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辽宁公务员面试培训时的自我总结材料及培训材料之全真模拟

更新时间:2023-03-08 04:38:34 阅读量: 资格考试认证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全真模拟题

1、请你针对解决群众信访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2、单位组织户外拓展训练,领导让你来组织,你打算怎么组织?

3、你的一位关系不错的同事和外科室闹矛盾,你知道不怪你的同事,你怎么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 4、你在卫生局值班,有学校食堂发生呕吐等症状,你怎么办?

全真模拟题

一、针对“一警多能”谈谈您的看法。

二、单位安排你组织一场招待会,在招待会现场,有一个记者对某一问题提出质疑,打扰了会场秩序,作为招待会负责人,您会怎么做?

三、名人说:“表扬一个人,最好用公文 ;批评一个人,尽量用电话”,谈谈你的看法。

全真模拟题

一、“坏苹果法则”一篮子好苹果中,如果出现一个坏苹果,在不久后,整篮子都会变坏。对你有什么启示?

二、你的领导让你提供一项业务数据,你拿不出来。你应该怎么办? 三、在你进行执法中,遇到群众阻挠,你应该怎么做?

全真模拟题

1、据调查,大学生在事业成功过程中的因素。人脉排第一;运气排第二;个人奋斗第三。对此你怎么看待,为什么?

2、如果你工作上有错领导对你冷漠,同事孤立你,该怎么办? 3、如果因你工作失误而有群众上访,你怎么做?

全真模拟题

1、对加班怎么看,好于不好,不好在那些方面,你进单位怎么做。

2、领导派你和同事去基层调查,当地负责人王智精英请求隐瞒实情,上报与事实不符的情况,同事已经同意了,你怎么办?

3、你大学成绩班里排名在前,你认为自己能胜任以后的单位工作吗,请结合这次报考谈谈你的认识?

全真模拟题

1、我国体育竞技方面发展的挺好,但全民运动却不尽如意,群众常常却找不到锻炼场所,对此你怎么看? 2、有群众举报在考试中有官员徇私舞弊,领导让你去调查,你怎么组织?

3、当前,我国的不少外向型企业生存困难,同时不少国家对我国的不少出口产品进行反倾销,对于这种情况你怎么看?

全真模拟题

事件一:企业修电线要穿过水果园,当地居民不同意,居民于是上访。

事件二:政府强制征地引起大量群从上访,政府出动三百人镇夺。

1、你怎么看待这两件事情?

2、如果派你去化解矛盾,你怎么处理?

3、省政法委综治办派你去处理事件二,你怎么协调与当地政府的关系?

全真模拟题

1、青海玉树地震期间,干警王伟同志不顾亲人的遇难而去救别人,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2、单位领导叫你随同他一起到另一个目的地处理紧急的事,可你赶到乘车点时发现领导已经上车出发了,此时你该怎么办?

3、单位要举行一次政法干警培训班,作为此次培训班的负责人,你有哪些打算?

全真模拟题

1、针对现在企业以金融危机为借口拖欠农民工工资,谈谈你的看法。

2、面对金融危机,各大银行储蓄率居高不下,央行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也未能改变这种局面,针对这个,请谈谈你的看法。

3、请谈谈你对武汉“公交打人”事件的看法。

全真模拟题

1、 针对最近广州、湖南等地发生的酒后驾驶事件,谈谈你对酒后驾驶的看法。 2、假如你是一名执法民警,有人反映在你的管区内很乱,你会如何处理?

3、你所报考的职位有三个人同时进入面试,其中一个对你说:另外那个是通过不法手段进入面试的,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全真模拟题

1.某市在召开水价调整新闻发布会上有群众表示对水价有质疑,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2.你认为是什么问题致使大学论文造假的现象存在的?

3.对很多酒店实行12点退房制度,有人认为这是霸王条款,你怎么看?

全真模拟题

1、有人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也有人说,“身正不怕影子歪”,你如何看? 2、时针、分针、秒针围绕同一点旋转,根据时钟的运动规律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3、你乘坐的公交车遭遇三名持刀歹徒,并且有乘客受伤,警察赶来后要求你协助,作为普通公民你该怎么做?

全真模拟题

1、 请根据老子的“见欲而止为德”这句话,结合当前公务员特别是政法干警在战线上的道德修养来发表你

的看法?

