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高中地理必修3检测试题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1-17 17:3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二地理必修3试题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南北分别与珠三角、

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濒台湾岛、西接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地域经济综合体。读下图。结合有关地理知识完成l~3题。

1.这种经济区域的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间的( )。 A.差异性 B.整体性与差异性 C.整体性 D.阶段性

2.图中经济区域的基本特征是( )。 A.区域有固定的面积、形状 B.区域内部的特征相对一致

C.区域的边界都是明确的 D.区域的划分是人们凭空构想的结果 3.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要( )。

A.保持相同的经济结构 B.保持一样的城市建设要求 C.保证相同的农业、工业地域 D.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下图为我国部分干湿地区及农业生产区示意图,读图完成4~6题。

4.半干旱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区多是种植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

A.开发利用发展方向 B.生活特点 C.经济发展水平 D.生活条件

5.以下叙述可以反映我园地理环境差异的是( )。 ①农业发展方向上东农西牧 ②传统运输方式上南船(船舶)北马(马车) ③粮食生产种类上南稻北麦 A.①②③④

④糖料作物种植上南蔗(甘蔗)北菜(甜菜)

C.③④

D.①②④

B.②③④

6.导致上图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不同的地理环境差异,最主要是( )。 A.气候条件 B.交通条件 识,完成7~9题。

7.长江中下游平原誉称“鱼米之乡”,但汉代“或火耕而水耨,或江南卑湿,丈夫早夭”,农业经济落后。古代不利开发的自然条件是( )。

①水系分隔 ②土质黏重 ③气候潮湿 ④交通落后

- 1 -

C.土地条件 D.历史条件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结合所学的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东北平原取代长江三角洲平原成为全国的“粮仓”,原因是( )。 A.人少地多,沃野千里 B.水网密集,河湖众多 C.人多地少,精耕细作 D.地球变暖,热量充足 9.长江三角洲的上海宝钢取代东北地区的鞍钢成为全国的“钢都”,原因是 A.大型铁矿的发现和开发 B.高质廉价的劳动力充足 C.便利的海陆交通条件 D.市场的需求不断扩大

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对自然演化过程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捕捉、监测、描述、表达的能力迅速提高,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也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据此回答10~11题。

10.关于全球定位系统在交通运输中的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车辆跟踪

B.合理分配车辆 C.降低能耗

D.提高运营成本

11.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 ①遥感技术 ②地理信息技术 ③数字导航技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地理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应用已成为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完成l2~13题。

12.台风是福建沿海地区的主要灾害,要对台风进行及时监测的最佳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技术(RS) B.地理信息系统(GIS) C.全球定位系统(GPS) D.气象预报

13.福建省是全国重要的林区,如果将GIS新技术用来监测森林火灾,可以 A.用来分析、判断引起森林火灾的原因

B.用来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和灭火所用的大致时间 C.用来测量森林火灾所造成的后果,制定植树造林方案

D.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预测分析火势蔓延的方向,尽快制定灭火方案 14.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昔日“风吹草低见年今变为“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深刻地反映了

A.过度放牧,草场资源退化 B.鼠害猖獗

C.草场的季节变化 D.草场载畜量可继续增加

15.导致西北荒漠化扩大的因素中比重最大A.过度樵采 B.过度放牧 C.过度开垦 16.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有( )。

①人口大量外迁,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②合理分配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羊”的风光,如( )。

的是( )。

D.水资源利用不当

③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能 ④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防护林网 ⑥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封育固沙,构筑防护体系

- 2 -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②③⑤⑥

17.关于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形成的自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B.气候干旱,地表水丰富,河流发育良好 C.大风日数多,地表沙质沉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D.这里的高山地区冰川作的侵蚀作用强烈

土地荒漠化是指风沙侵蚀和展,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长期丧荒漠般的景观。下图是我国内陆图完成18~19题。

