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镇海中学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一化学

更新时间:2023-03-08 06:52:20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浙江省镇海中学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一化学

2009.6 说明:1.本卷试题分为第Ⅰ卷、第Ⅱ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本卷答题时不得使用计算器,不得使用修正液(涂改液)、修正带。 ........................

3.答题时将答案均填在答卷相应题号的位置,不按要求答题或答在草稿纸上无效。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B.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可食用

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 D.提倡人们购物时不用塑料袋,是为了防止白色污染 2.下列反应既属于吸热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O2与赤热的碳反应生成CO B.生石灰与水反应

C.Ba(OH)2·8H2O与NH4Cl反应 D.锌粒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

3.2008年北京奥运吉祥物福娃外材料为纯羊毛线,内充物为无毒的聚酯纤维:

([OCCOOCH2CH2O]n),下列说法不正确

A.可用点燃方法区别羊毛与聚酯纤维 B.聚酯纤维和羊毛在一定条件下均能水解 C.纯羊毛、聚酯纤维都是纯净物 D.羊毛水解生成氨基酸

4.已知五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L M Q R T 元素代号 原子半径/nm 主要化合价 R >L

C.T、Q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均为无色气体 D.M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两性氢

氧化物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般来说,金属活动性越强的金属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的时间越早 B.根据酸碱质子理论,HCO3-可称为酸碱两性物质 C.氯化铁溶液与铜不会反应

D.为减少煤燃烧产生的污染可以将烟囱造高一些 6.用纯净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过程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OE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快 B.EF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快

C.FG段收集的二氧化碳气体最多

0.160 +2 0.143 +3 0.102 +6 +4 -2 0.089 +2 0.074 -2 A.L与Q形成的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 B.L、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

D.由图可推断出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7.将相同表面积的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所示同时插入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以下有关叙述

正确的是

A.甲装置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乙装置产生气泡速率比甲装置快 C.乙装置中铜片上发生 2H++2e-= H2↑ D.甲装置中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

8.在生活环境中,由一次性使用的聚苯乙烯 [ CH2-CH ]n 材料造成的“白色污染”甚为CH3

O

严重,这是因为它难以降解,处理麻烦。最近研究出一种新型的、由乳酸制成的材料 [ O‖

-CH-C ] n(聚乳酸)能替代聚苯乙烯,它在乳酸菌作用下能发生降解,因而对环境基

OH 本无影响。关于聚乳酸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聚乳酸是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 B.其单体的结构简式是 CH2-CH2-COOH C.其聚合方式与聚苯乙烯的相似 D.它是一种合成高分子材料

9.反应4NH3(g)+5O2(g) 4NO(g)+6H2O(g)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时,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4.5mol,则该半分钟内NO(g)的反应速率为[单位mol/(L·s)] A.0.015 B.0.15 C.0.045 D.0.01 10.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N2 + 3H22NH3 。反应达到平衡时,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w.w.w.k.s.5.u.c.o.m A.N2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B.生成2mol氨气的同时反应了3molH2 C.氮气、氢气不再化合,氨气不再分解

D.平衡体系中氮气、氢气、氨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是1∶3∶2 11.下列各化合物的命名中正确的是

CH3

A.CH2=CH-C=CH2 3—甲基—1,3—丁二烯

B.

C. 甲基苯 D. 2—甲基丁烷

12.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Cd + 2NiO(OH) + 2H2O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阳极反应:Ni(OH)2 -e— + OH- == NiO(OH )+ H2O B.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C.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

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

放电充电Cd(OH)2 + 2Ni(OH)2

13.欲将蛋白质从水中析出而又不改变它的性质,应加入

A.Na2SO4溶液 B.浓硫酸 C.甲醛溶液 D.CuSO4溶液

14.有两种气态不饱和烃的混合物共20 mL,完全燃烧可生成H2O蒸气72 mL和CO2 76 mL

(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则这两种烃的分子式为

A.C2H4、C4H8 B.C2H2、C3H8 C.C3H4、C4H8 D.C3H4、C3H8

15.某芳香族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8H6O2,它的分子(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中不可能有

A.两个羟基 B.一个醛基 C.两个醛基 D.一个羧基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 .1....

