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15 04:2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试 点 方 案
二○一一年十二月
目 录
1. 专业基本情况 ...................................................................................... 2 2. 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础 ........................................................ 5 3. 合作培养依托单位 ............................................................................... 6 4. 培养方案 .............................................................................................. 7 4.1 本科阶段 ...................................................................................... 7 5. 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 ......................................................................... 17 5.1 校内学习阶段 ............................................................................. 18 5.2 企业学习阶段 ............................................................................. 20 5.3 学生校外学习期间相关要求及注意事项 .................................... 17 6. 工程教育改革理论研究 ..................................................................... 18 6.1 工程教育思想和教学规律研究 ................................................... 18 6.2 工程教育理论提升 ..................................................................... 19 附件1:武汉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校企联合培养协议书 ....................................................... 20
附件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标准 .......................... 21 附件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 29 附件4: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工程师企业培养方案 .............................. 36 附件5: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师资队伍建设方案................................................................... 39
1. 专业基本情况
发展历史:
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的重点建设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我校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开办的最早专业院系之一,我校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创办和建设可以追溯到1979年,是国内较早创办计算机专业的院校之一,迄今已有30年的办学历史。1984年开始招收计算机应用专业本科生,1986年开始招收计算机应用方向研究生,1992年获计算机应用硕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2002年获计算机应用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正在申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已通过第一轮评审。2010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授予武汉理工大学本科品牌专业。
经过30年的发展与建设,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目前已具备“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硕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计算机软件工程”学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应用技术”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形成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培养体系。
专业特色:
坚持计算机专业特色教育方向,要根据计算机相关专业的特点决定,其特点是:知识更新快、与其它学科交叉多、应用面广、办此类专业的学校多。在专业发展思路、教育模式、教学团队建设、培养目标和方案、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优良的学风,人才培养质量上,具有一定的专业特色和优势,并得到其他高校同行的肯定和认可。
2
(1)特色教育思想
参照《中国计算机学科教程》制定本专业教学培养计划,教育知识体系与国际计算机人才培养接轨。
强调典型学科方法论,即数学方法、系统科学方法。
明确本科毕业生主要要求(即应用数学原理抽象要求、科学方法要求、熟悉应用要求、交流能力要求),培养团体协作能力、创新能力。
(2)制定特色教学环境建设方案
结合近年来学科内涵发展特点,围绕硬件综合课程设计环境和软件综合课程设计环境的建设,加强硬件与软件的密切结合以及嵌入式系统教学平台建设,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首先对传统单片机课程及部分硬件课程进行改造,增加应用硬件电路裁剪及操作系统裁剪技术教学环节,加强硬件应用系统、软件应用系统综合设计能力训练。硬件应用系统设计方面,以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为基本内容进行综合应用电路自主设计及其相应软件设计,软件应用系统方面,以算法语言、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原理、编译原理、操作系统为基本内容,结合软件工程方法及相关技术,完成综合应用软件自主设计训练,使本专业毕业生的计算机系统构建能力培养方面突显出特色。
