之间的时间差。因此,专业不对口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所在。 (二)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有偏见

通过对应聘毕业生调查所反馈的信息分析,目前一些用人单位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在招聘人员时基本上没有导入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大多是缺什么人招什么人,没有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且都愿意招聘有工作经验的,导致应届毕业生就业处于劣势。如北京新闻人才劳动发展中心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主办的人才招聘会上,招聘展位被大学生围的水泄不通,但结果却是很多应届大学生未能如愿。其中一个大学生告诉记者:她满怀希望赶到现场,没想到招聘单位一听是应届的,认为没有工作经验,连档案都不看就谢绝了。这种现象的存在,影响了人才的选择、大学生的就业,同时也制约了企业发展。 (三)大学生择业观念影响其就业成功率

大学生就业理念受社会各种价值取向的影响,存在误区,一是认为学历越高就越好就业,于是寄希望于考研;二是认为公务员工作不累,工资不低,福利好又有地位,还老有所养,所以一心考公务员。现在社会上专门有考公务员族,毕业后就专心复习备考。三是宁愿到大企业当职员,也不愿到中小企业做骨干,而大企业并不是容纳大学生的最主要力量。正是就业观念上的偏见,使他们在选择单位时求大弃小,在工资待遇上求高放低,在高不成低不就的择业观驱动下,失去了不少的就业机会。

(四)依赖性强,缺乏吃苦精神

现代的大学生不少是独生子女,家里的宝贝,什么都不会做,一切都靠家长。中学阶段家长监督学,大学志愿家长定,上学费用家长出,毕业后工作家长找,没有独立完成自己的意愿来做事,吃不了苦,拈轻怕重,愿意留在城市,不愿到小地方,尤其是不愿去偏远落后地区,而那里正是人才缺乏存在大量就业机会的地方。 四、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业心理准备不足

(1)自我角色转换不够及时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大学阶段过的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学习、生活、交际都较有规律,这样的生活与现实社会自然存在一定的距离。在大学生活结束之际,踏上岗位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迅速完成自我角色转换,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在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有8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够及时完成角色转换。

(2)自我认识,自我了解不够准确就业前如何选择职业,要根据自身的个性特征来决定。气质和性格往往对人选择职业和事业成功有很大影响。全面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是选择职业的重要前提;兴趣是爱好的推动者,爱好是兴趣的实行者。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往往以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这就更需要认真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对自己充分的了解,是每一个求职者进行职场定位的依据与前提,而大学生在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时,往往很少能真正做到全面了解自己。

6

(3)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一是选地域。在大学生的意识中,大都市总是意味着机会、高薪和前途,这导致最需要大学生的地方少人问津,而都市的大学生求职者则人满为患。二是挑单位。大学毕业生都希望选择一个地域条件好、待遇优厚、社会地位高的职业。三是重薪酬。高薪水、高福利等盲目求富观念在大学生中流行,带来了就业难。

(4)毕业生综合素质缺憾。一是学业不精。有的学生在学校里只是混,没有静下心来学习。二是社交能力欠缺。说话办事的能力、沟通合作的能力、交际公关的能力欠缺。三是缺乏社会实践经验。有的学生很不重视社会实践,甚至连学校要求的暑期社会实践都不能认真完成,更谈不上学到具体的实践。

五、提升各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一)国家、学校、社会方面在发展高职高专教育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针对大学生当前的就业问题制定积极的就业政策,例如对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时,给于资金支持或是优惠政策。帮助其自主创业。同时引导毕业生到非公有制单位、农村及基层单位就业。稳定的就业环境,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加快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拓宽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渠道,切实解决私营公司聘用高校毕业生的有关问题,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积极扶持一些重点中专改办职业学院,在重点中专改制的职业学院主要以培养高级技术工人为主,以满足当前企业对高级技术工人的急需。另一方面,加大高职投入力度,通过相关政策,对边远地区、不发达地区、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采取奖学金、助学金、减免学费等措施鼓励学生上高职。限制、控制高职高专学校高收费。 学校应不断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加应用性、操作性、技能型的课程,切实培养具备各种综合技能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大学生要在工作中得到实现自身价值也离不开创新,学校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大学生有能力进行自主创业,才能在工作中有出色的表现,给自己创造就业机会。 公平对待大学生,降低大学生就业的门槛。创造没有歧视的就业环境。使得员工对企业有归属感,更好的为企业付出。从而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这不仅仅是企业给员工制造机会,同时也是企业谋求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种投资。另外,企业应与时俱进培训员工。因为大学生刚进入企业,对于业务都缺乏专业的能力,再加上本身刚步入社会,经验不足,所以企业要培训他们。当今时代,是一个瞬间万变的年代。培训这一个名词已然成为了一个必要,是企业充实员工能力的重要装备。大学生,是一个更加需要活的培训机会的一种群体,他们刚步入社会,很多东西来不及适应,很多东西需要学习,企业如果能够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给他们,让他们有更大的学习空间。

(二)培养良好的职业价值观,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高职学生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从入学开始就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清楚地了解自身的长处和不足,准确把握自己的特长、兴趣爱

7

好和能力范围,确定自己有兴趣的就业目标,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职业修养,这样才能避免毕业时盲目,不会临时抱佛脚。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人的职业发展目标,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与帮助下制定个人的职业规划,首先是按照规划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及实践,要落到实处,防止计划落空;其次是在职业生涯规划实施的过程中,及时处理反馈回来的信息,总结进步或成功的经验,鼓励自己再接再厉,还要分析不足并设法改进。 (三)参加社会实践,提升就业能力

