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知识点总结

更新时间:2023-10-25 14:2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绪论

一、

家畜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内容

1. 家畜组织学(domestic animals histology)

是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其研究水平包括组织、细胞、亚细胞和分子。

组织(tissue):是由形态相似和功能相关的细胞群及细胞间质构成。 构成: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 细胞:是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间质:由细胞分泌形成。

类型:组织以不同的种类、 数量和方式组合形成器官(organ);若干功能相关的器官构成系统(system)。

2. 家畜胚胎学(domestic animals embryology)

是研究家畜个体发生及发育规律的科学。包括3阶段的发育: 胚前发育:指两性生殖细胞的发生和结构。 胚胎发育:从受精到胎儿分娩出的过程。 胚后发育:指动物出生后至性成熟阶段。

二、 研究家畜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技术和原理

1. 光镜法:

石蜡切片(paraffin sectioning):包括取材、固定、脱水、包埋、切片(5 ~ 10 μm)、染色等。

苏木精- 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HE染色法):苏木精为碱性染料,使染色质和核糖体着紫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使胞质和细胞外基质着红色。

特殊染色:如银染、PAS反应等。 2. 电镜法:

透射电镜术(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用于观察组织细胞的超微结构 根据电子束在不同结构上被散射程度的差异表现为电子密度高(黑或深灰色)和电子密度低(浅灰色)

扫描电镜术(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用于观察组织细胞表面结构,具有真实的立体感,无需制备切片。 3. 组织化学

组织化学术(histochemistry):是应用化学、物理、生物化学、免疫学或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技术,与组织学技术结合而产生,在组织切片显示某种物质的存在和分布状态。

分类:一般组织化学术、免疫组织化学术、原位杂交术

一般组织化学术:组织中的某种结构成分与所加试剂发生化学反应、并呈现某种颜色,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如:糖类,PAS(过碘酸希夫)反应,显示多糖和糖蛋白,呈紫红色。脂类,锇酸固定染色,呈黑色。

免疫组织化学术:根据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原理,检测组织切片中的肽和蛋白质。

原位杂交术:用带标记物的已知碱基顺序的核酸探针与细胞内待测核酸按碱基配对原则进行特异性原位结合(杂交),并通过对标记物的显示而获知待测核酸的有无及相对量。

第一章

第一节 细胞的概念

一、定义

细 胞

细胞(cell)是生物体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二、分类

真核细胞:是具有典型细胞核的细胞。

原核细胞:是指无典型细胞核的细胞。细胞遗传物质DNA散在分布于细胞内,无细胞核膜将DNA和细胞质分开。如支原体、细菌等。

第二节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一、细胞膜

1. 概念:又称质膜,是围绕在细胞最外层,由脂质双分子层和镶嵌蛋白质组成的生物膜。 2. 基本构成:液态镶嵌模型(定义)。

3. 功能:①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

②参与物质运输;

③提供细胞识别位点,完成细胞内外信息跨膜传递; ④参与免疫反应;

⑤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的连接; 二、细胞质 1. 基质

概念:是指细胞质中的溶胶部分。均匀透明,具有一定的粘性。

组成:胞质溶胶+细胞骨架及其附着在细胞骨架上的蛋白质。 2. 细胞器 (1)线粒体]

形态结构:为圆形或椭圆形小体,鞋底状。是封闭的双层单位膜结构,内膜经折叠演化形成面积扩大并富有大量酶的结构。

功能:完成氧化磷酸化。①氧化糖类、脂类和氨基酸,生成CO2和H2O; ② 将ADP磷酸化为ATP,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直接能量;③与细胞中氧自由基的生成、细胞凋亡、细胞的信号转导、细胞内多种离子的跨膜转运及电解质稳态平衡的调控有关。 (2)核糖体

形态结构:呈颗粒状,真核细胞核糖体,由大亚基(60S)和小亚基(40S)组成。 功能:是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能够按照mRNA提供的信息将氨基酸精确连接合成多肽链。 (3)内质网

由封闭的内膜系统及其周围的腔形成的互相沟通的网状结构。位于核附近。 根据其形态,分为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

粗面内质网:内质网膜上附有核糖体。浆细胞中丰富。其主要功能是合成蛋白。

滑面内质网:内质网膜上无核糖体附着。主要合成脂类物质。 (4)高尔基体

位于核附近。呈网状囊泡结构。

功能:①对蛋白质进行分类筛选并进行转运;②对蛋白质进行糖基化修饰;③蛋白质水解;④参与膜泡运输;⑤合成、分泌蛋白质。 (5)溶酶体

是由单层膜围饶形成的囊泡状细胞器,为圆形或卵圆形。含有许多种类的水解酶,酸性磷酸酶是其标志性酶。

根据是否含酶作用底物,溶酶体分为初级溶酶体和次级溶酶体。

初级溶酶体:呈球形。内容物均一,含有多种水解酶,但无酶作用底物。

次级溶酶体:初级溶酶体与吞噬底物小泡形成的复合体。次级溶酶体内含有生物大分子物质、颗粒物质、线粒体以及细菌等。 (6)过氧化物酶体

又称微体,由单层膜围绕的内含一种或几种氧化酶类的异质性细胞器。是圆形或卵圆形小泡。含多种酶,过氧化物酶是其标志性酶。 三、细胞核

呈球形或卵圆形,通常位于细胞的中央,由核被膜、染色质、核仁及核骨架构成,是细胞遗传和代谢活动的中心。大多数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成熟红细胞除外)。 1. 核被膜

是包在细胞核表面的界膜,由两层平行且不连续的单位膜构成。包括内层核膜、外层核膜、核周隙、核孔和核纤层。

内层核膜:面向核质的一层膜,表面光滑,无核糖体颗粒分布,与核纤层相连; 外层核膜:面向胞质的一层膜,有核糖体颗粒,与粗面内质网相连,相通,是内质网特

化形成的区域;

核周间隙:内核膜与外核膜之间的透明状间隙。

核孔:是细胞核内膜与外膜相连,融合形成的环状开口。是细胞质与细胞核间物质交换及调控的重要结构。

核纤层:位于内层核膜的内表面,由核纤蛋白构成。核纤层与核内骨架一起构成核骨架。 2. 核仁

位于细胞核之内,呈球形小体,多是1-2个。光镜下,为均质性结构。电镜下,可见其由纤维、颗粒、染色质及基质组成。 3. 染色质与染色体

(1)染色质 染色质是细胞间期核内着碱性染料的物质,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RNA组成的线形复合结构,是细胞遗传物质所在。其结构单位是核小体。

核小体:是组成染色质的基本单位。每个核小体单位由DNA超螺旋+组蛋白八聚体+组蛋白H1构成。

根据其形态,染色质可分为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

常染色质:间期细胞核内染色质纤维折叠程度低,用碱性染料染色着色浅,多位于核中央,转录活跃。

异染色质:间期细胞核内染色质纤维折叠程度高,用碱性染料染色着色深,多位于核膜下,转录不活跃或不转录。

(2)染色体 是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由间期染色质浓缩而成

结构:分裂中期染色体由两条并列的染色单体通过着丝粒相连。包括着丝粒、着丝点、主缢痕等。

单倍体:动物生殖细胞只有一组染色体,称~。 双倍体:体细胞有两组染色体,称~。

性染色体:与性别有关的一对染色体,称~ 。哺乳动物带有XY 性染色体的为♂(Y染色体上带有雄性决定因子SRY),带有XX的为♀;禽类♂为ZW,♀为ZZ。

常染色体:体细胞中性染色体以外的染色体,称~。

第三节 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一、细胞增殖(cell proliferation)

1. 定义 是指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即细胞数量增多和细胞体积增大。

细胞分裂的方式有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2. 细胞周期(cell cycle)

是指从一次细胞分裂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所需的时间。可分为

细胞分裂间期:①DNA合成前期(G1期)主要合成细胞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蛋白质、糖

类、脂质等,但不合成DNA;② DNA合成期(S期)进行DNA复制,组蛋白合成,DNA与组蛋白结合形成核小体;③ DNA合成后期(G2期):DNA复制完成,由2n转变为4n。合成RNA、蛋白质和纺锤体,为细胞分裂作准备。

细胞分裂期 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包括:①前期,细胞核膨大,核膜、核仁解体,染色质变为染色体;②中期,中心粒移向两极,纺锤体形成;③后期,染色体分开移向两极;④末期,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

G0期:暂时离开细胞周期,停止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细胞。 二、细胞分化(cell differatiation)

1. 定义 是指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形成具有稳定特征的不同类型细胞群的过程。

第四节 细胞的衰老与死亡

一、细胞的衰老

1. 定义 是细胞分裂增殖能力以及分化能力退化的现象。 二、细胞死亡

1. 定义 是细胞生命现象不可逆终止。

细胞死亡包括两种形式: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

细胞坏死:由于局部缺血、物理性或化学性损伤、生物侵袭等引起的细胞死亡。细胞变形,膜通透性增强,核肿胀,细胞器肿胀,溶酶体破裂,最终细胞裂解。

细胞凋亡(apoptosis):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活动的过程。细胞表面微绒毛消失,细胞间接触脱离;染色质固缩,核糖体脱落,内质网囊腔膨胀;染色质断裂,与细胞器和细胞膜一起形成刁亡小体。

细胞程序性死亡(PCD):指多细胞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某些细胞按着个体发育中预定的严格程序主动进行的生理性死亡,并受到严格调控的一种生命现象或过程。