16.加拿大阿尔贡天文台在星际间发现了C9HN链状分子,其结构式为:w.w.w.k.s.5.u.c.o.m

CH≡C-C≡C-C≡C-C≡C-C≡N,

这是人类发现的最重星际有机分子,有关该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属于不饱和烃 B.该分子碳、氮原子均满足八电子结构 C.该分子所有原子处在一条直线上

D.1mol该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与8molH2发生加成反应

17.1mol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需消耗氧气179.2 L(标准状况下)。它的分子中碳

原子上的一氯取代物有三种。该有机物可能是 OH OH A.CH3CH2CH2CH2CH3 B.

C.HO OH D.OHC—CH2—CH2—CH2—CH2—CHO 18.下列关于 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碳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B.最多只可能有9个碳原子的同一平面上

C.有7个碳原子可能在同一直线上 D.一定有5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19.两种分子式不同的有机化合物,不论它们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一.........定,则在完全燃烧时,消耗的O2和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均为一恒量。符合这一条件

的组合可能为

A.C2H2和苯 B.CH3COOH和甲酸甲酯 C.C2H2和CH3CHO D.C2H6和C3H8O2

20.将常温下为气态的饱和链烃(碳原子数≤4)两两混合,若37g混合物与氧气完全反应,

生成CO2 和H2O时消耗氧气4.25mol。则此混合物可能的组合方式最多有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w.w.w.k.s.5.u.c.o.m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7小题,共40分)

21.(4分)按下列要求填写以下空格:

(1)乙酸乙酯的结构式是 ; (2)异丁烷的结构简式 ; (3)羟基的电子式是 ; (4) 2,2-二甲基-3-乙基己烷的键线式是 。 22.(6分)“温室效应”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CO2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

室气体。因此,控制和治理CO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 (1)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CO2浓度的有: 。(填字母) 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采用节能技术 d.利用太阳能、风能

(2)将CO2转化成有机物可有效实现碳循环。CO2转化成有机物的例子很多,如:

a.6CO2 + 6H2O

c.CO2 + CH4

光合作用 C6H12O6 +6O2 b.CO2 + 3H2

催化剂△CH3OH +H2O CH2==CH2 + 4H2O

催化剂△CH3COOH d.2CO2 + 6H2

催化剂△以上反应中,最节能的是 ,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 。 (3)已知0.5molCO2与0.5mol水蒸气在t℃、pkPa时,完全反应生成液态HCOOH和氧气,

吸收了a 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23.(6分)(1)含a个碳原子的某烃分子中,含有一个苯环,b个C≡C键,c个C=C键,

则该烃分子中的氢原子数为 。 (2)如下图各有机物均为近年来新合成的、简化的碳架结构:

棱晶烷盆烯 篮烯 A B C

①上述物质中,属于苯的同分导构体的是 (填序号)。 ②棱晶烷的二氯取代物有__ _种同分异构体。

③写出篮烯的属于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写结构简式, 只写两种)

, 。

24.(5分)乙炔一般只能生成由几个分子聚合的聚合物,例如,在氯化亚铜和氯化铵的催

化作用下,乙炔可生成链状二聚物乙烯基乙炔:CH≡CH + CH≡CH → CH2=CH-C≡CH

(1)该反应属 反应(填反应类型)。生成的乙烯基乙炔分子中最多有

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其核磁共振氢谱(1H-NMR)最多有 个吸收峰。 (2)某烃X与乙烯基乙炔互为同分异构体,但不能使KMnO4溶液或Br2的CCl4溶液褪色,且其 核磁共振氢谱(1H-NMR)只有一个吸收峰,其四硝基取代物是一种威力极强的炸药,则烃