2、现在只有你和另一名对手竞争这个职位,你怎么向考官说明你最适合这个岗位? 3、谈谈你对经济危机条件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看法。 4、学校为升学率让差生退学,对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5、你怎么看“打官司,找关系”的现象?

全真模拟题

1、谈谈你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理解和看法? 2、谈谈活动组织的程序?

3、上下级领导有矛盾,你怎么处理?

全真模拟题

1、从个人兴趣爱好的角度评价自己。 2、你对“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这句话的看法。

3、从法律的角度来谈谈你对交通肇事逃逸事件的看法。

全真模拟题

1、 针对目前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2、谈谈你对远程网络走近农村,农村信息化的看法。 3、谈谈你对河南开胸验肺事件的看法。

全真模拟题

1、 警服代表什么?

2、对今后两年的学习你有什么打算?

3、你作为人民警察,如何处理好与服务对象的关系?

全真模拟题

1、 漫画题:大意是:面对群众呼声,部分公务员漠不关心,置之不理;而面对领导批示,阿谀奉承,立

即办理。对此谈谈你的看法?你录用公务员后将怎么办?

2、电视剧[绝密]叙述的是建国初期一个解放军小分队,带领一队士兵执行绝密任务,因绝密活动,队长不能告诉队员,被队员误解,队员甚至要求上级解除队长职务,如果是你,如何处理工作和战友之间的关系? 3、著名经济学家茅XX说:经济适用房不如廉租房,因为经适房会造成腐败以及效率低下,对此你怎么看?

全真模拟题

题目一、关于“2008年感动河北十大人物”中景县的闫希来的事迹,2005年15岁的闫希来在父亲患食道癌医治无效去世后,一边照顾患脑血栓瘫痪在床且神志不清的母亲,一边上学。老家几亩地一年800元的承包费和每月几十元钱的低保金是闫希来所有的收入,可当班里的同学要为他捐款时,都被他婉言谢绝了。“考上大学后,我还会带着妈妈一起去读大学”,闫希来这样说。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题目二、北京某医院推出一天让院长体验基层护士生活,让市民体验医院生活,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题目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但国外某机构调查指出:中国学生的计算能力第一,创新能力第五,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全真模拟题

材料题,材料如下:审题三分钟,审题完后回以下三个问题。

媒体评论:仇和最好甭管“仇和”酒 (南方日报)云南市场出现“仇和牌”白酒,因涉嫌引用现任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仇和的名字注册产品商标,引起了极大关注。该酒云南市场销售负责人称,“仇和牌”白酒产自江苏宿迁,因仇和调任昆明,所以希望借他的名气开拓云南市场。据了解,“昆明专供用酒”市场生意还不错,昆明市委宣传部则称,尚不知此酒。常言道,好酒不怕巷子深。但现今所谓的“商业炒作”,手段日新月异,方法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早在8年前,仇和时任宿迁市委副书记、市长时,“仇和牌”白酒就已经推出市场,但因为没有取得注册商标而遭到工商部门查封。当时仇和本人还曾经表态:“我希望执法部门能依法办事,能把我和普通公民一视同仁。”此次,“仇和”酒不远千里跟随仇和来到昆明,显然是有备而战的———成功注册了商标。尽管商家解释说,“仇和”商标与仇和姓名读音不同,意思也不一样。但“傍名人”的意图却如司马昭之心,甚至连其营销人员都直言不讳:我们想借助名人效应开拓市场,可以省很多广告费用。商家的每一步经营策略都是围绕着盈利进行的,这其中就涉及到品牌经营,有的品牌是经过历史沉积的,而有的品牌明摆着就是一种投机。仅以酒类为例,“李连杰”、“姚明”、“斯琴格日乐”等都被人在酒类商标上抢先注册。还有一些是打擦边球的,日用化妆品商标“张一摩”(谐音张艺谋),并策划了祛痘膏广告语———“怎么不用张一摩,一摩就清”。继而又有狂轰滥炸的“羊羊羊”、脑残恶搞的“脑白×”。商业定位与营销越来越恶俗,却也美其名曰“商业炒作”。然而,既然是“炒作”,那当然要有人“炒”,否则怎么“作”。毫无疑问商家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明知道此举必然引发热议,才会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不管美丑,炒红了再说———这正是当今营销的“金规玉律”。面对“仇和”酒,面对恶俗经营,仇和应该怎么办,乃至我们这些饱受“摧残”的消费者又该怎么办?唯一的方法是甭管它,且看那些依靠一时噱头、哗众取宠、宣传营销刻意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商品又能走多远。有时候,反倒是我们的唾液,不管褒义的还是贬义的,正中了商家的下怀。事实上,等喧嚣过后,我们是否还记得有一种药叫“犯痔易”(范志毅),又有一种叫“泻停封”(谢霆锋)呢?有人说,仇和应当要求酒厂声明与自己无任何经济联系,更有人建议,他以个人的名义起诉该酒厂侵犯名誉权。在我看来,仇和最好甭管“仇和”酒,需知道,无话题就无新闻点。既然大家都知道该酒与仇和本人无关,表态反而给了商家炒作的筹码。本来这就是商业行为,那就让市场决定它的存活与否。 1.谈谈你对“仇和”酒的看法。

