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A型题题库

更新时间:2024-04-17 03:5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绪 论

【A型题】

1.病理生理学是( )

A.研究疾病的表现及治疗的科学 B.研究疾病发生原因的科学

C.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D.研究疾病转归的科学 E.研究疾病时机体变化的科学 2.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 ) A.研究疾病时机体的代偿方式及其调节 B.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与机制 C.描述疾病时体内变化 D.研究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E.研究疾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 3.疾病概论主要论述的是( ) A.疾病中具有普遍规律性的问题 B.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条件

C.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与机制 D.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的动态变化及机制 E.基本病理过程的发生机制 4.病理过程是指( )

A.疾病发生、发展的普遍规律,病因学和发病学的一般问题 B.疾病发生发展的临床表现

C.疾病时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

D.疾病中出现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 E.疾病发生、发展的概念

5.下述哪项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 ) A.肺炎 B.缺氧

C.休克 D.水肿 E.发热

6.各系统病理生理学主要讲述的是( )

A.在多种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共同成套的病理变化

B.机体重要系统在不同疾病中出现的常见的共同的病理生理变化 C.各系统的每一种疾病所特有的病理生理变化 D.各系统的不同疾病所共有的致病因素 E.每一种疾病所涉及的病理生理学问题 7.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最主要方法是( ) A.流行病学调查 B.分子生物学实验 C.动物实验 D.临床观察 E.离体器官实验

8.病理生理学大量研究成果主要来自( ) A.动物疾病模型 B.推理判断 C.临床实验研究 D.流行病学调查 E.临床观察病人

第二章 疾病概论

【A型题】

1.能够促进疾病或病理过程发生的因素为( ) A.疾病的原因 B.疾病的内因 C.疾病的条件 D.疾病的外因 E.疾病的转归

2.有关健康的正确提法是( ) A.健康就是没有疾病或病痛 B.健康就是体格健全和强壮 C.健康就是精神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D.健康就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E.健康就是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全良好状态 3.疾病的概念中下列哪项叙述最确切( )

A.疾病是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机体不健康的生命活动过程 B.疾病是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

代谢和结构的变化

C.疾病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机体自稳调

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D.疾病是机体与内、外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的异常生命活动 E.疾病是机体不舒服

4.下列哪项属于社会行为异常( ) A.头晕 B.血压升高 C.哭笑无常 D.头痛 E.体温升高

5.病因学研究的内容是( ) A.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B.因果交替规律

C.局部和整体规律 D.损伤与抗损伤规律 E.机体的防御作用

6.病因概念叙述最正确的是( ) A.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B.引起疾病并决定疾病特异性的特定因素

C.引起疾病发生的机体内部因素 D.引起疾病发生的机体外部因素 E.引起疾病发生的机体内部和外部因素 7.下列关于疾病病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每种疾病一般来说都有病因 B.病因可以促进或阻碍疾病的发展 C.病因是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 D.没有病因,不可能发生相关疾病 E.病因是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因素 8.下列关于疾病的陈述错误的是( )

A.疾病的发生一定要有病因,没有病因的作用就不会有疾病的发生 B.疾病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与抗损

伤斗争的有规律过程

C.疾病发生后机体内会出现一系列功能、代谢和形态的改变 D.疾病后机体在临床上可出现许多不同的症状、体征 E.机体与内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 9.下列哪项因素不属于病因( ) A.缺氧 B.温度

C.药物中毒 D.年龄和性别因素 E.变态反应

10.下列哪项因素不属于生物性致病因素( ) A.细菌 B.病毒

C.真菌 D.机械力 E.疟原虫

11.生物性因素的致病作用与下列哪项无关( )

A.逃避或抵抗宿主攻击的能力 B.侵入宿主机体的数量

C.病原体致病力强弱 D.侵袭力、毒力 E.作用于机体的部位

12.强酸、强碱作为致病因素属于( ) A.生物性因素 B.理化性因素

C.营养性因素 D.遗传性因素 E.先天性因素

13.下列哪项属于物理性致病因素( ) A.中暑 B.结核病

C.糖尿病 D.青霉素过敏 E.铅中毒

14.维生素A中毒的致病因素属于( ) A.生物性因素 B.遗传性因素

C.先天性因素 D.营养性因素 E.免疫性因素

15.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 A.基因的化学结构改变 B.染色体数量与结构的改变

C.可由DNA链中一个碱基被另一碱基置换 D.基因突变可直接致病 E.基因突变可引起分子病

16.血友病的致病因素属于( ) A.生物性因素 B.遗传性因素

C.先天性因素 D.营养性因素 E.免疫性因素

17.染色体畸变是指( ) A.染色体结构与数量的改变 B.基因的化学结构改变 C.易患某种疾病的素质 D.损伤胎儿生长发育的改变 E.免疫功能的改变

18.下列那种疾病是不遗传的( ) A.血友病 B.先天性心脏病

C.先天愚型 D.白化病 E.多囊肾

19.关于先天性因素致病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先天性因素是指损害胎儿的有害因素 B.是由遗传物质基因的突变所致 C.由先天性因素引起先天性疾病 D.有的先天性疾病可以遗传 E.有的先天性疾病并不遗传

20.导致青霉素过敏的致病因素属于( ) A.生物性因素 B.理化性因素

C.先天性因素 D.营养性因素

) E.免疫性因素

21.下列对疾病条件叙述错误的是( )

