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概述
更新时间:2024-06-23 02:2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世界史概述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世界史概述
第一部分 主要的参考书目
1、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6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年(最重要) 2、朱寰:《世界中古史》,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5年。 3、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参考资料》,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5年。
4、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商务印书馆(古代-近代), 1978年。(较重要,主要对付史料分析题) 5、王荣堂、姜德昌主编:《世界近代史》(上、下),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0年。 6、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 7、李世安主编:《世界小通史》,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9年。 8、王建吉等:《世界上古中世纪史学习指导》,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年。 9、朱龙华:《世界历史·上古部分》,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年。
10、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第l、2分册,商务印书馆,1985年。(较重要,同前) 11、世界现代史组编写:《世界现代史》,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3年。 第二部分 世界史的特点及掌握方法
世界史范围广、时间跨度大、国家地区多、差别大。因此,显得内容庞杂,线索多,不容易掌握和记忆。尤其对古代的历史,时间久远,学生一般疏于记忆,不熟悉。而对于近现代史,史实又太多,国家繁杂,也难于记忆,感觉零乱,掌握困难。 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可以按照时间顺序,依据一条线索来记忆世界历史。具体来说:
(1)世界古代史主要是关于世界文明古国的历史,是讲人类奴隶制社会的历史发展情况。人类最古老的奴隶制文明都在东方,有四大国家:中国、埃及、印度和巴比伦,此外,在欧洲还有两个奴隶制文明:一个古希腊文明和一个古罗马文明。中国除外,我们找一条主线就可以记住这段历史:依照这五个古文明产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忆。即,埃及——巴比伦——印度——希腊——罗马的顺序。欧洲的两个奴隶制文明虽然并不古老,但是它们是封建制和资本主义产生的发源地,而且是人类最典型的奴隶制度,所以很重要。
(2)世界中世纪史是讲人类封建制产生、发展的历史。因此,以这条主线来串起欧洲、亚洲、北非等地区封建主义发展的历史。其中,欧洲与亚洲的封建制又不相同。而欧洲大陆又与英国不同。欧洲大陆又以法国最典型。欧洲的封建制与基督教紧密结合,形成了一种基督教神权政治。因此,欧洲封建制的完善是与基督教神权的崛起与衰落联系在一起的,即充满了君权与教权的斗争,期间还贯穿着城市商品经济的产生、崛起对封建君权的影响与作用。然而在亚洲则不完全如此,亚洲的君权强大。在东亚和南亚,君主一般是独立于宗教权威之上,但西亚的伊斯兰教国家除外,他们是政教合一的政权。典型的是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
(3)世界近现代是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发展和变化的历史。因此,围绕这条线索,我们可以将资本主义产生最早的欧洲国家的历史串起来,从经济上的发展影响到资产阶级政治夺权,从而诞生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的诞生又进一步促使它们向外进行殖民扩张,又将前资本主义地区(指亚、非、拉美等地)强行拉入资本主义发展轨道。结果又导致这些地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又再次出现殖民地半殖民地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问题,于是出现了近现代复杂的国际关系和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围绕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最后演化出了人类历史上的二次世界大战。
由于1917年诞生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因此,现代世界历史的线索发生变化。围绕现代社会主义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这条主线,出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资本主义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殖民地半殖民地与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的发展变化,从而演绎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战胜国处理战败国,到后来对付法西斯侵略扩张的历史,同时也演绎出社会主义苏联与资本主义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斗争的历史。以至最终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当代史可以冷战的产生到结束为主线。围绕冷战的起源、正式产生到高潮再到结束,可以将苏东社会主义阵营与英美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关系变化,以及他们各自的内政外交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一整体。与这两个阵营相联系的第三世界的历史也随发生。当代史最后就以苏东剧变,冷战结束而终结(1991年)。
下面各章节就是依据不同的线索来分别讲解从古代到当代的世界历史 世界古代史
第一章 史前人类
第一节 人类的进化(非重点) 一、从猿到人的漫长演进
1、人与动物的区别:根本区别在于劳动,人会制造工具,而动物不会。其次在于人的脑量多于动物的脑量以及人与动物的外貌特征不同。 2、人类关于自身起源的认识过程:从神话宗教到科学探讨
神话传说:世界各民族都有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例如,中国关于女娲造人的传说,西方基督教“上帝造人”的传说。
科学探索:1809年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的《动物哲学》提出生物进化理论。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人类的起源与性的选择》奠定生物进化的理论。
3、人类起源的三个阶段(恩格斯的分法) 攀树的猿、正在形成的人、完全形成的人
4、早期人类的四个发展阶段:早期猿人(早期直立人)、晚期猿人(晚期直立人)、早期智人(古人)、晚期智人(新人) 早期猿人:380万年前-180万年前,代表是“能人”。晚期猿人:180万前到20-30万年前,代表是印尼的爪哇人、德国的海德堡人,中国的北京人、蓝田人和元谋人,已开始用火。早期智人:20、30万年前-5万年前,代表是我国的马坝人、德国的尼安德特人,巴勒斯坦的卡麦尔人。晚期智人:5万年前-1万年前,代表是法国的克鲁马农人、中国的山顶洞人。并已形成不同的人种:尼格罗人种、澳大利亚人种、欧罗巴人种和蒙古人种。
二、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1、旧石器时代
相当于早期人类的四个阶段。旧石器时代的晚期相当于晚期智人阶段。以打制石器为特征,还出现了骨器和复合式工具与武器。 2、氏族制度的形成
氏族产生前的社会组织:血缘家族;人类第一个社会组织形式。其特点是族群之内实行群婚,只按辈分设立限制,即同辈皆可通婚,而长辈不可通婚,但亲子之间的婚姻被禁止。一个血缘家族就是一个集体、一个公社。其存在的时间大致相当于旧石器时代的早期和中期,其中包括早期猿人、晚期猿人和早期智人时期。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氏族。
特征:实行族外婚,排斥家族或集团内部成员之间的婚配。这种族外婚还是一种群婚,两个通婚的血亲集团或族群就各自组成了自己的氏族。
氏族包括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 第二节 农业革命与新石器时代 一、新石器时代(距今约一万年)
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之间有一个中石器时代。一般不作为一个过渡时代。 特征:磨制石器,陶器出现,开始出现农业。 二、农业革命的含义与开始
1、世界最早的三大农业中心区:西亚、东亚、中南非洲。西亚是世界最早的农业发源地。 2、在狩猎的基础上产生了畜牧业。
3、意义: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的产生使人类的经济由采集和狩猎为基础的攫取性经济转化为以农业、畜牧业为基础的生产性经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所谓“农业革命”,实际上就是指人类开始栽培农作物与饲养家畜的崭新的劳动实践活动,以及由此引起的在生产生活方式乃至整个社会制度、思想文化上所发生的一次巨大变革。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在长期的“采集经济”活动,通过无数次观察与记忆,逐渐熟悉了某些植物的生长习性,慢慢地掌握了栽培这些植物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不断地积累新的生产经验,开始了有规律的农业生产活动,并形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农业中心。 三、母系氏族公社
时间:从新石器时代开始,整个新石器时代就是母系氏族公社的全盛时期。
特征:氏族首领有族人推选,常由妇女担任,遇有战事也选男子担任;氏族议事会是重要决策机构,所有男女平等参加;氏族长不称职,氏族议事会可以罢免改选;氏族土地公有,但成员拥有个人的生活用品、工具、武器、住房、家禽等个人财产,但不得带出氏族;同族互相保护,实行血亲复仇;氏族有自己的专有名称、信仰和宗教仪式与共同的墓地;氏族可以收养外族人。 婚姻形式:从族外群婚到对偶婚 四、阶级和国家的起源
1、金石并用时代和社会大分工
金石并用时代:新石器时代末期开始出现金属工具,由炼铜到青铜工具的出现;最早使用青铜的地方可能是两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随后出现炼铁技术,最早发明炼铁技术的是两河流域北部的米坦尼亚国,大约是公元前1400年左右。
从金石并用时代到铁器时代,原始公社进入解体阶段。农业方面,从刀根火种发展到锄耕农业,后锄耕农业又替代了锄耕农业。畜牧业上,还在新石器时代,真正的畜牧业已开始出现,各地驯养了许多家畜。到金石并用时代和青铜时代,家畜的饲养已逐步专业化。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和畜牧业分工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分工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业和农业分工 2、从母权制到父权制的转变
婚姻形式的转变:从对偶婚到一夫一妻制
父系氏族公社:仍然受血缘家族关系支配,社会组织是父系氏族公社,它由若干父系制家庭组成,它常常包括三四代的男系亲属。 私有制的出现和奴隶制的萌芽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使私有制产生,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使私有制发展起来。私有制出现在母系氏族社会后期,萌芽于父系氏族社会初期,后期进一步发展起来,它是推动阶级产生的重要力量。
随着私有制的出现,阶级产生了,战争俘虏变为奴隶,氏族内部也出现贫富分化。 氏族制度的解体
私有财产的发展和私有观念的加强,使个体家庭独立,氏族公社的集体劳动逐渐转化为分散的个体劳动。
个体劳动和个体家庭:有力冲击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父系氏族公社组织。无血缘关系的杂居逐渐代替了有血缘关系的居住,导致农村公社出现。
农村公社:以地域确立居民的关系,但还保留着血缘关系的残余;房屋园地私有;土地实行公有私耕;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的闭关自守的共同体;村社管理机构逐渐为富裕成员所把持。 军事民主制和国家的产生 军事民主制也称“英雄时代”,它是农村公社的政治组织形式,也是向阶级社会过渡的社会组织形式;多以部落为单位,也以氏族为单位。机构包括:全族男子组成的民众大会、氏族贵族与长老组成的议事会和军事首领。
以军事首领、氏族贵族为代表的奴隶主阶级经过长期斗争夺取了全部权利,当他们的代表—军事首领由选举转化为世袭并称王称帝时,也就相应建立起独立于氏族部落机构以外的国家军政机构,国家终于产生。 第三节 史前文化 一、文字的产生
1、手势语言或个人记号语言:如,结绳记事、契刻记事 2、图画文字或表意符号:文字产生的第一步
3、象形文字或符号:如,公元前5000年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4、表音性质的象形文字或按一定公式来表达的符号(表意文字) 5、音符字母(拼音文字):如,腓尼基字母、楔形文字、古印度的梵文字母 二、原始艺术与科学知识的萌芽
1、艺术:绘画、雕刻、装饰、音乐、舞蹈
绘画占重要地位,多以狩猎为主题;雕刻主要在岩壁上、石头上、骨头上;装饰可分涂饰、固定装饰和活动装饰;音乐和舞蹈来自于原始人的集体生产活动。
2、科学知识:天文知识;计算;医学
懂得日月的概念、原始的历法(自然历和太阳历);计数和数的概念;药物和治疗的方法,但常常与巫术相联。 三、原始宗教观念与神灵崇拜 1、来源于对自然现象的不理解 2、图腾崇拜
3、自然神灵的崇拜 4、生殖器崇拜 5、祖先崇拜 6、灵物崇拜 7、巫术 四、习题
(1)思考题:
1、人类关于自身的起源经历了怎样的认识过程?
2、如何理解人类区别于动物界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3、人类的起源经历了哪些阶段? 4、人种是如何划分的?
5、何谓血缘群婚?族外婚和对偶婚?
9、血缘群婚、族外婚、对偶婚的更替与原始社会组织形式的演进两者之间具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10、原始社会是如何解体的?
11、原始文化包含那些内容?什么是原始文字? (2)名词解释
1、新石器时代 2、氏族 3、旧石器时代 4、农村公社 5、三次社会大分工 6、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 7、军事民主制 8、图腾崇拜 第二章 古代西亚诸文明(较重要) 第一节 苏美尔-阿卡德文明
一、苏美尔人城市国家(约公元前3000年--前2371年)
1、古代西亚的地理环境:包括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小亚细亚、波斯高原、地中海东岸。两河流域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亚述,南部为巴比伦尼亚。巴比伦尼亚也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阿卡德,南部称苏美尔。 2、苏美尔城市国家的产生与特征
苏美尔人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先驱者。公元前5000年中期,苏美尔人就进入了铜石并用时代,至公元前3000年代左右,是苏美尔原始社会解体,奴隶制国家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可分为三个文化时期:埃尔-欧倍德时期,乌鲁克时期和捷母迭特-那色时期。 3、城邦政治制度:公元前3000年左右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了20多个奴隶制城邦国家。 4、苏美尔城邦争霸: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371年,出现了长期的战争,史称“列国争霸”。后形成以乌尔和乌鲁克为霸主的南方同盟,以基什为霸主的北方同盟。标志苏美尔地区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 二、两河流域南部的统一
阿卡德王国(公元前2371年--前2230年):兴起于巴比伦尼亚的北部。公元前2371年萨尔贡一世统一了巴比伦尼亚南北。公元前2230年,东北山区的库提人灭亡阿卡德王国。
乌尔第三王朝(约公元前2113年--前2006年)
公元前2120年乌尔王国兴盛起来,前2113年,乌尔纳木国王统一巴比伦尼亚南部,建立乌尔第三王朝。 《乌尔纳木法典》:乌尔纳木在位时制定,是世界上所知的第一部法典。反映了中央集权制度。
社会经济状况:奴隶制经济。表现在王室经济、私有奴隶、农村公社的破产、奴隶主的残酷剥削等。 第二节 古巴比伦王国
一、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衰(约公元前1894年—前689年) 1、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
阿摩利人占据巴比伦城邦,大约在公元前1894年,在此城建立国家,史称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巴比伦逐渐强大起来,最终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公元前1730年,古巴比伦第一王朝灭亡。
2、古巴比伦第二、第三、第四王朝:公元前1595年-前1518年为第一王朝;公元前1518年-前1204年,为第三王朝,又称加喜特王朝;公元前1165年-前689年为第四王朝,最终被亚述所灭。 二、《汉莫拉比法典》 1、汉谟拉比的专制统治
汉谟拉比的统治:严密的官僚机构、强大的常备军、重视发展生产 古巴比伦王国的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奴隶制经济。 2、《汉谟拉比法典》:国王汉谟拉比在位制定的法典。一部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分前言、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正文共有282条,内容涉及诉讼程序、盗窃、军人份地、租佃、雇佣、商业、高利贷、婚姻、继承、伤害、奴隶等方面,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巴比伦时期的社会情况。包括:
等级制度:阿维鲁、穆什根努和奴隶三个等级
奴隶制度:奴隶的来源、奴隶的应用、奴隶的买卖、奴隶的地位 土地制度:王室土地、私有土地
租赁和雇佣制度:租赁关系分动产和不动产;雇佣关系以契约为基础,雇主依约付报酬
法典的性质:是一部奴隶制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对奴隶的所有权,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私有私有财产。 第三节 亚述帝国
一、亚述国家的兴起(约公元前3000年)
亚述位于底格里斯河中上游地区,最早居民是胡里特人 亚述历史的三个阶段:早期亚述、中期亚述、亚述帝国
1、早期亚述:公元前3000年代末-前16世纪,属于奴隶制城邦时期 2、中期亚述:公元前15-前9世纪,亚述兴起和统一时期 二、亚述帝国(公元前7世纪中期—前605年) 1、亚述帝国的建立
公元前9世纪-前605年。萨尔贡二世统治时,在公元前7世纪中期,亚述已成为东接伊朗,西临地中海以至埃及,北到南高加索,南临波斯湾的强大帝国。
2、奴隶制经济的主要特征:奴隶来源于战俘和被征服居民,奴隶的低贱地位,广泛使用和随便买卖,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生产及地位,土地制度为私有土地,有大土地制和小土地制。 第四节 新巴比伦王国
一、新巴比伦王国的建立(公元前7世纪左右) 又称迦勒底王国,由那波帕拉萨尔建立 二、新巴比伦王国的强盛
尼布甲尼撒二世时代(公元前605年-前562年),远征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埃及,灭亡犹太国(公元前586年,有“巴比伦之囚”之称) 三、奴隶制社会及新巴比伦王国的灭亡(公元前538年)
奴隶制的特点:1、奴隶制的较大发展,大中小各等奴隶主各自拥有奴隶数百至数人不等。2、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形式有很大的变化,是新巴比伦奴隶制的一大特点。这就是奴隶主给奴隶一部分财产(包括土地和资金),让其独立经营。奴隶可独立地租佃土地,经营商业、从事手工业,开办手工业作坊,甚至开钱庄放高利贷等等。不仅私人奴隶可独立经营。神庙的奴隶也可如此。3、奴隶的地位仍然是奴隶主的财产,当他与第三者发生经济关系时,只能用自己的积蓄抵押。奴隶主有权没收奴隶的全部财产。4、奴隶制经济的繁荣,商品货币关系十分发达。已出现了著名的商业经营家——埃吉贝商家。
社会矛盾:奴隶逃亡已是普遍现象,作为反抗奴隶主的表示。农民常常沦为债务奴隶,处境悲惨的农民不断反抗。奴隶主阶级内部的阶级矛盾也很尖锐。王室与祭司集团之间争夺权利十分激烈。终于在公元前538年被波斯所灭。 第五节 赫梯、腓尼基和以色列历史 一、赫梯
1、赫梯国家的产生
赫梯的地理位置:位于小亚细亚东部,在哈里斯河中上游一带。地处高原,雨量稀少,畜牧业发达。 赫梯城邦的形成(约公元前19-18世纪):最重要的城邦有库萨尔、涅萨、察尔帕等。公元前16世纪后期,铁列平统治时期,进行了改革,标志着赫梯国家的形成。
2、赫梯国家的强盛与衰亡(公元前15世纪—前8世纪)
扩张:公元前15世纪末至13世纪初,赫梯国家进入最强盛时期。赫梯大肆进行扩张,达到叙利亚、巴勒斯坦。约公元前1312年,赫梯王与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为争夺叙利亚,会战于卡叠什,赫梯获胜,成为西亚的一个霸主。 《赫梯法典》:奴隶制法典,反映了赫梯的社会状况。有奴隶的赏赐情况和奴隶主拥有奴隶数量的情况。其实质是保护奴隶主的私有财产,保护土地的私有权。与《汉谟拉比法典》相比,对奴隶主的保护和对奴隶的镇压更为明显。主要表现在对自由民和对奴隶犯罪的明显不同的处罚。
赫梯的灭亡:公元前8世纪赫梯被来自西北的“海上民族”和亚述所灭。 二、腓尼基
1、腓尼基的含义:“紫红之国”,盛产紫红色的染料。希腊人称之。罗马人称为布匿。 地处地中海东岸的狭长地带。大体相当于今天的黎巴嫩。 2、腓尼基城市国家(约公元前21世纪—前8世纪)
主要城市国家:西顿、推罗、毕布勒、乌加里特等,相互争霸。
腓尼基奴隶制国家的特点:经商、航海与殖民,奴隶在腓尼基工商业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 公元前8世纪末叶,腓尼基被亚述灭亡。 三、以色列 1、巴勒斯坦
地理位置:位于地中海东岸南部,北面是腓尼基,西南面是西奈半岛,东面是叙利亚草原。 土著居民迦南人(公元前3000年代),创造了青铜文化。
犹太部落与以色列部落:公元前2000年代中期,有一支希伯来人,的游牧部落从东方进入巴勒斯坦。住在死海以西、山区南部的称为犹太人部落,住在巴勒斯坦土壤丰美之地的称为以色列部落。 2、以色列王国和犹太王国的产生:
公元前2000年代后期,北方部落形成以色列王国,南方部落形成犹太王国。
