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坯工艺技术规程

更新时间:2023-12-29 12:4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连铸工艺技术规程

1 工艺流程图

结晶器及液压振动 钢 包 中间包 长水口氩气保浸入式水口保护浇 弯曲段 弧形段1~6 矫直段7~8 水平段 9~14 上装引锭 一、二次火焰切割机

去毛刺机 打号机 空冷 推钢机/垛板台 热送辊道 推钢机/垛板台 精整 卸垛台 中厚板加热炉 卸垛台 2 连铸工艺描述

钢水经精炼处理后 ,吊放在钢包回转台上,然后用钢包盖操作机构盖上包

盖,接好钢包滑动水口液压系统。

开浇前,MD、振动台检查合格后,通过上装引锭系统将引锭杆送入连铸机;密封引锭杆头部;中间包、浸入式水口预热烘烤完毕;中包车开到浇注位置;浸入式水口与结晶器对中并下降;通过HMI设定所有浇注参数如:振动模型、冷却曲线、定尺长度等。

将钢包转至浇注位置,长水口套管连接到滑动水口上。打开钢包滑动水口,钢水注入中间包,钢水液面到达一定高度和吨位后,启动中间包塞棒,钢水注入结晶器。当结晶器内钢水液面没过水口侧孔并加渣后,启动拉坯和振动装置,同时开启二冷水,开始拉坯。

当引锭杆头离开铸坯导向后,脱引锭辊把引锭杆头从铸坯上脱开,引锭杆被送至引锭杆车上存放。

在一次切割将铸坯切成倍尺坯,然后进入二次切割机,根据需要切成定尺坯。经去毛刺、打号,根据实际轧制计划,铸坯送至下道工序。 3 主要设备及技术参数

3.1 连铸机主要设备及技术参数 3.1.1 钢包回转台

类型 蝶型

承载能力 240t/0t 单臂称重

240t/240t 双臂称重

回转半径 ~5.5m

回转速度 1rpm 事故回转速度 0.5rpm 升降行程 1000mm

3.1.2 中间包车

类型 半龙门式 负载能力 ~70t

走行速度 快速20m/min; 慢速1.2m/min 升降速度 30mm/s 提升行程 600mm

3.1.3 中间包

容量/液面高度

正常 35t/1100mm 最大(溢流) ~38t/1200mm 钢流控制方式 塞棒

3.1.4 结晶器

类型 宽度可调、直型结晶器 钢板材质 铬锆铜,镀Ni-Fe 铜板长度 900mm

铜板厚度 宽边、窄边45mm

3.1.5 振动装置

类型 液压振动

振幅 0~12mm (±6 mm)可调

振频 0~400次/min 振动曲线 正弦和非正弦 3.1.6 铸坯导向系统

辊身长度 弯曲段 2250mm 其它 2200mm 3.1.6.1 弯曲段

辊径 150mm 辊身长度 2250 mm 辊子数量 17对 3.1.6.2 弧形段1-6 内/外弧 内/外弧 辊径mm 230 250/230 辊身长度mm 2200 2200 数量 6/6 1/1 备注 无驱动 驱动/无驱动 3.1.6.3 矫直段7-8 内/外弧 内/外弧 辊径mm 300 300 辊身长度mm 2200 2200 数量 6/6 1/1 备注 无驱动 驱动 3.1.6.4 水平段9-14 内/外弧 内/外弧 辊径mm 300 300 辊身长度mm 2200 2200 数量 6/6 1/1 备注 无驱动 驱动 注: 水平段13无驱动辊。 3.2 出坯区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3.2.1 引锭杆

引锭杆长度 9.5m

引锭杆链厚度 194mm

3.2.2 上装引锭系统

结构形式 带引锭杆提升装置、引锭车和传动链 提升速度 5m/min

引锭车行走速度 15 m/min ,2.5m/min 传动链传动速度: 0-5m/min

传送引锭链速度: 3.2m/min

3.2.3 一次火焰切割机

结构型式 龙门式

割枪数 2个用于板坯切割 2个用于试样切割 切割板坯长度(三倍尺)6.0—9.6m 3.2.4 二次火焰切割机

结构形式 龙门式 数量 1台

割枪数 2对

切割板坯长度 2.0~3.2m

3.2.5 切割前辊道

辊子数量 4(包括1个脱锭辊 ) 辊径 300mm 辊间距 ~2000mm 辊道速度 拉坯速度 3.2.6 切割辊道1

辊子数量 5

辊径 300mm

辊间距 2000mm

2# -3# ~2100mm

辊道速度 拉坯速度/30m/min 窜动辊道移动距离 500mm 3.2.7 连接辊道

辊子数量 16

辊径 300mm 辊间距 ~1900mm 24# -26# ~1700mm 辊道速度 ~30m/min

3.2.8 切割辊道2

辊子数量 12,4个窜动8个固定 辊径 300mm 辊间距 900mm

辊道速度 3~30m/min

3.2.9 输出/去毛刺/打号辊道

辊子数量 24

辊径 300mm

辊间距 900mm

辊道速度 3~30m/min(去毛刺区约10 m/min)

