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学习课程018泛爱众之二

更新时间:2023-09-21 10:03:01 阅读量: 工程科技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弟 子 规

泛爱众之二

勿谄富、勿娇贫、勿厌故、勿喜新、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道人善、既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日常生活中,如何与人交往是一个再普通不过却又大有学问的问题,从家人到朋友到工作中的同事,甚至有些只有一面之缘的人,这其中形形色色各色人等,我们在和他们打交道的时候应该遵循一个什么样的原则?其实这些问题《弟子规》都一一给出了答案,可是,是不是我们按照《弟子规》的要求去做就真的能够做到万无一失了吗?这一次《弟子规》中有一处是前后矛盾的地方,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不可否认,在中国的历史上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势利小人。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人嫌贫爱富,喜新厌旧,这一点不能否认。我们翻开中国一部历史这样的小人很多,但是我们同样不能否认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

流恰恰是反对嫌贫爱富和喜新厌旧的。这样的人被称作势利小人,是和君子相对的为君子所不耻的。《弟子规》当然希望我们每一个孩子从小经过教育通过向榜样的学习能够长大以后成为一个君子,不要成为一个小人,所以《弟子规》这样来教育我们的孩子;勿谄富、勿娇贫、勿厌故、勿喜新、什么意思呢?你不要看到人家有钱就去讨好他、献媚、献媚于这种财富,你也不要看到因为别人贫穷,别人没钱,你就瞧不起他。自己很骄傲。你不要因为一样东西旧了,或者这样东西过时了,你就去厌弃它,你也不要因为一样东西是新的,或者一样东西是流行的,你就去喜欢它,《弟子规》是这样的要求。

宋国、有一个姓曹的人,这个人就是被庄子批评的,庄子就瞧不上这个人,这一位姓曹的人为了宋国的国君去出使秦国,那么他要去出使秦国了,所以宋国的国王就送给他几辆马车。这个人看来还是多少有点本事的人,到了秦国以后,把秦国的国君哄得很高兴,所以秦国的国君一高兴又加赐给他100辆车,送了他一个车队,所以这个姓曹的这个人回到了宋国,不知道为什么?碰到了庄子。就跟庄子说;我原来住在这种非常偏僻狭隘的巷子里,我原来穷啊!买不起鞋,所以我得自己打草鞋。我原来穷啊!吃不饱,所

以我的脖子干瘪(bie),面色饥黄,这是我不如别人的地方,但是你看我今天牛吧!我一旦有机会我就从大国的国君那里【那是指秦国了】一下子就拿到了100辆车的赏赐,这难道不是我比别人强的地方吗?大家知道庄子怎么回答?庄子看不起这种小人脸,你原来有几辆车子现在有100辆车子,你就觉得很牛了?庄子就不愿意,庄子说;我听说过一件事,他说秦国的国君当他生病的时候就去召集天下名医给他看病,那么,如果一个人可以把秦国国君身上的一个脓包或者一个疖(jie)子给他挤破了,挤出脓来的话,赏他马车一辆。如果有人能够去舔国君的痔疮,【大家不要笑,古人当中有一种观念,认为痔疮是这么治好的,所以痔疮不容易治好,因为没有人去舔】假如有一个人去舔国君的痔疮立马赏车五辆。凡事治疗的部位越低,赏的车辆就越多,你好像给秦王舔过痔疮吧?最起码?不然你怎么会有那么多车子呢?滚滚滚滚滚,从我面前滚开。庄子瞧不起。我们中国传统瞧不起这种势利小人,不是因为你今天车子多了,你今天发达了我瞧不起你,不是的,而是因为你什么?“羡富傲贫”你如果今天发达了,我们可以为你高兴,但是你没有必要显摆你知道吧?庄子看到显摆的就很愤怒。《论语》里面学而篇也有这么一次对话;自贡问孔子;

说;《论语-学而》贫而不谄(chan);富而无娇,何如?就是说我虽然贫穷但是我不去讨好有钱人,我虽然富但是我不瞧不起穷人,如何?去问孔子。大家看这句话就是《弟子规》的出典。《弟子规》只不过倒过来说,对吧?不要去讨好有钱人,不要去瞧不起穷人。倒过来说的。做到子贡说的那样已经很不容易了吧?但是孔子的回答要求更高。孔子说;可也,孔子讲的可也的意思都是差不多了,可以了,过得去了,但是, 《论语-学而》贫而不谄(chan);富而无娇,何如?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说还赶不上虽然贫穷,但是很快乐,虽然富有,但是非常懂礼,有礼节,讲礼貌,懂礼仪的人。这是孔子的要求。