与腓力斯丁人的斗争:公元前1200年前后,海上民族腓力斯丁人入侵巴勒斯坦沿海地区,以后“巴勒斯坦”的名称就是从“腓力斯丁”一词演变来的。
以色列—犹太国:公元前10世纪,犹太王大卫,统一了以色列和犹太,建立了以色列-犹太王国,定都耶路撒冷。在大卫和所罗门统治时期,以色列-犹太国家机构逐渐完备起来。所罗门死后,两个国家发生分裂。犹太国以耶路撒冷为首都,而以色列的首都则建在撒马利亚。 3、以色列和犹太王国的灭亡
以色列亡国:公元前721年,亚述灭亡以色列 犹太亡国: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灭亡犹太国
犹太教:来源于古希伯来人的多神教。约在公元前6世纪,“巴比伦之囚”期间,沦为囚虏的犹太人酝酿新的宗教思想。他们宣扬唯一真主耶和华和救世主的思想。后来在波斯帝国的支持与控制下,犹太人重返耶路撒冷,重建神庙、宫殿,史称“耶路撒冷第二次重建”,犹太教至此形成。犹太教的经典有《律法书》、《先知书》、《圣录》。信奉耶和华,规定安息日,使用犹太教历法,即希伯来历。 第六节 波斯帝国
一、波斯国家的兴起与对外扩张
1、古波斯的地理位置及波斯国家前的状况:古代波斯基本相当于今天的伊朗。波斯帝国兴起前,伊朗高原产生过两个早期奴隶制国家: 埃兰王国:伊朗西南部,公元前3000年代出现,公元前639年被亚述征服。 米底:伊朗高原西北部,公元前7世纪米底王国兴起。 2、波斯国家的建立(公元前550年)
居鲁士:公元前550年,居鲁士灭掉米底,建立阿黑门尼德王朝统治的波斯国家,定都波斯波利斯。向小亚细亚、巴勒斯坦扩张。 冈比西斯:居鲁士之子,继续向埃及扩张。但他是一个无道昏君。 高黑塔运动:公元前522年,人民起义,祭斯高黑塔趁机夺取政权。 二、大流士一世的改革
公元前522年,大流士一世夺取政权。
1、贝希斯顿铭文:大流士一世将自己的功绩用波斯文、埃兰文、巴比伦文三种文字刻在爱克巴坦那(米底首都,今哈马丹)以西的贝希斯敦崖石上。记载了他当政后,用近两年的时间,出征19次,俘虏了9个王,恢复了波斯帝国的统治。 2、波斯帝国:公元前514-前513年,大流士的扩张,建立起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 3、大流士一世的改革内容
政治上,建立和加强中央集权的国家正政体。
经济上,规定了个行省的贡赋制度,制定了全国统一的币制,铸金币的权利归国家,各行省可造银币。
军事上,大流士将全国划分为5大军区,每个军区下辖若干省军区,各军区长官由国王任命,总督不管军事,军事长官和总督互不相属,但可以相互监督。
思想上:琐罗亚斯德教被定为国教,经典为《阿维斯塔》,崇拜最高神阿胡拉.马兹达,是光明和幸福之神。 三、波斯帝国的灭亡(公元前330年)
1、帝国经济:其最大特征是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复杂性。两河流域和埃及是帝国最先进的地区,奴隶制度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和腓尼基等地的经济十分繁荣;伊朗高原的东部和中亚的许多地方仍然处于游牧部落阶段,而波斯本土和米底的奴隶制则处于初级阶段。
对外征服促进了波斯本地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大批战俘变为了奴隶,他们为皇室和奴隶主劳动。奴隶主大庄园经济十分发达;还有灌溉农业的发展,商业贸易也很发达和繁荣,修筑驿道、统一货币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后形成了一整套比较成熟的行省制度、赋税制度、铸币制度、驿道制度、军事制度、宗教政策和对被征服地区的政策等等。
2、社会矛盾的激化:庞杂的剥削阶级对广大被剥削阶级的压榨,各阶级之间的矛盾激烈,奴隶主内部的矛盾激烈,帝国内部征服民族与被征服民族之间的矛盾尖锐。公元前499年,小亚细亚沿岸的希腊城邦米利都发生反抗波斯的起义,成为希波战争的导火线。希波战争的失败成为波斯帝国衰落的开始。公元前330年,被马其顿亚历山大灭亡。 安息王国的兴衰——西方称帕提亚(公元前3世纪-公元226年)
地理位置:相当于现今伊朗的东北部和土库曼南部一带。安息的国都随着国土的扩张而西移。 公元前2世纪渐渐强盛。后定都于泰西封,在底格里斯河东岸。
安息在政治上实行君主制,对各地的同志实行因地制宜的政策,帝国经济的发展特点是多样性和不平衡性。两河流域和伊朗的农业与手工业比较发达,城市贸易和商业也很繁荣,但是伊朗西部山区却还有狩猎的部落。
从公元前2世纪初开始,安息与罗马发生冲突,几次大战,安息获胜,使双方维持均势,西亚和伊朗等地免受罗马奴役。公元226年,安息被新起的伊朗萨珊王朝所灭亡。 萨珊王朝(前期:3—5世纪)
奴隶制国家,由安息的波斯侯阿尔达希尔建立,占领泰西封,控制安息帝国的广大地区。奴隶使用于生产中,是买卖的对象、奴隶主的财产,战俘仍然是奴隶的重要来源。还有大量农村公社,其成员、手工业者、普通商人是国家的纳税阶级,他们向国家缴纳的人头税、土地税和商业税是国家经济的主要来源。琐罗亚斯德教为国教,但后来又有反国教的摩尼教产生。并与罗马进行长达200年左右的争夺战。公元5世纪开始走向衰落。 四、习题
(1)思考题:
1、古代两河流域的地理范围与历史内容。 2、苏美尔-阿卡德时期城邦政治的主要特点。 3、亚述帝国奴隶制的特点。
4、新巴比伦王国的扩张及统治政策。
5、大流士一世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历史意义。 (2)名词解释: 1、《汉谟拉比法典》 2、腓尼基文字 3、犹太教 4、贝希斯顿铭文 5、波斯帝国 6、居鲁士 7、高黑塔运动 8、腓尼基城市国家 9、以色列—犹太国 10、《乌尔纳木法典》 11、阿卡德王国 12、琐罗亚斯德教 第三章 古代埃及文明(重要) 第一节 古代埃及的历史线索
一、史前时代和前王朝文明(旧石器时代至公元前3100年的铜石并用时代) 1、古代埃及人种
东北非的哈姆人和西亚的塞姆人,语言属于塞姆.哈姆语系中的一个语族。 2、前王朝文明(公元前4500年—前3100年) 巴达里文化(公元前4500年—前4000年),已进入铜石并用时代 涅伽达文化Ⅰ(公元前4000年—前3500年),处于军事民主制时期。 涅伽达文化Ⅱ(公元前3500—前3100年),发明了冶金术,阶级形成,产生城市国家。 二、法老埃及历史(公元前3100年-前332年)
古埃及编年史学家马涅托把自第一王朝起至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征服埃及止这一段历史分为26个王朝,加上波斯时期的5 个王朝,共计31个王朝,后来历史学家将之分为早期王国、古王国、中王国和新王国时期。 1、早期王国时期(公元前3100年-前2686年,第1王朝-第2王朝)
大约在公元前3100年,上埃及城邦统治者美尼斯北上征服下埃及,统一埃及,称提尼斯王朝。直到第二王朝末才巩固统一局面。 2、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686年-前2181年,第3王朝-第6王朝)
奴隶制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已初步发展起来。战争中获得大量的奴隶,奴隶作为社会的基本生产者被广泛使用于生产中。社会地位极低。还有名为自由人,实与奴隶差别不大的农村公社成员。奴隶主阶级包括法老、贵族大臣和高僧,他们占有大片土地。
法老专制权力的加强:崇信太阳神,自称太阳神之子,控制行政、立法、司法和军队。法老之下是宰相,总揽全国的司法、行政及经济权利。其中最重要的一项职能是代替法老掌管土地。地方最高机构是州,州长由法老任命,掌管地方的行政、军队、治安、赋税等,是法老权利控制下的地方实力派。
金字塔的构建:古王国时期的法老不仅生前属于社会的最高位,死后仍想占据这样的地位,便为自己修建了高大的陵墓——金字塔。同时古埃及人相信“灵魂不灭”的观念。法老还相信自己是太阳神之子。第四王朝的法老齐阿普斯金字塔是最典型的一座。哈佛拉金字塔略矮。还有哈佛拉的狮身人面像,以象征法老的威严。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3、第一中间期(公元前2181年-前2040年,第7王朝-第10王朝),发生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一个分裂动荡的时期。 4、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040年-前1795年,第11王朝-第12王朝)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奴隶制:埃及重新走向统一。农业是中王国的经济命脉,埃及人发明了“沙杜夫”的汲水灌溉装置。手工业也有相当的发展,其中冶炼和青铜的制造最为突出。青铜工具广泛应用于生产行业中。还有玻璃制造等新兴行业。商业也很繁荣。经济繁荣是中王国奴隶制发展的一个标志。奴隶主要来源于战俘。中小奴隶主的兴起是中王国时期奴隶制的一个特征。中小奴隶主被统称为“涅捷斯”,包括富有的上层分子、作坊主、商人、官吏、下级军官和村长。
奴隶、平民的起义风暴:一方面是中央和地方的分裂,另一方面是“涅捷斯”的分化,使统治阶级内部分化,矛盾加深,王室内部与中央和地方斗争的激烈。阶级剥削加重,下层劳动人民处境日益恶化,终于在中王国末期爆发奴隶和贫民大起义。 5、第二中间期(公元前1795年-前1567年,第13王朝-第17王朝) 希克索斯人入侵(100余年):希克索斯人大概是分布在叙利亚、巴勒斯坦一带的游牧部落,在埃及语中是“牧人之王”的意思。希克索斯人给西亚带来了战马和马车。
6、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67年-前1085年,第18王朝-第20王朝)
新王国的建立,使埃及重新走向统一与独立。雅赫摩斯一世南征努比亚、北占巴勒斯坦为埃及帝国初奠基石。约公元前1502年,哈特舍普苏特夺权,成为古埃及唯一的女法老。图特摩斯三世又从女法老手中夺回权利,并率军向叙利亚推进。他的扩张使埃及再次进入一个繁荣阶段。
社会经济与阶级结构:农业生产工具得到广泛改善。出现轮作制,手工业也有很大发展,冶炼技术的提高,出现了一种皮革制造的脚踏风箱。玻璃烧制业发明了着色的工艺,造船业有了新的发展。内外贸易也日趋活跃。大批战俘奴隶产生,奴隶广泛应用于生产,农民的处境没有改善。奴隶主阶级上层可以分为王室、神庙祭司和军政贵族三大集团。奴隶主阶层的复杂结构导致第18王朝末年的一场宗教改革运动。
阿蒙霍特普四世:又名埃赫那吞,公元前1379年-前1362年在位。推出赖神的崇拜,以对抗阿蒙神的崇拜,他宣布自己是赖神的祭司,称之为阿吞神,并从底比斯迁都阿马尔纳。并大兴土木修建阿吞神庙,还进行了文化教育的改革。
社会矛盾的激化与帝国的崩溃:埃赫拉吞改革的失败,使埃及处于内外矛盾的交困之中。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时曾经强大一时,与赫梯争霸,进行卡叠什战役。拉美西斯二世死后,埃及国势日衰,人民起义不断。公元前1085年,第21王朝建立,新王国就此崩溃。 7、后埃及时期(公元前1085年—前332年,第21王朝—第31王朝):埃及人陷入了外族人的统治之下。先后经历了: 利比亚王朝(第22 --24王朝) 努比亚王朝(第25王朝) 舍易斯王朝(第26王朝)
波斯王朝(公元前525年—前404年,前343年—332年,第27、31王朝,其间有第28、29王朝为埃及人独自建立的王朝) 三、异族的长期征服与奴隶制的崩溃(公元前332年-公元641年) 1、马其顿?希腊时代(公元前332年-前30年)
2、罗马与拜占庭统治时代(公元前30年-公元641年) 第二节 宗教崇拜与墓葬习俗 一、宗教观念
1、氏族图腾崇拜:是埃及宗教观念的最早起源,有自然神和各种动物神的崇拜。
2、太阳神:赖神、阿蒙神。太阳神在埃及有特殊地位,它在各地有自己不同的名字,推崇太阳神就此形成了一个宗教特权阶层——祭司集团。
3、灵魂不灭观:古埃及人认为人有灵魂,而且灵魂不灭,人死但灵魂不死。将遗体制成木乃伊,灵魂则可永世长存。灵魂不灭的观念也有阶级性。 二、墓葬习俗
1、金字塔的建造与意义:金字塔的起源,此外还有神庙和殿堂 2、木乃伊:木乃伊的制作及意义。 第三节 古代埃及的文化 一、文字
1、图形文字:埃及最早的文字在早王国之前就已产生。
2、象形文字:古王国时期产生,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表意符号、表音符号和部首符号。中王国初期,出现24个辅音字母。希腊、罗马人统治后,象形文字成为一种死文字。 二、文学
1、金字塔咒文 2、碑传 3、故事 4、歌谣 5、旅行记 三、天文历法
1、太阳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一年分为三季,每季4个月,每月30天,岁末加5天宗教节日。一年为365天。埃及太阳历对罗马儒略历有很大影响。 2、星座:已知43个星座。
四、医学:已了解人体的结构,有了内外科、妇科的区别。 五、数学:包括算术、代数和几何。 六、艺术 1、建筑 2、雕刻
3、绘画及手工品艺术 七、习题 (1)思考题
1、比较古王国与新王国,说明古代埃及政治生活的演变趋势。 2、阿蒙霍特普四世宗教改革的背景、内容和结果。 3、埃及古代文化的主要成就。 4、简述古埃及的历史分期。 (2)名词解释:
1、木乃伊 2、齐阿普斯金字塔 3、哈特舍普苏特 4、埃赫那吞(阿蒙霍特普四世)
兴起的背景:随着罗马困境的加剧,基督教产生。基督教并不是罗马帝国境内某一个单一民族的产物,而是整个罗马社会的产物,是罗马社会的广大下层人民在现实斗争中绝望而在宗教上寻求出路的结果。基督教是一种崇拜、信仰上帝和上帝之子“救世主”的宗教。“救世主”在希腊语中被称为基督,故称基督教。它大约产生于公元1世纪中期,最早出现在罗马统治下的犹太下层人民中间,后来逐渐传播到希腊、埃及、意大利和高卢等地,成为整个罗马帝国的新宗教。基督教继承了犹太教的一神论和救世主的观念以及创世神话。同时也接受了犹太教的《圣经》,而称之为《旧约》,基督教在流传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经书《新约》,包括启示录、使徒书信、四福音书和使徒行传。 基督教与此前的古代宗教不同,它打破了民族宗教的狭隘性,而将犹太教所说的上帝的选民扩大到一切民族,他们主张只要信奉耶稣,遵守教义,皆可成为教徒。而且,在早期的基督教的政治思想中含有明显的反抗意识,主张用暴力夺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使其在下层人民中间广泛流传。
基督教的组织:最早的基督教徒多是奴隶,被释放奴隶和贫苦人民。他们在城镇组织一些小规模的公社,以十字架为标志,把财产共有作为理想。信徒一律平等、互助。使徒是公社的组织者、传教人,募集的捐款为公社使用。公社的领导人是长志和执事。到2世纪末,各城市的公社逐渐联合,成为教会。
二、基督教发展和演变(公元2世纪起)
1、基督教合法(313年米兰敕令或称“宽容敕令”):早期基督教因为不信奉罗马旧神,不崇拜皇帝,而被罗马政府视为异端,加以镇压。所以早期基督教是处于非法地位。尼禄皇帝曾经就对基督教徒进行过一次残酷的屠杀。到3世纪中期,罗马统治者对基督教徒继续进行镇压,禁止教徒举行礼拜和传教。从2世纪后期开始,由于基督教传播迅速,城乡一些有产者也纷纷入教,结果改变了基督教的社会成分,使基督教的思想和组织也随之发生变化。有产者有文化修养,因而他们控制了教会。3世纪以后,由于社会危机加深,基督教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公元313年,君士坦丁皇帝颁布米兰敕令,又称宽容敕令,规定所有人享有信奉宗教的自由,即允许基督教与其他宗教并存,从而取得合法地位。
2、基督教成为国教(392年):随着基督教合法地位的确立,基督教内部也发生了教派分裂。其中正统派获得皇帝的庇护。公元392年,皇帝提奥多西一世颁布法令,严禁一切异教,尊基督教为国教。 第二节 民族大迁徙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一、后期帝国危机(公元3—5世纪) 1、戴克里先的专制统治
公元284年,宫廷近卫军首领戴克里先取得政权之后,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以巩固帝国的统治。于是,他正式将皇帝的称号由元首改为君主(“多米那斯”,意为主人。)从而确立了君主专制制度。戴克里先仿效东方君主,头戴冕旒,身穿黄袍。臣民觐见时须行跪拜礼。戴克里先剥夺了元老院的政治权利,将全部政权集中到皇帝为首的官僚机构手中。
为了应付国内紧张局势,防御波斯人和蛮族人进犯,戴克里先把帝国西部事物委托给将领马克西米安,两人成为共治者,都称为“奥古斯都”。不久,两为奥古斯都都各自任命一位副手,都称“恺撒”。这样,帝国由四个统治者治理,实行“四帝共治制”。 戴克里先的另一个重大措施是实行新税法。他还进行了军事和行政改革。 2、君士坦丁的统治
公元323年,君士坦丁夺得政权,结束帝国的混战,统一帝国。他废除了四帝共治制,委任自己的子侄治理帝国部分地区,而他自己则直接控制帝国的核心地带——巴尔干、色雷斯和小亚细亚。他将帝国划分为高卢、意大利、伊利里亚和东方四大行政区。他还进行军事改革,把军队分为内地军团和边防军团,在行省实行军政分权政策,以宫廷禁卫对代替近卫军,将军事大权集于皇帝手中。君士坦丁还实行官阶制。此时,帝国的重心已经东移,所以,公元330年,君士坦丁把帝国首都从罗马迁到东方的拜占廷,并取名为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还顽固维护奴隶制,并将隶农降到奴隶的地位。此时,出现了一种析产奴隶,使隶农的地位进一步下降。另外,随着中小土地所有者的破产,城乡许多居民不堪捐税负担和兵燹灾祸,纷纷托庇于大土地所有者门下,于是大地产得以迅速发展。 二、民族大迁徙:从4世纪起,起义烽火几乎燃遍帝国各地。
主要有:4世纪巴高达运动、4世纪30年代阿哥尼斯特运动、公元372年毛里塔尼亚的费尔姆起义。4世纪下半叶,匈奴人从里海向西迁徙,从而导致西哥特人向罗马帝国境内迁移。公元376年遭受罗马当局欺压的西哥特人愤而起义,亚德里亚堡一战,使罗马皇帝瓦伦斯战败被杀。
三、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 1、帝国分裂(395年):公元395年,罗马帝国一分为二:西罗马帝国,首都在罗马,东罗马帝国,首都在君士坦丁堡。 2、日耳曼人入侵:到公元5世纪,“蛮族”(日耳曼人)的入侵,进一步打击了罗马的统治。早在4世纪末,西哥特人在其首领阿拉里克率领下进攻意大利,两次包围罗马城,其中第二次攻陷罗马。不久,西哥特人占领高卢和西班牙,并建立西哥特王国。同时,另一支汪达尔人占据非洲西北部,在迦太基故地建立王国。公元420年,法兰克人侵入高卢北部,不久,勃艮第人占领高卢东南部。罗马帝国奄奄一息,终于在公元476年,日耳曼雇佣军首领奥多亚克废黜西罗马最后一个皇帝罗慕路斯,标志西罗马帝国灭亡。从此以后,西欧和北非奴隶制社会历史宣告终结,开始进入封建制社会的历史阶段。 第三节 拜占庭帝国
一、查士丁尼恢复罗马帝国的政策及其失败
1、拜占庭帝国的地理范围与经济状况:拜占廷帝国又称东罗马帝国。他的版图包括欧洲的巴尔干半岛、爱琴海诸岛、亚洲的小亚细亚、亚美尼亚、叙利亚、巴勒斯坦、美索不达米亚上游以及非洲的埃及、利比亚等地区。拜占廷帝国经济文化发达,工商业与城市繁荣兴盛。 2、拜占廷帝国渡过“危机”:一方面原因是拜占廷帝国所占据的地区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工商业素来发达,城市众多且兴旺。这种状况使帝国政府能获得大量税收来充实国库,用以招募雇佣军和维持庞大的国家官僚机构,强化奴隶制国家的统治。另一方面,在广大农村,拜占廷的奴隶制庄园规模较小,数量不多,奴隶在农业劳动中不起主要作用,而是普遍使用隶农。由此,拜占廷帝国农业中的奴隶制危机较为缓和,所以拜占廷帝国在西罗马帝国衰亡之际,仍能够渡过危机而延续下来。 3、查士丁尼(527-565年在位)的远征与力图恢复奴隶制帝国
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时,拜占廷帝国迎来了第一个黄金时代。532年,查士丁尼在加强了专制统治和繁荣了国家经济后,为了重建罗马帝国的霸业,发动了征服西部地中海各“蛮族”王国的战争。他派大将贝利撒留远征北非,灭掉汪达尔王国。随后又攻占了罗马。他还占领了西班牙东南部等地区。在征服的广大地区,查士丁尼力图恢复奴隶制度,将土地分给罗马奴隶主的后裔,将已获得自由的奴隶、隶农归还奴隶主。这些复辟的措施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强烈反抗,6-7世纪,拜占廷的统治先后被西哥特人和阿拉伯人摧毁,查士丁尼的复辟最后破产。
4、组织力量审编《民法大全》:查士丁尼继位不久,就组织法学家编撰法典。先后编成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法理汇要》、《法学总纲》、《法令新编》四部,合称《民法大全》。《民法大全》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它竭力维护奴隶制与专制皇权,具有鲜明的阶级本质。
5、镇压“尼卡”起义(532年):公元532年,君士坦丁堡的市民与贫民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尼卡起义”(希腊语意为“胜利”,是这次起义的口号。)。起义者袭击皇宫,几乎控制了整个首都,后来查士丁尼利用起义者内部的分歧镇压了起义。 二、拜占廷封建制度的形成(7—12世纪初)
1、南侵斯拉夫人的农村公社与隶农制的结合——大土地所有制和租佃关系的出现
6-7世纪初,拜占廷社会经历了剧烈的变动。帝国境内有奴隶 、隶农与城市市民的反抗,境外有外族频繁进攻,北方的斯拉夫人大规模南侵,进入巴尔干岛摧毁原有的奴隶主大庄园,与原有居民逐渐融合。帝国的版图大大缩小,中东和北非相继被阿拉伯人占领,只剩下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7世纪起,拜占廷社会逐渐进入封建化轨道。奴隶制在社会动荡中瓦解,斯拉夫人的农村公社在帝国农村广泛出现。大土地所有制和租佃关系出现。
2、大封建主掌权与封建领主制的产生
8世纪初,皇帝依靠在同外族入侵斗争中形成的军事贵族进行统治,由此在全国推行军政改革。实行“军区制度”。各行省该为军区,由军区首长执掌军政大权,并同时获得大量的土地封赐,对士兵实行“军屯制”通过分封而形成的封建军事贵族阶层,使用破产的农民、隶农来耕种其地产,并同残余的旧贵族合流。形成大封建主掌权的情况。掌权的大封建主也就是封建领主。随着封建化逐渐加深,地方封建贵族的权势日益膨胀,并逐渐控制了国家政权,建立了大封建主的科穆宁王朝。新王朝实行“普洛尼亚”制度(监领地,又称采邑制)。即把土地分给充任公职的贵族终身监领,由他们负责监督领地内农民劳动和服劳役,并代理国家征税。这一制度大大加速了封建化过程。此
后,终身监领地逐渐演变成世袭领地,占有世袭领地的封建贵族也取得了类似西欧的那种封建特权,封建制最终在拜占廷确立。 三、拜占廷的衰亡
1、与西欧法兰克人和教皇争夺宗教领导权 2、与意大利争夺商业贸易权
3、十字军东征对拜占廷帝国的摧残(1204-1261年) 4、帝国四分五裂 5、阶级矛盾激化
6、奥斯曼土耳其的攻击及帝国的灭亡(1453年) 四、拜占庭文化
1、文化特征: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2、建筑艺术与绘画艺术 3、地理与史学 五、习题
(1)思考题:
1、基督教产生的社会背景与早期思想。
2、五至六世纪拜占廷帝国经济政治发展的特点及其后果。 3、拜占廷帝国是怎样封建化的?其影响如何? 4、拜占廷帝国衰亡的原因及其影响。 5、拜占廷文化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6、西罗马帝国灭亡的过程。
7、何为“蛮族”?简述4-5世纪民族大迁徙的情况。 8、拜占廷帝国为什么没有随西罗马帝国一起灭亡? (2)名词解释:
1、查士丁尼法典及民法大全安 2、普洛尼亚制 3、米兰敕令 4、3世纪巴高达运动 5、4世纪阿哥尼斯特运动 6、戴克里先 7、“四帝共治制” 第八章 伊斯兰文明的兴起与阿拉伯帝国(重要) 第一节 伊斯兰教的兴起
一、5—7世纪阿拉伯半岛的社会状况
1、阿拉伯半岛的自然状况:仅西南部的也门气候湿润,水源充足,适于农业发展,被阿拉伯称为“福地”。这里是阿拉伯最先进入阶级社会的地区。此外,半岛大部分地区是草原和沙漠,土壤贫瘠,气候干旱炎热,缺少林木。这里的居民绝大多数逐水草而居,过着游牧生活,被称为贝都因人(草原牧民之意)。
2、阿拉伯半岛的经济与社会分化:公元5-6世纪时,阿拉伯半岛的游牧民族还处于原始公社阶段。到了却6-7世纪之交,原始公社逐渐解体,出现了氏族贵族和奴隶,社会矛盾日趋激化。红海沿岸一带称为汉志,自古就是地中海和印度洋的重要商道,这里兴起了许多城市,最著名的是麦加和麦地那。麦加成了宗教和商业的中心。 二、伊斯兰教的产生
