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项目总工程师手册

更新时间:2023-05-28 22:0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概 论

一、项目总工程师的职责

项目总工程师是项目经理部的技术负责人,是对全体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协调和组织管理的领导人员,并主持工程项目的日常技术工作。项目总工程师不仅要具备技术业务、技术管理、科技开发等工程师的基本能力,更要强调对工程项目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协调、组织管理的领导能力。

项目总工程师要运用自己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解决工程项目中的日常技术问题和施工难题,搞好工程技术管理的日常业务工作,并指导技术人员搞技术创新和科技开发工作。 项目总工程师是一个技术性的行政职务,是具有工程师或高级工程师技术职称,是在项目经理领导下的分管项目技术管理工作的负责人。主要工作职责如下:

1、对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全面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政策、法规和现行施工技术规范、规程、质量标准以及承包合同要求,并监督实施执行情况。

2、组织技术人员熟悉合同文件,

领会设计意图和掌握具体技术细节,主持设计技术交底和会审签认,对现场情况进行调查核对,如有出入应按规定及时上报监理。

3、在项目经理主持下,组织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识别和编制关键工序、特殊工序控制清单,并制定关键工序、特殊工序控制计划。

4、组织编制关键工序、特殊工序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和工艺措施,并在施工前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全面的施工技术交底。

5、督促指导施工技术人员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组织施工,负责技术把关控制。

6、负责研究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工程技术难题。

7、领导试验检测和施工测量工作,负责对试验、测量在施工过程中发生重大技术问题时的决策或报告。

8、负责技术质量事故的调查与处理以及审核签发变更设计报告。

9、主持制定本项目的科技开发和“四新”推广项目,并组织实施。制定项目技术交流、职工培训、年度培训计划和主持有关部门开展QC小组攻关活动。

10、主持交竣工技术文件资料的分类、汇总及编制,参加交竣工验收。组织做好施工技术总结,督促技术人员撰写专题论文和施工工法,并负责审核、修改、签认后向上级推荐、申报。

11、主持对项目技术人员日常工作的检查、指导和考核。

二、项目总工程师的地位和作用

1、项目经理部领导班子的主要成员

项目经理部的领导班子是对项目履行领导职务、决定工程项目生产经营活动的集体决策机构。企业法明确规定经理(厂长)处于中心地位,而项目总工程师是全面负责项目技术工作的主要领导者,其工作范围涉及工程项目施工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和全过程,其工作成效与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和经济效益有直接关系,因此,项目总工程师理应处于项目经理部决策层的主要成员地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已被社会所公认,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企业发展、振兴企业经济已成为企业经营者的共识,项目总工程师作为项目科技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对项目

的技术进步承担了重大责任,要充分发挥科技工作的作用,提高项目的科技效益,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地发展,理应把项目总工程师列为项目经理部领导班子的主要成员。

2、项目经理的主要助手

项目总工程师虽与项目其他领导成员分工不同,但其工作内容却与工程的质量、进度和经济效益有着密不可分的直接关系,且贯穿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因此,项目经理必然要以总工程师为其主要助手。

3、项目技术工作的总负责人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条例》所确定的技术管理责任制,确定了项目总工程师的技术总负责人地位。

同时,工程材料、机具设备和施工人员是构成项目经理部工程施工组合的三要素,其中每个要素都和技术有关。项目总工程师作为项目技术工作的领导者,就要从技术上优化三个要素的组合,努力促成最佳的项目施工技术结构和最佳的施工流程,从而充分体现出技术工作在工程项目施工中的价值。

4、项目经理和工程技术人员之间的纽带

项目总工程师在从事技术工作时,要把项目的各班组、各类工程技术人员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项目的技术工作体系。依据项目经理的决策,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全体技术人员开展日常的技术工作,这就自然形成项目经理与技术人员中间的一座桥梁,起到连接他们之间的纽带作用。

三、项目总工程师的工作内容、程序和方法

(一)项目总工程师的工作内容

项目总工程师的工作内容包括技术管理、质量管理、现场检查与指导、技术创新与科技进步、技术培训与交流、信息化管理等。

1、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是一项针对项目施工中产生的一系列技术活动和技术工作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的全面系统性的工作,因此,项目总工程师应根据项目的工程特点,以国家和行业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合同技术规范、设计文件及企业自身的相关规章制度为依据,紧紧围绕项目经营管理的总目标,并结合自身和可利用资源的情况,从实际出发,科学和实事求是地开展好各项工作。

(1)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认真审核合同技术条款和设计图纸,充分理解工程的技术要点、特点和质量标准。

(2)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控制点的复测和恢复中线,认真做好现场踏勘工作,认真做好现场地形、地貌和设计的吻合复核工作,并做好技术和质量策划工作,指导、督促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

(3)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编制大型工程以下项目的施工技术方案,积极参与大型以上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方案制定工作。制定的施工技术方案既应符合合同技术规范要求,体现设计意图,又要做到切实可行、技术和工艺先进、经济合理,能保证质量、安全和工期要求。方案按规定批准后,组织实施。

(4)组织制定安全和环保技术措施,并按规定批准后实施。

(5)组织好技术、安全、环保交底和交底原始记录的整理归档工作,指导、督促做好二次交底工作。

(6)负责项目工地试验室的建设和取证工作,指导、督促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试验检测工作。

(7)组织做好设计变更工作,做好测量、试验数据的审核把关工作,指导、督促检查各种施工原始记录的整理、签认和归档保存工作。

(8)负责对项目的技术工作进行及时总结,积极推进项目整体技术策划和标准化施工。

(9)组织做好交(竣)工项目的各项准备和资料整理编制、归档工作,负责竣工验收前修复工程的方案制定及实施。

(10)做好项目分包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指导。

2、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是企业素质的综合反映,是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项目总工程师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对工程质量负全面技术责任。

(1)负责建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协调质量相关部门的接口工作,指导、督促和检查质量职责的落实和质量体系运行等情况,并及时制定改进措施。

(2)主持编写项目质量目标实施计划,并组织贯彻实施。

(3)根据项目的工程特点,负责编制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的作业指导书,并督促实施,做好过程控制。

(4)负责质量信息的审核、发布和上报工作,保证其及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5)负责组织开展创精品工程和创优工程活动,并制定实施措施和奖惩办法。

(6)组织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与处理。

3、现场检查与指导

现场检查与指导是项目总工程师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现场检查与指导,可以及时了解现场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做到预防预控,防患于未然,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1)负责组织每月一次的项目质量大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上报。积极参与和配合公司的季检、局半年度抽检及业主、监理等组织的各项质量检查活动。