大学生应珍惜各种机会,利用学校给学生搭建的活动平台去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加强集体协作意识,增强沟通能力,进而提升就业能力。实践教学对培养实践应用技术非常重要,大学生需要的实训场地环境及设施要求非常高,用人单位与学校提供实训基地可以为大学生生提供真正的实践机会。学校还可以改革实训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首先,强化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践功能,提供半年以上的企业顶岗实习机会,企业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熟悉企业文化,了解岗位需求,积累工作经验,打好工作基础。其次,专业教师到用人单位锻炼指导学生,取企业员工实践经验丰富之长补己之短,向“双师型”教师发展从而更好地指导校内实训。再次,邀请企业精英指导校内实训教学,提升实训质量,加强应用技能,从而提升学生们的就业综合水平。

(四)重视岗前求职培训,提升求职能力

岗前求职培训能够让学生完成学生到职业人过渡,有针对性地培训能够提升学生的求职能力。目前,有相当一部分高职生对此不够重视,导致对企业的文化制度不了解而产生矛盾与分歧。适应不了企业的价值观及制度,在走上岗位开始工作时无法尽快适应满足不了企业要求,实习出现各种问题,如不理解顶岗实习的真正目的与意义,简单视作打工,走过场,机械地工作忘记从中学习的任务,害怕吃苦缺乏吃苦精神,习惯自由,厌倦实习,无组织无纪律,消极散漫,对自己要求不严格,遇到困难易放弃,因此,大学生必须从内心对岗前求职培训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重视其内容才能提升自我。给大学生进行职前培训课堂的引导最终要达到使其能够应对找工作时遇到的种种困难,整合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与人才市场的供给,使双方契合。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过程中的角逐事实上是个人综合素养的角逐,角逐的筹码即大学生本身所具有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系与实践应用技能。为了增强学生的求职能力,各类高校在学生在读期间和毕业之前为学生提供的一系列求职信息和加强求职能力的求职培训活动。 (五)大学生自身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

(1)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大学生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得成功,实现自身价值,在校学习只能说是前期工程,要在提高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打造属于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汲取书本以外的营养,以满足社会对所需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

8

(2)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毕业后大学生面临的不再是学校里的小社会环境,而是复杂多变的社会,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充满着各种未知的因素。为了让自己能够立足于社会,周旋于复杂的人事关系中,大学生除了要学习专业知识外,还要学习多种生活需要的,正所谓技多可防身。

(3)要有创新能力。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很多大学生对会选择自主创业,自主创业能够降低毕业生就业的压力,但是自主创业却有更高的要求,其中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掌握好人脉,金脉,知脉这三脉,毕业生才能具备创业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才能在自主创业中站稳阵脚。

(4)培养责任意识。毕业生在求职前一定要准确把握自己的定位,在工作中积极肩负自身的责任,以呼唤人才市场的责任感与诚信,为自己的求职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做事要坚持到底,不要轻易的跳槽。要有责任意识,对企业负责,对自己负责。

(5)大学生一定要未雨绸缪,做好充分的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导者通过对大学生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根据大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职业倾向等,有针对性地帮助个体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并明确实现目标的思路、途径,使大学生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尽可能地少走弯路的过程。在校期间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选择就业之前做好充分的分析,毕业生才能选择合适自己的职务,而不要乱投一通,以致浪费人才资源。 六、结 论

当前,政府方面应简政放权。实质是将政府机构一个主体的决策权、行动权,交给了千百万干部和人民群众,由千百万干部和人民群众自行做出决策和自主行动,让市场活力随之大增。这就是计划经济无一不短缺、市场经济无一不“物资源泉极大涌流”的根本原因。李克强总理讲到:“目前国务院部门许可的个人资格有110项,各级政府部门颁发的资质资格证书有229种,名目繁多的资质资格认定,事实上抬高了就业门槛,一纸证书漫长的认定过程更是挡住了不少人的就业创业之路”。一方面,政府部门热衷于个人资质资格证书有其合理性,是从提高劳动者素质着想。但另一方面,我认为造成各级政府部门热衷于个人资质资格证书,还有其深刻的动因,每项资质资格证书都必须考试,有可能涉及潜在的利益收入。就这个意义上看,简政放权、取消资质资格证书认定,不但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创业,而且有利于减少和消除腐败问题。政府还要发挥它的宏观调控作用,就要通过各种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进行调节。实现经济稳定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含量;积极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缩小自主创业制度的门槛,同时减轻能扩大就业微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税负,大力支持和发展我国的服务业、中小企业、集体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社会、企业应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岗前培训,在保证企业利益的前提下接纳更多的大学生。作为工作前第一线的各高校,应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积极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实的行动做好就业工作。各高校均成立以党政一把手牵头的就业工作领导组织,内设专门的创业、就业办事处。注重对毕业生就业咨询与指导工作,广泛搜集信息,形成信息传递网络,建立和企业生产直接联系实训基地和内

9

部常设求职市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因素是学生本身,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相同的学校环境,每个学生的就业能力会有所不同,学生自身是关键。对于高职高专院校大学在校生要从自己做起,首先要提升自我对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的习得能力。系统的学校学习是学生自身构建专业知识体系的关键时期,也是锻炼学生综合素质参与各种活动的最佳时期,还是提高高职学生实践应用技能的重要阶段,这些学习能力都为高职学生日后的就业成功提供了保证。其次,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正确的就业观念能指引大学毕业生顺利找到工作,在如今“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体系下,大学生生应从传统的观念中脱离出来,用科学理性的思考方式面对就业问题,这对自己和整个社会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能为成功找到工作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 贾利军,徐韵.《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心理学解析》[J].教育学研究,2006年第10期第133页.

[2] 赵鹏飞,肖俊涛,李正桥.《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理论思考》[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第65页.

[3] 王霆.《我国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就业能力技能要素研究—在交通行业的调查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7年第一版31-32页.

[4] 薛灵辉.《工学结合下高职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26页.

1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de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