1、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正当阿拉伯社会分化日趋明显,社会矛盾和斗争日益激化时,外族入侵,战争给阿拉伯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更激化了阿拉伯的社会矛盾。对此,阿拉伯贵族为了镇压人民反抗,想统一半岛,需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机关;一般贝都因人迫于贫困,也渴望统一和安定。这种要求反映在意识形态上,便表现为一神教伊斯兰教的产生。在伊斯兰教产生之前,阿拉伯半岛流行原始宗教,其中,古莱西部落的主神安拉被认为是最高的神,是造物主,另外,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传入也为伊斯兰教的产生提供了借鉴。 2、伊斯兰教的创立(7世纪):创始人是穆罕默德(570-632年),出身于麦加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在经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宗教知识,并最后创立了伊斯兰教。
3、伊斯兰教的基本信条和宗教义务:穆罕默德宣扬安拉是万能的真神,他本人是安拉的使者,是先知先觉的圣人。信仰安拉就要服从穆罕默德。这就是穆罕默德新教教义的思想。“伊斯兰”之意(皈依),把教徒称为“穆斯林”,即信仰安拉和服从先知的人。伊斯兰教的教规就是五功:念功、礼功、课功、斋功和朝功。其经典就是《古兰经》,还有《圣训》。 三、伊斯兰教的发展和演变
1、什叶派的起源及演变:反对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的统治,主张由穆罕默德的堂弟和女婿阿里继任哈里发的穆斯林一派,形成了一个新的伊斯兰教派称什叶派。“什叶”,阿拉伯语是派别之意,指追随阿里的人,是7世纪末8世纪初在反对奥斯曼统治基础上形成的支持阿里任哈里发的社会各阶层的联盟,什叶派认为,哈里发应由穆罕默德家族的成员担任,阿里是唯一合法的继承人;前三任哈里发均为窃权者。阿里被刺以后,倭马亚王朝对阿里的后代及什叶派进行了迫害。这更激化了穆斯林内部的矛盾,什叶派作为政治反对派日趋形成。他们否认倭马亚王朝的合法地位。在阿拔斯王朝时期,随着伊斯兰教的发展,神学思想体系日趋完善,什叶派遂由最初的政治集团演变成为宗教派别,主要传播于伊朗高原、北非马格里布和阿拉伯半岛南部的广大地区。
2、哈瓦立及派的由来与宗教倾向:哈瓦立及派原属什叶派。什叶派成分复杂,除支持阿里的贵族外,还有许多反对倭马亚家族的下层人民。阿里当任哈里发后,在与倭马亚贵族斗争中,下层人民力量壮大,阿里惧怕人民力量,准备与倭马亚家族妥协,镇压人民,从而引起什叶派分裂。反对妥协的下层人民脱离了阿里,成立了哈瓦立及派(意为出走者。),也称军事民主派,其成员多是农民、牧民和城市市民,主张穆斯林完全平等,土地由穆斯林公有,哈里发由教徒选举产生。该派是一个极端教派,他们对不赞同自己观点的群众,包括妇女和儿童也加以杀害,后来分裂为大小20多个派别。
3、逊尼派思想体系的确立:逊尼派全称“逊奈和大众派”,自称正统派,它与什叶派同时产生,又与什叶派对立。当反对奥斯曼统治的一派形成什叶派时,拥护奥斯曼反对阿里的一派就组成了逊尼派。逊尼派承认前四任哈里发的合法性,承认他们的德行和品位与他们任职的顺序相称。他们还提出了任哈里发的条件。以后随着伊斯兰教的发展,逊尼派在教义学、圣训学和法学等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也由一个政治派别变成了一个宗教派别。
4、苏菲派:在阿拔斯王朝时期,还出现了一个伊斯兰教的派别苏非派。苏非原意为“羊毛”,因该派倡导苦行之道,其追随者大都身着羊毛粗布,故而得名。苏非派严格地说不是独树一帜的宗教派别,他们中间有的尊崇什叶派,更多的人属于逊尼派,但他们却有着自己独特的信仰方式和生活方式。该派的特点在于潜心寻求内心的领悟和神人合一的境界,其思想倾向实质上是对伊斯兰教中理性主义和由此产生的形式主义的反动。
四、阿拉伯统一国家的形成
1、麦地那国家的产生(622-623年):麦地那原名雅特里布,后被改为麦地那,意为先知之城。穆罕默德在麦加开始传播他创立的新教,反对多神和偶像崇拜,影响了麦加贵族的宗教和经济,遭到麦加贵族的迫害,622年9月20日,穆罕默德逃出麦加,奔向麦地那,这一事件被称为“徙志”,并被做为回教纪念的元年。在麦地那,穆罕默德建立了统一的穆斯林公社——“乌马”,是政教合一的国家的雏形。 2、占领麦加:最后,穆罕默德率军打败了麦加,捣毁了克尔伯神庙,将之改为清真寺,麦加归顺了伊斯兰教,至632年,穆罕默德逝世,伊斯兰教已在半岛占据统治地位,半岛也已基本统一。 第二节 阿拉伯帝国 一、“圣战”和阿拉伯帝国的形成
1、四大哈里发时期的阿拉伯(632—661年):哈里发意为先知的继承人。伯克尔、奥马尔、奥斯曼和阿里为前四任哈里发。其中,奥斯曼建立了麦加贵族倭马亚家族的统治。从第一任哈里发起,阿拉伯就开始了对外扩张。主要有:远征叙利亚、波斯、巴勒斯坦、北非埃及、利比亚和昔兰尼加、伊拉克。
2、倭马亚王朝的统治(661—750年)——阿拉伯帝国的建立:从第五任哈里发起,继续对外用兵,711年灭亡西哥特王国,征服比利牛斯半岛。在东方,扩张到印度河流域和中亚。到8世纪,阿拉伯势力已扩张到中亚大部分地区,阿拉伯帝国形成,其版图西起大西洋、东到印度河,横跨亚、非、欧三大洲。
二、阿拉伯帝国的繁荣
1、阿拔斯王朝建立(750—1258年):750年,阿拔斯王朝推翻倭马亚王朝,初期是帝国最发达的时期。
2、专制政治:建立新都巴格达,加强专制主义的集权统治,哈里发总揽政、教、军大权,设宰相辅佐,以《古兰经》和《圣训》为法律条文,宗教学家担任法官。
3、经济繁荣:表现在农业、手工业和城市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与繁荣。 第三节 阿拉伯文化及其传播 一、阿拉伯文化 1、数学:“阿拉伯数字”,数学家花拉子密 2、天文学:把天文学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3、医学:医学家拉齐与他的《医学集成》。伊本.西那和他的《医典》 4、地理学和历史学:地理方面的《苏莱曼游记》,麦斯欧迪的《黄金草原和珠玑宝藏》。历史方面有著名历史学家推泰伯里和他的《历代知与帝王史》。
5、文学:诗歌与故事集最有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文学的不朽之作。 二、西传和东渐
1、向西传播到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地——对西班牙影响最深(达8个世纪) 2、向东传播至中亚、东亚和东南亚——对印度影响很大 三、习题
(1)思考题:
1、伊斯兰教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作用。 2、简述伊斯兰教的主要教义。
3、阿拉伯帝国的对外扩张及其后果和影响。 4、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成就及其历史意义。 5、简述阿拉伯文化的西传和东渐。 (2)名词解释:
1、穆罕默德 2、哈里发 3、《古兰经》 3、《天方夜谈》 4、阿拉伯帝国 5、什叶派 6、逊尼派 7、倭马亚王朝 8、阿拔斯王朝 第九章 欧洲基督教文明 第一节 法兰克王国 一、法兰克王国的建立
1、法兰克人:系日耳曼人的一支,原来居住在莱茵河右岸,4世纪进入高卢北部。
2、墨洛温王朝:法兰克人中的一支萨利克人在首领克洛维率领下,击败罗马人,占据卢亚尔河和塞纳河沿岸地区。486年,克洛维接受基督教,在教会支持下,吞并其他部落,占领罗马高卢全境,建立法兰克王国。因克洛维出身墨洛温家族,他建立的王朝称墨洛温王朝。王朝初期编纂的《萨利克法典》,记载了法兰克人的一些古老情况和封建化萌芽的某些状况,全文共418条。 二、法兰克王国的封建化
1、查理·马特的的采邑改革(8世纪初):克洛维死后,法兰克陷入分裂割据状况,国王大权旁落,有“懒王”称号。地方教俗贵族的政治代表“宫相”开始崛起。720年占据西班牙的阿拉伯人侵入高卢,查理.马特任宫相,为了组建一支强大军队,他对王国的土地占有关系进行了重大改革,即实行了“采邑制”。采邑制的推行是中古西欧土地制度上的一大变革,为封建等级制度的构建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也使自由民进一步农奴化。
2、加洛林王朝的建立(751年):751年,宫相矮子丕平在教皇支持下称王,他出身于加洛林家族,他所建立的王朝称之为加洛林王朝。756年“丕平赠土”给教皇,教皇国建立。 3、查理曼帝国(800--843年):丕平死后,其子查理继位,在国王查理(768-814年)统治时,法兰克王国达到鼎盛。其版图空前扩大。800年查理称帝,有“罗马人的皇帝”之称。843年,查理的三个孙子签定凡尔登条约,三分帝国。 第二节 西欧封建制度(很重要) 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1、马尔克制(农村公社)与“自由地”阶段:日耳曼人有传统的农村公社,在入侵西罗马帝国时,开始解体。于是“公有私耕”的土地逐渐变成可以转化和买卖的“自由地”,这就为封建化的普遍发生创造了历史前提,同时,自由农民的个体经济也比较脆弱,常常破产,沦为封建主奴役下的依附农民。
2、采邑制阶段:查理.马特的采邑制形成封建等级制的开始。 3、“特恩权”制:在大量小农主动依附封建主和教会时,地方封建主势力逐渐扩大,于是法兰克王国普遍推行“特恩权”制,即国王承认封建领主在自己所辖地区内拥有行政和司法权利,王国的官吏不得进入这里实施国家的公共权力。
4、世袭领有的封地阶段:此后,封建主纷纷违背旧制,将采邑传给自己的子孙,到9世纪时,采邑就逐渐演变为世袭的封建领地。领地内封建主对广大农奴和其他劳动者进行剥削,于是农奴阶级的形成。经过几个世纪的演进,法兰克国家的封建化过程终于完成。 二、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1、分封制:又称等级分授占有形式。国王将全国土地分封给大封建主,大封建主分封给中等封建主,中等封建主又分封给小封建主。这样层层分封,形成以土地为基础,以封君封臣关系为纽带的封建等级制。
2、封君封臣制:在进行分封时,常常要举行仪式,封君封臣要履行相互之间的封建义务。主要有效忠、支助、劝谏等。从而形成封君封臣制。中古西欧的封建等级制主要就是表现为封君封臣制。 3、庄园农奴制(9—13世纪)
封建庄园的生产组织形式:庄园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典型的封建庄园采用劳役地租形式。庄园土地被分为领主自营地和农奴份地。领主自营地与农奴份地相互交织在一起,采用二圃制和三圃制的轮种方式。 农民反抗封建奴役的斗争:主要有农民夺取土地、农民起义和“公社运动”。 三、封建王权的确立与发展 1、封建宗主权的体现
2、封建王权的有限性及其加强
第三节 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基础知识) 一、奥古斯丁的神学理论
1、基督教的国教地位与《圣经》(《旧约》和《新约》) 2、基督教的教义——奥古斯丁的神学理论
①“上帝创世”说 ②“原罪”说 ③“预定”说 ④“三位一体”说 二、“蛮族”王国与基督教的传播 1、“蛮族”王国皈依基督教
蛮族统治的需要,使法兰克人首先皈依基督教,勃艮第王国、西哥特王国、不列颠等皈依基督教 2、基督教的传播与军事扩张
772-804查理曼大帝通过军事扩张传播基督教,萨克森、斯堪的纳维亚、摩拉维亚、波希米亚等地相继信奉基督教。 三、基督教神权政治文化传统的积淀与国王的涂油加冕典礼 1、教会的宗教权威与王权神授
教皇的产生(455年)455年罗马立奥大主教称立奥一世 教皇国的建立(756年):756年矮子丕平将意大利拉文那至罗马的大片土地赠予教皇,通过“丕平献土”,以教皇为首的政教合一的神权
国家——教皇国建立起来。 神权政治学说(教俗二元论):查理帝国分裂后,教皇伪造了《君士坦丁赠礼》,以此为教廷神权支配西欧提供历史证据。教会宣称教皇与国王分别是统治人类社会的宗教领袖和世俗领袖,教皇掌握灵魂,而国王的权利来自“上帝”,宣扬“君权神授”。随着“克吕尼改革”运动,教会开始了反对俗权控制教权,树立教皇权威的斗争。并与德、英等国的君主展开了“授职权之争”。到教皇英诺森三世时,提出了一个新神权主义。教黄权威达到鼎盛。14世纪开始,教皇权威由盛转衰。
2、国王涂油加冕典礼的含义及内容:7世纪后期西哥特王国首用,后在西欧各国普遍实施,成为中古西欧的一项重大神权政治礼仪,它象征国王是“承蒙上帝恩典”的统治权威,另一方面也包含着“王在神下”的意蕴。 四、教皇神权的兴盛
1、克吕尼改革运动与教皇权威的崛起(11世纪):表现在:完善教阶制度、“授职权之争”、占取土地(西欧3/1)、征收什一税等。 2、新神权主义(11-13世纪):主要有“双剑说”、“日月说”。 五、教皇神权由盛转衰(公元14世纪以后)
1、异端运动与封建王权的强化:宗教异端开始出现。12世纪法国南部的阿尔比成为中心出现了“阿尔比派异端运动”,后分裂为华尔多派和纯洁派。14世纪后期的英国也出现了以约翰.保尔为首的”罗拉德派”,还有牛津大学教授威克里夫的市民的异端主张。同时,随着城市的兴起,封建王权开始强化,于是,罗马教皇的权威开始下降。 2、转折点:表现在卜尼法八世事件和阿维农之囚。 六、基督教神学氛围笼罩下的中古西欧文化
1、经院哲学:经院的含义、内容、唯实论与唯名论 2、社会宗教生活与宗教艺术 教区与圣礼、宗教税收
教堂的建筑与艺术:罗马式(从查理曼到12世纪)、哥特式(12世纪以后) 3、骑士精神及其文学反映 4、中古西欧的学校教育
第四节 西欧封建国家的建立 一、法国
1、西法兰克王国:查理曼帝国分裂后,西法兰克王国简称法国。 2、从加洛林王朝到加佩王朝(987—1328年):987年加洛林家族的国王路易五世死后无嗣,加佩家族的法兰西公爵休.加佩被教俗封建主拥立为王,开始了加佩王朝的统治。加佩王朝初期,法国仍处于封建诸侯割据的四分五裂状况之中,法国王室领地仅占全国总面积的1/15。孱弱的王权还受到英国领土扩张的威胁。
3、封建王权的加强(从加佩王朝至华洛瓦王朝):自12世纪起,随着社会经济复苏和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全国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加强,为法国封建王权的巩固和强化提供了必要的历史前提。在教会、城市市民和部分封建主的支持下,法王开始了政治集权的进程。从腓力二世开始了打击地方封建主和英王权力的进程。到腓力四世,于1302年召开了法国历史上第一次三级会议。从此,法国形成了封建等级君主制。1328年,加佩家族绝嗣,由华洛瓦家族的腓力六世继位,开始了华洛瓦王朝。然而,围绕王位之争,终于引发了漫长的英法“百年战争”。战争期间,1358年,法国爆发了中世纪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史称“扎克雷起义”(意为乡下佬起义)。 二、英国(比较重要)
1、5—9世纪的英国:盎格鲁-撒克森人自5世纪入侵不列颠,征服了岛上的土著居民。在6世纪形成了埃塞克斯、威塞克斯等7个小国。它们之间展开兼并战争。到8世纪,各王国都皈依了基督教。 2、9—11世纪的英国:9世纪初,威塞克斯统一了各国,“英格兰”一词大约从此时开始使用。英格兰开始走向统一。10世纪末,丹麦人征服了整个英国,建立了所谓“卡纽特帝国”。 3、“诺曼征服”与英国的封建化:1066年“诺曼征服”是英国中古史上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1086年“末日审判书”逐渐使封建生产关系得以确立。
4、12—14世纪的英国:威廉一世死后,诺曼王朝时常出现王位之争。1135年至1154年出现封建大内战。之后,开始了安茹王朝。在约翰王统治时期,1215年产生了《大宪章》,这是一个按传统封建习惯来维护教俗封建主的封建性文件。《大宪章》全文61条,其中有25条是保障贵族和骑士利益的,只有六七条是保护市民和自由民的利益。《大宪章》的主要精神并非否定王权,而是要限制王权。它的问世开启了日后英国封建议会君主制之端倪。至1265年,贵族孟福尔一派召开了英国历史上第一次国会,与会者除贵族外,还有地方骑士和城市市民的代表,这是英国封建国会的开端。1295年,国王爱德华一世仿效孟福尔国会,召集了所谓“模范国会”,这次出席会议的代表成分与上次一样,所不同的是,贵族与主教被安排在一起开会,而骑士和市民的代表则在另一地点一起开会。以后国会就以此为模式而不时召开。这样,英国的封建议会君主制正式确立。从1343年起,国会分为两个议院,上议院由教俗贵族组成,下议院由骑士和市民代表组成。议会主要职权是讨论决定税收,后又取得制定法律的权力。 5、“红白玫瑰战争”(1455-1485年)与英国民族国家的初步形成 :1381年,英国爆发了瓦特.泰勒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但加速了农奴制的崩溃。15世纪初,英国农奴逐渐消失。英法百年战争结束后,英国又爆发了长达30年的“红百玫瑰战争”。这是一场兰开斯特家族与约克家族争夺王位的内战。混战的结果,大多数封建的贵族家族覆灭,封建王权强化获得了有利条件,封建议会君主制开始向封建君主专制过渡。
与经济发展和王权相适应,英国的民族语言文化开始形成。伦敦方言成为英格兰民族语言的基础,英语逐渐成了国家事务的通用语言。14英国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用民族语言传教。诗人乔叟所著《坎特伯雷故事集》也用英语写成。所有这些标志着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 三、德国
1、东法兰克王国:加洛林帝国分裂而成的东法兰克王国后来发展成德意志国家。德意志地区受罗马文明的影响较弱,大部分地区仍不同程度地保留着原始的马尔克公社,封建化过程较为缓慢。受日耳曼原始部落传统的影响,德国地方大贵族权势强大。而且德国多数城市没有成为王权的重要支柱,市民较为注重自身的局部利益而不是国家的政治统一,王权的巩固和发展缺少牢固的物质基础与政治基础。 2、神圣罗马帝国的建立(962年):911年,东法兰克王国国王路易去世,开始了萨克森王朝。奥托一世杂七杂八位时,获得教会神权支持,大肆对外扩张。征服了易北河与奥得河之间斯拉夫人居住的广大地区。还数次入侵意大利。962年,他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接受教皇加冕,称“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但实际上,他的帝国只包括德意志和意大利北部。为了回报教会,他重申了“奥托特权”,结果由此发生了教皇与皇帝对德国教会控制权的争夺。 四、意大利:
1、中法兰克王国:查理帝国分裂后,罗退尔得到意大利中部、北部和中间的狭长地带。后来称为意大利。
2、10—12世纪的意大利:中古时代的意大利政治上四分五裂,北部长期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1254年,北意大利脱离了帝国,一些城市乘机扩大统治区域,发展成巨大的城市共和国,最著名的有威尼斯、热那亚等。中部意大利是教皇领地。南意大利在14、15世纪时是法国和西班牙争夺的对象。10-12世纪的意大利分裂割据,经常遭受神圣罗马帝国的侵略。 五、西班牙
1、西哥特王国(419--711年):公元419年,西哥特人在高卢南部和西班牙建立了西哥特王国。587年,西哥特王国正式皈依基督教。封建化过程开始,自由农民进一步分化。 2、阿拉伯人的统治(8—15世纪):711年,西哥特王国被阿拉伯人打败,西班牙归于阿拉伯人统治。750年,后倭马亚王朝在西班牙建立。在拉赫曼三世统治时达到鼎盛。后倭马亚王朝的首都科尔多瓦是西欧最大的城市。 第五节 商业经济和城市的兴起(重要) 一、中古西欧城市的产生
1、城市产生的背景:罗马帝国末期的剧烈社会动荡与“蛮族”大迁徙,以及频繁的封建战乱,致使中古初期西欧社会经济处于停滞和落后的状况,古罗马遗存下来的城市也因此饱受摧残而残破不堪。许多城市毁灭了,凋落了,有的仅作为封建诸侯、教会主教的统治中心而存在,它们在经济上几乎和农村没有多大区别。当时西欧广大地区盛行的是封闭狭小的自然经济模式。
从10世纪开始,西欧封建生产力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城市的勃兴创造了基本的历史前提。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剩余产品的增多,
手工业日益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社会分工和产品交换日益普遍。 2、城市产生的途径:(1)许多工商业者纷纷离开农村,聚集在城堡和寺院附近与桥梁、河湾、道口等地,从事专门的手工业和商业活动,(2)农奴的反抗也是城市产生的原因。不少农奴因不堪领主的剥削和压迫,也纷纷逃亡到这些地方谋生。当时规定,一个农奴如果逃到城市之中,只要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以取得自由人的资格。(3)也有一些城市是教、俗封建主建立的,他们为了获得更多的货币以满足奢侈生活的需求,纷纷招徕移民在自己的领地上从事工商业。于是,从11世纪起,中古西欧城市普遍兴起。首先在意大利和法国西南部发展起来。
二、西欧城市的迅速发展(13-14世纪)
1、西欧重要城市:英国东南部、法国南部、意大利北部和德国北部与南部等地的城市都相当兴盛。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法国的马赛、阿尔比,莱茵河沿岸和尼德兰等地的布鲁日、根特、安特卫普等都十分有名。
2、城市人口与城市比例:1万人以上的人口城市不多见,大多数城市的人口很少。各国城市居民在本国人口中的比例很小。 三、中古西欧城市社会经济与阶级关系
1、城市生产、城市商业、城市金融业:城市的生产主要是手工业,手工业的生产单位是作坊,作坊的主人是行东或师傅,其下有帮工和学徒二三至四五人。城市手工业建立有自己的组织行会。最初,城市的手工业兼营商业,随着贸易的发展,独立的商人阶层兴起,他们也有自己的联盟商人公会。在经济和政治势力上往往压倒手工业行会。一些大商业人更是势力显赫,他们大多控制了商人公会,操纵市政,形成了城市贵族。
2、城市阶级斗争:城市兴起后,引起了阶级结构和阶级斗争形势的变化。绝大部分多数城市是兴起在封建领主的土地上,他们把城市看成是自己的私人财产,而肆意勒索。为此,城市市民普遍展开了反对封建主的斗争,以争取城市的自己权利。城市争取自治权的斗争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赎买”方式、二是武装斗争方式。
城市获得自由或自治权后,城市政权逐渐落入城市贵族手中,为此又出现了城市内部的政治斗争:“行会革命”(手工业者行会向城市贵族夺取政权的斗争)和城市下层人民反城市商人贵族和大行东的斗争。
3、欧洲集市与贸易区:主要有香槟集市、地中海贸易区、北海与波罗的海贸易区 第六节 十字军东征(重要) 一、十字军东征的背景
1、罗马教廷扩张神权的需要:罗马教皇借口要从塞尔柱突厥人手中夺回圣地耶路撒冷和小亚细亚,号召向东方穆斯林进行“圣战”,以借机扩大罗马教廷的神权统治范围,吞并东正教。他们组织的东侵军队将红十字缝在衣服上,故名“十字军”。
2、西欧封建主的掠夺需要:西欧的封建主是东侵的主力,目的是去东方掠夺土地和财富。西欧的商人,特别是意大利商人,想夺回地中海东部地区的贸易控制权。
3、破产农民的需要:他们受到宗教宣传的蒙蔽和封建主的威胁利诱,也想去东方寻找没有压迫剥削的乐土。 二、十字军东征(11-13世纪,即1096-1270年)
1、东征的开始:1095年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国的克勒芒会议召集会议,进行狂热煽动。十字军迅速组织并开始行动。 2、十字军的组成:以法、德、意的破产农民组成远征队伍东侵。 3、东征的主要过程:主要有八次十字军东侵。
4、十字军东征的影响:一是给中近东和西欧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二是在客观上也扩大了东西方已存在的经济文化交流。 第七节 西欧各国的发展与相互关系(很重要) 一、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年):
表面是英、法两国王位之争,实际上是两国的领土战争的继续,同时也为了争夺在佛兰德尔地区的商业利益。1337年,英王、法王相互向对方宣战,战争爆发。重大的事件有:1356年的普瓦提埃战役,1428年法国女英雄贞德与“奥尔良之战”。战争初期英国接连获胜,后来法国转败为胜。双方战争断断续续持续了一百余年,1453年,英、法两国签约,英国除加莱港外,全部退出法国。 二、法国封建君主专制的确立
1、16-17世纪法国的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15世纪末,随着中世纪封建割据局面的消失和法兰西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法国社会经济得以较快地发展。首先是少数富裕农民阶层的出现,其次是“佩剑贵族”越来越多地依附于王权。三是法国教会也逐渐托庇于王权,1516年法王与罗马教皇签订的《波隆那条约》将法国大主教、主教等高级教职都由国王任命,教会的大部分收入也归国王,法王实际上成了教会的首脑。与此同时,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新兴资产阶级逐渐登上历史舞台,社会阶级关系发生变化,这些迫使统治阶级开始寻找新的政治统治方式。