第二章

第一节 被覆上皮

一、被覆上皮的类型与结构 1. 单层扁平上皮

上皮组织

简称上皮,是由排列紧密的上皮细胞构成。分为被覆上皮和腺上皮两大类。

概念:是由一层不规则的扁平细胞呈锯齿状紧密排列而成。

特点:细胞呈梭形(侧面观)或锯齿形(表面观),核椭圆,胞质少,细胞器不发达。

分布:①衬于心脏、心血管、淋巴管内表面,称内皮;

②衬于心包膜、胸膜、腹膜,称间皮; ③还分布于肺泡璧、肾小囊璧。

功能:构成光滑的表面,减少器官间磨擦,利于液体流动和物质通透。

2. 单层立方上皮

概念:是由一层近似于立方形的细胞构成。

特点:细胞呈立方形(侧面观)或多角形(表面观),核圆居中。 分布:甲状腺滤泡、肾小管。

功能:分泌和吸收。 3. 单层柱状上皮

概念:是由一层棱柱状细胞构成。

特点:细胞呈柱状(侧面观)或多角形(表面观);细胞游离缘有密集的微绒毛,构成纹状缘;多角形表面外有带状的闭锁堤(是细胞间的一种连接结构);细胞器丰富;核椭圆形,位于基底部。

分布:胃、肠、胆囊、子宫等腔面。

功能:吸收和分泌。 4.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概念:由一层柱状细胞、梭形细胞、锥形细胞和杯状细胞构成。

特点:细胞排列似多层,但基底部均附着于基膜,实为单层;由柱状细胞、梭形细胞、锥形细胞和杯状细胞构成;柱状细胞表面有大量纤毛; 分布:呼吸道 功能:保护和分泌

杯状细胞:是一种顶端充满黏原颗粒,分泌黏液的细胞,核小,位于基部。 5. 复层扁平上皮

概念:又称复层鳞状上皮,是由多种细胞重叠形成的上皮。

特点:表层细胞呈扁平状;中层细胞呈梭形或多边形;基底细胞为矮柱状,有增殖能力;基底面凹凸不平,与结缔组织相连。

分布:皮肤表皮(角化),口腔、食管、直肠、阴道和肛门(未角化)。

功能:保护。 6. 复层柱状上皮

概念:是由多层柱状细胞形成的上皮。较少见。

特点:浅层细胞呈柱状,深层细胞为多角形,基底层是矮柱状细胞。 分布: 眼睑结膜

功能:保护。 7. 变移上皮

概念:又称移行上皮,由形状和层数能变化的细胞构成。

特点:细胞为多层,细胞形状和层数因器官功能状态不同而异。如排空的膀胱,上皮厚,细胞层数增多,细胞呈大的立方形;充盈的膀胱,上皮薄,细胞层数减少,细胞呈扁梭形。

分布: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

功能:充盈。

二、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与功能 1. 细胞游离面的特殊结构

(1)微绒毛 是细胞游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光镜下,呈纹状缘(小肠)和刷状缘(肾小管)。

结构:由细胞膜、胞质、纵行微丝组成。 作用:增加细胞表面积,有利于物质的吸收。

(2)纤毛 上皮细胞游离面的较长突起,光镜下呈细毛状。如呼吸道粘膜的纤毛。

作用:节律性的定向摆动,清洁和保护。 2. 细胞侧面的特殊结构

(1)紧密连接又称闭锁小带,是细胞相邻处钙粘蛋白相结合特化形成的细胞连接结构,位于细胞侧面顶端。

结构:蛋白颗粒构成的线性结构环绕细胞,并与相邻细胞对接,封闭细胞间隙。 作用:阻挡物质穿过细胞间隙。

(2)中间连接又称黏合小带,是细胞间隙内中等电子密度丝状物呈带状分布于细胞四周,位于紧密连接下方。

结构:是胞质侧微丝附着。

作用:黏着,保持细胞形状,传递细胞收缩力。

(3)桥粒又称黏着斑,是细胞间一种圆型或椭圆形的扣状连接,呈斑状,位于中间连接下方。

结构:细胞间隙有丝状物,中央有致密中间线,胞质面有较厚的致密物质构成附着板。 作用:牢固的机械性连接作用,使上皮耐受摩擦(皮肤、食管)。 (4)缝隙连接是细胞间隙内的许多间隔相等的连接小体。

结构:由6个连接蛋白分子围成,中央有直径2nm的管腔相邻细胞膜中的连接小体对接,管腔通连。

作用:允许小分子物质可通过,使相邻细胞的增殖分化、代谢、功能同步化,又称通讯连接。

3. 细胞基底面的特殊结构

(1)基膜是少数上皮基底面与深部结缔组织共同形成的薄膜,HE染色呈粉红色。 结构:透明层+基板+网板

作用:支持和固着; 半透膜, 易于物质交换; 引导上皮细胞移动并影响细胞分化。 (2)质膜内褶

是上皮细胞基底面胞膜垂直折向胞质形成的皱褶,内含长杆状线粒体。主要见于肾小管。

作用:扩大细胞基底部的表面积,有利于物质转运。 (3)半桥粒是位于上皮细胞基底面和基膜之间一半桥粒结构。 结构:质膜内有附着板,角蛋白丝附着并成袢状折返回胞质 作用:将上皮细胞固着在基膜上。

第二节 腺上皮和腺

一、概念

腺上皮:是由腺细胞组成的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 腺:以腺上皮为主构成的器官。 腺细胞分泌物:酶、糖蛋白、激素等

外分泌腺:腺分泌物经导管排至体表或器官腔内,发挥作用。如汗腺、唾液腺等。

内分泌腺:腺无导管,分泌物释入血液,随血进入靶细胞发挥作用。如甲状腺。

第三章 结缔组织

1. 结缔组织:是由细胞和大量细胞间质构成的组织。细胞间质由纤维、基质和组织液组成。 间充质:是胚胎阶段分散存在的中胚层组织,由间充质细胞和基质构成。 2. 分类:

固有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 特殊结缔组织:血液、淋巴、软骨和骨

3. 特点:①细胞散在于间质中,无极性,数量少,种类多; ②间质成分多;

③具有连接、支持、营养、运输、保护等的功能; ④各种结缔组织均来源于胚胎的间充质。 第一节 疏松结缔组织

又称蜂窝组织,是存在于器官、组织和细胞间结构疏松的组织。

组成:①细胞 包括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白细胞等。

②纤维 有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 ③基质 包括蛋白多糖、纤维粘连蛋白、组织液等。

功能:连接、支持、防御、修复等。 一、细胞 1. 成纤维细胞

特点:胞体较大,多突起;胞质丰富,弱嗜碱性;胞核大,着色浅,核仁明显; 纤维细胞:是指静止状态的成纤维细胞。在创伤修复等情况下,纤维细胞能转化为成纤

维细胞。

2. 巨噬细胞

特点:胞体形状不规则,有伪足;胞质丰富,嗜酸性,可含吞噬物;胞核小,深染,核仁不明显;电镜下,可见细胞表面有皱褶或微绒毛,胞质中含大量溶酶体、吞噬体、吞饮泡和残余体 3. 浆细胞

特点:细胞卵圆形,胞质嗜碱性,核圆,偏于一侧。由B淋巴细胞分化而成。 功能:参与免疫应答-合成分泌免疫球蛋白,即抗体(antibody),能抑制或杀灭细菌、中和病毒,促进巨噬细胞吞噬。 4. 肥大细胞

特点:细胞大,卵圆形,胞质充满粗大嗜碱性颗粒,核小而圆,居中,着色深。 功能:颗粒内含肝素、组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胞质含白三烯,释放后引发过敏反应。 肝素:抗凝血

组胺(作用快)和白三烯(作用慢):①皮肤小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导致组织水肿→荨麻疹;②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哮喘;③全身小动脉扩张,血压急剧下降→休克,引起过敏反应。引发过敏反应的抗原称过敏原

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吸引嗜酸性粒细胞,对抗过敏反应。 4. 脂肪细胞

特点:细胞大,圆或多边形,胞质含大量脂滴(HE标本中被溶解呈大空泡状),核扁圆,偏于一侧。

功能:合成和贮存脂肪,参与脂类代谢。 5. 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

形态:似纤维细胞,呈梭形,细胞体积小,突起少,核小,细胞器不发达。

功能:是干细胞,可增殖、分化为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参与创伤修复。 6. 白细胞

包括来源于血液的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 二、纤维 1. 胶原纤维

形态:LM:粉红色,波浪状,分支交织成网; 特性:色白,又称白纤维,韧性大,抗拉力强。 2. 弹性纤维

形态:LM,HE染色呈淡红色,醛复红染色呈紫红色;细丝状,分支交织成网

特性:富于弹性,色白,又称黄纤维。 3. 网状纤维

形态:LM,HE染色呈淡红色,镀银染色呈黑色; 三、基质

是由生物大分子构成的无定形胶状物,无色,透明。主要成分包括:

1. 蛋白多糖 又称粘多糖,由蛋白质和多糖(糖胺多糖)组成。多糖包括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硫酸角质素、硫酸肝素等。其功能是形成分子筛,有利组织液通过,限制细菌扩散。 2. 纤维粘连蛋白 为结缔组织中最主要的粘连性糖蛋白,表面具有与多种细胞、胶原及蛋白多糖结合的部位。

3. 组织液 是毛细血管动脉端血浆成分渗出(有水、电解质、单糖、气体等小分子物质),在组织中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后,部分于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入血,部分进入毛细淋巴管成为淋巴。其功能是构成细胞赖以生存的微环境;产生或回流障碍,导致组织脱水或水肿。