几千年前,我们儒家的创立者孔老夫子的要求,我们想想他的这个话放在今天有没有实际意义?咱们是不是应该从小培养孩子拥有这种意识。今天我们这个社会确实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其中很多问题在于“贫而不乐;富而不好礼”我们现在要建设的是“富而好礼”的社会,那么说明我们现在很多有钱人为富不仁了,反面就是为富不仁。没有做到富而好礼。我们很多经济状况不理想的人,没有做到很快乐,我们的快乐被我们的物质水准全部牵着走,换句话说,我们除了物质生活以外没有给自己预留一块精神生活

的空间,这确实是应该值得我们警惕的。

勿谄富、勿娇贫、勿厌故、勿喜新、

现在社会飞速发展,可以随着我们财富的增加,我们的幸福指数却在降低,如果我们能做到《弟子规》中说的;勿谄富、勿娇贫、也许我们的快乐会多一些,烦恼会少一些,那么接下来的这句;勿厌故、勿喜新、我们都能理解它的字面含义,但是在新旧更替如此迅速的今天这句话还适用吗?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它的真正意义呢?

至于勿厌故、勿喜新的道理也是很明白的。最近这几年大家可以看到我们这个社会飞速发展,我们的现代化事业推进的很顺利,但是同时大家发现没有?我们开始怀旧。这个社会上有一股怀旧的风潮,比如,咱们北京现在有的是高楼大厦,哎,原来没有那么多高楼大厦的时候大家不怎么怀旧的,有了高楼大厦大家扭头去找四合院,现在住进了楼房,三居室,四居室,突然留恋起住大杂院的时候,有一股怀旧。怀旧给人的感觉是什么?如果一个人很怀旧,你会怎么认识这个人?我个人很愿意交这样的朋友,我愿意交一

个有怀旧情怀的人,为什么?因为他不厌旧、不厌故,因为他感恩,所有怀旧的人背后都有一种特殊的感恩的情怀,感恩当然是一种非常高尚的情操,我们当然愿意去交往。

今天我们讲到喜新厌旧基本上讲陈世美了,基本上是指夫妻之间的关系。在过去喜新厌旧并不专指夫妻关系泛指一切事物,而真正能够做到《弟子规》所要求的,这样的一种道德水准或者这样一种做人风范的话,历来都是受到人家的尊敬和赞赏的。

东汉的时候有一个人名字叫“宋弘”,是一个比较高的官,司空,比较高的官。那么这个时候这个人是非常有名的人,第一很有才华,第二相貌堂堂,但是他不知道自己被一个人瞧上了,就被一个人给盯上了,他更不知道盯上他的是一位女士,他更没想到这位女士居然是皇帝的姐姐,【光武帝刘秀的姐姐】叫湖阳公主,一直注意他,这个时候正好这位公主的老公死了,公主丧偶,那么光武帝呢!当然汉朝的时候还没有像我们宋朝、明朝以后这种好像不能再嫁,这种观念没那么强,所以作为皇帝的弟弟很关心自己的姐姐,准备找一个后姐夫,所以就去探探她的口气,就跟她讨论一下,您看看满朝文武这个人怎么样?这个人怎么样?就一一数,去试探这个意思。而皇帝的

姐姐湖阳公主多聪明的人啊!她又不好说,我就喜欢那个!你把他给我搞定,这个不行。但是她心里是有人的,所以他就说;宋公,就是宋弘啊!有很威严的容貌,而且非常有大德,我看啊!朝廷里的臣子没有一个赶得上他的,这个公主说了这么一段话,光武帝一听,得,姐姐的意思明白了,所以光武帝就去找宋弘,打算把他发展为后姐夫。那光武帝找他说呢就要做思想工作,他有老婆啊!宋弘有太太。就说;俗话说;做了官以后你就可以把贫贱时候的朋友给换掉了,地位不一样了嘛?做官了你还跟贫贱之交可以不要了,有了钱你就可以把你穷苦的时候这个妻子给换了,说人情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宋弘的回答;就是我们流传千古的名言,怎么回答?他说“臣闻;我听到的是;《后汉书-宋弘专》“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这句话在这个背景下说的,光武帝听了以后很是惭愧,一下明白了,回去就跟自己的姐姐说,这件事情还是算了吧!您琢磨别人去吧!这样的人就被记在史料当中流传下来。他的这种道德水准,他的这种操守非常高。

勿谄富、勿娇贫、勿厌故、勿喜新、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弟子规》告诉我们在别人很忙或者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们要做到不去打扰他们。可是这个看起来再简单不过的事情我们都能够做到吗?反之,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又会带来怎样的严重后果呢?