3.2.10 堆垛/卸垛/称量辊道

辊子数量 25

辊径 300mm 辊间距 900mm 辊道速度 3-30m/min

3.2.11 升降挡板

板坯最大重量 ~15t 最大冲击速度 30m/min 升降方式 液压缸 缓冲撞击 弹簧组件

3.2.12 堆垛台

型式 液压

提升行程 540mm 堆垛数量 3块 堆垛最大重量 43 t

3.2.13 堆垛推钢机

型式 液压

行程 ~3500mm 工作周期 ~25s

3.2.14 卸板台

型式 液压 提升行程 540mm 最大堆垛重量 43t 最大卸板数量 3块

3.2.15 卸垛推钢机

型式 液压

行程 ~3500mm 工作周期 ~25s

3.2.16 去毛刺机

型式 锤式 驱动 液压

去毛刺辊转速 0~1000rpm 去毛刺辊工作宽度 2252mm 去毛刺辊直径 ~485mm

去毛刺辊垂直行程 工作行程——40 mm

总 行 程——100 mm 液压压力 120 bar

流量 60 L/min 板坯温度 500~900℃

3.2.17 打号机

型式 刀刻式 板坯温度 500~900℃ 打印位置 铸坯侧面 打印字符数 15个 字符高度 50 mm

可打印字符 0~9;A~Z(任选) 打印速度 6S/字符

驱动 液压( 压力 120~160bar) 流量: 30 L/min 3.3 连铸机维修设备

结晶器对中台、振动维修试验台、弯曲段维修对中台、弯曲段倾翻台、扇形段对中台、扇形段内弧倾翻台、扇形段内弧对中台、结晶器弯曲段存放台、振动装置存放台、弯曲段喷淋检测台、扇形段喷淋检测台、辊子安装/拆装台、辊子存放架。

3.4 中间包修砌设备

中间包倾翻机构、存放架、喷补砌修台、塞棒安装台、塞棒存放架、中间包冷却风机、中间包干燥站、喷补设备。 4 连铸钢水到站温度及中间包温度基准 4.1 中间包温度基准

T中包=T液+△t±5℃

T中包:指中间包内的温度,即浇注温度;

T液:指钢种的液相线温度,根据钢种元素含量可以计算该钢种的液相线温度,这里推荐下列计算公式:

T液=1536-[78(%C)+7.6(%Si)+4.9(%Mn)+34(%P)+30(%S)

+5.0(%Cu)+3.1(%Ni)+1.3(%Cr)+3.6(%Al)+2.0(%Mo) +2.0(%V)+18(%Ti)] △t:钢水过热度。

4.2 连铸钢水到站温度标准及中包目标温度

CAS路线温度标准 钢种 牌号 到站温度(℃) 中包温度(℃) 1570~1585 1555~1570 1570~1585 1560~1575 1550~1565 1530~1545 1515~1530 1530~1545 1520~1535 1510~1525 Q195、Q215A/B、Q235A/B/C、Q255A/B 普碳钢 Q275 10#、15#、20# 优碳钢 25#、30#、20Mn、25Mn 35#、40#、45#、30Mn、40Mn 船板钢 低合金钢 压力容器钢 锅炉钢 桥梁钢

A、B Q295A/B、Q345A/B、Q390A/B、Q420A/B 20R 20g、16Mng Q235qC、Q345qC、Q370qC 1570~1585 1565~1580 1565~1580 1560~1575 1565~1580 1530~1545 1525~1540 1525~1540 1520~1535 1525~1540

LF路线理温度标准 钢种 普碳钢 优碳钢 船板钢 低合金钢 压力容器钢 锅炉钢 桥梁钢 牌号 Q235D 08Al D、E、A32、A36、A40、D32、D36、D40 Q345C/D/E、Q390C/D/E、Q420C、Q460C 16MnR、15MnVR、15MnVNR 19Mng Q235qD、Q345qD、Q370qD 16CuCr、12MnCuCr、耐候钢 15MnCuCr、09CuPCrNiA/B 09CuPTiReA/B 汽车大梁钢 钢种 桥梁钢 09MnReL 16MnL、16MnReL 牌号 Q420qC 1565~1580 1555~1570 1565~1580 1570~1585 1575~1590 1575~1590 1570~1585 1525~1540 1515~1530 1525~1540 1530~1545 1535~1550 1535~1550 1530~1545 到站温度(℃) 中包温度(℃) 1570~1585 1570~1585 1570~1585 1530~1545 1530~1545 1530~1545 1565~1580 1525~1540 VD路线温度标准 到站温度(℃) 中包温度(℃) 1565~1580 1525~1540 注:1. 连浇第一炉及更换中间包第一炉处理结束后较正常温度提高15℃。 2. 新开发钢种按钢种生产技术操作标准要求进行。

