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庄子的美学思想

更新时间:2023-10-16 19:5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论庄子的美学思想

摘要:《庄子》不仅文学成就地负涵,不可端倪,难窥涯际,又如行空之天马,

仙踪难及,令人仰止,而且《庄子》还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美学体系。庄子以自然为美、以大为美、以道德为美,追求自由和具有超越精神的理想人格,对于建构现代中国人格、安定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寻求失落的精神家园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其中的现代化价值以及如何给予新的阐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美学体系 ;自然美 人格美 精神家园 现代化价值

一、庄子是一位追求美的生活、美的享受、 美的体验、美的人格的哲人。他以自然为美,以大为美,以道德为美,表现出了庄子超越世俗、超越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完美的人生之趣。

(一)以自然为美

1.以依于天性、率性纯朴为美

庄子对自然之美的感悟是深刻的,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由衷的。庄子对美的论述,突出了个体的存在,重视人或物的个性,认为任何事物只要依于天性、率性纯朴便是美的。而要保持天性、本性,主要在于自然无为。庄子提出了“天道”与“人道”的区别:“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在宥》)具体来说,“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秋水》)很明显,庄子是崇天道而弃人道的。天人之别,在于因任自然还是违反、破坏自然。成就美的是天道,残害美的是人道。

天道所成就的自然美,在庄子看来是朴素、率真之美。所谓朴素,

就是纯任本性,不加雕饰,也就是顺乎“道”的规律。所谓率真,也就是率性自然,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使自己的本性与自然之“道”的本性相合。

朴素是庄子所极力推崇的一种美,朴素的实质仍在于自然无为。它是人们的思想复归精神家园的一种表现,是纯任天性的本然状态。当人们在喧嚣的世界游走奔波,劳心劳力,蓦然而返,会发现生命本初的纯真与安然才是最美的境界。所以庄子说:“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天道》)。庄子对朴素之美的推崇是与对人道害美的无情批判紧密结合的。著名的浑沌之死便是典型的一例:浑沌本是浑然天成的初始状态,是朴素之美的象征,但倏和忽却以为“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应帝王》)这个悲剧告诉我们,不管出于何种目的,违背自然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自作聪明的有为,往往破坏了原有的美感。“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骈拇》)马的本性是吃草饮水,翘足而陆。伯乐却以善治马为名,烧之,剔之,刻之,雒之,终于导致马死者过半。庄子用一个个寓言告诉我们,天地万物都有自己的天性,都有保有自己天然之美的权利,我们应该抱着顺其自然的态有所为。即“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附离不以胶漆,约束不以绳索。”(《骈拇》)做到这些就是识达了生命之真,体会了自然之“道”。而现实生活中并不是这样,陶者治埴,则“圆者中规,方者中矩”;匠人治木,则“曲者中钩,直者应绳”,其结果是破坏了并不欲中规矩钩绳的“埴木之性”。(《马蹄》)庄子对这些破坏自然之性,以人道害美的行为是非常痛恨的。从社会现象来说,自然又表现为真实,自然之美也是率真之美。相应地,虚伪矫饰就是丑。西施经常心疼,所以捧心颦眉更添其美,因为她出于自然,有真情实感;而摹仿她的

女子,虽然也捧心颦眉,并不是由于心疼,只是矫揉造作,装腔作势,违反了自然,丧失了朴素的本性,因此,“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契妻子而去之走。”(《天运》)庄子还有一段关于真的描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渔父》)这里的“真”在相当程度上是一个与“道”、“自然”同义的概念。它也是一种至美的境界。无饰无伪,不拘于俗,是人的自然本性;任何矫饰和伪装,都是残害人的自然本性的,也就是损害生命之真的。真情的自然流露才能打动人,只有“法天贵真”、“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才能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只有这样,人的生命才不是矫饰的,而是真的,也是美的。

2.顺应自然以处世

由于自然的伟大与美,人不能逆自然而行,不能“以人助天”(《大宗师》),也不能“以人入天”(《徐无鬼》),更不能“以人灭天”(《秋水》),而只能顺应自然之性。所以得道之人、有德之人和一切“至人”、“真人”无不是顺应自然的。顺应自然而处世、游世,以自然为美,是庄子人生哲学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一些几个方面的内容:游心于道德,无为而尊:笑对生死,淡然物化,与道为一,养生保真。

自然是无为的,也是美的,所以说:“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在宥》)在上古之世,人们莫不顺应自然之性而安于性命;但圣人起后,使人失去自然之性,“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

