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山东省莱芜市中考化学试卷(Word解析版)
更新时间:2024-01-08 03:0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2015世界杯推荐度:
- 相关推荐
2015年山东省莱芜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3分)(2015?莱芜)从微观角度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食物腐败:分子发生了变化 B. 液氧转化为氧气,分子总数增加
C. 木炭燃烧: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有新的元素生成 D. 光合作用:分子分成原子,有新的原子生成
考点: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食物腐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分子发生了变化,故选项解释正确. B、液氧转化为氧气,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分子总数没有增加,故选项解释错误. C、木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但没有新的元素生成,故选项解释错误.
D、光合作用,属于化学变化,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3分)(2015?莱芜)下列生活用品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加碘食盐 B. 食醋 C. 不锈钢钉 D. 蒸馏水
考点: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分类.
分析: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解答: 解:A、加碘食盐中含有氯化钠和碘酸钾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B、食醋中含有水、醋酸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C、不锈钢钉中含有铁、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D、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故选:D.
点评: 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这是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基础.
3.(3分)(2015?莱芜)过多的植物营养物质如尿素CO(NH2)“水华”2等进入水体会导致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尿素由四种元素组成 B. 尿素属于氮肥
C. 尿素属于复合肥
D. 使用无磷洗衣粉可以减少“水华”现象发生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富营养化污染与含磷洗衣粉的禁用.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A、根据化合物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 B、根据含有氮元素的肥料成为氮肥进行分析判断.
C、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D、“水华”或“赤潮”是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尿素由碳、氧、氮、氢四种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B、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说法正确. C、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水华”或“赤潮”是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污水进入水体,是引起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因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氮肥、复合肥的特征、“水华”或“赤潮”形成的原因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3分)(2015?莱芜)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富氧空气”中氧气含量高于普通空气,其中氧气与其他气体体积比为21:79 B. 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C. 莱芜香肠采用真空包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隔绝水蒸气 D. 铁丝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考点: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氧气的化学性质;常见气体的用途.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A、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空气中的平均氧气体积分数的空气称为富氧空气; B、据氮气化学性质稳定解答;
C、真空包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隔绝氧气;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解答: 解:A、21:79与空气的成分相差不大,故错误; B、氮气化学性质常温下稳定,可用作食品防腐剂,正确; C、莱芜香肠采用真空包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隔绝氧气,错误; D、铁丝不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而是在氧气中,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5.(3分)(2015?莱芜)氯元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海水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氯元素 C. 氯原子易得电子形成氯离子(Cl﹣) D. 氯气(Cl2)是由氯气分子构成
考点: 元素的简单分类;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海洋中的资源.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A、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石”字旁,气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气”字头,据此结合常见的元素符号进行解答即可 B、根据海水中元素含量分析; 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 D、根据物质的构成分析;
解答: 解:A、氯元素带“气”字旁,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正确; B、海水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错误;
C、已知氯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则每个氯原子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Cl﹣.正
确
D、氯气(Cl2)是由氯气分子构成,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的分类、原子结构、物质构成等,认识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作用 6.(3分)(2015?莱芜)下列对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反应类型的判断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相关反应 化学反应方程式 反应类型 A 镁条在空气中燃 2Mg+O2=2MgO 分解反应 烧 B 小苏打受热分解 化合反应 NaHCO3Na2CO3+CO2↑+H2O 湿法炼铜 2Fe+3CuSO4=Fe2(SO4)3+3Cu 检验食盐中存在 NaCl+AgNO3=NaNO3+AgCl↓ 氯离子 C D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A. A B. B C. C D. D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若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再根
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是否正确.
解答: 解:A、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且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B、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NaHCO3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C、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Fe+CuSO4═FeSO4+Cu,故选项错误.