5 钢水质量要求

5.1 各钢种成分应按内控成分或有关国标、合同协议要求控制; 5.2 钢水脱氧完全; 5.3 钢水流动性好。

6 中间包、浸入式水口预热基准

6.1 中间包预热基准 烘烤温度≥1100℃ 6.2 浸入式水口预热基准

6.2.1 烘烤前对中包塞棒的落位,抽风炉的安放及浸入式水口的安装质量进行确认、检查,正常后方可进行烘烤。

6.2.2 水口烘烤时,要大火烘烤,烘烤温度1000℃左右。 7 中间包钢水重量标准

7.1 当中间包钢水重量达到15吨(相当于中包液面600mm)左右时,进行开浇; 7.2 正常浇注时,中间包钢水重量为35吨左右(1100mm); 7.3 更换中间包或停浇时;

7.3.1 中间包钢水重量为15吨时,开始降速,同时关闭结晶器液面自动控制系统,改为手动操作;

7.3.2 中间包钢水液面300mm左右时,关闭塞棒。 8 钢包、中间包测温基准

8.1 测温部位

距包壁400mm以上,插入深度300mm以上。 8.2 测温基准

大包到站温度测定基准为1次/炉;中间包温度测定基准为4次/炉,分别在大包浇注5、10、25、30分钟左右时测温。当浇注时间大于35分钟时可加测一次。 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可视情况多测。 9 结晶器使用基准

9.1 结晶器角部间隙≤0.3mm,无钢、渣;

9.2上部铜板表面划伤深度≤0.5mm,下部铜板表面划伤深度≤1mm,无钢瘤及凹坑;

9.3 铜板表面不平度≤0.5mm;

9.4下部铜板磨损(距下口50mm处)≤1mm; 9.5 铜板使用极限厚度为30mm;

9.6 结晶器上端内外弧宽边长度之差≤2mm; 9.7 两宽面或窄面铜板的相对厚度差≤3mm。 9.8 宽面锥度公差 1±0.2mm;

9.9 结晶器宽度设定公差 ±1mm;

9.10 扇形开口度调整目标 ±0.25mm;

9.11 结晶器-弯曲段对弧调整允许范围 ±0.5mm; 10 结晶器窄面锥度设定基准

钢种碳结钢优质碳结低合金钢船板用钢耐侯钢锅炉用钢压力容器 公差±0.3mm 汽车大梁桥梁用钢管线钢 0.9 锥度11 结晶器内引锭杆密封基准

10.1 引锭头与铜板之间的间隙

引锭头与铜板之间的间隙为6-8mm,并保证四周间隙均匀。 10.2 引锭头停止位置

引锭头停止位置为距结晶器上口500mm。 10.3 密封方法

用纸绳把引锭头与铜板之间塞紧、塞实,在引锭头上铺一层20mm左右厚、干燥、干净的铁钉屑,在铁钉屑层上放置冷却钢板及冷却弹簧。 12 结晶器保护渣使用基准

12.1 黑渣操作,保护渣正常消耗量为0.4-0.6Kg/t;

12.2 保护渣正常液渣层厚度为7-15mm,粉渣层厚度一般保持在20mm左右; 12.3 开浇、换中间包时,每次使用开浇渣10Kg左右; 12.4 注意防潮。

13 结晶器保护渣换渣基准

在下列情况下进行换渣:

13.1浸入式水口更换后3分钟内换渣; 13.2中间包更换后3分钟内换渣;

13.3 保护渣熔融层异常时; 13.4 保护渣消耗量异常时;

13.5 保护渣表面结团、结块、铺展不良;

13.6 浇铸含Al、Ti及Re等元素的钢种时,视情况进行更换。

注:更换中间包时,一般在拉速0.8m/min以下换渣;其它情况换渣时应适当降低拉速

13.7 中间包覆盖剂使用及操作标准 13.7.1 加入量:开浇首炉:150~200kg

1.0 0.9 1.0 0.9 1.0 1.0 0.9 0.9 1.0 以后各炉:20~40 kg/炉

13.7.2 覆盖剂应从专用孔加入;当大包钢流冲击液面平稳后,才可从该点补加部分中包覆盖剂。

13.7.3 在浇铸结束前应及时测量渣厚,并确保其不进入结晶器内。 14 吹氩保护标准 14.1 氩气流量控制标准

部 位 大包长水口 中包塞棒

浸入式水口滑板 14.2 吹氩时间

部 位 大包长水口 中包塞棒

浸入式水口滑板

开吹时间

长水口安装后1分钟内

结束时间

长水口取下前1分钟内

开浇正常后2分钟内 中包停浇前 连浇首炉开浇且拉速正常中包停浇前 后

15 结晶器钢液面设定基准

15.1 钢液面目标值

无论是液面自动控制还是手动控制,钢液面目标值为距结晶器上口90±10mm。 15.2 液面控制

(1) 中间包开浇、浇铸结束及其它异常时,手动操作;

