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三轮静悟计划

更新时间:2023-05-01 18:3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三语文三轮静悟计划

胶南一中高三语文组一、静悟思想:

静悟期间是消化知识并把知识系统起来的最好机会,也是语文成绩大幅度上升的关键时期。所以,在这期间,一定要静下心来,把高中三年学的知识慢慢沉淀,慢慢回味与领悟,查漏补缺,巩固强化所学知识。需要注意的是,复习需要每天定时进行,每天至少保证两节课,而不是把所有的知识积攒到几天进行,每天要坚持动笔或默记或读书或做题。需要重视的是:作为首考学科,语文答题是否顺利无疑会影响后面其他科的考试。据专家调查:不少学生通过科学有效的静悟,高考语文成绩能比平时提高10-20分。因此,语文必须静悟好,首战必捷!

二、静悟原则:

- 1 -

1、要有一个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订的详细的学习小计划,提高每节课的学习效率。复习需要每天定时进行,定时定量回忆,每天保证两个小时,确保在考试前夕把知识点回顾一遍。

2、可以自问自答,力求脱口而出。而且应加强动手动脑,静悟最忌只动眼动嘴的学习方式,必须多动脑多动手,做到手不离笔,笔不离纸,不降低学习的难度和质量。

3、发现问题,在积极思考而不得解决的情况下,要及时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三、静悟设想:

1、基本按照高考试卷编排的顺序进行静悟,但把字音、字形、正确使用词语几个板块放在最后集中静悟,强化记忆,尽量降低遗忘程度。

2、名句背诵穿插在静悟期间的每一天分散

- 2 -

进行。以高中课内为主,结合课外;课内名句,以鲁人版、人教版、苏教版三种版本相同篇目为主向外辐射、扩散。

3、组内老师集思广益,印制部分作文素材,精心提炼课本素材,引导学生每天阅读。

4、通过检测反馈以及学生的问卷调查情况来看,审题立意仍是学生区分度比较大的点。因此,和学生一起每天进行不同类型作文的审题立意练习。

5、每天送给学生一句静悟寄语,以增强信心,激励斗志,凝神聚力。

四、静悟时间安排:

- 3 -

五、静悟内容编排:

5月29日——奇迹,就在凝神聚力的静悟之中。

◆标点符号

- 4 -

一、回顾常见的27个设误点:

1、概数中间用顿号

[例1]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句中“三四里”是一个概数,表示大概距离,概数中间不用顿号,“三”和“四”中间的顿号应删去。

2、集合词语间用顿号

[例2] 全社会都要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切实做好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工作。

句中“中小学生”是一个集合词语,“中”和“小”中间的顿号应删去。

集合词语读起来不需停顿,中间不用顿号。如:公安干警、大专院校、男女老少、兄弟姊妹、教职员工、青红皂白、假冒伪劣、真善美、假恶丑、指战员、工农业、师生、父母等。

3、连词前面用顿号

[例3] 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请她签上一个名。

句中“或”前不能用顿号,要么删去,要么改为逗号。

4、并列的几个谓语、补语间用顿号

[例4] 商业世界中,最强大的力量不是贪婪、不是恐吓、也不是激烈竞争所引燃的旺盛的战斗能量。是什么?是爱。

句中“不是贪婪”等三项,均充当谓语,构成三个分句。并列的分句间不能用顿号,句中两个顿号均应改为逗号。

5、两层以上并列关系的词语间用顿号

[例5] 请将此文件抄报市委副书记陈三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广明、副市长刘宏远等领导同志。

句中有两层并列关系:“市委常委”与“宣传部长”为小并列,中间用顿号;三位领导的职务、姓名为大并列,中间应用逗号。句中全部用顿号,层次不明,应将“陈三泰”和“张广明”后的顿号改为逗号。

6、充当状语的“把”字短语后用逗号

[例6] 演员孙飞虎饰演蒋介石真是演绝了。我看了电影《西安事变》后,一直把电影中的蒋介石,当作真的蒋介石。

句中“把电影中的蒋介石”是“当作”的状语,二者联系十分紧密,中间的停顿使得文意不连贯,故应将二者中间的逗号删去。

7、并列关系分句间用逗号

[例7]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它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在账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账外暗中接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

句中“……以行贿论处”和“……以受贿论处”是两种惩处方式,二者构成并列关系的复句,

- 5 -

用逗号使得文意层次不分明,应将“以行贿论处”后的逗号改为分号。

8、内部无停顿的并列成分间直接用分号

[例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是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在人们的消费中占更加重要的位置;二是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大众化。

句中并列成分内部没有逗号,不应直接用分号(分行列举的文字除外),应将分号改为逗号。9、一句中先用句号再用分号

[例9] 如何搞好学习呢?一、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句中,先用句号,再用分号,显得不伦不类。应将第一个和第二个句号都改为逗号。

10、非疑问句用问号

[例10]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外出旅游,难免会出现游客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游客应该知道如何防止这类事情的出现?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

句中“如何防止这类事情的出现”和“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不是向游客提出的问题,而是游客应该知道的,是陈述不是疑问,应将前后两个问号分别改为逗号和句号。

11、主谓倒装的疑问句中问号用在前面

[例11] 去北京哪天动身啊?张主任。

主谓倒装的疑问句,问号应放在句尾,前面可用逗号断开。故句中问号应改为逗号,句号改为问号。

12、选择问句用多个问号

[例12] 请问:到底是生来就盲的人比半道才盲的人幸福呢?还是恰恰相反?