2、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与意大利战争:法国专制君主制度开始于路易十一统治时期,到法兰西斯一世才最后确立。此时,国王集大权于一身。从15世纪末起,法国国王就一直进行侵略意大利的持久战争,延续了半个世纪,最后签定了《卡托.坎布累奇和约》,法国得到洛林地区的麦茨和凡尔登诸城,放弃了对意大利领土的要求。 3、“胡格诺战争”(1562—1594年):16世纪初,路德教传入法国,随后,加尔文教也接踵而来,加尔文教徒被称为“胡格诺”教徒。随着胡格诺贵族和国王与天主教贵族争夺政权斗争的逐渐展开,形成了两个互相敌视的政治集团:一个是以东北部吉斯公爵为首的天主教集团,另一个则是以中部贵族波旁家族安东等人为首的胡格诺派。1562年,双方发生胡格诺战争。1572年又发生天主教屠杀胡格诺教徒的惨案“圣巴托罗缪之夜”。
4、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波旁王朝,1589-1792年):1589年,亨利四世继位,开始波旁王朝的统治。亨利为巩固地位,放弃了新信仰,又于1598年4月颁布《南特敕令》,实施宗教自由。这也是西欧第一个宗教宽容的敕令。它标志着双方停战讲和,法国内战结束,王权重新得到巩固。此后,亨利在政治上继续削弱封建分裂割据势力;在经济上恢复发展残破的社会经济,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在外交上,竭力笼络英国、荷兰、瑞士等新教国家,将斗争目标对准天主教的支柱西班牙和德意志的哈布斯堡王朝。到路易十三时,经过黎塞留的辅佐,法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 三、英国封建君主专制的确立
1、资本主义萌芽:16世纪以前,英国工业并不发达。毛纺织业出现后,产生了分散的手工工场。随着英国毛纺织业的迅速发展,逐渐出现了许多大规模的集中的手工工场。这种集中的手工工场最早出现在14世纪。除纺织业外,采矿和冶金也出现了这种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其他行业也出现了农村的手工工场。商业也日趋繁荣。与此同时,海外贸易、走私和奴隶贩卖也发展起来。
2、圈地运动和人民的反抗:15世纪末,由于毛纺织手工工业的发展,羊毛的价格不断上涨。结果导致了圈地运动的产生。它始于15世纪的70年代,首先发生在东南部。这是一种用暴力掠夺农民土地的私人运动。16世纪30年代开始的宗教改革和随之而来的对教产的大规模掠夺,更加速了剥夺农民土地的过程。圈地运动的实质就是剥夺农民的土地,是英国土地制度变革的主要手段。其结果是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小生产者的土地所有制,改造成为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这又对英国农村阶级关系的变化产生了深刻影响。一方面它加速了贵族的分化,产生了新贵族。另一方面更加速了农民阶级的分化。从16世纪30年代起,都铎王朝就颁布了一系列迫害流浪者和农民的法令,称“惩治流浪者的血腥法律”,这又导致人民不断的起义。
3、都铎王朝的专制统治:1485-1603年,英国都铎王朝统治时期,王权得到空前加强。从亨利七世开始,继续打击地方大贵族的残余势力,它依靠新贵族和新兴城市资产阶级,加强王权和国家经济实力,设立“星室法庭”,1540年又设立“枢密院”。16世纪亨利八世又进行了宗教改革,进一步加强了王权。中间虽然经过“血腥玛丽”的曲折,但到伊丽莎白女王在位时(1558-1603年),宗教改革终于获得成功,亨利八世确立的新教国教(又称安立甘教)此时得以巩固。并且,女王还大力加强王权和发展英国经济,1588年还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确立了英国的海上霸权,并为其大规模的海外殖民掠夺提供了条件,为建立殖民帝国奠定了基础。
4、清教运动:英国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宗教改革并不满意,要求以加尔文教的精神对英国国教进行较彻底的改革,彻底清除其中的天主教残余,这种主张被称为“清教”。提出和拥护这种主张的人被称为“清教徒”。到16世纪末,在清教集团中形成了两个主要派别:长老会派和独立派。清教徒受到国教的严厉迫害。到斯图亚特王朝时期,清教与国教的矛盾更加加剧。而此时,资本主义经济也更加发展起来,于是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的矛盾在清教问题上日益明显。 四、德意志的分裂割据局面
1、皇帝与教皇之争——1077年卡诺沙之辱:教皇格里哥利七世与德国皇帝亨利四世之间为争夺对德国教会控制权而进行的一场斗争。罗马教皇最后强迫亨利前往卡诺莎城堡乞求宽恕。
一、17—18世纪的殖民扩张
1、荷兰的殖民活动:荷兰是由尼德兰演变而来的。16世纪初,尼德兰是西班牙的属地,包括17个省。16世纪的尼德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经济繁荣促进了阶级分化。而西班牙的反动统治又严重阻碍了尼德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时,西班牙还利用天主教为其专制工具对尼德兰新教徒进行迫害。尼德兰的阶级矛盾、宗教矛盾和民族矛盾异常尖锐。1566年尼德兰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西班牙进行残酷镇压。尼德兰人民组织“森林游击队”和“海上游击队”进行反击和斗争。最后北方七省获得了独立,以奥兰治.威廉为总督组成了联省共和国,简称荷兰。1609年,尼德兰革命获得完全胜利。尼德兰革命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它以加尔文教为旗帜,以城市平民为革命主力,推翻了西班牙在尼德兰的反动统治,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荷兰的崛起及其殖民活动:17世纪前期,荷兰共和国使资本主义经济获得迅速发展。荷兰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是商业超过工业,对外贸易超过对内贸易。荷兰的造船业和航海业最发达。拥有“海上马车夫”的美誉。与此同时,荷兰已拥有庞大的殖民地。它于1602年建立东印度公司,垄断东方的贸易,在东亚、东南亚、南亚和澳大利亚建立了殖民据点;在1621年创办西印度公司,在北美洲建立殖民地,也在非洲南端进行殖民。
2、英国的殖民活动:早在16世纪初,英国就建立了一系列贸易公司进行海外贸易与殖民活动。1600年成立的东印度公司是最积极和势力最雄厚的公司。它主要在印度、东南亚和日本进行扩张。17世纪还在中美洲和北美洲进行殖民。尤其是到18世纪上半期,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已有13块殖民地。
3、路易十四时代与法国的殖民活动:法国在路易十四统治时(1643-1715年)达到专制王权的鼎盛。就在17世纪后半期的路易十四时代,法国也由一些大公司开辟了大批殖民地,主要包括北美洲的加拿大、密西西比河、路易斯安那,南美洲的圭亚那,中美洲加勒比海上的一些岛屿,非洲的塞内加尔等地和印度的本地治里等地。 二、17—18世纪的殖民战争
这一时期,西欧各国,以英、法、尼德兰、西班牙和奥地利为主,为争夺霸权、商业利益和殖民地,展开了殖民战争。主要有: 1、英荷战争(1652-1674年)
2、遗产继承战争(1667—1668年) 3、法荷争霸战争(1671年、1688年) 4、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1713年) 5、奥地利帝位继承战争(1740—1748年) 6、七年战争(1756—1763年)
7、18世纪奥帝利玛丽亚.特蕾西亚母子的开明君主专制 8、18世纪普鲁士的开明君主专制 三、19世纪中叶以前的殖民扩张
1、英国殖民帝国的形成:17世纪中期至18世纪中期,英国在早期海外殖民争夺中,先后打败荷兰和法国,确立了海上霸权,成为当时最强大的殖民国家。从18世纪末开始,英国除失去北美十三州外,继续扩大其殖民地。在非洲、亚洲、大洋洲许多地方进行扩张。19世纪是英国积极向外进行殖民扩张的重要时期。1880年其殖民地就增加到1944.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本土面积的82倍。
2、法国的殖民扩张:法国是继荷兰之后,与英国同时进行殖民扩张的国家。它也在亚、非、美占领了许多殖民地。其中,它在印度、北美洲的殖民地基本被英国所夺取。但在世界其他地方仍然占据大量殖民地。
3、沙皇俄国的殖民扩张:沙俄早在彼得一世时期,就开始大肆对外扩张。到叶卡特琳娜时期,沙俄已占据大片土地,而19世纪上半期是俄国疯狂扩张的重要阶段。它扩张的主要地方是:芬兰、波兰、土耳其、伊朗、中亚、中国等地。还夺得了波罗的海与黑海出海口。 四、19世纪中叶以前的殖民战争 1、“反法联盟”的战争:这主要指法国大革命时期,以英国为首的反法联盟与法国之间的争夺战。先后共有七次,最后以法国失败而结束。 2、“东方问题”和克里米亚战争(1854—1856年):所谓东方问题就是列强为争夺已衰落的奥斯曼帝国的“遗产”而引起的国际争端,其中以争夺黑海海峡为核心。伦敦条约和海峡公约就是围绕这一问题而出现的。最后于1853年至1856年,俄国与土、法、英三国发生了著名的克里米亚战争,以俄国失败而结束,双方签定了《巴黎和约》,从而遏制了俄国在欧洲的扩张。该战争是19世纪中期欧洲最重要的的国际战争。
3、近代殖民主义的双重历史作用:主要指破坏性作用和建设性作用。对此要一分为二的看待。 五、习题
(1)思考题:
1、阐述17-18世纪俄国的侵略扩张。
2、如何理解近代殖民主义的双重历史作用? 3、英国殖民帝国的形成。
4、简述19世纪中叶以前法国的殖民扩张活动。 5、简述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
6、简述17-19世纪初欧洲国际关系的变化。 7、简述克里米亚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影响。 (2)名词解释:
1、英荷战争 2、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3、奥地利帝位继承战争 4、七年战争 5、遗产继承战争 6、“东方问题” 7、路易十四时代 8、“反法联盟” 9、1840年《伦敦条约》 10、1841年《海峡公约》 第三节 工业革命 一、工业革命的前提
1、资产阶级议会制的确立,作为上层建筑的积极作用就更大地发挥出来,英国才开始了资产阶级社会的巨大发展和改造。
2、18世纪圈地运动,18世纪中叶起,英国从私人圈地进入了国会圈地时期,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制最终确立起来,农村的阶级结构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农业革命又为工业革命的开展创造了必要前提。
3、18世纪资本积累,包括对殖民地的掠夺、血腥的奴隶贸易、国债制度和税收政策。 4、手工工厂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技术条件。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1、棉纺织业技术革新与工业革命的开始:18世纪30年代开始,英国棉纺织业首先采用新的技术,标志工业革命开始。 2、瓦特蒸汽机的问世:18世纪80年代瓦特发明蒸汽机,才真正使英国工业进入机械化时代。 3、煤炭和冶金工业的技术革新:机器的大量制造推动了冶金和采煤等工业的发展。
4、农业、交通业的技术革新:工业产量的提高,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同时促进了交通工具的大改进。 三、工业革命的后果
1、生产力的发展获得巨大进步。
2、阶级关系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与工业无产阶级的产生
3、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开始为获得政治权利而斗争,即表现为进入国会而斗争。 四、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1、议会改革的前提:工业革命以后,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业资产阶级的壮大,要求国家适应这种新状况,实行相应的体制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要想参与政权管理,就必须取得进入国会的资格。但是,英国国会的选举制度却是中世纪确定下来的,它将国会下院的议席固定分配给各个选区,这些选区不包括新兴工业城市和经济地区,而且有许多已成为荒地。从18世纪60年代起,工业资产阶级和人民开始了以要求国会选举制度为中心的民主运动。1815年的《谷物法》导致粮价上涨,引起民主运动的高涨。经过托利党、辉格党之间的斗争与“彼得卢之役”,使改革势在必行。
2、1832年议会改革的主要内容:调整选区、确定选民资格和重新分配各选区的议员名额。
3、议会改革的意义:1832年改革是工业资本主义时代到来在时在政治上的典型表现。矛盾以改革的方式得到解决,使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为英国不久后进入工业高度民主发达阶段开辟了道路。而且这次改革也使工业资产阶级得以进入国会,直接参与政权管理,并在1846年废除了《谷物法》,从而让工业资产阶级永久地取得了“对土地贵族的优势”。 五、习题
(1)思考题:
1、18世纪末英国为什么会发生工业革命?
2、英国工业革命有何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产生了什么后果? 3、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2)名词解释: 1、工业革命 2、《 权利法案》 3、《王位继承法》 4、珍妮纺纱机 5、瓦特 第四节 美国独立战争(很重要) 一、英属北美殖民地及其社会经济状况
1、北美殖民地的建立:1607-1733年,英国在东起大西洋沿岸,西到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狭长地带建立起13个殖民地。
2、殖民地社会经济政治状况:资本主义经济主要集中在北部4个殖民地。封建经济成分主要在中部4个殖民地,属于自由小农所有制经济。南部5个殖民地属于种植园黑人奴隶制经济,与资本主义生产密切相连。总之,北美社会经济是朝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的。在性质上,北美殖民地分为皇家、业主和自治三类,都建立有自己的代议制机构。独立前,已形成共同的地域、语言和文化,美利坚民族正在形成。 二、殖民地与英国矛盾的激化
1、英国在北美的殖民政策:英国殖民者力图使北美成为自己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为此,颁布了一系列损害北美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
2、波士顿惨案和波士顿倾茶事件:英国与殖民地的矛盾主要表现在税收问题上。殖民地人民坚决反对《印花税法》和《汤森法案》,后来于1770年发生了波士顿惨案。1773年又发生了波士顿倾茶事件。于是,英国颁布了“不可容忍法”来惩治马萨诸塞州。 3、第一届大陆会议(1774年):1774年9月5日至10月22日,12个殖民地的代表在费城召开了第一届大陆会议。会议通过了《殖民地权利和怨情陈情书》及呈交英王的请愿书。 三、独立战争(1775—1781年)
1、独立战争的爆发:1774年4月莱克星顿枪声打响了对战争的第一枪。为了应付紧急局势,1775年5月13个殖民地的代表又云集费城召开了第二届大陆会议。会议组织了大陆军,任命华盛顿为总司令。这期间,潘恩的《常识》发表,给人民以巨大鼓舞。1776年7月4日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发表,宣告殖民地脱离英国。这一天被定为美国独立日。
2、独立战争的进程:战争初期,交战双方力量对比十分悬殊。英军装备精良,大陆军装备十分不足,且缺乏训练。所以战争初期,大陆军处于接连失败的境地,直到1777年大陆军取得了萨拉托加大捷,才扭转了战局。与此同时,美国还得到了法国、西班牙、荷兰等国的支持。1781年大陆军终于迫使英军在约克镇投降。1783年美英订立《巴黎和约》。 四、从《邦联条例》到《1787年宪法》 1、《邦联条例》:1777年大陆会议起草了《邦联和永久性联合条例》,于1777年11月通过。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但它所建立的是13个独立国家的松散联盟,无法适应美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2、制宪会议与《1787年宪法》:1787年各州代表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一部新宪法,即1787年宪法。它取代了邦联条例,使美国从一个松散的邦联过渡为联邦制国家,使13个州真正联合成为统一的国家实体。根据宪法,美国选出了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及国会和最高法院,实行三权分离。 五、习题
(1)思考题:
1、用历史事实说明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和胜利的原因。 2、阐述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与过程,
3、为什么说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它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有什么特点? 4、美国为什么从《邦联条例》走向《1787年宪法》? 5、简述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建立。 (2)名词解释: 1、《印花税法案》 2、《汤森法案》 3、第一届大陆会议 4、第二届大陆会议 5、莱克星顿枪声 6、波士顿惨案 7、波士顿倾茶事件 8、萨拉托加大捷 9、《邦联条例》 10、华盛顿 11、《独立宣言》 13、《常识》 14、杰斐逊 15、富兰克林 第五节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很重要) 一、革命前法国社会状况
1、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的衰落:进入18世纪,法国的封建制度进入了没落时期,即“旧制度时期”。它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对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作用。这主要表现在税收加重、国债增加和频繁的对外战争。
2、三个等级之间的矛盾:第一、二等级的僧侣和贵族是不纳税的特权阶级,他们没落腐朽,对纳税的第三等级以资产阶级进行压榨,此时,三个等级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 二、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财政危机与三级会议的召开:到1789年路易十六统治时,财政危机已成为封建制度命运攸关的症结之所在。旧制度只好求助于三级会议。从1302年开始的三级会议,到1614年就不再召开了。而此时,三个等级的矛盾加剧,三级会议演变成第三等级的国民议会。 2、攻陷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日):从西哀耶斯的《什么是第三等级》到《网球场宣誓》,反封建的革命力量已开始形成,并标志着资产阶级政治纲领已形成。但是封建王朝不同意第三等级的改革与要求,最后于1789年7月14日发生了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的革命事件。 3、“1789年大恐慌”:由巴黎革命引起了一些人的打家劫舍和人心恐慌等,就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1789年大恐慌”。 三、君主立宪派的统治(1789年7月—1792年8月)
1、君主立宪派对旧制度的改造:主要指1789年《人权宣言》、八月法令与“八九年原则”
2、国王出逃事件与革命阵营的分裂:制宪会议对旧制度的改造使路易十六出逃,又在1791年被人识破,解回巴黎。国王出逃事件引起了群众的愤怒。革命派发生了分裂,以马斯教场事件为标志。 3、《1791年宪法》的制定和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制宪会议制定了《1791年宪法》,它以《人权宣言》为前言,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
4、八月十日起义:按照宪法,召开了立法会议,结果又面临着国内物价和外国武装干涉的威胁。前线失败最终引起了8月10日起义,这是大革命的重要转折点,它结束了君主立宪整体,将革命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四、吉伦特派的统治(1791年8月—1793年6月) 1、国民公会和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1791年9月):吉伦特派的国民公会颁布了一批新的土地法令,进一步土地改造土地所有制。9月宣布废除君主制,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2、处死路易十六(1793年1月):围绕国王问题,吉伦特派与山岳派发生了激烈争论。最后于1793年1月21日处死了路易十六。 2、雅各宾派和吉伦特派的斗争:吉伦特派反对雅各宾派的政策与主张,并对之进行镇压。
3、革命形势恶化与六月二日起义:1793年的形势出现危机,国外有反法同盟,国内有反革命叛乱。终于爆发了6月2日群众起义,推翻了吉伦特派起义。
五、雅各宾派的统治(1793年6月—1794年7月) 1、雅各宾派的土地法和《1793年宪法》:雅各宾派在人民压力下,颁布了一系列土地法,并制定了《1793年宪法》。 2、1793-1794年的恐怖政策:包括政治恐怖、经济恐怖。
3、对外战争和雅各宾派内部的分裂:镇压埃贝尔派(1794年3月)和丹东派(1794年4月)
4、热月政变与雅各宾派专政的结束(1794年7月27日):反雅各宾派联合起来反动政变,逮捕了罗伯斯庇尔,称热月政变。从而结束了雅各宾专政。
六、热月党和督政府的统治(1794年7月—1799年11月)
1、热月党人的施政措施:热月党不是一个党,而是反罗伯斯庇尔的各派人物的联合。释放在押的嫌疑犯;召回吉伦特派;建立稳定的秩序;镇压封建势力的叛乱。 2、《1795年宪法》与督政府成立:国民公会制定了《1795年宪法》,依该宪法组成了以巴拉斯为首的督政府。 3、督政府统治与雾月十八日政变(1799年11月):督政府的督政官们各行其是,加上他们更换频繁,以致无法稳定局势,这使正在崛起的拿破仑于1799年11月9日(共和历8年雾月18日)发动了政变,结束了督政府的统治。 七、拿破仑的统治(1799年11月—1814年4月) 1、从执政府到拿破仑帝国建立(1804年12月):拿破仑上台后建立了执政府,他自己任第一执政,开始了波拿巴的独裁统治。他在政治、经济和宗教上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使法国很快在经济、政治和军事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其地位与名声崛起,使他得以在1804年颁布《拿破仑法典》,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2、拿破仑帝国内政:册封一批新贵族和元帅;废除公和历,恢复公历等。
3、拿破仑对外战争与法兰西帝国体系的形成:从1805年起拿破仑先后取得了奥斯特里茨战役、耶拿战役等胜利后,击败反法同盟,占领西欧绝大部分国家,搞家天下。还于1806到1807年实施大陆封锁政策(包括柏林敕令和米兰敕令),到打败第五次反法同盟后,拿破仑占领的土地已相当于本土面积的3倍,形成了法兰西帝国体系。
4、民族运动与拿破仑帝国的崩溃:大陆封锁令给法国带来了消极影响,同时被他侵占的国家也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拿破仑在1812年又冒险远征俄国,导致失败。1813年又在莱比锡战役中被第六次反法同盟击败。只好被迫退位。拿破仑帝国终于崩溃。虽然他再次于1815年重新建立“百日政权”,但在滑特卢决战中最后失败。
5、法国大革命的意义:开创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播撒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火种;沉重打击了封建专制主义。 习题
(1)思考题:
1、分析法国大革命的特点和历史意义。 2、评价雅各宾派专政。
3、论述拿破仑帝国的性质和作用。 4、怎样看待拿破仑对外战争?