第二节 致密结缔组织

其特点是细胞核基质成分少,纤维成分多。根据纤维成分和排列,分为: 1. 规则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肌腱、腱膜; 2. 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真皮、器官被膜等 3. 弹性组织:构成韧带、弹性膜等

第三节 网状组织(reticular tissue)

由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构成。

第四节 脂肪组织(fat tissue)

由大量脂肪细胞群集构成,疏松结缔组织将其分隔为脂肪小叶。分布于皮下、系膜、网膜等处。根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分为:

黄色脂肪组织:由单泡脂肪细胞构成,黄色或白色。成年动物脂肪多属此类。具有贮能、维持体温和保护的功能。

棕色脂肪组织:由多泡脂肪细胞构成,棕色。存在于幼龄动物和冬眠动物。其作用是产能。

第四章 软骨和骨

软骨和骨组织均属结缔组织。软骨组织是特化的具有支持作用的结缔组织;骨组织则是细胞间质内大量钙盐沉积形成的坚硬支持结缔组织。

第一节 软骨

是由软骨组织和周围的软骨膜构成。 一、软骨组织

是由软骨细胞和软骨基质构成,无血管。 1. 软骨细胞

特点:成熟软骨细胞体积大,圆或椭圆形,胞质弱嗜碱性,常见脂肪空泡,核小。软骨细胞常2~8 个细胞聚集成群,存在于软骨陷窝。

软骨陷窝:软骨基质内软骨细胞周围的腔隙。 2. 软骨基质

是软骨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基质。主要成分是水和蛋白多糖,呈凝胶状,渗透性好。 软骨陷窝周围硫酸软骨素较多,呈强嗜碱性,形成软骨囊包围软骨细胞。 二、软骨膜

是软骨表面被覆的薄层致密结缔组织。包括内、外两层: 三、软骨分类

根据细胞间质不同,软骨分为: 1. 透明软骨(hyaline cartilage)

特点:纤维为胶原原纤维,HE染色切片不能分辨。 分布:肋、关节、呼吸道。

功能:抗压性强,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 2. 纤维软骨(fibrous cartilage)

特点:软骨细胞较小而少,成行分布于纤维束之间;胶原纤维束平行或交叉排列;基质较少,弱嗜碱性。

分布:椎间盘、关节盘及耻骨联合。 功能:韧性强。

3. 弹性软骨(elastic cartilage)

特点:大量弹性纤维交织分布,密集。 分布:耳廓、咽喉及会厌。 功能:有较强的弹性。

第二节 骨

骨由骨组织、骨膜和骨髓构成。具有支持,保护,造血及贮钙的功能。 一、骨组织

由大量钙化的细胞外基质和几种细胞构成。 1. 骨基质

是钙化的细胞外基质。其中,有机成分占35%,无机成分占65%。有机成分为胶原纤

维+ 基质,无机成分(骨盐)

骨基质结构呈板层状,构成骨板。同一骨板内纤维相平行,相邻骨板纤维相垂直,增加了骨强度。 2. 骨细胞

由骨原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四种。

(1)骨原细胞 为梭形,较小,是骨组织中的干细胞,可增殖分化为成骨细胞,分布于骨膜。 (2)成骨细胞

形态:为立方或矮柱状,有突起,胞质嗜碱性,有基质小泡(内含钙化结晶,膜上有钙结合蛋白与碱性磷酸酶)。

功能:分泌类骨质;释放基质小泡,促进类骨质钙化。

转分化:成骨细胞被自身产生的骨质包埋,转变为骨细胞。 (3)骨细胞

形态:细胞小、扁椭圆形,多突起。

功能:一定的溶骨和成骨作用,参与调节钙、磷平衡。 (4)破骨细胞

形态:细胞体积大,胞质嗜酸性,贴骨侧有皱褶缘,皱褶缘深面有许多吞噬泡,溶酶体和线粒体发达。

功能:释放多种水解酶和有机酸,溶解骨质;吞噬分解的骨质成分。 二、骨膜

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包括骨外膜和骨内膜。 1. 骨外膜

是被覆在除关节外骨外表的较厚结缔组织。分两层,外层厚,纤维密集而粗大,穿通纤维可横向穿入外环骨板,能固定骨外膜。内层薄,结缔组织疏松,含骨原细胞、成骨细胞、血管和神经,能营养、构建、修复骨组织。 2. 骨内膜

是被覆在骨髓腔、骨小梁、中央管和穿通管内表面的薄层结缔组织。主要由一层扁平细胞构成,纤维较少。据离子屏障作用,维持骨细胞周围和骨随腔内不同的钙磷浓度,有利于骨细胞周围形成骨盐结晶。 三、长骨的结构

由骨松质、骨密质、骨膜、关节软骨及血管、神经等构成。

1. 骨松质:由大量针状或片状骨小梁相互连接而成,孔内充满骨髓,分布于长骨的骨垢和骨干深部。骨小梁由数层排列的骨板和骨细胞构成,骨细胞借助骨小管开口于骨髓腔获得营养和排除代谢物。

2. 骨密质:构成骨干的大部分和骨垢的表层。分为环骨板、骨单位和间骨板。

环骨板:指环绕骨干内、外表面排列的骨板。

骨单位:指内、外环骨板之间的大量长柱状结构,由哈弗斯骨板和中央管构成。 ①哈弗斯骨板,4~20层,以中央管为中心呈同心圆排列;②中央管,内有小血管、神经及少量结缔组织,与穿通管相通。

间骨板:指骨单位间或骨单位与环骨板间的骨板,形状不规则,是骨生长和改建过程中未被吸收的残留骨板。 四、骨的发生 1. 发生过程

骨来源于胚胎时期的间充质,骨组织发生的基本过程:

骨组织的形成:骨祖细胞增殖分化→成骨细胞→分泌类骨质→成骨细胞被类骨质包埋→骨细胞→类骨质钙化为骨质→骨组织形成 骨组织的吸收:破骨细胞起作用

骨组织的形成和吸收同时存在,处于动态平衡。

第五章 血 液

血液是一种循环流动的液态结缔组织,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构成。 血细胞:红细胞和白细胞总称为~。 血液有形成分:血细胞和血小板总称为~。

血涂片:观察血细胞形态最常用的方法。染色液含亚甲蓝、伊红、天青等,能将各种血细胞一次染出。

第一节 血浆

1. 概念:血液细胞间质,为浅黄色,有黏性的透明液体。包括水(91%)、血浆蛋白、脂蛋白、酶、激素、维生素、无机盐和各种代谢产物。 2. 血清:是血液凝固后析出的淡黄色、清亮液体。

第二节 血液有形成分

一、红细胞

1. 形态结构:大多数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表面光滑,双凹圆盘状,中央较薄,周缘较厚,无核,无细胞器,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呈红色。

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结合与运输O2和CO2,即供给全身细胞所需的O2,并带走细胞所产生的大部分CO2。

2. 寿命:老化的红细胞被脾和肝脏的巨噬细胞吞噬清除。

3. 网织红细胞:是新生的红细胞从骨髓进入血液,细胞内尚残留部分核糖体。用煌焦油蓝染色呈细网状,故称网织红细胞。

4. 变形性:当红细胞通过毛细血管时,可改变形状。原因是红细胞膜固定在一个能变形的圆盘状的网架结构上,称红细胞膜骨架(其主要成分为血影蛋白和肌动蛋白)。 二、白细胞

是具有细胞核和细胞器的球形细胞。根据有无特殊颗粒,分为有粒白细胞和无粒白细胞。有粒白细胞又根据颗粒对染料的亲和性不同,分为嗜中性、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

白细胞从骨髓进入血液,24小时内以变形运动穿过血管壁,进入结缔组织或淋巴组织,发挥防御和免疫作用。 1. 中性粒细胞

形态:数量最多,呈球形;核形态多样,呈杆状或分叶(2-3叶多见)。胞质染成粉红色,含许多细小颗粒。① 嗜天青颗粒呈浅紫色,占20%,为溶酶体,含酸性磷酸酶、髓过氧化物酶等酸性水解酶类; ② 特殊颗粒呈浅红色,80%,为分泌颗粒,含溶菌酶、吞噬素等。

功能:趋化作用,吞噬细菌和异物。大量吞噬后死亡,变为脓细胞。 2. 嗜碱性粒细胞

形态:数量最少,细胞呈球形,核分叶、S形或不规则; 胞质内含大小不等、分布不匀的嗜碱性颗粒,呈橘红色,颗粒含肝素、组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

功能:参与过敏反应的形成。 3. 嗜酸性粒细胞

形态:细胞呈球形,核多2 叶,胞质内充满粗大的鲜红色嗜酸性颗粒,内含组胺酶、芳基硫酸酯酶及阳离子蛋白。

功能:①组胺酶分解组胺;②芳基硫酸酯酶灭活白三烯,从而抑制过敏反应;③阳离子蛋白杀灭寄生虫。 4. 单核细胞

形态:是体积最大的白细胞;胞质弱嗜碱性呈灰蓝色,含许多嗜天青颗粒;核呈肾形、马蹄铁形或不规则,染色质颗粒细而松散,着色浅; 功能:进入结缔组织后分化成巨噬细胞。 5. 淋巴细胞