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此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应用逗号。句中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

13、句子内部用叹号

[例13] 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啊!在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期里,将焕发青春,变得更加壮丽。

句中“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啊”是整个句子的主语,不是一个独立的句子,后不应用叹号,应改为逗号,句末的句号改为叹号。

14、一个句子中用两个冒号

[例14] 我们认为:不犯错误的人只有两种:一种是已经去世的人,另一种是还没有出生的人。

一个句子中不能出现两个冒号。要么把第一个冒号删去,要么把第二个冒号改为逗号。

15、说话人在中间,“说”后用冒号

[例15] “以德治国的关键,”王部长加强语气强调说:“就是要把道德建设放在首位。”

说话人在中间,“说”后应用逗号,句中冒号应改为逗号。

16、总起与分述之间用逗号

[例16] 更让人担心的是她的身体状况,经常出现阵发性潮红,一阵阵发热、出汗;常感头疼

- 6 -

目眩,心悸恶心;四肢麻木无力,腰酸背痛;晚上更是翻来覆去睡不着觉,严重影响白天的工作。

句中“更让人担心的是她的身体状况”是总起句,它领起下面四个并列的分句,应把“状况”后的逗号改为冒号。

17、直接引语句末的句号放在引号外

[例17] 领队表示:“我们就是要老虎不出洞,这几天的训练就是针对周日比赛的需要”。

句中“领队表示”后的语句是领队的原话,属直接引语,直接引语句末的句号应放在后引号内。

18、间接引语和直接引语连用,句末的句号放在引号内

[例19] 狄德罗坚持了反映论的思想,他认为:人的概念“只有和外界的东西联系起来才成为坚实可靠。”

句中既有间接引语,又有直接引语,句号放在引号内,就把句号归于直接引语了,而整个句子就没有句末标点了,显然是不行的,应把句号移至后引号外面。

19、标明注释性文字,并列短语后用逗号

[例19] 蝉的幼虫出现于地面后,就要寻找一个适当的去处――一棵小矮树,一片野草叶,或者一根灌木枝,以便脱掉它身上的皮。

句中破折号解释的对象是“去处”,解释性文字究竟到什么地方为止,不够清楚,仔细看,应该到“灌木枝”处,为使解释性文字醒目,又不影响语句的连贯性,应将“灌木枝”后的逗号改为破折号。

20、书名号滥用,如栏目、话题、主题等。

[例20] 这次作文,老师让我们写的话题是《超越性格障碍》。

栏目、话题、主题等均不应用书名号,应用引号,句中书名号要改为引号。

21、句内括号,括号放在逗号或句号后

[例21] 元好问认为陶渊明诗歌“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绝句》)苏轼也说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这都是对陶诗艺术特色的准确评价。

句中《论诗绝句》和《与苏辙书》为句内注释,标明诗句出处,应紧跟在诗句之后,两处括号前的逗号均应移至括号后。

22、句外括号,括号放在句末标点前

[例22] 他培育了许多香花,喂养和训练了许多小动物(他后来还曾照顾动物园里一条没有母虎的乳虎,每天一匙一匙地用牛奶喂它)。

该句中,括号里的话是注释整个句子的,括号是句外括号,应放在句末的点号之后。

23、省略号和“等”、“等等”同时使用

[例23] 国庆节一起去北京的有十七八个人,有我姐姐、哥哥、表妹、同学……等。

省略号和“等”、“等等”都表示列举的省略,但二者不能同时使用。句中省略号和“等”应删去一个。

24、并列词语三个以下误用省略号

[例24]李白、杜甫……都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

- 7 -

并列的词语三个以上才能用省略号,此处省略号应改为“等”。

25、破折号与“即”、“就是”等词语同时使用

[例25] 船上的人告诉他船所经过的海槽――就是“中外之界”。

破折号和“即”、“就是”等词语都表示解释说明,但二者不能同时使用,该句将破折号删去为好。

26、破折号与括号混用

[例26]①列宁笑着说:“我们就叫他斯大林(俄文的意思是钢铁)好了。”

②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同英方签定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破折号表示的注释部分内容比较重要,要连着正文读出来;括号表示注释的内容可以不读出来。