5、比较分析热月党人和督政府统治的异同。 6、试比较《1791年宪法》、《1793年宪法》、《1795年宪法》和《共和八年宪法》的异同。 7、简述法国大革命发展的历史线索。 (2)名词解释:
1、三级会议 2、制宪会议 3、国民公会 4、立法议会 5、君主立宪派 6、吉伦特派 7、雅各宾派 8、罗伯斯庇尔 9、埃贝尔 10、丹敦 11、拿破仑 12、《拿破仑法典》 13、马拉 14、热月政变 15、雾月18日政变 16、《1791年宪法》 17、《1793年宪法》 18、《1795年宪法》 19、《共和8年宪法》 20、大陆封锁令 21、奥斯特里茨战役 22、耶拿战役 23、山岳派 24、米拉波 25、《人权宣言》 26、马斯校场事件 27、斐扬派 28、拉法耶特 29、“哥德利埃俱乐部” 30、布里索
31、夏普利埃法(霞不列法) 32、1794年牧月法令 33、雅各宾俱乐部 34、督政府 第六节 欧洲1848年革命(一般掌握)
一、法国二月革命和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建立
1、波旁王朝复辟与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拿破仑帝国瓦解后,波旁王朝复辟,进行反动统治。尤其是查理十世的反动政策激起了法国自由主义运动的重新高涨。1830年7月查理十世反动的“七月敕令”终于引发了七月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革命取得胜利。 2、“七月王朝”反动统治与共和运动:七月王朝是三权分立的金融资产阶级王朝,国王掌握行政权,实行议会政治。由于金融寡头专擅的排他性统治,出现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大小资产阶级要求根本改变国家体制的共和主义运动,并以宴会运动边线出来,最终演变为革命。 3、1848年二月革命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建立:1848年2月大宴会活动受到政府禁止,然后变成游行示威,并进一步变成为革命。二月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并组成了包括资产阶级共和派、资产阶级民主派和社会主义者的临时政府。
4、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年2月28日正式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在正式制定出宪法前,临时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财政改革和对外的和平政策,但是由于对工人与农民的压制,又激化了矛盾,并于1848年6月发生了工人的六月起义,被资产阶级镇压。局势得到缓和后,1848年11月又制定了新的宪法,选举成立了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第二共和国的总统由路易.波拿巴担任。1852年12月,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建立了帝制,史称法兰西第二帝国。 二、德意志各邦国的革命
1、德意志三月革命:在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影响下,奥帝利维也纳发生了三月革命。并提出了统一的要求。
2、法兰克福议会:各邦国的资产阶级纷纷提出成立全德国民议会,制定统一的宪法,以建立同意的君主立宪制国家。1848年5月18日在法兰克福召开了法兰克福议会。在如何实现国家统一的问题上,明显分为大德意志派和小德意志派。最后制定的《德意志帝国宪法》随着三月革命的失败而废除。 三、东南欧民族解放运动 1、捷克的民族独立运动 2、匈牙利民族解放战争 3、意大利反奥独立战争 4、波兰民族独立运动 四、习题
(1)思考题:
1、简述1848年代德意志民主解放运动。
2、简述法国从波旁王朝复辟到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历史发展线索。 (2)名词解释“
1、法国七月王朝 2、法国二月革命 3、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4、1848年意大利革命 5、法兰克福议会
第七节 美国内战(1861—1865年)(很重要) 一、19世纪上半期的美国
1、两种制度的矛盾与冲突:美国在殖民地时代就存在的北部资本主义自由劳动制度和南部黑人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制度,在独立后随着美国西部的开发逐渐显示出对立矛盾。到19世纪时,这两种矛盾更达到尖锐的程度。主要表现在对西部土地的争夺、对国会议席的争夺、总统的竞选、奴隶制的存废等问题上。
2、废奴运动:其中围绕废除与保存奴隶制的问题,美国北方与南方发生了尖锐的冲突。从19世纪初就开始了废奴运动,到30年代发展成“地下铁道“运动,50年代达到高潮,并伴随着奴隶的起义。 二、内战进程
1、林肯当选总统与内战爆发:1854年共和党成立后就以反对奴隶制扩张为宗旨。1860年林肯被推举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他的品德与政治主张使他当选为美国第16届总统。林肯的当选使南方奴隶主陷于绝望,首先从联邦分裂出去,并主动挑起内战。
2、内战的两个阶段和北方胜利:第一阶段1861年4月-1862年底 、第二阶段1862年底-1865年4月。在第一阶段,由于没有废除奴隶制,北方处于不利境地。在第二阶段,由于林肯政府颁布了《解放宣言》和《宅地法》,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扭转了战局,并最终战胜
了南方,取得了内战的胜利。
三、战后南方重建(1865—1877年)
1、约翰逊重建时期:从1865-1866年,在约翰逊任总统时期,实施宽容南方奴隶主的重建方案,结果引起南方奴隶主的复辟,导致黑人和广大白人群众的不满,共和党激进派结束了约翰逊的重建。
2、共和党激进派重建时期:从1867年起至1877年,美国进入共和党激进派重建时期,颁布了《黑人公民权利法案》,并对南方进行军事管制。最后,共和党与民主党达成妥协而结束重建。
3、美国内战的历史意义:扫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使美国迎来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高潮,奠定了美国大国地位崛起的基础。 四、习题
(1)思考题:
1、分析美国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间的矛盾与冲突。 2、怎样理解《宅地法》与《解放宣言》的历史作用? 3、如何评价战后美国南方的重建?
4、简述美国内战的背景、内容和历史意义。 (2)名词解释: 1、林肯 2、《宅地法》 3、《解放宣言》 4、密苏里妥协案 5、堪萨斯内战 6、约翰·布朗起义 7、“地下铁道 ” 8、废奴运动 9、德里特.斯考特申诉(1857年) 10、《堪萨斯内战 —内布拉斯加法案 》 11、哈丽特.塔布曼 12、葛底斯堡大捷(1863年7月)13、格兰特 14、共和党 15、《大赦宣言》 16、《黑人法典》 17、安德鲁.约翰逊 18、三K党 第八节 俄国农奴制改革(很重要) 一、俄罗斯的崛起
1、俄国农奴制的形成:到17世纪末,俄国已成为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此时,俄国盛行封建农奴制,95%以上的农民是农奴。 2、17世纪彼得大帝的改革 :但是与西欧相比,俄国却十分落后。为此,彼得一世开始了大踏步的改革,在军事、工商业上进行了改革,还吸收和借鉴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从而使俄国迅速崛起。
3、18世纪叶卡特琳娜的统治:1725年彼得一世死后,俄国出现了争夺权利的混乱局面,直到叶卡特琳娜上台局势才稳定下来。她实施“开明君主制”,加强贸易保护主义,强化农奴制,大肆对外进行扩张,使俄国成为地跨欧、亚、美三洲的大帝国。 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农奴制危机的加深
1、资本主义的发展:19世纪上半期,俄国的工场企业有较大发展。雇佣工人的增加,新技术和机器的使用,工业生产显著增长,是封建农奴制经济走向世界崩溃的重要标志。
2、农奴制加速瓦解:随着商业性农业的发展,自由雇工的使用,破坏了农奴制经济的基础,农奴制经济趋于瓦解。但是农奴制度严重阻碍着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提高,使俄国越来越落后于西欧。农奴制危机继续加深。 三、革命形势的出现
1、革命民主主义思潮: 从19世纪40年代起,俄国解放运动由贵族革命家时期进入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主义时期,他门有一些代表人物,他们进行反对农奴制和专制主义的斗争。
2、阶级矛盾的激化与克里米亚战争的教训:1859-1861年,俄国曾出现农民运动的高涨。这种形式和俄国在1853-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中遭到惨败而留下深刻的教训,终于使沙皇政府进行了重大改革。 四、农奴制度的废除
1、2月19日法令(1861年):1861年俄历2月19日亚历山大二世正式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特别文告。2月19日法令包括《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的一般法令》等17个文件。2月19日法令只适用于欧俄大部分地主农民。
2、1863—1874年其他领域的改革:随后,沙皇政府又在政治上层建筑领域进行了一些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包括建立地方自治机构,司法改革,军事改革,财政和教育改革等。
3、农奴制改革的历史意义:是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但改革极不彻底。 五、习题
(1)思考题:
1、论述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历史意义。 2、简述彼得一世的改革。 3、、简述叶卡特琳娜二世的统治。 (2)名词解释:
1、彼得一世 2、叶卡特琳娜二世 3、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思潮 第九节 日本明治维新(很重要) 一、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
1、资本主义的产生:在德川时代,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开始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以商人为代表的商业资本直接控制生产,是日本资本主义因素产生的一条重要途径。在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一些生产部门,工场手工业已开始占据统治地位。
2、幕府统治的危机:表现在阶级矛盾的激化,主要指地主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统治阶级内部之间的矛盾,指下级武士和上层武士之间的矛盾。下级武士进一步分化,他们之中的一些人开始接触到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从而成为资产阶级的代言人。就国际环境而言,日本此时又面临着半殖民地化,以美国开头,英、俄、荷等国相继迫使幕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二、倒幕运动 1、“尊王攘夷”与“公武合体”:改革的武士进行的倒幕运动首先经历了“尊王攘夷”,即抬出天皇反对幕府来对抗半殖民地化。后来又提出天皇与幕府合作来迫使幕府改革的“公武合体”。 2、倒幕派与幕府之间的斗争:主要有“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八一八政变”、“禁门之变”、二次征长战争。在这一过程中,尊攘派开始转化为倒幕派了。 3、“戊辰战争”(1868年):1867年天皇发布“王政复古”大号令,导致幕府发兵京都,于是在1868年幕府与以萨长为主力的政府军在京都附近的鸟羽、伏见发生激战,德川幕府失败。再经过历时一年半的国内战争,政府军彻底扫除了幕府的残余势力。这场战争被称为“戊辰战争”。
三、明治政府的资产阶级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六方面: 1、“奉还版籍”、“废藩置县”:
2、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和取消武士特权 3、土地改革 4、“殖产兴业” 5、“文明开化”
6、制定宪法和召开国会 7、明治维新的意义 习题
(1)思考题:
1、什么是明治维新?简述它的背景、内容和历史意义。 (2)名词解释: 1、倒幕运动 2、“戊辰战争” 3、德川幕府 4、《日美条约》 5、“安政大狱” 6、“樱田门之变” 7、“八一八政变” 8、“禁门之变” 9、“征长战争” 10、《五条誓文》 11、岩仓使团 12、大久保利通 13、木户孝允 14、伊藤博文 第十节 德意志的统一(很重要)
一、19世纪50—60年代的德意志
1、神圣罗马帝国的衰退与奥帝利帝国的形成:自中世纪后期起,神圣罗马帝国就开始一步步走向衰落。三十年战争更使它四分五裂。1806年8月拿破仑迫使奥国皇帝解散了“神圣罗马帝国”。之后,奥地利成为最大一个邦国,称奥地利帝国。
2、普鲁士王国的兴起:勃兰登堡选帝侯从波兰国王处得到普鲁士公国,又利用战争机会,先后使普鲁士公国独立出波兰,并获得普鲁士王国的称号。
3、1848年革命后德国经济的发展:1848年革命没有使德国完成统一,也没有摧毁各邦国的封建统治。但是普鲁士维持了1848年以来的宪政形式,这十分有利于普鲁士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表明它正向通过改革的道路向资本主义过渡。
4、德国统一的道路问题:由于关于德国统一问题一直存在大德意志道路和小德意志道路的分歧,普鲁士与奥帝利之间展开了竞争与斗争。 二、俾斯麦的政策(1862年)
1、普鲁士的军事改革:普鲁士要担当统一大任,就必须加强实力。便于1860年开始了军事改革。 2、“宪法纠纷”(1862-1866年)与俾斯麦的“铁血政策”:因为增强军事力量而大幅度增加军事预算,在议会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应。于是发生了“宪法纠纷”。为此,俾斯麦实施强硬的“铁血政策”强制推行了军事改革,为德国统一做好了准备。 三、德国的统一
1、三次王朝战争:包括1864年对丹麦战争、1866年普奥战争、1870年普法战争。 2、德国统一的历史意义:完成了向资本主义国家的过渡。 四、习题
(1)思考题:
1、德国统一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如何认识俾斯麦的“铁血政策”? 3、理解德国统一的道路与方式。 4、简述普鲁士王国的兴起。 (2)名词解释:
1、俾斯麦 2、宪法纠纷 3、普奥战争 4、普法战争
第十一节 19世纪后半叶英、美、法、德、日等国的政治法律制度与社会政策(重要) 一、英国政党政治
1、两党政治的形成: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后,传统的托利党和辉格党转变成保守党与自由党,并开始两党轮流执政的萌芽。50-60年代,经济和政治上自由主义的发展给英国带来了繁荣,于是工人阶级和中下资产阶级又提出了扩大选举权、完善议会制的要求。并在1867年进行了第二次议会改革,扩大了选民的范围。此后,两党制逐渐形成并完善。
2、自由主义改革:从19世纪后半起起,自由党和保守党比较固定的轮流执政,分别进行了自由主义改革。
自由党的改革是在首相格莱斯顿任上进行的,主要有:文官制度改革、教育制度改革、议会选举制度改革、军事、司法和地方行政机构改革、调整同工人的关系。
保守党的改革是在首相迪斯累利任上进行的,有:社会改革(工人劳动立法和社会福利法规)、教育改革等。 英国自由主义的改革不仅促进了英国社会政治经济的进步与发展,而且也对其殖民地发挥了作用。 二、美国两党制与政治民主
1、美国两党制的形成:美国在南北战争之后,逐渐形成了共和党与民主党交替轮流执政的格局。两党的组成与施政日趋接近,都为垄断资产阶级服务。
2、美国两党的对内政策,主要表现在:
经济政策上,包括关税问题、垄断组织问题、货币问题。 政治政策上,包括黑人运动、劳工运动和农民运动。 三、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建立:主要知识点有:(1)拿破仑三世的上台与第二帝国的建立(1852年12月)(2)拿破伦三世的改革:从集权统治到自由主义改革。(3)第二帝国的统治危机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1875年)
1871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的失败,导致了巴黎 9月4日革命,法兰西第二帝国瓦解。之后,成立了巴黎公社。新上台的资产阶级梯也尔政府与普鲁士签订了屈辱的《巴黎和约》,法国同意割地和赔款。梯也尔政府在镇压了巴黎公社和稳定了局势后,与保王党各派、共和党各派达成协议,于1875年制定出,史称1875年宪法。依宪法成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但是共和制并不稳固,保王党各派总想建立君主制度,于是围绕共和制的巩固问题,各派展开了斗争。 3、法国多党制的产生与共和制的巩固 共和国前期(1879-1899年),由共和党温和派执政,主要进行了反教权主义斗争,颁布了1884年宪法,经历了布朗热事件(1887-1889年)、德雷福斯案件(1894年)和巴拿马丑闻(1892-1893年),基本使共和制稳定下来。 共和国后期后期(1899-1914年),由共和党激进派与其他党派联合执政,主要进行了反教权主义斗争、政教分离和镇压工人运动。 四、德意志帝国
1、1871年宪法与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德国统一后,于1871年制定了宪法,建立起德意志帝国。这部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却又不受议会辖制的半专制制度。
2、俾斯麦的专制主义高压政策:在帝国宰相俾斯麦执政时,一面加强普鲁士的地位,另一面强化皇帝的专制主义。为此,他进行了反对自由主义、反对反普鲁士化政治势力(“文化斗争”)和反对社会主义(颁布《非常法》)的一系列斗争。 3、俾斯麦的改革:他还注意缓和社会矛盾,所以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包括: 经济政策方面:发展资本主义
政治政策方面:承认政党合法和政党议会政治
社会文化教育政策方面:实施义务教育和社会福利政策 4、威廉二世的专制 五、日本近代天皇制
1、自由民权运动(1874—1884年)
发生背景:因为明治维新后,日本保留了太多的封建残余,富农、中小资产阶级、底层的广大群众、知识分子与自由职业者对此不满,再加上西方启蒙思想在日本的传播,于是,中小资产阶级、农民和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压迫宪政、要人权、要自由主义的运动,即自由民权运动。
运动主体及要求:中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和农民、要求宪政、人权、减轻地税、修改不平等条约
代表人物与派别:主要代表人物有板垣退助和片冈健吉、大隈重信等人。该运动分民权主义和立宪主义两派。
运动过程及影响:从创立“立志社”到全国性的民权组织“爱国社”成立,再到提出建议书,迫使天皇开国会和公布宪法。于是相继产生了自由、改进和帝政三个政党。板垣等人最后与政府妥协,自由民权运动以失败告终。
帝国宪法与天皇制的确立:自由民权运动虽然失败,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走宪政道路。最后决定仿效德国,于1889年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了天皇制政体。
天皇制的特点:属于立宪君主制,但保留有明显的专制主义。其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的,又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 六、习题
(1)思考题:
1、简述美国两党制的内容及意义。 2、阐述法国共和制的确立与巩固。 3、简述英国的自由主义改革。
习题
(1)思考题:
1、什么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它的实质和影响如何? 2、简述国际联盟建立的背景、内容与实质。 (2)名词解释: 1、《凡尔赛条约》 2、《色佛尔条约》 3、《四国条约》 4、《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5、《九国公约》 6、《圣日尔曼条约》 7、《纳伊条约》 8、《特里亚农条约》 10、威尔逊 11、巴黎和会 12、《国际联盟盟约》
第九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较重要)
第一节 “战时共产主义”与苏联的“新经济政策”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1、苏俄经济处于崩溃边缘:由于一战,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外反革命叛乱的干扰,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苏俄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工农业生产严重下降,各大城市粮食奇缺,工厂企业无法开。为了战胜国内外敌人的猖狂进攻,苏维埃政府宣布共和国实行军事管理,把国家的一切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全部纳入军事轨道。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影响:在经济上,对工业实行集中化领导和国有化政策;在农业上采取余粮征集制;在商业领域,废除商品买卖关系及自由贸易制度。对反对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削弱了工农联盟的基础,遭到人民群众的反对,不少地方发生农民暴动。其中以1921年喀琅施塔得士兵叛乱影响最大。 二、新经济政策
1、新经济政策的制定: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决定由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与结果:该政策的核心内容是:粮食税、租赁制及租让制、自由贸易以及国营企业的内部经济核算。其中,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是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它使苏俄战时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社会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达到大规模调整,正确地解决了经济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过渡的理论问题。实践证明,新经济政策完全是正确的,在短短几年中就取得了巨大成就。 习题
(1)思考题:
1、苏联为什么要实行新经济政策?其内容、实质如何?有什么意义? 2、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背景、内容与影响。 (2)名词解释:
1、粮食税 2租赁制 3、租让制 4、余粮征集制 5、喀琅施塔得士兵叛乱 第二节 德国十一月革命
一、一战后期德国社会政治经济状况:
战争后期,德国国力由于战争而消耗殆尽。战争使200多万德国人死于前线。国内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二、十一月革命的发生及其进程 1、基尔水兵起义(1918年11月):1918年10月,德国统帅部命令驻基尔港的海军向英国舰队做冒险而无谓的进攻,导致1918年11月基尔水兵和工人举行武装起义,推翻德国君主制政府。
2、艾伯特资产阶级政府与德国共产党:德国组成以艾伯特为首的资产阶级政府。与此同时,德国工兵代表苏维埃政府成立。1918年12月德国共产党也成立,并提出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3、1919年1月柏林武装起义的失败与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1919年1月5日柏林工人举行示威游行,并发展成武装起义。起义失败后,4月慕尼黑工人和士兵也举行起义,建立了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最后在资产阶级发动武装的镇压下被颠覆。 4、《魏玛宪法》:1919年2月,艾伯特政府在德国南部的魏玛召开国民会议,通过了《魏玛宪法》,艾伯特当选为资产阶级共和国总统,从此,德国进入了资产阶级魏玛共和国时期。 第三节 匈牙利革命
一、一战后匈牙利的社会政治经济:
一战后期,匈牙利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异常尖锐。 二、匈牙利共和国成立(1918年10月)
1918年10月30日-31日夜,匈牙利爆发了布达佩斯工人与革命群众的武装起义,推翻了匈牙利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以卡罗利为首的社会革命党人及资产阶级的联合政府,宣布建立共和国。 三、匈牙利革命政权的建立及其经验教训
1、匈牙利共产党与匈牙利革命的迅猛发展:由于一战结束后,匈牙利经济濒于崩溃,1918年匈牙利共产党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匈牙利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卡罗利资产阶级政府在无产阶级斗争中名存实亡。
2、帝国主义干涉与法西斯专政建立:革命形式的迅猛发展导致协约国帝国主义的干涉,匈牙利共产党与社会党合并,丧失了主动权,对敌人的无理要求妥协,致使革命失败。1919年11月前奥匈帝国将军霍尔蒂自爱帝国主义支持下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第四节 共产国际(非重点) 一、共产国际产生及初期活动 1、共产国际的建立
2、共产国际的初期活动(一大至四大) 二、共产国际的后期活动及其历史意义 1、共产国际召开“七大” 2、共产国际的历史意义 三、习题
(1)思考题:
1、共产国际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2、共产国际“七大”召开的背景、内容、意义及其评价。 3、匈牙利革命失败的原因与教训是什么?