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骈拇》)上至圣人,下至小人,或追名逐利,或规于仁义,皆因“有为”而被外物所累,从而丧失其本性,漠视其生命。对此庄子痛心疾首,也深恶痛绝。功名乃身外之物,俗世的道德观念也是容易让人失去真情、真性的。只有摒弃功名富贵,攘弃仁义,远离忠信与道俯仰,人才会获得真正的自由,从而也就归于自然。所以庄子说:“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谓真人。······凄然似球,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大宗师》)可见,真人心与道一,不人为地改变自然,只是遵循自然,甚至连喜怒哀乐都与四时的变化相一致。难怪闻一多称庄子是“抒情的天才”,盛赞其书是“绝妙的诗”[1]。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这是道家治国方略的主要观点。庄子认为:“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天德而已矣。”(《天地》)所谓天德,便是自然之性,顺应自然之德。儒家所宣扬的仁、义、礼、智、信,以文明相标榜,其实正是“乱人之性也”。(《天道》)在《马蹄》篇中,庄子以“伯乐相马”的故事来说明有为的政治家给人们带来的灾难:马原本生活在草原上,蹄子可以奔跑,皮毛可以御风寒,嘴可以吃草、饮水,顺其自然之性,快乐的生活着。但后来出了一个伯乐,他善于相马,把马蹄烧烙,给马戴上缰绳,关进马棚,这样马就死了十分之二、三;他又让马忍受饥渴,按照人的要求加以训练,马就死了一半。庄子认为,马犹如人,伯乐正如当政者,缰绳就是法律条文、仁义道德的束缚。伯乐相马、爱马实则是害马;儒家宣扬仁、义、礼、智、信,是想人成为文明的人,实则是在损害人性。

正因为如此,庄子痛心疾首,毫不保留地批判现实社会,而对往故时代的无为而治推崇备至。《胠箧》中,庄子列举了从容成氏到神农氏共十二个“至德之世”,因为那时“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

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可谓是国泰民安,风俗淳朴,人性合于天德。 在庄子看来,这种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社会,乃是最美、最理想的社会。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说,这在当时还“不失为一个革命的见解”[2]。当然,对于这种所谓的最美、最理想的社会,我们还应该历史地、辩证地去把握。因为它和人的幼童时代一样,固然值得深情眷恋、永久怀念乃至热诚地向往的自由、快乐、纯朴、美好的一面,但同时又必须摆脱和超越、也必然要摆脱和超越的原始、蒙昧、低级、幼稚的另一面;它毕竟是无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所无情否定了的另一种社会形态。庄子无比崇尚这种社会,以作为其理想追求,旨在恢复人的美好的天性和自由生活,其积极意义不言而喻,却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主张复古倒退、欣赏愚昧落后之缺陷和局限。人类的理想社会,应该是向着美好的一面,在更高层次上合乎规律抵抗旋升与复归。

(二)以“大”为美

《 庄子》对“大”可谓是情有独钟,所向往的美的东西和美的形象大多具有大的特征。爱迪生说:“凡是不平常的东西都能在想象中引起一阵乐趣,就是这个因素是一个怪物也显得有魅力”[3]。在庄子看来,道大,天地大具有不可比拟的“美”,也是圣人和智人所共同效法和学习的。但庄子之所以认同大美,其根本原因在渴望“大”的背后的自由。庄子是一个个性张的、推崇自由的人。他希望人能够免遭外物之累,以达到解脱和超脱,真正地享受人生、体验生命。但残酷的客观现实让人不能在这个混浊的世界里安然生活,因为“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于羽,莫之知载;祸重于地,莫之知避”。(《人世间》)人们只能画地而趋,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再加上世俗之人追名逐利而轻生命,忙碌于功名利禄,以仁义相标榜,以礼乐为规范,天德慢慢消失,自由已不复存在。文明使人类异化,礼乐使人们丧失

天性。庄子渴望自由,但不能获得自由,于是便将眼光投到博大的自然之中。通过对自然和大道的观察,庄子看到了“大美”:大道运行,生成万物但又不剥夺物之天性,一切是那么的自然,大道与自然的无为,而又无不为。人们只要像自然一样遵循无为的原则,岂不就可以自由,可以逍遥了吗?那些所谓的“圣人”、“大圣”“真人”正是领略了自然的无为原则,才打到了自由与无限的境界,具备了天地的“大美”。

