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技术奇点”正在到来

更新时间:2023-07-31 01:3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人类会研发出和人类一样、 甚至比人类还要聪明的机器人吗? 如果成真, 我们人类自己又该如何自处? 多少个富有想象力的科幻小说和电影里, 我们不止一次地面对这个看似不着边际、 又不可回避的问题。

当我们想忽视它的时候, 一些陈旧的科幻故事会跳出来, 将当时的设想和如今的技术产品摆到我们眼前: 看, 多少个荒谬的想象, 在现实中就是不可思议地成真, 还被应用了! 当我们想推辞说, 拥有人类智慧的机器人, 技术实现上还远得很呢! 但一个个机器人打败人类的例子又活生生地公布在新闻中, 把这个技术性“能够”和道德性“应该” 的话题, 不断地逼到我们面前。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 在新奇地看着那些会说、 会笑、 会动的机器人时, 会忍不住疑问, 未来会不会发生我们都不曾理解和预想的事情?像宇宙大爆炸一般的技术奇点会不会不期而至? 人类会成功主宰我们自己的世界吗? 那个时候, 我们又该说人类是聪明还是愚蠢呢?在人工智能再次成为当下热点话题的今天, 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认知机器人学系教授默里?沙纳汉带着他的新书《技术奇点》来到中国,希望为这个人工智能起步不久的国度, 带来更多的思考和讨论。

人工智能新的春天

《凤凰周刊》: 如今人工智能在当下又掀起全球关注的热潮, 这一轮人工智能的发展状况是怎样的?

默里?沙纳汉: 人工智能指的是计算机机器人, 他们能在不同环境之下做出正确决定, 完成任务。 目前, 人工智能技术最新的进展是让机器人拥有学习力, 以及拥有更强大的处理庞大数据的能力。 比如说, 我们可以教一个电脑辨认和创造图像, 给每个图像编号, 电脑学习这些无数的图片后, 可以创造一个新的图像, 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的。

《凤凰周刊》: 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是什么样的?

默里?沙纳汉: 在西方,“人工智能” 并非新鲜词汇。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人工智能研发热潮兴起, 美国、 日本等国家热情高涨, 政府进行了大量投入和研究, 后来很多预想并没有实现, 人工智能又陷入了引人疑问的寒冬期。 近 20 年来, 人工智能经历了三个里程碑: 1997年, ibm 机器人“深蓝” 打败世界国际象棋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2001 年, 又有 ibm 的机器人在一款美国游戏中, 打败人类对手获得冠军; 2016 年, 谷歌的机器人“alpha go” 打败了围棋大师李世石。

最近的这一次, 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强烈关注。 在我看来, 人工智能正在迎来又一个春天。 是否会像前一轮一样大起又大落呢? 我认为不会, 因为现在的很多人工智能已经应用到了我们的生活设备当中, 实现了商业化, 形成了产业效应, 比如说无人驾驶汽车、医疗产品等, 未来会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这就是为什么谷歌、 脸书、百度等大公司都有很高的投资和研发热情。

我注意到, 中国出台的“十三五” 计划, 也明确提出了人工智能将是一个值得开发的重点领域。 百度公司投资人工智能已有一段时间,现在小米公司也宣布要投资人工智能技术。 《凤凰周刊》: 人工智能对我们目前的生活有何影响?

默里?沙纳汉: 这一轮人工智能的影响, 可以分为短期和长期来看。 短期内 5 至 10 年, 人工智能可以用在个性化医疗, 搜集个人全面的健康数据, 为治疗提供全面的数据服务; 另一方面, 一些产品很可能会融入我们现在已经高度依赖的金融、能源、媒体、 安全等领域。从50至 100年的长阶段来看, 人工智能可能出现我们在科幻电影中,看到的人性化的人工智能技术。 作为研究人工智能 40 年的专家, 我认为, 到 2100 年人性化的人工智能技术将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和人类一样的机器人

《凤凰周刊》: 您的新书《技术奇点》 正是讨论了这两个阶段的影响, 为什么叫“技术奇点” ?