(2) 正常浇铸过程且液面稳定在目标值附近时,可投入自动控制。 15.3钢液面波动值

(1) 手动时,≯10mm; (2) 自动时,≯3mm。 16 各钢种拉速标准

序号 1 2 3 产品类型 超低碳钢 低碳钢 低合金钢 成分数据 厚度200mm 目0.00<C<0.02;Nb,V,Ti,Cu,P . 1.3 0.02<C<0.07 0.02≤C<0.07;Nb,V,Ti,Cu,P 1.4 1.3 最0.8 0.8 0.8 最1.5 1.6 1.5 厚度270mm 目1.1 1.1 1.1 最0.8 0.8 0.8 最1.15 1.15 1.15 流l/min / ≥5l/min ≥8l/min

量备 注

以注流冲击区能观察到气流但不翻腾为准

/

结晶器内钢液面不允许翻腾和裸露

4 5 6 7 8 9 10 11 近包晶钢 近包晶合金包晶钢 包晶合金钢 中碳钢 中碳合金钢 高碳钢 超高碳钢 0.07≤C<0.09 0.07≤C<0.09;Nb,V,Ti,Cu,P 0.09≤C<0.16 0.09≤C<0.16;Nb,V,Ti,Cu,P 0.16≤C<0.25;Mn>0.5 0.160.45≤C ≤C<0.25≤C<0.45 1.3 1.3 1.3 1.2 1.2 1.2 1.1 1.1 0.8 0.8 0.8 0.8 0.8 0.8 0.8 0.8 1.5 1.5 1.5 1.4 1.4 1.3 1.2 1.2 1.1 1.1 1.1 1.1 1.1 1.1 1.0 1.0 0.8 0.8 0.8 0.8 0.8 0.8 0.8 0.8 1.15 1.15 1.15 1.15 1.15 1.15 1.1 1.1 17 拉坯初速及增减速设定基准

17.1 中间包塞棒开~浇注开始的保持时间(出苗时间)

标准 浇注厚度(mm) 200 270 出苗时间(sec) 50±10 60±10

17.2 浇注开始时的初速及增减速基准

浇注厚度(mm) 200/270 初速(m/min) 0.4 增速(m/min2) 0.1~0.15 减速(m/min2) 0.1~0.15 18 铸坯成品取样基准

取样种类 中包样 结晶器样 取样时间 成品样:大包剩余钢水量80吨左右时 特殊情况及时取样 根据需要 插入钢水深度100mm 取样方法 插入钢水深度200mm 19 结晶器振动标准

振幅:0~±6mm

其他振动参数由铸机L1、L2控制系统自动给定。 20 开口度设定基准(单位:mm)

20.1 L1方式下的开口度设定 200mm厚 MD SEG0 SEG1 SEG2 SEG3 上口 213±0.4 210 209.00/209.11 208.50/208.62 208.00/208.12 下口 211±0.4 209 208.50/208.65 208.00/208.15 207.50/207.65 SEG4 SEG5 SEG6 SEG7-14 207.50/207.62 207.00/207.12 206.50/206.62 ASTC控制 207.00/207.15 206.50/206.66 206.00/206.16 ASTC控制

20.2 L1方式下的开口度设定 270mm厚

MD SEG0 SEG1 SEG2 SEG3 SEG4 SEG5 SEG6 SEG7-14 上口(mm) 285.5±0.4 282.5 281.50/281.36 281.00/280.86 280.05/280.37 280.00/279.87 279.50/279.37 279.00/278.87 ASTC控制 下口(mm) 283.5±0.4 281.5 281.00/280.89 280.05/280.39 280.00/279.40 279.50/279.40 279.00/278.90 278.50/278.40 ASTC控制

21 液压系统压力设定基准

内容 系统压力 拉坯压力 中间包塞棒 钢包滑动水口 垛板/卸板台 引锭杆压力 系统最小压力 最小循环压力 备用泵启动压力 压力(MPa) 20(0-25) 1.5-8.0 12.0 20.0 20.0 19-21 16.5 2.0 18.5 .

22 连铸循环冷却水水质标准

项目 PH值 单位 结晶器及设备内冷 8-9 喷淋水 8.5-8.9 总硬度(CaCO3) M-碱度 CO2—腐蚀性的 氯化物 硫化物 Fe+Mn SiO2 悬浮物 微粒度 油 总溶解固体物 传导性 ppm ppm ppm ppm ppm ppm ppm um ppm ppm Us/cm <20 - 无 <50 <50 <0.5 <20 <20 ≤300 无 <300 <600 <350 <200 无 <100 <250 - - <20 ≤300 <5 <600 <1200

