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另一种模式

更新时间:2024-06-22 15:3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育的另一种模式

——读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有感》

瑞安市塘下镇第一中学 钱文辉 尼尔〃诺丁斯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教育哲学家,后现代女性主义课程学家的杰出代表之一。她长期从事学校的实际教学、管理以及课程设计等工作。作为教育哲学领域的研究者,她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女性主义伦理学、道德教育以及数学教育中的哲学问题等。近来诺丁斯的“关心教育理论”受到了教育界的关注,它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美国,并随着80年代末90年代初兴起的“学会关心”这一具有国际意义的教育思潮而备受关注,成为西方德育理论的强音。关心教育理论从关心人的基本需要出发,主张以关心为核心来组织教育。她的诸多研究成果中都渗透着“关心”的思想,尤其是“关心”教育理论,对我国学校的道德教育创新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诺丁斯关心理论的主要内容

1.培养关心型的人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首要目的。

在目前的生活中,人们对关心的需要尤其迫切。人们呼唤关心,呼唤一种关心和被关心的新型的人际关系,学校被视为关心的、中心。诺丁斯认为,一向合乎道德的教育政策,应认同人类兴趣和能力的多样性。应教育学生尊重一切诚实劳动,让所有的孩子都学会关心他人,在关心他人的过程中找到一种终极观。以关心为主题的教育对整个人类智能表示了极大尊重,它不仅仅是一种使人们变得善良和可爱的情感,它还暗含着对能力的持续不断的追求。因此,她主张把关心学生和培养学生的关心作为教育的首要的道德目的。

2.讲授关心主题。

诺丁斯主张把关心主题引入正规的课程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关心主题把学生和科目与重大的现实问题联系起来,并使学生学习怎样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老师们讨论关心主题时,他们会成为学生面前活生生的人,成为一个有自己的观点、想法和情感的真实的人。另外,关心暗含着对能力的持续追求,当人们关心时,就会为所关心的对象尽最大的努力,并发展一种关心所必备的能力。同时,教育工作者在选择课程的过程中可以显示他们的关心,相应地,所选择的课程也能促进孩子作为关心者的成长,他们可以从中关注生命的阶段、精神的成长及良好品格的形成;可以了解爱情、友情、孩子的抚养、战争、贫困和忍耐,等等。

3.师生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关心者与被关心者的关系。

诺丁斯认为,关心存在于关心者与被关心者之间的关系中,它始于关心者,结束于被关心者。为了使关系被称为关心,双方都要以自己所特有的方式来做出努力。双方中有任何一方失败,都将阻碍关心的完成。成人、教师往往都被视为关心者,学生则是被关心者。被关心者从关心者的关心中获得启迪,逐渐成为以后的关心者。诺丁斯主张教师与学生建立一种关心关系:教师作为关心者来关心学生,培养学生的关心意识和关心能力;学生也应以积极的反应来促成师生阆关心关系的形成,并在这一过程中学会关心。 4.培养关心型的教师。

诺丁斯认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是以关心者的身份出现的,他们负有关心学生及使学生学会关心的重任。这种关心的核心价值存在于成人和儿童通过信任和相互尊重的行为而建立的关系中。这种关心观是建立在这种观点的基础之上的:除非一个社会的成员学会了帮助和关心他人的敏感、动机和技能,否则这个社会将不能长存。如南卡罗林纳大学的幼儿师范教育计划正是在此基础上,给学生提供了一种关心课程。这种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师范生参与四种水平的关心来获得多种经历,培养他们关心的观念和技能。这四种水平的关心是:体验关心;实践关心;关心关系的建立与维持;学会关心:持续不断的反思和改进。关心的每一种水平都与他人相联系,使学生深入地参与关心的过程。

5.关心视角下的道德教育由四部分组成。

从关心的视角来看,道德教育主要由四部分构成:榜样、对话、实践和认可。这四部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四者缺一不可。 (1)榜样。

榜样在大多数道德教育计划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它在关心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教师在他们与被关心者的关系中展示如何关心,他们不是用语言告诉学生如何关心,而是通过与学生建立的关心关系来向他们表明关心是如何进行的。只有体验过关心的学生,才知道关心的涵义,才知道什么是关心。 (2)对话。

