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3-08-26 11:3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语文教学设计的创新写法,很有用!

°创新教学设计

教师讲析 这是一个/总)分)总0式的事例论证段。例子较详,每一个例子都有一种角度:政治、历史、文学、数学、物理;外、中、外、中;名人,无名之人。(由此我们可以想到5发问的精神6;例子分开排列,讲究文面美。)段尾的/总说0用于对事例进行评析,进行引申,进行升华,进行深化,便于作者表达自己的思想。

讨论、分析段(二):

(论点)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引用)富兰克林有句名言:/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0(事例)许多科学家、文艺家都是同时间赛跑的能手。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这无数次试验的时间从哪里来?就是从常常连续工作两天三天的极度紧张中挤出来的。鲁迅以/时间就是生命0的格言律己,从事无产阶级文学艺术事业30年,视时间如生命,笔耕不辍。巴尔扎克用如痴如狂的拼劲,每天奋笔疾书十六七个小时,即使累得手臂疼痛,双眼流泪,也不肯浪费一刻时间。他一生留下为人民深深喜爱的巨著5人间喜剧6,共94部小说。这些血汗的结晶不正是时间与生命的光辉记录吗?

教师讲析 这是一个比较规范的事例论证段。它给我们的写作借鉴是:采用了/总分式0的结构。与一般的总分式不同的是,它在总结之后引用了一句名言,用名言来过渡,以引出事例。/许多科学家、文艺家都是同时间赛跑的能手0相当于又一次的总说。下面的事例与之对应。

讨论、分析段(三):

(论点)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列举论据)马克思为实现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奋斗一生。他积极投身于火热的工人运动,研读无数种著作,学会了欧洲好几个国家的语言。他不断在图书馆钻研,数十年如一日,座位下的地面竟然磨掉一层。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废寝忘食,四年里做了几百次试验。最后一次试验时,他聚精会神地盯着燃延的导火线。一声巨响,在旁的人们惊叫:/诺贝尔完了!0诺贝尔却从浓烟中跳出来,面孔乌黑,身上还带着血,兴奋地狂呼:/成功了!0(分析评议)那些杰出的人物正是被一种崇高的目标所

中两点,(3)题的答案比较宽泛,只要大意对即可。这样的听记能力测试,在大规模的考试中施行不算难(事先制好录音磁带,随试题一起发放到每一个考场)。在平时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有意注意和把握要点的能力。

总之,语文知识的题量将会减少,比重将会降低,趋向是变系统考查为重点考查,变单项考查为综合考查,变考查记忆为考查应用,变孤立考查为语境考查。

创新教学设计

初四册理想的阶梯

[创新设计]

一、课时安排

5理想的阶梯6的第二课时。二、课型设计读写结合课。三、学习目标

学写一篇结构严密的短论。四、教学内容

11导入,总结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入本节课的学习要求: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分析段的结构,学写一篇结构严密的短论。

21课堂讨论:分析下面的段,概括它们各自的结构特点。说说你喜欢学习运用(或创造性地运用)哪种结构。

讨论、分析段(一)(引自5说/勤06):

(论点)勤出成果。(论据)马克思写5资本论6辛勤劳动40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其中作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司马迁著5史记6,从20岁起就开始周游,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5史记6的创作奠定了基础。歌德花了58年时间,搜集了大量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5浮士德6。我国当代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上千本有关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演算研究,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上海一个女青年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结论)可见,任何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分不开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3)短文最后,说/凡凡更受孩子们喜欢了0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1)很有灵气,能力很强,养成了凡事输不起的毛病

(2)略

(3)她丢掉了那种盛气凌人的优越感,能更好地对待自己和别人了。

评分标准:每小题2分,写错别字扣1分。第1题优点只答其中一部分也给满分;缺点答/盛气凌人0也对。第2题材料上所写四个方面

2只写两点,意思对即可。第3题只

回答/她丢掉了那种盛气凌人的优越感0或/她能更好地对待自己和别人了0都对,答作/她改正了自己的缺点0也对。

这道题是考查听记能力的有益尝试。听记材料5/输赢0的辩证法6是写教育孩子改正缺点的故事,内容贴近学生实际。材料约四百字,朗读一遍约二分钟。(1))(3)题都是就材料内容的要点拟的,(1)题较简单,(2)题要求记住四个方面的其

语文教学设计的创新写法,很有用!

创新教学设计°

鼓舞,才产生了惊人的毅力与忘我的精神。是理想的浪涛激励着他们去刻苦奋斗。(联系现实)今天,我们为实现四化而奋斗,这是中华民族的事业,其任务之艰,难度之大,更需要亿万人民,特别是青年,百折不回地艰苦奋斗。有志于为这一崇高理想而奋斗的青年要敢于面对现实,不怕一切艰难困苦,不怨天尤人,以凌云的壮志,用刻苦勤奋的汗水浇开灿烂的理想之花。

教师讲析 这一段在写法上的显著特点就是呈现出/总说)分论)评析)联系0的思路。这种写法妙在/析0上,美在/联0上,它做到了就事论理,事例事理结合,讲究论证的深刻性,讲究论证的完整性,讲究论证的目的性,是中学生应该掌握的一种比较高级的论说的模式。

讨论、分析段(四)

(提论点)理想的阶梯,属于迎难而上的人。(讲道理)奋斗的必要,正是由于困难的存在。在通往四化的征途上,坎坷、曲折、荆棘、浪涛是不会少的。幻想一切都顺顺利利,就等于在四化面前止步。有的青年埋怨条件差。这也许是事实。但今天的处境,总不致像伽利略、布鲁诺那样冒着受宗教极刑的危险,总不致像高尔基那样在老板的皮鞭下学写作吧。艰苦的环境更能激发有理想的人奋发向上。(摆事实)高尔基从小饱尝人间的辛酸,旧社会血泪的鞭笞铸成了他伟大的心灵。他坚持在敌人的明枪暗箭下写作,在饥饿与死亡的威胁中战斗,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不在任何艰难困苦中屈服、畏缩,永远像海燕一样在雷鸣电闪中展翅翱翔。相比之下,我们的困难又算什么呢?(讲道理)有的青年埋怨自己的岗位平凡。这也可能是事实。但革命事业需要三百六十行,绝大多数人都要在平凡岗位上工作。无志之人,将使生命比岗位更平凡;有志之人,将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功。(摆事实)华罗庚年轻时在一个中学干杂活,夜间在如豆的昏黄油灯下演算,打下牢固的根基,后来才成为著名的数学家。开普勒长期操劳杂役,业余苦钻,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道尔顿是中学教员,爱因斯坦是小职员,那些发明纺织机、蒸汽机、飞机、火车的,他们的职业、岗位不也都很平凡吗?可见问题不在于岗位,而在于有没有真正的崇高理想和为这理想而奋斗不息的顽强精神。(作小结)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决不应让困难攫住自己的心灵,而要在奋斗中舒展自己的双臂。当为崇高理想而奋斗一生的双臂收拢时,抱住的必将是令人欣慰的硕果。

教师讲析

这一段在写法上呈现出/总说)(讲道理+摆事实))(讲道理+摆事实))小结0的思路。这种写法的特点是围绕论点进行了两个层次内容的议论,讲究说理的全面,讲究说理的生动,讲究说理的力度,它的思路明晰,也很值得我们学用。

31写作实践:运用你喜欢的结构模式,选一个题目,写一段结构严密的短论。

¹勤学苦读,对青少年尤为重要 º生命的意义

在于奉献 »就下面的话写一篇读后感:/一劳永逸0的话有是有的,/一劳永逸0的事极少(鲁迅)。 ¼读5为学6所想到的 ½说/耐力0 ¾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创意说明]

像5理想的阶梯6这样的教读课文,内容层次清晰,段落结构规范,用两个课时来进行讲析,未免可惜。而用/读写结合0的办法,安排一节/段式学用课0,可能更有效益。

读写结合,是利用课文这个语言载体,从课文本身的内容出发,设计与课文有内在联系的/写0的内容。它好像突出了一个/写0字,但达到的是以写促读、以读带写的教学目的。

读写结合的教学设计模式是一种高效阅读教学的模式。第一,从课型上看,它基本上是一种无提问式的课型。课堂教学的时间主要由学生支配,教学线条简单,教师讲得很少。第二,从训练的力度看,它是一种很有牵引力的大运动量的训练。学生被/写0这种/动力0驱使着,有目的地进入课文,有方向地钻研课文,在研读中,课文内容得到充分的理解,课文材料得到充分的利用。第三,从活动的综合性来看,写的训练是一种高强度的训练,既要写,又要联系课文,既要构思,又要修改。正是由于读写要结合,所以读、写、思的训练三者合一,撷取、综合、表达三者合一,教学效率由此而显现。

本节课的教学视点很小,目标就是/学写一篇结构严密的短论0,因此读和写很实在,也很实惠,不管是从阅读分析来讲,还是从写作的基本功来讲,都是一种扎实的训练。这种课从表现上看起来老师很轻松,而实际上老师在集聚材料、确定目标上很费功夫。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老师课堂上轻松一点,正表明学生有时间进行/劳作0。

由此课,我们还可以想到/学写一篇语言生动的短论0/学写一篇情感丰富的短论0,,

短文两篇(5说/勤065事业篇6)

[创新设计]

一、课型设计 语文活动课。二、课时安排 一节课。三、学法指导 寻读法、整理法。四、活动内容 编制一张/课文语言积累卡0。五、教学步骤

11导入:我们刚刚学完5短文两篇6。课文深刻的论述、严密的结构、活泼形象的语言,让我们觉得余味犹存。今天我们进行一次/寻读与整理0的语文活动,同学们动手动脑,大家一起来编制一份关于5短文两篇6的/课文语言积累卡0。

21老师交代活动的内容与要求。

31组织课堂活动:¹按照/分类0的要求,四人小组分工/寻找0。º四人小组拿出/课文语言积累卡0的

语文教学设计的创新写法,很有用!

°创新教学设计

初步/成果0。»组与组之间交流,各自调整、补充内容。¼教师评讲,强调/寻读0/理解0的重要性。

41全班形成的语言积累卡的主要内容如下:语言积累卡一、字音认读奠di n定 变拙zhu 为巧 迷惘w ng 蟊m o贼 无垠y n 广袤m o

二、常用雅词

造诣 建树 奠定 雄辩 气馁 猎取 迷惘 谨防 主宰 归宿 传诵 英名 注目 无垠 广袤 领域 渺小

三、成语和四字词语

业精于勤 通宵达旦 震惊世界 古今中外 概莫能外 天长日久 与日俱增 变拙为巧 人生之舟 起锚开航 花前月下 吃喝玩乐 高楼深院 古往今来 风华少年 酒色财气 生气勃勃 枝繁叶茂 不朽丰碑 千秋万代 名垂千古 聪明才智 脚踏实地

四、近义词

成果)成就 学业)事业 流域)领域 珍贵)宝贵 永远)永恒 传说)传诵 无限)无垠 汇集)搜集 天资)天才 创作)创造 思考)思想 建树)建造 伟大)巨大

五、名言

¹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0º韩愈:/业精于勤。0»高尔基:/天才出于勤奋。0¼卡莱尔:/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0

六、警句

¹勤出成果。º勤出智慧。»古今凡有建树者,无不成功于勤。¼事业是人生的常青之树。½事业是人生的不朽丰碑。¾要谨防灵魂的蛀虫、人生的蟊贼。¿谁做了对人类有益的事业,谁就树了一座人生的不朽丰碑。À伟大的事业需要汇集平凡的劳动。

七、精美比喻

¹每一代青年,在人生之舟起锚开航之际,总要探索人生永存的秘密。º在前人用生命所写成的启示录中,有一个个惊叹号在警告后人:要谨防灵魂的蛀虫、人生的蟊贼。»金钱、财产、享乐,都只能是人们生活中的奴仆,一旦让它们变成人生的主宰,那将是最大的不幸。¼事业是人生的常青之树。它植根于人民幸福的土壤中,汇合千千万万的人生,永远生气勃勃,枝繁叶茂。½时代的发展总是把我们青年置于新的起跑线上。¾新一代青年,只要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共产主义,那无疑就是在建造人生永存的金字塔。

八、句式学用

¹阐释句式)))勤,就是要珍惜时间,勤学习、勤思考、勤探索、勤实践。

º引用句式)))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0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0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

2»连问句式)))把它裹进花前月下的男女柔情之

中?把它交给吃喝玩乐的享受?把它关在金钱筑起的象牙塔里?把它置于戒备森严的高楼深院?