1.以“大”为美,美在自由

庄子寻求自由的方式是远离喧嚣的尘世,让自由的内心畅游于无穷无尽的宇宙之中,以彻底达到精神的解脱。据弗洛伊得所说“梦是冤枉的达成,如愿望受到抑制,则达成需经过改装”[4],而自然之大、道之大、天地之大正为人们心中畅提游供了无限宽广的空间,在这里人的内心无所拘束,无所羁绊。在《逍遥游》中,庄子开篇就以大鹏发端:大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其翅膀如“垂天之云”,水击三千里,高飞九万里,如此气象非凡鸟所能及。大鹏可谓大矣,但大鹏并不能算是逍遥,也没有达到美的境界。因为它有所待,他所依赖的是“六月息者也”;如果没有大风,它便不能从北冥到南冥。只有“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对于人来说,只有齐万物而无己的至人、不以功劳自居的神人和不为虚名所累的圣人,才能达到自由与逍遥的境界。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就喻示着无限、无碍,“小”则喻示着有限、有待。真正的自由在于无限,所以也在于“大”。正如尚永亮先生所说,“庄子文学的浪漫精神由反抗现实、追求理想始,至要求回归、避世全生终,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又由高到低的抛物线全程,这不能不说是庄子的悲剧”[5]。

2.大之为美在于:“大而无用”以成大用

在庄子的人生哲学体系中有一个基本的原则:能够保生,养生即

为大用。保有人的自然之性、获得生命和享受生活,一直是庄子所追求的。在《逍遥游》中,庄子借助和他的老对手惠施的两次辩论,深入的阐明了这一观点。惠子认为庄子崇尚大,但大往往不和时用。正如一个大葫芦,大则大矣,但既不能剩水,又不能装以别的东西,且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安置它,只能把它打碎、扔掉。庄子说惠子不会用“大”,不应只想到用它来装东西,而应该用它来“浮于江湖”。庄子想说明的是,大智,大圣之人并不是汲汲于功名富贵,而是抛弃名利,全身而远祸,从而获得自由。惠子欲讥庄子,不料反为庄子所讥,故而又把矛头直指庄子 其人和它的学说,认为庄子其言大而无用,好比臃肿而长寿的臭椿树。庄子却说,野猫和黄鼠狼小而机灵,可以捉获猎物,看起来十分有用,但最终死于机关、兽网之中;大牦牛大若垂天之云,却不能捉老鼠。可见,世俗所谓的无用之人、无用之物,却能因其无用而保生、存真,这才是大用。所欲庄子奉劝惠子,同时也奉劝世人:“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斧斤,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世上没有“无何有之乡”,但心底无私,天地自然就会宽广;人间没有逍遥,但抛却功名之累,便可获得自由与逍遥,无用看似可悲,但能远祸全生,便是大用。“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徐无鬼》),不以名利,不失自然真性,一切顺应自然,与物俯仰,心游于道,与天地并存,这才是人的终极追求。大而无用,其实正是大用。王国维先生就非常欣赏庄子这种“言大则有若北冥之鱼,语小则有若蜗角之国,语久则大舂冥灵,语短则蟪蛄朝菌”的伟大想象和极化的夸张。

(三)以“道”为美

“道”为老子和庄子共同赞颂和讴歌的东西 ,是老庄哲学的基础,也是道家之所以称为“道”的根本原因。天地自在是为道,日月运行

[6]

是为道,山清水流是为道,万物各具其行是为道,万物各生其性是为道。败帝王得道则成,失道则败;人得道则乐,失道则忧。大道常在,大道不改,只有顺应大道,人类才能有美好的前景和归宿。

1.道之美在于它的广大而富于变化

庄子之所以如此倾心于道,是因为道是广大的,无所不包;道是持久的,能生生不息;道是无为的,但又能生成万物。庄子生活的时代,是一个诸侯征战、民不聊生的时代,也是一个追名逐利、奸商并起的时代。面对战祸频仍、人心险恶的社会,庄子深感祸福无常、生死旦夕。所以他笔下的现实是:“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杨这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在宥》)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世界!而人生天地之间,尤其生活在战乱之中,无法逃避人间的灾难,又加上功力和虚名对人的诱惑,害人而伤性。于是,庄子将其眼光投入了博大无垠的大道之中,以此来开辟人生的促狭之路,开阔世人的偏狭之心,解脱俗人的沉重生活,让人们与大道同游,归于自然之中。《天道》篇说:“夫道,于大不终,于小不遗,故万物备。广广乎其无所不容也,渊渊乎其深不可测也。”(《天地》)篇又说:“夫道,负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正是这种无垠的大道,使庄子觉得它是无边无际的,无拘无束的,人的精神与思想可以在这里自由自在地畅游,从而得到世俗不可能获得的超脱。