18.形成图中地区荒漠化最因是( )。

A.位于内陆,气候干旱 暖,气候异常

C.地球运动,地形上升 D.过度开发,水土流失

19.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地区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灌溉

B.人口压力和人类活动不当 D.气候异常

C.矿产资源开发

B.地球变主要的自然原水土流失的发失,形成如同某地区图,读用显著,河流积物多,为风

下图是亚马孙开发计划示意图,读图完成l6~17题。

20.关于亚马孙雨林开发计划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 B.雨林破坏的背景是当地人素质低下 C.迁移农业是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唯一方式 D.亚马孙公路从大西洋沿岸贯通太平洋沿岸

21.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将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 ①大气中C0。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 ②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 ③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 ④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2.在无林地区20 cm厚的土层,只需40年就可以冲刷殆尽,而有林地区则需75年以上,这说明了森林具有的作用是( )。

A.净化空气 B.保持水土 C.调节大气成分 D.含蓄水源 读下图,回答23~24题。

- 3 -

23.20世纪80年代,山西省经济的核心部门是( )。 A.原料工业 B.加工工业 C.采煤业 D.冶金工业

24.山西省从“六五”时期开始围绕能源开采,着力构造的产业链是( )。 ①煤一电一铝 ②煤焦一化 ③煤一电一钢 ④煤铁一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5.山西省资源丰富,煤产量大,经济发展水平却较低,其重要原因是( )。 A.能源工业的投资比重较小 B.电力投资比重过大,煤炭工业投资比重小 C.工业结构长期以单一原煤生产和输出为主 D.煤质量不高

26.国家为了充分发挥山西省的煤炭资源优势,同时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实施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重点措施是( )。

A.扩大煤炭开采量 B.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C.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D.产业结构将向轻工业方向发展

下图是长江的干流剖面图和中下游逐月流量变化曲线图,联系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利用的经验,读图完成27~29题。

27.下列描述能正确反映长江中下游气候、水文特征的是( )。 A.温带季风气候,河流有两个汛期 B.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流夏汛冬枯

C.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水量夏秋多、冬春少 D.高寒气候,冬季断流 28.受流域自然背景的影响,长江的利用方式和流域开发方向是( )。 A.上游以生态效益为核心,开发旅游业 B.中游疏通河道,大力发展航运 C.下游兴建大坝,防洪、发电

D.采取梯级开发,实现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 29.长江三峡工程的修建,带来的影响是( )。

A.长江航运被大坝完全阻断 B.改善了三峡河段的航行条件

- 4 -

C.使坝址上游洪水发生几率增加 D.长江中游平原耕地盐碱化现象加剧 下图为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图,读图完成30~33题。 30.大部分地区气候属于(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31.东北地区农业耕作制度为( )。

A.一年一熟 B.一年两熟 C.两年三熟 D.一年三熟 32.东北地区农作物的生长季节是( )。 A.4月~l0月 B.10月~次年4月 A.冬小麦、黄麻、水稻

C.3月~6月 D.11月~次年3月

33.适宜在东北农业基地大量种植的农作物有( )。

B.柑橘、菠萝、椰子

C.甘蔗、水稻、玉米 D.春小麦、玉米、甜菜 34.M平原最适合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季风水田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混合农业

35.M区域发展商品粮生产不是( )。

A.热量条件

B.土壤条件 C.降水条件 D.光照条件

36.P地具有的重要的生态环( )。

①净化空气 ②美化环境 ③调节气候 ④涵养水源

⑤调节径流 ⑥蓄洪防旱 ⑦降解污染 ⑧保护生物多样性 A.①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⑦⑧

B.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利的自然条件

37.图示平原区域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应该是( )。 A.尽快开发未垦荒地,扩大粮食播种面积

B.大规模退耕还湿地,停止粮食生产,建立自然保护区 C.全面退耕还渔,变种植业主导产业为水产业主导产业

D.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 5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82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