¼固定格式的句式))),,之所以,,,是因为,,;,,之所以,,,是因为,,;,,之所以,,,是因为,,;,,之所以,,,是因为,,

九、段式学用)))总分总的结构、分类式的论据¹勤出智慧。传说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含混,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压倒,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坚持五十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边走边做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一个最有名气的演说家。宋代学者朱熹讲过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反应相当迟钝,读书每次只读50个字,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熟。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遍四遍,天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后来无书不读,成了博学之士。这表明,即使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钝,只要勤,同样也是可以变拙为巧的。

º事业是人生的不朽丰碑。人类的史册告诉我们:凡是留下英名的人,总是创造了永存的事业。孔子、司马迁、鲁迅之所以为千秋万代传诵,是因为他们为民族文化宝库增添了财富;屈原、岳飞、郑成功之所以载入史册,是因为他们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伟大的爱国精神;李自成、洪秀全、孙中山之所以名垂千古,是因为他们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蔡伦、祖冲之、毕升之所以永远为人们纪念,是因为他们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科学技术领域留下的发明创造,使后人享用不尽。谁做了对人类有益的事业,谁就树了一座人生的不朽丰碑。[创意说明]

上语文课,不时有着/山重水复疑无路0的烦恼。但我们必须追求/柳暗花明又一村0的喜悦。

这个教学设计,就是想在一般的教学步骤完成之后,再向前走一步,开拓出一个新的境界)))进行一次实践/寻读0和/理读0等阅读方法的语文活动,结果比较理想。

所谓/寻读0,就是寻章摘句,就是将点缀在文章中的语言精华找出来加以集中。所谓/理读0,就是对语言材料进行分类,进行整理,使之形成不同的/语言的板块0。/寻读0和/理读0都是切实有用的读书方法,但如果没有好的训练角度,也只能是泛泛而读,淡淡而过,不会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

此教学设计中的/课文语言积累卡0,就是一个很好的训练角度。它是一个美好的目标,是一个需要大家共同创建的/大厦0,它要求着、吸引着同学们往前走,而产生的/成果0又能让大家/资源共享0,这就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乐趣,给学生思想上以深深的印记,方法上以重重的点拨。

此种教学设计体现出/积累教育0的思想,适合于

语文教学设计的创新写法,很有用!

创新教学设计°

语言文字丰富的课文。它有时以一种课型出现,有时则可以是教学中的一个环节,可根据课文的长短深浅进行安排。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º请同学们谈谈,能从上面的内容中看出、读出、悟出多少个/美0来?

»讨论、点拨:可以看出画面美,形态美,神态美;可以读出描写美,语音美,情感美;可以悟出品格美,气质美,高洁美,正直美,风度美,清高美,质朴美,,

¼老师顺势点示:写花就是写人,咏花就是咏志。作者在这里通过对莲的外在姿态的描绘与赞美,赋予莲一种高洁的品格,不仅写的景是美的,而且引人的思想向更广阔更深远的天地伸展。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还要想一想:作者仅仅写莲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写菊和牡丹呢?

½同学们带着情感背读课文。31品味文章的意蕴之美。

¹讨论:作者为什么不单纯地写莲?为什么还要写菊和牡丹呢?

º同学们思考、发言,可能说出的内容是/烘托0/对比0之类。

»老师点拨:作者写菊和牡丹,一是对/莲0的衬托,在反复的衬托之中既突出莲的品格,又表达自己的情怀;二是由三种花引出三种评价和比较,名为写花,实际写人,写出人们对生活理想的三种选择,突现自己对胸怀磊落、行为正直、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等高洁品德的崇尚。作者好像是在写花,而实际上是托物寄意,弦外有音,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蕴0。

¼同学们带着对/莲0的赞美之情读、背课文。第三步)))总(5分钟)11同学们演读、背诵课文,要求动情、动容。21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创意说明]

设计这个教学方案,其创意重在突出对课文的/美0的教学:

从宏观的勾勒上,老师要带着同学们品析文章的语言美,欣赏文中的形象美,品味文章的意蕴美;从细部的描画上,老师要点拨、要引导学生品味到语言美表现的各个层面,形象美的多重含义,意蕴美的来龙去脉。可以说,课堂上会充满着/美0的氛围,能够做到/美文美读0。

其实这个教学方案的更深层含义还涉及教师对课文的阅读。一般来说,对课文读得不深、不精、不美,难以设计出一流的教学方案;而为作考证而读,为写文章而读,为争鸣而读,虽然大有作用,但也难以设计出一流的教学方案。只有将课文读得自己确有体会而又在阅读中时时考虑到教学,时时考虑到对材料的提炼,才有可能将教案艺术地而又切合实际地写出来。就拿本教案中的/三美0来说,它肯定是建立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之上,而又提炼出了适合教学的/线条0。

所以在教学设计上,笔者有一个不成熟的看法:教师要将语文课本教/薄0,就应该将语文课本读/厚0;教师要/巧教0,就要学会/巧读0。(余映潮)

爱莲说

[创新设计]

一、学习目标

11学习课文,背读课文。

21理解课文托物言志的手法。二、课时安排

11课时:一节课。21课型:赏析、背读课。三、主导教法诵读与品析。四、教学蓝图

突出课文中的/三美0进行教学:精粹的语言之美,精妙的形象之美,隽永的意蕴之美。

五、教学步骤

第一步)))总(10分钟)

11同学们朗读课文,再朗读课文。21落实字词。

31教师介绍这是一篇美文,言简意丰,历久传诵不衰。

41请同学们自由发言,说说这篇课文美在哪里。同学们会说:语言美、语音美、描写美、比喻美、拟人美、形象美、对比美、衬托美、情感美、情操美、品格美等等。

51教师归纳小结,形成板书:

精粹的语言

5爱莲说6三美美好的形象

隽永的意蕴

61同学们带着对课文的整体理解朗读课文。第二步)))分(30分钟)11品析文章的语言之美。

¹讨论:课文的语言美表现在哪里?º同学们发言的内容可能有:简洁、生动、形象,充满情感之类。

»教师点拨:

文章的语言之美:一表现在语音美。或叠音,或双声,或叠韵,或排比,或反复,或叙说,或感叹,音调和谐,节奏明快。二表现在句式美。或偶句,或奇句,或排比句,或长句,或短句,或独词句,既凝练流畅,又错落有致。三表现在表达方式美。百字短文,融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于一炉,一个/爱0字连缀全文,文笔简洁,情感丰富。

¼同学们读、背课文。21欣赏文中的形象之美。

¹不进行提示,请同学们读出作者对最喜爱的/形象0进行描画的句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语文教学设计的创新写法,很有用!

°创新教学设计

高四册

论/费厄泼赖0应该缓行

[创新设计]

一、教学内容

通过阅读分析,理解鲁迅先生杂文的写作特色,并进一步学习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仔细体味既辛辣又幽默的语言风格,从而拓展思考/费厄泼赖0在当代社会的可行性。

二、课时安排

11课时:两课时。

21课型:讨论评说课。三、预习要求

(1)阅读课文,寻找资料,了解林语堂与鲁迅的关系及/费厄泼赖0的由来;(2)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并理出各个分论点和论据;(3)举例说明课文的语言特色。

四、教学蓝图

全篇文章的教学大致分为三个重要的教学板块:(1)分析文章结构逻辑;(2)拓展说明思想及语言特色;(3)训练思维辨析能力。

五、教学主要过程

教学板块之一:分析文章结构逻辑。(40分钟)11在预习的基础上,请同学们交流各自寻找到的有关/费厄泼赖0的资料。

21教师小结:1924年的/女师大0风潮,迫使/女师大0校长杨荫榆离职,教育总长章士钊下台。为此,胡适、陈西滢等在5现代评论6上发表提倡/公平0/正当0/稳健0/和平0/反对偏激0/不为己甚0的言论文章,并且吴稚晖、周作人分别评论/现在批评章士钊,似乎是打死老虎0/打死老虎也是不大好的事,,,也有点无聊卑劣0,同时,林语堂的5插论语丝的文体)))稳健、骂人及费厄泼赖6一文亦表达了同样观点。在这种情况下,鲁迅写了5论/费厄泼赖0应该缓行6这篇著名的杂文。

31讨论:把同学分为八个小组,各选一个标题作为本组的讨论对象,并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分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与题目的关系。

41教师与同学共同分析文章的结构逻辑:

(1)否定林语堂的/费厄泼赖0观点,并引述到/打落水狗0这个具体问题上来,提出/痛打落水狗0的中心论题。(2)分别以/打落水狗0与/打死老虎0、/打落水狗0与/刚勇拳师不打已倒地的敌手0作比较,来说明/落水狗0之/咬人0本性难移,从而驳斥周作人的观点,告诫/老实人0要警惕,正面解释必打/落水狗0的原因。(3)用形象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画出/叭儿狗0的肖像,说明在全部应打之狗中,/叭儿狗0更具欺骗性,必首先打,是对论点的进一步正面确认。(4)以王金发被枪决的事例,以辛亥革命的历史史实来阐述不/打落水狗0

2的危害,从而反面论证了/打落水狗0的必要性。(5)批

驳对塌台人物/不应再施攻击0及对人要忠厚的/老实人0的/枉道0,进一步论述不/打落水狗0的危害。(6)在前文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痛打/落水狗0必要性之后,小结说明现在还不能一味/费厄0,即/费厄泼赖0应该缓行。(7)运用正反论证及举例的形式深入指出打/落水狗0的方法)))针锋相对,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0。(8)总结。全文运用举例、对照的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破立结合,层层深入,逻辑清晰,观点鲜明。

教学板块之二:拓展说明思想及语言特色。(30分钟)

11教师:在20世纪20年代中至30年代初,鲁迅与众多文人曾经有过那么一段/书剑恩仇录0,从而形成了文坛的一道独特的风景,这期间而作的5论/费厄泼赖0应该缓行6就是其中的一篇著名的战斗檄文。它像夜空中的一颗明星,闪闪烁烁,迸发着冷峻的光华,吸引着我们去寻找鲁迅先生的思想。让我们一起回到那5故乡65记念刘和珍君6,翻看着5狂人日记65阿Q正传6,啜饮着一杯苦口良5药6,,并对比林语堂先生和陈西滢的思想不同点,从而阐述对鲁迅的思想看法。

21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理解分析文章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的火花。

31同学们以四人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准备进行分组发言。

41学生代表发言。51教师进行小结:

当如今的人们在周作人的乌蓬船寻觅悠闲和适逸,在梁实秋的雅舍中喝茶谈酒,在陈源的闲话里论随笔小品,在林语堂的幽默里赏鉴人世间的恩怨,在琼瑶的情梦里飞翔歌唱时,请不要忘记那位孤独的巨人、呐喊的勇士、深沉的思想者。读他的作品,感受到的是一股扑面而来的元气,体现着的是一个热辣辣、响当当、火爆爆的生命,他的思想充满着强烈的爱憎情感和活生生的生活气息。它摧枯拉朽,像在工地上作业的威风凛凛的铲土机;它石破天惊,像隔着海湾传来的移山开道的隆隆巨炮;它也柔韧,是蓬勃在小溪旁的那种剑麻的柔韧;它更浩荡,是从赤道吹来的那股热风的浩荡。他爱生养他的国家,爱这个国家里的朴实可亲的人们,爱那充满希望的青年人们;然而,他的内心又存在着那种心寒入骨的忧患意识,他恨那绵亘数千年的黑暗,那被黑暗同化了的/奴性集体无意识0,那在黑暗中疯狂滋生的麻木怯懦的/看客0心理,那混沌一团的国民性,,以及在这爱恨交织中所体现出来的深邃的洞察力和深刻的哲理火花。这些火花,可以让我们少些肤浅,少些小家子气,少些庸俗和丑陋;它能让我们逐步成熟,正视人生,直面社会,热爱自己的国家和人民。这些火花,在你孤独无助时,是一根神奇的拐杖;在你彷徨无奈时,是一盏不灭的明灯;在你空虚单调时,是一餐无价的精神食粮;在你沉沉入睡时,那是你

语文教学设计的创新写法,很有用!