(2)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现场检查,要重点关注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对关键工序、特殊工序要实行三认可制度(方案认可、设备认可、人员资质认可),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3)要亲自到现场组织和指挥重大技术方案或技术措施的实施,实施过程中要不定期地进行现场检查与指导,确保方案或措施能落实到位。

(4)要经常对测量、试验、施工现场(包括拌和站)等的技术质量状况和相关技术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技术创新与科技进步

技术创新与科技进步是施工企业健康发展的极为重要的动力源泉,是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效益水平的关键所在。项目作为施工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与科技进步的重要任务,因此,作为项目的技术负责人,项目总工程师同样承担着相应的职责。

(1)领导并组织好项目的技术管理体系,在做好技术管理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不断提高科技进步水平。

(2)根据项目工程特点和需要,负责制定相应的技术进步和科技开发的实施计划,为工程的顺利施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3)针对影响工程质量、安全、工期和效益的关键工序、特殊工序或重大问题,结合项目自身情况,负责申报局、公司级科技课题,或自行进行一般性专题立项,通过开展专项科研课题研究和技术攻关,解决项目的实际问题。

(4)积极引导和鼓励项目全体人员开展技术革新(小改小革)、修旧利废、合理化建议、QC小组等活动,提高项目的整体技术水平。

(5)结合项目实际,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大力推进“四新”技术的推广和实施。

(6)积极建立和完善科技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交流体系,充分发挥科技信息对施工生产的服务功能。

5、技术培训与交流

开展技术培训与交流活动,是提高项目整体施工技术水平的重要环节,也是项目总工程师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1)施工准备阶段,负责组织相关技术和操作人员进行岗前技术培训,为施工做好技术准备。

(2)施工中,应在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的重点技术方案、措施实施前,或采用“四新”技术前,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必要时聘请技术专家来项目进行技术指导,确保实施效果。

(3)根据项目的实际需要,有计划地组织技术人员进行项目内外的业务技术学习和技术交流,加速知识储备和更新。

(4)根据项目的工程特点,组织对工人施工操作技能的培训,做到能熟悉本职工作,熟练掌握本岗位的操作要领和方法。

6、项目信息化管理

项目总工程师应加强工程的信息化管理,领导和组织项目技术人员充分利用电脑办公系统和网络信息资源,更好地为工程施工服务。

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内容有:信息化工作计划和管理制度的制订与实施、计算机管理人员的任用和考核、全员信息化培训与考核、电脑设备的配置与管理、软件与信息系统的开发、管理与维护、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建与管理等。

(二)项目总工程师的工作程序

就一般工程项目而言,项目总工程师的工作程序大体上按照技术规划、施工整体部署、过程控制、竣工总结工作的管理流程进行。

技术规划是针对上级机关的技术方针目标,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本项目的技术方针和质量目标,选定相应的科研课题,确定本工程所需要购置的重要设备、仪器以及所要执行的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拟定主要技术人员的分工安排。

施工整体部署主要包括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建立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确定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的施工方案,落实工程开工的技术准备工作。

过程控制就是要对施工的各个技术环和全过程进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方位监控,特别是对影响工程质量、进度和效益的关键过程和施工工艺,应重点进行监控,确保施工按计划顺利实施。

竣工总结工作就是要在做好交竣工验收工作的同时,组织全体技术人员,认真分析技术上的成功与不足之处,探讨本工程的施工经验和教训,对在施工中成功使用的施工工艺和方法、课题研究成果以及“四新”技术的应用成果等及时进行总结。

(三)项目总工程师的工作方法

项目总工程师的工作方法,就是以科学技术的态度、方法和知识作为手段,以创造、创新和集体协作精神为宗旨,把工程施工上的具体问题作为任务加以分解,组织全体技术人员并身体力行地予以合理的解决。

1、日常工作方法

(1)处理公文

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是上级领导机关用来发布法规,传达领导意图、指导工作、通报企业工作情况、交流经验及项目向上级和业主请示问题、上报材料、互通情况的工具。公文的主要作用是上传下达、凭证依据、宣传教育和规范行为。

处理公文必须准确及时,防止公文被搁置而贻误工作。按照文件的来源、使用范围、用途和收发不同分类处理,对公文要认真阅读,领会其精神,慎重地审核批复。

(2)组织会议

组织会议是常用的一种领导工作方法,通过会议来安排工作、协调关系、咨询决策、互通信息、讨论与决定问题等。会议的组织工作包括确定会议的议题、参加会议人员、会议的议程、时间、地点等,并要事先通知,使参加会议人员准备好有关资料,会场要提前做好布置。

(3)组织协调

组织协调是行政管理的重要职能,主要是改善和调整各部门、各工种和人员之间的关系,使各项工作密切配合,人员分工合作、步调一致,促进工程项目的圆满完成。

协调的本质是对人员的协调。协调工作要贯穿工程项目施工的全过程,本着平等公正、求同存异、合理分工和统筹兼顾的原则,照顾到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和所有人员,做到上下协调、内外协调、横向协调、平行协调,使工程项目施工和谐统一,物尽其用,人尽其能,充分调动全体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4)深入施工现场

施工现场是项目管理工作的基础,因此,项目总工程师应深入现场,了解并掌握具体情况,指导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取得领导工作的主动权和实效性。

(5)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标明了工作的目标和重点,并将其规定为有序的连续过程,执行的方法和进度,是工程管理的重要依据。

项目总工程师的工作计划包括项目总体计划和个人工作计划。项目总体计划又分为横道图计划和网络计划,都是对工程项目的整体工作安排。在总体计划之下,需按照项目经营的要求细化为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月计划乃至周计划,还需按工作类别不同细化为科技工作计划、质量工作计划、材料和设备进场计划等。个人工作计划是用于日常工作安排的,是本人所主管的业务工作计划。

任何事物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这是客观规律。同样,由于工程施工中各种内外部条件的变化、环境与气候因素、不可抗拒的自然与社会灾害等,以及原计划本身的缺陷,工作计划需要随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这些变化,更符合工程的内在规律性。

2、调查研究方法

调查是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亲身接触和广泛了解客观实际情况,详细地占有材料。研究则是根据调查得来的情况和资料,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弄清事实真相,明了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预测事物的发展变化,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以指导具体工作。

调查研究是科学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调查是前提,是手段;研究是深化,是目的。调查研究有经验调查和科学调查两种方式,前者主要使用考察、询问、谈话、蹲点等传统方法,侧重于弄清事实真相,找到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后者是采用系统、科学、专业技术的方法,利用先进的调查工具和分析研究技术,不但要弄清事实真相,还要找出其内在的客观规律。

调查研究的基本形式,有专题调查、典型调查、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临时性调查等。

(1)专题调查研究是根据上级领导或业主要求,施工难点、技术或工艺的需要,针对某一专题采取的点面结合的调查研究方法。在项目中主要是要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难题和研究提高工程质量的方法。