对话是培养和完善关心这一道德理想的重要途径。它并不仅仅是交谈,它是对开始未定的事情的真正的探寻,寻求的是理解、移情或欣赏。对话不是为了获胜或劝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而应是对话双方关注彼此,不管分歧有多大,都应超越差异,维持关系。对话在道德教育中还有使对话双方彼此联系,维持关心关系的作用,它提供给彼此知识,以形成关心反应的基础。 (3)实践。

诺丁斯认为,所有的学生都需要实践关心,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关心能力。学校应让学生无偿参加定期的服务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实践关心,培养关心的技

能和态度。基于现行的学校结构特点,要想使关心实践起到理想的作用,首先就要把教育看作是一项所有人参与的事业;其次,取消目前的奖惩等级制。如果学校给关心者等级,学生可能会为荣誉而竞争关心,这就会使他们的注意力从被关心者转向他们自己;第三,改进教室和学校结构。在关心理念指导下的教室,应该是为许多任务而合作的组织。儿童应在向教师和书本学习的同时,被鼓励相互学习。合作性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理想、关心意识及接纳的责任。 (4)认可。

诺丁斯认为认可就是把最好的、可能的、与实际相符的动机归因于被关心者,它向被关心者展示了一个更好的自我意象。最重要的是,关心者把被关心者看作是与他们一起致力于关心的人。认可不是为学生树立一个单一的理想或一系列的期望,而是从学生身上识别出一种更好的或至少是可接受的、潜伏着的东西。认可要求与现实相符的最好的可能的动机归因。 二、诺丁斯关心理论的德育意义和价值

1.诺丁斯关心理论为道德教育的以人为本奠定了基础。

诺丁斯的关心理论主张“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尊重、关心、理解每一个学生,把学生看作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改善了师生关系,由以前的“我——它”关系变成“我——你”关系,学生被看作是有主见、有思想、有感情的完整的人,而不是客体和容器;教师也不再是高高在上发号施令的权威人物,而成为一名与学生有着平等地位的关心者。这对于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主体作用的发挥起了很大的作用。

2.诺丁斯关心理论超越性别的视角丰富了道德教育思想。

关心理论认为,传统的以逻辑判断为特征的伦理道德观忽略了女性的声音。其实,女性是以与男性截然不同的方式来看待道德问题的,她们总是将自己臵于具体的道德情境之下,用“关心”一词来说明她们的行为。因此,关心理论是以女性体验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它试图让人们听到女性对自我和关系的描述,让女性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是对代表父权制的公正伦理的一种修正和补充,有助于丰富和发展道德教育思想;也是对西方以男性为中心建立起来的伦理道德观的挑战。总之,关心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女性的视角。 3.诺丁斯关心理论呼吁道德教育重视情感思维过程。

诺丁斯认为,推动人们前进的力量不是理智,而是情感,当然她也不排斥逻辑和推理。当人们关心时,就必须利用推理来决定该做什么及如何才能做得更好,而不应在盲目的情感冲动下做出反应。但思考是为了能更好地为所关心的人和事服务,也就是说,认知和推理是为情感服务的,它们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关心理论呼吁人与人之间同情心的复苏,要求从小培养儿童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的情感,成为关心者。它对情感的高度重视使得道德教育出现

了生机,道德教育在学生面前鲜活起来,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人性教育,而不再是麻木机械的缺乏人性的教育。

4.诺丁斯关心理论使道德教育重返生活世界。

关心理论认为以往的道德教育是以与生活世界的剥离为特征的。在这一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儿童的主体性泯灭了,像“傀儡”一样任人摆布;另一方面,又脱离了积极的文化内容,使道德教育变为纯粹的形式。因此,她主张使道德教育重返生活世界,建构一种大德育情景,将关心德育臵于学生的“生活世界”,通过情境中的各种交往和活动,如师生交往、学校及社区的各种服务活动等,使学生学会关心,成为具有关心意识和关心行为的人。日常生活世界是价值和意义的源泉,道德教育重返生活世界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代表了道德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举措的若干建议