办学情况:
学校纳入“211”工程建设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无论是基础设施、教学和科研平台、师资力量等都得到较大发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拥有实验室约500m2,拥有IBM小型机,IBM PC服务器,PDA,无线路由器,三层交换机,ARM嵌入式系统,嵌入式教学平台,硬件综合实验板,计算机组成原理综合实验仪,数字逻辑实验板,微机接口实验仪和PC机,能完整开出计算机科学与
3
技术专业所有实验内容。
本专业专职教师31人,其中教授7人(博士生导师2人),副教授8人,讲师1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6人,硕士学位的20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14人。大多数教师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业教师情况如下表所示:
姓名 高 曙 杨克俭 刘洪星 谭新明 闵联营 陈天煌 何克右 彭德巍 蔡 菁 顾治华 林 泓 吴业福 邱奇志 李玉强 吕淑琴 吴利军 耿枫 何业兰 巩晶 罗芳 职称 教授/博导 教授/博导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专长 分布式计算 图形图像处理 智能技术 形式化方法 计算机应用 软件方法 嵌入式系统 计算机应用 普适计算 软件工程 计算机应用 电子商务 语义Web 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网络 分布式计算 协同处理 多媒体技术 图像识别 计算机应用 工程实践年限(年) 10 15 10 10 10 10 15 5 5 10 10 10 5 5 3 3 4 4 5 5 4
础 课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辑组成和工作机制 理解计算机底层运行程序的机制,理解80x86cpu的编程结构,汇编语言程序的格式和伪指令,80x86cpu的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以及以中断为主的I/O程序设计 理解和掌握编译程序构造的一般原理和基本方法。内容包括语言和文法、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法制导翻译、中间代码生成、存储管理、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 进程与处理机管理、作业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熟练掌握递归与分治、动态规划、贪心、回溯、分支限界等基本算法,了解网络流和匹配、启发式搜索、线性规划、数论以及计算几何等高级算法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体系结构、关系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的安全性与完整性;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和设计方法,实体-联系模型、扩展的实体-联系模型和关系数据库的函数依赖理论;数据库的物理存储结构、数据字典、关系代数操作算法、查询优化技术和事务处理技术 通信网络体系结构、通信网络协议、局域网和广域网、客户/服务器计算、无线和移动计算 计算机网络工程模拟环境、网络系统总体设计、综合布线、IP地址规划、网络设备配置、网络设备管理与维护、自治系统及边界网关协议 TCP/IP网络协议及体系结构,基于socket编程接口的网络编程, 以数字通信原理为重点,掌握通信系统的组成、性能指标、工作原理、性能分析和设计方法 软件过程,软件工程方法,软件模型,软件分析,软件设计,软件测试,软件维护, 白盒测试、黑盒测试、测试流程和测试文档、功能测试工具、压力测试工具、测试管理工具 Rational统一过程及Rose 工具、用例图、类图与对象图、序列图、协作图、活动图、包图、构件图和部署图、状态图 掌握HTMI、CSS与XML和JavaScript等Web客户端程序设计基础技术、掌握Web数据库应用开发的两种主流技术――JSP技术和ASP.NET技术 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在硬件、软件界面划分的权衡策略,建立完整的、系统的计算机软硬件整体概念 掌握ARM微处理器的编程模型、ARM微处理器的指令系统、ARM程序设计基础、Linux内核移植,根文件系统移植,Linux设备驱动开发,4×4矩阵键盘实例 编译原理 操作系统 算法设计与分析 数据库系统原理 计算机网络 专 业 课 (网络 方向) 网络集成技术 TCP/IP和网络软件编程 通信原理 软件工程 专 业 课 (软件 方向) 软件测试 UML建模技术 Web技术 计算机系统结构 专 业 课 (嵌入式方向) 专 业
嵌入式系统应用 从应用角度系统地掌握16/32位微机的系统结构、微处理器、8086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存储器、输入/输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出技术、中断系统、DMA控制器、可编程通用接口、微型计算机功能扩展及总线标准等知识。 JAVA语言程序设计 掌握JAVA语言的语法,能够熟练运用JAVA语言进行程序设计 10
课 (应用 方向) 多媒体技术 掌握多媒体音频处理技术、多媒体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动画技术、视频处理技术、多媒体存储技术、多媒体输入输出设备、网络多媒体技术等相关技术 掌握信息系统的有关概念、信息系统建设的基本思想和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法、信息系统的系统规划、信息系统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方法、信息系统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方法等知识 数据挖掘 掌握数据挖掘基本概念,关联规则以及Apriori算法等知识 掌握图形学的光栅算法、三维观察、隐藏面消除、光照、纹理、绘制等算法和理论,了解建立可视感知、计算机动画、基于图像的绘制、可视化以及构建交互式图形应用的相关方法 掌握图像数字化、图像编码、图像增强、图像复原、图像分割和图像分析的相关技术和方法 学习和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对称加密,不对称加密,网络安全等技术 计算机图形学 图像处理 信息安全
11
(2)实践课程体系(校内与校外)