27、破折号与冒号混用

[例27]①今天晚会上有如下节目:舞蹈、独唱、相声和杂技。

②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贡献。

分说部分是总说部分的分项叙述,用冒号;分说部分是总说部分的注释,用破折号。二、自主回扣:专题学案+笔记本+错题整理本

三、静悟自测(以2011年各地高考题及2012年山东各地一模题为主)

1、(2011潍坊)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防治手足口病是关系民生的大事情,”省领导在慰问患者及其他人员时说:“必须坚持生命第一的理念,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B.要读懂陌生文言文,应先粗读文章,了解文章讲的是什么事件,(几件事、事件之间的联系)涉及的人物,(几个人,人与人之间是什么关系)作者对人物与事件是怎样的态度,做到心里有数,对于不理解的词暂且先不作深究。

C.它从哪里来呀?那歌声。在这么漫长的严酷之后,鸟儿们会这么快就复生?它活泼,像泉水,从那里,春天慢慢滴落又喷涌而出。

D.去年7月印发的被称为“中国未来10年教育蓝图”的教育规划纲要,就已将“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的办法,探索实行社会化考试”写入其中。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郎咸平说:“购买者在某些场合下,会把下岗职工推向社会,而改革结果是他们得到了国有资产。这就是经济学家一针见血指出的‘改革利益属于少数人,而改革的成本由社会承担’(12月5日《北

- 8 -

京现代商报》)。”

B.郑筱萸案暴露出国家对行政许可项目进行监督管理的缺陷——即审批权力配置不科学、制约不合理、运行不公开、监督不到位。

C.中外记者都急于了解“防御性国防政策”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两者是什么关系?该如何理解当前中国的国防政策本质?

D.山东花生油、优质豆油……价格均有小幅上涨,原因有三个:一是油菜籽涨价影响了食用油价格;

二是民工返城、学生返校增加了食用油需求;三是铁路货运提价增加了运输成本。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作家见闻的真切、感受的深刻,使其行文“不是铺张,不事雕琢,意随景到,笔借目传”(张岱《跋寓山注二则》),自有一种淳朴之美。

B鲁智深和李逵都是粗豪之人,请你比较一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和《李逵负荆》两篇文章,看看两人的言语和举动有什么不同?

C乐府最初的职责是采集民歌加以整理,配乐演唱,后来人们便把乐府所采集和演唱的民歌叫做《乐府诗》和《乐府歌词》。

D“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决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礼的公正性体现在社会个体成员身上便是义。孟子认为,义与仁不同,“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它是一种外在表现,正是它,决定着社会个体成员对礼的遵循。

B.如何理解这种新变化和新特点,如何评价西方各种社会形态(后工业社会论、信息社会论、知识社会论、全球社会论、消费社会论等)理论,学术界一直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争论。

C.这个大导演的卧室和书房可谓杂乱无章。柜子、桌子、沙发、地板、窗台,所有的地方都堆满了书报、杂志、相片等,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字,乱!家人要帮他整理,他却一口拒绝。

D.通过Google搜索,我们发现关于世界一流大学的词条成千上万,而且很多院校——位于加拿大中部的相对一般化的学术性大学到新成立的位于波斯湾的学院——都自称为“世界一流”。

参考答案:

1、D(A“说”后的冒号改为逗号;B括号应放在逗号前;C应改为“它从哪里来呀,那歌声?”)

2、A (B“——”“即”只能保留其一;“、”号应改为“,”号 C“?”应为“,”号 D“……”使

用不当,“;”号应为“,”号)

3、A (B句末应用逗号;C书名号改为引号;D顿号改成逗号)

4、D(A将引文作为作者说话的一部分,后引号应在句号里面;B括号应在“理论”之后;C“一个

字”后应用表提示的冒号。)

◆辨析并修改病句

- 9 -

一、回顾六大语病类型: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二、回顾辨析语病的一般方法:

?语感审读法

?成分分析法

?标志检查法

?造句类比法

?逻辑分析法

三、严查标志,熟知病句辨析的十一个切入点:

?切入点之一:句首有介宾短语,审视是否缺主语。

句首的介宾短语如“通过......”、“经过......”、“在......中(下)”、“从......中”等,一般充当状语,表明原因、理由或时间或处所等,它后面没有主语时,就有可能是缺主语了。

?切入点之二:谓语后的宾语部分较长,审视是否缺宾语中心语。

在一个句子中,如果宾语部分比较长,要特别注意是否缺宾语中心语。

?切入点之三:句子成分齐全、搭配合理,审视是否合乎逻辑。

如果一个句子成分齐全,搭配合理的话,就要想到检查它是否合乎逻辑,因为这时语法知识是帮不上忙的。

?切入点之四:句中有并列结构,审视其各项能否并列,能否与相关的词语搭配。

①不合逻辑。并列结构,并列的各项不能有意义上的交叉、范围上的包含与被包含,否则会引起矛盾。

②搭配不当。并列结构的各项,在句中充当同一成分。如果充当主语,就要考虑平列的每一项是否能与共同的谓语搭配;如果充当谓语,就要考虑平列的每一项是否都能与共同的主语和宾语搭配。