创新教学设计°

枕下的宝典!

61请同学们读课文,圈点勾画,以文章中的实例来说明语言特色。

71小组讨论,准备发言。81学生代表发言。91教师进行小结:

讽刺是鲁迅杂文的显著特色之一。本文在运用讽刺时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用漫画手法勾勒形象。如描写落水狗爬上岸后的形态:/先就耸身一摇,将水点洒得人们一身一脸,于是夹着尾巴逃走了。0这是对塌台人物卷土重来依然作恶的辛辣讽刺。又如写叭儿狗/它却虽然是狗,又很像猫,折中,公允,调和,平正之状可掬,悠悠然摆出别个无不偏激,惟独自己得了-中庸之道.的脸来0,/它的事业,只是以伶俐的皮毛获得贵人豢养,或者中外的娘儿们上街的时候,脖子上拴了细链子跟在脚后跟0。在这幅极妙的漫画中,鲁迅对叭儿狗的伪善面貌和丑恶灵魂给予了无情的讽刺和揭露。

2.以彼之言攻彼之心。如陈西滢攻击鲁迅为讨好读者,强装/义角0,鲁迅就在/解题0中顺手讽刺他一下,说/题目上不直书-打落水狗.者,乃为回避触目所见,即并不一定要在头上强装-义角.之意0。这样就对来自陈西滢的攻击作了反击。又如陈西滢等人在女师大复校之后组织了/教育界公理维持会0,鲁迅便讽刺他们是满心/婆理0而满口/公理0的绅士们,而/婆理0/公理0都来自对方的语言。

3.运用反语。如说叭儿狗是中国的特产,出现在5大不列颠百科全书6上,/这也是一种国光0。这里的/国光0表现了鲁迅对帮助军阀的文人的无情的嘲讽,又如/洪福齐天0。

4.运用幽默的语言。例如在阐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0的方法时,鲁迅写道:/民国的通礼是鞠躬,但若有人以为不对的,就独使他磕头。民国的法津是没有笞刑的,倘有人以为肉刑好,则这人犯罪时就特殊打屁股。碗筷饭菜,是为今人而设的,有愿为燧人氏以前之民者,就请他吃生肉;再造几千年茅屋,将在大宅子里仰慕尧舜的高士都拉出来,给住在那里面;反对物质文明的,自然更应该不使他衔冤坐汽车。0这段话写得幽默生动,其中,/独使他磕头0/特别打屁股0/请他吃生肉0/都拉出来0等语言无情地嘲弄了鼓吹/国粹0的文人,揭示了他们口是心非的虚伪表现,具有强烈的讽刺性。

教学板块之三:训练思维辨析能力。(10分钟)11教师:/-费厄泼赖.应该缓行0是半个世纪前鲁迅针对当时的斗争环境而提出的著名的战斗口号。请结合当前的形势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谈一谈/费厄泼赖0精神在如今社会的地位和作用。

21依照前例,分四人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并发表言论。

31学生发言。

[创意说明]

这个教学设计在如下方面表现出创新:

第一,课型设计创新。这两节课的课型设计为/讨论评说课0。所谓/讨论评说0,就是集体讨论,各抒己见。每一个学生都有说的欲望,都期望在老师和其他同学的面前表现出与众不同,这种自觉的主动性也正是学好语文的希望之光。激发这种愿望,引导这火光,也就是这个课题设计的目的之所在。然而,独立的思考因受到课堂环境氛围的限制,往往缺乏积极性;与之相反,四五人的小组讨论却能煽动热情,博采众长,展现出集体的智慧火花。而这一宽松又需要紧张思考的活动方式,不仅增强了学习的效果,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们的团体性。

第二,思路设计创新。这两节课着眼于学生思考能力培养的教学,安排了三个重要的教学板块:议论文的逻辑结构分析,拓展说明鲁迅的思想和语言特色,训练思维辨析能力。这其中有三个地方表现出教学设计的科学性。首先,摒弃了传统的逐词逐句的解释分析方法,而是把握文章的全局,提炼纲要,抓住课文的/脊梁0,从而在宏观上理解了鲁迅的思路,有利于主旨的概括,并为进一步的深入打下了一个基础。其次,时间安排上,打破以往的教师一讲到底的方式,而是以教师的提示、引导为辅,以学生的拓展思维训练为主,使课堂教学的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最后,加强了阅读教学中的知识的连贯性训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的整体性提高,如/根据自己所熟悉的鲁迅作品来分析阐述他的思想特色0。

反对党八股

[创新设计]

一、教学内容

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让学生理解/反对党八股0的历史功绩和今天的指导作用,并着重研讨文章的第五自然段的语言问题,从而知晓语言的重要性和掌握学习语言的途径、方法。

二、课时安排

11课时:两课时。

21课型:启发式讨论课。三、预习要求

(1)阅读课文,理顺文章的逻辑结构;(2)查阅资料,寻找本文的写作背景;(3)根据课后思考和练习三的提示,举例说明文章的语言特色。

四、教学蓝图

全篇文章的教学大致分为三个重要的教学板块:(1)思路分析;(2)拓展研讨;(3)短文写作训练。

五、教学主要过程

教学板块之一:思路分析。(20分钟)

11请同学们讨论交流各自寻找到的背景介绍资料。

21教师:八股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内容

语文教学设计的创新写法,很有用!

°创新教学设计

空洞(必须阐发孔孟之道,/代圣贤立言0),形式死板(必须分八个部分写),渐渐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桎梏。党八股是指革命队伍内一些同志作的内容空洞、形式死板的文章或报告,是一种坏的文风。而文风关系到党风和学风。所以党中央曾把反对/党八股0这种坏文风,作为延安整风的三大任务之一,毛泽东专门作了报告5反对党八股6。课文节选的是其中一部分,深刻地揭露了党八股的罪状和它对革命工作的危害,阐明了抛弃党八股、树立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文风的重大意义,是一篇纠正风气的战斗的檄文。

31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内容包括:党八股的具体罪状,其表现、危害、克服办法;并列表体现。

41在商讨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交流发言。51列表说明讨论结果。党八股的罪状、表现、危害、克服办法一览表

罪状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无的放矢不看对象语言无味像个瘪三甲乙丙丁开中药铺不负责任到处害人传播出去祸国殃民流毒全党妨害革命

表现

危害

克服办法

像懒婆娘的裹脚又把文章写得又短臭又长

生怕人家驳,装样子恐吓辱骂

又精妨害真理

讲科学、讲真理、实事求是

故意写人们看不懂研究、分析宣传对的文章,/对牛弹琴0象没几句生动的话,一套学生腔不动脑筋罗列对象

不研究、不准备、不修改

学习语言使人做概念游戏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加强责任心

教学板块之二:拓展研讨。(20分钟)

11教师:5反对党八股6一文所批驳的八种现象,在今天我们的生活之中,仍然有许多具体的体现。如有些朦胧诗,本是说明一日所见的常事,然则却写得云山雾罩,装腔作势借以吓人;还有些商家、文人昧着良心制造一些垃圾文化;另外还有些人,写文章不进行调查研究、深入考证,就顺手牵来、胡编乱造,结果弄得错误百出、笑话连篇,,

21请同学们根据教师的启发,寻找社会生活中的其他/八股现象0,试举一例,并加以批驳。

31学生分小组研讨,选代表发言。

41精彩发言择录:请看现在的某些流行的文字吧,虚假、华而不实,伤感泛滥,无病呻吟。在这里,已失去了心灵的洁美和健康,有的是巧弄玄虚的文字和正常人无法理解的东西。甚至有些人在文章中不断地显示自己的渺小、自己的欺骗和邪恶,他们没有力量,没有真情,惟一依靠和自夸的就是道德的沦丧和狂妄

2的呓语。任何纯真的、忠诚的、正义的,在那里都成为

嘲弄的对象。这就好比带着露珠的鲜花被粗暴地践踏,绿菌变成了荒漠。这样的现象恰恰体现出的就是一种轻浮、廉价、萎败的文风。而这种风气的始作俑者,我想,都不应该称作作家,只能算是玩弄文字的人,因为真正的作家的目光是有穿透力的,有硬度的。这种力度在充满着激越的情感又背负着沉重的历史的时代,体现出的就是真诚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要求作家要有/底层感0,要把自己的立场自觉不自觉地转移到被侮辱和被损害的弱者一面,从而使自己拥有了一个巨大的创造力的强烈的情感基础;真诚也就是抱着质朴的心态,首先想到大多数人,本着起码的道德和正义,有理性,有操守,有选择,有奉献。就如同19世纪的许多作家一样。

教学板块之三:短文写作训练。(40分钟)

11重点研读文章第五自然段,体会语言的重要性。

21举例分析/语言无味,像个瘪三0。[例文一]时 间我们的社会,会利用时间、充分利用时间者比比皆是。如许多伟人)))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陈景润等,像他们那样有成就的都是抓紧时间者,他们把时间看得高于自己的生命,即使分分秒秒也不容浪费,也抓得牢牢的。而这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应该是极好的榜样,对于运动员来说更是分秒必争。更有许多高三学生,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命运的转折点快要到来之际,死死地抓牢了时间的缰索不放,把时间同高分连在了一起,让二者同步前进着,而且在复习期间巧妙地安排着时间的位置。这样的学生得来的往往是累累的硕果)))甜美、沉重。而对于那些怕吃苦怕累的学生则抱怨空叹时间的不足,到头来只有自尝苦果。

31学生分组讨论,修改短文。41小结短文修改,并举例说明。[例文二]时 间

面对时间的奔流不息,有时我想,名人志士之所以有所作为,珍惜并善于利用时间常常是他们体味最深的一点。鲁迅之所以成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是因为他善于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学习上。颜真卿把/五更鸡鸣0之时,当作/男儿读书之时0。

抓住时间,决不把每一秒钟白白放过,这是一条很好的经验。有一位朋友平时在匆匆忙忙的生活中,竟然还通读中外名著,问他有何经验,他说:/有句名言说,-时间是一点一点挤出来的.,而我挤时间的方式是把等车、排队,,的时间一点一点凑起来。人生有很多零碎时间,而这恰恰组成了人生的一个部分,,0我钦佩那些善于利用时间的人,/勿以善小而不为0,他们也正是/勿以时间小而放弃0,紧紧抓住人生的琐碎时间,使他们获得了成功。

51当堂小作文训练[题目]胸有大志

语文教学设计的创新写法,很有用!