校内实践教学体系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在课内教学统一安排的集中实践教学任务;一部分是学生在课外通过自主性学习与实践完成。
(1)课内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环节名称 军事训练 内 容 培养基本军事常识、技能和国防观念等 听力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推荐词汇量、交谈中使用基本的会话策略 要 求 掌握基本军事常识和技能,养成正确的国防观念 熟悉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达到跨文化交流交际的初步能力 培养学生热爱专业,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及时了解专业社会需求状况 了解常用元器件的性能特点,掌握元器件的识别方法,掌握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和交流毫伏表的使用方法,了解常用电烙铁结构并掌握使用方法 培养学生掌握各种常用数据结构及其在不同程序设计语言中的实现。 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程序设计集成开发环境的应用能力 英语听力训练 专业教育 专业宣讲与企业参观相结合,介绍学科背景与专业发展历史及专业需求现状 常用电工材料认识、元件识别、常用仪器使用、手工焊接、安装与调试 电工电子实习 数据结构实验与课程设计 数组、栈、队列、链表、树、图、堆和散列表各种常用数据结构 能力拓展训练 学习并掌握数据库服务器、Web应用服务器、开发平台(Visual Studio 2010或Eclipse)的安装及使用; 在搭建起的开发环境下进行系统实现和调试 每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根据课程内容安排相应的实验,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程实验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独立完成, 并通过上机验收。
12
(2)课外实践环节
序号 1 项目名称 开放实验室项目 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内容与要求 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参加开放实验室项目的设计、立项及相应的研究工作,并通过结题考核。 在企业人员指导下利用课外时间在企业参加4~6周的生产、经营、辅助管理等工作, 提交 技术报告或经营管理报告,并参加答辩。 大学生创新竞赛、其他竞赛活动 数学、建模及文化、体育等方面,根据不同奖项给予不同的奖励学分 提交社会调查报告,并在报告中提出有效建议及问题解决方案 在全国性刊物发表论文或被录入会议论文集 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 获六级证书 学分 4 2 企业岗位实践 4 3 4 5 6 计算机学科竞赛 其他学科竞赛 社会实践与社团活动 论文 英语及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参加讲座或学术报告会 2 1~3 1 2 2 2~3 3 7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并获相关证书者 参加规定次数的讲座或学术报告会,并提交详细记录与心得 8 注: (1)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课外特色实践环节不得少于10个学分。超过的学分不计入总学分数内。(2)凡同一奖项多次获奖,均按最高级别计学分,不重复计学分。 (3)校外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项目 内 容 要 求 系统软件开发实训 初步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层的工作原理,能设确定企业导师,以具体系统软件计可开发相应的原型系原型设计开发为驱动,补充相关统。 理论知识,建立全局概念,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层的工作原理。 13
实 习 与 实 训 实践项目 内 容 要 求 信息系统开发实训 初步掌握开发信息系统确定企业导师,熟悉软件系统、的基本流程、原理及常用嵌入式系统和网络集成所需要工具。 的开发、组织和管理环境 嵌入式系统开发实训 以具体嵌入式应用项目设计开熟练掌握典型嵌入式产发为驱动,补充相关理论知识,品的研发与生产基本流建立全局概念,掌握嵌入式开发程、原理。 原理及流程。 应用软件开发实训 以具体软件应用项目设计开发熟练掌握典型软件产品为驱动,补充相关理论知识,建的研发与生产基本流程、立全局概念,掌握嵌入式开发原原理。 理及流程。 计算机网络应用开发实训 以具体网络应用项目设计开发为驱动,补充相关理论知识,建熟练掌握网络集成的规立全局概念,掌握嵌入式开发原划与项目管理的方法。 理及流程。 毕业实习 讲座,实践与参观结合 熟悉企业环境、企业文化,培养工作经验、团队协作、人际关系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知识,掌握劳动技能和专业基本技能。 毕 业 (论 文) 设 计 需求分析和资料收集 设计与讨论 能够通过调研和文献查询,提出工程问题 通过对实际工程项目进提出合适的总体设计和概要设行提炼形成毕业设计题目,学生选择并完成毕业计,并进行讨论和沟通 设计题目,使学生综合运能够根据总体设计和概要设计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获得文档进行系统开发 显著提升。培养和提高工对阶段性成果和问题及时交流,程设计的能力以及现场撰写汇报材料或PPT演示 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性的思维能力 毕业论文应达到学士优秀论文水平 14
系统开发 课题交流 论文撰写
实践项目 课题完成总结 内 容 课题完成后能够进行客观的分析和总结 要 求
5. 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
5.1 校内学习阶段
相对现有本科专业学生,本专业卓越工程师在校内的学习应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同时强化实践操作能力。
(1)建立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在充分调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需求结构,结合学生知识结构成长的客观规律,建立科学的可塑性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加强计算机工程理论知识学习,强化相关实践能力。
减少中学阶段重复教学的政治理论课程,增加工程科学和技术理论知识学习。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知识结构,增强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计算机应用等理论课程学习。