2.假设现在你是“仇和”牌的营销员,我们这几个考官是昆明市的机关工作人员,你要把这酒推销给我们,请你做一个现场模拟。

3.你是一个政法机关工作人员,去处理“仇和”酒的问题,引起了媒体的热评,你怎么看待?

全真模拟题 全真模拟题

1、谈谈你对打黑的认识。

2、领导让组织一个反腐倡廉的会议,怎么做?

3、“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结合人际关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4、当你在执法时有群众反映你的执法水平不高,你会怎么处理?

【背景材料】

《山西省环境保护舆论监督制度》出台,这一制度明确了环保舆论监督的意义、重点内容,同时规范了环境保护舆论监督涉及的企业、个人和新闻采编人员的行为。山西的这个制度不是孤例。昆明曾规定,干扰、阻碍新闻媒体依法开展舆论监督者将被问责直至追究法律责任,浙江也曾制定过一部《舆论监督制度实施办法》,舆论监督涉及到的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封锁消息、隐瞒事实或故意拖延推诿,拒绝接受舆论监督。在舆论的重要性上,或可引为例证的是,湖南郴州原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曾锦春曾在狱中等待判决时与反腐学者对话称,“舆论监督很有价值,也很有作用,而其他监督则流于形式”。与此形成反差的是,一些地方部门和官员还不能正确对待舆论监督。记者正常采访被打的恶性事件屡有发生,以行贿、说情等手段对舆论监督进行干预的现象也不少见。 就此发表你的看法。 【解析】

地方行政部门对涉及到本系统的舆论监督作出积极规定,展示了进步性,也仍具局限性。进步性体现在,对于舆论监督涉及的部门和企业及个人的行为进行规范,对不当和错误行为,将根据情节轻重依法查处。局限性则在于,对舆论监督面临的组织性障碍或者说权力部门可能的干涉,少有涉及。

需不需要进行舆论监督从来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更好地完善舆论监督。无论从已有积极改变来看,还是从存在的阻碍来看,舆论监督需要进一步正常化,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需进一步凸显。在我国,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不是国家权力,而是从宪法中延伸出来的社会权利。舆论监督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公开性,舆论监督也是信息公开的一种。但与政府信息公开不同,舆论监督的信息公开体现民众对公共事务表达关注、获知相关信息的权利实现,舆论监督层面的信息公开比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更广。具体而言,舆论监督常常被简单地理解为一些突发性报道、负面报道或者批评报道,事实上,它涵盖公权力、公共空间、公共话题、公众利益等诸多领域。认为,舆论监督的正常化离不开渠道的畅通。规范个人、企业正视舆论监督相对容易,破除权力体系对舆论监督的不当干预与限制更为困难。因此而言,更好地发挥舆论监督在捍卫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上的重要作用,打破各种制约监督的障碍还要向更深、更广层面推进。认为,媒体及从业人员本身要有良好的职业操守。舆论监督的正常化所面临的问题还可能来自媒体及从业人员本身。我们知道,背离新闻职业操守的现象仍然存在,虚假报道、拿红包、挟私自利等情况时有发生,从业人员基于关系而有选择性地报道也非个例,舆论监督领域,这些问题可能表现得更为突出。接受相关法律规定的约束,恪守新闻职业准则,秉持真实、公正、客观的立场,这是媒体的永恒担当,从业人员的行为底线。舆论监督的正常化指向对这些问题的清理,正常化的舆论监督,将使新闻行业本身的品质进一步提升。 总之,创造一切条件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已是国家的政治承诺。舆论监督作为监督的重要形式,承载公众的巨大利益和高度期待。舆论监督的正常化,应被视为媒体作为国家、社会中的重要存在的必然要求,捍卫社会公正、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路径。