形态:呈球形,直径为5-20μm,核大,胞质少,富含游离核糖体,可含溶酶体。根据体积大小分为小、中、大三种类型,小淋巴细胞,5-8μm ,胞质少,强嗜碱性,核圆有侧凹,染色质块状着色深;中淋巴细胞,9-12μm ,胞质稍多,含少量嗜天青颗粒,核染色质略稀疏,着色略浅;大淋巴细胞,13~20μm。

血液中以小淋巴细胞为主(90%),有部分中淋巴细胞;大淋巴细胞存在于淋巴组织中。组织中,三种淋巴细胞可相互转换。

功能:参与免疫应答,抵御疾病。

三、血小板

1. 形态结构:LM,双凸圆盘状;受刺激后伸出突起;在血涂片上常聚集成群 2. 功能:参与止血和凝血,促进内皮细胞增殖、修复血管。

第三节 血细胞发生

是指血细胞生成的过程。 一、 血细胞的起源

最初起源于胚外卵黄囊血岛,以后迁移至肝、脾和骨髓。哺乳动物出生后,骨髓是主要的造血器官;成年动物仅躯干骨具有造血功能。 二、发生过程

1.造血干细胞 血细胞由红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经增殖和分化形成。造血干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分化为造血祖细胞,再分化为某一系的血细胞。

第六章 肌 组 织

肌组织主要由肌细胞组成,肌细胞质间有少量的结缔组织、血管和神经。根据结构和功能,肌组织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

第一节 骨骼肌

是由骨骼肌纤维平行排列,结缔组织包绕构成。骨骼肌外包裹的结缔组织称肌外膜;每个肌束外包裹的结缔组织,称肌束膜;每条肌纤维外包裹得结缔组织,称肌内膜。骨骼肌借肌腱附着于骨骼。 一、肌纤维光镜下结构 1. 胞体:长圆柱状。

2. 胞核:椭圆形,数十至数百个,位于周边。

3. 胞质:充满肌原纤维,与肌纤维长轴平行排列,有周期性横纹,横纹有①暗带(A带,暗带),中央有H带(浅色区),H带中央有一暗线M线;②明带(I 带,浅色区),中央有一暗线为Z线。

肌节:相邻2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由1/ 2 I 带+A带+1/ 2 I 带构成, 是骨骼肌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二、肌纤维电镜下结构

可见到肌原纤维、横小管、肌质网结构。

1. 肌原纤维:由粗肌丝和细肌丝构成。肌原纤维间有肌浆网,大量线粒体、糖原、肌红蛋白。

粗肌丝:长约1.5μm ,直径15nm。分布于肌节中央,长贯暗带,中央固定于M 线,两端游离。由肌球蛋白组成,肌球蛋白为豆芽状,分头杆两部分,头部为横桥,有ATP酶

活性。

细肌丝:长约1μm ,直径5nm。一端固定于Z 线,一端伸入粗肌丝间,中止于H 带外侧。由肌动蛋白(有与肌球蛋白头部结合的位点)、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可与Ca2+ 结合)构成。

2. 横小管:是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的管状结构,与肌纤维长轴垂直,同一平面的横小管分支吻合,环绕肌原纤维。位于明、暗带交界处。其功能是将肌膜的兴奋传导至肌纤维内部。 (3)肌浆网:是肌纤维中特化的滑面内质网,位于横小管之间。肌浆网纵行包绕肌原纤维的部分称纵小管;两端扩大形成的扁囊称终池。每条横小管与两侧的终池组成三联体。其功能是膜中有钙泵和钙通道,贮存和释放Ca2+。 三、肌纤维收缩原理

即肌丝滑动原理: ①运动神经末梢将冲动传递给肌膜;②兴奋经横小管传递给肌浆网,释放Ca2+;③ Ca2+ 与肌钙蛋白结合,使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构型变化,肌动蛋白上的肌球蛋白结合位点暴露,与肌球蛋白横桥结合;④ATP 被分解释放能量,横桥弯曲,将细肌丝牵引向M线;⑤细肌丝向M 线滑动,明带、肌节、肌纤维均收缩;⑥ Ca2+被泵回肌浆网,肌钙蛋白等复原,肌纤维松弛。

第二节 心肌

由心肌纤维组成,属横纹肌。收缩具自动节律性。 一、肌纤维光镜下结构特点

1. 不规则的短圆柱状,有分支,互连成网 2. 核1~2 个,居中

3. 有周期性横纹,肌原纤维位于周边,核周胞质染色浅,内含脂褐素 4. 细胞以闰盘连接。 二、电镜下结构

可见有粗肌丝、细肌丝和肌节。

第七章 神经组织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是神经系统的主要组织成分。神经细胞,也称神经元,接受刺激、整合信息和传导冲动,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胶质细胞,数量为神经元的10~50倍,对神经元起支持、保护、营养和绝缘等作用。

第一节 神经元

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构成。 一、神经元的结构

1. 胞体:大小形状不一,5~100μm。

(1)胞核:位于胞体中央,大而圆,常染色质多,着色浅,核仁大。

(2)胞质:又称核周体,有尼氏体、神经原纤维、线粒体、溶酶体等细胞器和脂褐素。

尼氏体(Nissl body):LM,强嗜碱性,呈粗块状或小颗粒状。具有合成复制细胞器所需的结构蛋白、合成神经递质所需的酶类、神经调质的功能。

神经原纤维:LM,在镀银染色切片中,呈棕黑色细丝,交错排列成网,并伸入树突和轴突;EM,由神经丝和微管构成。神经丝是由神经丝蛋白构成的中间丝。神经元纤维是构成神经元的细胞骨架,微管还参与物质运输。

神经递质:神经元向其它神经元或效应细胞传递的化学信息载体,为小分子物质。 神经调质:肽类,调节神经元对神经递质的反应。

(3)胞膜:含受体、离子通道,能接受刺激、处理信息、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 2. 突起

分树突和轴突。

(1)树突(dendrite):每个神经元有一至多个树突,从树突干发出许多分支,树突内胞质的结构与胞体相似。在树突分支上有大量棘状的短小突起,称树突棘。

(2)轴突(axon):每个神经元只有一条轴突,由轴丘发出,此区无尼氏体,染色淡。轴突比树突细,直径均一,有侧支呈直角分出。轴突末端的分支较多,形成轴突终末。轴突胞膜称轴膜,起始段轴膜厚,产生神经冲动, 沿轴膜向终末传递。胞质称轴质,无尼氏体,含神经丝、微管、微丝等,参与物质运输。 二、神经元的分类

1. 按神经元的突起数量分三类:

多极神经元: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最多)。 双极神经元:一个树突和一个轴突(很少)。

假单极神经元:从胞体发出一个突起,然后呈T形分为两支,最终形成周围突和中枢突。 2. 按神经元的功能分为三类:

感觉神经元:又称传入神经元,多为假单极神经元。胞体位于脑、脊髓神经节内。 运动神经元:又称传出神经元,一般为多极神经元。胞体位于脑、脊髓和植物神经节内。

中间神经元:主要为多极神经元,位于前两种神经元之间,加工和传递信息

第二节 突触(synapse)

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效应细胞(肌细胞、腺细胞等)之间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通过突出,神经元间、神经元与支配细胞间形成神经网络,完成各种神经活动。 最常见是一个神经元的轴突终末膨大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树突棘或胞体连接,分别形成轴-树、轴-棘或轴-体突触。

一、结构:由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突触后成分构成。

1. 突触前成分

即突触小体,为神经元的轴突终末,呈球状膨大;内有突触小泡,含神经递质或调质;突触前膜较厚,有钙离子通道。 2. 突触间隙

是突出前膜与突触后膜间的狭窄间隙。 3. 突触后成分

是与突触前膜对应的神经元或效应细的局部细胞膜。突触后膜含神经递质和调质的受体。 二、分类:

化学突触:以神经递质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

电突触:缝隙连接,传递生物电流。

第三节 神经胶质细胞

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之间,除突触部位以外,都被神经胶质细胞分隔、绝缘,以保证信息传递的专一性和不受干扰。

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神经胶质细胞:有四种,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和室管膜细胞。用不同的镀银染色法则能显示各种细胞的全貌。

周围神经系统(PNS)的神经胶质细胞:有两种,施万细胞和卫星细胞。 一、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

1. 形态结构 胞体大,呈星形多突起, 核圆或卵圆形,胞质内含胶质丝(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构成的中间丝)。 2. 功能:(1)支持和绝缘。

(2)突起末端可扩大形成脚板,在脑和脊髓表面构成胶质界膜;在血管周围形成神经胶质膜,参与构成血-脑屏障。 (3)分泌神经营养因子。

(4)组织损伤时,细胞增生形成胶质瘢痕。 血-脑屏障

构成:是脑室璧特化的室管膜结构,由连续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间为紧密连接)、基膜和神经胶质膜构成。

功能:阻止血液中某些物质进入脑,选择性允许营养和代谢产物通过,维持脑环境稳定。 二、少突胶质细胞

1. 形态:胞体较小,突起较少。突起末端扩展成扁平薄膜,包卷神经元的轴突形成髓鞘。 2.功能:形成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细胞。 三、小胶质细胞(microglia)

1. 形态:最小,胞体细长或椭圆,核小、染色深;突起细长有分支,表面有许多棘突。 2. 功能:由血液单核细胞迁入演变而成,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时转变为巨噬细胞,具有吞噬作用。 四、室管膜细胞