增强软件综合、硬件综合、专业实验设计等综合性实践科学教学。开设学生自主学习课程,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
(2)实行“一对一”导师负责制
学生大一的工程科学技术理论课结束后,采用自愿原则分配到有丰富工程实践能力的导师手中,由导师指导并监督学生的理论和实践学习情况,让学生在导师的日常工作中深化理论和实践知识。
实行学生定期向导师书面和口头汇报制度,导师给予阶段性评估考核记录。
(3)建立计算机工程实训基地
15
利用学校计算机教学实验室和设备,并完善实验设备,建立计算机工程专业实训基地。
建立计算机实训中心的目的一是为了宽口径培养在校学生的工程操作能力,二是弥补学生企业实习的知识缺陷。从硬件上保证本专业卓越工程能够系统并深入掌握专业的工程知识。
(4)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离不开高素质的工程技术型教授。学校定期派工程能力较强的教师到国内外知名企业进行工程实训学习或交流,锻炼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带来企业先进的工程管理模式。
同时,采用客座教师的方式,聘请国内外本行业知名企业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参与工程理论和实践教材的编写,并参与学生授课,拓宽学生工程视野。客座教师授课不低于30学分。
5.2 企业学习阶段
本专业卓越工程师企业阶段的学习采用校内导师直接负责,企业导师辅助培养的模式。
(1)校企共同制定工程实训项目
学生在企业的工程实训内容由校内导师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和企业导师根据企业结构和设备设置共同商定,而不是由企业单独确定,避免学生在企业中从事简单重复的劳动。在选择合作培养企业时,充分考虑企业的组成结构、工艺和设备情况,保证学生在研发和设计的一线实训,了解复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生产和管理的流程。
(2)定期访问和反馈
校内导师定期下企业参与指导学生的工程和管理能力训练,结合企业的环境和设备,强化学生对计算机软硬件研发关键环节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一是督促和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工程能力,二是和企业定期沟通,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调整学习内容。
16
学生将实训效果定期向校内导师书面汇报,校内导师结合对学生的观察和企业导师的评价综合评定学生的实训成绩,必要时对学生进行笔试和口试考核。
(3)将校内实训中心培养纳入企业环节
根据以往学生培养的经验,长时间将学生放在企业中培养的效果并不好,企业对人才的培养态度和热情不及学校。另一方面,企业中研发与设计不能囊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所有环节。
因此,本专业卓越工程师企业的培养思路是:学生在企业的培养过程注重熟悉企业管理制度、了解企业文化和接触基本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研发流程。采用见习和辅助操作的方式熟悉多个企业管理和生产的基本环节,此过程由学校制定导师监控。
将校内实训中心的培养纳入企业环节,作为学生工程实训的主要培养基地,学生在实训中心的管理采用企业管理模式,保证学生能够全面加强计算机软硬件研发能力,宽口径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学生工程能力考核的方式和企业学习一样。 (4)参与导师项目组或企业大型工程项目
本专业卓越工程师应有参与导师项目组或企业大型工程项目的经历,包括项目策划、设计、申请、预算、招标、实施、总结、验收的全部过程。
5.3 学生校外学习期间相关要求及注意事项(学生校外期间的管理
方式,相关人员的职责,及注意事项)
学生在校内学习期间应注意自身安全。本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采用导师制,校外的学习内容由导师负责,学生可能是分散到企业中参与工程实践。因此学生的工作起居管理由企业负责,校内导师监督;工程实训环节由校内导师负责,企业管理实施。
17
对于学生在企业的安全问题,学校应和企业有协议规定,由学校、企业和学生自身负责。为避免出现安全问题,建议采用以下方式:
(1)企业、学校强化学生安全教育; (2)为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6. 工程教育改革理论研究
计算机卓越工程师培养是一个全新课题,通过校内和校外的教学和训练,这些学生必须是“卓越”的,也就是相对传统模式培养的学生,这些学生应具有更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更强的工程实践和管理素质,将成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佼佼者。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应强化,而不能简单理解为一改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模式,变成重实践轻理论的模式。
6.1 工程教育思想和教学规律研究
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身就是以工程为背景的,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我们非常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是本专业培养工程师的优势。但卓越工程师既不能满腹理论动手就错,也不能只会动手不动创造。要培养理论和实践双优的卓越型人才,还必须进行工程教学思想变革和教学规律的探索。
(1)工程教育内容改革:结合计算机对高端人才的素质需求,调整本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培养内容和模式与国内外企业需求接轨。
(2)工程教育模式改革:工程理论和实验课程改革传统灌输式教育为主的教学模式,改用启发式教学、学生自学和团队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实际工程解决能力、团体创造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
(3)工程教育规律探索:探索计算机工程人才知识结构构成、
18
学生心理和知识增长等与教学体制的关系,优化知识结构和教学体制、方式。
6.2 工程教育理论提升
在工程教学思想变革、教育规律探索阶段,分析总结各种探索,形成经验总结,指导实践,推广示范。
(1)以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教授牵头,成立卓越工程师培养理论研究课题组,针对相关重大问题设教研项目,开展深入研究。