A.条件是指在病因作用下,对疾病发生有影响的各种体内外因素 B.一种疾病引起机体的某些变化,可以成为另一疾病发生的条件 C.疾病发生发展中,原因和条件是相对的 D.条件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

E.有的条件可以促进疾病发生,有的则延缓疾病发生 22.发病学研究的内容( ) A.疾病发生的原因 B.疾病发生的条件

C.疾病发生的诱因 D.自稳调节紊乱的变化

E.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和共同机制 23.发病学研究范畴不包括( ) A.探讨疾病的发病机制

B.分析局部表现与全身性疾病的关系 C.研究疾病经过与转归 D.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E.探讨患病机体的机能代谢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24.疾病的发展方向取决于( ) A.病因的数量和强度 B.机体的抵抗力

C.损伤和抗损伤力量的对比 D.是否存在诱因 E.机体自稳调节的能力

25.关于损伤与抗损伤规律,说法错误的是( ) A.两者间相互联系、相互斗争、相互转化 B.是推动疾病发展的基本动力

C.两者的斗争贯穿于疾病的始终,构成疾病各种临床表现

D.决定了疾病的发展方向和转归 E.损伤与抗损伤之间存在严格的界限 26.关于因果交替规律,说法错误的是( ) A.疾病中因果交替规律的发展常可形成恶性循环

B.即使原始病因已不存在,因果交替仍可推动疾病过程不断发展 C.因果交替过程是疾病发展的重要形式 D.原因和结果间可以相互交替和相互转化 E.因果交替和恶性循环是无法打断的 27.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不包括( ) A.免疫机制 B.分子机制

C.体液机制 D.组织细胞机制 E.神经机制

28.关于疾病发生中的体液机制,说法错误的是( ) A.致病因素引起体液质和量的变化

B.病因引起细胞因子活性改变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发生 C.是体液调节障碍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发生 D.常由各种体液性因子数量或活性变化引起

E.体液机制与神经机制常同时发生,共同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 29.疾病发生中体液机制主要指( )

A.病因引起的体液性因子活化造成的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 B.病因引起的体液质和量的变化所致调节障碍造成的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

的发生

C.疾病引起细胞因子活化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 D.肿瘤坏死因子数量变化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 E.白介素质量变化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 30.分子病不包括下列哪项( ) A.酶缺陷所致的疾病

B.染色体畸变所致的疾病

C.血浆蛋白和细胞蛋白缺陷所致的疾病 D.膜转运障碍所致的疾病

E.受体缺失、减少或结构异常所致的疾病 31.分子病的起因( )

A.电离辐射 B.化学因素

C.各种致突变因子 D.宇宙线 E.生物因素

32.Ⅰ型糖原沉积病通过下列哪种机制致病( A.反馈抑制作用消失 B.代谢前身物质沉积 C.缺乏代谢产物

D.开放次要代谢途径,毒性副产物堆积 E.代谢中间产物堆积和排出

33.先天性代谢缺陷的发生基础是( ) A.脂代谢异常 B.遗传性酶代谢异常

C.糖代谢异常 D.蛋白质代谢异常 E.遗传性染色体异常

34.免疫缺陷病最重要的后果为( ) A.易发生溃疡性结肠炎 B.易发生难治性感染

C.易发生恶性贫血 D.易发生自身免疫病 E.易发生恶性肿瘤

35.下列哪项属于免疫缺陷病( )

) A.乳腺癌 B.肝炎

C.艾滋病 D.红斑性狼疮 E.青霉素过敏

36.典型的疾病经过不包括下列哪期( ) A.转归期 B.临床症状明显期

C.前驱期 D.恢复期 E.潜伏期

37.下列哪项不符合完全康复的标准( ) A.疾病时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 B.致病因素已经消除或不起作用 C.机体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 D.机体功能代谢恢复

E.基本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消失 38.不完全康复时,不会出现( ) A.主要症状消失

B.经机体代偿后功能代谢恢复 C.基本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消失 D.疾病时的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 E.一定不会留后遗症

39.对死亡的概念叙述不确切的是( ) A.死亡并不意味各器官组织同时均死亡 B.意识永久性消失而呈植物人状态 C.脑死亡是目前判断死亡的一个重要标志 D.包括生理性死亡和病理性死亡 E.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

40.关于死亡的概念最确切的是( ) A.呼吸、心跳停止,各种反射消失 B.各组织器官的生命活动中止

C.各种反射消失,脑干以上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深度抑制状态

D.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但并不意味各器官组织同时均死亡 E.重要生命器官发生不可逆性损伤 41.脑死亡可发生在( ) A.临终期 B.濒死期

C.临床死亡前期 D.临床死亡期 E.生物学死亡期

42.下列哪项不宜作为脑死亡的标准( ) A.心跳停止

B.自主呼吸停止,需要不停地进行人工呼吸 C.脑干神经反射消失 D.不可逆性深昏迷 E.瞳孔散大或固定

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第一节 水钠代谢紊乱

【A型题】

1.细胞内外液成分不同,它们之间渗透压的关系是( ) A.细胞内高于细胞外 B.细胞内低于细胞外

C.血浆低于组织间液 D.组织间液低于细胞内液 E.细胞内外液基本相等 2.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 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C.穿细胞液 D.血浆 E.淋巴液