创新教学设计°

[要求]请调动自己的积累,运用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来阐述/胸有大志0的道理。字数限定三百左右。

[提示]在文章中适量引用一些名人名言,可以加强文章的说服力,也可以给文章增添文学色彩,加强哲理功能。

[参考]夫志当存高远)))5诸葛亮集6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马援

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王守仁

抱负是高尚行为成长的萌芽)))英格利希没有理想等于没有灵魂)))培根[创意说明]

这个教学设计在如下方面表现出创新:

第一,课型设计创新。这两节课的课型设计为/启发式讨论课0。所谓/启发式讨论课0,就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具有明确目的的讨论。促使每一位同学加入讨论的行列,这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初始阶段,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问题思考、研究,是提高学习素质的必由之路。这是因为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极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思维热情以及容易发散、片面地理解问题的复杂特性。而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为提高学习的质量而设定的教师引导讨论的方式,既能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和语言表达,又能提高行为的准确性。

第二,思路设计创新。这两节课的设计重在议论文的三要素分析以及议论文的语文感知,所以安排了三个重要的教学板块:思路分析,拓展研究,短文写作训练。这样安排的目的有三:首先是本文的结构清晰,容易理解,再加上同学们已有议论文阅读的经验,所以这一部分以自读解决问题为主;其次,文章所批驳的风气问题,不仅在当时具有时代性,就是在如今亦有指导性,更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富有引导意义,所以设计为启发讨论当前的社会风气问题;最后,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严谨的思维和恰当的语言表达是重要的环节,在实例对比当中感受这一点,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用。

周朴园、鲁侍萍的个性特点;(4)课本剧片段准备。

四、教学蓝图

全篇文章的教学大致分为三个重要的教学板块:(1)以课本剧的表演展示文章的情节;(2)以论辩的方式揭示人物的个性特色;(3)学写文学短评。

五、教学过程

教学板块之一:以课本剧的表演展示文章的情节。(20分钟)

11简介曹禺的生平及创作。21课本剧片段表演。

31请同学就课本剧的剧情演示来说明5雷雨6一剧久演不衰的原因。

41同学小组讨论,然后选出代表发言。

小结:5雷雨6一剧之所以成为话剧艺术的瑰宝,原因有三:首先是紧凑集中的艺术结构。四幕剧5雷雨6在一天的时间(上午到午夜两点钟),两个舞台背景(周家的客厅,鲁家的住房)内集中地表现出两个家庭和它们的成员之间前后30年错综复杂的纠葛,写出了那种不合理的关系所造成的罪恶和悲剧。比如在课文节选部分,一共只有两场戏)))周朴园与鲁侍萍的重逢、周朴园与鲁大海的斗争,作者巧妙运用了/回顾0与/穿插0的表现手法,把/现在的戏剧0和/过去的戏剧0交织起来,推动了情节的发展。鲁侍萍为找四凤来到周家,鲁大海则代表工人来周家与周朴园谈判;鲁侍萍与周萍母子,周朴园与鲁大海父子又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一起相遇,此时,家庭的罪恶、阶级的对立顿时显现,过去的矛盾推动了现在的矛盾,从而使剧作更具有深刻广泛的社会意义。其次是个性化的对话语言。剧中人物不多,然而都具有鲜明的个性,作家刻画这些人物不仅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更借助了富有性格特征的对话,对人物作了深刻的心理描绘,使每一个人都显示了他作为社会中人的丰富内容,以各自的遭遇和命运激动着人们的心弦。如周朴园的盛气凌人,侍萍的抑郁平缓,鲁大海的直截了当。再如,鲁侍萍看到周萍打鲁大海后那几句欲言又止、随口又改的话,把她当时的痛苦、愤恨、失望的心情充分表现出来了。最后是用必要的/舞台说明0更完整地塑造人物,更深刻地表现主题。例如,课文开头的舞台说明是:/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0这个说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气氛。这种舞台气氛同悲剧剧情紧密配合着,又烘托了人物的烦躁、郁闷、不安的思想情绪,预示着一场雷雨的到来。从而感染观众,使观众也随之产生了压抑感。

教学板块之二:以论辩的方式揭示人物的个性特色。(20分钟)

11以/周朴园是否爱鲁侍萍0为论题,分正反双方。

21确定分工,准备辩论。31论辩小结:

正方:周朴园爱鲁侍萍。

雷 雨

[创新设计]

一、教学内容

通过阅读本剧,了解戏剧作品丰富多彩而又富有个性化的语言特点,以及鲜明的人物特色,并以论辩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同时学写简短的文学评论。

二、课时安排

11课时:两课时。

21课型:引导式活动课。三、预习要求

(1)阅读课文,寻找资料,了解曹禺的生平及创作;(2)掌握戏剧的有关知识;(3)通过语言的品味来分析

语文教学设计的创新写法,很有用!

°创新教学设计

许多人给周朴园的评价是冷酷、自私、虚伪,残酷剥削无产阶级的资本家,可我方以为周朴园也是封建制度下的牺牲品。他年轻时与侍萍相爱,本是一件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的伟大爱情。他是一个无阶级意识的善良的富家少爷,却因为被封建礼教下的门当户对和资本家的惟利是图意识所毒害,而逐渐沦为一个冷血的始乱终弃的纨绔子弟,直至后来他逐渐习惯了资本家的不择手段,骗取名誉、金钱、地位,他自己也被教化成一个无情、虚伪的资本家。这一切都并非出自本愿,而是为环境所迫。而且,就在他成为冷血动物时,他还保留着侍萍留给他的旧衬衣、旧家具和相片,他残酷的性格背后还保留着一丝对年轻时的爱情的留恋。所以说周朴园的本性是善良的,却被封建制度所毒害。他既要赶走现在的鲁侍萍,却又保留着鲁侍萍的相片,这本身就充满着矛盾。他受到现实中自身利益与内心深处真性情的强烈冲击,最后不得不冷酷地对待现在的鲁家。他本身就是一个可悲的牺牲品,在他的内心深处还是爱着侍萍的。

反方:周朴园不爱鲁侍萍。

5雷雨6中的周朴园是一个极端自私、虚伪、冷酷、无情的形象。他在人前的虚伪远不及对自己的虚伪,他自私无情却又不愿意承认,因此,他赞美侍萍,用一些旧家具来怀念侍萍,这些都是做给别人看的,同时更多的是做给自己看的。这样,当他想起30年前的事实,他可以在心里自慰说:/我并不是无情,我逼走了她,但是我又惦记着她。0相信他在得知鲁侍萍未死之前会有/若她活着,我将补偿她0的想法,然而这是仅止于弥补自己心灵空虚的想法。他以此来欺骗自己,让自己美化自己,使得自己的灵魂得以解脱。但当侍萍真地活着站在他面前时,他恐慌不安,一心想着如何来维持自己的身份、地位、形象,他甚至想用钱来打发曾经为他生过孩子,却又被他无情地逼着跳河的女人。这一切都出自本能的反映)))自私无情的本能。由此,你还能说周朴园是爱着鲁侍萍的吗?

教学板块之三:学写文学短评。(40分钟)11简要介绍一下文学评论的写作要点。

21当堂训练:以5雷雨6为对象,自选角度,写一篇文学短评。

31[例文]

评5雷雨6的戏剧结构

5雷雨6的戏剧结构是封闭式的结构。

就戏剧时间看,故事的时间跨度是30年,然而剧情从接近结尾的一刻开始,以鲁侍萍就要来到周公馆,人物之间的血缘关系将要暴露开场,戏剧的延续时间很短,从早晨到当天半夜两点钟。

从戏剧的空间来看,场景较为固定。在5雷雨6中,除第三幕故事发生在鲁家,其余都安排在周公馆的客厅里。

戏剧时间和戏剧空间的相对固定,使得剧情必须采用/回顾过去的方式0,将/过去的戏剧0与/现在的戏

2剧0相互交织。在/现在的戏剧0中交代/过去的戏剧0,

后者又不断地将前者推向高潮。一经达到高潮,戏剧便很快宣布结束。

运用/回顾过去的方式0,使得剧情结构紧凑、场面紧张、剧情进展快速、戏剧冲突渐趋尖锐,自始至终保持有力的悬念。第一幕交代了三年前周萍与繁漪发生了不正常的关系,使得周萍准备离家到矿上去。观众自然会想到,他走了四凤怎么办?繁漪又会怎样对待他们?第二幕侍萍来到周公馆,揭开30年前故事的帷幕。使人猜想:周萍与四凤的关系如何了结?第三幕,侍萍发现了可怕的事实,要四凤对天发誓,永远不再见周家的人。结果四凤出走。第四幕,周萍要带四凤出走,繁漪喊来周朴园,周见到侍萍,命令周萍跪下认生母,使得周萍和四凤知道了自己的关系。由此,随着剧情的发展,激烈的戏剧冲突和有力的悬念使得观众保持高度的注意。[创意说明]

这个设计在如下方面表现出创新:

第一,课型设计创新。这两节课的课型设计为/引导式活动课0。也就是说,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因为在课堂上,要想获得有效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必须有针对性地设立目标;否则,头绪太多,目标分散,效果难以突出。而/引导式活动0,不仅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形式中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更提高了学习的效率。第二,思路设计创新。这两节课重在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因此安排了相关三个重要的教学板块:课本剧的表演;以论辩的形式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学写文学短评。这其中有三个地方表现出教学设计的科学性。首先,在剧本的教学中,紧紧抓住了可表演性这一特点,一方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另一方面让学生事前做好准备,仔细而大量地获取有关资料,不仅培养了学生自学的好习惯,又使他们真切地了解了剧本的情节,从而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方面有了一个扎实的基础。其次是/说0的能力的培养,最好的方式就是论辩,而一个高中学生应该具备以严谨、清晰、准确的语言把思想的闪光点展示出来的能力,论辩恰恰能提高这个能力。最后,在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0基本功训练中,/写0是最高境界,而文学鉴赏又是最有魅力的一个方面。因此,学会鉴赏,同时以优美而恰当的语言写出,是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重点。

词二首

[创新设计]

一、教学内容

通过比较阅读,了解诗词的写作特点,体会文中所表现出的真挚而豪放的感情,从而深入诗歌所创造的艺术境界。

二、课时安排

11课时:两课时。

语文教学设计的创新写法,很有用!

创新教学设计°

21课型:比较阅读课。三、预习要求

(1)查找资料,了解词的创作背景;(2)粗略理出两首词的不同创作特点,从而感受所带来的不同的艺术意境。

四、教学蓝图

全篇文章的教学大致分为三个重要的教学板块:(1)入境)))审美感知阶段;(2)激情)))情绪体验阶段;(3)明理)))感悟启迪阶段。

五、教学的主要过程

教学板块之一:入境)))审美感知阶段。(30分钟)

11王国维在5人间词话6中说/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0,这就是以抒写自然景物和表现内在主体的情感相融合的诗歌的艺术境界。而对于一个感性形象的把握,离不开对意境的感性参照。所以,首先请教师以优美的语言描述诗歌的意境一例。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秋天的黄昏,雨过天晴。彩虹西悬,山野空旷幽远,日光从松树间静静地泻下来,留下参差斑驳的倩影,泉水在小溪中丁冬流淌,竹林中传来一阵欢笑声,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

21请同学分两组,用通顺的语言把两首词描述出来,从而感知词的不同意境。

沁园春#长沙

深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湘江水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远望层层叠叠的枫树林,经霜染后,一片红火;近看碧绿清澈的湘江,无数船只在争相行驶。雄鹰在高空展翅飞翔,鱼儿在江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泳,宇宙间的万物都在竞相向上,蓬勃发展。面对这一派勃勃生机的大千世界,怎能不激越思绪万端;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命运的主人呢?回忆往昔,曾经同许多同志在这一带游览、聚会,度过了许多不平凡的岁月。那时候,正当青春年少,风采焕发,才华横溢;同学们意气奔放,正显得遒劲有力,经常在一起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反动统治者视同粪土。还记得吗?当年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波浪,几乎阻止了飞快行进的船只。

水调歌头#游泳

刚刚离开了长沙,又来到了武昌。横渡波涛汹涌的万里长江,放眼远望,楚地的天空十分开阔。任凭风吹浪打,胜过在清净的庭院里随意散步,今天真正有一种十分舒畅的感觉。孔子曾在河边上说:/一切事物的流逝就像这流水一样啊!0

帆船在江中乘风疾驶,龟蛇二山隔江静立,就在这

江面上,即将出现一幅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图景。一座大桥就要凌空横架在长江南北,长江天险将变成畅通无阻的大道。还要在西江建立一道拦江大坝,拦住巫山山脉的雨水,让高峡出现一个波平浪静的人工湖。那巫山女神大概还健在吧,她一定会惊异这世界起了多么大的变化啊!