4、比较俄国十月革命、德国十一月革命与匈牙利革命的异同,谈谈你对无产阶级政权及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看法。 (2)名词解释:
1、德国十一月革命 2、库恩.贝拉 3、《魏玛宪法》 4、柏林一月武装起义 5、基尔水兵起义 6、斯巴达克联盟 7、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 第五节 印度甘地主义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重要) 一、一战后英国的殖民统治与印度社会经济政治状况 1、《孟太古-柴姆斯福德改革方案》:一战中为了稳固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阻止印度国内外革命形势的发展,1918年7月6日殖民当局公布了《孟太古-柴姆斯福德改革方案》,但立即遭到印度人民的强烈反对。 2、“罗拉特法案”:1919年3月英国殖民当局决定对印度民族革命斗争采取强硬立场,制定了《罗拉特法案》,结果更加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二、甘地与甘地主义
1、甘地:以甘地为首的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为了这次运动的领导核心。甘地出身于一个土邦贵族家庭,曾经留学英国。后当律师。在南非接触到非暴力的思想。1915年回到印度后很快就成为了印度国大党的领导人。
2、甘地主义:是一种三位一体的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政治与宗教相结合的理论体系。它包括思想理论、实质、意义三个方面。甘地主义得到印度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
三、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开展与特点
1、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20-1922年):由于1919年4月10日的“阿姆利则惨案”,促使国大党在1920年12月召开那格普尔年会,决定采取甘地起草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使革命分三步走。1922年2月4日的“曹里曹拉事件”的发生,使国大党于1922年2月22日召开巴多里奥年会,通过了“巴多里奥协议”,停止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德里协定》(1930-1931年):20年代后期,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重新高涨,1928年12月国大党召开加尔各答年会,宣布从1930年1月26日起为印度独立日,通过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决议。1930年3月甘地发起“食盐进军”,开始了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31年1月甘地与英国总督欧文签定《德里协定》,又称《甘地-欧文协定》,国大党放弃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第六节 土耳其的凯末尔主义与改革(重要) 一、一战后土耳其的政治经济状况与民族危机
土耳其作为战败国,面临领土被瓜分、民族被分割、国家被宰割的危险境地。且经济陷入崩溃。 二、凯末尔与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
1、凯末尔:他是民族资产阶级的杰出代表。他的个人经历使他在国内民族解放斗争中拥有很大影响。
2、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 1920年初,民族资产阶级走上了与土耳其苏丹政府决裂的道路。4月23日组成以凯末尔为首的资产阶级新政府。土耳其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使帝国主义支持的国外势力进行干涉,土耳其民族解放运动进入高潮。1921年土耳其国民军打败希腊侵略军,以《洛桑条约》取代了不不平等的《色佛尔条约》。 三、土耳其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与资产阶级改革
1、共和国建立:1923年10月,大国民议会通过决议,宣布成立土耳其资产阶级共和国,选举凯末尔为总统。结束了奥斯曼帝国长达600多年的反动统治。
2、凯末尔主义:在革命中,凯末尔主义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内容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共和主义、民族主义、平民主义、国家主义、世俗主义和改革主义。
3、经济领域的改革:资产阶级共和国首先在经济领域进行了改革。包括工业领域和农村经济领域的改革。 4、政治领域的改革:包括颁布资产阶级的宪法、法律、规定人民的自由、民主和平等的基本人权。
5、文化教育领域的改革:包括学习西方文化、实施小学义务教育、进行文字改革、废除旧的社会陋俗,实行男女平等等。
6、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使土耳其由一个落后的宗教封建国家,逐渐转变为一个具有资产阶级道德规范、经济比较发达的资产阶级国家。
第七节 卡德纳斯改革
一、20世纪初墨西哥社会状况与卡德纳斯改革的开始(1934年) 1910年至1917年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虽然建立起资产阶级国家,但国家经济命脉控制在外国垄断资本手中。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使墨西哥也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阶级对立十分尖锐。1924年卡德纳斯当选为墨西哥总统,由此开始了改革,主要有: 二、政治上发展资产阶级民主
三、打击外国垄断资本对国民经济的控制 四、土地改革
五、文化教育与对外政策 六、习题
(1)思考题:
1、分析并总结一战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与类型。 2、简述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
3、简述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过程与意义。 4、评析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2)名词解释:
1、甘地与甘地主义 2、凯末尔主义 3、“护权协会”4、《洛桑条约》 5、《甘地-欧文协定》 6、“阿姆利则惨案” 7、那格普尔年会 8、“曹里曹拉事件” 9、“巴多里奥协议” 10、《孟太古-柴姆斯福德改革方案》 11、“罗拉特法案” 第八节 西方国家的恢复与调整(非重点,基础知识了解) 一、20年代的英国
1、英帝国在战后的衰落:经济实力衰退、社会动荡不安。
2、英国国内斗争与1926年大罢工:国内斗争主要体现在坎贝尔案件、“季诺维也夫信件”。1926年5月4日开始了英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煤矿工人大罢工。7个月后失败。
3、爱尔兰自治与殖民地斗争:爱尔兰民族解放运动在一战中开始,英国政府采取怀柔和镇压的两面政策。1921年签定英爱协定,规定爱尔兰南部26个郡独立,成立了独立的爱尔兰联邦。而北部的6郡则未能解决其宗主权问题。
1926年英国帝国会议,同意英帝国与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南非联邦、爱尔兰联邦等共同组成英联邦,联邦内,各成员国完全自由平等,各自治领均为主权独立的国家,承认英国国王为英联邦最高元首。1931年威斯敏斯特法批准了该会议的决议。 二、20年代的法国
1、战后初期法国的“相对稳定”:法国工人革命运动相对处于低潮。统治阶级推行了一些民主与社会的进步措施。 2、“左翼联盟”政府的内外政策:1925年5月“左翼联盟”政府成立。对内推性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与和平主义。对外对德国采取现实主义的立场与缓和政策。 三、20年代的美国
1、政治保守时期与“相对稳定”:1919年美国共产党成立。20年代初美国垄断资产阶级掀起了反布尔什维克运动(包括帕麦尔大逮捕,萨科、范齐蒂事件)和限制移民。与此同时,国内种族主义开始泛滥。 2、“柯立芝繁荣”:1924-1928年,美国在柯立芝任第30任总统时,经济出现空前繁荣。 四、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
1、魏玛共和国的建立(1919年7月):由《魏玛宪法》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总统联邦制国家。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思想。 2、魏玛共和国的内外政策:对内镇压保王分子和工人运动。对外抵制法国的“鲁尔危机”。 五、战后初期的意大利 1、战后初期工农运动高涨
2、法西斯运动兴起:1914年意大利第一个法西斯组织产生。墨索里尼加入进来。一战后,墨索里尼创立了新的法西斯组织——“战斗的法西斯”。1921年改名为国家法西斯党。1922年10月,墨索里尼法西斯上台。 3、墨索里尼的对内政策:对内实行法西斯独裁,建立法西斯集权体制。 六、习题
(1)思考题:
1、简述20年代资本主义繁荣与“相对稳定”的实质。 2、理解法国“左翼联盟”政府的实质。 (2)名词解释:
1、英国1926年大罢工 2、“柯立繁荣” 3、魏玛共和国 4、“相对稳定”时期 5、墨索里尼与法西斯运动 6、1921年英爱协定 7、《贝尔福宣言》 第九节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很重要) 一、列强与苏俄的外交斗争
1、热那亚会议:1922年4月欧洲经济合作会议在意大利热那亚圣乔治宫召开,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参加了会议。围绕债务与经济合作
问题,由于苏俄与协约国无法达成协议,热那亚会议以失败结束。
2、拉巴洛条约:1922年4月苏俄代表团充分利用帝国主义集团内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在热那亚近郊德国代表团所在地拉巴洛进行谈判,正式签定了《拉巴洛条约》,使英、法帝国主义所精心编织的凡尔赛体系受到沉重打击。 二、列强围绕德国赔款问题的矛盾与斗争 1、德国赔款问题与“鲁尔危机”:德国赔款问题是一战后国际关系的一个主要问题。《凡尔赛条约》对德国赔款总额与赔款方式以各个战胜国对战争赔款的分配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因此,德国赔款问题成为协约国在20年代争夺斗争的一个主要内容。1921年协约国赔款委员会作出了德国赔款数目的决定。但是战后德国经济崩溃,无法履行赔款。结果爆发了震惊世界的1923年鲁尔危机。 2、“道威斯计划”:1924年由美国银行家道威斯提出的解决德国赔款问题的计划。它的通过有利于战后德国经济的复苏。其结果,将赔款大权从法国手中转移到英、美手中。 3、“杨格计划”:1929年美国杨格委员会提出的新的德国赔款方案。该计划加快了德国经济潜力的恢复与发展,对法西斯崛起产生不利影响。
4、胡佛缓债令:德国受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以财政困难为由,向美国提出延缓赔款。1931年美国总统胡佛同意延缓一年,即“胡佛缓债令”。
三、20年代的国际和平 1、《洛迦诺公约》:1925年10月5日至16日,英、法、比、德、意、捷克、波兰7国在瑞士的洛迦诺举行首脑会议,签定了《洛迦诺公约》。该条约是德国在一战后首次与协约国订立的一个平等条约,为德国在欧洲确立政治大国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2、裁军与《巴黎公约》(1928年) :从20年代后期起,列强开始了所谓裁军活动。法国带头发动新的和平运动。1928年8月27日,英、法、比、意等15个国家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签定了《巴黎和约》,又名《白里安—凯洛格非战公约》,苏联后来加入非战公约,但它从一开始就是帝国主义制造的一场空前的政治骗局。 第十节 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较重要) 一、30年代大危机(1929—1933年)
1、大危机的发生:1929年至1933年,从美国开始出现了经济大危机,其规模之大,几乎涉及所有资本主义国家。
2、危机的影响:在农业领域、工业领域、金融流通领域、商业领域、对外贸易领域和社会就业领域均发生了严重影响。它的发生是资本主义经济固有矛盾规律性发展的结果,也是由于20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世界“过度繁荣”的结果。 二、罗斯福与罗斯福新政 1、“新政”的提出:1932年罗斯福就任美国第37届总统,为了解决危机,他首先在经济领域推行“新政”。 2、“新政”的推行与结果:“新政”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在金融流通领域、工业领域、农业领域、社会保险与救济领域内推行改革与调整。重要的法案有:《紧急银行法》、《全国产业复兴法》(新政的核心与基础)、《公平竞争法》、《农业经济调整法》、《农业信贷法》、《社会救济条例》、《联邦紧急救济法》、《社会保障条例》。 三、习题
(1)思考题:
1、简述20年代国际关系的特点及实质。 2、阐述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与意义。 3、怎样评价罗斯福新政? (2)名词解释:
1、鲁尔危机 2、道威斯计划 3、杨格计划 4、洛迦诺公约 5、巴黎公约 6、30年代大危机 7、热那亚会议 8、拉巴洛条约 第十一节 德日法西斯的崛起(很重要) 一、德国法西斯主义的兴起
1、法西斯运动产生的背景:初期它是作为一种小资产阶级的激进主义运动而出现的。德国作为战败国接受战胜国的宰割;具有浓厚的军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传统;德国拥有民族复仇心理。
2、纳粹党与希特勒:1919年1月德国工人党产生,是纳粹党的起源。9月希特勒加入后,为之制定了党纲,提出了一系列民族主义、社会沙文主义和小资产阶级激进主义的思想,并将其改名为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即纳粹党。还设计了党旗与党徽。1923年发动“啤酒馆政变”失败。在三十年代经济大危机中重新崛起。1930年9月参加国会选举,一举成为德国第二大政党。
3、第三帝国的建立及其专制独裁统治:1932年7月纳粹党在国会选举中成为第一大党。1933年1月30日被总统兴登堡任命为德国总理。1934年3月兴登堡去世,希特勒继任总统,并将总统与总理职位合二为一,称为元首,建立德意志第三帝国。之后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实现了其法西斯专制独裁统治。
4、疯狂扩军备战: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后,便开始在经济领域实施全面军事化,为实现法西斯侵略扩张而扩军备战。到二战前,德国的军火生产已远远地超过了英、法、美任何一个帝国主义国家。 二、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1、日本法西斯运动的产生:日本法西斯运动的发展有两条线索:一是民间法西斯运动的发展,二是日本军部法西斯运动的发展。这两条线索在日本法西斯运动中相互交织,互相影响。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发生后,由于日本有浓厚的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对工农运动及各种民主进步力量进行镇压和残酷迫害,致使法西斯团体与极右组织纷纷出现。
2、民间与军部法西斯运动的发展:日本最早的右翼反动团体及其运动,开始于19世纪80年代,最有代表性的组织是1881年成立的玄洋社。还有1901年的黑龙会。它主要服务于日本侵略中国的目的。一战后,日本民间法西斯运动蓬勃发展起来。著名的有1918年10月成立的老壮会,其法西斯领导人物有北一辉、大川周明、满川龟太郎、岩田富美等。以后从中分化出许多法西斯组织。20年代后,日本军队法西斯运动才发展起来。“革新军制、改造国家”为军部法西斯运动的主导思想。1929年成立的一夕会是军部最大的法西斯组织。其代表人物有:东条英机、冈村宁茨、永田铁山、板垣征四郎等,试图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由军部领导的军部法西斯独裁统治。
3、法西斯政权的最终建立:从30年代开始,军部法西斯少壮派就不断制造以武装政变和政治暗杀为内容的法西斯极端事件,于是,迅速加快了日本军部法西斯化的步伐。1932年“五一五政变”结束了日本历史上的政党政治,开始了日本军国主义统治的时期。但是,围绕法西斯对外扩张的程序和方式问题,军部内部产生分歧,又分为两大派:皇道派,由下级军官组成,代表人物是荒木贞夫;统制派,由中高级军官组成,代表人物是林铣十郎、东条英机和永田铁山。1936年2与26日,皇道派发动了“二.二六政变”,失败后,确立了统制派在日本陆军中的统治地位。1936年9月3日,法西斯分子广田弘毅组阁,标志着日本军事法西斯专制体制的确立。1937年,近卫文磨内阁上台,为全面侵华做好准备,远东战争策源地形成。 第十二节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斯大林模式”(基础知识了解) 一、苏联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及实践
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宣告苏联成立,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1925年通过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路线。随后,完成了“一五计划”和“二五计划”。期间,还掀起了“斯达汉诺夫运动”,使苏联在30年代后期成为发达和强盛的社会主义工业国家。
二、农业集体化运动的方针与实践 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召开,制定了苏联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的路线。到1932年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已成为苏联农业经济的主体形式。 三、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及其存在的问题
它使苏联从一个以小农经济为主的经济落后的国家,变成为一个完全独立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农业集体化的过火行为与极左,给社会主义经济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四、围绕“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党内争论:
从1924年列宁逝世后,先后出现了托洛茨基派与以斯大林为首的俄共布之间的斗争,“新反对派”与斯大林的斗争,“托季—联盟”与斯大林为首的俄共布之间的斗争。最后斯大林为首的俄共布取得了胜利。 五、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的“反布哈林斗争”
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冒进与错误,首先出现了粮食危机。于是遭到了政治局委员布哈林的反对,并得到了人民委员李可夫、托姆斯基的支持,最后,斯大林通过批判布哈林等反对派,获得了胜利。 六、肃反运动与斯大林绝对权威的树立
1934年12月1日基洛夫被害,苏联掀起了肃反运动。到1936年达到高潮,1939年肃反逐渐结束。
在这一过程中树立了斯大林的绝对权威,并形成了斯大林模式。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它是由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这一体制在政治方面的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领导终身任职,基本不受群众监督。权力愈来愈集中于个人手中,最后形成个人高度民主集权制度。经济方面的特点是,建成了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体制。它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这一模式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忽视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 七、习题
(1)思考题:
1、简述日本法西斯运动的特点与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2、简析希特勒纳粹政权建立的背景、过程与后果。 4、苏联肃反运动的经验教训是什么? 5、怎样理解斯大林模式?