3.细胞内液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 ) A.K+ B.Mg2+

C.Ca2+ D.Na+ E.Fe2+

4.机体通过下述哪项的移动来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的平衡( ) A.Na+ B.葡萄糖

C.K+ D.水 E.蛋白质

5.低容量性的低钠血症特征是( ) A.失水多于失钠 B.血清钠浓度<130mmol/L C.血浆渗透压<310mmol/L D.伴有或不伴有细胞外液量减少 E.细胞内液量减少

6.决定脱水类型的因素为( ) A.体液总量 B.细胞内液渗透压

C.细胞外液渗透压 D.血浆胶体渗透压 E.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

7.正常机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动态平衡主要通过下列哪项来调节( )

A.神经系统 B.血浆渗透压

C.胃肠道 D.神经内分泌系统 E.内分泌系统

8.何种类型的水与电解质失衡最易发生外周循环衰竭( )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C.等渗性脱水 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E.水肿

9.调节钠水平衡的主要器官是( ) A.皮肤 B.肺

C.胃肠 D.肾 E.汗腺

10.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最主要的原因是( ) A.长期连续使用高效利尿剂 B.醛固酮分泌不足

C.肾小管酸中毒 D.消化道大量失液 E.大量失液后处理不当

11.最易发生脱水热的水与电解质紊乱类型是(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C.等渗性脱水 D.水肿

E.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12.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体液丢失最严重的部位是( ) A.细胞内液 B.组织间液

C.血浆 D.淋巴液 E.第三间隙液

13.低渗性脱水的突出特点是( ) A.明显口渴 B.ADH分泌增多

C.易发生休克 D.早期尿量减少 E.细胞内液显著减少

14.下列哪种情况属于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 A.主要是细胞内脱水 B.口渴明显 C.失水大于失钠

D.囟门、眼窝塌陷,外周循环衰竭较早出现 E.早期尿量减少

15.低渗性脱水时尿钠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B.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兴奋 C.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 D.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抑制 E.以上都不对

16.低渗性脱水早期尿量和尿比重的变化是( ) A.尿量减少,尿比重增高 B.尿量增加,尿比重降低 C.尿量增加,尿比重增高 D.尿量减少,尿比重降低 E.尿量增加,尿比重无变化

17.下列哪一类水、电解质紊乱最容易发生外周循环衰竭( ) A.低渗性脱水 B.高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 D.水中毒 E.等容性低钠血症

18.一小儿严重腹泻,只补充葡萄糖溶液,最易引起何种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

( )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B.水肿

C.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D.低钙血症

E.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19.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时体液分布改变的特点( ) A.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血浆 C.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组织间液 D.细胞外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内液 E.细胞内外液均明显丢失

20.临床上对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低钠血症一般首先应用( ) A.高渗氯化钠 B.10%葡萄糖液

C.低渗氯化钠 D.50%葡萄糖液 E.等渗氯化钠

21.严重呕吐、腹泻患儿有皮肤弹性降低,眼窝凹陷,前囟下陷,这主要是( ) A.血容量减少 B.细胞内液减少

C.低钾血症

D.低钠血症 E.细胞外液减少

22.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患者最早出现的表现( ) A.外周循环衰竭 B.尿钠减少

C.血清钾浓度降低 D.口渴

E.细胞内液量增多

23.哪种类型的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可导致颅内出血( )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B.低钠血症

C.高钾血症 D.高钙血症 E.高镁血症

24.极度衰弱的病人易产生( )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C.等渗性脱水 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E.低钠血症

25.下列哪项在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时不容易发生( ) A.少尿 B.口渴

C.脱水热 D.休克 E.尿比重高

26.某病人反复呕吐、腹泻伴高热2天,最易发生何种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B.等渗性脱水

) C.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E.水肿

27.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时体液分布改变的特点( ) A.细胞内外液均减少,但以细胞内液减少为主 B.细胞内外液均减少,以细胞外液减少更明显 C.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血浆 D.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组织间液 E.细胞内外液均明显减少

28.高热患者不作任何处理,易发生( )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C.等渗性脱水 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E.水肿

29.低容量性高钠血症的特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失水多于失钠 B.血清Na+浓度>150mmol/L C.血浆渗透压>310mmol/L D.细胞外液量减少 E.细胞内液量增多

30.高渗性脱水时体液丢失的特点是( ) A.细胞内外液均明显减少 B.细胞外液减少,细胞内液无变化 C.细胞外液减少,细胞内液增多

D.细胞内外液均减少,但细胞外液减少更明显 E.细胞内外液均减少,但细胞内液减少更明显 31.高渗性脱水早期尿钠浓度增高的原因是( ) A.醛固酮分泌增多

) B.醛固酮分泌减少

C.体内钠浓度相对增加 D.肾小管重吸收水增多 E.氢-钠交换减少

32.下列哪一类水、电解质紊乱可导致脱水热( ) A.低渗性脱水 B.高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 D.水中毒 E.低钠血症

33.尿崩症患者易出现( ) A.高渗性脱水 B.低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 D.水中毒 E.低钠血症

34.代谢性酸中毒时过度通气可产生( ) A.水肿 B.水中毒

C.低渗性脱水 D.等渗性脱水 E.高渗性脱水

35.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高钠血症也可称为( ) A.原发性脱水 B.高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 D.低渗性脱水 E.慢性水中毒