道不仅广大,同时也富于变化,他以多姿多彩的形式存在于自然世界之中。“道之可以贵,可以贱;可以约,可以散。”“其来无迹,其往无崖,无门无房,四达之皇皇也。”(《知北游》)只有那些悟性很高的人,方可以体悟到它的存在,感受到它的“美”。这些人以道处世,无忧无虑,应道而行,所以庄子说:“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让王》)

2.道之美在于它的永恒、持久于生生不息

从庄子一书中,我们看到了庄子对死生的达观心态,看到了道家“视死如归”的豪气。庄子要世人同生死、等万物。对于他来说,仿佛生死真的不入于心中。但事实上,在先秦哲人,没有人像庄子那样更畏惧死亡的,也没有比庄子更珍惜生命的。正因为“重生”、“养生”,庄子才大谈生命哲学。但人的生命不可能永久存在,没有长生不老之人,这一点庄子是十分清楚的。所以他才说“吾生也有涯”(《养生主》),并喟叹“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知北游》)但就大道来说,外饿让它是无限的,是永恒的;它“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先天地生为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道的长生、永在于个体生命的短促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也使庄子感到了生命的真谛,理解了万物存在的道理: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人的精神是永存的,每个人之所以为人,只是一种精神存在的一种寄托形式而已;人死只是物化,其精神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而继续存在着。这使庄子看到其实人与道是同一的,天与道是合一的,从而使他从忧生的现实社会中超越出来,以获得“达生”的喜悦。基于这种认识,庄子便真正超越了生与死的局限,在心灵深处彻底地放松,感受精神的自由与存在的无限,由衷地赞叹永恒的大道的无穷魅力。

3.道之美在于它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的观点是由老子提出来的,老子的“无为”在于顺应天道,“行不言之教”,然后众生各得其性而自生,以达到无不为的效果。庄子充分发挥了这一思想,并且以自然的运行、天地的存在、万物的性能、圣王的处世、百姓的生活等来证明老子的无为观点,从而说明天地万物的存在无不合于道,否则便会失其性,伤其真。这正是:道之运行,无所不遵,顺之则昌,逆之者亡。他在《天运》首章中连用了15个问句,对天地的生存、日月的运行、云雨的形成、大风的兴起等自然现象全面发问,虽然只问不答,但其答案就包含在字里行间。

这一切的形成正是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道”。 除了大道之外,在自然界中还有什么能主宰并做到这些呢?这里的发问在《知北游》中得到了明确的阐发:“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从而使我们感受到道的强大,这正是道的力量美与崇高美。

在《庄子》一书中,有两种“德”:一种是儒家所崇拜并为世俗所奉行的伦理道德,一种基于大道且合乎大道的人的自然之性。所谓“德者,成和之修也”(《德充符》)即“德”乃和合万物、同于自然与大道的修养。这种德必须以道为根基,失去了“道”,也就失去了“德”。所以庄子描述的至德之世,一定是民风淳朴、天性自得的世界。他在《马蹄》篇中说:“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可见,得自然之性便为“德”。庄子赞美的正是这种合乎大道的自然之性。

这种德是内在的,不一定在外表上体现出来;有德之人甚至会支离其形体,让人看起来仿佛残缺不全。在《德充符》中,他刻画了一系列有德之人的形象,但绝大多数是形体不健全的人物。就是他保有自然之性,既不提倡什么,也不主张什么,就是顺应自然以处世,这正是“德”的体现。

正是对这种自然之性的向往,对顺应自然生活的提倡,使庄子在文章中对那些形体残缺、外貌丑陋的有德之人给予了莫大的赞誉,寄托了深深的向往之情。尽管庄子这一贵在德行的审美观是建立在“忘性”、“无情”基础之上的。但它在美学史上无疑是一大贡献,对后世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郭沫若就曾指出:由于庄子的“绝对精神超越乎相对的形体”这一幻想,“以后的神仙中人,便都差不多是奇形怪状的宝贝。民间的传说,绘画上形象,两千多年来成为极陈腐的俗

