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历史学科任务驱动式作业与练习的设计

更新时间:2024-04-12 15:1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论历史学科任务驱动式作业与练习的设计

天津市第六十六中学 麻立刚

内容提要

一、任务驱动式作业与练习的基本涵义 二、任务驱动式作业与练习内在规约性及其功能 三、历史学科任务驱动式作业与练习设计的一般原则 四、历史学科任务驱动式作业与练习设计的一般策略

关键词

作业 练习 任务驱动式 历史学科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也正逐步发生着新的变化。作为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延伸,作业与练习设计的变革备受关注。

一、任务驱动式作业与练习的基本涵义

受传统课程与教学观引领的作业与练习设计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知识要点的把握程度。因此,学生也只是对当下的作业与练习做出临摹式地解答,而教师也主要是做出对与错、是与不是的评价。由现代课程与教学观所引领的作业与练习设计,不只是关注学生对知识要点的掌握与否,而更要关注学生能否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生成的意向和程度。这种作业与练习的设计主要是以问题解决的方式呈现,这就是任务驱动式作业与练习。 二、任务驱动式作业与练习内在规约性及其功能

从根本上说,任务驱动式作业与练习的设计受生成性思维方式引领,是现代意义上的课程观、教学观在作业与练习领域中的深刻反映。因此,任务驱动式作业与练习不仅是指向事物属性的,更是指向主体理解的;不仅是教师所预设的,更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创生的;不仅是学习者与外部事物的一维单向对话,更是学习者与事物之间、学习者与教师之问、学习者同辈群

体之间的多维、双向、互动的网络式对话。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任务驱动式作业与练习是对传统模式的作业与练习的扬弃与超越。

由上述可知,完成任务驱动式作业与练习的过程是学生的智慧、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最理想的生成过程。学生的问题、困惑、兴趣、需要、情感、态度等是任务驱动式作业与练习的主要生长点。学生主体在实践中通过“对话”、“互动”等方式消除困惑、解决或生成问题、满足需要、创新知识,从而展示自我、升华自我等。这就是任务驱动式作业与练习的内在规约性。

三、历史学科任务驱动式作业与练习设计的一般原则

历史学科的特点和任务驱动式作业与练习的内在规约性决定了教师在设计任务驱动式作业与练习时应该遵循以下儿项原则: 1.目的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内容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而教学目的的没计又应该紧紧围绕新课程的规定和要求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即作业与练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由此,要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作业与练习,那种机械的、重复的作业与练习往往是无益的。在作业与练习的设计中要将目的性和针对性相结合。所有的作业与练习设计都应遵循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分层施教的教育教学原则,应该从历史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作业与练习。首先,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设计专项作业或练习,而不应该平均使用力量;其次,针对学生学习中的薄弱之处设计专项作业或练习。

2.层次性和整体性相结合的原则

作业与练习设计的好坏直接体现在作业与练习的层次性中。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按照教育教学循序渐进的原则,精心设计作业或练习的层次,这既是学生能力转化的客观规律,又是学生认知规律的反映。通常所说的作业与练习要有一定的坡度和难度正是作业与练习设计的层次性要求的反映。所以,作业或练习的内容要做到由浅人深,由易到难,从模仿到再造,再到创造性发展,做到环环相扣,逐步提高。

作业与练习的层次性还要与其整体性相结合。从历史学科教学任务的整体出发,在设计作业与练习时还要注意作业与练习的整体性。这包括既要关

注一节课作业与练习设计对本节课教学任务的整体性目标要求的适切程度,又要关注作业与练习对历史学科教学任务的整体性目标的适切程度。比如,历史学科的知识结构本身的逻辑性、连贯性都比较强,教师要认真分析课题在本单元、本书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其内部的相互联系,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有的放矢地设计作业与练习,注意知识系统的整体性、连贯性。 3.趣味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原则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对学生的发展起定向、保持和强化的作用。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可以主动地、轻松地、持久地、集中地投入到作业与练习中来。这样有助于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所以作业与练习设计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知识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如,在历史课上,教师可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合理设置诸如网页制作、手抄报、参观访问等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放性是任务驱动式作业与练习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作业与练习的最重要特征之一。现代课程与现代教学更关注学生思维开放性的培养,而开放性的作业与练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品质。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潜在的思维品质,创造性地完成这类开放性的作业与练习。

4.知识性与体验性相结合的原则

知识应该是主体生成的知识,体验更应该是主体生成的体验。现代意义上的任务驱动式作业与练习设计,要求把对问题的解决从知识性和体验性两个维度很好地结合起来,促进作业与练习设计的效用。在这一原则指导下的作业与练习设计,不仅要把预设问题的知识性和体验性相结合,而且还要求教师具有很好的教学机智,要求教师积极应对课堂中可能创生的课程资源,用学生的困惑创设新的作业与练习。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自觉地有意识地把问题解决的知识性和体验性结合越米,促进自我的全面发展。 5.自主性与合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弘扬的核心理念之一。学生的学习要具备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根本指向,历史学科也是如此。这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与练习时要充分理解新课程的精神,很

好把握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多方面内涵,理解并能够较好创设丰富多彩而又富有启发意义的作业与练习的问题情境。这样,我们所设计的作业与练习才能更好地满足对学生学习自主性尊重的一面,同时又能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开展,从而实现自主性和合作性的有机结合。