36.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摄入水过多可发生( )

A.高渗性脱水 B.低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 D.水中毒 E.水肿

37.水中毒时体液的流动趋势是( ) A.由细胞外至细胞内 B.由细胞内至细胞外

C.由组织间隙至血管内 D.由血管内至淋巴管内 E.由血管内至组织间隙

38.高容量性低钠血症最大的危险是( ) A.循环功能障碍 B.肾功能衰竭

C.血液稀释 D.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E.凹陷性水肿

39.下列哪一种情况的早期就出现神经精神症状( A.高渗性脱水 B.低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 D.急性水中毒 E.慢性水中毒

40.等容量性低钠血症原因是( ) A.ADH分泌异常增多 B.ADH分泌减少

C.肾素分泌增多 D.肾素分泌减少 E.心房肽分泌增多

) 41.高容量性低钠血症时体液容量表现为( ) 细胞内液 组织间液 血浆 A. ↑ ↓ ↓ B. ↑ ↑ ↑ C.明显↑ ↑ ↑ D. ↑ 比血浆↑更明显 ↑ E. ↑ ↓ ↑

第三节 钾钙磷代谢紊乱

【A型题】

1.血清钾的正常范围是( ) A.2.0~3.5mmol/L B.3.5~5.0mmol/L C.5.0~6.0mmol/L D.6.0~7.0mmol/L E.7.0~8.0mmol/L

2.低钾血症是指血钾浓度低于( ) A.2.0mmol/L B.2.5mmol/L C.3.0mmol/L D.3.5mmol/L E.4.0mmol/L

3.低钾血症最常见的原因是( ) A.酸中毒 B.碱中毒 C.经肾失钾 D.经皮肤失钾 E.经消化道失钾

4.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引起低钾血症( ) A.禁食

B.呕吐

C.应用大量胰岛素 D.长期应用利尿剂 E.酸中毒

5.低钾血症对酸碱平衡的影响是( ) A.细胞内碱中毒,细胞外酸中毒 B.细胞内碱中毒,细胞外正常 C.细胞内外均碱中毒 D.细胞内外均酸中毒

E.细胞内酸中毒,细胞外碱中毒 6.反常性碱性尿常见于( ) A.乳酸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 C.缺钾性碱中毒 D.高钾性酸中毒 E.呼吸性碱中毒

7.严重高钾血症对心肌的影响( ) A.兴奋性增高,传导性增高,自律性增高 B.兴奋性增高,传导性降低,自律性增高 C.兴奋性降低,传导性降低,自律性降低 D.兴奋性降低,传导性增高,自律性降低 E.兴奋性增高,传导性降低,自律性降低 8.下列哪一项不是肾丢失钾过多的原因( ) A.长期使用髓袢利尿剂 B.醛固酮增加 C.肾间质性疾病 D.低镁血症 E.肾功能衰竭

9.急性低钾血症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的主要机制是( )

A.静息电位负值增大 B.阈电位负值减小

C.神经突触释放乙酰胆碱减少 D.静息电位负值减小 E.阈电位负值增大

10.下列哪项不是高血钾的原因( ) A.长期性酸中毒 B.长期使用速尿 C.肾衰少尿期

D.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 E.严重挤压伤

11.急性低钾血症对神经肌肉的影响是( ) A.静息电位负值增大,兴奋性增高 B.静息电位负值增大,兴奋性降低 C.静息电位负值减小,兴奋性降低 D.静息电位负值减小,兴奋性增高 E.阈电位负值增大,兴奋性增高

12.下列哪项不是高钾血症和低钾血症均可以引起的改变(A.心律失常 B.肌麻痹 C.酸碱平衡紊乱 D.心肌传导性降低 E.心肌自律性增高

13.急性重度高钾血症对肌细胞的影响是( ) A.超极化阻滞 B.除极阻滞 C.横纹肌溶解

D.神经肌肉兴奋性升高 E.阈电位升高

) 14.下列哪项与急性低钾血症的描述不相符( ) A.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 B.可以由胃肠消化液大量丢失引起 C.神经肌肉应激性降低 D.心肌兴奋性降低 E.心肌传导性降低

15.下列各项均出现了低钾血症,除了( ) A.心肌兴奋性降低

B.血清钾浓度低于3.0mmol/L C.心肌收缩力减弱 D.心律失常 E.心电图T波平坦

16.下列各项均出现了高钾血症,除了( ) A.心室纤颤 B.骨骼肌麻痹 C.心电图T波高尖 D.碱血症 E.排碱性尿

17.急性轻度高钾血症(5~7mmol/L)常表现为( A.神经肌肉应激性增高、心肌兴奋性降低 B.神经肌肉应激性增高、心肌兴奋性增高 C.神经肌肉应激性降低、心肌兴奋性增高 D.神经肌肉应激性降低、心肌兴奋性降低 E.神经肌肉应激性变化不大、心肌兴奋性降低 18.小儿失钾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严重腹泻呕吐 B.利尿药用量过多 C.肾上腺皮质激素过多 D.某些肾脏疾病

) E.经皮肤失钾

19.成人失钾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经胃失钾 B.经小肠失钾 C.经结肠失钾 D.经肾失钾 E.经皮肤失钾