(2)典型调查是从具有某种共性的总体事物中,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问题而进行的一种非普遍性调查。通过典型调查,找出其内在规律性,用以概括同类问题的一般规律特点,以便指导和推动整体工作,这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的工作方法。如混凝土外观质量是工程项目遇到的普遍问题,项目针对护栏的外观质量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找出确保其外观质量合格的施工方法,并供其它工程借鉴,就是典型调查的表现形式。

(3)普遍调查是指在一定范围和规定时间内,对所有对象逐一进行调查,在取得全面资料的基础上再进行分析研究的一种方法。

(4)抽样调查是从总体中抽选一定数量的问题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再根据所得的调查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原理推算出总体数据的一种方法。抽样的目的在于科学地挑选总体的某部分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对局部的研究,取得能够说明总体的足够可靠资料,以推断出能代表总体的规律性。样本抽选通常有随机抽样法、分类(分层、分组)抽样法、整群抽样法以及计划抽样或立意抽样的非随机抽样法。

(5)临时性调查是对一些突发性事件或问题所进行的调查研究,如对工程质量事故或技术安全问题的调查。

3、检查总结方法

检查总结是上级对下级实施决策的情况和结果所作的专门调查,是对决策的再认识。领导不能只是作决策、发号施令,重要的是检查指示的执行情况,而且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来检查指示本身正确与否,这是领导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检查总结,有利于发扬成绩、找出差距、纠正错误、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认识规律、发现问题症结所在,有利于发现人才,考核干部,提高领导干部的各项素质。

例如,项目总工针对工程上的某个质量问题提出处理意见,交给主管技术员具体处理,处理完成之后,项目总工再对结果进行检查、评价。在此过程中,项目总工可以检验自己提出的处理意见的合理程度和实际效果,了解到主管技术员解决具体技术问题的能力。

检查总结必须遵循理论和实际相统一的原则,反对主观主义,实事求是地评价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要深入实际、深入施工现场、深入群众,全面细致地掌握客观事实,真正发现先进和落后的部位与环节,充分搜集决策本身及决策执行情况的准确信息进行总结、分析和归纳,从而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

在推行PDCA工作方法时,总结检查是其中一个。PDCA循环,是指按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的顺序来进行管理工作,并且循环进行下去,检查总结是这一工作程序的第三个环节。

进行检查总结有跟踪检查、阶段检查、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检查、组织专门的班子检查等多种方式。

检查总结的目的在于指导工作,确保领导工作的有效进行和决策目标的顺利实施。这项工作要按计划定期进行,以便随时掌握工作的进程,交流经验,纠正错误,动态调整和优化工作。

四、项目总工程师的领导艺术

现代工程项目施工已经完全进入市场经济体系,不只是单一的施工作业,而是形成了社会化、系统化、市场化、人才化、信息化和科学化的综合体系,项目总工程师要站在战略的高度来主管项目的技术工作,重视市场调查研究,考虑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尊重人才,依靠全体技术人员、管理与操作人员,利用科技与信息技术,通过创新,实现项目质量、进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总体目标。

(一)具有全局观念

项目总工程师应该具有全局观念,用系统的思想、信息化经济的观念和科学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工程项目,按照科学规律办事,依靠全体技术人员、管理层与操作层人员,共同推动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在充分考虑整个工程的各方面情况后,从大局出发,合理安排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和各个环节,统筹兼顾各种工程要素,做到工程全局一盘棋,使工程施工均衡、协调、有序地进行。

(二)分清主次,抓住中心环节

在一个工程项目的技术工作中,有各个方面、不同层次的许多工作,但中心任务只能有一个,

这就要求项目总工程师在领导过程中,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突出中心环节,抓住主要矛盾。把决定性的主要矛盾解决好了,其他工作的解决就会迎刃而解。

在一堆工作中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会造成工作零乱无序。同时,只抓中心工作而忽视其它工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样也不行。所以,项目总工程师在集中精力抓好主要工作的同时,也要兼顾其它工作,分清主次,协调配合,这就是“弹钢琴”式的领导艺术。

(三)协调人际关系

在工作中,项目总工程师要根据管理人员或操作人员的个性特点和项目集体的工作规律,采用正确的方式方法,适时解决人际关系中的矛盾,使项目管理层和操作层之间、技术人员之间以及和外部单位之间的关系和谐,具有团队精神。

在协调人际关系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具体原则:

1、相互尊重、公平待人的原则。摒弃权力意识,尊重别人,待人和蔼,关心职工,树立尽心尽力为技术人员和职工服务的思想。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不能厚此薄彼,无论远近亲疏均做到“一碗水端平”,同时避免因自己考虑不周而出现的不公平现象。

2、相互信任、互相沟通的原则。作为领导者要充分信任下级,同时要做到言而有信,言出必行,不说假话、大话,多为对方着想,通过自己的表率作用取得大家的信任。在工作和生活中加强沟通,促进互相了解,互相支持,在上下级之间、项目领导班子之间建立起互相信任的氛围。

3、互助互利的原则。工程项目是一项集体工作,需要大家的互助合作,故要以互利互惠为前提,分配物质利益既要反对平均主义的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又要防止差距过大,注意解决好分配制度中的不完善环节,同时要注意技术人员和职工的精神需求。

4、共同参与的原则。项目总工程师要充分发扬民主,积极听取广大职工和技术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吸收群众的智慧、经验和技巧来改善自己的工作方式,发动群众在不同管理层次上,采取不同形式参与项目工程管理,发挥大家的主观能动性,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正确行使职权

领导的权力是为履行其职责所设定的,是其职权范围内的一种改变个人或团体行为的支配能力。项目总工程师行使合法权力的目的,在于形成全体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的统一目标、统一行动,是责、权、利的统一。为更好地开展工作,项目总工程师要讲究行使职权的艺术,具体工作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明晰权力的正确作用与范围。项目总工程师的权力是企业为完成工程项目所赋予的,所以要杜绝运用职权谋取私利、循私舞弊,严禁滥用职权贪赃枉法。

2、使权力达到令行禁止的效果。在制定方针目标、计划、岗位职责和执行标准规范时,应让广大职工和技术人员明确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发挥权力的影响力,使工程施工规范化、条理化,为项目经营的成功提供有力的保证。

3、奖惩方式。正确的奖惩是有效行使职权的重要方式,物质奖励和惩罚并辅以表扬和批评,是激发被领导者主观能动性的手段。应以奖励与表扬为主,鼓励奋发向上,积极进取;以惩罚或批评为辅,克服消极因素,二者应配合使用。