套,然而这发明权原来属于庄子的”[7]。

二、庄子美学精神的现代化价值

《庄子》的出现,为中国文学增添了浪漫文学的新品种,增加了理想主义的新内容,开拓了自由超凡的境界,引进了虚构、夸张等新手法,塑造了恢奇怪诞的新形象,形成了放旷飘逸的新风格,表达了奇异超迈的新思想,真是如高似孙先生所说“极天之荒,穷人之伪,放肆逸演,如长江大河,滚滚灌注,泛滥于天地,又如万籁怒号,澎湃汹涌,声沉影灭,不可控抟”[8]。而且吕美生先生指出,庄子的自然美学思想审美理想“不仅直接促进了魏晋六朝美学理想由“错彩镂金”之美向追求“初发芙蓉”之美的划时代的重大转变,而且也不断哺育了一代代的美学家、文学家,成为向种种形式主义、唯美主义的绮靡倾向冲刺的精神武器[9]。它不仅仅对文学方面的影响深远,而且对中国人格的形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代人格的塑造和构建,离不开几千年中国文化的背景,儒家的君子人格”对中国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巨大,并成为中华民族所认同的理想人格,可以称之为主流人格或外显人格,即它是公开显示的、具有典范意义的、大力倡导的一种人格,但其中却包含着人为矫饰的不真实成分。道家的理想人格却成为失意者追求的人格,愤世嫉俗的文人政客借此远离现实或政治,拜托烦恼,自我解脱。因此,这些人格往往宣示给那些受社会冷落的人。正是因为这一点,道家人格始终没有成为之中国的主流人格,可以称之为主流人格或隐性人格,他所展现的是人格的另一面,但却是真实的一面。从这个意义上说,了解和研究庄子的人格理论,对我们了解中国人格中的阴暗性或负面性,对于中国人格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正处于世纪初的大变动、大分化时代,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

文化的相互激荡和撞击,对我国的思想、道德、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我国,目前面临的根本任务是促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但目前完善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尚未建立起来,政治体制改革明显滞后,致使整个精神方向和价值取向都难以确定,因此,适应现代社会的规范主体的价值体系很难建立 ,从而导致社会某些领域道德评价失衡,人文精神失落,理想人格失去垂范他人的作用。在经过认真的反思之后,人们深刻认识到,人作为现代化实现主体,人的现代化决定着现代化进程以及能否最终完成。人的现代化有集中表现在具有什么样的人格,而现代人格的建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传统人格转化和改造,从这个意义上说,庄子的美学理论既对现代化中国人格的建构有影响,又是现代中国人格构建的内在构成部分。

从理论上讲,庄子的美学理论对现代中国人格的建构具有两方

面的影响,积极方面表现在,庄子的理想人格的超越精神追求自由的精神,自我批评精神和社会批判精神,它们不仅熔铸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而且也是现代中国人格的构建的内在规定。

今天的中国社会中,存在着许多难以克服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种无畏精神,敢于直面现实,对社会具有批判精神,这一点庄子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他那种对社会自觉而严厉的批判精神,显然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1.庄子美学思想的社会批判精神

庄子的人格中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它应成为现代中国人格构建的内在求。庄子生活在战国中期,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发生着剧烈的变化,保存着氏族传统的经济体制的封建领主制度已经崩溃,那种以财富为动力的社会进步,虽有力的促进了技术和物质文明的发展,但与此并生的却是前所未有的剥削,压榨和掠夺,各种贪欲、堕落、道德的败坏成为社会的痼疾。个体在这样一个充满着物欲诱惑的社会,

如果没有有效地约束,必然是物欲横流,纷争不断,个体自我湮灭在物欲中,失去独立的人格和尊严,沦为“钱财不积,则贪者忧,则夸者悲”的奴隶。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市场发育程度还不高,市场约束不健全,市场经济的弱点和不足就表现的更为充分,其弊端不仅得不到有效地遏制和消除,相反,却有扩大之势。人们知道,市场经济是以每个个体的相对独立为前提的,而市场经济是趋利的,在利益的驱动下,必然会导致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成为金钱的奴隶,逐步失去人之为人的本性,这就是现代社会出现的文明病,人成为单向度的人,异化为非人,人性的弱点在现代化条件下表现地更充并不断扩张。立足今天反观庄子,我们不能不承认庄子的伟大和睿智,他对人的本质认识是深刻的,他那种自我批判精神的确闪耀着理性的光辉。

2.庄子美学思想的超越精神

庄子的人格中闪耀的超越精神,这也是现代人格中的人文要求和追求。庄子深刻认识到,人的异化的根源在于社会的异化,因此,要避免人格的异化,唯一之路就是超越,超越世俗,超越名利,超越自我。庄子所塑造的一系列的理想人物及其赋予的品格,都具有这种超越的品格,“至人无己”、“圣人无名”、“神人无功”,真人不知乐生恶死,德人不知思虑是非,大人无形影声响,如此,才能保持独立自由的人格,以及人作为人的自由及价值。