6、简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2)名词解释:
1、纳粹党 2、德意志第三帝国 3、“国会纵火案” 4、“二二六政变” 5、布哈林 6、希特勒7、肃反运动 8、基洛夫事件 9、托洛茨基 10、托-季联盟 11、斯达汉诺夫运动 12、啤酒馆政变 13、皇道派 14、统制派 15、“五一五政变” 第十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很重要)
第一节 大战前夕法西斯国家的扩张与欧美大国的对策 一、德国法西斯打破《凡尔赛条约》的束缚
1、退出国际裁军会议:1933年德国法西斯借口军备平等没有得到满足,宣布退出国际裁军会议。 2、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1935年德国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3、《英德海军协定》的签订与斯特莱沙阵线的破产:1935年4月17日,英、法、意三国在意大利的斯特莱沙召开会议,建立了“斯特莱沙阵线”,但毫无任何实效。与此同时,1935年6与18日,英、德又秘密签订《英德海军协定》,从而解除了《凡尔赛条约》对德国海军的限制,刺激了德国法西斯的扩军备战。
二、德意法西斯的侵略扩张与英美法的“不干涉政策” 1、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占领了中国东三省。但是美国的不承认主义和国际联盟的妥协政策,助长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
2、意大利法西斯侵略埃塞俄比亚: 1935年10月意大利发动了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到1936年占领了埃塞俄比亚。 3、美国第一次中立法:1935年8月美国通过《中立法》,禁止把武器卖给意埃双方。
4、德国进入莱茵非军事区与英法的妥协态度:1936年3月7日德军进入莱茵非军事区,制造了“莱茵兰事件”,但是英法对此只进行了谴责,对德国法西斯采取了妥协态度。
5、西班牙内战与美国第二次中立法:1936年7月西班牙爆发内战,德、意法西斯派军队直接干涉。但是英、法却成立“不干涉西班牙委员会”。美国于1937年通过第二次《中立法》,采取不干涉政策。
6、轴心国集团的形成:1936年10月意大利和德国结成“柏林—罗马轴心”。1936年11月日本与德国签定《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11月意大利加入进来,三过正式组成“柏林-罗马-东京”三国轴心国集团。 三、苏联的“欧洲集体安全”政策与蒙特娄会议
1、侵略定义公约与苏联加入国联:1933年2月,苏联在日内瓦裁军会议上提出了《侵略定义公约》,同年7月苏联分别与阿富汗、爱沙尼亚、波兰等国签订了关于侵略定义的公约。这对于制止法西斯侵略,结成世界反法西斯阵线发挥了作用。1934年,苏联加入国联。 2、东方公约与苏联建立欧洲集体安全的努力:1935年5月2日,法、苏两国签订《法苏互助条约》,力图共同制止德国法西斯的侵略。5月16日,苏联又与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互助条约,对于促成欧洲安全的实现,起到了一定作用。 3、蒙特娄会议(1936年)与《黑海海峡制度公约》:1936年6月22日到7月20日英、法、日、土耳其、希腊等9国在瑞士的蒙特娄召开国际会议,签定了《黑海海峡制度公约》代替了《洛桑条约》,对于抵制法西斯侵略黑海地区及巴尔干地区有积极作用。 四、德国法西斯的进一步侵略与英法美的“绥靖政策”
1、德国吞并奥地利:1938年3月德国宣布德奥合并。英法再次纵容。 2、慕尼黒阴谋与英法的“绥靖”:1939年德国下一个目标就是吞并捷克斯洛伐克。英、法在德国战争威胁下,一再实行退让、妥协的绥靖政策。终于在1938年9月29日,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召开会议,签定了《慕尼黑协定》,使英法推行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
五、二战前英法苏的激烈斗争
1、英法苏三国谈判:德国法西斯的一再侵略也是英法感到应该威胁,不得不与德国对抗。从30年代末起,英、法开始积极谋求与苏联展开合作。1939年3月起,英国就和苏联秘密接触。4月15日,英、法、苏三国正式开始谈判。但是到8月21日都仍然没有结果。三国谈判的失败,丧失了阻止法西斯侵略和发动世界大战的最后一个历史机遇。
2、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1939年8月23日苏联在谋求欧洲集体安全失败之后,为了对付英、法、美的“祸水东引政策”,利用德国避免两线作战的心理,于1939年8月签定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有效期10年。该政策加快了战争的到来,却为苏联赢得了一年半的和平时间,也暴露了苏联严重的民族利己主义与大国主义的倾向。 六、习题
(1)思考题:
1、分析说明30年代国际关系的特点。 2、分析说明蒙特娄会议的内容与意义。
3、分析苏联从建立欧洲集体安全的努力到签定《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转变。 4、述评二战前英法美对法西斯主义的绥靖政策。 5、简述英法苏三国谈判的过程及影响。 (2)名词解释:
1、侵略定义公约 2、慕尼黑协定 3、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4、轴心国 5、美国中立法 6、西班牙内战 7、斯特莱沙阵线 8、《英德海军协定》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比较重要)
一、德国进攻波兰: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二、西线战役与法国的败降:1939年10月西线战役开始,丹、比、荷、卢等国相继灭亡。1940年6月22日法国也灭亡,7月1日贝当政府迁往维希。
三、不列颠之战:1940年8月9日德国开始了不列颠之战,到1941年5月10日基本结束。英国取得了比列颠之战的胜利。 四、法西斯军事同盟的建立及其在东南欧的扩张:1940年9月,德意日在柏林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此后,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也相继加入。法西斯军事同盟形成。随后在东南欧进行扩张,很快占领了希腊。
五、苏联建立东方战线:从1939年起,苏联就开始在其西部疆界以及与其西部领土相邻的邻国境内,建立了一条从波罗地海到黑海长达2000公里的东方战线。它主要包括的事件:1939年与德军签定《苏德边界友好条约》,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等波罗地海三国签定互助条约,占领三国。10月苏芬战争,占领芬兰的部分地区。1940年占领罗马尼亚的领土。
第三节 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很重要) 一、美国逐渐加入反法西斯阵线
1、修改中立法:1939年11月在罗斯福总统的建议下,美国通过第四次中立法,对“永久中立法”作出修改,允许各交战国在“现款自运”的条件下,购买美国军火。这明显有利于海上力量雄厚的英国。 2、通过《租借法案》:1941年3月11日,美国通过《租借法案》,标志着美国放弃了中立政策,逐渐进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行列。 3、英美两国制定“ABC—1计划”:1941年3月27日,美英两国制定了“ABC—1计划”,进一步协调两国的反法西斯战争战略步骤,规定:美、英作战的重点在于,首先打败德国,然后再在太平洋对日作战,推行先欧后亚的战略。 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1、《同盟国宣言》:1940年6月12日,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南非联邦等国与流亡伦敦的西欧、北欧及东欧等一系列国家的流亡政府建立了同盟关系,发表《同盟国宣言》。
2、英苏莫斯科协定:1941年7月12日,英苏两国在莫斯科签订《关于对德战争中共同行动之协定》,规定两国对德国法西斯战争的一致立场。
3、美英《大西洋宪章》:1941年8月美苏发布《大西洋宪章》,在客观上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联合。 4、美英苏《对俄供应第一号议定书》:1941年9月29日,美、英、苏三国在莫斯科召开会议,商讨共同对德作战及援助苏联等问题,会议签署了《对俄供应第一号议定书》,进一步加强了美、苏、英三国的军事与政治、经济合作关系,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发展。 5、《二十六国宣言》的发表: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发表了《联合国家宣言》,即《二十六国宣言》,明确《大西洋宪章》的宗旨与原则,签字国保证用本国的一切经济和军事资源,用于反法西斯战争,彻底打败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及其仆从国,不与敌国单独签订停战协定与和约。 第四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转折性战役(重要) 一、苏德战争爆发(1941年6月22日)与莫斯科战役 二、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年12月7日) 1、日美谈判的破裂
2、珍珠港事件与美国参战:1942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海军基地,使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同时,英、奥、新、加等20多个国家相继对日宣战,德日也对美国等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三、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年6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役的转折点,苏军的胜利使德军失去了苏德战场的战略主动权,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
四、库尔斯克战役(1943年7月)与苏德战局的发展:
1943年7月至8月,库尔斯克战役的胜利是苏联继斯大林战役后,苏德战场实现战略反攻的又一个重要战役,自此,苏军由全面战略防御转入全面反攻。
五、中途岛战役——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与太平洋战局的发展:
1942年到1943年中途岛战役和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中美军的胜利,是美国在太平洋发动战略反攻的开始。 第五节 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一、北非战场的胜利
1、阿拉曼战役(1942年11月):英军对德意作战,此役沉重打击了德意法西斯在北非战场的军事力量,消除了其对中东的威胁,该战役成为扭转北非战局的关键。 2、意大利投降(1943年9月):1943年5与月美英盟军取得北非战役的胜利,从7月2日开始,早细小里岛登陆。8月16日,西西里战役的胜利,引起了墨索里尼法西斯政权的倒台。9月3日,意大利投降。 二、开罗会议与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
是二战中美英苏三大国召开的第一次首脑会议。主要讨论了盟国对德国法西斯联合作战问题,探讨了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问题。 三、第二战场的开辟与西线战局:
1944年6月6日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失败。 四、苏德战场的胜利发展与东线战局 五、雅尔塔会议:
1945年2月4日—11日,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召开了英、美、苏三国首脑会议,会议作重讨论了战后德国的问题。主要关于德国的占领、赔款和解除法西斯武装等问题,还有关于波兰、联合国的问题,以及三大国对日作战的问题。会议有一个出卖中国利益的《雅尔塔秘密协定》,表明该会议存在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及沙文主义倾向。 六、柏林战役与德国投降(1945年5月8日) 七、波茨坦会议:
1945年7月17日—8月2日在德国柏林西郊波茨坦,美、英、苏三大国召开首脑会议,会议作重讨论了战后德国问题、波兰问题及成立联合国问题。会议还通过了《波茨坦宣言》,提出日本帝国主义必须无条件投降,开罗宣言必须得到实施,日本军队应完全解除武装,日本应交还其所侵占的土地等等。 八、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 九、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十、习题
(1)思考题: 1、简述德波战争。 2、评价东方战线。
3、简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过程及意义 4、分析法国在二战初期迅速失利的原因。
5、阐述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6、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过程及意义。 7、简述不列颠之战。
8、分析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失败的原因。 (2)名词解释:
1、第二战场 2、大西洋宪章 3、柏林战役 4、《二十六国宣言》 5、开罗会议及开罗宣言 6、珍珠港事件 7、《租借法案》 8、中途岛战役 9、阿拉曼战役 10、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 11、库尔斯克战役 12、《联合国家宣言》 13、英苏莫斯科协定 第十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第一节 雅尔塔体系(或体制)与联合国的建立(很重要) 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1、雅尔塔体系的内容:要点包括: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1943年10月)、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28日-12月1 日)、丘吉尔与斯大林关于巴尔干问题的会谈(1944年10月9日-26日)、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4日-11日)、 旧金山会议(1945年4月25日-6月26日)、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17日-8月2日)所有协定之总和。主要有四方面的问题:如何打败法西斯;重新绘制战后欧亚政治地图;建立联合国组织;托管计划。
2、雅尔塔体系的性质:既有进步性,又有消极性。其实质是划分美苏势力范围。 二、联合国的建立
1、联合国的成立:1943年10月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时,中、苏、美、英四国共同发表声明,首次正式提出建立联合国的问题。1944年8
月至9月苏美英中在华盛顿近郊的敦巴顿橡树园对国际联盟问题进行了几次讨论,最后达成“雅尔塔公式”及大国一致原则。1945年4月25日-6月26日在旧金山市召开联合国成立大会,6月25日通过《联合国宪章》与《国际法院规约》。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这天被定为联合国日。
联合国宪章规定了联合国宗旨、联合国的主要机构、联合国的原则等。
2、联合国的早期活动:它主要指从1943年11月到1946年2月期间联合国的一系列活动。 第二节 冷战与两大阵营的对峙(很重要) 一、对战败国的处置
1、五国问题的提出:这主要是指对德日两大侵略元凶的帮凶与仆从国意、匈、罗、保、芬5国的处理问题。苏联与美英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分歧。
2、伦敦外长会议:1945年9月,苏、美、英、中、法五国外长在伦敦召开了伦敦第一届外长会议。主要争执的是意大利殖民地的归属,的里雅斯特的处理和对罗马尼亚政府的承认等问题。
3、巴黎和会:1946年7月29日召开21个国家参加的巴黎和会。于10月15日通过了《五国和约草案》。它的签定过程显示,三大国结成的战时法西斯联盟的基础开始瓦解。苏联与英美间的矛盾日益公开化。
4、五国和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政治、赔款、领土、军事等。它是东西方大国之间既斗争又妥协的产物,其积极意义是主要的。 二、对德国的分区占领
1、盟国管制委员会:1945年雅尔塔会议正式决定了苏美英对德分区占领,同时邀请了法国作为第四国参加占领。四国总司令部组成盟国管制委员会。任务主要是保证各占领区协调行动,并就涉及德国整体的主要问题作出决定。但实际上形同虚设。
2、纽伦堡审判:1945年11月20日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开庭,开始了对纳粹德国首要战犯的审讯和判决。1946年10月1日正式闭庭。
3、战后德国的去向:主要指苏联与美英法在德国占领区的政策的不同打算。最后,法国接受美英的想法,接受美英对德国三个占领区的合并打算。
三、美国单独占领日本
1、盟国最高统帅:主要是苏美关于盟国最高统帅人选问题的争执,最后,苏联同意以美国麦克阿瑟为盟国最高统帅。
2、受降区域划分:对日受降区的划分问题上,美国明显表现了独占日本的意图。从而导致了日本北方四岛被苏联占领,出现战后日苏关于北方领土的争端。
3、远东委员会:苏联为了抗议美国独占日本的政策,经过激烈反对,成立了远东委员会和盟国管制日本委员会两个委员会,但实际并没有改变美国在日本的支配地位。 四、美苏“冷战”的兴起 1、美苏从盟国到对手的演变
(1)美国的全球霸权战略,决定了美国向世界扩张(2)美苏关系的变化,美国的扩张障碍主要来自苏联和共产主义。这必然导致美苏同盟的破裂。
2、美国对苏联“遏制”政策:
(1)东欧、伊朗和土耳其问题;主要是在波兰、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问题上攻击苏联。对苏联在伊朗撤军问题上攻击苏联。在苏土领土纠纷上支持土耳其。(2)丘吉尔的“铁幕”演说: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富尔敦发表《和平砥柱》的演说,即为所谓“铁幕”演说,是第一个冷战的信号。
3、杜鲁门主义和“冷战”的全面展开
(1)希腊和土耳其问题:是美国称霸世界的绝好机会与开始。
(2)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提出援助希腊与土耳其的咨文,是对苏联发动全面“冷战”的宣战书,即被称之为杜鲁门主义,它也是美国对外政策转变的完成。 (3)“柏林危机”:1948年6月由于美英法西占区实行单方的货币改革,引起苏联反对,也实行货币改革,并封锁柏林,出现所谓第一次柏林危机。
五、两大阵营的形成
1、美国的全球性进攻态势
(1)杜鲁门主义的特点及其运用:就是以意识形态的辞藻来掩盖其全球扩张。按照杜鲁门主义进行全球进攻。 (2)马歇尔计划(1947年):主要指援助欧洲的“欧洲复兴计划”。该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与扩大。是美国通过经济手段来达到政治目的。
(3)布鲁塞尔条约组织:1948年3月英、法、比、荷、卢5国在布鲁塞尔缔结了五国《合作和集体防御条约》,有效期50年。其目的是针对苏联的。
2、世界性军事条约网
(1)北大西洋公约:1949年4月北大西洋公约签字,共有12国参加,它是美国组织的最大一个军事同盟,是冷战政策的主要支柱。 (2)美日安全保障条约:1951年9月在旧金山52个国家签订了《对日和约》,中国、印度支那等三国,被排斥在外,同时又签订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规定美国可无限制地驻留日本,并允许设置军事基地。
(3)美国在亚太地区军事体系的建立:从1950年10月起,美国为了挽回其在中国和亚洲侵略政策的失败,加紧在亚太地区建立军事体系。1951年,美国先后同泰国、菲律宾签订军事援助条约、《共同防御条约》,同澳大利亚、新西兰签定《澳新美安全条约》,即《太平洋安全保障条约》,与日本订立《日美安全保障条约》。1953年和1954年先后同南朝鲜和台湾蒋介石签署《共同防御条约》,最终成为“东北亚防御联盟”。1954年,美国又与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泰国和巴基斯坦8国在马尼拉签订《东南亚集体防御条约》,即《马尼拉条约》,成立了“东南亚集体防御条约组织”。1955年11月,又与英国、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巴基斯坦组成了巴格达条约组织。这样,美国终于建立起一个从大西洋经中东到西太平洋的军事条约网。 3、苏联的“安全带”政策
(1)苏联对外政策的两重性:战后初期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的对外政策可概括为“安全带”政策。其主要方面是积极的,即巩固二战的胜利成果,防止德日东山再起,主张对德日战后民主化,但是也有消极的一面,过分强调自己的安全和民族利益,犯有严重的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错误。
(2)对外政策两重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当时内外环境及各种主客观原因决定的。 4、从“共产党情报局”到“华沙条约组织” (1)“共产党情报局”:主要是为了对付“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于1947年成立的。 (2)“经济互助委员会”:于1949年1月成立。
(3)中苏友好同盟条约:1950年成立。它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对反击美国冷战攻势起了积极作用。 (4)华沙条约组织:1955年5月苏联与波兰、捷克、匈牙利等8国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即《华沙条约》,据此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是苏联控制东欧的工具,对帝国主义侵略扩张也起了积极作用。 六、东西方关系的缓和与美苏争霸局面的逐步形成 1、美苏关系的缓和与争夺
(1)赫鲁晓夫的外交战略: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提出了“和平取胜战略”。苏联新上台的赫鲁晓夫也逐渐改变斯大林的对外战略,他提出了一整套争取与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目标。但是他的战略又反映了赫鲁晓夫领导集团尽管野心膨胀,却自感力不从新的矛盾状况。
(2)对奥地利和约的签定:1953年朝鲜停战和1954年日内瓦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决议,是东西方缓和的开始,而对奥地利和约的缔结则是一项重要的突破。1955年5月15日,苏、美、英、法、奥五国外长在维也纳签订了《重建独立和民主奥地利的国家条约》。规定恢复奥地利主权、独立和1938年1月的边界,禁止奥地利与德国合缔结任何同盟,奥地利应组成民主政府等等等。同年,10月,奥地利宣布永久中立,不参加任何军事同盟。
(3)四国首脑会议:1955年7月18日,美国、英国、法国和苏联四国首脑在日内瓦召开会议。主要议程是:有关德国、欧洲安全、裁军和促进东西方之间的接触等等。四国首脑会议是战后东西方首脑首次坐在一起讨论问题。
(4)苏联与联邦德国建交:1955年9月8日,德国总理阿登纳访问苏联,决定双方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5)第二次柏林危机:柏林自1949年分成两部分以后,西柏林由于地位特殊,成了西方进行间谍活动的温床。苏联决心切除西柏林这个“毒瘤”。1958年11月27日,苏联政府向西方三大国发出照会,要求美、英、法在6个月内撤除它们在西柏林的驻军,使柏林成为“自由城市”。美、英、法拒绝了苏联要他们撤军的要求,并宣称苏联如果封锁进入西柏林的通道,它们将不惜诉诸武力。苏联对于以上反映提出了强烈的反映。第二次柏林危机发生。最后,苏联接受美国建议,同意和谈解决。
(6)戴维营会谈:1959年9月赫鲁晓夫前往美国访问,在马里兰州的总统疗养地戴维营,与艾森豪维尔进行了两天会谈,会谈中就美苏关系、德国和柏林问题交换了意见,但谁也不愿作出实质性让步。不过,会谈产生了“戴维营精神”式的美苏缓和。 2、肯尼迪、约翰逊对杜鲁门全球扩张政策的继承
(1)肯尼迪的对外政策:1961年1月,民主党人约翰.肯尼迪当选美国总统,明确提出了“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榄枝”的“和平战略”。还提出了对拉丁美洲的“争取进步联盟”,对西欧的“宏伟计划”,对非洲的“新非洲”政策。 (2)和平战略:所谓“和平战略”,实质就是在实力地位基础上,灵活运用文武两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其矛头首先对准了社会主义国家。强调在和平共处,和平竞争的口号下,通过援助、贸易、旅行、科技和文化交流,设法削弱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对俄国的经济和意识形态的依附状态,从出现在铁幕上的任何裂缝中培养自由的种子。”1963年11月,肯尼迪遇刺身亡后,约翰逊继任总统,几乎完全继承了肯尼迪的外交政策,未作任何重大调整。
(3)入侵古巴:1961年4月,美国装备和训练的反卡斯特罗分子在古巴猪湾登陆入侵失败。
(4)维也纳会谈:1961年6月,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在维也纳会谈两天,主要议题是双边关系、裁军、禁止核试验条约、柏林和老挝问题等。其中,柏林问题是核心。这次会谈成了一场新柏林危机的前奏。
(5)柏林墙事件与第三次柏林危机:维也纳会谈后,赫鲁晓夫决心在西柏林问题上与肯尼迪较量一番。1961年7月,双方开始增兵。8月13日,苏联和民主德国封锁东、西柏林之间的边界,并从15日起,沿着东西柏林的分界线,在东柏林境内修筑起一道“柏林墙”,西柏林人进出东柏林都要经过边境站的检查,还需要办理入境手续。柏林危机进入高潮。不久,赫鲁晓夫冻结了德国和西柏林问题,美、苏关系得以缓和下来。柏林危机的结束,是美苏进行军事对抗后妥协的结果。就在柏林危机期间,美苏双方之间的核军备竞赛迅速升级。 (6)古巴导弹危机:1961年美国与古巴断交,苏联取得了打入美国在西半球势力范围的机会,向古巴提供经济、军事援助。1962年8月,美国U-2高空侦察机在古巴上空发现近程导弹发射场,立刻向苏联发出警告,苏联予以否认。随后,肯尼迪要求苏联立即从古巴撤除所有中程导弹,并采取了严厉封锁和最高戒备状态。一场前所未有的可能触发的核战争危机笼罩着美国和全世界,苏联自知处于劣势,无可奈何地退让了。10月28日,古巴导弹危机结束。它对整个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美、苏都把世界推到了核战争的边沿,最后又不得不妥协。从而开创了美苏关系既对抗又对话,既斗争又妥协的新阶段。也致使苏联在屈辱中决心全力发展核武器。两个超级大国开始新的激烈争斗。 3、美苏的新交易与角逐
(1)关于核武器试验条约的谈判:1963年7月,美苏英在莫斯科恢复关于核武器试验条约的谈判。签定了一系列条约。为美苏利用国际组织干涉别国内政打开了方便之门。
(2)葛拉斯堡会议:1967年6月11日第三次中东战争、即六.五战争结束后,美苏在纽约与华盛顿之间的葛拉斯堡就政治解决中东问题举行秘密会谈。几经磋商,安理会于同年11月22日通过了关于中东问题的“242号决议”。阿拉伯国家拒绝接受这一决议。 第三节 殖民体系的解体与第三世界的兴起(基础知识,一般了解) 一、战后首批民族独立国家在亚洲诞生 1、印度与巴基斯坦的独立(较重要)
(1)国大党与穆斯林联盟:国大党一直高举争取民族独立的旗帜,对英国殖民当局采取“不合作”态度,在印度民族独立运动中一直处于领导地位。仅次于国大党的另一个民族主义政党是穆斯林联盟(简称穆盟),成立于1906年12月30日。该党主席是穆罕默德.真纳。力主穆斯林与印度教徒团结,穆盟与国大党合作,共同开展反英斗争,争取印度独立。但他所主张的民族性是以伊斯兰教性为前提的,与甘地主义的宗教伦理有着不同,由于殖民当局的挑拨离间,两者矛盾越来越严重。从30年代起,真纳感到与国大党团结无望,转而主张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应各自建立自己的国家。1940年3月,穆盟拉合尔代表大会通过了《巴基斯坦决议》,“巴基”是清真、神圣之意,“斯坦”是国家之意。决议要求在穆斯林聚集地区建立“清真国”、与印度斯坦并存。
(2)水兵起义与特仑甘纳起义:1946年2月和6月在印度先后爆发了印度水兵与特仑甘纳农民大起义。最后以失败结束。
(3)英国对印度政策与蒙巴顿方案:面对印度殖民地的危机,英国政府就被迫调整其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政策,当时英国的艾德礼政府准备向印度民族资产阶级作出较大让步。从1946年艾德礼政府派出了内阁使团到印度,经过与各政党和土邦王公会谈,于1947年6月3日在德里和伦敦同时公布了以总督蒙巴顿的名字命名的移交政权方案,即《蒙巴顿方案》。主要内容是:在印度境内成立两个独立的自治领:印度和巴基斯坦。
(4)印巴分治及其冲突: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告独立,真纳任总督。1956年改为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1947年8月15日印度也宣告独立,尼赫鲁任总理。《蒙巴顿方案》给印度留下了严重的祸根。该方案公布后,仇杀达到高潮,据估计,约有50万人在相互斗殴中死去。甘地也在1948年1月30日被印度教极端分子杀害。尤其是克什米尔土邦地区的归属,更造成了印巴的严重对立。 2、印度尼西亚的独立
要点有:印度尼西亚八月革命,两次抗荷战争,《圆桌会议协定》,1949年印尼独立。 3、菲律宾、缅甸及马来西亚的独立
1946年菲律宾独立。1947年缅甸独立。1957年马来亚独立。 4、西亚地区民族独立运动的成就
(1)叙利亚、黎巴嫩、约旦的独立:1946年三国分别从法、英殖民统治下独立。 (2)以色列国的独立: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诞生。
(3)巴勒斯坦战争:1948年5月15日爆发巴勒斯坦战争,又称第一次中东战争。 二、民族独立运动高潮从亚洲转移到非洲 1、伊朗的石油国有化运动:
1909年成立的英伊石油公司长期控制着伊朗的石油。1949年伊朗开始掀起石油国有化运动。1951年在摩萨台任首相时,伊朗石油国有化运动达到高潮。但是在美国干涉下,50年代伊朗石油的国有化运动失败了。此后,伊朗人民继续斗争,1973年终于实现了石油国有化目标。