教学板块之二:激情)))情绪体验阶段。(10分钟)

11教师:体验诗歌所创设的意境,不仅需要理解诗歌的写作内容,更要激发读者内心的相似情感体验,从而使得作品的意境和读者的情境相融。

21请学生做相似情感体验训练:

假设自己是一个刚刚升入大学的学子,你面对着自己向往已久的学府,怀着激动不己的心情,看着既陌生又熟悉的校园,寻找着充满朝气蓬勃的同学,,,你会联想到什么呢?假设你是一个离乡已久的游子,回到了阔别十年之久的家乡)))上海,此时的你站立在滨江大道上,又会引发什么样的联想呢?

31例文略

教学板块之四:明理)))感悟启迪阶段。(40分钟)

11教师:粗略地感知了诗歌的意境,并调动了相似的情感体验,这并不是诗歌教学的终结,还须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的分析、品味,反复揣摩,使得学生有所感悟,有所启迪。

21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这两首词的异同,并具体说明。

31同学代表发言。41教师总结:

两首词的不同点:(1)写作背景相异。1925年,正是革命高潮的关键时期,10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往昔的岁月,写下了5长沙6这首气势磅礴的词。1956年毛泽东视察南方,到达武汉,三次畅游长江,当时,武汉长江大桥正在紧张施工,为此,他写下了这首歌颂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词。

(2)主题不同。5长沙6一词是通过长沙秋景的描绘及对青年时代革命精神和远大理想的回忆并联想到祖国的沉浮,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5游泳6是通过畅游长江的所见、所感和层层联想,热情赞颂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展示了祖国发展的宏伟蓝图,抒发了迎着大风大浪前进的革命豪情。

(3)构思不同。5长沙6的上阕记今游,以/独立0开篇;下阕忆往事,以/携游0相应。记今游重在写景,景中有情;忆往事重在抒情,情中见景。统揽上下,不但楚天湘水,鲜明如画;意气风华,俊爽风流。而且苍茫沉浮,兴寄旷远;击水飞舟,斗志昂扬。整个说来,浮雕着绚烂的艺术形象,洋溢着炽热的时代精神,真可谓有景有情、情景交融了。5游泳6一词在构思上,前后血脉

语文教学设计的创新写法,很有用!

°创新教学设计

贯通,首尾一气呵成,层层相生,丝丝入扣。上阕开头点明从长沙来到武昌,下阕明写游泳时所见江景。全词后浪推前浪,一环扣一环,没有一句闲文,没有一字空言。统揽全篇,构思奇幻而缜密,意境深远而平实。

两首词的相同点:(1)表现手法)))情景交融,联想丰富。如5长沙6的上阕,诗人描绘了一片秋天的景致)))生机勃勃,意趣昂然,并从/万类霜天0中以力透纸背之笔揭示出/竞自由0的自然奥秘,并从而发出/谁主沉浮0的哲理性诘问,这是对宇宙,也是对社会的挑战,这就造成了不仅是美丽的,更是深刻的诗的意境。凡此一切,如果离开了作为主体的诗人的情感,单凭客观存在的自然的景物,也是无法形成的。又如5游泳6一词,上阕点明了在楚地的天空下游泳,然而,那颗伟大刚强的心灵并不曾停留在游泳上,到中流击水之际,由于目击而且身触流水的感觉,让他联想到了时光的飞度,历史的前进。/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0!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变化发展,新中国在解放后的短短几年中也已经起了根本的变化。

(2)风格相同。两首词皆体现了毛泽东豪放派的词风,大开大阖,一气呵成,奔雷掣电,吐月吞星。既具壮采的奇观,又富深广的内涵。豪语而以蕴藉出之,不是粗率,而是妩媚;骤驰而间以顿挫摇曳,不是滑润,而是错综。是美与力之间的融合,也是豪放与妩媚的结合,壮美与优美的结合。[创意说明]

这个教学设计在如下方面表现出创新:

第一,课型创新设计。这两节课的课型设计为/比较阅读课0。所谓/比较阅读课0,就是把内容相关而又有所不同的课文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式阅读,是一种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过程。有比较才有鉴别,将内容相关的两篇文章放在一起对比阅读,当有更高层次的感悟和发现。第二,思路设计创新。这两节课着眼于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教学,安排了三个重要的教学板块:入境)))审美感知阶段,激情)))情绪体验阶段,明理)))感悟启迪阶段。这其中有两个方面表现出教学设计的科学性。首先,强调诗歌教学的意境感悟和意境体验,可以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打通感觉与感觉间的距离,从而获得一种特殊的情感享受。其次,在感悟基础上的理性辨析,是赋予学生以品味的时间和主体权利,这样做不仅可以深化感知所得的印象,使感知不断趋于细致、丰富、深入,而且,通过品味,可以校正感受所得到的粗浅的印象,使之更接近作品形象的实际,从而提高诗歌鉴赏的准确性和艺术性。

生诗歌阅读的基本功。

二、课时安排

11课时:两课时。

21课型:解析阅读课。三、预习要求

(1)寻找有关材料,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2)朗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一)中有关层次的问题;(3)理解诗歌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四、教学蓝图

全篇文章的教学大致分为两个重要的教学板块:(1)整体解读诗歌的疑难问题;(2)具体赏析诗歌的艺术特点。

五、教学主要过程

教学板块之一:整体解读诗歌的疑难问题。(40分钟)

11简介诗歌的写作背景:

艾青出生时因受父母的迷信所累,从小被托养在一位贫苦的农民家里,在这里,他感到了温暖,得到了宠爱。成人后,因以画笔投入民族抗争的队伍中,被国民党政府诬陷而入监狱。囚徒的生活,使他与绘画几乎完全断了关系,但却让他有时间自然而然地接近了诗歌,使他思考得更多,回忆得更多,议论得更多。5大堰河)))我的保姆6就是诗人在监狱的日子里,当他看见漫天飞舞的雪花,从而联想到保姆落满白雪的坟头,挥笔写下的赞颂劳动人民、诅咒黑暗世界的诗篇。

21提问:30年代的上海,有一位诗人见到艾青时,激动地说:/德国有莱茵河,法国有塞纳河,埃及有尼罗河,,我们可以骄傲地说:中国有大堰河!0由此可以推论:大堰河是艾青故乡的一条大河,这种说法是否准确?为什么?

31学生回答:大堰河是艾青的保姆的代称,她无名无姓,因为是从一个叫/大叶荷0的村子被卖到艾青的家乡做童养媳,所以也就叫她/大叶荷0。而/大堰河0则是/大叶荷0的土音误读。

41提问:如若把现有题目5大堰河)))我的保姆6改为5大叶荷)))我的保姆6,又会产生怎样的理解偏差?

51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61小结:略。

71艾青说过:/5大堰河)))我的保姆6这首诗,是出于一种感激的心情写的。0在这里,没有关于他乳母的完整的故事,甚至连她长得什么样子也无从知晓,有的只是通过一些片断的故事和画面来表达对乳母的真挚而强烈的情感。请依据这一特点,寻找诗歌的表达思路和线索。

81教师小结:本首诗歌以追忆往事为线索。具体展示如下:雪景)大堰河被雪压着的坟墓)大堰河的一生遭遇)大堰河死后一家人的命运)赞美诗呈给大堰河及所有劳动人民。

教学板块之二:具体赏析诗歌的艺术特点。(40

大堰河)))我的保姆

[创新设计]

一、教学内容

通过阅读诗歌,了解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对大堰河的勤劳、质朴、善良的品质的赞赏和热爱,以及对黑暗社会的无比憎恨;同时揣摩诗歌的语言艺术,培养学

2

语文教学设计的创新写法,很有用!

创新教学设计°

分钟)

11特点之一:大胆说出自己的真心话,刻画了一个典型的劳动妇女的形象,抒发了真切的感情,感人肺腑。

诗人细腻地描写了大堰河怎样在地狱般的环境里无言地进行着几乎无休止的各种劳动。她/搭灶0/煮饭0/补衣0,,在/流尽她的乳汁之后0,为了生活,又到地主的家里去做女佣,承担着繁重的活计。/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她含着笑,切着萝卜,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槽,,0这一连串的排比,像一组特写镜头,逼真地描绘了她是怎样/含着笑0不停歇地劳动着。而在这些劳作之后,/你用你那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摩我0,又充分展示了大堰河对诗人慈母般的爱。由此可以看出,她对卑微生活的极易满足的心理,她不怕辛苦、劳累,她不是为自己而活着,而是为了她的家人,也为了她深爱的乳儿。

诗人还着力描写了大堰河美丽丰富的内心世界。为了乳儿,她/忙着切那冬米的糖0,为了他/能走到身边叫一声-妈.,大堰河,把他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贴在灶边的墙上0,就连做梦,她也同自己的乳儿的/幸福命运0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她是一个有着宽厚善良的品行,勤劳而淳朴的劳动妇女。她的一生不停地劳作,毫无保留地奉献了自己的全部血汗、乳汁和赤诚的心,伴随着的是人世生活的凌辱和奴隶的凄苦。

这个形象的塑造,不仅是对如大堰河一样的中国的劳动妇女的崇高品格的赞美,更是对这个世界的不平等的控诉,以及对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

21形象的修辞格的运用增强了诗歌语言音乐性的改造。

5大堰河)))我的保姆6是一首抒情诗,但它是通过叙事来抒情的,在娓娓动情的陈述之中,表达了对大堰河深沉的挚爱。全篇不断地使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方法,使这种感情更加凝重、隽永。

如第4段中的八个排比,一方面具体地铺叙了大堰河的繁重劳动,赞美了她的勤劳品格,另一方面表现出大堰河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照料着乳儿,歌颂了她的美好心灵。而诗歌中的多次的排比运用,使内容凝练,形式整齐,节奏鲜明,气势酣畅。

同时,为了加强情感和音乐的旋律,诗歌还大量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如第3段首尾反复/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0,渲染了抑郁低沉的思念之情。这种手法,使诗歌一唱三叹,回环婉转,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这也就是作者所强调的将音乐的内在旋律引进新诗语言节奏之中,主张诗歌语言的节奏要符合诗人内心感情的旋律的观点,从而使诗歌/念起来流畅,像一条小河,有时声音高,有时声音低,因感情起伏而变化0。5大堰河)))我的保姆6一诗,正是通过反复来体现旋律,如泣如诉,读之使人回肠荡气。

[创意说明]

这个教学设计在如下方面表现出创新:第一,课型设计创新。这两节课的课型设计为/解析阅读课0。所谓/解析阅读课0,就是为了深入、透彻地理解和把握课文,需要有针对性地对文章中的某些难点和疑点进行资料性的解说的授课方式。它可以是宏观的,也可以是微观的。而本设计是着重于宏观式的,即从整体出发,对课文的思想内容、结构线索、语言表达等方面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鸟瞰式地解说。这是一种灵活而实用的阅读方法,这样做具有资料性、积累性、操作性的特点,有利于帮助学生深入、透彻、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课文,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欣赏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思路设计创新。这两节课着眼于学生的欣赏能力的培养教学,安排了两个重要的教学板块:整体解读诗歌的疑难问题,具体赏析诗歌的艺术特点。这其中有两个地方表现出教学设计的科学性。首先,安排阅读的次序具有科学性。人们的感知往往是由浅入深的,而本首诗歌的教学,先强调诗歌的整体阅读,使学生对诗歌有个粗略的感性认识,从而在此基础上,训练学生的诗歌赏析能力,符合认知的自然规律。其次,不必精讲到位,而是抓住重点,进行解析,不仅使学生目标集中,更能提高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解决问题的效率。(上海/姚华)

高六册语言的演变

[创新设计]

一、教学内容

在学习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同时,了解作者综合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体会文章是如何深入浅出地把关于语言发展的道理讲得准确清晰的。

二、课时安排

11课时:两课时。

21课型:教读与复习结合课。三、预习要求

11预读课文,从了解第一部分展示古今语言变化的概貌和第二、三部分有关语言演变的具体说明着手,掌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21体味本文两个鲜明的特点: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通俗、准确、富有趣味的说明语言。

四、教学蓝图

本文有一定的学术性。但教材则定位为说明文的教学从高三学生实际出发,可采用教师教读与学生自主复习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明确是如何思路清晰地把我国语言演变的情况说明清楚的。全文分三个部分,可采用分章讲述、逐段教读的方法。

五、教学主要过程

(一)学习第一部分(30分钟左右)

语文教学设计的创新写法,很有用!