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7.(3分)(2015?莱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蔗糖溶解的过程就是在水分子作用下,蔗糖分子均匀分散到水分子中的过程 B. 搅拌和升温能加快溶解,是因为加快了分子的运动速率 C. 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D. 室温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适量硝酸钾固体能形成硝酸钾饱和溶液
考点: 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A、根据溶解的过程实际是溶质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均匀的分散到溶剂中的过程进行分析;
B、根据搅拌和升温能加快分子的运动速率进行分析; C、根据汽油是溶解油污进行分析;
D、根据增加溶质,可以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形成饱和溶液进行分析.
解答: 解:A、溶解的过程实际是溶质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均匀的分散到溶剂中的过程,故A正确;
B、搅拌和升温能加快分子的运动速率,可以加速溶解,故B正确; C、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汽油能溶解油污,故C错误;
D、增加溶质,可以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形成饱和溶液,所以室温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适量硝酸钾固体能形成硝酸钾饱和溶液,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注意汽油可以溶解油污,洗洁精可以乳化油污.
8.(3分)(2015?莱芜)钾长石是常见的含铝矿物,其主要成分是KAlSi3O8,KAlSi3O8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2 B. +4 C. ﹣4 D. +3
Na2CO3+CO2↑+H2O,
2MgO,
考点: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 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 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据此解答.
解答: 解:在KAlSi3O8中,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设硅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1)+(+3)+3x+(﹣2)×8=0,解得x=+4.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合价的求算,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化学价规则进行. 9.(3分)(2015?莱芜)我国民间有端午节挂艾草的习俗,艾草含丰富的黄酮素,黄酮素的化学式为C15H10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黄酮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10:2 B. 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2g
C. 黄酮素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气分子构成 D. 黄酮素中碳元素的含量最高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A、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黄酮素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黄酮素的构成进行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A.黄酮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10):(16×2)≠15:10:2,故选项说法错误;
B.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故选项说法错误; C.黄酮素由黄酮素分子构成,其中不含有氧气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黄酮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10):(16×2)=90:5:16,因此黄酮素中碳元素的含量最高,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0.(3分)(2015?莱芜)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如图所示的装置.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输氧时,a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 输氧时,该装置也能用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
C. 实验室中将该装置装满水收集氧气时,气体从a导管进入 D. 实验室中将该装置盛浓硫酸干燥氧气时,气体从a导管进入
考点: 分离物质的仪器.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在给病人输氧时,氧气应从a导管进入,b导管导出;如果导管接反了,会将装置内的水排出.
B.在给病人输氧时,氧气应从a导管进入,b导管导出.这样可以通过水下气泡的多少快慢判断气体的流速.
C.根据用该装置排水法收集气体时,由于氧气密度比水小应短进长出; D.根据用该装置洗气时,气体应长进短出;
解答: 解:A.在给病人输氧时,氧气应从a导管进入,即a导管连接氧气钢瓶,b导管导出;如果导管接反了,会将装置内的水排出.正确;
B.在给病人输氧时,氧气应从a导管进入,b导管导出.这样可以通过水下气泡的多少快慢判断气体的流速.正确;
C.用该装置排水法收集气体时,由于氧气密度比水小应短进长出,即气体应从b进a出;不正确;
D.根据用该装置洗气时,气体应长进短出,气体从a导管进入;正确, 答案:C.
点评: 此题的装置作用主要是输送氧气,并对氧气润湿,与化学知识没有多大关系,但要注意的是进气的方向,与洗气是相同的,长管进气,短管排出. 11.(3分)(2015?莱芜)纯净物M在密闭容器中微热就分解为NH3、H2O和CO2,根据这一实验事实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M由四种元素组成 B. M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C. M中有氨气 D. M可能是碳酸氢钠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生成物可以推测反应物中的元素组成; B、根据题意“微热就能分解”,说明X不稳定; C、纯净物X是不可能含有氨气的; D、根据M的元素组成考虑.
解答: 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和种类不变,物质X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稍加热就分解为NH3,H2O,CO2,说明X是由C、N、H、O四种元素组成的;
B、根据题意“微热就能分解”,说明X不稳定;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生成物中有氨气,不能证明原物质中就有氨气,且原物质是纯净物,故一定不能含有氨气;
D、物质X是由C、N、H、O四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X不是碳酸氢钠. 故选A.