4、尽量使用权力以外的因素达到行使职权的效果。在上下级之间和领导班子中建立友谊与信任,使彼此互相信赖,比单纯依赖权限发号施令的效果更好。另外,以理服人、说服教育也是一种重要方式,通过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使之理解并接受工程任务、目标和要求,变“口服心不服”的消极思想为积极主动的行动。

(五)领导作风

领导作风是领导者在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与行为,是领导者思想、

品德和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良好的领导作风对于领导者的号召力和领导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有利于目标的顺利实施,有利于各种职能的正常发挥。

1、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详细占有材料,用调查研究的方法,找出事物本身的客观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项目总工程师作为工程项目的技术工作领导者,更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因为技术工作本身就是对事物运动规律的探索,或是把探索得来的成果应用于施工,来不得半点虚假。

2、民主作风

工程项目是一个集体项目,工艺繁杂、专业工种较多,项目总工程师在进行工作决策时,或在解决技术问题的过程中,往往要涉及到方方面面,难免有所疏漏,有所失误,因此,要密切联系群众,多听听来自基层和不同方面的意见,力戒主观武断,“三人行,必有我师”,只有集思广益,拾遗补缺,才能使技术方案更合理有效,做到决策民主化,最大限度地防止出现工作失误。

3、严于律己的作风

项目总工程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坚决执行党的方针政策,遵守经济法规和财经纪律,工作上踏踏实实,经济上清正廉洁,生活上艰苦朴素,个人品德修养上也要努力提高。

严于律己是一种良好的作风,项目总工程师以自身行为作为表率来影响企业和职工,从而带动全体技术人员和职工努力工作,战胜困难,把工程项目搞的更好。

4、自觉学习、刻苦钻研技术的作风

作为工程项目的技术带头人,项目总工程师要自觉地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不断钻研和学习先进的技术,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为项目全体技术人员树立一个好榜样,在项目内形成重视业务学习和钻研技术的良好风气。

第二章 项目经理部的基础技术管理工作

一、工程开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

在工程项目开工前,要先做好详细而充分的技术准备工作,使工程开工后能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避免开工后出现设计问题、现场地形地质与设计资料不符、测量试验不能配合施工、关键材料设备未及时到位等情况导致工程延误甚至停顿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一)工程开工前的主要技术准备工作

工程开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内容:

1、工程项目资料交接;

2、设计交桩及导线点复测;

3、图纸复核;

4、现场核对设计文件;

5、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方案补充必要的现场调查资料;

6、划分单位、分部、分项工程;

7、建立控制测量网;

8、建立项目试验室并提前做好先期工程试验及配合比工作;

9、为需要提前订购的重要材料和设备提供有关的技术参数、质量要求和最早进场日期;

10、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与技术方案;识别各分项、分部工程技术等级,识别关键工序、特殊工序。

11、按业主和上级机关要求及工程具体情况配备项目所需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及有关技术参考资料;

12、开工前的技术培训和学习;

13、其他技术准备工作。

(二)工程资料交接

1. 交接内容

工程中标后,应会同上级有关主管部门及时进行工程资料的交接。需要交接的主要资料应包括投标期间的现场考察技术资料、投标答疑资料、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合同文件、与业主签订的协议、投标承诺、图纸等。

2. 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检查交接资料是否齐全,并办理交接手续。

(2)保留一套完整的合同文件及设计图纸存档,以便于今后编制竣工文件。

(3)根据需要给相关人员提供资料的复印件。

(三)设计交桩及导线点复测

工程开工前,在业主(或监理)主持下,由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交桩。交桩应在现场进行。设计单位将路线勘测时所设置的导线控制点、水准控制点及其它重要点位的桩位及相关技术资料逐一交给施工单位。

交桩应有交桩记录。在接受桩位时应注意观察桩位是否有移动、损坏甚至缺失现象,如有此类现象发生,应及时提出并提请设计单位进行补桩。接桩后应安排专人负责,采取措施妥善保护。 项目接受导线控制点、水准控制点的桩位后,要及时对这些控制点进行复测,并将复测的结

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为下一步的控制测量做好准备。

(四)图纸复核

1. 图纸复核的目的

(1)使参加施工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提前熟悉设计图纸,了解工程特点和设计意图,找出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制定解决方案,进行工程管理策划。

(2)发现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减少图纸的差错,将图纸中的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2. 图纸复核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1)是否符合现行相关技术标准、规范要求,有无重大原则错误。

(2)现有施工技术水平能否满足设计要求。

(3)是否符合现场和施工的实际条件。

(4)设计是否能够进一步优化。

(5)图纸本身有无矛盾(如图纸的完整性、一致性,检查说明与设计是否一致,平、纵、横三剖面是否一致,结构各部位相互之间的位置、前后标高、尺寸的标注、不同专业、不同设计人员设计的结构结合部位等有无矛盾之处)。

(6)图纸中的工程数量表、材料数量表是否有错误。

(7)控制测量数据是否准确。

3. 图纸复核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1)应组织参加施工的全体技术人员参与对图纸的复核,不能仅仅局限于几个人。

(2)在图纸复核的过程中要注意全面领会设计意图,不要轻易否定设计。

(3)注意结合现场条件进行图纸复核。

(4)要带着问题进行图纸复核,为设计交底和以后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技术方案做准备,不要仅仅局限于工程量的复核。

(5)发扬技术民主,发现问题要提倡集体讨论。

(五)现场核对及补充调查资料

1. 现场核对

(1)路线与构造物的总体布置、桥涵结构物形式等是否合理,相互之间是否有矛盾和错误。

(2)主要构造物的位置、尺寸、孔径是否恰当。

(3)新建的桥涵结构物等与原有道路、排水系统的衔接是否流畅。

(4)路线的高填深挖地段与设计是否有大的出入,是否合理。

(5)原有的灌溉、排水系统功能是否遭受破坏。

(6)对地质不良地段采取的技术处理措施是否恰当。

(7)设计推荐的或投标文件中编制的总体施工方案及临时设施、便道、便桥方案是否合理可行。

2.补充调查资料

公路施工涉及面广,战线长,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在施工组织设计前,有计划、有步骤地认真做好施工现场有关情况的调查,收集与工程施工相关的资料,并对这些情况和资料进行认真调研和分析,对于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及今后的工程实施是非常有益的。进行现场补充调查的主要内容有:

(1)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

重点调查公路沿线大桥、工程困难地段等,这些资料可用于选择施工用地,布置施工平面图,规划临时设施等。

(2)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情况。

进一步对施工图所给出的地质勘探资料进行调查核对,仅仅依据设计提供的地质资料往往不能

满足施工需要,特别是对于熔岩地区、地质复杂地区、大型桥梁、高填、深挖路基路段等通常需要进行补充调查。用于确定路基土石方的类别及其施工方法、软土路基处理措施、复核地基基础设计及其施工方案等。

