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脏系统药物药理-1

更新时间:2023-03-20 07:1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内脏系统药物药理-1

内脏系统药物药理内脏系统药物药理-1重点掌握: 重点掌握: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的药理作用 强心甙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理作用

内脏系统药物药理-1

第二十章 抗心律失常药

内脏系统药物药理-1

正常心律的产生机制Na+、Ca2+、K+、Cl-离子 通过心肌细胞膜上相应 的离子通道跨膜迁移 心肌细胞 除极除极-复极

心肌细胞由静 息到动作的节 律性转变

传导细胞的正 常传导

正常的心 脏跳动

内脏系统药物药理-1

第一节 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基础心律失常是心动频率和规 心律失常是心动频率和规 的异常表现。心房、 律的异常表现。心房、心 室的正常激活和运动顺序 室的正常激活和运动顺序 产生障碍, 产生障碍,从而使心脏的 泵血功能产生障碍 产生障碍。 泵血功能产生障碍。 分型:缓慢型和快速型 分型: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

内脏系统药物药理-1

正常心律: ☆ 正常心律: 窦房节(右心房上由特殊细胞构成的小结节)可以自动地、 窦房节(右心房上由特殊细胞构成的小结节)可以自动地、有节律地产 生电流,电流按传导组织的顺序传送到心脏的各个部位, 生电流,电流按传导组织的顺序传送到心脏的各个部位,从而引起心肌细 胞的收缩和舒张。这就是“心脏起搏点” 窦房结每发生1次冲动 次冲动, 胞的收缩和舒张。这就是“心脏起搏点”。窦房结每发生 次冲动,心脏就 跳动1次 在医学上称为“窦性心律” 窦性心律一分钟60到 跳动 次,在医学上称为“窦性心律”。窦性心律一分钟 到100次都正 次都正 常。

窦房结(SAN)是心脏的正常起搏点 正常的窦房结功能是心脏泵功能得以 是心脏的正常起搏点,正常的窦房结功能是心脏泵功能得以 窦房结 是心脏的正常起搏点 实现的前提条件.窦房结内以胶原纤维为基本网架 主要由3种细胞组成 窦房结内以胶原纤维为基本网架,主要由 种细胞组成:起 实现的前提条件 窦房结内以胶原纤维为基本网架 主要由 种细胞组成 起 搏细胞(P细胞 细胞)、过渡细胞(T细胞 和心房肌细胞。 细胞)和心房肌细胞 搏细胞 细胞 、过渡细胞 细胞 和心房肌细胞。位于窦房结中央部位 细胞是心脏电生理活动的起源点,其外周为 细胞,并将 的P细胞是心脏电生理活动的起源点 其外周为 细胞 并将 细胞的电活动 细胞是心脏电生理活动的起源点 其外周为T细胞 并将P细胞的电活动 传导到心房肌细胞。 传导到心房肌细胞。

内脏系统药物药理-1

正常心肌电生理心肌细胞分类: 心肌细胞分类: ☆自律细胞: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自动地产生 自律细胞: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 节律性兴奋。窦房节、房室节和传导系统等。 节律性兴奋。窦房节、房室节和传导系统等。快反应自律细胞:如蒲肯野氏细胞

快反应自律细胞: 慢反应自律细胞:窦房结和房室交界区(房结区,结希区)细胞 慢反应自律细胞:窦房结和房室交界区(房结区,结希区)

☆非自律细胞:心房和心室肌细胞等。 非自律细胞:心房和心室肌细胞等。快反应非自律细胞:心房肌、 快反应非自律细胞:心房肌、心室肌细胞 慢反应非自律细胞: 慢反应非自律细胞:结区细胞 根据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电生理特征(特别是0除极速率),把心肌细胞所产 ),把心肌细胞所产 根据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电生理特征(特别是0除极速率), 生的动作电位分为两类:快反应电位和慢反应电位,而把具有这两不同电位的细胞 生的动作电位分为两类:快反应电位和慢反应电位, 分别称为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 分别称为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

内脏系统药物药理-1

离子通道和离子泵由细胞产生的特殊蛋白质聚集起来并镶嵌在细胞膜上,中 由细胞产生的特殊蛋白质聚集起来并镶嵌在细胞膜上 中 间形成水分子占据的孔隙,这些孔隙就是水溶性物质快速进 间形成水分子占据的孔隙 这些孔隙就是水溶性物质快速进 出细胞的通道,称离子通道.其活性是细胞通过通道开放和关 出细胞的通道 称离子通道 其活性是细胞通过通道开放和关 闭以调节相应物质进出细胞的能力。生物膜对无机离子 无机离子的 闭以调节相应物质进出细胞的能力。生物膜对无机离子的 跨膜运输有被动运输(顺离子浓度梯度)和主动运输( 跨膜运输有被动运输(顺离子浓度梯度)和主动运输(逆 离子浓度梯度)两种方式。被动运输的通路称离子通道 离子通道, 离子浓度梯度)两种方式。被动运输的通路称离子通道, 主动运输的离子载体称为离子泵 离子泵。 主动运输的离子载体称为离子泵。