23 连铸循环冷却水设计参数

项目 流量 供水(气)压力 回水压力 进水温度 进出水温差 事故流量 事故水压 事故水保持时间 单位 m3/h MPa MPa ℃ ℃ m3/h MPa min 结晶器冷却水 745 0.9 0.35 ≤40 6-8 186 0.3 15 闭路设备冷却水 530 0.9 0.3 ≤40 约15 106 0.3 30 喷淋水/压缩空气 487 1.0/0.3 - ≤35 ≤25 146 0.3 30

24 结晶器冷却水量设定基准

200mm 产品类型 成分数据 0.00<C<0.02; Nb,V,Ti,Cu,P . 0.02<C<0.07 0.02≤C<0.07; Nb,V,Ti,Cu,P 0.07≤C<0.09 0.07≤C<0.09; 窄 面 [l/min] 超低碳钢 低碳钢 低合金钢 亚包晶钢 亚包晶合金 625 625 625 625 200mm 宽 面 [l/min] 5583 5583 5583 5583 270mm 窄 面 [l/min] 843 843 843 843 270mm 宽 面 [l/min] 5583 5583 5583 5583 钢 包晶钢 包晶合金钢 中碳钢 中碳合金钢 高碳钢 超高碳钢 Nb,V,Ti,Cu,P 0.09≤C<0.16 0.09≤C<0.16; Nb,V,Ti,Cu,P 0.16≤C<0.25; Mn>0.5 0.16≤C<0.25; Cr,Ni,Mo,V,Nb 0.25≤C<0.45 0.45≤C 625 625 625 625 625 625 625 5583 5583 5583 5583 5583 5583 5583 843 843 843 843 843 843 843 5583 5583 5583 5583 5583 5583 5583 25 二次冷却水设定基准

产品类型 超低碳钢 低碳钢 低合金钢 亚包晶钢 亚包晶合金钢 包晶钢 包晶合金钢 中碳钢 中碳合金钢 高碳钢 超高碳钢 成分数据 0.00<C<0.02; Nb,V,Ti,Cu,P . 0.02<C<0.07 0.02≤C<0.07; Nb,V,Ti,Cu,P 0.07≤C<0.09 0.07≤C<0.09; Nb,V,Ti,Cu,P 0.09≤C<0.16 0.09≤C<0.16; Nb,V,Ti,Cu,P 0.16≤C<0.25; Mn>0.5 0.16≤C<0.25; Cr,Ni,Mo,V,Nb 0.25≤C<0.45 0.45≤C L1冷却水表 Hard Hard Medium Medium Soft Soft Soft Medium Soft Hard Hard L2冷却水表 ULC LowC ALowC LCP-11 ALCP-11 Peri-11 Aperi-11 MedC-10 AmedC-10 HighC-10 UHC-10

25.1 L1方式下200mm厚强冷 范围 m 0.80-1.50 0.80-1.04 1.04-1.60 1.60-2.71 长度 m 0.7 0.24 0.56 1.11 区域 浇注速度(m/min) m2 0.5 0.6 0.7 0.8 0.9 1 1.1 1.2 1.3 1.4 1.5 1.6 0.28 34 41 47 54 60 67 74 80 87 94 101 108 1.01 157 187 216 246 278 308 341 375 407 440 476 508 2.35 238 283 328 372 415 459 503 548 592 638 685 732 4.66 259 315 369 422 474 525 574 624 673 721 770 818 2.71-4.26 4.26-6.18 6.18-10.02 6.18-10.02 10.02-13.86 10.02-13.86 13.86-20.50 13.86-20.50 1.55 1.92 3.84 3.84 3.84 3.84 6.64 6.64 6.51 193 241 287 333 379 425 470 513 557 599 641 683 8.06 130 171 211 249 287 324 361 398 435 472 508 545 8.06 61 80 107 134 160 186 211 236 260 284 308 332 8.06 79 104 139 174 208 242 274 306 338 369 400 431 8.06 54 54 54 63 78 97 115 133 151 168 185 202 8.06 81 81 81 94 118 145 173 200 226 252 278 303 13.94 13.94 158 158 158 158 158 161 176 200 232 268 306 343 153180209239270303337373409446483520l/min 7 8 0 2 8 3 5 1 4 3 8 7 93 93 93 93 93 94 103 118 136 158 180 202 总冷却水量 l/kg 0.94 0.92 0.91 0.91 0.92 0.93 0.94 0.95 0.96 0.97 0.98 0.99