X的四硝基取代物的结构简式为 。 25.(6分)在2008年初我国南方遭遇的冰雪灾害中,使用了一种融雪剂,其主要成分的化

学式为XY2,X、Y均为周期表前20号元素,其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1 mol XY2含有54 mol电子。

(1)该融雪剂的化学式是 ;X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

(2)元素D、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D与Y相邻,则D的离子结

构示意图是 ;D与E能形成一种直线型分子,该分子的结构式为 ;D所在族元素的氢化物中,沸点最低的是 (填分子式)。

(3)元素W与Y同周期,其单质是原子晶体;元素Z的单质分子Z2中有3个共价健;W

与Z能形成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其化学式是 。 26.(6分)苯分子结构的确定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w.w.w.k.s.5.u.c.o.m

(1)由于苯的含碳量与乙炔相同,开始人们认为它是一种不饱和烃,写出C6H6的一种含

叁键且无支链链烃的结构简式 。 苯不能使溴水褪色,性质类似烷烃,任写一个苯发生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烷烃中脱去2 mol氢原子形成1 mol双键要吸热,但1,3—环己二烯(

)脱去

2 mol氢原子变成苯却放热,可推断苯比1,3—环己二烯 (填稳定或不稳定)。

(3)1866年凯库勒(右图)提出了苯的单、双键交替的正六边形

平面结构,解释了苯的部分性质,但还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 它不能解释下列 事实(填入编号) a.苯不能使溴水褪色 b.苯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c.溴苯没有同分异构体 d.邻二溴苯只有一种

(4)现代化学认为苯分子中碳碳之间的键是 。 27.(7分)茉莉花香气的成分有多种,乙酸苯甲酯 是其中的一种。

已知:A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份,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

根据如下图所示乙酸苯甲酯的合成路线回答下列问题:

CEBA①②③

D

(1)E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是 。

(2)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 。

(4)与乙酸苯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且苯环上取代基不超过两个,能发生水解反应的

有机物共有 种,任写其中一种结构简式: 。

CH3COOCH2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9分)

28.(9分)某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红色和黑色交替的现象,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甲和乙两个水浴作用不相同。

甲的作用是 ;乙的作用是 。 (3)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干燥管a中能收集到不同的物质,它们

是 。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 (4)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含

有 。

要除去该物质,可在混合液中加入 (填写字母)。

a.氯化钠溶液 b.苯 c.碳酸氢钠溶液 d.四氯化碳然后,再通过 (填试验操作名称)即可除去。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6分)w.w.w.k.s.5.u.c.o.m

29.(6分)有机化合物A含有C、H、O三种元素,取该有机物0.2 mol 和0.9 mol O2在密

闭容器中燃烧,产物为CO、CO2和H2O(g),把产物依次通过浓硫酸、灼热的氧化铜和碱石灰。结果,浓H2SO4的质量重了18g ,CuO的质量轻了9.6g ,碱石灰的质量重了35.2g。 (1)通过计算确定有机物A的分子式;

(2)若A可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且A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请写出A的结构简

式。

镇海中学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化学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 .1....

题号 答案 16 17 18 19 20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7小题,共40分)w.w.w.k.s.5.u.c.o.m

21.(4分)

(1) , (2) 。

(3) , (4) 。 22.(6分)(1) 。(填字母)

(2)最节能的是 ,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 。 (3)热化学方程式是 。 23.(6分)(1)氢原子数为 。 (2)① (填序号)。②有__ _种同分异构体。

③(写结构简式, 只写两种)

, 。 24.(5分)(1) 反应。最多有 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最多有 个吸收

峰。

(2)烃X的四硝基取代物的结构简式为: 。 25.(6分)(1) ; 。 (2) ; ; 。 (3) 。

26.(6分)(1) 。

任写一个苯发生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苯比1,3—环己二烯 (填稳定或不稳定)。 (3) (填编号)