- 10 -

③表意不明

④语序不当

?切入点之五:定语或状语复杂,审视其能否与中心语搭配、排序是否恰当。

多项定语的排序顺序一般是:①表所属的名词、代词(表示“谁的”);②指示代词或数量短语(表示“哪一个”或“多少”);③动词或动词短语(表示“怎样的”);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表示“什么样的”);⑤表示性质或性别的名词(表示“什么”)。多项状语的排序顺序一般是:①条件;

②时间;③处所;④语气;⑤范围或否定;⑥程度;⑦情态;⑧对象。当试题中的定语或状语不止一个层次时,就应该考虑其排序是否恰当。

?切入点之六:句中有肯定与否定(或正面与反面)相叠的短语(如能否、优劣、好坏等),审视是否需要配套使用类似的短语。

?切入点之七:如果是否定句或反问句,审视否定是不是恰当。

汉语语法上有如下规律:单重否定句表示否定的意思,双重否定句表示肯定的意思;肯定句式的反问句表达否定的意思(因为反问格式相当于一重否定),单重否定句的反问句表达肯定的意思,双重否定式的反问句表达否定的意思。当一个句子既是否定句又是反问句时,尤其要谨慎辨析。

?切入点之八:句中有表数量或程度的词语,审视它是否与其他词语矛盾。

?切入点之九:句子初读感觉特别别扭,审视是否句式杂糅。

在表达一个意思时,说法可能不止一种。如果在表达一个意思时,不是选择一种说法而是把两种说法糅在一起,这样就很容易造成结构混乱,不伦不类。

?切入点之十:句中有敬辞谦辞,审视是否用错对象。

⑴切入点之十一:如果是复句,可作如下五方面的审视:

①关联词是否需要

②关联词与主语的的位置关系。当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一致时,第一个分句的关联词就放在主语后面;当前后两个分句主语不一致时,两个分句关联词均放在句首。

③关联词语自身搭配是否恰当。

④两个分句的句序是否恰当

⑤分句较多,审视是否中途偷换主语而使句意不明

四、自主回扣:专题学案+笔记本+错题整理本

五、静悟自测

1、(2012德州一模)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叙利亚形势由于不断恶化,1月28日,阿盟观察团为确保安全中止了在叙利亚的观察团行动。

B. 伴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与话语权的提高,世界开始尝试用“中文”和“汉语”,用中国方式

- 11 -

来与中国对话。

C.山东省作为沿海发达省份,在全国率先出台允许非户籍考生在我省参加高考,充分考虑了山东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

D. 美国苹果公司前任总裁乔布斯是一位传奇人物,他缔造了自己的企业,不断开发出最先进的电子产品,引领了一个时代的风尚。

2、(2012日照一模)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有着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同样不可小视。

B.很多人虽然并不欣赏方舟子不近人情的打假行为,但我还是比较支持的,卫道士般的严苛打假,有利于净化社会风气,对造假者形成道德压力。

C.2012年,我国将大力推进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质量品牌,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全力以赴保持实体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D.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大自然赋予女性双倍的感知红色光谱的基因,这个惊人的发现表明,女性眼中的世界的确比男性眼中的更加美丽。

3、(2012泰安一模)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人民网评选的十大草根微博及草根网事,展示了微博名人之外草根网民的网络生活形态,进一步勾勒了“网民”朴素的生活情态。

B.如果我们不肯在塑造一个孩子健全、正直、充实的精神世界,或者是培养一个合格公民方面,纵然有诸多善拿高分、得享厚禄的“精英”,我们的未来仍然堪忧。

C.住房保障是中央高度重视的一项民生工程,是由政府提供的一项基本公共服务,其对象主要是面向中低收入及住房困难家庭。

D.由于“醉驾人刑”增加了违法者的违法成本,也提高了违法者逃避处罚的侥幸心理,一些醉酒司机为逃避检查驾车冲闯执勤卡点,伤害正在执行任务的民警。

4、(2011潍坊)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前段经过有关部门整治,瓜渚湖上那些存在不安全隐患的无证乌篷船消失了,但最近由于气温上

升,这些非法营运船又冒出来了。

B.半年多来,稀土又成了中美之间一个新的交锋点,无论美国媒体和贸易官员都死盯着中国有关稀

土储备和管理的政策不放。

C.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

意义的“世界阅读日”。

D.事实上,互联网的绝对自由已经危害到所有国家的社会秩序,所以才会出现很多国家针对本国的

实际情况为互联网管理立法的事情。

参考答案:

1、D(A 中途易辙B 搭配不当。应为“国际地位的提高和话语权的增强”C 成分残缺)

2、D(A项,句式杂糅,应删去"同样不可小视"。8项。关联词位置不当,将"虽然"放在 "很多人"

- 12 -

之后。C项,搭配不当,"推进"与"质量品牌"不搭配,可在"质量品牌"后加上"建设")"