°创新教学设计

11提示学生把握第一部分的内容:展示古今语言变化的概貌。

21要求学生用笔画出一些体现课文基本观点或某个方面观点的关键句,以了解这一部分的内容。如:/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永远在那儿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0

31提问:古今语言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哪里?

可从课文中归结出两种变化:一是古今词义的变化,二是古今语法的差异。至于古今词义的变化又大致可以归结出三种现象:第一种是意义没有改变,但是现在不能单用,只能作为复音词或者成语的一个成分。第二种情形是意义没有改变,可是使用受极大限制。第三种情形是古代所用的意义现代已经不用。

41提问:这一部分举朱熹一例和5战国策6一例各有什么作用?

举朱熹一例,幽默而又风趣地说明古今语言是在不断变化着的。举5战国策6中的一段文字为例则是为了说明古今语言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其实这里用的是一种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举例说明法。

51复习训练:请同学从以往学过的文言课文中选择一例取代课文中5邹忌讽齐王纳谏6的片断。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61检查这一部分的教读与复习效果。检查的内容是:¹对这一部分主要内容的把握情况;º对以往学过的文言课文熟悉的情况;»对文言文中古今异义和古今语法变化情况的把握程度;¼举例说明的判定及其作用的领会。

71教师小结

(二)学习第二部分(30分钟左右)

11提示学生把握第二部分的内容:具体说明古今词义的变化。

21要求学生画出这一部分中的关键句(大都是每节的首句),如/语言的变化涉及语音、语法、语汇三方面0/有些字眼随着新事物、新概念的出现而出现0/外来的事物带来了外来语0/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的改变,许多字眼的意义也起了变化0/词义也可以转移0/词义也会变化0/字眼的变换有时候是由于忌讳0等等。以上所举的关键句都可以视作文章所要阐明的说明点。

31提问:怎样把握这一部分的说明层次?可从语汇的消长、词义的变化、事物改变名称这三个方面来把握说明的层次。

41提问:这一部分除了大量举例之外,从文章结构的角度看,又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这一部分除了运用举例、比较、引用等说明方法之外,从结构的角度看,还运用了分类说明的方法。运用分类说明的方法,能使说明的顺序、条理更加清楚。

51复习训练:将这一部分所要阐明的知识点以表格的形式进行知识梳理,设计的表格必须含如下一些

2内容:¹知识点;º课文中的实例。然后要求同学充实

表格,从以往学过的文言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实例,分门别类进入学生自主设计的表格。

61检查这一部分的教读与复习效果。检查的重点是:¹对这一部分基本内容的把握情况;º对以往学过的文言课文熟悉的情况;»对文言文中几种古今语言变化情况的把握;¼分类说明的判定及其作用的领会与分析。

71教师小结

(三)学习第三部分(30分钟左右)

11提示学生把握第二部分的内容:说明古今语法和语音的变化。这是课文第二部分的延续和补充。

21要求学生画出这一部分的关键句,如/语法方面,有些古代特有的语序,,现代不用了0/语音,,,其实古今的差别是很大的0。这些关键句可看作是这一部分的说明提纲。

31提问:这一部分主要用了些什么说明方法。这一部分较多地用了举例说明,在说明古今语音变化的这一层次,还兼用了引用说明,如特地引用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0和李白的/青山横北郭0两诗作为实例,很有说明的效果。

41复习训练:要求学生从已学过的文言课文中再找出一些特殊句序的实例来,同时再找出一些古今语音变化的实例来。在训练过程中,让学生运用有关文言句式(主要是倒装句),以领会古今语法的变化;运用汉语拼音知识以领会古今语音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声母、韵母和声调等方面。

51教师小结:

学习这一篇课文首先要认真思考作者在第二、三部分是怎样根据事物的内部联系,即从语言的三要素)))作为物质外壳的语音,作为建筑材料的语汇,作为语言组合规律总和的语法进行分类说明的,思考作者为什么要重点说明语汇的变化,仔细理清说明的层次。其次,要注意到这是一篇相当规范的说明文,作者为了说明/语言的演变0这个中心,综合运用了分类、比较、举例、引用等多种说明方法。第三,这是一篇含有学术性的说明文,作者吕叔湘先生又是一个学富五车的学者,但本文很少用专业术语,却把语言发展这一复杂的现象讲得那么准确清晰,深入浅出,这是因为作者把读者对象定位在一般人的缘故。这一点给我们也有深刻的启示,那就是说,说话作文不能离开具体的读者群体。第四,作为高三同学,学习这篇课文还应同文言文的系统复习结合起来,养成认真作知识梳理作能力强化训练的良好习惯。[创意说明]

这个教学设计的如下方面体现出创意:

第一,课型的设计有创意。这一教学设计采用教读和复习结合型。这是相当符合高三同学的学习实际的。从教学的具体设想来看,复习的重点落在文言文知识的梳理和对说明方法的把握上,而这恰恰又是必

语文教学设计的创新写法,很有用!

创新教学设计°

须重点掌握的中学阶段的语文学习的内容,高三同学不久将面临毕业考、高考,通过课文的教读,指点学生重视复习,提前复课,讲究科学的复习方法,这是相当切合时宜的。

第二,教读的思路有创意。这一教学设计重视了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如何提问、如何点拨、如何组织学生训练,都有精细的考虑,更值得肯定的是,这个教学设计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又腾出相当大的时间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提高处理课本的能力。这样就可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更实在。

读的作用。

由此可见,/书目0是能为你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又是能帮助你走出知识迷宫的向导。

(二)书目有哪些种类?

(提示)回答这个问题,应仔细阅读课文的5至12自然段。通过阅读讨论了解目录学的一般常识,懂得各类书目的用途,具体掌握这方面的知识。

现代书目的种类很多,按著录的范围、内容、方式来说有国家书目、馆藏书目、联合书目、专题文献书目、个人著述书目、书目的书目等多种形式。

(三)使用书目、查找各种书籍资料有哪些方法?(提示)回答这个问题应认真阅读课文13至18自然段,通过阅读了解查找图书资料的各种基本方法,而有关查找方法的选择则应根据不同的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如借阅图书,可从书名卡片或作者卡片或分类卡片中查找;如研究某一专题,最好查找有关的专题书目;如想对中国古代史的史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参阅5四库全书简明目录6或5书目答问补正6或5中国历史要籍介绍6或5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6等等;如想了解一下外国哲学、社会科学名著的情况,可以读一读5西方名著提要(哲学、社会科学部分)6;如要深入研究某一理论问题,要请教革命导师,可查找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目录6或5列宁全集目录6。

以上这几个问题既可作为教师组织本课教读的思路,也应作为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的把手,这三个问题解决了,那么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也就把握了。

第二课时:

操作实习并对实习情况进行评议。(一)操作实习

11教师上课时可拿出若干种书刊目录,如5新华月报索引65人民日报索引65光明日报索引6等,指导学生根据课文介绍的方法翻阅并摹拟操作,以加深印象。

21作一次使用书目的实习性演练。教师可从近期的5人民日报索引6或5光明日报索引6上选定一篇短文请同学查找。要求学生写出查找的结果,判定其文章的类别(文学、史学、哲学、教育、卫生等等),然后做一张图书卡片,项目应含:书名、作者、出版日期、所在版面、主要内容、简要评介。

(二)评议实习演练情况

对实习演练情况的评议,主要内容是实习演练时所用的方法、实习演练的效果、同学参与实习演练的态度,对于实习演练中的成功与不足进行评价,这个评价工作可主要让学生相互评议,但教师应发表意见。

以上两个课时,前一课时为教读,后一课时为操作演练,但这并不是说这两者是截然分割的。总之,第一课时是边教边练,但以教读为主,第二课时是边练边教,但以实习演练为主。两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以相互渗透。[创意说明]

这份教学设计不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所束缚,增加

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书目

[创新设计]

一、教学内容

提高对于书目的重要性的认识,初步了解一些使用书目的方法,并指导学生,学以致用,形成具体操作的能力。

二、课时安排

11课时:两课时。

21课型:教读与实习结合型。三、预习要求

按以下思路预习课文以理解内容和段落层次:书目产生和演变过程)))书目的性质)))目录学这一读书治学的入门之学的重要性)))历史上编制书目的情况)))现代书目的众多种类)))使用书目的方法)))书目的重要作用)))就书目对读者的希望。预习中还应重点掌握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这三种方法在课文中的运用及作用。

四、教学蓝图

本文可用两个课时学完。第一课时为阅读指导课,第二课时为实习与实习评议课。

五、教学主要过程第一课时:

课文教读。可环绕以下几个问题阅读讨论:(一)为什么说/书目0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提示)从课文标题入手提出问题,回答这个问题则要读好课文的1至4自然段,使学生概括了解什么是目录学,目录学的用途及它对读书治学的重要作用,阅读时应抓住清代学者王鸣盛和清代目录学专家张之洞的两则名言以及革命导师列宁和中国文化革命主将鲁迅如何重视书目的事例,从而归纳出:

11人们常用/汗牛充栋0之类的成语来形容藏书之多。一个人即使精力再充沛,而且非常专心致志,他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和材料都记在脑子里,读书治学必须依靠工具书的帮助。而/书目0对于读书治学是一种指示门径的标志,有了它,读书治学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书目0,不仅能给读书者提供便利,还有分辨真伪,指正讹误,使读者不入歧途,不走弯路,正确指导阅

语文教学设计的创新写法,很有用!