20.过量胰岛素产生低钾血症的机制是( ) A.大量出汗导致钾丧失 B.醛固酮分泌过多 C.肾小管重吸收钾障碍 D.结肠分泌钾加强 E.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

21.钡中毒引起低钾血症的机制是( ) A.小肠对钾重吸收减少 B.剧烈呕吐失钾 C.结肠分泌钾加强

D.钾从细胞内流出的孔道被阻断 E.细胞外钾大量向细胞内转移 22.低钾血症时心电图的特点是( ) A.T波低平、U波增高、QRS波增宽 B.T波低平、U波降低、QRS波增宽 C.T波低平、U波增高、QRS波变窄 D.T波高尖、U波增高、QRS波增宽 E.T波高尖、U波增高、QRS波变窄

23.某患者做消化道手术后禁食3天,仅输入大量5%葡萄糖液,此患者最容易

发生的电解质紊乱是( ) A.低血钙 B.低血镁

C.低血钠 D.低血磷 E.低血钾

24.输入大量库存过久的血液易导致( ) A.高钠血症 B.低钠血症 C.低钾血症 D.高钾血症 E.低镁血症

25.高钾血症时心电图的特点是( ) A.T波高尖,Q-T间期缩短 B.T波低平,Q-T间期缩短 C.T波低平,Q-T间期延长 D.T波高尖,Q-T间期延长 E.T波低平,出现U波

26.高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高于( ) A.4.5mmol/L B.5.5mmol/L C.6.5mmol/L D.7.5mmol/L E.8.5mmol/L

27.引起高血钾的主要原因是( ) A.急性酸中毒 B.血管内溶血 C.糖尿病 D.肾功能衰竭 E.严重挤压伤

28.高血钾和低血钾均可以引起( )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肾小管泌氨增加 D.心律失常 E.肾小管泌钾增加

29.严重缺钾可以导致( ) A.代谢性碱中毒 B.代谢性酸中毒 C.脑出血

D.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E.呼吸性酸中毒

30.低钾血症时可以出现( ) A.正常性酸性尿 B.正常性碱性尿 C.反常性酸性尿 D.反常性碱性尿 E.中性尿

31.严重高钾血症对心肌生理特性的影响是( ) A.兴奋性升高、传导性升高、自律性升高、收缩性升高 B.兴奋性升高、传导性降低、自律性升高、收缩性降低 C.兴奋性降低、传导性升高、自律性降低、收缩性升高 D.兴奋性降低、传导性降低、自律性降低、收缩性降低 E.兴奋性升高、传导性降低、自律性升高、收缩性升高

第四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平衡紊乱

【A型题】

1.正常体液中的酸性物质主要是( ) A.随膳食直接摄入的酸 B.代谢产生的碳酸 C.糖无氧酵解产生的乳酸 D.蛋白质分解代谢产生的无机酸

E.脂肪代谢产生的羟丁酸 2.下列哪种酸属于挥发酸( ) A.乳酸 B.磷酸 C.碳酸 D.丙酮酸 E.乙酰乙酸

3.反映血浆中实际HCO-3量的指标为( ) A.PaCO2 B.SB C.AB D.BB E.BE

4.AB和SB值均高于正常,且AB>SB,表明可能有( ) A.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 B.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混合性碱中毒

5.从动脉抽取血样后,如不与大气隔绝,下列哪项指标测定结果将受影响( ) A.SB B.AB C.BE D.BB E.BD

6.血液中pH值主要取决于血浆中( ) A.CO2CP B.PaCO2

C.HCO-

3浓度

D.H2CO3浓度 E.以上都不是

7.延髓呼吸中枢对下列哪项刺激最敏感( ) A.动脉血氧分压 B.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C.动脉血pH D.血浆碳酸氢盐浓度 E.脑脊液碳酸氢盐浓度

8.肾小管中产NH3的主要部位是( ) A.近曲小管 B.髓袢细段 C.髓袢升支粗段 D.远曲小管 E.集合管

9.肾脏重吸收碳酸氢钠的主要部位是( ) A.近曲小管 B.髓袢细段 C.髓袢升支粗段 D.远曲小管 E.集合管

10.血液缓冲系统对挥发酸的缓冲主要靠( ) A.碳酸氢盐缓冲系统 B.无机磷酸盐缓冲系统 C.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D.血浆蛋白缓冲系统 E.有机磷酸盐缓冲系统

11.血液缓冲系统对固定酸的缓冲主要靠( ) A.碳酸氢盐缓冲系统 B.无机磷酸盐缓冲系统

C.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D.血浆蛋白缓冲系统 E.有机磷酸盐缓冲系统

12.血液中pH值主要取决于血浆中( ) A.PaCO2/CO2CP的比值 B.PaCO2/HCO-3的比值 C.HCO-3/H2CO3的比值 D.HCO-3/CO2CP的比值 E.H2CO3/PaCO2的比值