《弟子规》接下去说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我们在打算和别人说话或者有事情找别人的时候最好看看情况,留意一下别人的状态。比如打电话,很少听到这么一句话,什么话?“您现在方便接电话吗?”这句话很少听到,我们多问一句不会有错的。这里面体现出对别人的尊重,对别人的体谅,体现出自己的修养,我们现在家里看到孩子打电话一般父母不太注意,你是不是能够教孩子说,你如果打出去先多一句话孩子,你问问接电话的人您现在方便吗?让他从小养成这个习惯对孩子终生有益。如果倒过来你完全不管场合,就去唠唠叨叨,唠唠叨叨的话,有的时候好心还没有好报。

三国的时候魏明帝,有个皇帝,最疼爱的一个公主死了,那么魏明帝当然很悲痛了,自己的女儿死了嘛!决定厚葬,并且表示自己要去送葬。亲自送葬。这个时候有一个姓杨的大臣就对魏明帝说;说皇上,不妥,为什么不妥呢?他说过去先皇和太后去世的时候您

都没有亲自去送葬,而现在女儿死了您却去亲自送葬这个与礼法不合。照道理说这位姓杨的大臣说的没有错,是符合当时社会的礼仪要求的,但是问题在于这位老哥们儿太唠叨,的博的博翻来覆去这些话,不看场合,魏明帝已经很悲痛了,你说完了,进谏了,提醒他一下,你找个机会再提醒他一下可以啊,你不要盯着他上。这个时候魏明帝不仅没有听进他的意见,而且把这个姓杨的大臣赶出朝廷,烦死。这就是什么?好心没好报。实际上完全没必要这样。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当众揭别人的短处肯定是一种不好的行为,那么什么样的行为才算是揭短?难道别人的缺点我们不能帮助他们指出来吗?如果大家都不说我们又从何得知自己的缺点呢?那么也就无从改进,这样不是更加不对了吗?

我们都是人,天同覆、地同载、《弟子规》讲,大家都一样,既然是人都是犯人,又不是阿凡达,谁都有个短处,有个隐私的啊!谁没有短处啊?都有短处,

比如我的腰围保密,谁问我我也不说,打死我也不说,很多女孩子比如说腰围那就更保密了,谁也不告诉你,谁都有一个都不愿意说的。

《弟子规》是绝对不赞成去什么?留短蜚(fei)长。《弟子规》讲;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这里的短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别人外在的短,比如说,形体、体态、样貌、比如有的朋友跟我开玩笑,哎,怎么春节一过你又胖了?你低头,看的见自己的脚尖吗?这就叫揭短。你没必要跟我说,尤其当着大家,人很多的时候,这没办法太胖了,这是一种短。还有比如有些人身材比例不太好,你说哎呦,你什么都好,就是腿短,这你也不能去揭,这个是外在的短,不要去说,因为大家都是人,没有完美的,还有一种短,是指别人不恰当的行为,短,做了一些不好的事,那么《弟子规》也不赞成揭,什么叫揭?【公众场合讲】揭短、揭短、不是我单独跟你说,单独跟你说不叫揭短,单独出于好心我提醒你,不叫揭短,比如上海世博会有一个礼仪题,我发现很多人不会做,有一道礼仪题,比如,当你是世博会的工作人员你突然看见前面过来一位男士,关键部位的拉链没拉好,你怎么处理,你绝对不能拿着喇叭说;喂,这位先生,校门开了,这个就叫揭。你悄悄的地去说,这