1.设臵融学生智能、活动和动机于一体的学校课程。

诺丁斯通过课程的设臵将德育与其他各育融为一体,而我国学校课程设臵把德育与其他各育分开的现状无疑会使道德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可以借鉴诺丁斯的课程思想,将学校的课程设计集中于学生的活动或行为,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让学生对于所学的内容感到亲切,这样才有真正的学习发生。同时,应视学生的背景和需求来安排一套由关心自己开始,并扩大到关怀周围的人、远离自己的人、动植物和地球、人造制品和理想观念等构成的基本联系,并将之加入课程框架中。另外,在课程的设计上,要注重其连贯性,即以关心为主题来贯穿教育计划,同时,传统学科课程改为多元智能学科课程模式,供学生选修。 2.切实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地位。

诺丁斯不但把德育臵于学校教育的首要位臵,而且还把德育贯彻于教育的整个过程之中。我们应该切实提高道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就像诺丁斯所主张的那样,把道德的目的视为首要的、指导性目的。同时,还应坚决抵制德育与其它各育相剥离的做法,使德育贯彻在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使德育真正成为教育的灵魂。要想做到这些,应考虑以下几点:其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育是理想价值与工具价值的结合,不仅要注重其工具价值,更应看重其理想价值,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之人。其二,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教学不仅应传授知识,还应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把道德教育与学术课程的教学整合起来,使教学不仅具有知识性,还具有教育性。其三,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真正的人才是德才兼备的,既有高度的智能又有高度的道德修养,两者缺一不可。 3.加强道德情感教育。

诺丁斯的关心理论被视为西方德育理论中“主情派”的主要代表,“以情感人”、“以情育人”是其理论的主要特色。诺丁斯认为,道德情感高于道德认知,

认知是为情感服务的,两者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因此,应把情感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目标。只有在情感活动中,学生的道德知识才能深深地根植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成为自己的观点,并在自己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表现出来,从而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和高尚的道德行为。在进行道德情感教育时,我们应考虑以下几点:其一,在德育的目的上,既要注重德育的工具目的,又要重视德育的本体目的。其二,在德育的内容上,不仅要注重知觉、概念、判断、推理及逻辑认识和实践能力等理性因素,更要关注情感、意志、直觉、灵感、需要、信念等非理性因素;不仅要注重既定美德和道德规范的传授,更要注意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连,关注学生所关心的、现存的一些重大问题。其三,在德育的方法上,应采取多种方法、多种途径进行德育,不仅在正规的课程中进行情感教育,还应把它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活动和交往,转化为精神沟通、交往和理解的“我——你”关系,增强德育的情感性和生命活力。其四,在师生关系上,改变传统的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间建立一种“我——你”的对话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教师给学生以充分的爱、理解和尊重,师生形成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使学生对教师产生积极的情感,从而“亲其师”且“信其道”,这样才能打开培养学生情感的大门。 4.学校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学会关心。

应让所有的孩子都学会关心。只有学会关心的学生才能理解别人、懂得社会整体利益和需要,才能获得别人的关心和帮助,才能有更多的机会和成功。学会关心是现代教育的一个基点,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方向,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培养学生学会关心主要包括: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人造世界,对人造物的理解、欣赏和尊重;关心其它物种;关心环境;关心教科书中的思想和精神等。

在培养学生学会关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其一,师生间建立一种关心者与被关心者的关系,学生先作为一个会反应的被关心者,然后在与教师的互动过程中学会关心,最终成为一个关心者。其二,学校讲授一些关心主题。可通过专门的讲座,也可通过各科教学、校内外活动来进行,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一些现存的、与自己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其三,为学生提供实践关心的机会。学校应多组织一些具有关心性质的活动,让学生学会关心、实践关心。其四,学校应提供连续性方面的支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一起待足够长的时间以使学生发展一种归属感和主人公意识。其五,实施合力教育。要认识到教学生学会关心仅靠学校的努力是不够的,它需要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合作,这是全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

5.对教师素质的一种全新的要求。

“学会关心”这一教育理念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要求。诺丁斯认为,要想使教师能够胜任培养会关心的学生这一任务,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以关心者的身份出现,而不是作为训练者或指导者;教师应树立科学的学生观,