默里?沙纳汉: 听说因为一部大陆电视剧,“奇点” 一词在中国很热。“奇点” 在物理学、 数学中都有定义, 在人类历史中,“奇点” 指的是, 由于技术的迅速发展, 人类社会的一切都出现了改变, 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将无法理解。

这本书就是讨论, 人工智能和神经技术两个领域的技术进步, 会加速这个“技术奇点” 的到来。 我们可以把目前的人工智能兴起和应用, 称为人工智能的第一次浪潮, 这个短期的发展是商业化、 产业化的; 而未来一个世纪可能会出现超人工智能(即有人类意识的人工智能), 这个长期的发展, 我们需要用一个更大的人类与机械关系视角去看待和讨论。 后者看起来离我们还很遥远, 但是从技术变革的历史来看, 也不过是一瞬。

《凤凰周刊》: 从现实技术的角度, 人工智能拥有人类的意识和感情, 这离我们还有多远? 您最近担任科学顾问的科幻电影《机械姬》也有涉及这个主题。

默里?沙纳汉: 机器人是否会有以及是否应该有人类一样的意识和感情, 这个富有争议的话题, 已经在科学界和科幻界讨论了半个世纪。 早在 1950 年, 大家熟知的“计算机之父” 艾伦?图灵, 就曾经发表过学术文章《计算机与智能》, 他预测到 2000 年, 人们谈论机器也能思考时, 会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虽然到 2000 年这个预言没有实现, 但是以上我们提到的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 让我们看到未来的可能性。

近年来, 我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神经技术领域, 目前我们正在小白鼠的大脑上进行实验, 看是否可以实现全脑仿真, 与生物大脑不同,数字基质的大脑可以多次复制。 数字基质的大脑还可以加速, 这一点也与生物大脑不同。 所以, 如果我们能通过全脑仿真制造人类水平的人工智能, 那么只要运算能力足够强大, 就可以制造一个以超高速运转的人类水平的人工智能社区。 如果人工智能不是按照仿生方法制造,而是从无到有创造的, 这个道理也适用。 事实上, 只要是电脑程序,都可以复制或加速。 而且, 目前有很多仿生技术, 也让这个预言越来越有成真的希望。

记者: 你认为, 我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把人类的意识和生理功能放到机器人身上? 默里?沙纳汉: 让机器人多大程度上拥有人类的思考和创造能力, 以及是否要有性能力等,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社会层面的道德和责任, 以及人类和机器人的关系。 但我想指出的是, 很多科幻小说和电影, 把有意识的机器人最后妖魔化、 邪恶化, 说它会代替人类或者谋反人类等, 这些都是因为人性对未来的恐惧而产生的想象, 我们不要被这些想象带得太深。 事实上, 机器人是安全的, 很多风险是可控的。

一次突破就可能改变世界

《凤凰周刊》: 有时候, 技术发展可以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但是人性本身或者说人类社会未必能接受或承受, 所以会使得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减慢停滞。 你认为这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

默里?沙纳汉: 每一次技术革新的时候, 我们的人性也被影响,面对未知和不确定, 我们的一个自然反应是被吸引, 同时又害怕。 从短期来看, 有时候放慢是好事, 因为商业化总是会不自觉地推着一项技术和应用大肆向前。 比如说, 社交媒体已经在年轻人中非常流行,但我们的社会也需要一些时间去学习如何处理社交媒体。 某些人会很关注别人的个人生活, 但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同理, 人工智能也是一样。 但是从长期来看, 我们不能因为人性本身的局限性, 就完全阻止创造未来更多的可能性。

《凤凰周刊》: 按照您在书中说的, 从长远历史来看, 人类现在只是走在人工智能的开始阶段。 那么我们在研发人工智能的时候, 我们到底在研发什么? 一个机械奴隶, 一个人类伙伴, 还是有可能比人类还聪明的“老师” ?

默里?沙纳汉: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在未来 40 到 50 年, 我们需要很严肃地思考和面对这个问题。 现在我自己也没有答案。

《凤凰周刊》: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 机器人的很多设想和应用,总体看来虽然有一些突破, 但是整体研发还是比较慢, 您对未来这个领域是持乐观态度还是悲观态度?

默里?沙纳汉: 我对人工智能的未来是乐观的, 而且这种乐观是有根据的, 它并不存在太大的泡沫。 技术革新就是这样, 经过千百次实验失败, 才可能有一次成功突破, 而这一次突破就可能会带来整个人类生活和社会的巨大改变。 我相信, 我们所说的“奇点”将会到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7t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