3、A(B项成分残缺,应“不肯在……方面”后加“多下功夫”;C项句式杂糅,“对象是……”和“面向……”的杂糅:D项搭配不当,“提高”与“心理”不搭配)

4、D(A“不安全隐患”说法不合逻辑,应改为“安全隐患”或“不安全因素”。B“无论……和”搭配不当,应把“和”改为“还是”。C“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有歧义。)

审题材料:命题+话题+材料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偶像。钱学森、袁隆平、宗庆后、张艺谋、马化腾、刘翔……他们是不同时代不同行业的成功者,有无数崇拜者和模仿者追随其后。他们做过什么,又是怎么做的,被写进了种种励志读本,然而,他们的成功很难复制,因为时间在变,万物在变,一个人成功的赋予也在变。

时间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初夏秋冬,四时更替。物理时间随着时钟的指针分分秒秒匆匆地流逝,而人生的时间,则由大大小小的悲喜堆叠而成过去,由错错对对的选择建构而成未来。所以,人生的真谛不在复制别人的成功,而是认识自己,在合适的时间里做好该做的事!

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以“我的时间”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择角度,明确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善良的人,眼睛里闪烁的是慈爱的光芒;卑鄙的人,眼睛里放射出的是邪恶的寒光;坚强勇敢的人,眼睛里充满执着和自信;懦弱胆小的人,眼睛里流露的是畏惧和胆怯。透过眼睛,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内心世界,也可以看到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请以“眼睛”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5月30日——无论何时,自觉的人总是“无须扬鞭自奋蹄”!

◆论述类文本阅读

- 13 -

一、回顾常见错误类型:

1、以偏概全

2、已然与未然

3、时态不清

4、主次不分

5、选择与兼备

6、因果不当

7、张冠李戴

8、歪曲事实

9、无中生有

10、答非所问

二、友情提醒:

此类阅读有时选文可能枯燥,要保持大脑清醒。静下心仔细阅读,力求准确理解。

三、自主回扣:专题学案+笔记本+错题整理本

四、静悟自测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江南文化的特性是在与北方文化(其典型代表是齐鲁文化)以及与荆楚文化等的比较中显现出来的。江南文化是一种诗性文化,主要体现在人的饱满的感性审美,与放达沉稳的现实诉求以及与清丽秀美的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江南文化在与主流的北方伦理文化相抗衡中。以柔克刚,“越名教而任自然”,从而自晋室南渡以来逐渐占据了中国文化的制高点。

江南文化给予历代文人以极大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陈望衡在《江南文化的美学品格》中认为,“江南概念主要是审美的。江南文化从主调来看,是一种审美文化”。这真正抓住了江南文化的审美和诗性本色。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中原体制文化的大传统和东南沿海地区相对自由的小传统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某种张力,促进了中国文化在互补中的发展。而江南文化就处于费正清所说的东南沿海地区的核心地带。

这种相对自由的文化小传统自宋代以来一直处在引领中国教育、文化和经济的地位.到明清时

- 14 -

期达到高峰。如有清一代,全国共产生(文)状元115名,江南文化圈所属三省(苏、浙、皖)的状元数为78名,占全国的67.83%。这些数据说明,到清代时,江南在文化教育方面已远远领先于其他地方。这些状元以及出身此地的进士大多进入中国的政治领域,同时他们在经济领域亦叱咤风云。

这种重学崇文的传统影响所及,到晚清和民国,苏浙两省的现代文学家可谓灿若群星。如鲁迅、茅盾、郁达夫、周作人、徐志摩等,均是一流的文学家。江南文化自古遭今所形成的底蕴和特色.也深刻地渗透进了当代中国先锋文学家,尤其是那些出生在江南文化圈的先锋作家的骨髓当中。

首先,江南文化培育出了中国独特的文学信仰维度。这种信仰渗透进先锋文学家的血液中便引发了当代先锋文学的持续发展和深化。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先锋文学在全国有遍地开花之势,各地不少作家都进行过先锋实验性写作,但时至今日大多已偃旗息鼓。而成长于江南文化圈的先锋作家如苏童、格非、叶兆言、余华、王安忆等,创作势头仍然不减。且先锋性显明。

这是一种基于对文学的信仰所带来的执着,这种信仰来源于对江南诗性文化的深切记忆和感恩情怀。江南迷离的山水和氤氩的烟树,温和的气候与鱼米之多,构成了这种准宗教氛围的外在地理和风物条件。在对文学的追求中,自古以来的江南文化漫透着不同于北方的洒脱和空灵。那些生息于此的当代先锋文学家们同样承继了这样一份精神遗产。

其次,先锋文学在实验冲动过后仍然富有活力地涌现出众多优秀作家和作品,这得力于江南文化在当代的精神积淀。这种积淀体现在构思、语言、意象、叙事等诸多方面,这些都折射出了江南文化的影子,都带有鲜明的江南风物特点。然而,这种风物是以与传统审美意象相反的反讽方式体现出来的。