点评: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掌握物质的元素组成;掌握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12.(3分)(2015?莱芜)化学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定量研究.下列有关定量实验的误差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 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时,若烧杯内有水会导致所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 B. 粗盐提纯实验中,若蒸发过程中晶体飞溅会导致测得的氯化钠纯度偏低 C.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铜粉质量的多少不影响实验结果 D. 用白磷燃烧探究质量守恒的实验中,白磷质量的多少不影响实验结果
考点: 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空气组成的测定;氯化钠与粗盐提纯;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若烧杯内有水,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水的体积偏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B、若蒸发过程中晶体飞溅,会造成所得到的精盐的质量偏少,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该实验所用药品必须是足量,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时,若烧杯内有水,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B、粗盐提纯实验中,若蒸发过程中晶体飞溅,会造成所得到的精盐的质量偏少,会导致测得的氯化钠纯度偏低,故选项说法正确.
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铜粉质量的多少影响实验结果,如铜粉质量不足,不能全部消耗装置内的氧气,会造成测定结果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用白磷燃烧探究质量守恒的实验中,参加反应的白磷和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白磷质量的多少不影响实验结果,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导致溶质质量分数不准确的因素、粗盐提纯的注意事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质量守恒定律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3分)(2015?莱芜)下列处理事故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设置隔离带 B. 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C. 燃着的酒精不慎碰到,立即用湿布盖灭
D. 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稀碳酸氢钠溶液
考点: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A、通过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可以使大火因没有了可燃物不能四处蔓延而得到控制;
B、根据油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判断; C、根据灭火的原理判断,灭火的原理有三个:一是清除可燃物或把可燃物与其它物品隔离,二是隔绝氧气或空气,三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三者具其一即可;
D、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如果较少的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迅速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碳酸氢钠溶液.
解答: 解:A、通过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设置隔离带,可以使大火因没有了可燃物不能四处蔓延而得到控制,故合理;
B、油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所以用水无法浇灭,故不合理;
C、燃着的酒精不慎碰到,立即用湿布盖灭,属于隔绝空气灭火,故合理
D、少量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可迅速用水冲洗,然后涂上碳酸氢钠溶液,故合理.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操作的一些注意事项,了解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掌握灭火的方法、酒精灯的使用和强酸的使用事项. 14.(3分)(2015?莱芜)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方法的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图甲比较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B. 图乙探究金属的锈蚀是否需要水
C. 图丙探究MnO2对H2O2分解的催化作用 D. 图丁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考点: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专题: 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分析: A、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只能有金属的种类不同一个变量分析;
B、根据实验可知铁钉在干燥的空气中不生锈,而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二者的控制因素是水进行解答;
C、根据控制变量法只能是有无催化剂一个变量分析;
D、根据控制变量法只能有温度是否达到着火点一个变量分析. 解答: 解:A、由于酸的种类不同,因此无法比较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故选项错误; B、实验可知铁钉在干燥的空气中不生锈,而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二者的控制因素是水,故选项正确;
C、要探究催化剂的影响,应该选择质量分数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故选项错误; D、由于水中的红磷与氧气也不能接触,因此不能探究出温度的影响,故选项错误; 故选项为:B.
点评: 本题是有关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的考查,要求学生熟悉所实验的内容及原理,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控制变量法中哪些量变哪些量不变,即自变量、因变量,了解对照试验的设计思路. 15.(3分)(2015?莱芜)工业用煤燃烧产生二氧化硫,在排放前需经处理,如图是两种除硫工艺中主要物质的转化路径(部分产物已略).若每1000g Ca(OH)2和NaOH的市场价格分别按0.36元、2.90元计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煤是不能再生的化石燃料
B. 反应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3+H2O C. “双碱法”中的NaOH可以循环使用,节约成本 D. 处理相同的SO2,“钠碱法”所需的原料成本更低
考点: 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 专题: 化学与能源.