(3)水文情况调查。

了解工程所在地的地下水位变化情况,河流最高洪水位、常水位、最低水位的标高、发生时段、持续时间等水位变化情况,河流的水流量、流速情况,受潮汐水影响的河流还需了解潮水的涨落时间、潮差及潮流等情况。用于研究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选择基础施工方案,制定水下工程施工方案,复核地面、地下排水设计,确定临时防洪措施。

(4)当地的气象情况。

当地的气温、降雨、极限温度,风力、风向、风速等变化规律及冬、雨季起止时间、恶劣天气情况。掌握施工前的一些最基本的资料,可以帮助确定冬雨季节施工措施,制定路基排水及工程防洪方案,选择路基路面工程、砌筑工程、桥涵基础工程的施工季节,布置临时设施,确定高空作业及吊装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

(5)当地交通、电力、通讯、文物、工程附近的建筑物等对施工的干扰情况。

(6)当地的交通、运输条件。包括工地沿线的铁路、公路、河流位置,装卸运输费用标准,民间运输能力等。

(7)当地水电供应情况。包括供水的水源、水量、水质、水费等情况;电源供电的容量、电压、电费等情况。

(8)地材供应情况。包括外购材料的供应地点、规格、单价、可供数量、运输方式、费用等,确定自采加工材料的料场、位置、可开采数量、运距等。

(9)当地风俗习惯、医疗条件、通讯条件、生活物资供应等情况

(10)当地政府对建设工程颁布的相关管理规定。

3.应注意的问题

(1)现场核对与调查应与图纸复核实行互动。

(2)事前应拟定计划,明确重点,落实人员和要求。

(3)现场调查核对的材料要及时进行汇总整理,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研究并提出解决办法,并上报有关部门。

(4)强调脚踏实地,详细认真,切忌走马观花,不求甚解。

(5)注意走访当地群众和气象、水文部门,了解他们对工程的具体要求。

(六)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划分

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划分的好坏,不仅影响工程质量评定与验收,同时,如划分不当,甚至影响施工进度。划分时应根据施工部署、规范要求进行,报业主、监理单位认可。划分的原则是有利于工程质量的客观评定,有利于施工安排和部署,同时满足有关规范要求。

项目划分单位、分部、分项工程有两种方法:

(1)按业主下发的文件或合同文件的规定划分;

(2)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 2004)划分(见第四章中表4-1)。

两种方法以业主的要求为准,当业主没有要求时,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执行。

(七)开工前的试验管理工作

1、筹建项目试验室

(1)项目试验室的房屋,应作为临建项目优先安排。

(2)试验室房屋大小,可根据工程量或合同要求确定。

(3)项目经理与总工应首先明确项目试验室主任,便于抓开工前的试验工作。

(4)项目试验室主任应及早组织人员,清点现有的试验仪器,列出需购置的仪器清单,报总工审核,经理批准后,立即购置。

(5)对计量仪器,试验设备,及时同当地有关计量部门联系,组织检测校验。

(6)清点本工程所需的有关试验标准、规范规程,对短缺的部分,及早购置,补充齐

全。

(7)及时配置齐全相关的办公用品及设施。

2、熟悉设计文件和标书

试验人员要认真阅读有关设计文件、图纸和标书,了解本工程的总体概况,便于适时,合理的安排相关试验工作,为工程的全面开工做好准备。

3、做好开工前的有关试验工作,如先期材料检验、工程试验及配合比工作等。

二、技术交底

(一)施工图设计技术交底

1. 施工图设计技术交底的目的

目的是使参加工程建设的相关人员正确贯彻设计意图,加深对设计文件特点、难点、疑点的理解,完善设计,掌握关键工程部位的技术质量要求。

2. 施工图设计技术交底程序

施工图设计技术交底一般是在工程开工前由业主(或监理)单位主持,业主、设计、监理、施工、质量监督等有关单位参加的情况下进行。首先由设计代表阐述设计概况、设计意图、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施工和监理单位根据现场调查的情况和对设计图的理解就图纸中的问题向设计代表提出疑问,设计代表进行答疑,设计代表的现场答复,会后应以书面的形式进行确认。如设计代表在现场不能马上答复的问题,设计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予以书面答复,并作为设计文件的一部分,在施工中贯彻执行。设计交底的会议纪要需参加各方签字认可。

3. 施工图设计交底的会议纪要

施工图设计交底的会议纪要一般应包含以下内容:

(1)参会单位对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之处提出的意见,设计代表答复同意修改的内容。

(2)施工单位为便于施工,或出于施工质量、安全考虑要求设计单位修改部分设计的会商结果与解决方法。

(3)交底会上尚未得到解决或需要进一步商讨的问题。

(4)列出参加设计技术交底的单位人员名单,签字后生效。

4. 参加施工图设计技术交底应注意的问题

参加施工图设计技术交底前必须组织项目技术人员结合现场情况对设计图纸进行认真审核,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应归纳汇总, 及时召集有关人员,针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弄清设计意图和工程的特点及要求。必要时,可以提出我们自己的看法或建议。会上拟指派一名代表为主发言人,其它人可视情况适当解释、补充,指定专人对提出和解答的问题作好记录,以便查核。

(二)施工技术交底

1. 项目实行二次施工技术交底的重要性

(1)制度要求:根据局《项目施工技术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工程施工前应按不同层次、不同要求进行技术交底工作,施工技术交底工作是项目极为重要的一项技术管理工作。

(2)形势要求: 随着我局经营规模不断扩大,项目规模也越来越大,项目实行两层分离的管理模式,外协队伍成了施工第一线的主力军,施工队伍多,点多,战线长,施工水平参差不齐,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我们经理部的经营理念、方针、目标在施工中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使得完成的工程能够代表我们一局的水平,而不是协作队伍的水平,这是我们需要研究、探索并且必须解决的问题。而采用技术交底的形式就可以作为我们在施工中贯彻一局的经营理念、方针、目标的一个非常好的载体。因此施工技术交底现在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一项技术管理工作,而是成为项目为实现预定的工程质量及生产经营目标的一个非常有效的管理手段。施工技术交底在内容上不单要包含技术方面的内容,还要包含质量、进度、安全、环保、现场文明施工等多方面的内容,它是项目实现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以及生产经营目标的一个管理方法。如果我们还沿用以前的主要由项目总工负责的一次技术交底的形式,显然是不能够满足管理要求的。因此施工技术交底采用通过按不同层次、不同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二次交底,能够更好地适应目前的项目管理模式,可以让所有参加施工的技术人员都参与到施工技术交底工作中来,充分发挥其工作主动性、提高业务水平,更好地发挥在现场的督促、检查、指导作用,确保项目整体目标的实现。