先锋文学的中坚力量正是那些至今坚持先锋写作的文学家特别是小说家。他们大多栖居在江南的城市里面,以最新潮的姿态和话语方式传达出江南传统文化最深沉的品格。如此看来,中国先锋文学应拥有更加夺目的未来。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2.8) 6.关于“江南文化”,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江南文化特性是在与以齐鲁文化为代表的北方文化及荆楚文化的比较中显现出来的。

B.作为一种诗性文化,在感性审美、现实诉求及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层面得以体现。

C.江南文化富有抗争性,以柔克刚,越名教而任自然,且逐渐占据中国文化的制高点。

D.江南文化是一种审美文化,它与中原体制文化共同促进了中国文化在互补中的发展。

7.对“江南文化的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江南文化自明清时就引领中国教育、文化和经济发展,对中国近代与实业作出重大贡献。

B.江南文化特有的底蕴和特色,孕育了苏浙一带灿若群星的现代文学家,促成了中国先锋文学的诞生。

C.江南文化培育出的中国独特的文学信仰维度,促使全国当代先锋文学由偃旗息鼓到先锋性特征明显。

D.江南文化浸透着不同于北方的洒脱和空灵,当代先锋文学家们承继了这样一份精神遗产。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江南文化圈先锋作家对文学的信仰源于江南迷离的山水和氤氲的烟树,温和的气候与鱼米之乡。

- 15 -

B.当代江南优秀作家的作品,受益于江南文化在当代的精神积淀,且都折射出江南文化的影子。C.先锋作家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江南风物特点,且习惯用与传统审美意象相同的反讽方式加以体现。D.厚重而精致的江南文化精神,不仅造就了江南先锋作家,也创造了中国文学更加夺目的未来。(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古老国度里的“格”样人生

我们中国人和“格”是有着不解之缘的。小时候写字要在方格本上写,玩游戏玩的也是跳格子,长大之后做事被告诫不要出格,升迁荣转要讲资格。但凡事都有两面,对“格”的过于看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人才的起用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应该说,论资排辈,自古有之。北魏后期,针对官多人少的现状,吏部尚书崔亮制定了“停年格”的选官制度,选人以年劳为制,由唯才是举变为资历取胜。停年格的做法一直陪着北魏走向灭亡。

而最终形成“格式化”却是唐朝的事情。唐初的时候,主管人事的吏部选拔人才只看能力、不看资历,引得英才辈出,读书人都感到很有盼头。合理的用人机制和对干部的大胆起用,在很大程度上营造了盛唐气象。只是到了唐玄宗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才重新看重了用人之“格”,规定不论什么人,一律按年限、资历和考绩升迁。后来虽有反复,但到了五代,还是恢复了“格”的做法,并从宋朝开始延续下去,直到西方列强打上门来。

崔瑞德在《剑桥隋唐史》中特别指出:“地方行政改革的成功与否归根结蒂取决于被任命的人,他们的质量又取决于任命官员的标准和方式。”崔瑞德的阐述切中了地方行政改革成功的关键。可以说,唐乃至清康熙、雍正时期的盛世在很大程度上与合理的用人机制、大胆起用干部有着很大关系。

西方管理学名著《彼得原理》,则深入剖析了横亘古今的人类痼疾——不称职现象。彼得原理的核心内容是,晋升可以发挥人的潜能,但也易使人达到不称职的位置,从而降低“产出”。随着晋升的加剧,不称职者的逐渐累积,机构就会变得臃肿,效率也将变得低下,社会也终将停滞或倒退。所以,盲目地追求晋升,不仅会给个人带来痛苦,引发“不称职综合症”,而且也会给社会带来危害,造成整体的“生存不称职级”。

在这种晋升体系中,最重要的是健康和少犯错误,这也使得古代中国从来不缺乏养生之道,更使得明哲保身成为从政原则。贤才能士也不得不与岁月较量。由于大家都心照不宣地维护着保守的局面,与众不同的人及其力求变革的主张便常常显得不合时宜、不受欢迎,创新精神遭致系统性压制。

可以说,保守、无原则的宽容和不思进取,在很大程度上是“格式化”这种晋升体制的产物。而更重要的是,那些杰出的人才也有其不胜任的职级,他必须跳过那些不适合他的职级,以尽快到达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的位置。

为此,西方通过文官制度和选举制度来平衡和优化个人的发展。它通过文官制度使适合亦步亦趋发展的人一步步地按制度升迁,并享受良好的退休待遇。而对于有个性、有抱负、不愿意按部就班的人,则给予诸多破格提升的机会。在美国,许多高官都是直接被总统从教授、律师、记者的岗