分析: A.根据化石燃料的分类来分析;
B.根据反应Ⅰ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的反应,写化学方程式; C.根据“双碱法”能实现NaOH的循环利用进行分析; D.根据“钠碱法”所需的原料成本进行分析.
解答: 解:A.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故正确;
B.反应Ⅰ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3+H2O;故正确;
C.两种工艺中,处理相同量的SO2,双碱法所需的原料成本更低,原因是通过反应II实现了NaOH的循环利用,减少了NaOH的用量,所以成本降低,故正确;
D.两种工艺中,处理相同量的SO2,双碱法所需的原料成本更低,“钠碱法”不能实现了NaOH的循环利用,所需成本较高,故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联系生活考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知识,同学们需要在平常生活中提高“节能、环保”的意识. 16.(3分)(2015?莱芜)实验中除杂的思路有两种:一是将杂质除去,二是将有用物质提取出来,以下除杂方法与后者的思路一致的是( ) A. 实验室用蒸馏的方法制取蒸馏水
B. 用灼热的铜网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O2
C. 加热蒸发法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 D. 用适量石灰石除去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
考点: 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蒸发与蒸馏操作;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 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根据题意,实验中除杂的思路有两种:一是将杂质除去,二是将有用物质提取出来.
A、实验室用蒸馏的方法制取蒸馏水,是利用了加热蒸发的方法,使水不断挥发,冷凝得到蒸馏水,是利用了将有用物质提取出来的原理.
B、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
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是利用了将杂质除去的原理.
C、盐酸具有挥发性,加热蒸发法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是利用了将杂质除去的原理.
D、盐酸能与过量的石灰石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石灰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是利用了将杂质除去的原理. 故A选项除杂方法与后者的思路一致. 故选:A.
点评: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7.(3分)(2015?莱芜)化学学习中常用到“质量守恒”、“反应先后”等思想来分析、解决问题.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50mL酒精中加入50mL水,根据溶质守恒推出酒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B. 酒精燃烧生成CO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2:3,根据原子守恒推出酒精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3
C. 少量铁粉放入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根据反应的先后推出析出固体铜 D. 向硫酸铜与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根据反应的先后推出先生成蓝色沉淀
考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金属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溶液、浊液与溶解度;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分析: A.根据酒精和水的密度不同和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答. B.根据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来分析; C.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分析解答;
D.硫酸铜与硫酸的混合溶液,硫酸先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开始不会出现沉淀.
解答: 解:A、因为酒精和水的密度不同,故相同体积的酒精和水的质量不相等,故A说法错误;
B、二氧化碳和水中的碳元素和氢元素完全来自酒精,故可根据CO2和H2O分子个数比推出酒精中的C、H原子个数比为:1×2:2×3=1:3,故正确;
C、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铁、铜、银,当把铁粉加入到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时,银首先被置换出来,在银完全置换后,铜才能被置换出来;故C错误;
D、硫酸铜与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铜沉淀能溶于酸,硫酸先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开始不会出现沉淀,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是对学过的多种知识的考查,同学们要熟记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范围、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等才能正确解答本题. 18.(3分)(2015?莱芜)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对生活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伤口消毒时常看到有气泡产生,是因为H2O2分解产生了O2
B. 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分子间隙大 C. 灭火时将水喷成细雾状,主要目的是隔离氧气
写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CaCl2=CaCO3↓+2NaCl ,F的化学式为 HCl .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元素的简单分类;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常见物质的推断题.