2. 施工技术交底的目的和任务

通过技术交底,使参与施工活动的每一个技术人员都能熟悉和了解所承担工程的特点,特定的施工条件、设计意图、施工组织、技术要求、质量标准、施工工艺、有针对性的关键技术措施、安全措施、环保要求、工期要求和在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使参与施工操作的工人都能了解自己所要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具体工作内容、操作方法、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等注意事项。做到任务明确,心中有数,各工种之间配合协作,工序交接井井有条,有序施工,各施工作业点都能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要求组织施工,从而达到提高工程质量、圆满履行合同的目的。

3. 施工技术交底的形式

施工技术交底必须以书面材料结合会议交底的形式进行。采用这种方式的目的,一是为了有据可查,明确交底人与被交底人之间的责任,二是便于参加技术交底人员实行互动,进行必要讨论, 发挥集体智慧,三是便于准确理解施工技术的交底内容。

4. 施工技术交底步骤

局要求实行的是在项目总体施工技术交底前提下的二次施工技术交底,即:

(1)项目施工技术总体交底:工程开工前,由项目经理主持,交底人项目总工程师就工程总体以分项工程为单元进行总体技术交底,参加人员为本项目各部门负责人、分项工程负责人及全体技术人员。

在此基础上,技术交底分两级进行。

(2)第一级施工技术交底:交底人是项目技术部门负责人或项目总工程师,就每分部工程以分项工程为单元向分项工程负责人和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交底;重点工程、重要分项工程的技术交底应由项目总工程师亲自主持。

(3)第二级施工技术交底:交底人为分项工程技术负责人,就每分项工程以工序为单元向工序技术员、工班长或工序负责人、主要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5. 各级施工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

施工技术交底由于交底的层次、对象不同,因而交底的内容、侧重点也各不相同。

(1)总体施工技术交底:在工程开工前,项目总工程师应依据项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纸、合同文件和现场实地调查情况等拟定技术交底文件,对工程总体情况进行全面交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工程概况、主要工程量、施工总体部署及施工任务划分。

2) 工程的特点、难点,设计意图、要求,执行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3) 技术质量管理流程(监理程序、质量控制、试验检测、设计变更等)。

4) 主要施工流程、关键工序、特殊工序施工方案,工序交叉配合要求及关键性施工技术要点。

5) 施工进度要求,关键线路、控制点,阶段性控制目标。

6) 项目质量计划,含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创优目标和保证措施。

7) 文明施工、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的主要目标和措施。

8) “四新”技术应用及注意事项。

9) 其他施工注意事项。

(2)一级施工技术交底: 在项目分部(项)工程开工前,由项目工程技术部负责人(或总工)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纸、合同文件和总体技术交底内容等拟定技术交底文件,对分部(项)工程进行施工技术交底。一般包括如下主要内容:

1) 分项工程概况,水文、地质、地貌情况。

2) 合同要求、设计要求、经理部的要求,其中的难点。

3) 关键工序、特殊工序施工方案及具体要求、实施步骤和方法。

4) 施工进度要求和相关施工工序的配合要求。

5) 不利季节(冬、雨、高温季节)中施工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6) 应用“四新”技术的有关操作方法、技术规定及注意事项。

7) 施工质量标准和实现项目创优目标的具体保证措施。

8) 施工阶段质量检查项目及其要求,试验检测及监理验收程序。

9) 主要材料规格性能、试验要求和施工机械、设备的配备。

10) 安全文明施工、职业健康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及保证措施。

11) 其他施工注意事项。

(3)二级施工技术交底: 现场技术负责人在接受第一级技术交底后,按自己所分管的工程范围,要进一步学习相关的合同文件,了解设计意图,并根据批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单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方案、关键工序、特殊工序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以及现场实际情况和上级技术交底要求等,拟定具体的实施方法和步骤,补充完善必要的技术措施,在每个施工项目作业前,有针对性的进行详细技术交底。其主要内容一般包括:

1) 施工图纸讲解,包括结构形式、尺寸、设计要求。

2) 施工工艺、步骤、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3) 分项工程质量标准、工序质量标准,交接程序和验收方式,保证质量的措施。

4) 施工的关键点及难点,易发生的质量通病和相应的技术对策、措施。

5) 重点部位在不利季节中施工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6) 施工工期要求及保证措施。

7) 应用“四新”技术的有关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8) 施工原始记录填写内容和要求。

9) 现场文明施工的具体要求及成品保护注意事项。

10) 施工安全注意事项,危险源识别及预防措施。

11) 环境保护要求及具体措施。

12) 其他施工注意事项。

(三)施工技术交底的要求与注意事项

1. 施工技术交底的要求

(1)技术交底必须在工程施工前进行,作为整个工程和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准备工作的一部分,做到时间上要及时。要根据交底项目的实施难度情况,有一定的提前量,给相关人员留有充分的消化和准备时间。

(2)技术交底应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施工规范、规程、工艺标准等的相关规定,满足设计施工图纸及合同文件中的技术要求。

(3)技术交底应符合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有关施工技术方案、技术措施、施工进度等有关要求,符合和体现上一级技术交底中的意图和具体要求。

(4)二级技术交底是责任到人、奖罚到人、监督到人的管理制度。

(5)技术交底必须有的放矢,内容充实,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应根据施工项目的特点、环境条件、季节变化等情况及分部分项工程的具体要求,重点突出,其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安全措施及环保措施等均应分别有针对性的具体说明。

(6)对易发生施工质量通病和安全事故的工序和工程部位,在技术交底时,应着重强调各种预防施工质量通病和安全事故发生的技术措施和注意事项。

(7)交底内容应结合局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三位一体管理体系”的要求,在进行技术交底的同时,进行质量、安全、环境方面的技术交底。

(8)应建立施工技术交底台帐。整个施工过程包括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均须作技术交底,技术交底不要漏项,不要只进行主体工程交底而忽略附属工程。

(9)所有书面技术交底,均应经过项目总工程师的审核,字迹要清楚、完整,数据引用正确。技术交底会议记录应保存完整,交底方和被交底方的双方负责人必须履行交底签字手续。

2. 施工技术交底应注意的问题

(1)技术交底应严格执行施工规范、规程及合同文件要求,不得任意修改、删减或降低工程质量标准。

(2)技术交底应将项目的质量目标贯穿其中。项目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提出的质量目标要在技术交底中得到体现。在交底的深度上,要体现一局的技术水平,对影响工程内在、外观质量的关键机械设备、模板、施工工艺等应有明确的强制性要求。