13.AG增高一般意味着体内发生了( ) A.高血氯性代谢酸中毒 B.正常血氯性代谢酸中毒 C.代谢性碱中毒 D.呼吸性酸中毒 E.呼吸性碱中毒

14.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常见于( ) A.缺氧 B.饥饿

C.氯化铵摄入过多 D.严重肾功能衰竭 E.水杨酸中毒

15.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常见于( ) A.腹泻

B.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C.肾小管酸中毒

D.轻度或中度肾功能衰竭 E.快速输入大量生理盐水

16.代谢性酸中毒原因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严重腹泻

) B.休克 C.长期禁食 D.急性肾功能衰竭 E.剧烈呕吐

17.急性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代偿最主要依靠( ) A.血液的缓冲作用 B.组织细胞的缓冲 C.肺的代偿 D.肾脏的代偿 E.骨盐分解

18.单纯型代谢性酸中毒不可能出现下列哪种变化( ) A.pH值降低 B.SB降低 C.BB降低 D.BE正值增大 E.PaCO2降低

19.下列哪项因素不易引起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 A.肾小管酸中毒 B.水杨酸中毒

C.应用碳酸酐酶抑制剂 D.消化道丢失HCO-3 E.服用氯化铵过多 20.AB>SB表明可能有 A.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 C.呼吸性碱中毒 D.混合性碱中毒

E.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

21.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代偿的主要方式是( ))

A.呼吸代偿 B.细胞外液缓冲 C.细胞内液缓冲 D.骨骼代偿 E.肾脏代偿

22.下列哪项不是呼吸性酸中毒的病因( ) A.呼吸肌麻痹 B.气道阻塞 C.肺泡弥散障碍 D.呼吸中枢抑制 E.通风不良

23.呼吸性酸中毒时血液中电解质发生的变化是( ) A.低钾血症、高氯血症 B.高钾血症、低氯血症 C.低钾血症、低氯血症 D.高钾血症、高氯血症 E.高钾血症、低钠血症

24.血气分析测定结果为PaCO-2降低,同时伴有HCO3升高,可诊断为(A.呼吸性酸中毒 B.代谢性酸中毒 C.呼吸性碱中毒 D.代谢性碱中毒

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25.呼吸衰竭合并下列哪种酸碱平衡紊乱时易发生肺性脑病( )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碱中毒 D.呼吸性酸中毒 E.混合性碱中毒

) 26.乳酸性酸中毒的常见原因不包括( ) A.休克 B.低氧血症 C.心脏停搏 D.肺水肿 E.严重饥饿

27.酸中毒可使心肌收缩力( ) A.先增强后减弱 B.先减弱后增强 C.减弱 D.增强 E.不变

28.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机体的主要代偿机制是( ) A.增强肺泡通气量

B.细胞内外离子交换及细胞内缓冲 C.肾小管泌H,泌NH3增加 D.血浆碳酸氢盐缓冲系统进行缓冲 E.肾小管重吸收HCO3-减少

29.下列哪一项不是呼吸性碱中毒的原因( ) A.吸入气中氧分压过低 B.癔病 C.发热

D.长期处在密闭小室内 E.脑外伤刺激呼吸中枢

30.某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气分析测定:pH7.3,PaCO24.9kPa(37mmHg),

HCO3-18mmol/L。该患者体内发生了( ) A.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 C.代谢性碱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酸碱平衡情况正常

31.某溺水窒息患者,经抢救后血气分析结果为:pH7.18,PaC0299kPa

(75mmHg),HC0328mmol/L可诊断为( ) A.代谢性酸中毒 B.急性呼吸性酸中毒 C.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D.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E.混合型酸中毒

32.某溃疡病并发幽门梗阻患者,因反复呕吐入院,血气分析结果如下:pH7.49,

PaCO26.4kPa(48mmHg),[HCO3-]36mmol/L。该患者体内可能的情况是( )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酸碱平衡正常

33.某肝性脑病患者,血气分析结果如下:pH7.47,PaC02 4.5kPa(26.6mmHg),[HCO3-]19.3mmol/L。该患者体内的酸碱失衡为( ) A.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 C.代谢性碱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以上均不是

34.某感染性休克伴有发热患者,血气分析结果为:pH7.36 HCO3-13mmol/L,

PaCO22.6kPa(20mmHg)可诊断为( ) A.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

E.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35.某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因上腹部不适呕吐而急诊入院,血气分析及电解质

测定结果如下pH7.40,PaCO25.9kPa(44mmHg),[HCO3-]28mmol/L,[Na

]142mmol/L,[Cl]96mmol/L,该患者可诊断为( )

-

A.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 B.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

C.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D.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E.以上都不是

36.休克或心搏骤停引起代谢性酸中毒时,不会有下列中的哪项变化( ) A.血氯水平升高 B.血钾水平升高 C.阴离子间隙增大 D.尿液pH下降 E.缓冲碱减少

37.碱中毒时神经肌肉应激性增高,出现手足抽搐的发生机制是血浆中游离的

( ) A.钠降低 B.钾降低 C.钙降低 D.镁降低 E.磷降低

38.下列哪项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不可能出现( ) A.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 C.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 D.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 E. 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

第五章 缺氧

【A型题】

1.决定血氧饱和度最重要的指标是( ) A.CO2 分压 B.血液温度 C.血液pH值 D.血氧分压

E.红细胞内2,3-DPG浓度

2.关于发绀的描述下列哪一个是错误的( ) A.缺氧不一定出现发绀 B.发绀不一定是缺氧引起的

C.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超过5g/dl时机体出现发绀 D.由严重的贫血引起的缺氧,发绀比较明显 E.循环性缺氧机体可以出现发绀 3.对组织性缺氧最有诊断价值的是( ) A.动-静脉血氧含量差 B.动脉血氧含量 C.动脉血氧容量 D.动脉血氧饱和度 E.动脉血氧分压