分析: 根据A﹣F六种物质,均是由H、C、N、O、Cl、Na、Ca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钠、钙属于金属元素,A属于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气体污染物之一,组成A的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8,所以A是一氧化氮,B、C常温下均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B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C,所以B是过氧化氢,C是水,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D用于玻璃、造纸和洗涤剂的生成,D溶液滴入酚酞显色,所以D是碳酸钠,E、F均由两种元素组成,滴入E溶液,红色褪去生成白色沉淀,所以E是氯化钙,氯化钙和碳酸钙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所以F是盐酸,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 解:A﹣F六种物质,均是由H、C、N、O、Cl、Na、Ca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
(1)钠、钙属于金属元素;
(2)A属于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气体污染物之一,组成A的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8,所以A是一氧化氮,化学式为:NO;
(3)B、C常温下均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B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C,所以B是过氧化氢,C是水,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
(4)D用于玻璃、造纸和洗涤剂的生成,D溶液滴入酚酞显色,所以D是碳酸钠,E、F均由两种元素组成,滴入E溶液,红色褪去生成白色沉淀,所以E是氯化钙,氯化钙和碳酸钙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所以F是盐酸,所以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F的化学式为HCl.
故答案为:(1)钠、钙; (2)NO; (3)2H2O2
2H2O+O2↑;
(4)Na2CO3+CaCl2=CaCO3↓+2NaCl,HCl.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三、实验与探究(共3小题,满分23分) 25.(4分)(2015?莱芜)规范操作和认真细致的实验习惯是有效开展化学实验的关键. (1)试管是实验室最常见的仪器,如图所示,在不同的化学实验中试管口的朝向不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c (填序号)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朝向如图①
b.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试管口朝的向先如图②后如图① c.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朝向如图④
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试管口朝向如图③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可从图中选用仪器组合是 ABDF
(填序号).
考点: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1)根据在不同的化学实验中试管口的朝向各不相同进行分析; (2)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 解答: 解:(1)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应使试管倾斜并与桌面成45°左右,故错误; b.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可使试管平放,把药品放在试管口,然后使试管慢慢直立起来,使药品滑到试管底部,故正确;
c.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如果没有略向下倾斜,则冷凝水倒流至试管底部,致使试管底部破裂,故正确;
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试管口应垂直向上,故错误. 故答案为:bc. (2)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不需加热,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反应不需要加热,制取的气体会从长颈漏斗中逸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常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锥形瓶,导管,漏斗,收集气体的集气瓶;故答案为:ABDF.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试管的多种用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等知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26.(10分)(2015?莱芜)利用化学变化可以制备新物质.CO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易于血红蛋白结合,具有可燃性.请结合所学知识和CO的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两个反应都能生成CO,从实验室制备气体的思路分析,实验室制备CO选择反应②而不用①的理由是 对比反应①、②的条件,反应①的温度更高 (任选一个角度回答)
①炽热的焦炭和水蒸气反应:C+H2O
CO↑+H2↑
②草酸晶体和浓硫酸供热:H2C2O4CO2↑+CO↑+H2O
(2)某同学设计下列装置制备、提纯CO,并用CO来还原氧化铜.请根据如图回答:
①写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Fe2O3+3CO2Fe+3CO2 .
②该同学的设计存在的一处明显缺陷是 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用改进后装置进行实验,在点燃E处酒精灯之前,必须进行的一项操作是 检验一氧化碳的纯度 (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
③装置B的作用是 除去CO中混有的CO2 ,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
④证明一氧化碳能还原氧化铁的实验现象是:装置E中固体颜色的变化为 红色变为黑色 ,C中 澄清的石灰水没有变浑浊 ,F中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考点: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1)根据反应原理分析解答;
(2)本题是在原有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基础上增加了制取纯净的一氧化碳的实验,由题中信息,草酸分解后得到的一氧化碳中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因此要预先除掉二氧化碳.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消耗二氧化碳,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除去水分.产生的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过程中可能一氧化碳过多,必须对尾气进行处理. 解答: 解:
(1)根据题中信息可知:对比反应①、②的条件,反应①的温度更高;对比反应①、②的混合气体,②比①中的气体更容易分离.
(2)①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2O3+3CO
2Fe+3CO2.