(2)定期召开研讨会,邀请校内专家参加,针对相关理论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3)进行校企和校际合作,调研和学习全国卓越工程师培养单位的教育经验和理论,借鉴并为本专业教育服务。
附加文件:
附件1 合作培养单位依托单位协议书 附件2 专业培养学校标准 附件3 专业培养教学计划 附件4 企业培养方案 附件5 师资队伍建设方案
19
5.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专业培养标准实现矩阵 知识/能力/素质 1.1 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1.1.1 具备从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所需的高等数学、工程数学理论知识 1.1.2 具备从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所需的物理基础知识 1.1.3 具备一定的工程经济管理知识 1.1.4掌握典型的学科方法 1.2.1 熟练掌握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理论 1.2.2 具备计算机系统组织与结构的知识 1.2.3 具备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知识 1.2.4 具备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 1.2.5 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类型、开发方法 1.3.1 掌握信息化社会交流表达的方式与信息获取方法 1.3.2 了解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的软硬件及网络发展现状和趋势 1.3.3 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 1.3.4 掌握计算机工程基本概念和方法 2.1.1 具备基本的政治判别能力及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 实现途径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 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 选修经管类课程 数学建模,计算机导论 电路、数字逻辑、电工电子实习 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原理,操作系统原理,编译原理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应用开发实训(企业学习) 嵌入式系统应用 科技文献检索,写作训练 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应用、系统软件开发实训(企业学习)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以及其他基础课程) 计算机导论,软件工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职业道德 1 技术知识和推理能力 1.2 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3 具有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能力 2 个人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 2.1 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较好2.1.2 具备社会、法律的基本能的人文科学素力 养 2.1.3 具备环境、艺术方面的基人文科学与艺术 本能力 2.1.1 具备基本的政治、社会知社会伦理,形势与政策 识 2.2 具有良好2.2.2 具备环境、职业健康、安军事理论,体育 的质量、环境、全的知识 职业健康、安全2.2.3 具备良好的职业服务意专业教育,实习与实训(企业学习),毕和服务意识 识和素质 业实习(企业学习),毕业设计及毕业论文(企业学习) 25
2.3.1 具备软件工程的技术知识 2.3 了解本专业领域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2.3.2 具备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标准知识 2.3.3 具备网络工程的技术知识 2.3.4 了解信息法规的知识 3.1.1 具备良好的有效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可视化编程技术,应用软件开发实训(企业实习) 信息系统开发实训(企业实习) 嵌入式系统应用,嵌入式系统开发实训(企业实习)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应用开发实训(企业实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人际沟通,专业技能与专业知识培训(企业学习),项目开发(企业学习),毕业实习(企业学习),毕业设计及毕业论文(企业学习) (管理类选修) 经济管理 软件工程,写作训练 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英语 (管理类选修) 3 团队协作和交流技能 3.1 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3.2 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3.1.2 具备良好的组织和领导能力 3.1.3 具备良好的工程经济管理能力 3.1.4 具备较好的工程技术文档写作能力 3.1.5 具备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3.2.1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知识 3.2.2 具备一定的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4 企业4.1 具有综合和运用所学科学社理论、分析和解会决问题方法和的技术手段分析综并解决工程实合际问题的能力,运能够参与生产用及运作系统的思设计,并具有运考,行和维护能力 设计、实施4.2 应对危机和与突发事件的运初步能力 行系4.3 具有较强统 的创新意识和 进行产品开发
4.1.1 具备常规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开发能力 4.1.2 具备嵌入式系统的软件设计开发能力 4.1.3 具有计算机软硬件项目组织能力 4.1.4 具备计算机软硬件项目测试能力 4.2.1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态 4.2.2 具备工程管理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 4.3.1 具备计算机应用项目的改进与完善的能力 4.3.2 具备嵌入式系统应用项26