°创新教学设计

了问题讨论、操作演练、相互评议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份教学设计有意识地加强了教读与实习相结合的力度,目的在于体现当前课程及教材改革的精神。这份教学设计之所以说有/创意0还在于它在注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能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交给学生,学生自读、自练、自评、自议,学生有大量的时间作自主式的学习,像这样的实用性很强的说明文采用这样的教学思路,可谓有的放矢。

31白居易的5琵琶行(并序)6

可先结合注释,读懂文句,重点掌握以下实词和虚词:序言与第一段中的/明年0/因0/为0/歌0/言0/命0/惨0,第二段中的/思0/乍0,第三段中的/节0/污0,第四段中的/暂0/明0,第五段中的/却0/促0/转0/向前0/泣0等。然后思考下面几个问题,以领会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¹找出描写悲凉气氛和凄凉情景的诗句并体会其作用;º找出表现诗人欣喜之情与急欲相见琵琶女的一系列动词;»诗人所写乐曲旋律的变化和所运用的修辞方法;¼琵琶女身世及经历的两个阶段,诗人有同病相怜之感的缘由;½全诗明线与暗线所写的不同内容以及两条线索的汇合点。

(二)指导学生对这三首诗作比较阅读以加深理解11横向比较

5梦游天姥吟留别6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和5琵琶行6这三首唐诗,时代背景相近,且都是七言古诗,相对律诗、绝句一类近体诗来说,它的格律限制不十分严格,用韵比较灵活。这三首诗的共同特点是篇幅较长,容量较大,均含有叙事的成分。所不同的是5琵琶行6是纯七言句,而5梦游天姥吟留别6与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是以七言为主,杂用长短句,这是形式上的比较。从内容上看,这三首诗都表现了很高的思想价值,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深沉思考,但入题的角度和作品的风格有明显的不同。5梦游天姥吟留别6通过梦境的描写反映了作者政治上的不能施展抱负和对权贵的蔑视,同时,也流露了消极的遁世思想。作者以奇特的夸张描写天姥山的雄奇,用主要笔墨抒写梦游天姥山的情景,明显地表现了浪漫主义的写作风格。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既写了自己的现实遭遇,也写了作者的愿望和理想,表现的是一种现实主义的风格。5琵琶行6把琵琶女的命运和自己的身世很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作者对琵琶女的同情与尊重,也反映了战乱给社会带来的动荡和苦难。欣赏这三首诗,要反复诵读,仔细体味,领会它们风格上的差异。

21纵向比较

如结合本课的阅读回顾先前曾学过的诗歌单元中的5诗两首65大堰河)))我的保姆65中国当代新诗两首6和5外国诗歌两首6,比较古诗和现代诗的异同,从而加深对诗歌这一文学体裁的认识和理解。又如再回顾先前学过的53诗经4两首65涉江65孔雀东南飞(并序)65陶渊明诗两首6等课文,通过这样的纵的比较复习,我们大体可以理出一条我国古代诗歌自先秦到唐代的发展的线索,可以完善和丰富我们有关的文学历史知识。

31其他比较

对同一作家不同作品的比较。我们在学习5梦游天姥吟留别6时,可再找些李白的其他诗作,如5蜀道难6;在阅读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时,可再找些杜甫的其他作品,如/三吏0/三别0,来丰富我们的认识;在欣赏白居易的5琵琶行6时,可联系他的5卖炭翁6等等,以

唐诗三首

[创新设计]

一、教学内容

初步了解唐代七言古诗篇幅长、容量大、用韵活的特点,领会李白、杜甫、白居易三大诗人的基本艺术风格。

二、课时安排

11课时:三课时。

21课型:比较阅读课。三、预习要求

11对照课文注释,读通这三首唐代的七言古诗。21就基本内容、思想倾向、艺术风格、写作特色等方面对这三首加以比较,以加深理解。

四、教学蓝图

教读5唐诗三首6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眼:一是重视比较,在比较阅读的过程中,理解课本中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掌握对古代作品评价的基本原则。二是加强诵读,熟读以至成诵才能充分领会诗歌的内涵和精髓。

五、教学主要过程

(一)对这三首诗分别加以阅读指导,这是对三首诗作比较阅读的基础。

115梦游天姥吟留别6

阅读李白的5梦游天姥吟留别6,可先结合注解,疏通全篇,重点掌握以下的实词和虚词:第一段中的/信0/或0/横0/拔0,第二段中的/因0/著0/瞑0/栗0/列0/觉0,第三段中的/事0等。在读第一段时,可考虑两个问题:¹引起诗人梦游之念的缘由;º找出直接写天姥山与间接写天姥山的句子,并体会其作用。读第二段时,可考虑三个问题:¹找出描写仙景的句子,即不同的时间所写的不同景色;º分析从梦境幻入仙境时诗人的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矛盾。读第三段时,可考虑诗人/别东鲁诸公0所表达的决心和揭示的主题。

21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

阅读杜甫的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可先结合注释扫清文字障碍,重点掌握以下的实词和虚词:/三0/洒0/ 0/忍0/俄顷0/向0/彻0等。然后按以下思路读懂全诗:秋风破屋的惨状)))对/群童抱茅0的无奈)))长夜沾湿的苦痛,推己及人,直抒胸臆。也可引导学生讨论其与5梦游天姥吟留别6在风格上的不同。

2

语文教学设计的创新写法,很有用!

创新教学设计°

加深对白居易诗歌的认识。

纵横交织,比较阅读,可以连点成线,组线成面,帮助我们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所以它是值得我们去认真掌握的一种学习方法。[创意说明]

比较,是人们认识、鉴别事物的一种方法,比较的方法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揭示事物相互关系和差别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阅读和学习课文,通过比较,辨析异同,可以调动思考,加深记忆和领会。比较,必须找出相应的项目和角度,即所谓的比较点。这可以从横的方面去寻找,如相近类的作品则可比较它们的背景、人物、主题、内容、表现手法、写作特色等等;也可以从纵的方面去寻找,或以写作年代的顺序,将曾学过的相关作品进行比较,或以接触课文的先后有关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为序进行比较。这种通过纵横编织作多方比较的阅读,实际上是一种研究性的学习。这则教学设计的最有创意之处就是在教读中引进了比较阅读的方法。这份教学设计如能得以贯彻,学生不仅能更好地把握这三首唐诗的内涵,而且能感受到比较这一学习方法对提高自己阅读能力的好处,使自己由基础性学习迈向研究性学习有质的飞跃。

阕着重描写赤壁的壮丽,从而联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下阕写人物事迹,抒发对古代英雄的向往和自己未能建功立业的感慨。这首词,景、史、情融为一体,气势磅礴,豪放雄浑,颇具艺术感染力。

阅读辛弃疾的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6,可先结合诠释以疏通全词,重点掌握以下字词:/觅0/草草0/顾0/犹0/堪0/凭0等。再考虑两个问题:¹词中所运用的几个典故和涉及的人物与事件;º词中用典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把握这首词的基本内容:词的上阕赞扬孙权、刘裕,表现对历史人物的向往,也就是对当时主战派的期望和对苟安求和者的讽刺。下阕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正确意见。结尾借写廉颇,抒发未能尽展才能的感慨。这首词,用典较多,应仔细体味/用典0在这首词中的作用。

(二)采用/-用典.解析法0,明白典故涉及的史事并理解这些典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苏轼的5念奴娇#赤壁怀古6和辛弃疾的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6这两首词都用了不少典故。可采用以下的阅读步骤,领会这两首词/用典0的作用。

11先仔细阅读课文,借助注释,找出作品中用典之处。5念奴娇#赤壁怀古6用了三国时周瑜火烧赤壁的典故;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6则用了五个典故,它们是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和廉颇。这些典故中许多是京口这地方的历史掌故。这两首词所用的典故与这两首词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紧密关联的。

21了解典故涉及的史事。¹三国周郎赤壁。三国时,周瑜率吴国水军在赤壁大败曹操,这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º樯橹灰飞烟灭。指曹操军队在赤壁之战中被击败,溃不成军。»孙权。三国时吴主,他曾在京口建立吴都,并曾打败来自北方的曹操的军队。¼刘裕。刘裕即南朝宋武帝,他曾北伐,先灭山东的南燕,后灭陕西的后秦。½刘义隆。即宋文帝,刘裕的儿子,他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师北伐,以致大败。¾佛狸。佛狸是后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字。他击败宋文帝,率军追到瓜步山,在山上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廉颇。战国时赵国的著名老将,为保卫赵国屡建奇功。

31体会作者用典的深刻含意。5念奴娇#赤壁怀古6多次写到周瑜的勃勃英姿、赤壁的壮观雄伟,是为了抒发作者对古代英雄的向往,也是为了感慨自己未能像周瑜那样建功立业。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6中怀念孙权、刘裕,赞扬他们的历史功绩,是为了表达作者希望重振雄风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写刘义隆草草北伐大败而归,意在讽刺韩佗胄冒进误国的错误做法。写佛狸祠一片神鸦社鼓是感慨江山被人侵占。至于写廉颇,则表达自己虽老,但仍愿为国效力的心愿。这两首词的用典,将作者的内心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41领会作品用典的特点。这两首词用典自然恰当,因而以少许文字即能表达相当丰富的思想,并能给

宋词两首

[创新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了解宋词的相关知识,初步领会宋词中豪放派作品的艺术风格,感受这两首宋词如何以怀古为题来抒写自己的胸襟抱负。

二、课时安排

11课时:两课时。21课型:解析课。三、预习要求

11对照课文注释,弄清所用典故的意思,疏通两首词的内容。

21注意两首词是如何将写景、咏史、抒情融合起来的。

四、教学蓝图

用典是古代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这两首诗尤为典型。典故具有高度的概括,能收到以少胜多的效果,典故还有含蓄的妙处,读好典故,能体会到作品个中的深蕴,有些典故,比较生僻,需要弄清出处,理解原意。本教案设计将解析/用典0作为教读的突破口。

五、教学主要过程

(一)指导学生把握这两首宋词的基本内容和阅读重点

阅读苏轼的5念奴娇#赤壁怀古6,可先结合注解,疏通这首词,重点掌握以下实词:/淘0/故0/穿0/拍0/华0/尊0/酹0。然后思考两个问题:¹/即景抒怀0中的写景和所抒发的情怀;º/怀古抒情0中的周瑜形象及抒发的感情。从而把握这首词的基本内容:词的上

语文教学设计的创新写法,很有用!

°创新教学设计

人以鲜明的印象。两首词的用典,处处紧扣/怀古0,又借史事倾吐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对此,我们应认真体味。教读时要认真指导学生体悟这两首词用典成功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能用得成功。

(三)加强朗读

诗歌学习的基本方法是读,只有琅琅诵读才能充分读出对诗歌的理解与体会,也只有琅琅书声才能体现诗歌特有的音韵美。所以,应多读、熟读、背读,并将其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这两首词的教读才能取得完美的教学效果。[创意说明]

欣赏古代诗词,往往会接触到作品中的用典。了解典故的出处、原意,注意典故所要表达的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借用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领会作品用典的特色;通过对古代诗词用典的解析,进而把握作品,锻炼和提高自己对古代诗词的艺术欣赏能力,这本身是一种研究性的学习。这份教学设计引入/-用典.解析法0,重在古诗词学习方法的指点和介绍,这就使学生的学习活动能突破浅层次的基础性学习而迈向高层次的研究性学习,这样的学习能促使学生钻研教材,沟通文史,作深入的鉴赏。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这份教案的设计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出发点的。

加点字词的解释:/进兵北略0/长侍足下0/微太子言0/愿得谒之0/行而无信0/必说见臣0/以穷困来归丹0等。在阅读发展部分时,要重点掌握以下加点词的解释:/秦之遇将军0/可谓深矣0/顾计不知所出耳0/善见臣0/左手把其袖0/右手扌甚其胸0/见陵之耻0/切齿扌附

##

心0/驰往0/函封之0/以药淬之0/人不敢与忤视0/太子迟之0/往而不反者0/不测之强秦0/请迟决矣0/既祖0/发尽上指寇0/就车而去0/终已不顾0等。阅读高潮部分时,要重点掌握以下加点词的解释:/持千金之资币物0/诚振怖0/比诸侯之列0/函封0/以闻大王0/群臣怪之0/顾笑武阳0/假借之0/发图0/图穷而匕首见0/自引而起0/剑坚0/卒起不意0/尽失其度0/持尺兵0/皆陈殿下0/而乃以手共搏之0/被八创0/知事不就0等。接着可以讨论太子丹、樊於期、秦王、秦武阳、荆轲等人物的性格特征,以体会5战国策6记事写人的风采。最后,还可就荆轲的行为究竟是值得赞颂的义士壮举还是应当批判的恐怖行动展开辩论,以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二)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质疑辨析

(1)辨识课文中最容易混淆的古今词 现代汉语中有许多词汇都是从古汉语里继承、发展而丰富起来的,既然有发展,就必然会有变化,不注意这个现象,想当然地以今释古,往往会造成古今混淆。区别古今词义差异时,以下三种现象要特别注意:¹字同而词义完全不同。如:/秦王还柱而走0的/走0,古义为/跑0,这里是/逃避0的意思,而今义是指平常的走路。º词义相似而又有差别。如/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0中的/穷困0,乃是处境困难、走投无路的意思。与我们现在常说的经济困难在意思上有差别。»注意分辨单音词和双音词,不要把古代的两个连用的单音词误解为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双音词。如/太子丹恐惧0中的/恐惧0是/恐0和/惧0的合成,其准确的意思是惊恐、害怕,而在现代汉语中,/恐惧0则是一个双音词。