②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空气,应该有尾气处理装置;一氧化碳点燃时,易发生爆炸,在点燃E处酒精灯之前,必须进行的一项操作是检验一氧化碳的纯度;
③因为要制取纯净干燥的一氧化碳,B装置内是氢氧化钠能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④证明一氧化碳能还原氧化铁的实验现象是:装置E中固体颜色的变化为红色粉末变为黑色,B装置内是氢氧化钠能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C是验证二氧化碳是否被吸收完全,澄清的石灰水没有变浑浊,说明没有二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通入F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答案:
(1)对比反应①、②的条件,反应①的温度更高 (1)①Fe2O3+3CO
2Fe+3CO2
②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检验一氧化碳的纯度
③除去CO中混有的 CO2 2NaOH+CO2═Na2CO3+H2O ④红色粉末变为黑色 澄清的石灰水没有变浑浊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点评: 本题考查了炼铁的原理、实验现象、尾气处理以及应用.要注意有毒气体不能随意排放,可燃性气体在加热或点燃前的验纯,以及净化气体的方法. 27.(9分)(2015?莱芜)将一小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会发生下列变化: 钠(Na)
钠的氧化物
氢氧化钠溶液
白色固体
【提出问题】: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产物有哪些? 【查阅资料】:钠的氧化物,除氧化钠(Na2O)外还有过氧化钠(Na2O2),氧化钠与过氧化钠都能与水发生反应,方程式如下:
Na2O+H2O=2NaOH;2Na2O2+2H2O=4NaOH+O2↑ 【作出猜想】: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 猜想1:Na2O, 猜想2:Na2O2,
猜想3: Na2O和Na2O2 【实验探究一】: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钠的氧化物加入足量蒸 猜想1正确 馏水 没有气泡生成 【继续探究】:钠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得到白色固体的成分 【作出猜想】 猜想一:Na2CO3
猜想二:Na2CO3和NaOH 【实验探究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白色固体加入足量 氯化 产生白色沉淀 白色固体成分为Na2CO3和NaOH 钙溶液 2.过滤、取少量滤液加入 无色的 酚酞试液 变成红色 【实验反思】 (1)类比氧化铜与盐酸的反应,写出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O+2HCl=2NaCl+H2O .
(2)过氧化钠也能与盐酸反应,方程式为:2Na2O2+4HCl=4NaCl+2H2O+X,X的化学式为 O2 .
(3)能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碱性氧化物,请判断Na2O2 不是 碱性氧化物(填“是”或“不是”).
考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科学探究.
分析: 【作出猜想】根据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进行猜想; 【实验探究一】:根据氧化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分析; 【实验探究二】:根据碳酸钠、氢氧化钠的性质、检验方法分析回答; 【实验反思】(1)根据氧化铜与盐酸的反应,写出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X的化学式.
(3)根据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生成物分析判断.
解答: 解:【作出猜想】由于钠的氧化物,除氧化钠(Na2O)外还有过氧化钠(Na2O2),所以猜想三是:Na2O和Na2O2; 【实验探究一】:由于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所以,取少量钠的氧化物加入足量蒸馏水,现象是没有气泡生成,证明猜想一正确; 【实验探究二】:由于碳酸钠与足量的氯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和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氢氧化钠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填表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白色固体加入足量 氯 产生白色沉淀 白色固体成分为Na2CO3化钙溶液 和NaOH 2.过滤、取少量滤液加入 无色 的酚酞试液 变成红色 ; 【实验反思】(1)由氧化铜与盐酸的反应生成了氯化铜和水可知,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是:Na2O+2HCl=2NaCl+H2O;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知,方程式得到右边还缺少两个氧原子,所以,分析X的化学式是:O2.
(3)由上述方程式可知,过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水和氧气,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故答为:【作出猜想】Na2O和Na2O2; 【实验探究一】:见上表; 【实验探究二】:见上表; 【实验反思】(1)Na2O+2HCl=2NaCl+H2O;(2)O2.(3)不是.