- 16 -

位上选拔出来的。

一个人穿的鞋过大和过小都会很别扭,古老的“格”不仅老化了中国,也夺走了许多个人的舒适与快乐。而若每个人都能满足于自己称职的位置,不一味好高骛远,则不仅自己胜任并感到愉快,而且也能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如此看来,“不拘一格降人才”实在是有着政治学、管理学和心理学乃至保健学的多重意义。

6.以下有关“格”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对“格”的看重影响到了人才的起用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B.中国“格式化”体系极易产生《彼得原理》中剖析的不称职现象。

C.在“格”式的体系中,与众不同的人及其力求变革的主张便常常显得不合时宜。

D.晋升体制的“格式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保守、无原则的宽容和不思进取。

7.以下关于“格式化”在中国历史上的表现,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北魏后期,吏部尚书崔亮制定的“停年格”的选官制度使北魏走向灭亡。

B.唐玄宗时十分看重用人之“格”,不论什么人,一律按年限、资历和考绩升迁。

C.晋升体系的“格式化”在唐朝形成并一直延续到宋朝,直到西方列强打上门来。

D.清康熙、雍正时期的盛世在很大程度上与用人的非“格式化”机制有着密切关系。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格式化”晋升体系催生的明哲保身的从政原则使很多贤才不得不与岁月较量。

B.地方行政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任命官员的标准和方式是否得当。

C.西方通过选举制度使适合亦步亦趋发展的人和不愿按部就班的人都能得到合理晋升。

D.每个人都满足于自己的位置,则不仅自己愉快,而且也能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答案:

(一)6.C(“富有抗争性”错,于文无据,原文为“江南文化在与主流的北方伦理文化相抗衡中,以柔克刚”)

7.D(A项“自明清时就引领中国教育、文化和经济发展”错,应为“自宋代以来”;B项“促成了中国先锋文学的诞生”错,属于曲解,原文为“深刻地渗透进了当代中国先锋文学家”:C项“使其由偃旗息鼓到先锋性明显”错,原文为“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先锋文学在全国有遍地开花之势……偃旗息鼓”,“江南文化圈作家”则“先锋性明显”)

8.B(A项“源于江南迷离的山水和氤氲的烟树,温和的气候与鱼米之乡”错,这只是“外在地理和风物条件”,原文为“源于对江南诗性文化的深切记忆和感恩情怀”;C项“用传统审美意象的反讽方式加以体现”错,原文为“与传统审美意象相反的反讽方式”;D项“创造了中国文学更夺目的未来”错,属于无限扩大,原文为“中国先锋文学应拥有更夺目的未来”)

(二)6. D(因果倒置)

7. D(A“陪着”而非“导致” B“唐玄宗时”范围不当 C并非“一直延续”)

8. A( B 应该是“晋升体系”使贤才与岁月较量 C亦步亦趋的人升迁靠的是文官制度 D 应该是“满足于自己称职的位置”)

- 17 -

审题材料:命题+话题+材料

1、请以“时间在流逝”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位得知自己不久于人世的老者写道:“如果我可以从头活一次,我要尝试更多的错误,我不会再事事追求完善。”活着是美丽的,工作着是美丽的,必要时,犯错误亦不失为一种美丽。

请以“错误”为话题,自拟文题,写一篇作文,体裁和字数不限。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0年9月12日,北京一家体育彩票专卖店的业主为某彩民垫资购买了一张1024元得复试足球彩票,第二天他得知这张彩票中了533万元大奖,在第一时间给购买者打电话,并把中奖彩票交给买主,他成为又一位彩票销售“最诚信的业主”。

有人据此在互联网上设计了一项调查:“假如你垫资代买的中了500万元大奖的彩票在你手里,你怎么做?”调查引来16万人次的点击,结果显示,有29.9%的人选择“通过协商协议两家对半平分”;有28.1%的人选择“把500万元留给自己”;有22.1%的人选择“把500万元给对方”;还有19.9%的人没做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5月31日——生动地把自己想象成失败者,这就使你不能取胜;生动地把自己想象成胜利者,将带来无法估量的成功。

- 18 -

◆文言文阅读

一、友情提醒:多练一练“应用文”,特别关注明、清文章。

二、文章阅读步骤

第一步:粗读原文

①运用知识储备,带着“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用心地默读文章,以“事件”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可以将每段的主要意思写在段落旁边。

②注意文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有提示作用。

③对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尽可能地排除。

④对理解文段起关键作用的词句要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

⑤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同时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

第二步:研究答案

①看完全文及注释后,首先看第9题——实词题,它基本上是原文中重要的且难以解释的词,我们可以先假定四个答案全正确,然后把它们代回原文,从而进一步理解四个实词所在句子的意思。

②然后最重要的是阅读第12题——有关内容分析的题目,你很有可能会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因为每个答案都对应原文的相应段落,几乎就是原文的翻译,前面看不懂的大多可以在答案中找到思路,我们可以先假定四个答案全正确,把他们带回原文,从而进一步理解原文,把握文段主旨。