25.2 L1方式下200mm厚中冷

范围 区 1 N (m ) 长度 区域 浇铸速度 (m/min) (m ) (m2) 0.5 0.6 0.7 0.8 0.9 1 1.1 1.2 1.3 1.4 1.5 1.6 0.80-1.50 0.7 0.28 28 33 38 44 49 54 60 65 71 76 82 88 1I+O 0.80-1.04 0.24 1.01 126 150 174 197 223 248 274 301 327 354 382 408 2I+O 1.04-1.60 0.56 2.35 195 232 268 304 340 376 412 449 487 524 563 602 3I+O 1.60-2.71 1.11 4.66 217 263 308 352 395 437 479 520 560 601 641 681 4I+O 2.71-4.26 1.55 6.51 165 205 244 283 321 359 397 433 470 505 540 575 5I+O 4.26-6.18 1.92 8.06 115 149 182 214 246 277 309 340 371 402 433 463 6 I 6.18-10.02 3.84 8.06 58 73 96 118 140 162 183 203 224 244 264 284 6 O 6.18-10.02 3.84 8.06 76 96 124 154 182 210 238 264 291 317 344 370 7 I 7 O 8 I 8 O 10.02-13.86 10.02-13.86 13.86-20.50 13.86-20.50 3.84 8.06 54 54 54 60 72 88 103 118 133 147 161 175 3.84 8.06 81 81 81 89 109 132 155 177 199 221 242 263 6.64 6.64 13.94 13.94 93 93 93 93 93 93 99 110 125 144 162 181 158 158 158 158 158 158 169 188 213 244 276 307

153180209239271303337373409446483520总冷却水量 l/min 7 8 1 3 0 3 6 2 6 5 9 6 l/kg 0.83 0.81 0.79 0.79 0.79 0.79 0.8 0.81 0.81 0.82 0.83 0.84 25.3 L1方式下200mm厚弱冷

范围 区 1 N m 长度 区域 浇铸速度 (m/min) m (m2) 0.5 0.6 0.7 0.8 0.9 1 1.1 1.2 1.3 1.4 1.5 1.6 0.80-1.50 0.7 0.28 24 29 34 38 43 47 52 57 62 67 72 77 1I+O 0.80-1.04 0.24 1.01 110 131 152 173 195 217 240 263 286 309 334 357 2I+O 1.04-1.60 0.56 2.35 171 203 235 266 297 329 360 393 426 458 492 527 3I+O 1.60-2.71 1.11 4.66 190 230 270 308 346 383 419 455 490 526 561 596 4I+O 2.71-4.26 1.55 6.51 145 179 214 248 281 315 347 379 411 442 472 503 5I+O 4.26-6.18 1.92 8.06 100 130 159 187 215 243 270 297 325 352 379 405 6 I 6 O 7 I 7 O 8 I 8 O 6.18-10.02 3.84 8.06 55 66 84 104 123 142 160 178 196 214 231 249 6.18-10.02 3.84 8.06 72 86 109 135 160 184 208 231 255 278 301 324 10.02-13.86 10.02-13.86 13.86-20.50 13.86-20.50 3.84 8.06 54 54 54 56 64 77 90 103 116 129 141 153 3.84 8.06 81 81 81 83 96 115 135 155 174 193 212 230 6.64 6.64 13.94 13.94 93 93 93 93 93 93 94 102 112 126 142 158 158 158 158 158 158 158 160 173 191 214 241 269 153180209239271303337373409446483520总冷却水量 l/min 7 8 1 3 0 3 6 2 6 5 9 6 l/kg 0.76 0.73 0.72 0.71 0.7 0.7 0.7 0.71 0.71 0.72 0.73 0.73

25.4 L1方式下270mm厚强冷

范围 区 1 N m 长度 区域 浇铸速度 (m/min) m (m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1.1 1.2 18 28 37 46 55 64 72 81 90 99 109 0.80-1.50 0.7 0.38 8 1I+O 0.80-1.04 0.24 1.01 29 64 97 127 157 187 216 246 278 308 341 375 2I+O 1.04-1.60 0.56 2.35 35 90 141 191 238 283 328 372 415 459 503 548 3I+O 1.60-2.71 1.11 4.66 31 83 144 202 259 315 369 422 474 525 574 624 4I+O 2.71-4.26 1.55 6.51 43 47 93 145 193 241 287 333 379 425 470 513 5I+O 4.26-6.18 1.92 8.06 54 54 56 87 130 171 211 249 287 324 361 398 6 I 6.18-10.02 3.84 8.06 54 54 54 54 61 80 107 134 160 186 211 236 6 O 6.18-10.02 3.84 8.06 70 70 70 70 79 104 139 174 208 242 274 306 7 I 7 O 8 I 8 O 10.02-13.86 10.02-13.86 13.86-20.50 13.86-20.50 3.84 8.06 54 54 54 54 54 54 54 63 78 97 115 133 3.84 8.06 81 81 81 81 81 81 81 94 118 145 173 200 6.64 6.64 13.94 13.94 93 93 93 93 93 93 93 93 93 94 103 118 158 158 158 158 158 158 158 158 158 161 176 200 153180209239271303337373409446483520总冷却水量 l/min 7 8 1 3 0 3 6 2 6 5 9 6 l/kg 1.6 0.98 0.8 0.78 0.7 0.69 0.68 0.68 0.69 0.69 0.7 0.71 25.5 L1方式下270mm厚中冷