(4)现代化学认为苯分子中碳碳之间的键是 。 27.(7分)((1)官能团名称是 。

(2) 。 (3)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 。

(4)共有 种,其中一种结构简式为 。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9分)w.w.w.k.s.5.u.c.o.m

28.(9分)(1)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红色和黑色交替的现象,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甲的作用是 ;乙的作用是 。 (3) 。 。

(4) 。 (填写字母)。 (填试验操作名称)。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6分)

29.(6分)(1)求有机物A的分子式。

(2)A的结构简式为 。

镇海中学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题号 答案 1 B 2 A 3 C 4 D 5 B 6 B 7 D 8 D 9 D 10 A 11 D 12 A 13 A 14 C 15 D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 .1....

题号 答案 16 AD 17 18 19 C 20 D AB AD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7小题,共40分)w.w.w.k.s.5.u.c.o.m

21. (4分)

HOHH||||| (1)H-C?C?O-C?C?H

|||HHH(2)CH3-CH-CH3

| CH3 (3) (4) (每空1分)

22.(6分)(1)abcd (2分) (2)a (1分); c (1分)

2CO△ H=+4akJ/mol(3) + 2H      2HCOOH (l) + O 2 (g) (2分) 2(g)2O(g)23.(6分)(1)2a-4b-2c-6 (1分) (2)①A、B (2分)。 ②3 (1分)

- CH ③ = CH - CH = CH 2

24.(5分)(1) 加成 。 8 , 3 。(各1分)

O2NNO2t℃,pkPa-CH2CH2C≡CH (或其它合理答案,各1分)

NO2(2)烃X的四硝基取代物的结构简式为 NO 2 。 (2

分)

25.(6分)(1)CaCl2; (1分)

(1分)

(2) (1分) S=C=S (1分); H2S (1分) (3)Si3N4 (1分)

26.(6分)

(1) (或其它合理答案) (1

分) 分)

(或其它合理答案) (1

(2)稳定 (1分) (3)a d (1

分)

(4)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的键(或其它合理答案) (2分) 27.(7分)(1)羧基 (1分)

HOCH2(2) (2CH3COOCH2浓H2SO4CH3COOH++H2O分)

(3)氧化反应 (1分)

(4)共17种 (2

CH分) HCOOCHHOCHCHCH2COO-3COOCH22-CH3COOCH浓H22CH2浓HSO2SO4H3COOH++2H42OH3COOH+HOCH2

CH3HOCH2浓H+2SO4H3COOH+H2OCOOH+-HSOCHHOCHHOCHCHCOOCHHCOOCH2HCOOCH23COOCH22浓22-24+H3COOH+H3O2浓-CHH2SO34CHCOOCH22-HCOOCH+H2O3

HOCH2浓H+2SO4H3COOHCH3+H2O

OOH+

C2H5HOCHHOCHHCOO-CHCHCOOCH23COOCH2HCOO-2浓HSO224+H3COOH+H3O2浓-C2H5H2SO4CHCOOCHHCOO-2+H2O3C2H5+H2OOOH+HOCH2浓H+2SO4H3COOH

CH3HOCHHOCHCHCH3COO-CHCOOCH23COOCH2COO-CH2浓HSO24+H3COOH+H23O32浓-CHH2SO34CHCOOCHCH3COO-2+H2O3CH3+H2O

-COOCH3-CH3-COOCH3CH3CH3-COOCH 3

HCOOCH-CH3-COOCH2CH3-CH2COOCH3

(上述17种任写一种,1分)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9分)

28.(本题共9分)

⑴2Cu+O2

△ 2CuO (1分) CH3CH2OH+CuO

△ CH3CHO+Cu+H2O (1分)

⑵加热 (1分);冷却 (1分)

⑶乙醛、乙醇、水 (1分);氮气 (1分) ⑷乙酸 (1分) c (1分) 蒸馏 (1分)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6分)

29.(6分)(1)A的分子式为:C4H10O (过程略,共5分)

(2)CH3-CH-CH2-CH3 (1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as.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