1. 形态:呈立方或柱状,游离面有微绒毛,少数细胞有纤毛;部分细胞的基底面有细长的突起伸向深部。

2. 功能:参与产生脑脊液(于脉络丛) 五、施万细胞

1. 形态:胞体外表面有基膜,参与构成周围神经纤维。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中的施万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所差异。

2. 功能:分泌神经营养因子, 促进受损伤的神经元存活及其轴突再生。 六、卫星细胞

1. 形态:核圆,染色质较浓密;细胞外表面有基膜,是神经节内包裹神经元胞体的一层扁平或立方形细胞。

2. 功能:营养和保护神经元。

第四节 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长轴突及包绕它的神经胶质细胞构成。根据神经纤维有无髓鞘,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纤维均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 一、有髓神经纤维 1. PNS的有髓神经纤维

施万细胞呈长卷筒状套在轴突外;相邻施万细胞间的狭窄处称郎飞结,相邻两个郎飞结间的一段神经纤维称结间体,一个结间体的外围部分即为一个施万细胞。 2. CNS的有髓神经纤维

结构与PNS的相似,但是由少突胶质细胞形成髓鞘。 二、无髓神经纤维 1. PNS的无髓神经纤维

施万细胞为不规则的长柱状,表面有数量不等、深浅不同的纵行凹沟,纵沟内有较细的轴突,施万细胞的膜不形成髓鞘。 一条无髓神经纤维可含多条轴突。 由于相邻的施万细胞衔接紧密,无郎飞结。 2. CNS的无髓神经纤维

轴突外面没有特异性的神经胶质细胞包裹,轴突裸露地走行于有髓神经纤维或神经胶质细胞之间。

三、神经纤维的功能

1. 传导神经冲动,电流的传导在轴膜进行。

2. 有髓神经纤维的神经冲动在郎飞结间呈跳跃式传导,故传导速度快。 3. 无髓神经纤维的神经冲动沿轴膜连续传导,故传导速度慢。

第八章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circulatory system):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

心血管系统是由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组成的封闭管道系统。其功能是运输血液,并参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物质交换。

淋巴管系统是由毛细淋巴管、淋巴管和淋巴导管组成的向心回流的管道系统。其功能是将淋巴液回收至静脉。

第一节 心脏

心脏是心血管系统的动力中心。心脏有节律的收缩,以维持血液循环,并供给组织器官充分的血液。 一、心壁的结构

由心内膜、心肌膜和心外膜构成。 1. 心内膜(endocardium)

由内向外分为三层:内皮、内皮下层、心内膜下层。 2. 心肌膜(myocardium)

由心肌(内纵、中环、外斜)构成。心房肌和心室肌之间有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支架结构,称心骨骼,心房肌和心室肌分别附着其上。肌纤维之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心房肌:LM,肌纤维短而细,无分支,横小管很少 心室肌:肌纤维较粗长,有分支,横小管较多。 3. 心外膜(epicardium)

为心包膜的脏层,为浆膜(间皮 + 结缔组织),含血管、神经和脂肪组织。

心包脏、壁两层间为心包腔,内有少量浆液,可减少摩擦,利于心脏搏动。 4. 心瓣膜(cardiac valve)

位于房室孔和动脉口处,心内膜向腔内突起形成。表面为内皮,内部为致密结缔组织。阻止心房和心室收缩时血液倒流。 二、心脏传导系统

位于心壁内,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室间隔两侧的左右房室束及其分支。由特殊心肌细胞组成,能发生冲动,并将冲动传导到心脏各部分,使心房肌和心室肌有节律收缩。 特殊心肌细胞有三种:

2. 髓质(medulla)有大量胸腺上皮细胞,少量初始T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1)上皮细胞:有两种细胞,

髓质上皮细胞,呈球形或多边形,胞体较大 ,细胞间以桥粒连接,间隙内由少量T细胞。分泌胸腺激素。

胸腺小体上皮细胞,扁平状,呈同心圆排列构成胸腺小体(又称Hassall小体)。外周的细胞较幼稚,核明显,可分裂;近中心的细胞较成熟,胞质含较多角蛋白,核渐退化;中心细胞完全角化,呈强嗜酸性染色。

3. 血-胸腺屏障(blood thymus barrier):由连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有完整的紧密连接)、血管内皮外完整基膜、血管周隙(含巨噬细胞)、胸腺上皮细胞基膜和连续胸腺上皮细胞构成。其功能是阻挡抗原物质进入胸腺皮质,维持内环境稳定,保证胸腺细胞的正常发育。 二、骨髓(bone marrow)

骨髓是体内最大的造血器官,也是哺乳动物淋巴干细胞发育为B细胞的中枢免疫器官。 骨髓有红骨髓和黄骨髓。

胚胎和幼年动物的骨髓为红骨髓,随年龄增长,骨髓逐渐脂肪化转为黄骨髓,成年动物红骨髓和黄骨髓各占一半。红骨髓造血功能强;在大量失血的情况下,黄骨髓会转为红骨髓。 三、淋巴结(lymph node)

位于淋巴回流的通路上,大小不一,多呈豆状。 淋巴结的实质包括皮质和髓质。

淋巴结表面被覆薄层被膜,被膜结缔组织(含输入淋巴管)深入其内部形成小梁,小梁相互连接呈网,连同神经、血管共同形成淋巴结间质。血管、神经和输出淋巴管经门部输出。 1. 皮质:位于被膜下,由浅层皮质、深层皮质和皮质淋巴窦构成。

浅层皮质:是B细胞区,含大量淋巴小结和小结间弥散淋巴组织。

深层皮质:又称副皮质区,是T细胞区。位于皮质深层的弥散淋巴组织,又称胸腺依赖区;有许多后微静脉。

皮质淋巴窦:包括被膜下窦和小梁周窦。星状内皮细胞支撑窦腔,许多巨噬细胞附着于内皮细胞上。内皮外有薄层基质、少量网状纤维和一层扁平网状细胞。输入淋巴管穿过被膜与皮窦相通,再与髓窦相通,最后在门部汇合成输出淋巴管。 2. 髓质:由髓索和髓窦组成。

髓索(medullary cord):索条状淋巴组织,主要含B细胞、也有一些T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中央有毛细血管,是血液内淋巴细胞进入髓索的通道。

髓窦(medullary sinus):位于髓索之间,腔宽大,腔内巨噬细胞多,过滤功能强。 四、脾 (spleen)

脾是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被膜厚,是含弹性纤维和平滑肌纤维的致密结缔组织;被膜伸入实质形成小梁,并有小梁动脉、静脉伴行;其实质包括白髓、边缘区和红髓。

1. 脾的组织结构

(1)白髓(white pulp)由密集的淋巴组织环绕动脉构成,包括动脉周围淋巴鞘和脾小结。 动脉周围淋巴鞘:中央动脉周围的弥散淋巴组织,含大量 T细胞及少量巨噬细胞与交错突细胞。中央动脉旁伴性的小淋巴管是鞘内T细胞迁出脾的通道。 脾小结:即淋巴小结,位于动脉周围淋巴鞘一侧,主要含B细胞。

(2)边缘区:白、红髓交界处的狭窄区域,宽100-500um。中央动脉的毛细血管分支末端形成边缘窦,是血液淋巴细胞和抗原进入白髓,以及白髓淋巴细胞进入血液的通道。 (3)红髓(red pulp)占脾实质的大部分,包括脾索和脾血窦。

脾索:富含血细胞的淋巴组织;有较多B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

脾血窦:形态不规则,相连成网;长杆状内皮细胞围成,细胞间隙大,基膜不完整;周围有大量巨噬细胞;脾索内血细胞穿越内皮间隙进入脾血窦。

2. 脾的功能

(1)滤血:巨噬细胞清除衰老的血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捕获血液中的抗原,提呈给 T 细胞;

(2)免疫应答:对血源性抗原物质产生免疫应答;

(3)造血:胚胎早期造血;成体在严重缺血或某些病理状态下,恢复造血。 第十章

第十章 被皮系统

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借皮下组织与深层组织相连。

第一节、表皮

表皮(epidermis)为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从基底到表面可分为五层。表皮细胞分为两大类: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和非角质形成细胞。

1.表皮的分层和角化

①基底层(stratum basale)附着于基膜上,由一层矮柱状的基底细胞组成。胞质内因有丰富的游离核糖体而呈嗜碱性,有散在或成束的角蛋白丝,角蛋白丝具有很强的张力。

②棘层(stratum spinosum)由数层多边形、体积较大的棘细胞组成。细胞有许多棘状突起,相邻细胞的突起镶嵌,并以大量桥粒相连。胞质呈弱嗜碱性,游离核糖体较多,具有旺盛的合成功能。

③颗粒层(stratum granulosum)由梭形细胞组成,细胞核与细胞器已退化,胞质内板层颗粒增多,还出现许多强嗜碱性的透明角质颗粒,其主要成分为富有组氨酸的蛋白质。

④透明层(stratum lucidum)由扁平细胞组成,细胞界限不清,呈强嗜酸性。

⑤角质层(stratum corneum)由多层扁平的角质细胞组成。细胞已完全角化,变得干硬,光镜下呈嗜酸性的均质状。

2.非角质形成细胞

①黑素细胞(melanocyte)胞体散在于基底细胞之间,突起伸入基底细胞和棘细胞之间。电镜下,胞质内富含核糖体、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有特征性的黑素颗粒,内含黑色素,于光镜下呈黄褐色。黑素颗粒迅速被转移到胶质形成细胞胞质内。黑色素能吸收紫外线,防止表皮深层的幼稚细胞受辐射损伤。