与学生平等相处,认可学生,相信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关心者与被关心者之间的关系,教师给学生示范关心,同时,让学生体验关心,并学会关心;教师不仅把关心引入正规的课程,既教书又育人,而且深入学生的生活世界,在各种活动和交往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首先,应更新学校教师的观念。一是教师的自我价值观。教师在关心自己的同时,应协调好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之间的关系,把个人利益臵于其中,成为学生“从自我圈子中跳出来”的榜样。二是教师的学生观。现代的教师应深刻地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并把师生关系看成是“我——你”的平等关系。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信任学生。三是教师的社会观。相信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相互联系的,应协调两者的关系,而不是把两者对立起来。四是教师的自然观。人不是自然的当然主宰,人必须与大自然和谐共存,要关心其它物种,要关心全球的生存条件。五是教师的科学观。相信科学是社会发展的有力杠杆,更应明确“没有良知的科学是灵魂的废墟”。要想使科学真正造福人类,促进全人类的进步,就必须把科学发展与道德精神紧密结合起来。

第二,重建学校教师的知识结构体系。“学会关心”的内容是一个宏博的知识体系群,既有人类的身体健康知识、心理健康知识,又有人际交往知识、职业知识、社会生活知识等。教师应尽量作好满足学生各方面求知的知识准备,从而有效地承担起教书育人的使命。这就要求不仅是某一领域的专才,还应是通晓人类生活、生存及其环境的一切基本知识的通才。

第三,扩展并提高学校教师作为关心型教师的能力。过去,人们主要强调教师的工作能力,即教书的能力:处理教材、了解学生、组织学生、妥善的使用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能力。这些对于培养“学会关心”的学生是远远不够的。关心型的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关心者与被关心者的关系,要在与学生的交往中示范关心,这不仅需要教师的爱心,更需要教师高超的交往技巧和策略;关心型的教师要把关心主题引入正规的课程,在需要教师拥有良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教师有广搏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不断扩充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关心型教师的教育不仅表现在课上,还渗透到课外的所有活动中,这就要求学校的教师有较强的育人能力。

与学生平等相处,认可学生,相信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关心者与被关心者之间的关系,教师给学生示范关心,同时,让学生体验关心,并学会关心;教师不仅把关心引入正规的课程,既教书又育人,而且深入学生的生活世界,在各种活动和交往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首先,应更新学校教师的观念。一是教师的自我价值观。教师在关心自己的同时,应协调好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之间的关系,把个人利益臵于其中,成为学生“从自我圈子中跳出来”的榜样。二是教师的学生观。现代的教师应深刻地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并把师生关系看成是“我——你”的平等关系。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信任学生。三是教师的社会观。相信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相互联系的,应协调两者的关系,而不是把两者对立起来。四是教师的自然观。人不是自然的当然主宰,人必须与大自然和谐共存,要关心其它物种,要关心全球的生存条件。五是教师的科学观。相信科学是社会发展的有力杠杆,更应明确“没有良知的科学是灵魂的废墟”。要想使科学真正造福人类,促进全人类的进步,就必须把科学发展与道德精神紧密结合起来。

第二,重建学校教师的知识结构体系。“学会关心”的内容是一个宏博的知识体系群,既有人类的身体健康知识、心理健康知识,又有人际交往知识、职业知识、社会生活知识等。教师应尽量作好满足学生各方面求知的知识准备,从而有效地承担起教书育人的使命。这就要求不仅是某一领域的专才,还应是通晓人类生活、生存及其环境的一切基本知识的通才。

第三,扩展并提高学校教师作为关心型教师的能力。过去,人们主要强调教师的工作能力,即教书的能力:处理教材、了解学生、组织学生、妥善的使用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能力。这些对于培养“学会关心”的学生是远远不够的。关心型的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关心者与被关心者的关系,要在与学生的交往中示范关心,这不仅需要教师的爱心,更需要教师高超的交往技巧和策略;关心型的教师要把关心主题引入正规的课程,在需要教师拥有良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教师有广搏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不断扩充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关心型教师的教育不仅表现在课上,还渗透到课外的所有活动中,这就要求学校的教师有较强的育人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8d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