所谓人文精神,指的是人对自身的关注,对人的生存意义、价值的思考,对自身的尊严和权力的重视,对人生的终极关怀。实际上,人类一直为这一问题所困扰。一方面人类为自身的生存而奋斗,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以满足人类的自身需求;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忧着由于追求财富的愿望无限膨胀而导致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失落,从而使人性丧失。

庄子人格中具有强烈的追求自由的精神,追求其人格的自由,追求其精神的自由,既不为名利所限,也不为物欲所累,“千金、重利、卿相、尊位”对庄子来说都毫无价值。而且有害,累及人格的独立和精神的自由,所以他“宁戏污渎之中自快”,以“终身不仕”为最大的快乐。这种追求自由的精神,几千年来鼓舞了无数仁人志士为了自由而抛却名利,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精神尤为重要和珍贵,值得继承和发扬。

三、庄子审美理论的负面影响及历史局限性

毫无疑问,庄子的审美理论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和积极意义,作为中华民族性格中的深层积淀,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因此,他对现代中国人精神的构建尤具重要的意义。但是作为生活在战国时期的庄子以及他所建立的人格理想都不能带有那个时期的历史局限性,庄子的理想人格作为非主流人格所具有的负面性,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日益在扩大,今天我们更需要认识它的消极意义。

首先,庄子审美理论的崇古意识是形成中华民族保守心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面对当时的社会动荡和混乱,道家和儒家一样,都采取了严厉的批判态度,而救治的方案无一不是人们回归上古之世,儒生们言必称三代,说必称尧舜。道家者的主流也是盛称上古,老子有“小国寡民”之说;庄子有“至德之世”之理想。“至德之世”,人们无知无欲,无仁无义,无忠无信,“同于禽兽居,族于万物并”。总之,上古社会优于现实社会,令人向往。这种价值取向阻碍了人们的创造能力,遏制了人们的开拓精神,因为它总是引导人们留恋过去,沉浸于远古,而对现实充满怨恨,对未来充满恐惧。

其次,庄子“缘督以为经”的行为准则与明哲保身的民族阴暗性格。

在庄子生活的年代人如何生存,如何学会生存,成为人们关注的主题。庄子以其独有的视角,给人们找到了游刃于社会的生存之路,养身全生的方法——“缘督以为经”。这一处世之道对中华名族的性格和心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善于察言观色,不发表意见,不表达观点,见风使舵,随波逐流,明哲保身,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表现出十分阴暗的性格。

再次,庄子的顺势哲学与造成宿命论的流行。庄子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这一观点有十分明显的消极意义,“顺世”演变为混世,走向宿命论,一切听命于天命的安排,服从上帝的命令。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们所称道的“天人合一”的命题内含着人对天命的恐惧和服从,反映着我们这个民族对自然的探索和征服的信心和精神 ,而这一性格的形成于庄子的顺世的传统人格是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

任何理论都是一定时代的理论,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庄子的美学理论也不例外。今天,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历史性的转变,中国人面临着新的现代人格的重建。重新审视中国的传统人格是我们重建的前提。所以,我们对庄子的美学理论的现代化价值的重新阐释,既要看到历史价值,又要对它的消极影响有深刻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闻一多:《庄子》,《闻一多全集》第2卷,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286、280页。

[2]郭沫若:《庄子与鲁迅》,《郭沫若全集》文学卷第1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7页。

[3]爱迪生:《论洛克的巧智的定义》,见《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第96页。

[4]弗洛伊得:《梦的解析》,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5]尚永亮:《庄骚传播接受史综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70页。

[6]王国维:《屈子文学之精神》,《中国历代文论选》第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83页。

[7]郭沫若:《十批判书》,《郭沫若全集》历史篇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01页

[8]高似孙:《子略》卷二,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5页 [9]吕美生:《漫谈庄子的文艺美学思想》,黄山文化书院1990年版,第330页。

[4]弗洛伊得:《梦的解析》,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5]尚永亮:《庄骚传播接受史综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70页。

[6]王国维:《屈子文学之精神》,《中国历代文论选》第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83页。

[7]郭沫若:《十批判书》,《郭沫若全集》历史篇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01页

[8]高似孙:《子略》卷二,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5页 [9]吕美生:《漫谈庄子的文艺美学思想》,黄山文化书院1990年版,第330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7f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