②郎格汉斯细胞:散在于棘层浅部,呈圆形,核深染,胞质清亮,具有树枝状突起。郎格汉斯细胞能捕获皮肤中的抗原物质,郎格汉斯细胞是一种抗原提呈细胞,在对抗侵入皮肤的病原生物、监视癌变细胞中起重要作用。

③梅克尔细胞数量很少,呈扁平形,有短指状突起伸入均质形成细胞之间,其基底部胞质内含许多致密核心的小泡,基底面可与感觉神经末梢形成类似突触的结构。梅克尔细胞可能为接受机械刺激的感觉细胞。

二、真皮

真皮(dermis)分为乳头层和网织层。

l.乳头层(papillary layer) 是薄层疏松结缔组织,向表皮突出形成真皮乳头,有利于表皮与真皮牢固连接,并有利于表皮从皮获得营养。

2.网织层(reticular layer) 为较厚的致密结缔组织,内有粗大的胶原纤维束交织成网,并有许多弹性纤维,赋予皮肤较大的韧性和弹性。

第十一章 呼吸系统

第一节、气管与主支气管

1.气管 管壁由内向外分为粘膜、粘膜下层和外膜三层。 粘膜由上皮和固有层组成。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

粘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有较多混合性腺,分泌物与杯状细胞分泌的粘蛋白在上皮表面构成粘液性屏障。

外膜较厚,软骨环之间以弹性纤维构成的膜状韧带连接,它们共同构成管壁的支架。

第二节、肺

肺表面被覆浆膜,肺组织分实质和间质两部分。间质包括结缔组织及血管、淋巴管、神经等。实质即肺内支气管树及其终末的大量肺泡。主支气管经肺门进人肺内,顺序分支为叶支气管、段支气管、小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从叶支气管到终末细支气管为肺的导气部,呼吸性细支气管以下各段均出现了肺泡,为肺的呼吸部。每一细支气管连同它的分支和肺泡,组成一个肺小叶。肺小叶呈锥形,尖朝向肺门,底向肺表面,小叶之间有结缔组织间隔。每叶肺有50~80个肺小叶,它们是肺的结构单位。

1.叶支气管至小支气管 管壁结构与主支气管相似,但管径变小,管壁变薄,三层分界不明显。上皮仍为假复层纤毛柱状;平滑肌纤维呈现为不成层的环行平滑肌束。

2.细支气管和终末细支气管 :细支气管上皮由假复层纤毛柱状渐变成单层纤毛柱状,杯状细胞、腺体和软骨片逐渐减少或消失,粘膜常形成皱襞。终末细支气管上皮为单层柱状,杯状细胞、腺体和软骨片全部消失,有完整的环行平滑肌。

终末细支气管上皮中的主要细胞为克拉拉细胞(clara cell),细胞呈柱状,游离面呈圆顶状凸向管腔,无纤毛,顶部胞质内有较多分泌颗粒,分泌物为糖蛋白,能在下呼吸道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

3.呼吸性细支气管:管壁上出现少量肺泡,故具有了换气功能。管壁上皮为单层立方,有克拉拉细胞和少许纤毛细胞。

4.肺泡管:管壁上有许多肺泡,故其自身的管壁结构很少 5.肺泡囊为若干肺泡的共同开口处。

6.肺泡为半球形的小囊,开口于肺泡囊、肺泡管或呼吸性细支气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构成肺的主要结构。肺泡壁由单层肺泡上皮组成。相邻肺泡之间的组织称肺泡隔。

①肺泡上皮由I型肺泡细胞和Ⅱ型肺泡细胞组成。

I型肺泡细胞覆盖了肺泡约95%的表面积,除含核部略厚外,其余部分扁平菲薄,利于气体交换。I型上皮细胞无增殖能力,由Ⅱ型肺泡细胞增殖分化补充。

Ⅱ型肺泡细胞:细胞较小,呈立方形或圆形,散在凸起于I型肺泡细胞之间。细胞胞质着色浅,呈泡沫状,电镜下,胞质有较多板层小体,主要成分有磷脂、蛋白质和糖胺多糖等,释放后,在肺泡上皮表面铺展成一层薄膜,称表面活性物质,有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稳定肺泡大小的作用,呼气时可防止肺泡塌陷,吸气时可防止肺泡过度膨胀。

②肺泡隔(alveolar septum)为相邻肺泡之间的薄层结缔组织,内有密集的连续毛细

血管和丰富的弹性纤维,还有肺巨噬细胞、肥大细胞、淋巴管和神经纤维等。

肺巨噬细胞由单核细胞演化而来,可游走进入肺泡腔,能吞噬、清除进入肺泡和肺间质的尘粒、细菌等异物,发挥重要的免疫防御作用。吞噬了较多尘粒的肺巨噬细胞称为尘细胞。

③肺泡孔是相邻肺泡之间气体流通的小孔,可均衡肺泡间气体的含量。

④气-血屏障是肺泡内气体与血液内气体进行交换所通过的结构,包括肺泡表面液体层、I型肺泡细胞与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气血屏障很薄,有利于气体交换的迅速进行。

第十二章 消化管

消化系统有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管是粗细不均的连续性肌性管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其功能为消化、吸收和排泄。

第一节 消化管的一般组织结构

消化管除口腔和肛门外,其管璧由内向外均由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构成。 一、粘膜(mucosa)

是消化管璧的最内层,由上皮、固有层和粘膜肌层和外膜构成。

1. 上皮: 口、咽、食管、复胃的前胃和肛门由复层扁平上皮构成,胃、肠则由单层柱状上皮构成。

2. 固有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神经和淋巴管。

3. 粘膜肌层:为薄层平滑肌,通常包括内环和外纵两层。粘膜肌的舒缩改变粘膜形态,利于物质吸收,血液运输和腺体分泌。 二、粘膜下层(submucosa):

由结缔组织构成,含大量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组织。 在消化管的某些部位,粘膜与粘膜下层共同突起,形成皱襞; 在食管、十二指肠部有食管腺、十二指肠腺。 三、肌层(muscularis)

口腔、烟、食管和肛门是骨骼肌,其余为平滑肌。肌层包括内环外纵两层 四、外膜(adventitia) 分为纤维膜和将膜。

纤维膜(fibrosa ):薄层结缔组织构成。分布于食管颈部和直肠末段。 浆膜(serosa ):由薄层结缔组织覆以间皮组成,分布于胃,大部分小肠和大肠。

第二节 食管

1. 上皮 上皮层由复层扁平上皮构成;固有层分布有淋巴组织;粘膜肌层为纵行的平滑肌束。

2. 粘膜下层 有食管腺

3. 肌层:包括内环肌和外纵肌。

4. 外膜:颈段为纤维膜,胸、腹段为浆膜。

第四节 单室胃

是食管与小肠间的膨大部,对事物进行机械性和化学性消化,并吸收部分水和无机盐。 一、胃粘膜

粘膜表面有胃小凹,腔面胃空时见胃皱襞。含大量胃腺,肉食兽胃粘膜中均有胃腺分布。 1. 上皮 无腺部为复层扁平上皮,有腺部为单层柱状上皮,柱状细胞内含黏原颗粒,分泌粘液,起润滑和保护作用。

粘液-HCO3-屏障:是胃粘膜表面的粘液层和含大量HCO3-的胶状物构成。HCO3-可中和H+,胶状物可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蚀。此屏障若损伤,引起胃炎、胃溃疡。 1. 固有层 复含网状纤维的结缔组织构成,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散在的平滑肌和大量密集

排列的胃腺。根据分布位置和结构的差异,胃腺分为:

(1)胃底腺:分布于胃底部,为分支管状或单管状腺,颈部与胃小凹相连,体部较长,底部膨大并延伸至粘膜肌层。有四种细胞组成:

主细胞:数量最多,分泌胃蛋白酶原(幼畜分泌凝乳酶),又称胃酶细胞。细胞呈柱状或锥体形,胞质嗜碱性,顶部充满酶原颗粒,核圆,位于基部。

璧细胞:数量较少,合成和分泌盐酸,又称泌酸细胞。细胞体积大,呈圆形或锥体形,游离面膜内凹形成内分泌管,胞核圆形,深染,胞质嗜酸性,滑面内质网丰富。细胞分泌的HCL能将蛋白酶原激活胃蛋白酶,杀菌,促进胃肠道和胰腺的分泌功能。

粘液细胞:数量少,分泌黏液。细胞呈立方形或矮柱状,胞质顶部充满黏原颗粒,和扁圆,位于细胞基部。

内分泌细胞:分泌肽类或胺类激素。

(2)喷门腺:位于喷门部,为分支管状腺,为粘液腺。腺体短,腺腔宽。细胞呈立方形或柱状。

(3)幽门腺:分布于幽门部,为分支管状腺,分泌黏液。 二、胃璧其它各层结构特点 1. 粘膜下层 较发达。

2. 肌层 较厚,由内斜、中环和外纵肌构成。 3. 外膜 为浆膜。

第五节 多室胃

反刍兽是多室胃,包括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前三个胃称前胃,粘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粘膜内无腺体。皱胃粘膜有腺体,机能同单室胃,又称真胃。

一、瘤胃(rumen)

是食物进行机械性消化和微生物消化的场所,且吸收由微生物消化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

1. 粘膜:表面是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2. 黏膜下层:含淋巴组织。

3. 肌层:由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构成。

4. 外膜:由浆膜构成,内含很多的脂肪细胞、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二、网胃(reticulum)