范围 区 1 N m 长度 区域 浇铸速度 (m/min) m (m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1.1 1.2 15 23 30 38 45 52 59 66 73 80 88 0.80-1.50 0.7 0.38 6 1I+O 0.80-1.04 0.24 1.01 23 51 78 102 126 150 174 197 223 248 274 301 2I+O 1.04-1.60 0.56 2.35 29 74 116 156 195 232 268 304 340 376 412 449 3I+O 1.60-2.71 1.11 4.66 31 71 122 170 217 263 308 352 395 437 479 520 4I+O 2.71-4.26 1.55 6.51 43 45 82 125 165 205 244 283 321 359 397 433 5I+O 4.26-6.18 1.92 8.06 54 54 54 78 115 149 182 214 246 277 309 340 6 I 6 O 7 I 7 O 8 I 8 O 6.18-10.02 3.84 8.06 54 54 54 54 58 73 96 118 140 162 183 203 6.18-10.02 3.84 8.06 70 70 70 70 76 96 124 154 182 210 238 264 10.02-13.86 10.02-13.86 13.86-20.50 13.86-20.50 3.84 8.06 54 54 54 54 54 54 54 60 72 88 103 118 3.84 8.06 81 81 81 81 81 81 81 89 108 132 155 177 6.64 6.64 13.94 13.94 93 93 93 93 93 93 93 93 93 93 99 110 158 158 158 158 158 158 158 158 158 158 169 188 153180209239271303337373409446483520总冷却水量 l/min 7 8 1 3 0 3 6 2 6 5 9 6 l/kg 1.57 0.93 0.74 0.66 0.62 0.6 0.59 0.59 0.59 0.59 0.6 0.6

25.6 L1方式下270mm厚弱冷

范围 区 1 N m 长度 区域 浇铸速度 (m/min) m (m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1.1 1.2 13 20 27 33 39 45 51 58 64 70 77 0.80-1.50 0.7 0.38 6 1I+O 0.80-1.04 0.24 1.01 20 46 68 89 110 131 152 173 195 217 240 263 2I+O 1.04-1.60 0.56 2.35 26 65 102 137 171 203 235 266 297 329 360 393 3I+O 1.60-2.71 1.11 4.66 31 62 106 149 190 230 270 308 346 383 419 455 4I+O 2.71-4.26 1.55 6.51 43 44 72 109 145 179 214 248 281 315 347 379 5I+O 4.26-6.18 1.92 8.06 54 54 54 69 100 130 159 187 215 243 270 297 6 I 6.18-10.02 3.84 8.06 54 54 54 54 55 66 84 104 123 142 160 178 6 O 6.18-10.02 3.84 8.06 70 70 70 70 72 86 109 135 160 184 208 231 7 I 7 O 8 I 8 O 10.02-13.86 10.02-13.86 13.86-20.50 13.86-20.50 3.84 8.06 54 54 54 54 54 54 54 56 64 77 90 103 3.84 8.06 81 81 81 81 81 81 81 83 96 115 135 155 6.64 6.64 13.94 13.94 93 93 93 93 93 93 93 93 93 93 94 102 158 158 158 158 158 158 158 158 158 158 160 173 153180209239271303337373409446483520总冷却水量 l/min 7 8 1 3 0 3 6 2 6 5 9 6 l/kg 1.56 0.89 0.7 0.62 0.57 0.55 0.53 0.53 0.52 0.52 0.53 0.53 26 板坯尺寸基准

26.1 设计规格:(mm×mm)

200×1200-1600 200×1600-2100 270×1600-2100

26.2 尺寸公差(所有的板坯尺寸应在冷坯条件下进行测量)

200mm ±5 mm

270 mm ±6 mm

1200、1600 mm ±10 mm

1600~2100 mm +15 mm/-10 mm <6.0m 0/+15mm 2.0-3.2m 0/+30mm 切斜: 宽度方向:不大于30 mm 厚度方向:不大于20 mm

镰刀弯:每米不大于8 mm,最大不大于48 mm。

切割长度补正:命令切割坯长(热坯长)=冷坯长×切割长补正系数 切割长补正系数取1.0135 板坯倍尺计算公式: L1=〔n×L2+(n-1)×0.010〕×1.0135 定尺公差按定尺单要求。 其余按YB2012-83执行。 27 火焰切割机操作标准 27.1 切割参考速度 厚度(mm) 600℃切割速度mm/min 900℃切割速度mm/min 200 270 27.2 各种气体压力

430 400 460 430 焦炉煤气:0.80 MPa

氧气压力:1.20-1.40 MPa 氧气纯度:99.5%

压缩空气压力:0.6-0.8MPa

27.3 板坯切割长度(mm) 27.3.1 常规定尺

一切:6000--9600 二切:2000—3200

27.3.2 切头、切尾、试样接头长度mm

切头长度:400

切尾长度:800

接头长度:异钢种1000mm (前700mm后300mm)

同钢钟700mm (接痕前400mm接痕后300mm)