第三步:解题

三、各题答题策略回顾

第9题:文言实词题

本题往往考查多义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词及词类活用等知识点。

①分析字形,辨明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②把意思代入原句,看词性和意思是否解释得通,如果还不能排除,再把它还原到原文,看具体语境,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通顺就对,不通就错。

③回顾120个实词的讲法,运用知识迁移。

④联想该字熟悉的课文中的例子或成语中的用法,进行知识迁移。

⑤友情提醒:越现代、越直接、越按字面意思解释的答案,越往往是错误的;生疏的解释往往是正确的,从没有听说过的实词释义往往是对的,这只是出题人干扰你罢了。

第10题:文言虚词题

- 19 -

①先翻译每组答案学过句子中的虚词,再将这个意思代入到另一句中来推断虚词用法和意义是否相同。为节约时间,提高答题效率,只要明白相同还是不相同即可,不要再去费时间探讨另一个当什么讲。

②能熟练背诵18个虚词的基本用法。

第11题:性格特点表现题

①严格审题,审三个方面:“谁”的“什么特点”,注意题干中有没有“直接表现”或“间接表现”这样的字眼。

②对六个句子进行三点审查:一审是直接还是间接;二审对象,看是不是题干中说的人物;三审性质,看是不是题干所说的性质特点。

③建议用反向排除法选择,一般不用正选法。

第12题:内容分析概括题

方法类似论述类文本阅读,即要严格查对原文,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

常见错误类型:个别实(虚)词故意译错,人物的事迹张冠李戴,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错位,包括人物任过的官职、人物性格陈述不恰当、凭空添加,无中生有,强加因果关系。

第13题:文言文翻译题

基本要求:信、达、雅

信:要求译文准确,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内容。

达:要求译文明白通顺,没有语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雅:要求译文遣词造句讲究文笔优美,要生动形象乃至传神。

基本方法:对、换、留、删、补、调

对:就是对译,逐字逐句落实。

换: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

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政区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称等,均不必翻译,原样保留。

删:就是删去文言文中不必翻译的词。如发语词等

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

调:就是调整语序。

基本要求: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四、自主回扣:专题学案+笔记本+错题整理本

- 20 -

五、静悟自测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王利用],字国宾,通州潞县人。辽赠中书令、太原郡公王籍之七世孙,高祖以下皆仕金。利用幼颖悟,弱冠与魏初同学,遂齐名,诸名公交口称誉之。初事世祖于潜邸,中书辟为掾,辞不就。

中统初,命监铸百司印章,历太府内藏官,出为山东经略司详议官,迁北京奥鲁同知,历安肃、汝、蠡、赵四州知州,入拜监察御史。蓟州有禁地,民不得射猎其中,逻者诬州民冒禁,籍其家,利用纠之,逻者诉于上,利用辨愈力,卒以所没入悉归之民。擢翰林待制,兼兴文署,奉旨程试上都、隆兴等路儒士。升直学士,与耶律铸同修实录。出为河东、陕西、燕南三道提刑按察副使、四川提刑按察使。四川土豪有持官府长短者,问得其实,而当以罪,民赖以安。都元帅塔海,抑巫山县民数百口为奴,民屡诉不决,利用承檄覆问,尽出为民。大德二年,改安西、兴元两路总管。其在兴元,减职田租额,站户之役于他郡者悉除之,民甚便焉。有妇毒杀其夫,问药所从来,吏教妇指为富商所货。狱上,利用曰:“家富而货毒药,岂人情哉?”讯之,果冤也,卒雪其冤。未几,致仕,居汉中。

成宗朝,起为太子宾客,首以切于时政者疏上十七事:曰谨畏天戒,取法祖宗,孝事母后,敬奉至尊,抚爱百姓,敦本抑末,清心听政,寡欲养身,酒宜节饮,财宜节用,有功必赏,有罪必罚,杜绝谗言,求纳直谏,官职量材而授,工役相时而动,俾近侍时赴经筵讲读经史。帝及太子嘉纳之。皇后闻之,命录别本以进。利用以老病不能朝,帝遣医诊视之,利用谓弟利贞、利亨曰:“吾受国厚恩,愧不能报,死生有命,药不能为也。”遂卒,年七十七。

利用每自言,平生读书,于恕字有得焉。廉希宪当时名相,简重慎许可,尝语人曰:“方今文章政事兼备者,王国宾其人也。”武宗即位,以官僚旧臣,制赠荣禄大夫、柱国、中书平章政事,封潞国公,谥文贞。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书辟.为掾,辞不就辟:征召

B. 逻者诬州民冒禁,籍.其家籍:登记,造册

C. 抚爱百姓,敦.本抑末敦:奖励,发展

D. 未几,致仕

..,居汉中致仕:退休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升直学士,与.耶律铸同修实录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B. 站户之.役于他郡者悉除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 官职量材而.授泉涓涓而.始流

D. 利用以.老病不能朝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体现王利用“为国为民”的一组是

- 21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6z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