位先生您拉链没拉好,这个就不就揭短,揭是指公开场合的揭。

至于隐私自然不能去打听,更不应该去传播。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道人善、既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虽然《弟子规》说不要揭别人的短,也不要去说别人的隐私,但是对于别人的善和别人做的好事《弟子规》却告诉我们要尽可能的去宣扬,那么这样做又会有什么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弟子规》讲;道人善、既是善、人知之、愈思勉、你称道别人的善本身就是善,换句话说,比如在河边散步,突然看见一个孩子不小心落水了,这个时候旁边有好人跳下水去把孩子求上来,你并没有跳下水去,你没有救,但是你到处去说,有一位见义勇为的人,不怕牺牲,抢救了孩子,你说,你去宣扬这个善,你本身也是在行善,这个就叫道人善、既是善。人知之、愈思勉、哎,如果有一个人,有的时候他做了一件小事,他很偶然做了一件好事,如果你经常去宣扬的话,这个人知道了,他会不断的勉励自己的,

他会今后做更多的好事,如果第一次他做好事是无意识的话,后来因为你的宣扬让他变成有意识,去做好事了,这不就是大家共同在行善吗?是这个意思。

我们都知道李白这个诗人,没有人不知道的。李白有一个外号,李白的外号很多,有一个外号最妙,叫什么?“谪(zhe)仙”大家都听到过的,从天上被贬下来的仙人,换句话说李白太利害了,基本不是凡人了,是个神仙啊,但是他是从天上被派下来的,这个外号的来历,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道人善、既是善、人知之、俞思勉的立证、谁称李白为谪仙啊?贺知章。唐朝著名的诗人,那也是了不起的人,他非常的直爽,非常的豁达,非常的健谈。当时满朝文武都特别仰慕他,很愿意跟他交谈,贺知章已经是很利害的人了,很利害,地位很高,但是他有一个有点,什么优点呢?“爱才若渴”热情地提携(xie)后辈,特别愿意称扬被人好的地方,去赞扬别人的优点。当贺知章在京城的时候李白还是一个青年诗人,刚刚崭露头角,还没有后面那么高的地位呢?贺知章读了李白的《蜀道难》,《蜀道难》大家都知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么一首诗以后赞叹不已,贺知章逢人就说,李白是谪仙,是从天上下来的神仙。两人见面以后年龄相差40多岁,贺知章要比李白年老40多岁,一见如故,

正是由于贺知章不停的赞扬李白,称颂他的才华,称颂李白好的一面,李白名震天下,后来不叫谪仙了,叫诗仙。

道人善、既是善、人知之、俞思勉、 扬人恶、既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弟子规》教导我们要尽量去宣传好人好事,同时对待坏人坏事,《弟子规》也给我们提出了要求,可是弟子规说的这种不要去扬人恶的态度对于今天的我们还适用吗?为什么我们对扬人恶、既是恶、疾之甚、祸且作、这句话要有所取舍,而不能全盘接受呢?

如何来对待别人的恶呢?《弟子规》也有明确的要求,扬人恶、既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别人做的恶事你到处去讲,这个你本身就是恶。疾之甚?如果你讲的太利害了,批评的太利害了,祸且作,你可能会惹祸上身啊!这四句话,是我们特别要注意分析的,我们要理性的去看的。《弟子规》这样说是希望孩子,这是传统社会希望孩子从小养成谨言慎行的习惯。管好自己的嘴巴,要叫孩子从小懂得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不要去惹事,这个观点在传统社会是这样看的,

但在今天不一定合适。我们要分析。为什么说在传统社会这个观点都认同呢?因为在传统社会当中这种例子很多。

汉朝的时候,有一位将军“灌夫”。勇敢善战、嫉恶如仇。这是个好人,嫉恶如仇。但是有个缺点就是老爱不给人家面子,到处去扬人的恶,比如他嫉恶如仇嘛?所以看见一个人干了一点坏事他到处去说。

有一次他跟丞相请他喝酒,在一个酒宴上,这个灌夫因为一杯酒和丞相争起来了,灌夫一火,当中把丞相做的恶事全部抖了出来,这在史籍上有记载,结果是把这个宴会给搅散了不说,因为丞相是皇帝的舅舅,所以最后把灌夫给杀了。这是一个例子。

传统当中是非常忌讳扬人恶的,所以在民间居然出现了这么一个故事,当然这个故事是编的啊!叫什么?叫《滥言舌枯》,你说话太多,特别是说人不好,你的舌头会枯掉的,我们的舌头不都是有水分吗?你会枯掉的。

从前有个人叫“祝期生”,这个人从不喜欢说别人好话,就喜欢说别人的坏话,以说别人的坏话扬人恶为最大的乐趣。他遇到哪些相貌丑陋的人,哎呀!那祝期生高兴坏了,肯定要去讥讽人家,碰见相貌俊美的呢?他又气坏了,他又要去诋毁人家,遇到笨的就