2、埃及共和国的成立与苏伊士运河战争
尽管早在1922年英国就同意埃及独立,但一直没有放松对埃及的控制。1952年纳赛尔领导下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了七月革命,推翻了法鲁克王朝。1956年建立埃及共和国,纳赛尔当选为总统。
苏伊士运河是埃及人民1859-1869年用了10年时间,牺牲了12万人修建的,但却一直被英法资本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所控制。这严重损害了埃及的主权。纳赛尔政府从1953年起就与英国谈判,到1956年6月终于收回了苏伊士运河主权。但英法不甘心自己的失败,1956年10怂恿以色列挑起了第二次中东战争,想趁机占领苏伊士运河,最后以失败告终。
3、伊拉克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黎巴嫩抗美战争:1921年伊拉克虽然就宣布了独立,但是先后被英美所控制,1958年7月14日伊拉克进行了人民起义,推翻了费萨尔国王统治,宣布成立共和国。七月十四日革命后,伊拉克宣布废除了封建君主制,对内实行民主政治,对外奉行反帝反殖政策。受伊拉克革命的影响,黎巴嫩也爆发了反美革命,要求独立。于是,美国进行干涉和镇压,至1958年美军被迫撤除黎巴嫩,但黎巴嫩的政局一直不稳。
4、北非各国的独立与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50年代上半期是北非各国独立运动空前高涨的年代。1951年利比亚独立,是北非第一个宣布独立的国家。此后,苏丹、突尼斯和摩洛哥也经过艰苦斗争,相继独立。阿尔及利亚独立运动是战后非洲规模最大的一场反殖民主义的武装斗争,法国殖民主义者进行了残酷镇压,1962年阿尔及利亚终于独立。 5、撒哈拉以南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
(1)加纳的独立:加纳在独立前称英属黄金海岸。1957年在英联邦内宣布独立,恩克鲁玛当选总统。它是战后黑非洲第一个民族独立的国家。
(2)几内亚的独立:几内亚非是黑非洲第二个宣布独立的国家。它的独立对广大法属西非与赤道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1958年几内亚从法国殖民统治下独立。它是法属非洲第一个取得独立的国家。 三、民族独立国家在亚非拉和大洋州的普遍建立(非重点,作为基础知识了解) 1、“非洲年”与60年代独立的非洲国家:
含义,在加纳、几内亚独立运动的带动下,60年代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从西非、中非、南非扩展,迅速形成燎原之势。仅1960年就有17个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之后,又有15个国家相继独立,到60年代末,非洲独立国家的总数已达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总人口的88%。非洲的政治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1)法属、西属非洲殖民地的独立:法属非洲面积约占非洲面积的35.6%,共分15个地区。西班牙在非洲的殖民地只占总面积的1%。1968年10月2日西属几内亚独立后改称赤道几内亚。
(2)英属非洲的独立:英属非洲殖民地占非洲总面积的29%,其中,肯尼亚的独立有农民运动的基础,1952年曾爆发“茅茅运动”,口号是“把白人抢去的土地夺回来”。
(3)比属非洲的独立:比利时在非洲的主要殖民地是比属刚果。占非洲总面积的7.7%。 2、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最后胜利
(1)葡属非洲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葡属非洲占非洲总面积的7%,包括安哥拉、几内亚比绍、莫桑比克、佛德角群岛、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岛、马德拉群岛等。葡萄牙对殖民地的统治在所有老殖民主义者中是最野蛮和残暴的。
(2)最后阶段的非洲民族独立运动:葡属非洲的解放使非洲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此后,尚待解放的只剩下南部非洲被白人种族主义统治的个别地区和非洲边缘的几个小国。 3、古巴革命的胜利及其保卫独立的斗争:
主要内容有“7.26运动”与古巴的革命战争,捍卫古巴共和国的斗争,古巴与拉美游击中心运动。 4、古巴革命后拉美民族民主运动的重大胜利 (1)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的胜利 (2)尼加拉瓜革命的胜利 (3)加勒比海地区各国的独立
5、印度支那抗美救国战争的胜利与亚太诸国的普遍建立 (1)越南抗美救国战争的开展 (2)老挝的抗美救国战争
(3)柬埔寨的解放与印支三国抗美战争的最后胜利
(4)亚太诸小国的独立:指海湾、阿拉伯半岛和大洋洲上的一系列小岛国家,至80年代初相继独立,反映了殖民体系的最后崩溃和民族乧国家体系的最终形成。至此,世界被压迫民族争取政治独立的斗争任务基本完成了。 四、第三世界的崛起(基本知识了解) 1、独立后亚洲的发展
(1)印度的发展:主要知识点有尼赫鲁执政时期的印度,英迪拉.甘地与拉吉夫.甘地执政时期的印度。 (2)印度尼西亚的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苏加诺执政时期,二是苏哈托执政时期。 (3)“亚洲四小龙”经济的起飞:指中国香港、台湾,韩国和新加坡作为龙的文化的接受者,从60年代起,特别是在70年代,经济高速发展。被西方经济学家称为“70年代的奇迹”。 2、亚洲国家区域经济合作
(1)东南亚国家联盟(1967年)(简称东盟) (2)南亚区域合作联盟(1985年)
3、中东石油经济的发展与政局的动荡(重要点)
(1)阿以冲突:苏伊士运河战争后,中东地区日益成为国际斗争的热点,此后,阿以冲突不断。这主要表现在:由于1959年阿拉法特的“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的成立及其后的武装斗争,1965年6月5日以色列发动了打击埃及、约旦、叙利亚的“六.五战争”(又称第三次中东战争,或六天战争),阿拉伯国家损失惨重;阿拉伯国家为了挽回“六.五战争”的损失,经过准备,埃及、叙利亚于1973年10月6日向以色列发动了进攻,十月战争爆发,历史上又称第四次中东战争,也被称为“斋月战争”或“赎罪日之战”。十月战争后,在美国斡旋下,埃以开始了和平谈判,1979年3月,埃及总统萨达特与以色列总理贝京在白宫正式签署了埃以和平条约,宣布结束战争状态,以色列答应归还埃及的全部领土。1980年2月24日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却引起了阿拉伯联盟内部的分歧。1982年6月,以色列为了摧毁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武装力量的基地—黎巴嫩,发动了对黎巴嫩的攻击,黎巴嫩战争爆发。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遭到严重挫折之后,将工作重点移到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以色列便实行“非阿拉伯化政策”,建立犹太人定居点。于是巴勒斯坦人民掀起了抗暴斗争。1988年11月阿拉法特宣告正式成立巴勒斯坦国。1991年10月巴以开始谈判,从而开始了中东和平进程。1993年双方互相承认。1994年阿拉法特回加沙定居。 (2)海湾国家的经济腾飞与社会变迁:主要有:伊朗白色革命(指伊朗国王巴列维在60-70年代进行的一场改革,即所谓“不流血的革命”,故称“白色革命”或“国王与人民革命”)与伊斯兰革命(指霍梅尼为首的毛拉集团在70年代发动的一场推翻国王政府,建立以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为宗旨的革命,最后于1979年4月建立了伊斯兰共和国,对外主张输出伊斯兰革命,即奉行先打击美国,后打击苏联的政策。);海湾诸国“石油繁荣”(指70-80年代初沙特、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联酋、阿曼等国因石油产量上升而带来的巨大财富的增长。);阿拉伯世界经济不平衡加剧,这主要表现在石油生产国与非石油生产国之间的差距增大,还表现在石油生产国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上。 4、海湾地区的冲突与战争(重点)
(1)两伊战争:伊拉克与伊朗之间早就存在边界争端、民族纠纷和教派矛盾。70年代以来,随着石油经济持续发展和两国政局的变化,矛盾进一步尖锐,终于导致了一场持续8年之久的边界战争。
伊朗属于伊斯兰国家,但不属于阿拉伯世界。他的主要民族是波斯人,多数是什叶派教徒。伊拉克以阿拉伯人为主体,虽然什叶派教徒占人口半数以上,但掌权者历来都是逊尼派教徒。1975年伊拉克的萨达姆上台后,奉行泛阿拉伯主义,企图取代埃及成为阿拉伯世界的盟主。同时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在经济上积极发展石油工业。而1979年伊朗的霍梅尼上台后也积极输出伊斯兰革命,在加上在他流放期间曾被萨达姆驱逐,致使两国关系迅速恶化。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首先向伊朗发动攻击,两伊战争爆发。初期伊拉克获胜,占领了伊朗不少土地,但很快伊朗就转入反攻,将主战场转入伊拉克境内。后来战争长期处于僵持状态,双方经济都陷入困境。阿拉伯世界也分裂为两部分:叙利亚、利比亚支持伊朗;埃及、约旦、科威特、沙特等支持伊拉克。经过联合国的斡旋,终于在1988年8月20日正式停火。据估计,这场战争双方死亡约100万人,伤150人,超过了朝鲜战争,经济损失高达9000亿美元,超过了越南战争。
(2)伊拉克、科威特冲突与海湾战争:伊拉克认为科威特本是奥斯曼帝国巴士拉省的一个县,摆脱英国统治后应归属伊拉克。早在1961年科威特宣布独立时,伊拉克就曾打算对其诉诸武力。1963年伊拉克才被迫承认科威特独立。70年代石油经济的发展使伊科矛盾尖锐化。首先是油田边界之争,其次是出海口之争。1990年8月2日凌晨,伊拉克对科威特发动突然袭击,占领了科威特。这是对美国“建立世界新秩序”的大国霸权主义计划大挑战。于是美国联合英、法、加、奥等国,以联合国多国部队的名义,在1991年1月17日,多国部队对巴格达进行大规模持续空隙,2月24日又从地面进攻,28日战争基本结束。海湾战争也使阿拉伯世界再次陷入分裂。埃及、沙特、叙利亚等多数阿拉伯国家支持并参加多国部队,只有少数阿拉伯国家约旦、也门、巴勒斯坦等国支持伊拉克。 5、独立后非洲的发展 (1)经济发展及困难
(2)非洲国家政局的长期动荡
(3)南非的发达经济与种族隔离制危机 6、拉丁美洲的现代化与政局的变化
(1)拉丁美洲的现代化与一体化进程:拉丁美洲各主要国家独立较早,最先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30年代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
世界大战促使这些国家开始向工业化和现代化迈进。首先四要发展“进口替代工业”,主要代表是50年代阿根廷的总统庇隆提出的“庇隆主义”,又称正义主义(包括政治主权、经济独立、社会正义)。进入80年代后,拉美各国再次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主要代表是1982年哥伦比腋的“全国均衡发展计划”。
1960年2月,阿根廷、巴西、墨西哥等11个国家在蒙得维的亚成立了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协会,同年12月,危地马拉等5国成立中美洲共同市场,从此揭开了经济一体化的序幕。接着拉美各国建立了许多地区一体化组织。1980年8月拉美自由贸易协会改组为拉美一体化。1986年12月孔塔多拉集团与利马集团组成8国集团,建立了一个有广泛代表性的高级磋商协调机构,以解决本地区的问题。拉美经济发展取得很大成就,但80年代后却连年恶化,各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2)60年代拉丁美洲政治的新特点:主要表现在政治民主化趋势、自主外交与马岛战争。 7、亚非会议的召开及其历史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得以取得成功的政治思想基础;会议及其决议创造了一种“万隆精神”,这就是在维护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反帝反殖的斗争中,加强亚非国家团结战斗的精神。 8、不结盟运动与第三世界的形成(这是一个较重要的知识点):
注意了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不结盟运动是第三世界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1961年9月1-6日,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提出了非集团的原则。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它是“万隆精神”的进一步弘扬光大,是许多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政策的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结果。它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形成,并逐渐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还要注意掌握不结盟运动的特点。
9、第三世界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重要政治力量:
这主要表现在,联合国的变化与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1971年),第三世界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第三世界国家为争取建立新的海洋法而斗争。 五、习题
(1)思考题:
1、什么是雅尔塔体系?它包括哪些基本内容?其性质如何? 2、简述联合国的建立及意义。
3、简述冷战的发生及美苏争霸局面的形成。 4、试析三次柏林危机及其历史意义。 5、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6、简述亚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
7、简述独立后南亚、东南亚政治、经济的特点。 8、简述非洲国家的独立及独立后所面临的困难。 9、简述拉丁美洲的独立及其发展和问题。 10、什么是庇隆主义?
11、阿连德在智利推行的社会主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2、试评恩克鲁玛的政治活动。
13、简述南非人民反对种族主义制度的斗争。 14、简述茅茅运动的兴起。
15、试析阿以冲突的历史根源及主要表现。 16、阿拉伯国家之间有哪些矛盾?
17、谈谈古巴导弹危机后美苏双方政策的变化。 (2)名词解释
1、霍梅尼 2、黎巴嫩战争 3、马德里会谈 4、沙漠风暴 5、两伊战争 6、六.五战争 7、东盟
8、南亚区域合作联盟 9、蒙巴顿方案 10、十月战争 11、柏林墙事件 12、戴维营会谈 13、华沙条约组织 14、“共产党情报局” 15、伦敦外长会议 16、五国和约 17、纽伦堡审判 18、“铁幕”演说 19、杜鲁门主义 20、马歇尔计划 21、布鲁塞尔条约组织 22、美日安全保障条约 23、“经济互助委员会”24、维也纳会谈 25、葛拉斯堡会议 26、不结盟运动 30、乔治.凯南 31、第四点计划 32、“军援法”
第十二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第一节 当代科技革命(一般了解)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与进程
1、第三次技术革命的起因:首先是有科学理论的准备,主要是指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其次是具有了新技术和物质的前提。再次是具有了社会条件,即战争和国家发展的需要。
2、第三次技术革命的主要内容:主要反映在(1)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成为第三次技术革命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之一。由于智能机至今还在研制过程中,故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三次技术革命尚未结束。(2)核能技术与空间技术。(3)高科技群中的其他新技术,指激光技术、光导纤维技术、海洋工程技术、新能源与新材料技术、生物工程技术。 3、第三次技术革命的特点:(1)技术革命群体化,(2)科技社会化和大科学时代的开始,(3)发展进程高速化。 二、科技革命的社会作用与新产业革命
1、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与新产业革命的开始:包括(1)新产业革命的特征,产业革命是由技术革命引起的,是指国民经济的实际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革,致使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出现了崭新的面貌。六七十年代以来由于技术革命的深入,发生了世界性的产业结构变化,这在发达国家中表现的尤为明显。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对促进这一变化起了重要的作用,知识密集型工业的发展是这次产业革命的核心。(2)电子计算机与自动化生产。机器人和全自动化生产线是现代化工业生产的新模式。(3)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2、科技革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生产力的变革与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提高。(2)产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非物质化;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趋势;科技革命带来了各国经济布局的变化;科技革命引起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3)管理的现代化。 3、科技革命与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1)劳动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变革。(2)人的现代化问题。 三、科技发展与维护全球生态环境问题
1、各国的科技政策及其竞争:包括:美国的科技政策,苏联的科技体制与政策,日本的科技政策,西欧各国的科技政策 2、科技发展与全球问题的日益严重化:全球问题的提出,世界人口问题,粮食、能源、自然资源问题。 3、保护地球环境的努力:地球生态环境的危机,环境科学的兴起与保护环境的国际合作。 第二节 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一般了解) 一、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 1、工业方面 2、货币金融方面
3、国际贸易与投资方面 4、科学技术方面
二、国际政治舞台上大国力量的消长 三、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1、战后垄断资本的新特点:主要有四个特点。[参见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现代史编,下卷),第157页。]并了解战后垄断资本发展形式的四个特征。同样见书第157页。
2、国家垄断资本体系的形成:了解它形成的时间。20世纪初初具形态,一战后的欧洲,特别是德国得到较大发展,逐渐向体系过渡。二战后最终确立。它的形成因素主要有三点。他的形成内容基本是:一是国家垄断资本的企业体系。二是国家垄断资本的财政体系。三是国家垄断货币体系。四是国家垄断社会管理和调节体系。其本质特征是国家与垄断资本在经济领域内的结合。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与问题: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普遍形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系,但欧洲国家与美国、日本和加拿大的模式不尽相同。了解他们自身的问题,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危机。 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殊趋势—— 一体化
1、现代国际垄断同盟:指资本主义世界的国际联合的新形式。 2、战后美欧经济合作与矛盾
第三节 美国的内政与外交(比较重要) 一、反共、反民主浪潮与麦卡锡主义
战后初期,美国在内政上坚强了反动统治。表现在以“叛国”、“间谍”为名向国内进步人士进攻。1947年杜鲁门签署了9835号行政命令,即所谓“忠诚调查令”。命令对所有250万机关职员、学校教员和研究人员等进行忠诚检验。同时还进行反劳工活动,更加紧迫害共产党,并制定一系列反共法案。终于在1950年2月,共和党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开始了法西斯式的迫害活动。“麦卡锡主义”由此产生,从政府官员到好莱坞演员的广大社会阶层,都有被他怀疑和调查的人员。到1953年底,麦卡锡达到了权势顶峰,居然把矛头对准了艾森豪威尔政府,指控美国陆军,终于为当局所不容。1954年结束了他的参议员职务。麦卡锡主义是美国政治生活中极端反共反民主的一种潮流,是当时世界冷战之下的产物。
二、杜鲁门的“公平施政”和外交全球扩张政策: 要点有:
1、杜鲁门政府面临的新问题:军队的复员、巨大的罢工浪潮、黑人反对种族歧视,争取民权的斗争。 2、“公平施政”的内容和实质:1945年杜鲁门向国会首先提出,1949年1月正式提出“公平施政”的政策纲领,是一个广泛、系统和具体的计划(注意该计划的具体内容)。其中最关键的一项就是就业问题。“公平施政”实质上是罗斯福“新政”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继续和扩大,只是此时的国家干预变得更加不可缺少而成为美国资本主义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进一步了解其实质) 三、艾森豪威尔的现代共和党主义与最危险的冷战十年
1、社会经济政策的两重性:自由放任和政府干预互相渗透。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潮流:新政以来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在50年代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艾森豪威尔作为共和党总统不可能反其道而行之。
3、40-50年代美国工人运动和民权运动:40-50年代美国工人处境艰苦,为此展开了斗争。而黑人日益觉醒,50年代掀起了黑人民权运动的高潮。并为60年代规模更大、更有组织、更具战斗性的斗争打开了序幕。(这里注意,1955年黑人抵制公共汽车的运动是高潮到来的标志。了解50年代黑人民权运动的内容。)
4、战争边缘政策:50年代是冷战最激烈的十年。艾森豪威尔时期的国务卿杜勒斯提出了“战争边缘政策”,这是一种威胁性冒险政策,即如果社会主义国家发动战争,美国将进行大规模的战略报复。这一战略允许美国使用核武器打击美国选择的战略目标。 5、对亚洲的侵略和《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艾森豪威尔上台后,在亚洲的冷战全面展开,为了反对中国和苏联,他在亚洲建立了《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组织。
6、美国的中东政策与《巴格达条约》:1957年1月艾森豪威尔提出的中东政策就是“艾森豪威尔主义”,其内容是美国为了“保护”中东国家的独立,可以使用美国部队。并于1955年策动土耳其、伊拉克签订了《巴格达条约》。
7、美国独霸拉美与多米诺骨理论:对于美国的后院拉美,艾森豪威尔提出了“多米诺骨”理论。以防止所谓共产主义传遍美国的邻国。 8、美国对欧政策与第二次柏林危机 四、60-80年代末期的美国社会
1、肯尼迪的“新边疆”与对外政策:
因为艾森豪威尔的中间道路在经过了50年代前期的经济繁荣后,从中期起,美国经济终于走向恶化。1960年7月肯尼迪竞选时提出了“新边疆”的纲领性口号。就其实质而言,是利用美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解决60年代美国社会所面临的问题,为美国在全球争霸以至向宇宙空间扩张开路。这里注意“新边疆”政策的内容、实质。肯尼迪的对外政策就是所谓“和平战略”。主要表现在:入侵古巴、维也纳会谈、柏林墙事件、古巴导弹危机 2、约翰逊的“伟大社会”与对外政策:
1964年约翰逊发表演说,提出了要使美国走向“一个伟大社会”。从此,这成了约翰逊对内政策的标志。掌握该政策的主要内容,其中,“向贫困宣战”是“伟大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伟大社会”政策实际上是对肯尼迪“新边疆”政策的继承。它在立法上取得了成功,在他任内,基本实现了“伟大社会”的主要目标。但是,它不可能根本“消灭贫困”。对外方面,就是继承杜鲁门的全球扩张政策。 3、黑人民权运动、“新左派”运动、反战运动、妇女运动:
注意了解60年代黑人民权运动的主要内容与特征。认识什么是“新左派”运动,60年代反战运动和妇女运动的特征。 4、尼克松的经济政策、“新联邦主义”与水门事件:
为了对付60年代后期的美国的通货膨胀问题,1971年尼克松总统向全国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其主要内容为:冻结工资、物价、房租和红利90天,要求国会削减联邦开支,停止外国中央银行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对进口商品增收10%的附加税。新经济政策曾一度对急剧发展的通货膨胀产生了抑制作用,但从总体上看,未能为解决滞胀问题找到出路。于是提出了“还政于民”,“还权于州”的口号,主张实行“新联邦主义”。主要措施是税收分享。掌握其主要内容。掌握水门事件的内容。正当尼克松大展宏图时,1972年6月发生水门事件。即,尼克松的竞选班子5人闯入华盛顿水门大厦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安装窃听器时,当场被捕。1974年8月尼克松因此事件险遭弹劾而被迫辞职下台。 5、尼克松主义:
1969年1月尼克松入主白宫,鉴于国家形势的变化和美国霸权地位的相对衰落,提出了一整套新的对外政策方针。其中尼克松的“新亚洲政策”,就成为“尼克松主义”,或“关岛主义”。1970年2月,尼克松向国会提出了《70年代的美国对外政策:争取和平新战略》的长篇报告,进一步扩充了“尼克松主义”的内容。注意掌握其内容。“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是“新和平战略”的三大支柱。并且他修改了核优势军事战略,提出了“现实威慑战略”,其特点就是以“一个半战争”的设想替代“两个半战争”的设想。这对以后美国历届政府的对外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尼克松主义”的推行,就是首先从越南脱身,1973年3月,美军全部从越南撤军。其次是对苏实行“缓和”外交。最后是重新调整与西欧、日本的关系。
6、卡特中间道路的经济政策与卡特主义:
1976年卡特当选为美国第39任总统,为了从解决滞胀危机和能源问题,他一面继续自由主义措施,一面又试图从保守主义中寻找办法,从而在对内政策上走一种中间道路的经济政策。这里注意了解卡特的中间道路经济政策的表现与特征、实施情况。卡特对外政策的最大特征是推行人权外交。在对待中东问题上,坚决反对苏联势力侵入中东,并主张实行包括武装力量在内的强硬措施,这就是被称为美国波斯湾新政策的“卡特主义”。 7、“新保守主义”的“里根革命”: 1980年里根上台,实行“新保守主义”。它依靠“里根经济学”,是兼用供应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张,也有人称为“里根革命”。(掌握“里根革命”的理论与实践情况,注意其积极意义与消极后果。)在对外政策方面,里根则在1983年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这是一个战略防御计划。其基本思想就是使美国比苏联更能有效地反击核攻击。同时,1981年,与苏联的谈判中,里根提出了“零的选择”方案。注意该方案的主要内容。
8、布什与“世界新秩序”:
从1989年起,老布什任总统,对内政策继续推行“里根经济学”,经济上无所建树;对外政策则在美国树立了威望。一是巴拿马事件,二是1991年发动的海湾战争。这些对美国来说都十分成功。但老布什时期所取得的最大成果是苏联的解体。布什上台伊始,就提出了对苏联的新政策,促使苏联“和平演变”,对苏联解体起了重大作用。苏联解体后,布什提出了“世界新秩序”与“超越遏制”的口号与策略,企图充当全球领袖。 习题
(1)思考题:
正在阅读:
世界史概述06-23
世界现代史练习题集(自编)07-12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01-28
资金周转率计算方法及意义08-06
液压传动试题307-01
4墙体砌筑施工方案05-31
2013年春季职业技能实训平台形成性考核04-20
小学生《狼来了》读后感2022年03-25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 - 图文05-29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世界史
- 概述
- 2016绵阳市公需科目考试题答案
- 对信号安全数据网改造后联锁试验方法的实践与探讨
- 民非成立登记指引
- 土壤酶活性测定方法
- 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
- 《求索真理的历程》复习学案
- 汇率变动对投资收益的影响、评估及建议
- 百度SEM初级考试模拟题(二)及答案
-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对应医嘱
-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
-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物理试卷 Word版含
- 教练部私人教练绩效考核表
- 山东省济宁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
- 01-财务成本管理 第一章财务管理总论
- 北邮模电实验下 AGC自动增益实验报告 - 图文
- 担保项目保后管理办法 - 图文
- 炒饭
- 《护理学基础》课程习题集
- 国际金融学教案
- 英语初级口语第26课至30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