28 硫印样切取标准

28.1 硫印样切取位置

切取位置在每一浇次的第二炉第三块铸坯头部,有特殊要求的按要求割取。 28.2 硫印样的切取长度 70mm或200mm。

28.3 硫印样的运送

硫印样切取后由专用小车送到样斗内,由专人负责做标号并运送到硫印试验室。 29 打号机喷印标准

29.1 字间距:15mm

字符位数:15位

字符规格:50(高)×25(宽)mm 打印深度(可调)0.5-2mm

打印位置距板坯底部距离:75mm 29.2 打号周期

~25秒/块

29.3 打印内容 * * ***** * ** * ** 年 炉 炉 铸 钢 质 铸

号 座 号 机 种 量 坯 号 流 号 代 代 顺 水 号 码 序

号 号

如打印不清,由精整操作工手工补写。

30 垛板台堆垛标准

30.1堆垛方式:可堆垛最多板坯块数3块 30.2 板坯必须位于推钢区正常对中位置。 31 板坯称量标准

31.1 称量位置: 位于称量辊道上。 31.2 称量要求

31.2.1 板坯必须在称量辊道正确的位置上。 31.2.2 板坯规格 最大2100×3200×270mm 31.2.3 板坯最大重量 14.152吨 31.3 称量精度 ±0.3% 32 板坯吊运标准

32.1 吊运数量:不得多于3块 32.2 吊运条件

32.2.1 天车起吊位置必须在堆垛台上。 32.2.2 板坯在堆垛台上存放位置必须正确。 32.2.3 若吊一块以上堆垛必须符合堆垛原则。

33 坯库板坯堆放标准

33.1 每个板坯堆放区域的每个堆垛,具有各自的优先号,按照这个顺序,计算机自动决定板坯的去向。但是,操作者可以根据画面设定输入,指定板坯的去向。 优先顺序如下:

先往离铸机本体近处堆放,再往离铸机本体远处堆放;先往离输送线近处堆放,然后再往离输送线远处堆放。

33.2 每垛板坯尽量为同一钢种,同一规格。 33.3 板坯要按照坯场垛位号牌放置。 33.4 每垛板坯的最多块数不超过

270mm 12块

200mm 34 连铸板坯质量标准

34.1 连铸坯表面不得有裂纹、重接、翻皮、结疤、夹杂、深度或高度大于3mm的划痕、压痕、擦伤、气孔、冷溅、皱纹、耳子、凸块、凹坑和深度大于2mm的发纹。连铸坯横截面不允许有缩孔及其它影响轧制质量的缺陷。

34.2 连铸坯表面如存在上述缺陷,必须清除。清除处应圆滑无棱角,清除宽度不得小于深度的6倍,长度不得小于深度的10倍。板坯表面清除的深度,单面不得大于厚度的5%,两相对面除深度之和不得大于厚度的10%,清除深度自实际尺寸算起。

34.3其余按YB2012-83执行。 35 铸坯尺寸测量标准

35.1板坯厚度:应在离开端面50mm—100mm处避开圆角测量,取3个数平值。 35.2板坯宽度:应在连铸板坯长度的中部测量,取3个数平均值。

35.3板坯长度:应沿宽面的中心线及两侧300mm处测量,取3个数平均值。

15块

33 坯库板坯堆放标准

33.1 每个板坯堆放区域的每个堆垛,具有各自的优先号,按照这个顺序,计算机自动决定板坯的去向。但是,操作者可以根据画面设定输入,指定板坯的去向。 优先顺序如下:

先往离铸机本体近处堆放,再往离铸机本体远处堆放;先往离输送线近处堆放,然后再往离输送线远处堆放。

33.2 每垛板坯尽量为同一钢种,同一规格。 33.3 板坯要按照坯场垛位号牌放置。 33.4 每垛板坯的最多块数不超过

270mm 12块

200mm 34 连铸板坯质量标准

34.1 连铸坯表面不得有裂纹、重接、翻皮、结疤、夹杂、深度或高度大于3mm的划痕、压痕、擦伤、气孔、冷溅、皱纹、耳子、凸块、凹坑和深度大于2mm的发纹。连铸坯横截面不允许有缩孔及其它影响轧制质量的缺陷。

34.2 连铸坯表面如存在上述缺陷,必须清除。清除处应圆滑无棱角,清除宽度不得小于深度的6倍,长度不得小于深度的10倍。板坯表面清除的深度,单面不得大于厚度的5%,两相对面除深度之和不得大于厚度的10%,清除深度自实际尺寸算起。

34.3其余按YB2012-83执行。 35 铸坯尺寸测量标准

35.1板坯厚度:应在离开端面50mm—100mm处避开圆角测量,取3个数平值。 35.2板坯宽度:应在连铸板坯长度的中部测量,取3个数平均值。

35.3板坯长度:应沿宽面的中心线及两侧300mm处测量,取3个数平均值。

15块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6q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