内脏系统药物药理-1

Science Vol 280,April 1998(膜片钳技术) 膜片钳技术) 膜片钳技术

内脏系统药物药理-1

正常心肌细胞跨膜电位静息电位 (resting membrane potential ,RMP) 细胞在静息时, RMP) 细胞在静息时, 膜电位呈外正内负的极化状态,所测得的电位差为静息膜电位。 膜电位呈外正内负的极化状态,所测得的电位差为静息膜电位。 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 AP) 动作电位( , ) 心肌细胞兴奋引起膜去极和复极过程形成动作电位。 心肌细胞兴奋引起膜去极和复极过程形成动作电位。

内脏系统药物药理-1

0 相 为快速除极,细胞膜上的快Na+通道被激活,大量Na+流入细 为快速除极,细胞膜上的快Na 通道被激活,大量Na 胞内,使静息电位由负转为正。 90mv---- +30mv。 胞内,使静息电位由负转为正。-90mv---- +30mv。最大上升 速率(Vmax)表示兴奋传导速度。 速率(Vmax)表示兴奋传导速度。

内脏系统药物药理-1

1相快速复极初期

,K+ 短暂外流形成 -通道开放,CI-内流,K+ 内流, 快速复极初期, 短暂外流形成CI 通道开放, 外流,膜电位下降。 外流,膜电位下降。

内脏系统药物药理-1

2相平台期,膜电位呈等电位状态。Ca2+及少量 +内流,K+外流 及少量Na 内流, 平台期,膜电位呈等电位状态。 所致。是缓慢复极过程。 所致。是缓慢复极过程。

内脏系统药物药理-1

3相快速复极末期。由K+外流所致。膜电位复极到静息电位水平。 外流所致。膜电位复极到静息电位水平。 快速复极末期。

内脏系统药物药理-1

4相静息期。Na+-K+泵和钙泵使心肌细胞离子恢复到极化状态。 泵和钙泵使心肌细胞离子恢复到极化状态。 静息期。

内脏系统药物药理-1

5 Phases

Phase 0 快速上升 钠离子内流入进入细胞进行除极 Phase 1 快速复极初期: 快速复极初期:钾离子外流 Phase 2 平台期: 平台期 持续的钠离子内流和缓慢钙 离子内流和钾离子外流 Phase 3 快速复极末期: 快速复极末期 钾离子外流 Phase 4 静息期

内脏系统药物药理-1

内脏系统药物药理-1

快 反 应 和 慢 反 应 电 活 动

正常心肌的电生理心肌及心脏传导系 统细胞的膜电位较大 负值较大), ),除极 (负值较大),除极 速率快, 速率快,传导速度也 呈快反应电活动, 快,呈快反应电活动, 其除极由Na 其除极由 +内流所 促成; 促成; 窦房结和房室结细 胞膜电位小( 胞膜电位小(负值较 ),除极慢 除极慢, 小),除极慢,传导 也慢, 也慢,呈慢反应电活 除极由Ca 动,除极由 2+内流 促成。

内脏系统药物药理-1

快反应和慢反应电活动

细胞 快反应 电活动 心肌、 心肌、 传导系 统细胞 窦房结 房室结 细胞

膜电位

除极

传导

离子变化

Na+内流

慢反应 电活动

Ca2+内流

心肌病变时,缺血缺氧,可使快反应细胞变为慢反应细胞。 心肌病变时,缺血缺氧,可使快反应细胞变为慢反应细胞。

内脏系统药物药理-1

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冲动形成障碍– 自律性异常(升高): 自律性异常(升高): 1、自律细胞4相自发性除极速率加快或最大复极电位变小 、自律细胞 相自发性除极速率加快或最大复极电位变小 可使冲动形成增多而引起异常; 可使冲动形成增多而引起异常; 2、自律/非自律细胞膜电位减小到 、自律 非自律细胞膜电位减小到 非自律细胞膜电位减小到-60mv或更小时,可使冲 或更小时, 或更小时 动形成增多而引起异常; 动形成增多而引起异常;

内脏系统药物药理-1

-后除极和触发活动 后除极和触发活动

后除极: 相除极后所发生的除极。 后除极: 继0相除极后所发生的除极。 特点:频率快、振幅小、震颤性波动、不稳定, 特点:频率快、振幅小、震颤性波动、不稳定,易引起异 常冲动发放,称为“触发活动” 常冲动发放,称为“触发活动”。 早后除极:发生在2 –

早后除极:发生在2或3相,Ca2+内流增多引起–迟后除极:发生在4相,胞内Ca2+过多诱发短暂Na+内流引起。 迟后除极:发生在4 胞内Ca 过多诱发短暂Na 内流引起。

内脏系统药物药理-1

☆冲动传导障碍– 单纯性传导障碍:传导减慢、传导阻滞、单向传导阻滞 单纯性传导障碍:传导减慢、传导阻滞、 (与ERP长短不一或传导递减有关) 长短不一或传导递减有关) 长短不一或传导递减有关 – 折返激动(reentry) 折返激动( 指冲动经传导通道折回原处而反复运行的现象。 指冲动经传导通道折回原处而反复运行的现象。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9m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