(3)进行技术交底时,可根据需要,邀请业主、设计代表、监理和有经验的操作工人等相关人员参加,必要时对交底内容作补充修改。对于涉及到已经批准的施工方案、技术措施的变动,应按有关程序进行审批后执行。

(4)技术交底应注重实效,做到责任落实到人,方法、步骤落实到位,不要为了应付检查而流于形式。

(5)加强对技术交底的效果进行督促和检查。各级技术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强化检查力度,发现施工人员不按交底要求施工时应立即予以阻止、纠正、处罚。

(6)如施工方案、技术措施等前提情况发生变化,应及时对交底内容作补充修改。

(7)对于技术难度大、采用“四新”技术等的关键工序,应进行内容全面、具体而详细的技术交底。

三、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

施工现场技术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在施工中正确贯彻国家技术政策和甲方、监理、上级有关技术工作的批示与决定,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保证施工的每一工序符合技术规范、规程的要求,落实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所确定的技术任务,达到高效优质完成施工任务的目的,使技术与成本、技术与质量、技术与安全、技术创新与进度达到辩证统一。

现场技术管理主要包括现场技术复核、解决现场技术问题、关键工序控制、工程记录(包括会议记录、洽商记录、施工日志、工程影像)等,现场专项技术有统计技术、监测技术等。

(一)技术复核

一般地说,技术复核的工作内容有:

在施工准备阶段图纸会审的基础上,每分项工程开工前,进一步审核施工设计图,如结构内某些构件位置是否互相冲突,目前的原材料、施工工艺控制水平是否能达到设计所要求质量标准(尤其是结构的耐久性)。

在分项、工序施工前审核技术条件是否满足,如质量检测手段、检测工具、检测方案的适应性。

施工设计图和施工方案是否会由于当前施工条件发生变化而需要修改,如地质地层与施工设计图不符。

仔细推敲施工方案的适宜性,根据施工实际情况,调整局部方案,如分析判断方案计算中各种安全系数是否得当、安全系数要考虑施工人员落实方案的程度等。

对于“四新”、技术革新的施工工艺,应随时总结分析,稳步推进。

对关键部位或影响全工程的施工工艺进行试验、试载,以避免发生重大差错而影响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如混凝土大高程泵送、支架预压、路基试验路段等。

在施工过程中,对重要的和处于工期关键线路上的技术工作,必须在分部、分项工程正式施工前进行复核,以免发生重大差错,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

(二)解决现场技术问题

1、技术难点的分析和对策

在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中,详细分析工程的技术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按分部或分项工程列表。可参考下面的例表:

例表:××特大桥难点技术及其对策

高达 10设0 m的时墩临,施其工难度很大 部结上构施控工制:是拉斜桥工成施功 关的, 键由结构于线性和非现有计算析分 件的软制限,度较大

难委托内外咨国询位单进行详细核验算,复要时必 通过物模理试验型以加证 验拟多种软件多家单位、互校相的方式,加强核施 工制和动态管控理,保确梁线形桥和工施量质高塔混土施凝控制:工塔高达索 00 3余米 采,用中水工平施台, 结 G合S PTR K术技和常测量 地处长规,江施精度要求工 高手,加强施工监段,测保施确工度精求 混凝土泵送要:索高塔达3 0 余0米高标,号 、采用大功率混土凝泵设备,合理送置混凝配土保 ,高性混凝能土泵送要求高、的难大度 证凝混土注浇养护质和量

钢锚箱造制安装、钢:箱锚的造制要高求,通 过细详严格的、工艺设计和艺工定,通过评厂 工不在的利象气件下条 ,锚钢箱的装安特别困化 造制预、,拼格严控钢制锚制箱造质,采量取液 难是,塔施工索的大困难最一之 提压方升吊法钢锚箱装严,格制安装控度精施 工工安期:由于排高塔、风,大效有作业时 间短质量,要求,高期工,施紧工织安 组排索是塔工施的键关采用大型 设,备结现场气象预报,合合理安施排 时工间特别,开避风台冬季季、风节施季工塔柱上和 锚钢,箱确施工保安全施期工监测:于本桥由工程规和结构特模 ,点需对基础 工程进行施工监测期和数据 请分专单业开展位工监测施专题究研,对大纲和实 析施,以及时发问现题,保证量,但质体具实 案方进行详评细,进审动态行理管确保成果质量, 难施度很 开展大试工程桩防护工施,索摸施工艺工;用采大施型 防护施工:防工程规护大模要、高、时间 工求机、具设备具备大规,模工施能力同;步开展工 施紧,在且期施工汛国内,外有类似经验, 期没监,测进动行设计、态理管;立成护工防程领导小 施工难度大很组和 专技术题组,调协方面各作,工及解决各时类技 问题 施工平术搭设:为台足基础施满工要,须需在 墩处搭位 1设0002m的 工施平台由,于水 条件复文杂地,松软,质船密度大,行处在又 汛期施,难工度大 很开展工前河床预施护,防用采国内最好的桩船打 集中,时间打插管桩钢,证保够足的入土度,并深 及时接焊联系,梁确保台平安全

护筒钢工:施Φ2 8m, 壁厚. 25m 的钢护m, 通过筒水试桩上工,真实程模主拟墩工工艺,施采用总 长65 m入,深土度达40 m,定精度位垂 强大及导向、定的系统和最位好成的设备桩,确保 直钢度求要均于国严家规 护筒施范质量工 孔钻施桩工:本超大、超深钻孔桥灌注施 桩过水通试桩上工程真,模拟主实施工工墩,艺用选工的技 要术高求工期,,且紧要 100求成 国%最好内的机设钻、备 泥系浆统和凝混土注工艺浇, 功,艺要求工施和难度很大工 学科安,排心精施,工确施工保量质 钢箱施工套:本主桥墩钢套箱模规,大准要确 制、造位、下沉,定难很大 度用采厂制工,造选 枯水择 平、期用潮型浮大安装,吊液压 装沉放置、就位

承台大体混积凝土工施: 个主每墩承台需共 过通分、分区浇注,采块严取的格控措施温,保 近 6确 万方混凝土且,结为构混凝土,术要 技混土凝注浇质,通量过型大水混凝上土厂工,确 求高,如保此模规凝土浇注混世界为见 罕混凝土生产供、 应全安产:生主基础施墩工期,跨长越个两洪 水期,水施上安工很全重要通过制定严 的格安全生产定规,加强传、宣教、 育查检;定安制紧全应急系统,确保发生情急况时能 及时处、救理护