点评: 该题根据查阅资料提供的信息并结合实验步骤和现象解决问题.主要考查读题能力,能把题目所给信息与所学知识进行牵连.知道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
四、分析与计算 28.(7分)(2015?莱芜)侯氏制碱法的主要反应为:NH3+CO2+H2O+NaCl=NaHCO3+NH4Cl.一定温度下,向92.6%饱和NaCl溶液中先通入足量NH3,再通入一定量CO2发生反应,若参加反应的NH3质量为3.4g,请计算:(写出计算步骤,不考虑溶解在溶液中的NH3和CO2的质量). (1)消耗CO2的质量是多少
(2)反应后称量溶液中析出NaHCO3晶体的质量为11.8g,则剩余溶液的质量是多少? (3)求剩余溶液中NaHCO3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 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
分析: (1)利用化学方程式根据氨气的质量求出二氧化碳的质量即可;
(2)根据反应后除去析出的碳酸氢钠晶体,剩余物质全部在溶液中进行解答; (3)根据质量分数公式分析. 解答: 解:(1)设:消耗CO2的质量为x 生成碳酸氢钠的质量为y NaCl+CO2+NH3+H2O═NaHCO3+NH4Cl 17 44 84 3.4g x y
=
=
x=8.8g,y=16.8g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析出NaHCO3晶体后所得溶液质量为:92.6g+3.4g+8.8g﹣11.8g=93.0g
(3)剩余溶液中NaHCO3的质量为16.8g﹣11.8g=5.0g 剩余溶液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
×100%=5.4%
答:(1)消耗CO2的质量为8.8g(2)所得溶液质量为:93.0g (3)剩余溶液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5.4%
点评: 本题考查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是掌握方程式计算的基本步骤.
(2)根据反应后除去析出的碳酸氢钠晶体,剩余物质全部在溶液中进行解答; (3)根据质量分数公式分析. 解答: 解:(1)设:消耗CO2的质量为x 生成碳酸氢钠的质量为y NaCl+CO2+NH3+H2O═NaHCO3+NH4Cl 17 44 84 3.4g x y
=
=
x=8.8g,y=16.8g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析出NaHCO3晶体后所得溶液质量为:92.6g+3.4g+8.8g﹣11.8g=93.0g
(3)剩余溶液中NaHCO3的质量为16.8g﹣11.8g=5.0g 剩余溶液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
×100%=5.4%
答:(1)消耗CO2的质量为8.8g(2)所得溶液质量为:93.0g (3)剩余溶液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5.4%
点评: 本题考查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是掌握方程式计算的基本步骤.
正在阅读:
2015年山东省莱芜市中考化学试卷(Word解析版)01-08
41种单反摄影技巧05-25
机房施工技术方案07-01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答案05-31
森林里的小精灵作文500字06-30
药物治疗学电大专升本判断题03-05
事业单位公基试题——政治04-27
妈妈的口头禅作文600字07-02
四川大学环境工程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03-01
幼儿园个人工作总结12-22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莱芜市
- 山东省
- 中考
- 试卷
- 解析
- 化学
- 2015
- Word
- 如何曲线绳正法拨道
- 2014年下期八年级思想品德期中考试卷
- 圣诞节活动方案
- 3+3拼法的鲁班锁的标准计算程序 续 - 图文
- 房地产开发流程(分阶段)
- 工程项目管理
- 工程管理专业大四案例分析作业题
- 英二学姐分享:考研英语用什么资料好
- 竞 赛 试 题- 欢迎来到中国合肥门户网站
- 信贷专业案例分析题(中级)
- 2013春季外科试卷答案4
- 2013年县市消除疟疾工作自评报告
- 七个第一
- 一级注册建造师变更注册申请表(3-1)编号
- 2018年安徽省宿州市高考数学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文科)
- 2012高一政治:3.7.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导学案
- 我是人民教师,我光荣 教师演讲稿
- 西安交通大学17年9月课程考试《土力学及地基基础》作业考核试题
- 提升工程试卷
- 论导游人员的职业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