面向对向程序设计(C),软件工程,应用软件开发实训(企业实习) ,计算机网络应用开发实训(企业实习) 软件工程,应用软件开发实训(企业实习),嵌入式系统应用,嵌入式系统开发实训(企业学习) 软件工程,嵌入式系统应用,计算机系统结构,应用软件开发实训(企业实习),嵌入式系统开发实训(企业学习),毕业实习(企业学习),毕业设计及毕业论文(企业学习) 软件工程,嵌入式系统应用,计算机系统结构,应用软件开发实训(企业实习),嵌入式系统开发实训(企业学习),毕业实习(企业学习),毕业设计及毕业论文(企业学习) 体育,专业教育、毕业实习(企业学习) 软件工程,(管理类选修),毕业实习(企业学习) (参加学科竞赛),毕业设计及毕业论文(企业学习) (参加学科竞赛),毕业设计及毕业论文
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 目的改进与完善的能力 4.3.3不断强化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4.3.4 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和丰富的想象力,多观察,多实践,善于了解新技术、新开发工具,并在新项目工程中使用新技术。 (企业学习) (各学术讲座,参加学科竞赛) (各学术讲座,参加学科竞赛)
27
附件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本 科)
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及应用知识,具备本领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并具备良好外语运用能力的应用型工程人员。该工程人员应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能力、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良好的交流和沟通能力,具有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维护,管理和研发的能力。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综合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掌握计算机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能力; 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 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 具有较强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能熟练进行外文阅读,有一定的外语写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28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计算机科学导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离散结构、数字逻辑、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系统分析与控制、信号处理原理、通信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 四、特色课程
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实践、面向对向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编译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 五、学制与学位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六、最低毕业学分规定
最低毕业学分规定 总学分 190 必修课学分 112 选修课学分 26.5 实践课学分 41.5 课外学分 10 29
七、理论教学进程表
课程 课程 类别 性质 课 程 名 称 学分 建议修读总学时 实验 上机 实践 课外 学期 48 32 48 96 32 8 8 32 16 1 2 5 3 4 学时分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2 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 军事理论 2 体育 4 128 64 1-4 必大学英语 12 256 64 1-4
通 修计算机科学导论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A 小 计 大学生学习与生涯指导课程 2.5 4 36.5 40 64 744 10 10 16 64 1 1 识 课课 程 16 128 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核心类 人文文化课程 课程 科技文化课程 艺术课程 拓展类课程 选修要求 30
全校学生要求至少取得9个学分,其中要求在核心类课程的四个类别中分别选修至少一门课程。 要求至少选修144学时,9学分
课程 课程 类别 性质 高等数学A 电路原理B 线性代数 课 程 名 称 学分 建议修读总学时 实验 上机 实践 课外 学期 160 64 40 48 88 32 64 48 40 584 40 40 40 40 160 16 8 32 56 8 8 12 12 24 1-2 1 2 2 2 3 3 3 5 3 3 4 4 学时分配 10 4 2.5 3 5.5 1 4 3 2.5 小 计 35.5 2.5 2.5 2.5 2.5 小 计 10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C 大学物理B 物理实验B 必 离散结构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 计算机网络B 学修
科课大类课程JAVA语言程序设计B 网页设计A 选算法设计与分析A 通信原理C 修课31
课程 课程 类别 性质 课 程 名 称 学分 建议修读总学时 实验 上机 实践 课外 学期 学时分配 修读说明:要求至少选修120学时,7.5学分 数字逻辑 计算机数值分析 计算机组成原理A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 数据结构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3 2.5 4.5 2.5 4.5 3 3.5 3.5 3 2.5 2.5 2.5 2.5 小 计 可视化编程 人工智能概论 40 2.5 2 2 2 2 2.5 2 2 48 40 72 40 72 48 56 56 48 40 40 40 40 640 40 32 32 32 32 40 32 32 8 10 6 8 32 10 8 6 6 8 12 16 16 8 12 8 8 88 10 8 2 4 3 3 4 4 5 5 5 5 6 6 6 4 5 6 6 6 6 6 6 必 编译原理 操作系统 数据库系统原理 软件工程B 嵌入式系统应用A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B 计算机系统结构 A 修 专 课