欺负人家,遇到聪明的就挤兑人家,就这么一个人。那有的时候比如说看到人家说好话,这个祝期生就说;唉,嘴上说说得拉,他不是这么想的。别人说好话他这么说,如果有人在做好事呢?这个祝期生就说;哎,怪了,他既然做了这么一件好事,那么那件好事他为什么不做呢?就这么一个人,很讨厌的一个人。这个人一辈子就过的这个日子,到处乱讲。到了万年他得了一场病,这重病是什么?舌头发黄,必须用针去刺这个舌头,从舌头上挤出一碗血,他才能康复,到后来一年当中类似的针扎舌头放血,这个工作他得自己折腾六七次,痛苦的说不出话,而到最后舌头枯掉了,就死了,这就叫《滥言舌枯》的故事。这个故事过去在民间流传很广。但是这里有个问题《弟子规》在这里反映的思想或者这种观点是不是有一个度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完全把《弟子规》这里的内容照搬来教育孩子?这有我们要注意的地方。在我个人看来《弟子规》在这里把不能扬人恶绝对化,《弟子规》绝大部分是非常有道理的,但是这绝对不等于说我们就应该无原则,无条件全盘接收《弟子规》的意见。我们还是应该具体分析,特别是要把《弟子规》里边的思想和内容和现在的社会状况相进行比较,应该继承的,我们要坚决的继承,应该扬弃的,我们要

坚决的扬弃,如果完全按照《弟子规》这么来做,那么见义勇为就无从谈起了,那有个坏人在那干坏事,你都不敢说,谁都不敢说,那这个世道可就太黑暗了。与恶势力做斗争的理由都没有了,比如今天有些很坏的很恶的事情大家去揭发,大家去斗争。如果按照《弟子规》来讲你不对啊!扬人恶你就是恶啊!不说别人不好,你自己也不好啊,这里边就有一个“是非泯灭”的问题。

所以我们对所有的传统文化遗产一定要牢牢记住理性的分析,过去批判传统文化就说传统文化什么都不好,今天弘扬传统文化我们就说传统文化什么都好,这两种意见都是极端的。

道人善、既是善、人知之、俞思勉、 扬人恶、既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善相劝、德皆见、过不规、道两亏、

虽然《弟子规》要求我们要道人善、而不要扬人恶,可是接下来《弟子规》又告诉我们善相劝、德皆见、过不规、道两亏、这看起来和前面的扬人恶、既是恶的内容又有些矛盾了,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对于《弟子规》中出现的这种相互矛盾的地方我们应

该怎么去做呢?

《弟子规》接下来又要求孩子从小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或者说与人交往的习惯,什么呢?善相劝、德皆见、过不规、道两亏、换句话说大家应该相互的提醒对方,跟朋友交往的时候,要劝人向善,这样的话对于两个人的道德都有好处,两个人都要尊敬道德,过不规、道两亏、如果你看见他有过失,你不去规劝,朋友之间,道两亏,两个人的道德都有问题。

南北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崔瞻(zhan)”,一个人叫“李概”,是一对很好的朋友,两个人不是一般的这种酒肉朋友,不是,而是经常聚在一起谈天说地、诗文酬答、一起学习和促进,如果对方有缺点这两个人彼此都会毫不客气地指出来。后来,李概要回家了,也就是崔瞻和李概要分手了。崔瞻非常难过,就给李概写了一封信,里边说;“意气用事,仗气喝酒,是我经常犯得毛病,有你在,总是毫不客气地教训我,如今你走了,还有谁可以指出我的缺点呢!我是多么地思念这位好朋友啊!”大家看看,这就是真正的友情。

我们有的时候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还得留意一下孩子所交的朋友,孩子从小也有他的社交圈,我们不要以为社交圈是人踏上社会以后才有的,孩子从小也

有,有的时候要注意一下,稍微多关心一下,如果这个孩子这一生能够有一到两个像李概这样朋友的话,对他受益终身,这样的朋友当然越多越好,这就是前面讲的益友。损友、益友,这就是对自己有好处的朋友。当然这样的朋友在很多情况下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所以我们讲;善相劝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在读《弟子规》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地用心去读,用它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弟子规》在接下来的部分还给孩子提出了哪些要求?还给孩子提出了哪些指点,请大家听下一讲。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c3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