4.缺氧时氧离曲线的左移是由于( ) A.血液温度的升高 B.酸中毒

C.血液CO2分压升高

D.红细胞内2,3-DPG浓度下降 E.以上都不是

5.某患者血气检查的结果是:血氧容量20ml/dl,动脉血氧含量15ml/dl,动脉血氧分压6.7kPa(50mmHg),动-静脉血氧含量差4ml/dl,则其缺氧的类型为( ) A.血液性缺氧

C.肺动-静脉瘘 D.动脉血栓形成 E.静脉淤血

29.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大于正常见于( ) A.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 B.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C.一氧化碳中毒 D.氰化物中毒 E.亚硝酸盐中毒

30.下列哪一种物质是氧中毒时细胞受损的重要因素( ) A.氢离子 B.组织胺 C.前列腺素 D.白三烯 E.活性氧

31.下列哪种中毒不引起血液性缺氧( ) A.亚硝酸钠中毒 B.煤气中毒 C.输入大量库存血 D.三氧化二砷中毒 E.叶酸缺乏

32.下列哪种原因引起的缺氧往往无紫绀( ) A.呼吸功能不全 B.氰化物中毒 C.心力衰竭 D.静脉血掺杂 E.窒息

33.人体中不需要氧气维持代谢的细胞是下列哪种细胞( ) A.脂肪细胞

B.红细胞 C.神经细胞

D.皮肤的鳞状上皮细胞 E.I型肺泡上皮细胞

34.氧中毒是指吸入气的氧分压为( ) A.大于1.0个大气压 B.大于1.5个大气压 C.大于0.5个大气压 D.小于0.5个大气压 E.小于1.0个大气压

35.缺氧引起呼吸系统变化的叙述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低张性缺氧时,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 B.等张性低氧血症时,一般不出现呼吸运动的增强 C.慢性低张性缺氧时,肺通气量的增加不是很明显

D.急性低张性缺氧时,只有当氧分压下降到8kPa的时候才会出

现明显的呼吸中枢的兴奋

E.低张性缺氧的情况越严重,呼吸中枢的兴奋越强烈,呼吸运动的加强越明

第六章 发热

【A型题】

1.关于发热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 A.体温超过正常值0.50C B.机体的产热过程超过散热过程

C.由于体温调节中枢调节功能障碍所引起 D.由于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下移所引起 E.由于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所引起 2.人体最重要的散热途径是( ) A.肺的呼吸 B.尿液

C.皮肤 D.粪便 E.肌肉

3.下列哪种情况的体温升高属于发热( ) A.甲状腺功能亢进所引起的体温升高 B.输血后所引起的体温升高 C.环境温度高所引起的体温升高 D.月经前期的体温升高

E.先天性汗腺缺乏所引起的体温升高 4.下列哪种情况属于过热( ) A.肺结核患者的体温升高 B.月经前期的体温升高

C.先天性汗腺缺乏引起的体温升高 D.剧烈运动后的体温升高 E.流行性脑膜炎引起的体温升高 5.体温调节中枢的高级部位是( ) A.延髓 B.脊髓 C.中脑

D.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E.桥脑

6.引起发热的最常见的原因是( ) A.真菌感染 B.细菌感染 C.变态反应 D.病毒感染 E.恶性肿瘤

7.下列哪种物质是发热激活物( ) A.白细胞介素-1

B.白细胞介素-6 C.干扰素

D.抗原抗体复合物 E.肿瘤坏死因子

8.下列不属于内生致热原的物质是( ) A.白细胞介素-1 B.白细胞介素-6 C.干扰素 D.本胆烷醇酮 E.肿瘤坏死因子

9.可以使得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的是( ) A.鱼鳞病

B.先天性汗腺缺乏 C.妇女月经前期 D.流行性脑膜炎 E.夏季高温中暑 10.内毒素是( )

A.革兰阳性菌的胞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脂多糖 B.革兰阴性菌的胞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脂多糖 C.革兰阳性菌的胞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核心多糖 D.革兰阴性菌的胞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核心多糖 E.革兰阴性菌的胞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小分子蛋白质 11.内毒素的致热成分是( ) A.核心多糖 B.蛋白质 C.脂多糖(LPS) D.O抗原-特异侧链 E.以上都不是

12.有明显致热作用的体内代谢产物本胆烷醇酮来自于( )

A.胆汁酸盐 B.血栓烷 C.胆汁 D.睾丸酮 E.雌激素

13.输液反应出现的发热其产生原因多由于( ) A.病毒污染 B.内毒素污染 C.外毒素污染 D.真菌污染 E.支原体污染

14.发热激活物引起发热主要是由于( ) A.激活血管内皮细胞,释放致炎物质 B.刺激神经末梢,释放神经介质 C.直接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 D.加速分解代谢使得产热增加 E.促进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

15.下列哪种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最多( ) A.中性粒细胞 B.单核细胞 C.神经胶质细胞 D.郎罕细胞 E.肿瘤细胞