【背景材料】

近年来,决策之前问百姓意见,决策之后听百姓反馈,日渐成为事关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制定中的程序。甚至一些公共事务,一项具体工作,也大多会听听公众的看法。这是公共治理的一大进步。当然,在具体民意采集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太讲科学的现象,致使所采集的民意不同程度失真。 结合你的经历,谈谈你的认识。 【解析】

认为,现实中这种现象屡见不鲜,应采取合适恰当的方法,保证民意的精准:

第一,征求意见走形式。走公开征求意见的程序是决策制度的刚性约束。但有的公开征求意见稿,仅是在公共平台上公布。结果,收上来的意见或有数千上万条,但有质量有分量的不多,提出有建设性意见的不多,不少意见只是笼统地说好,抽象地表达。这不是公众不热情不积极,委实是洋洋数万言,认真读下来太不容易,也便只好笼统回应。京佳认为,决策走到这个环节,除应该听取真知灼见以修改完善外,还应当重点向社会各有关单位、组织、机构以及专家、学者定向寄达,请其专门抽出时间花费精力研读并找毛病、想办法。这样的决策才会更科学。

第二,网络获取有偏差。互联网是获取民意的一个重要渠道,但网络的特点和技术的发达,也在客观上使网络推手、网络水军、网络刷票族们能够从容隐身普通网民之中,炮制出有倾向性、利益性的民意,以左右民意调查结果,实现特殊目的。甚至还有一些网站用增加网页、允许重复投票等办法,以成倍提高访问量、虚增影响力,试图左右决策考量。京佳认为,应通过科学有效的办法研判分析,保证所获取的网络民意的质量和规格。

第三,问卷调查不科学。不少单位、部门喜欢就某项工作、措施等搞问卷调查,看看群众的满意度。但有的问卷选项设计本身就有倾向性,比如四个选择项分别是: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显然,满意获填的机会多,占75%。就受众心理而言,由于缺少“不太满意”选项,选“不满意”又太过,最后至少也就填上基本满意了。有的问卷题目设计也有问题,公众心里的真实想法、最关心的话题不问,问的多不着边际,结果按其意思填问卷,只能对有关决策表示同意。京佳认为,只有选项的机会公平、关键问题不缺失,问卷调查才有基本的规范。

第四,随机采样太离谱。有的媒体街头随机采访行人对某项问题的看法,10个人有7个人不同意,就此认为有70%的人不同意。有的电话访问找熟识对象、问题有诱导性,对方碍于情面、被诱导,就不会按照自己的真实意愿回答。有的对调查样本对象增加感情和物质投资,结果你想要什么答案,他就提供什么答案。京佳认为,随机采样,只有不受任何人为因素、地域限制等的左右,在概率学上才是更有参考价值的。认为,民意是金,是决策的沃土、政策的指向,被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它被一般公共治理广泛

引入,是必然的趋势。越是这样,越要建立民意采集的科学制度与机制,使对象充分、方法科学、手段正当,以确保民意采得全、采得真、采得有价值。如此,民意才会彰显它的魅力,显示它的分量

【热点聚焦】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处提到三农问题,并把其作为今后工作的中重中之重。今年,

中央政府用于“三农”的投入已经接近10000亿元,比上年增加了1300多亿元。这是一个很大的投入。另外,在投入方向上,与往年相比,也有一些新的变化。

总理在报告中提到,新增补贴重点向主产区、重点品种、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倾斜。同时,增加中央财政对粮食、油料、生猪调出大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扩大奖励补助规模和范围。大多数农业主产区的地方财政都很穷,向这些地方倾斜,可以说也是为了确保物价稳定。

总的来说,今年政府报告关于三农的部分,一方面继续强调了三农问题重中之重的地位没有变化,另一方面也看出政府对稳定物价,尤其是对农产品价格稳定的重视。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是今年也是“十二五”期间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 【纵深解读】

一、“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第一,“三农”问题攸关我国现代化进程和改革的深化。正确认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战略地位,直接关系到现代化进程顺利与否。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尤为重要,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三农”问题的解决事关改革推进能否顺利进行。“三农”问题将会增强改革的难度,同时,“三农”问题解决的成本决定着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本。这是对党和政府改革总路线的一个考验。