黏膜皱襞彼此吻合形成蜂窝状小房,又称蜂窝胃。锥状角质乳头布满了黏膜。 1. 黏膜:上皮是角化复层扁平上皮。 2. 黏膜下层:由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组成。 3. 肌层:由内环、外纵两层构成。 4. 外膜:是浆膜。 三、瓣胃(omasum)

整个黏膜层形成很多层纵形皱璧,又称瓣叶。瓣叶两侧布满乳头。 1. 黏膜:上皮是角化复层扁平上皮,固有层是致密的结缔组织,肌层较发达。 2.黏膜下层:很薄,由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组成。 3. 肌层:由内环、外纵两层构成。 4. 外膜:是浆膜。 四、皱胃(abomasum)

其组织结构与单室胃的有腺部类似。

第六节 小肠

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管璧由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构成。 一、一般结构 1. 粘膜 上皮:单柱

固有层:大量小肠腺 粘膜肌层

2. 粘膜下层:十二指肠腺(分泌碱性粘液) 3. 肌层:内环、外纵平滑肌

4. 外膜:部分十二指肠--纤维膜;其余--浆膜。 二、黏膜

特点是有环形皱璧、肠绒毛、微绒毛和肠腺。

1. 上皮:是单层柱状上皮,由柱状细胞、杯状细胞和少量的内分泌细胞组成。 微绒毛:上皮细胞游离面的指状突起,密集排列形成纹状缘。

2. 固有层:富含网状纤维,有血管、淋巴管、神经、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和淋巴组织等。 肠绒毛:由上皮和固有层结缔组织向肠腔突出形成。

乳糜管:以盲管始于绒毛顶端,向下延伸至黏膜下层形成淋巴管从。

小肠腺:是绒毛基部上皮内陷至固有层形成的管状结构,为单管状腺,由柱状细胞、杯状细胞、潘氏细胞、未分化细胞和内分泌细胞构成。

潘氏细胞:细胞较大,锥体状,噬酸性,成群分布于肠腺底部。

未分化细胞:细胞小、柱状、嗜碱性,是肠的干细胞。

三、粘膜下层:主要特点是十二指肠段有十二指肠肠腺,为分支管泡状腺,开口于肠腺底部,分泌碱性粘液。

环形皱璧:黏膜和黏膜下层向肠腔凸出形成。 四、肌层:内环、外纵平滑肌。

五、外膜:部分十二指肠--纤维膜,其余-浆膜

第七节 大肠(large intestine)

包括盲肠、结肠和直肠,主要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并发酵、分解纤维素。结构特点为: 1.无环行皱襞和绒毛; 2.上皮中杯状细胞非常丰富; 3.大肠腺发达,含大量杯状细胞; 4.多为孤立淋巴结;

5.肌层发达,外纵行肌增厚形成结肠肌带。

第十三章 消化腺

消化腺由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组成。小消化腺是散在于消化管璧内的一些小腺体,如小唾液腺、食管腺、胃腺、肠腺;大消化腺是独立于消化管外的实质性器官,如大唾液腺、肝和胰腺等。

消化腺的功能是分泌消化液,进行化学消化。

第一节 肝

是动物体内最大的消化腺,且分泌胆汁促进脂肪分解与吸收,还参与多种物质的合成、贮藏、代谢和转化。 一、一般结构

1. 表面被覆含大量弹性纤维的浆膜;

2. 结缔组织随肝门部的血管和肝管的分支伸入实质,将其分隔形成大量肝小叶;

3. 肝小叶间含门静脉、肝动脉、肝管分支、淋巴管和神经等,各种管道密集的部位为门管区。

二、肝小叶(hepatic lobule):

是肝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多角棱柱状。 1. 中央静脉(central vein)

2. 肝板(hepatic plate):由单层肝细胞排列形成。切片上呈现为肝索(hepatic cord),以中央静脉为中心放射状排列,并吻合成网。

界板:肝小叶周边的肝板,肝细胞较小,嗜酸性较强。

3. 肝细胞(hepatocyte) LM:多面体形;核大而圆,居中,常染色质丰富,部分有双核或多倍体核;胞质嗜酸性,含弥散分布的嗜碱性团块。

4. 肝血窦(hepatic sinusoid): 位于肝板之间,汇入中央静脉;腔大而不规则;内皮细胞有大量窗孔,无基膜,通透性高。

肝巨噬细胞(hepatic macrophage;枯否氏细胞,Kupffer cell):附于内皮,形态不规则,多突起,溶酶体丰富,参与清除血液中的异物、衰老血细胞。

肝内大颗粒淋巴细胞(NK细胞):附于内皮或肝巨噬细胞,溶酶体丰富,有免疫功能。 5. 窦周隙(perisinusoidal space):肝细胞与血窦内皮间的腔隙。

6. 胆小管(bile canaliculi):相邻肝细胞质膜局部凹陷围成的微细管道,连接成网,腔面有微绒毛,肝细胞间隙有连接复合体封闭。 三、门管区(portal area)

是相邻肝小叶之间的结缔组织小区,含门三联管,即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小叶间胆管。

四、肝血液循环

肝门 肝A(来自腹腔A) 小叶间V 血窦 门V(来自胃肠道) 小叶间A

腔下V 肝V 小叶下V 中央V 五、胆汁的排泄过程

肝细胞→胆小管→赫令管(位于小叶边缘,单层立方上皮)→ 小叶间胆管(门管区,单层立方上皮)→左、右肝管(肝门,单层柱状上皮)→总肝管 于十二指肠乳头

与胆囊管汇合

胆总管

与胰管汇合 开口第二节 胰腺

一般结构:

1. 被膜:薄层结缔组织

2. 胰腺小叶

3. 实质分为: 外分泌部,为浆液性腺 内分泌部(胰岛) 一、外分泌部

是浆液性复管泡状腺,由腺泡和导管组成。

1. 腺泡:主要由胰腺泡细胞组成,为典型的蛋白质分泌细胞。

分泌:①消化酶-胰蛋白酶原、胰糜蛋白酶原、胰淀粉酶、胰脂肪酶、DNA 酶和RNA 酶等,分别消化食物中的营养成分;② 胰蛋白酶抑制因子,防止两种蛋白酶原被激活。 2. 导管 二、内分泌部

胰岛(pancreatic islet):是分散于腺泡之间的大小不等的浅色细胞团,分泌多种激素: 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B细胞:分泌胰岛素;

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直接作用于邻近的胰岛细胞,抑制其分泌;

PP细胞:很少,分泌胰多肽,抑制胃肠运动、胰液分泌及胆囊收缩。

第十四章 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其功能是生成、储存和排除尿液。其功能是排泄,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调节酸碱平衡,分泌生物活性物质。

第一节 肾

一、一般结构

1. 被膜(鞘膜):纤维膜,外层致密,含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内层疏松,含网状纤维和平滑肌。

2. 实质: 皮质:呈颗粒状,红褐色 皮质迷路 髓放线

髓质:呈条纹状,淡红色,形成肾锥体 底部:与皮质相接 尖部:肾乳头,突入肾盏 肾叶:每个肾锥体及与其相连的皮质。 肾小叶:每个髓放线及其周围的皮质迷路。 二、肾单位

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是肾尿液形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分为:

浅表肾单位:肾小体于皮质浅部,较小,肾小管短,在生成尿液中发挥主要作用。

髓旁肾单位:肾小体于皮质深部,较大,肾小管长,在浓缩尿液中发挥主要作用。 1. 肾小体(肾小球)

(1)血管球(glomerulus) 入球微A (粗短) 毛细血管袢

出球微A(细长)

血管系膜:由球内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组成;前者合成基膜和基质,并有吞噬功能,维持基膜的通透性

(2)肾小囊(renal capsule)

是肾小管起始膨大凹陷形成的双层杯状囊。壁层由单层扁平上皮构成,脏层由足细胞(初级突起、次级突起、裂孔、裂孔膜)构成。 两层之间形成肾小囊腔。

血管球基膜:位于毛细血管内皮与组细胞次级突起之间。中层厚、致密,内、外层薄、稀疏;在滤血中起分子筛作用。

滤过膜(滤过屏障):由有孔内皮、基膜和足细胞裂孔膜三层结构构成;选择性通透血浆成分,形成原尿。 2. 肾小管(renal tubule)

单层上皮性小管,近端接肾小囊,远端接集合管,有重吸收原尿中大部分成分和排泄的作用,分为:近端小管(又称近曲小管),细段,远端小管 (1)近端小管:是肾小管最长、粗的一段,分为曲部和直部。

近曲小管:LM:管壁由单层立方上皮构成,细胞界限不清,核大而圆,胞质嗜酸性,腔面有刷状缘。

近直小管:结构似曲部,细胞较矮,微绒毛、侧突、质膜内褶不发达

功能:重吸收原尿的主要部位,重吸收几乎所有的葡萄糖、氨基酸、蛋白质和大部分水、离子和尿素;分泌氢离子、氨、肌酐和马尿酸等;转运和排出酚红、青霉素等药物。 (2)细段 管腔小,单层扁平上皮,有利于水和离子通过。