业 课程选UML建模技术 网络集成技术 信息安全 TCP/IP和网络软件编程 多媒体技术 分析软件工具 修课32
课程 课程 类别 性质 软件测试 B 课 程 名 称 学分 建议修读总学时 实验 上机 实践 课外 学期 32 32 32 368 6 36 8 6 32 6 6 6 学时分配 2 2 2 小 计 23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Web技术 修读说明:要求至少选修160学时,10学分
八、实践教学进程表(表中第7,8学期为校外)
实践环节名称 军事训练 专业教育 电工电子实习A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计算机硬件综合设计 系统软件开发实训 能力拓展训练 信息系统开发实训 嵌入式系统开发实训 应用软件开发实训 计算机网络应用开发实训 毕业实习 毕业设计 小计 周数 3 1 2 1 2 2 1 4 4 3 2 3 15 43 学分 1.5 1 2 1 2 2 1 4 4 3 2 3 15 41.5 建议修读学期 1 3 3 4 4 5 6 7 7 7 7 7 8
33
九、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表
总 学 时 教学环节类别 公共基础课 必修课 2392 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 专业课 公共基础课 学科基础课 专业课
744 584 640 144 120 160 424 1968 学时 31.1% 24.4% 26.8% 6.0% 5.0% 6.7% 17.7% 82.3% 占总学时比例 十、其它要求
《形势与政策》课程,平均每学期16学时,一般按专题进行,在第七学期末考核,计 2个课外学分,具体由学校学生工作部、各学院学工办负责组织落实
34
附件4: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工程师企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培养方案采用“3+1”培养模式,即累计有3年时间在校学习,1年时间在企业学习。各主要课程设计和独立开设的“三性”课程等主要实践环节(含校内外实践)采用“工程项目驱动”培养方式,即采用适合教学的典型工程项目,使用与工程设计相一致的实验设备,使教学内容与工作实际接轨。
第四学年的第7、8学期为企业学习阶段,采用双导师制,每位学生都指派一名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负责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学生具体的企业学习培养计划由两位导师共同制定,并由他们共同指导该学生的毕业设计。根据本专业特点和当年的企业用人情况,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
企业学习阶段,主要包括两方面学习内容,企业培训内容和专业培训内容。企业培训内容包括企业文化与规章制度教育、生产技能培训、产品研发与生产实习等,这部分内容主要由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和企业导师负责实施。专业培训是针对具体企业研发生产所需要的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并通过毕业设计(含毕业论文)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后续的发展打好基础。专业培训可以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在学校相关平台和企业工作平台完成。
合作企业主体是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研发行业应用软件和软件外包,是我国软件行业中龙头企业之一。我院与该企业有多年的合作,已成为该企业的人才培养基地,2008年已有50名本科生到该企业进行毕业设计。依托的企业还有:武汉方正国际软件系统有限公司、武汉菲旺软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英蓓特信息技术武汉研发中心、武汉图灵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35
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企业学习内容安排表
模块 目的 内容 形式 考核 导师 时间(周) 熟悉企业环境、企业企业文化,培养工作经介绍单位概况、企业文化,进行公司集中 认知验、团队协作、人际规章制度宣传,参与企业劳动,提高为主 实训 关系和职业道德等劳动技能和专业基本技能 方面知识, 工作表现,撰企业相关1 写培训负责人 (大二) 心得 以具体信息系统项目设计开发为信息驱动,补充相关理系统论知识,建立全局开发概念,掌握信息系实训 统开发原理及流程 补充具体信息系统项目所需的理论知识;完成一个具体项目的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软件代码编写、测试与调试等。 笔试与企业相关现场考4 负责人与核相结(大四) 企业导师 合 嵌入式系统开发实训 确定企业导师。 初步掌握典型嵌入式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基本流程、原理。初步掌握典型应用软件的研发与生产基本流程、原理。 在岗跟班实习;初步了解掌握嵌入式常用开发平台和应用软件开发平台;初步了解掌握典型嵌入式产品的软硬件开发方法,提高软硬件设计、调试、生产的水平;初步掌握与嵌入式产品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 集中与现场考企业导师4 分散相核,提与学校导(大四) 结合 交作品 师 以具体软件应用项目设计开发为应用驱动,补充相关理软件论知识,建立全局开发概念,掌握应用软实训 件开发原理及流程 补充具体软件应用项目所需的理论知识;完成一个具体项目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软件代码编写、测试与调试等。 集中与现场考企业导师3 分散相核,提与学校导(大四) 结合 交作品 师 36
计算机网络应用开发实训 以具体网络应用项目设计开发为驱动,补充相关理论知识,建立全局概念,掌握网络集成原理及流程 补充具体网络应用项目所需的理集中与现场考企业导师2 论知识;完成一个具体项目的需求分散相核,提与学校导(大四) 分析、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等。 结合 交作品 师 企业岗位定岗实毕业习,参与企业生产实习 实践 通过轮岗了解各种工作岗位的工作特点,熟悉各个主要岗位的运作现状和规律,能够结合所学理论知识针对企业的现状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集中与现场考企业导师3 分散相核,提与学校导(大四) 结合 交作品 师 毕业设计及毕业论文 选择并完成毕业设计题目,使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获得显著提升。 在企业工程师与学校导师共同指完成毕个别辅企业导师导下确定毕业设计题目,撰写开题15 业设计导和答和学校导报告,进行设计与实现,并完成毕(大四) 和答辩 辩 师 业论文的撰写。 企业学习时间总计(周) 32周