第二,“三农”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三农”问题并不单纯是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还关系到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共同富裕、可持续发展以及以人为本等一系列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国现代化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能否抓住机遇,继续深化认识和妥善处理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农业、农村、农民方面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是对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又一次严峻考验。因此,“三农”问题是一个改革的路线和方向问题,它的解决速度和解决方式将决定市场化改革的速度。

第三,农村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也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因为,我国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农村尤其不发达。全国近13亿人口,62%以上在农村。农村能否如期完成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对全国来说举足轻重;当前国民经济发胀的突出矛盾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我国城市与农村发展差距在拉大,农村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现代文明远远落后于城市。缩小城乡差距,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进而大幅度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在农村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

第四,“三农”问题的解决有利于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是抑制价格的关键。可以说,没有农产品价格的稳定,就不可能保证物价的总体稳定。政府的新增补贴重点向主产区、重点品种、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倾斜。同时,增加中央财政对粮食、油料、生猪调出大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扩大奖励补助规模和范围。大多数农业主产区的地方财政都很穷,向这些地方倾斜,可以说也是为了确保物价稳定。 二、对策措施

一是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并从实践上,要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既重农村生产力发展,更重农民利益。既重城乡统筹发展,更重制度创新。

二是要确保农产品供给,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要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毫不放松地抓好农业生产。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支持优势产区生产棉花、油料、糖料等大宗产品。同时切实落实和坚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和“多予少取放活”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

三是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发展壮大农作物种业,大规模开展高产创建。大力发展畜牧业、渔业、林业。切实抓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大中城市郊区要有基本的菜地面积和生鲜食品供给能力。 四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继续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确保农民收入的稳定提高,提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壮大县域经济,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业、创收能力,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五是大兴水利,全面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中小河流治理、小型水库和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以及山洪地质灾害防治。

【热点聚焦】总理在政府报告中要求,抓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鼓励各地在医院管理体制、医疗服

务价格形成机制和监管机制等方面大胆探索。新医改方案从2009年4月发布至今,3年过渡期仅剩最后一年,今年是公立医院改革的攻坚之年,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在于切实推进管办分开。管办分开是新医改成功的关键。 【纵深解读】

“看病贵、看病难”影响当前社会和谐,成为百姓热议的话题,今年以来,我国一些地区试行公立医疗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也不可避免的遇到一些问题。 一、主要问题

一是程序繁琐,资金周转时间长。医疗机构的收入从上缴财政专户、资金申报、资金审核到资金拨付,涉及不同银行之间的跨行结算,须经多个流转和审批环节,导致资金的在途时间较长,对医疗机构的资金周转和使用产生了一定影响。

二是备用金有限,急需支出难满足。由于财政按照医疗机构一周的正常支出核定备用金数额有限,因此,医疗机构发生事故赔偿、急救费用等应急性支出和突发性支出时,由于备用金不足难以满足实际需要。 三是医疗机构、卫生部门和财政部门的沟通尚待加强。医疗业务比较复杂,医疗机构预算和财务管理较为特殊,财政部门直接参与,就要加强与医院的联系,研究和把握医院的规律,变“管理型”为“管理服务型”。 二、对策措施

应对措施:财务管理是医院运营的调节阀,既涉及财政卫生经济政策的落实,关系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整体推进,也直接影响到医院运行成本的多少和广大人民群众医药负担。因此,研究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不能绕开医疗机构财务管理。

第一,在具备的条件的地区改革。改革能够顺利开局,至少有三个不可或缺的条件:首先,机关事业单位和学校先后实行综合预算管理、财政建立会计核算中心,搭建了财务监管统一平台,使得改革进程水到渠成;其次,部分医疗机构盲目发展导致负债累累,个别医疗机构人员工资发放困难,使得改革有了职工拥护,实施时机恰当。最后,“收支两条线”需要建立在复杂、微观的成本测算基础之上。由于社会保险精算制度还没有在我国全面铺开,当前很多问题还没有搞清楚,如医院的成本核算很多方面并不清晰,人力成本是多少?特别是高层次医疗技术骨干的人力价值如何定价?保值、增值是否为公立医院的主要目标?保值的概念就必须折旧,折旧又如何计提?设备、设施的投入到底应该算多少?在现实中,物价在上涨,人力成本、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时刻在变化。这一系列问题都没有搞清楚,简单地说收支两条线,肯定是没有基础的。