(3)远端小管 分远直小管和远曲小管,两者结构相似:单层立方上皮,细胞较小、分界清楚、色浅,腔大、规则,无刷状缘,基部质膜内褶发达,有丰富的钠泵。

远曲小管功能:离子交换的重要部位,保水、Na+,排K+、H+、NH3 ;受醛固酮、抗利尿激素调节。 三、集合管

包括皮质集合管、髓质集合管和乳头管。各段管径由细到粗,细胞由上皮单层立方到单层柱状,分界清楚,染色较浅。

功能:重吸收水,进一步浓缩尿液,形成终尿。受醛固酮、抗利尿激素和心房钠尿肽的调节。

四、球旁复合体

位于肾小体血管极的三角形区域,是肾内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结构。由球旁细胞、致密斑、球外系膜细胞组成。

球旁细胞:为入球微动脉中膜内的上皮样细胞,含丰富的分泌颗粒,分泌肾素,收缩血管,升高血压。

致密斑:位于远曲小管靠近血管极一侧,细胞变为柱状,排列紧密,呈椭圆形斑。可感受Na+浓度的变化,将信息传给球外系膜细胞。 五、肾间质

是肾内的结缔组织,分布于泌尿小管和血管之间。除含有一般结缔组织的细胞外,还含有间质细胞。 六、肾血管

肾血循的特点是:

① 肾动脉直接分支于腹主动脉,流量大,流速快; ② 两次形成毛细血管(血管球和球后毛细血管网); ③ 入球微动脉比出球微动脉粗,提高血压;

④髓质内的直小动脉和直小静脉形成U形袢,利于重吸收。

第三节 排尿管道

由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其功能是排尿 粘膜 变移上皮

固有层:结缔组织

肌层:由平滑肌构成,内纵,中环,外纵。 外膜:除膀胱顶部为浆膜,其余为纤维膜。

第十五章 生殖系统

第一节 雄性生殖系统

雄性生殖系统由睾丸、附睾、输精管、副性腺、外生殖器组成。其功能是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生殖管道促进精子成熟,营养、贮存和运输精子;附属腺和生殖管道的分泌物参与精液组成。 一、睾丸的一般结构

1. 被膜(鞘膜):浅层—浆膜;深层—白膜(致密结缔组织,深入实质构成睾丸纵隔,再分呈放射状排列形成睾丸小隔)

2. 实质:睾丸小隔将实质分割成睾丸小叶,每个小叶内包括1-4条起自小叶边缘的曲精小管,末端形成直精小管,通入睾丸纵隔,形成睾丸网。

3. 睾丸间质:是指曲精小管间的疏松结缔组织,有睾丸间质细胞。 二、睾丸实质

1. 曲精小管(seminiferous tubule)

由生精上皮构成,上皮由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组成,上皮基膜外是肌样细胞。 (1)生精细胞: 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 精子细胞→ 精子

精原细胞(spermatogonium):胚胎时即分化形成。紧贴基膜,圆或卵圆形,胞体较小。

初级精母细胞 (primary spermatocyte):位于精原细胞的近腔侧,圆形,胞体最大,核大而圆。

次级精母细胞 (secondary spermatocyte):位于近腔侧,胞体较小,核圆,染色深。 精子细胞 (spermatid):位于近腔侧,体积更小,核圆,染色质细密。精子细胞不再分裂,经过复杂的变态过程,转变为蝌蚪状的精子。

精子形成 (spermiogenesis):①核染色质高度浓缩→精子头;②高尔基复合体→顶体;③中心粒微管延长→轴丝;④线粒体聚集→线粒体尾鞘;⑤残余胞质脱落。

精子发生:是指从精原细胞到形成精子的过程。

(2)支持细胞(Sertoli Cell):LM,胞体大,从生精小管基底直达腔面;细胞轮廓不清,核三角或不规则形,染色浅,核仁明显。。

其功能是①支持、营养生精细胞;②分泌雄激素结合蛋白和抑制素;③产生睾丸液;④吞噬精子细胞的残余胞质⑤参与血-睾屏障构成。

血-睾屏障(blood-testis barrier):由①血管内皮及基膜,②结缔组织,③生精上皮基膜,④支持细胞的紧密连接组成。其功能是①防止某些物质进入生精小管,维持精子发育微环境;②防止精子抗原外逸,引发自身免疫。

2. 直精小管(tubulus rectus ):位近睾丸纵隔,短而细的直行管道,单层立方或柱状上皮,无生精细胞。

3. 睾丸网( rete testis):位于睾丸纵隔内,单层立方上皮,腔大、不规则。 三、睾丸间质

是指曲精小管间的疏松结缔组织。由间质细胞组成,细胞成群分布,胞体大,圆或多边形,胞质嗜酸性,核圆居中。分泌类固醇激素雄激素。 四、附睾

位于睾丸的后外侧,包括头、体、尾散部分。头部有睾丸输出小管和部分附睾管,体部和尾部由附睾管构成。附睾上皮细胞分泌物促进精子成熟。精子在附睾内获得运动能力,达

到功能成熟。

1. 输出小管:来源于睾丸网。管璧上皮有单层高柱状纤毛细胞与低柱状细胞相间排列构成,有分泌和吸收功能,还可运输精子。管腔不规则。

2.附睾管:蟠曲状。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由主细胞(有静纤毛)和基细胞构成,有分泌和吸收功能。管腔规则。

五、输精管

是复高管的延续,管腔小璧厚,分为

1. 粘膜:上皮起始处为假复层柱状渐变为单层柱状;固有层富含弹性纤维。 2. 肌层:内环、中纵、外斜平滑肌纤维。 3. 外膜:浆膜。

六、副性腺

包括成对的精囊腺、尿道球腺和前列腺。 1. 精囊腺 2. 前列腺

为复管泡状腺或复管状腺,开口于尿道,分泌物参与构成精液。 3. 尿道球腺

分泌液体参与组成精液。

第二节 雌性生殖系统

雌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外生殖器组成。其功能是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输送生殖细胞,受精;子宫产生黄体和孕育胎儿。 一、卵巢 1. 一般结构

卵巢属实质性器官,包括被膜和实质两部分,被膜由浅层的生殖上皮和深层的薄膜构成,实质则由皮质和髓质构成。

被膜:浅层—生殖上皮(单层立方或扁平上皮); 深层—白膜(结缔组织)

皮质:含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黄体和白体,之间有特殊的结缔组织(由基质细胞、网状纤维和少量的胶原纤维构成)。

髓质:位于卵巢中部,疏松结缔组织丰富,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2. 卵泡的发育与成熟

卵泡(follicle)是由中央的一个卵母细胞及其周围卵泡细胞组成的一个球状结构。从胚胎时期开始发育,以后数量逐渐减少。卵泡的发育可分为原始卵泡、生长卵泡和成熟卵泡三个阶段。

(1)原始卵泡(primordial follicle)胚胎时期已形成,居皮质浅层,数量多,体积小,由周

围一层卵泡细胞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构成。

卵泡细胞:呈单层扁平状,数量少,细胞核扁圆形,染色深。卵母细胞和卵泡细胞之间以桥粒相连。

初级卵母细胞(primary oocyte):球形,直径约30-40μm,胞质嗜酸性,核大而圆,染色浅,核仁明显,胞质中有大而圆形的线粒体;在胚胎时期由卵原细胞分裂分化形成,长期停滞于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 (2)生长卵泡(growing follicle)

性成熟后,在垂体分泌的卵泡刺激素(FSH)的作用下,卵巢中的部分原始卵泡开始生长发育,形成生长卵泡。根据卵泡有无卵泡腔,分为初级卵泡和次级卵泡。

初级卵泡:是指从卵泡开始生长到出现卵泡腔之前的卵泡。标志性特征是出现透明带。 初级卵母细胞:细胞增大,核糖体,出现皮质颗粒(溶酶体),细胞表面出现透明带。

透明带(zona pellucida):是位于初级卵母细胞与卵泡之间的一层糖蛋白膜。由三种蛋白构成,由初级卵母细胞和卵泡细胞共同分泌形成,与初级卵母细胞的微绒毛或胞膜接触,并有缝隙连接,传递来源于卵泡中的营养和信息分子。

次级卵泡(secondary follicle):卵泡体积增大,卵泡内细胞数增多,卵泡细胞间出现大小不等的腔隙,并融合为半月形卵泡腔,腔内充满卵泡液,含营养成分、雌激素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卵泡周围形成卵泡膜。此期卵泡的标志性特征是有卵泡腔、卵丘、放射管和生发泡等。

卵丘(cumulus cophorus):由于卵泡腔增大和卵泡液增多,初级卵母细胞、透明带及部分卵泡细胞突入卵泡腔形成卵丘。

放射冠(corona radiata):卵丘中紧贴透明带外表面的一层卵泡细胞随卵泡发育而变为高柱状,排列疏松,呈放射状。

颗粒细胞:卵泡腔周围的卵泡细胞排列紧密,形成卵泡壁,称颗粒层,卵泡细胞改称颗粒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体积增大,透明带增厚,胞质中出现颗粒,晚期初级卵母细胞核增大呈空泡状,形成生发泡。

(3)成熟卵泡(mature follicle)卵泡液急剧增多,卵泡增大,卵泡壁变薄,卵泡向卵巢表面突出。 3. 排卵(ovulation)

成熟卵泡破裂,次级卵母细胞从卵巢排除的过程,称为排卵。排卵前,成熟卵泡向卵巢壁突出,形成卵泡小斑;卵丘与卵泡壁分离。排卵时,小斑处破裂,卵泡膜外层平滑肌纤维收缩,次级卵母细胞联同放射冠、透明带和卵泡液排出。 4 黄体(corpus luteum)

(1)黄体 排卵后,残留在卵巢内的卵泡颗粒层和卵泡膜向腔内塌陷,演化成具有内分泌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c0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