37
附件5: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师资队伍建设方案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的关键是建立一支拥有一定工程经历的教师队伍。教师的构成应由有一定工程实践经验的学校教师、企业教师两部分组成。师资队伍的建设着重于提高工程教育师资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
1.提高学校专业教师的工程能力
通过教师取得在企业工作的工程经历的方法,提高学校教师的工程能力,在3~5年内,使学校专业课教师中具备在企业工作的工程经历的教师比例达到70%以上,有8门专业课是由具备5年以上在企业工作的工程经历教师主讲。
(1)增加具有丰富的企业工作经历专业教师人数
本专业有20%以上的教师具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通过加强与企业间的研究和开发合作,采取与企业进行项目合作、共同完成技术开发等方式,教师直接参与企业的技术升级、改造,5年内使30%以上的专业教师具备5年以上在企业工作的工程经历,并同时承担相关的教学任务。
(2)帮助学校专业教师取得一定的工程经历
目前专业课教师中50%以上教师具备工程实践经历。对教师队伍中工程实践经历不足或是没有工程经历的教师,一方面,通过于企业的项目合作、专题训练等方式派遣到相关企业进行每年至少累积3~6月的工程实践,熟悉生产过程、工程技术和管理。每年选送专业3~4名教师进入相应企业参与相关的工程项目研究和技术工作,获得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在校内聘请有丰富工程经历的教师,实行“一对一”的互相帮、带的长期培训方式。在3~5年内,使专业教师中具有一定的企业工程实践经历的教师比例达到70%以上。
38
2.企业教师的聘用
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执行需要,从三个方面聘用相关企业人员参加教学。
(1)企业教学顾问
针对如何将高等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与工程实践教育相结合,聘请企业专门人员(人力资源部门、技术部门)担任教学顾问,一方面与学校共同进行研究、制定培养计划,同时监督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教学指导。另一方面,参与教学大纲与教材的编写。目前计划聘请4~6名企业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为教学顾问。
(2)企业兼职教师
充分利用学校周边地区各个企业的便利条件,聘请企业兼职教师直接参加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一方面,对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聘用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为学生授课,主要以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形式进行。另一方面,聘用企业的相关人员开设针对性强的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专题培训,为学生提供工程师职业方面的教育。根据培养方案目前计划聘请8~10名企业技术人员为教学兼职教师。
(3)企业导师
在企业培养方案中各个实践环节实施“双导师制”,学校导师为学生选课、研究性学习提供指导,企业导师为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设计的选题及其实施、完成等环节提供指导或现场咨询,进行工程师方面的全面基本训练。根据学生人数目前计划聘请20~30名企业导师。 3.完善与师资队伍建设的配套政策
逐步建立和完善配套的师资政策,鼓励教师提升工程能力。在企业工程实践阶段给予适量的工作量学时补贴,对工程实践中成果显著的,在配套工程项目方面给予优先考虑。有工程经历教师参加“一对一”的培养,学校考虑计算一定工作量。对工程型教师的评价除了考察理论研究和
39
发表论文等成果形式外,应该着重考察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工程实践方面的成果,使工程型教师的教学研究工作的重心真正转向工程实际。同时,对参加“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教师,在职称晋升、业绩考核等方面均给予单独的激励政策。
40
正在阅读: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 图文01-15
2022届河南省年上学期信阳市罗山县高三毕业班历史第一次调研试题04-14
无塔供水设计说明书 - 图文07-05
于丽丽先秦汉语词义消歧研究06-22
歌唱祖国歌曲串词02-07
毕业论文正文模板06-03
北师大版高三一轮总复习介词短语和动词短语教师用书教案英语08-12
国内外化工安全事故案例汇总 - 图文03-09
给孩子一个梦想的空间07-04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武汉理工大学
- 培养方案
- 卓越
- 工程师
- 图文
- 计算机
- 科学
- 专业
- 技术
- 高三地理:学案36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doc
- 建筑给排水第7章(第19讲) - 图文
-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 天保工程全面停伐森工企业改革思路及若干政策问题
- 2017-2023年中国测温枪行业发展现状与投资战略规划可行性报告(目录)
- GPS Pathfinder Office Software简明操作手册
- 音乐企划案
-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每日一练(8.17)
- 74分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4次作业
- 国内外园区经验对我国开发区转型的启示剖析 - 图文
- 水泥砼路面再生利用技术(碎石化) - 图文
- 计算机C语言考试判断题
- 案场说辞
- 奥鹏教育东北师范大学2016春离线作业-现代教育技术
- hyyzixin-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教学计划
- 2018年汽车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厨房、卫生间渗漏事故处理
- 乳剂类美白化妆品的制备及其工艺流程设计
- 党的基本组织制度
- 中俄民族关系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