第二,改革既要规范管理又要规避风险。一方面,我国现行的医疗机构管理体制中,特别是医疗支出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难以掌控。而且,当前国家财力和经济条件有限,国家不可能像对待基础教育事业那样,将公立医疗机构“养起来、包下来”。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背景下,实行“收支两条线”可能出现体制复归,面临着效率难题。“收支两条线”如果使得医院、医生没有了积极性,给社会带来的将是另外一种看病难--看病要开后门、找熟人,就医要排队甚至买号,医疗条件和环境改善迟缓等等,传统体制下的低效率难题又将很难避免。

第三,改革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统筹兼顾。公立医院的财务监管改革,不仅仅是资金收支的问题,还涉及公立医院的功能定位、经营发展以及财政卫生经济政策等方方面面,同时还牵扯到医疗机构、卫生部门、财政部门、金融部门,以及医务人员、患者、医药商品供应者等诸多部门和群体的利益。因此,在改革过程中,单靠财政部门一家孤军作战不行,单就财务改革而改革将行不通。公立医疗机构的财务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甚至进入财政“统收统支”,可以断绝其逐利动机,促使其回归公益性。但是,我国正处在转轨时期,不确定因素众多,各地医疗事业发展又不平衡,简单把医疗机构“养起来、包下来”会有许多弊端,因此目前还只能在部分有条件的地区进行“收支两条线”试点

【热点聚焦】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期间所做的政府报告中明确指出,当前,物价上涨较快,通胀

预期增强,这个问题涉及民生、关系全局、影响稳定。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充

据报道,一个突出的印象,就是殡葬费用节节攀升,日益成为生者难以承受之重。西安有的殡仪馆半小时悼念花费超6000元,哈尔滨的墓地10年涨10倍,广州墓地价格直逼别墅,济南市民在“涨价”担忧下抢购“活人墓”,导致墓地价格暴涨。凡此种种,使得一些人发出“死不起、葬不起”的无奈感慨。

请就此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

【解析】

殡葬费一路走高,一方面是因为资源紧缺与需求增长的矛盾,比如墓地,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人地矛盾越来越尖锐,安葬占用了大量土地,土地越来越稀缺,个别地区甚至出现死人与活人争地的现象。从供求趋势上看,墓地价格难免水涨船高。但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殡葬费用在短期内畸形上涨,远远超出居民承受能力,这种不正常现象背后,常常具有或显或隐的人为痕迹,暴露了市场运作、社会管理、思想观念等方面的一些问题。

殡葬费用高企,利益推手是最大的支撑。多年来,殡葬行业的暴利一直为人诟病。一个成本百余元的骨灰盒,层层往上加价,暴利链条中最后一环达到一万元。正是在暴利的诱惑鼓动下,各类逐利者绞尽脑汁,“正规军”与“黑殡葬”你争我抢,变着法儿把“白喜事”做成“金喜事”,漫天开价的收费标准,名目繁多的收费链条,极尽忽悠的服务项目,形形色色的炒作手段,不断把殡葬成本推向更大的数字。

殡葬市场的无序,与管理的无力密切关联。与社会发展现状相比,目前的殡葬管理条例还不健全,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还需提高,相关部门的监管力量还比较薄弱,对一些“打游击”的无照经营殡葬服务公司,监管难,查处难度更大。而从深层原因看,殡葬行业遗留下来的“政企不分、管办不分”机制,使管理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利益纽带难以彻底斩断,导致管理、执法和经营等相互纠结,造成混乱。

此外,也不能忽视不科学的思想观念对殡葬费用的“垫高”作用。“买风水、买面子”的攀比心理,“重殓厚葬”的风气,“光宗耀祖、荫庇子孙”的意识,在一些地方还相当顽固地存在着,甚至愈演愈烈,这就给了利益推手们以可乘之机,使其能够轻易地推出各种不合理的价格和服务,无形中放大了人为炒作的效应。

古人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死生亦大矣。京佳认为,在“生老病死”的生命进程中,殡葬不仅关乎个人的幸福与尊严,也检验着社会的文明程度。面对“天价殡葬”带来的压力与挑战,我们需要改革机制,加强监管,规范秩序,也需要转变思想观念,理性选择方式,回归丧葬本义,不断培育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殡葬文化,迎接一个又一个天朗气清的清明!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b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