(2)辨析课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 一词多义是文言词汇的一个鲜明特点。对于这种语言现象,在阅读时,要根据上下文意来选择确切的义项,同时还要注意词义转化时词性可能也随之变化。如/顷之未发0与/发图0,前者的/发0是/出发0,后者的/发0是/打开0。又如/秦王必说见臣0与/图穷而匕首见0中的两个/见0字,前者是/接见0的意思,后者是/现0的通假字,解释为/出现0。再如/使使以闻大王0中的两个/使0,前者是动词,意思是派遣;后者是名词,解释是使者。

(3)辨析文言文中动词的特殊用法和它们的特点 文言文中常有动词和宾语不是一般支配关系的现象。在阅读和复习时,要注意对这些特殊用法的现象作归类,作辨析和区别。5荆轲刺秦王6中多有使动和意动的用法,前者如/伤长者之意0/解燕国之忧0等;后者如/太子迟之0/群臣怀之0,翻译时可依循各自的规律,防止混淆。

除了以上几点,这篇课文在文言基础知识的疑难

荆轲刺秦王

[创新设计]

一、教学内容

体会本文是如何通过各种人物刻画的手段来表现人物性格的;体会本文又是怎样来安排故事情节,进行环境描写,渲染场景气氛的;继续进行文言知识的复习与梳理。

二、课时安排

11课时:两课时。

21课型:质疑辨析课。三、预习要求

11了解荆轲刺秦王的历史背景;21对照注解读通课文的内容;

31浏览课后的/思考和练习0,如有时间不妨试做一遍。

四、教学蓝图

教读此课拟采用质疑辨析法,打算从两个方面切入:一是从文言基础知识入手,二是从课文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入手。即既将其作为一篇文言文来教,又把它作为一篇写人的记叙文章来处理。

五、教学主要过程

(一)指导学生读通理解全文阅读5荆轲刺秦王6,可通过圈、点、画的方法,结合注解,口译全文;然后抓住一个/刺0字,把全文的故事情节,按照/开端)))刺的缘起,发展)))刺的准备,高潮)))廷刺秦王,结局)))荆轲被杀0的顺序把全文划分为四个部分。在阅读开端部分时,要重点掌握以下

2

语文教学设计的创新写法,很有用!

创新教学设计°

区别还可以从虚词、句式等方面寻找比较。

(4)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分析进行质疑辨析 课文通过荆轲刺秦王的情节再现了一个深沉刚毅、勇于自我牺牲的英雄形象,赞颂了荆轲的机智勇敢和扶弱救困、反抗侵伐的侠义行为,表现了作者反抗强暴统治的思想。但也有人认为荆轲的行为只不过是/士为知己者死0的个人报恩的举动,并无多大的意义。更有人认为这是一种逆时代潮流而为的恐怖活动,非但无意义,且不能倡导。对此类问题的讨论,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准确把握。[创意说明]

语文学习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有质疑、辨异、分析、思考的能力,树立钻研、探究的学习方略。本课的教学设计就是以此为目标,启发学生对课文的词句、篇章、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进行质疑、辨析,这本身对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确立主动学习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尝试。尤其是关于荆轲人物的评价的质疑辨析,有一定的学术意味,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启示他们为自己的见解去寻求立论的依据,提倡的是研究式学习。当然,我们提倡的/质疑0是一种科学的质疑,那就是让学生去发现/疑0、去思考/疑0、去分析/疑0,最后达到解疑析难的目的。如果将/质疑0理解为否定教材、蔑视一切教学辅导材料,怀疑教师的知识传授,专持不同意见,那又会走向学习的一种偏误。质疑的目标是寻求正确的结论,是为了形成相互切磋的学习气氛,在这一点上,教学设计的掌握要有分寸。

1.在阅读的时候,可以用一些简单醒目的符号,在词、句、段上圈点勾画,把阅读中的感受、体会或疑问标记出来。什么符号表示什么意思,要始终一贯,不要任意变换,该在文章的什么地方标记符号,要仔细琢磨。这种圈点勾画,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阅读文章时,在文章的中间或旁边的空白处,写下文章的要点或心得体会,也可写下对文章的简析、注脚和评价性的语句,这就是评注。写评注可以促进我们养成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认真思考的习惯。我们在学习课文时作好圈点勾画,写一些评注旁批,可以帮助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的中心和重点。圈点勾画,评注旁批,也是一种简单的动笔方式。有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0,学习语文,这理所当然地是一种最最基本的学习方法。

2.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并参照平时通用的读书符号形成自己的圈点勾画的符号系统,作为圈点勾画的符号,应简洁醒目,意义明确,使用时不应随意变动,以便于对文章的重读与复习。下面的符号系统是不少人在阅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仅供参考。

¹ 表示描写得精彩,或论述得好;º 表示作者的观点、看法;

»要点或中心思想;

¼ 打算摘录的内容;

½理解的字、词、句;¾?表示有疑问或暂时不理解之处;¿??表示有疑惑需作认真思考之处;ÀE表示否定;Á..表示精辟、赞赏;

uvv表示需要注意的地方;l

vnn表示应熟记、l 背诵的地方;wl 1 2表示要查考、注解的地方;xoo表示需疏通的生字和生词。l

当然,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临时设置一些符号。

(二)指导学生对课文作圈点勾画评注旁批第一步:作疏通性的圈点勾画。

相对来说,5屈原列传6是中学语文课本中难度较高的文言文之一,主要表现在课文的内容比较深蕴,历史背景比较久远,文词及句式的阅读障碍较多,这些都会妨碍我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因此,作好疏通性的圈点勾画是读好5屈原列传6的第一步。

属于应疏通的字词有:/娴于辞令0的/娴0;/属草稿未定0的/属0;/因谗之曰0的/谗0;/听而不聪0的/聪0;/疾痛惨怛0的/惨怛0,/上称帝喾0的/喾0;/举类迩而见义远0的/迩0;/濯淖污泥0的/濯淖0;/委质事楚0的/委质0;/虏楚将屈 0的/ 0;/奈何绝秦欢0的/绝0;/赵不内0的/内0;/既咎子兰0的/咎0;/存君兴国0的/存0;/短屈原0的/短0;/怒而迁之0的/迁0;/形容枯槁0的/枯槁0;/不凝滞于物0的/凝滞0;/啜其酉离0

屈原列传

[创新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了解传记文学作品的一般特点,体会课文夹叙夹议的写作特色,进一步把握阅读文言作品的基本方法,感受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二、课时安排

11课时:3课时。

21课型:指导学习型。三、预习要求

11对照注释,疏通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1把握屈原思想品格中两个最基本的特征)))爱国、正直。

31体会文章是如何夹叙夹议的。四、教学蓝图

拟采用指导学生对课文作圈点评注的学习方法。圈点评注的学习可以分三个层次:一是疏通性的圈点勾画,目标是读通课文。二是思考性的圈点评注,目的在于提出质疑,引发思索。三是评论性的圈点评注,目的是让学生在开启思维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见解。

五、教学主要过程

(一)指导学生使用圈点勾画评注的学习方法

语文教学设计的创新写法,很有用!

°阅读教学

在我国,中学语文教材选用翻译作品已有较久的历史。早在1923年,叶圣陶先生与顾颉刚先生合编的5新学制初中国语教科书6中就选了佛兰克林、契诃夫、王尔德、莫泊桑等人的作品。叶先生还指出:/外国文学抒写表达的质料和技能往往

试论翻译作品的阅读教学

江安苏徽||曹刘勇 军斌

pp

有与我国的异致的,兼收并蓄,意在使学者扩充欣赏的范围。0(5叶圣陶教育文集6,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四卷第17页)近一个世纪以来,我们在教学中都选了翻译作品做阅读的文本。然而,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作品的艺术形式,我们对翻译作品的固有特点都缺乏科学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将其当作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助材料(尤其体现在对资本主义的/认识0和/批判0上),在阅读教学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几乎等同于母语原创作品。翻译作品的特点就这样被彻底忽视了。我们在教学中应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要研究、分析和把握翻译作品在/质料0和/技能0上的特点,因/材0施教,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翻译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才能/收蓄0得法,/欣赏0知味。在教学中,我们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解读翻译作品的文化特质翻译作品的本质在于其文化的中介性。相对于汉文化,翻译作品介绍和引进的外民族文化有以下的特质。

第一,翻译作品介绍的外民族文化,由于空间的广阔性和时间的悠久性,其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多样。表现之一,展现了人类文明漫长而辉煌的历史,展现了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的艰难历程。通过翻译作品,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人类文化的大致走向,可以从中获得文化积淀的滋养,经受洗礼,获得启迪;可以了解人类的过去,更好地把握人类的今天和未来;可以将汉民族文化放在人类文化纵的坐标上考察,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其二,这种丰富多样性还表现为人类各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和精神品格。一个优秀的作家是一个民族的优秀代表,一部优秀作品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积淀和智慧的结晶。通过翻译作品,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该民族独特的性格特点。如美国人的务实、英国人的幽默、法国人的浪漫、德国人的理智、俄罗斯人的忧郁深沉、日本人的狂执冷艳,,我们能了解到该民族在人类历史上所做出的独特的贡献,我们还能看到对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下,人们所进行的不同的思考、探索及表述。我们在对翻译作品的阅读理解过程中,也对外民族的文化进行了观照、消化和吸收。这样,我们便可在人类文化横的坐标系上,对汉民族文化深刻地进行反思和探

的/啜0与/酉离0;/蒙世之温蠖乎0的/温蠖0等等。

属于应疏通的句有:/离骚者,忧离忧也0/人穷则反本0/靡不毕见0/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0/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0/然亡国破家相随属0/此不知人之祸也0/被发行吟泽畔0/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0等等。

第二步:作思考性的圈点评注。

如文中写屈原非常痛心怀王的作为,但在被流放的情况下,他为什么又/系心怀王0,该怎样理解他的这种矛盾心情呢?思考这个问题,有助于对屈原这个伟大人物作出历史的公允的评价。可指导学生对有关的文句作圈点勾画和评注。

又如文中写屈原被放逐后与渔父的一段对话,有什么作用。(提示:这是借托对话以突出屈原的/其志洁,其行廉0,屈原以自投汨罗的举动表明志向,这正是屈原的以死抗争。)

第三步:作评论性的评注旁批。

可指导学生在文章的中间和旁边写下自己对有关文字的评注和批语。评注和批语可以是补充注释,如在/应对诸侯0的/应对0上写上/应酬,打交道0。也可以是议论式的,如在第一节文字旁写上/无论是对内还

2是对外,都显示了屈原的才能出众0。又如在最后一节

文字旁写上/用反衬法写出屈原在楚国历史上的作用是任何人所不可与其同日而语的0。

以上三个层次的圈点勾画评注旁批可以分别交叉进行,也可同时结合进行。对课文作圈点勾画评注旁批时既要重点突出,又要顾及全篇,还要注意文面美观,疏密有致。[创意说明]

这份教学设计的成功之处在于能/授之以渔0,即将重点落在教会学生扎实地掌握一种非常基本的学习方法上。圈点勾画评注旁批既能促使学生认真阅读,又能启示学生运用笔墨,将读与写非常具体而有效地结合起来。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方法,它又能融阅读、思考、研究于一体,引导学生由一般的阅读步向治学之门。这份教学设计在引导学生进行圈点勾画评注旁批时又能拾级而上,先疏通,次思考,再评论,层层拓进,这是非常合乎学习认知规律的。同时采用圈点勾画评注旁批的方法能触发学生自己去读书,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积极思考,自己去寻求结论,这也有利于改变教读文言文太多教师一讲到底的陈旧模式。(鲍志伸)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64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