16.最早发现的内生致热原是( ) A.白细胞介素-1 B.白细胞介素-2 C.白细胞介素-3 D.白细胞介素-4 E.白细胞介素-6

17.主要由白细胞产生的内生致热原是( ) A.白细胞介素-1 B.白细胞介素-2 C.干扰素 D.肿瘤坏死因子 E.白细胞介素-6

18.白细胞介素-1由下列何种细胞产生( ) A.T淋巴细胞 B.B淋巴细胞 C.单核-巨噬细胞 D.中性粒细胞 E.嗜酸性粒细胞

19.干扰素主要是由以下何种细胞产生的( ) A.T淋巴细胞 B.B淋巴细胞 C.肿瘤细胞 D.巨噬细胞 E.白细胞

20.肿瘤坏死因子是( )

A.巨噬细胞分泌的一种核心多糖,能够引起发热 B.巨噬细胞分泌的一种脂多糖,能够引起发热 C.巨噬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能够引起发热

D.巨噬细胞分泌的一种O抗原-特异侧链,能够引起发热 E.T细胞分泌的一种脂多糖,能够引起发热 21.下列属于发热中枢调节介质的前列腺素是( ) A.前列腺素A B.前列腺素D C.前列腺素E D.前列腺素F

E.前列腺素I

22.更接近终末环节的发热介质为( ) A.前列腺素 E B.环磷酸腺苷 C.一氧化氮 D.Na+/Ca2+比值

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素

23.对肿瘤坏死因子(TNF)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没有与白细胞介素-1 (IL-1)相似的生物学活性 B.TNF 没有致热活性 C.一般剂量可以引起双向热 D.在体内外都可以刺激IL-1的产生 E.对热耐受

24.发热时,体温每升高10C,基础代谢率一般可以提高( ) A.3% B.5% C.10% D.13% E.15%

25.发热时,体温每升高10C,心率平均每分钟增加( ) A.5次 B.8次 C.10次 D.15次 E.18次

26.体温上升期的热代谢特点是( ) A.产热等于散热 B.散热大于产热 C.产热大于散热

D.产热障碍 E.散热障碍

27.高温持续期的热代谢特点是( )

A.在体温调定点不变的水平,产热和散热保持相对平衡 B.在体温调定点上移后,产热和散热保持相对平衡 C.在体温调定点下移后,产热和散热保持相对平衡 D.在体温调定点上移后,产热大于散热 E.在体温调定点下移后,产热大于散热 28.退热期的热代谢特点是( ) A.产热等于散热 B.散热大于产热 C.产热大于散热 D.产热障碍 E.散热障碍

29.热型是根据下列哪一项来决定的( ) A.体温曲线的形状 B.热度高低 C.升降速度 D.持续时间 E.波动幅度

30.退热期可以导致( ) A.Na潴留 B.Cl- 减少 C.水潴留 D.脱水 E.出汗减少

31.发热患者最常出现( )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

C.呼吸性酸中毒 D.混合性酸中毒 E.混合性碱中毒

32.高热患者容易发生( ) A.低渗性脱水 B.等渗性脱水 C.高渗性脱水 D.水中毒 E.水肿

33.关于热限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 ) A.体温升高持续的时间受限制 B.体温升高的程度受到限制 C.发热激活物的作用受到限制 D.内生致热原的作用受到限制 E.产生的内生致热原的量受到限制

34.发热时机体不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的改变( ) A.小儿高热会出现热惊厥

B.注射白细胞介素-1可以诱导睡眠 C.发热时呼吸加深加快 D.可以出现高渗性脱水

E.体温每上升10C,心率约增加10次/分 35.发热时机体防御功能的改变是( ) A.对机体一定是有利的 B.对机体一定是不利的

C.发热疗法对肿瘤有一定的作用 D.免疫细胞功能一定加强

E.发热时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 36.有关体温调节描述正确的是( ) A.发热激活物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B.正负调节相互作用的结果决定体温上升的水平 C.调定点升高通过迷走神经使得机体出现寒战 D.调定点升高通过运动神经使得血管收缩

E.随着内生致热原的增多,调定点可以随着不断升高 37.下列哪项不是发热时消化系统的改变( ) A.胃肠蠕动减弱 B.食欲旺盛

C.患者可以出现便秘和腹胀 D.蛋白质、脂肪消化不良 E.消化液分泌减少

38.发热时糖代谢的变化是( )

A.糖原分解下降,糖异生减少,血糖降低,乳酸降低 B.糖原分解下降,糖异生增加,血糖降低,乳酸降低 C.糖原分解下降,糖异生减少,血糖增加,乳酸降低 D.糖原分解增加,糖异生增加,血糖增加,乳酸增加 E.糖原分解增加,糖异生增加,血糖增加,乳酸降低 39.发热时蛋白质代谢的变化是( )

A.蛋白质分解减少,出现血浆蛋白的下降,尿氮排泄增加 B.蛋白质分解增加,出现血浆蛋白的下降,尿氮排泄增加 C.蛋白质分解减少,出现血浆蛋白的下降,尿氮排泄减少 D.蛋白质分解增加,出现血浆蛋白的增加,尿氮排泄增加 E.蛋白质分解减少,出现血浆蛋白的增加,尿氮排泄增加 40.发热时( )

A.交感神经兴奋,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增强 B.交感神经抑制,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弱 C.交感神经兴奋,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弱 D.迷走神经兴奋,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增强 E.迷走神经兴奋,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弱

第八章 休 克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am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