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问骨折使用生物型加长柄联合大粗隆钢板的治疗效果

更新时间:2023-12-17 00:2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探析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问骨折使用生物型加长柄联合大粗

隆钢板的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在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生物型加长柄联合大粗隆钢板治疗,探析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1月~2016年1月治的64例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生物型加长柄联合大粗隆钢板治疗。结果 通过给予64例患者3~12个月随访后可发现患者载体位置良好且无松动、下沉以及脱位现象,在随访期间出现1例死亡患者,死亡?r间为出院后9个月,死亡原因是其他疾病,剩余63例经过对症治疗后均恢复自理能力,优良率为93.75%(60/64);64例患者术后2d VAS评分显著性优于术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生物型加长柄;大粗隆钢板

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和多发,患病人群中多见老年人,据文献报道,在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患者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均伴随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和多种合并症,例如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内分泌系统疾病。据文献报道,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患者在伤后需要长期卧床,因此,该疾病患者易出现多种卧床并发症且保守治疗的病死率较高,可达50%嗍。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手

术治疗给予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患者病情有效治疗,选择手术创伤小的术式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并给予患者术后护理干预,给予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以及术后早期康复锻炼,对并发症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为探讨在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生物型加长柄联合大粗隆钢板治疗的临床疗效,现对我院64例患者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自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64例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所有患者生物型加长柄联合大粗隆钢板治疗。本研究中男女患者比例10:54,最大84岁,最小73岁,平均(78.2±2.3)岁。按照Evans分型将64例患者分为Ⅲ、Ⅳ型,其中Ⅲ型30例,Ⅳ型34例,患有单一性疾病的患者例数是11例,患有2种以上疾病的患者例数是53例。患者均对本次探究的相关内容(探究目的、探究过程以及相关治疗方法)进行充分了解,表示愿意配合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患者均给予生物型加长柄联合大粗隆钢板治疗:给予患者硬膜外麻醉以及腰硬麻醉并选取标准侧卧位进行手术,在患者髋关节外侧作一切口并将大转子作为中

心,在臀中肌止点处进行臀中肌切断并截断小粗隆上1.5cm至大粗隆基地部之间骨段,若患者股骨距完整则给予患者股骨颈截骨操作并保留大小粗隆部骨折块,使用克氏针进行转孔并利用钢丝或者钛缆给予骨折块有效固定,若患者股骨距不完整则需要给予患者股骨颈截骨操作,将股骨头取出并保留大小粗隆骨折块,扩髓时需要先利用较小髓腔锉给予操作,支撑物是髓腔锉,利用钢丝固定方法给予股骨距重建并将髓腔锉从小到大依次实施扩髓,扩髓至合适大小后将股骨加长柄植入,植入角度是前倾10~15°,将关节实施复位后实施双侧下肢长度检查并确保髋关节活动稳定性和活动性良好,临床一般不缝合关节囊但需逐层缝合伤口,给予患者引流管留置操作。

1.2.2护理方法 术后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用药方法是静点,术后24h内给予患者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临床目的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术后第2天给予患者体位变换,给予患者半卧位变换并给予患者下肢肌主动收缩和踝泵锻炼;术后24h~48d内给予患者拔除引流管操作并确保拔除时间不超过72h;术后3d给予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扶双拐下地负重,在术后6周至8周内争取达到弃拐行走。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术后并发症、x线片检查情况、优良率、死亡情况、疼痛程度等指标进行观察并记录。

1.4判定标准

利用Harris评分标准对64例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判定,分为优、良、可、差;利用VAS评分对64例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进行判定。 1.5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17.0软件分析本次参与探究的64例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患者所有临床数据,用(x±s)的形式表示两组患者VAS评分对比结果,采用t检验,P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6d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