四、历史学科任务驱动式作业与练习设计的一般策略

历史学科任务驱动式作业与练习设计的一般策略可分为观念层面的策略与操作层而的策略两个亚类。 1.观念层面的策略

要设计好任务驱动式作业与练习,教师必须实现从传统意义上的作业与练习设计的观念向现代意义上的任务驱动式作业与练习设计的观念转变,具体如下:

(1)由“专制”向“自由”的转变 ①题目的生成方式

传统意义上的历史作业与练习通常是教师在备课时设计好的,每一项都与教材内容紧密相关,环环相扣。但教学过程中总会发生一些我们预想不到的事。当教师无法按照既定计划布置作业与练习时,或是教学过程刺激了灵感,闪现出更好的作业形式和内容时,就需要教师依据教学需要灵活处理,包括对作业与练习内容的调整、作业与练习形式的变换、作业与练习量的调控等。也就是说,教师必须更新作业与练习设计思想,实现由教师事先确定作业与练习向师生共同生成作业与练习的转变。 ②对学生的要求

由于学生个体在年龄、性别、爱好、志趣、能力等方面差异的客观存在,教师在布置作业与练习时必须注意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打破“大一统”的作业与练习模式,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度”,对学生的作业与练习灵活要求,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作业与练习时空,使学生在作业与练习中享有自主权。比如:只规定作业与练习的范围,不布置具体题目,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编制练习题、自主查漏补缺等,只告诉学生完成的要求、数量和检查的日期,至于具体怎样做就由学生自己视情况而定,教师的作用在于正确导向。需要指出的是,给学生足够的自由并非放任自流。教

师在努力为学生创造自由的同时,应该站在更高的管理层面上,给学生以恰当的“规范”。

(2)由“解题”向“积累”的转变

学习离不开“解题”,但更重要的是“涵养”和“积累”。“积累”的实现,靠的是“涵养功夫”,靠的是自觉的意识,而不是所“解”题目的多寡。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与练习时必须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不能用偏题、怪题、难题为难学生,要善于把作业与练习题型的格式推陈出新,从而不断地促进学生的“积累”提升他们的“涵养”。 (3)由“巩固”向“探究”转变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知识的记忆和巩固,忽视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培养,即只重视作业与练习在复习巩固知识方面的作用,忽视了其生成功能。作业与练习从设计、布置到检查评价的各个环节都应突破这一局限,不能拘泥于教材,设计作业与练习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总之,教师应用作业题指导学生的自学,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由单一的机械重复式训练走向主体探究的自我建构的转变。

(4)由教材向生活世界转变

学习的外延与社会生活的外延相等。作业与练习如果只是以教材为中心编制习题的话,充其量无非是帮助学生读懂“例子”而已,无形中限制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割裂了学生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感到学习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历史教材是《历史课程标准》的体现,是教学的媒体。教师应该通过钻研教材,理解编者意图,挖掘知以内涵,设计出既立足于教材,又能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资源作为载体的作业与练习,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5)由单一评价到多元评价的转变

在新课程理念下,作业与练习不再是学生的负担,而是具有学生鲜明的价值追求、理想、愿望的活动,是学生的一种生活过程。所以,对课外作业的评价必须淡化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注重作业与练习对学生成长的教育发展功能,实现从一体通用的评价规则向量身定做的个性化评价规则的转变。

2.操作层面的策略 (1)分层作业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先天禀赋以及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差异。同样的历史作业,一般的学生只需要五六分钟便可以完成,而“学业不良”的学生要拖上半小时甚至一小时。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可以采取把作业与练习分层的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那一组作业与练习,摘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果子”。学生的作业与练习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①基本题:重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操练,一般适合学困生。 ②综合扩展题:以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为目标,一般适合中等生。 ③开放题: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一般适合优秀生。

由于分层作业的难度适宜,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自定作业与练习不再有困难。即使有困难,努力一下(独立思考或请教同学)也能较快完成。学生“跳一一跳就能摘到桃子”,这无疑能激发学生向更高的层次挑战。 (2)明确要领

有些学生没有完成作业与练习是因为作业与练习要求含糊,为了提高作业与练习的质量,教师在设计作业与练习时应做到:

①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通过作业与练习想使他们学到什么,诱发学生的动机。

②把部分延伸到课堂之外的作业与练习用书面形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抄下来或分发复印的材料,避免学生遗忘或丢三落四。

③必要时举例说明完成作业与练习的程序,使学生心中有数。 ④充分给学生提问的时间和机会,并且尽量完满地、不带批评地回答他们。

⑤教师尽量使用简单句,使句子结构、词汇简单化。 (3)量度适中。

教师所设计的任务驱动式作业与练习的数量以及总体难易程度都要适中。这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和练习时既要充分挖掘一切可以开发利用的课程资源,更要考虑学生的总体发展水平,以及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这样教师在设计作业与练习时才能既做到学生总体层面又做到学生个体层面的量与质的适度中和。

(4)及时反馈

教师要及时评价学生的作业与练习并把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教师对作业与练习的评价应以鼓励为主,让学生为自己的成绩感剑自豪。教师可以通过举办或张贴优秀学生作业展览,为学生的作业与练习写激励性评语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到获得成就的快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5z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