7

12

2、解决现场技术问题的原则

解决技术问题应坚持“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安全、质量、进度和成本统筹考虑”的原则,应保证工期关键线路的实现。解决技术问题在参照类似工程中成熟的经验的基础上,尊重合同文件中“技术规范”的有关条款,依据现行技术标准(规程、规范、规定等),综合考虑对工程进度的影响和可能引起的费用变化。解决技术问题要有科学理论依据,必要时要经过计算、验算、复核、报批后才能实施。当技术问题涉及变更、延期等合同问题时,应根据合同条件和现实情况提出相应的评价。

解决技术问题既要尊重设计,又要考虑从工程施工实际出发,尽可能便于实施,尽可能控制成本,当意见有分歧时,应充分协调各方意见,以理服人。提倡在现场解决问题,即在尊重设计意图,听取甲方、监理工程师意见的基础上,尽可能使大量施工技术问题在现场得到及时解决。较大技术问题,或有分歧意见的技术问题,可提前请公司、局组织专题技术会议研究解决。

召开现场施工技术性会议,宜考虑邀请业主、设计、监理参加。

3、建立技术咨询渠道

如技术难点的技术水平处于局内领先,可与局内相关专家取得联系,加强技术信息往来,或者成立专家委员会按照计划进行技术咨询论证。

如技术难点的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应尽可能多地聘请国内专家成立专家委员会按照计划进行技术咨询论证,必要时通过邀请或国际招标选择国外工程管理咨询公司、专家进行技术课题立项来解决。

(三)关键工序

每分项工程由多个工序相继组成,分为一般工序、关键工序。一般工序指的是对施工质量影响不大的常见工序,例如土方开挖。关键工序是对施工质量有重要影响的工序,或是对项目来说在技术上或管理上有困难的工序,例如起重安装等,这些工序要求项目根据标准规范结合自身情况编制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

在施工项目中,对于具有以下特征的工序必须编制作业指导书:

①对于施工缺陷仅在后续工序或使用后才能暴露出的工序,例如某些特殊部位的焊接,在焊接过程中,焊接的质量无法检验,只有在下一工序或产品投入使用后,才可能发现其缺陷;

②下道工序完成后无法进行检测的工序。例如混凝土浇注前的钢筋绑扎。这些过程完成后,都无法进行检验,无法判定产品质量的好与坏;

③检测成本太高的工序,最好通过技术管理来保证质量。例如金属焊接,虽然根据设计要求,对焊缝要进行探伤,但是探伤是有比例的,不能做到每一条焊缝都探伤,如果对每一条焊缝都作检测,成本太大。

作业指导书编写的原则

首先要对项目施工中的关键工序、特殊工序进行识别并做出总的规定,包括定义哪些为关键工序,应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控制,所用设备是如何控制的,对人员资格有何要求,应产生哪些记录。并注明当发生人、机、料、法、环等因素的变化时应重新识别关键工序、特殊工序,对关键工序、特殊工序要进行三认可制度(方案认可、设备认可、人员资质认可)。例如:主体结构金属焊接应是关键工序,应该在焊接前作工艺评定,电焊设备完好,设备上所用电流表、电压表都在检定期限内,焊接人员必须有相应等级的国家颁发的资格训书,在施焊时要按照工艺评定的要求控制电流、电压,并做好焊接记录。

对每一个工程项目来说,由于具体人员、设备机具、环境的不同对关键工序、特殊工序所采用的控制方法也不同,这些具体的施工方法在施工方案或作业指导书中应得到体现。例如设立检查点,并对监测参数、频次、人力资源分布、人员资格要求、施工依照的标准规范、施工具体作业程序和要求、机具安排、天气温度的要求、周边环境、应该产生的记录等情况作详尽的表述和明确规定。

作业指导书应经过项目总工程师的批准,确保规定和要求、措施得当才能实施。在作业指导书中对设备作出要求后,施工时还要再次对所需设备做出认定才能开始施工。

关键工序、特殊工序中对作业人员的资格要求比较严格,作业人员必须要有资格证书才能施工。国家或行业要求有资格证的岗位作业人员必须具备国家要求的资格证书。对于国家和行业暂时还未要求有资格证的岗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项目的相关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进行作业。 关键工序、特殊工序施工中,要加强事先预防、停点检查、重点监控,运用统计技术和工具对关键工序、特殊工序的工艺参数进行检测、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出现异常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或杜绝质量问题。

(四)工程记录(包括技术记录、管理记录)

这里所指的工程记录与技术资料、竣工资料有一定的区别,工程记录是以工程技术事务、管理事务的发生、发展、完成为主线,项目经理部自己保存的详细的记录,例如在技术专题会议后,形成正式会议纪要,有外单位人员参加的会议纪要要纳入竣工资料。工程记录包括会议记录、洽

商记录、施工日志、工程影像等。

1、工程记录的作用

项目经常利用索赔来追回损失、增加利润,索赔能否获得成功主要取决于承包商提供索赔事件的事实依据,即索赔证据,索赔证据之一就是人们常说的工程记录,对项目来说保持完整、详细的工程记录、保存好与工程有关的个别文件资料是非常重要的。有了详细的工程记录,事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所准备,有客观事实作为依据,就拥有主动权,就可有理有节地进行索赔,有理有据地反击甲方的反索赔。

2、工程记录的要求

(1)真实性

工程记录必须是在实施合同过程中确实存在和发生的,必须完全反映实际情况,经得起对方推敲,虚假证据是违反商业道德的。工程记录应能说明事件发生的过程,应具备关联性,不能零乱和支离破碎更不能自相矛盾。

(2)及时性

工程记录是工程活动或其它经济活动发生时的同期记录或产生的文件,项目应作好能支持他希望随后提出索赔所必需的作为索赔理由的当时的记录,任何后补的记录和证据通常不能被认可。

3洽商记录

在施工中凡遇到影响成本、进度的技术问题,应及时向业主、设计、监理单位报告。设计变更需要通过洽商记录来反映发生的过程,以利于项目经理部进行索赔,有些设计变更还涉及到返工等情况。

洽商记录可作为会议纪要的有益补充。在洽商记录中,应详细叙述洽商的过程、内容及达成的协议或结果。

4施工日志

常言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也就是施工日志的重要性所在。

1)项目施工日志

施工日志是对工程施工全过程概括的记载,是重要的原始资料。在项目执行ISO9000系列标准,使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中,施工日志和质量体系各要素有机的结合,进一步显示了它对工程质量的形成和体系审核中不可缺少的积极作用。

施工日志,它是施工形成的重要轨迹,作为现场审核的依据是理所当然的,往往能帮助审核员寻找到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客观证据,查到比较真实的情况,同时,项目也能从中发现内部管理上的漏洞。

可以帮助上级管理部门较全面地了解施工情况,如施工进度、质量、安全、工作安排、现场管理水平等。因此,施工现场的施工日志记录是否完整、全面,反映了项目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的水平。

项目施工日志根据竣工资料的要求,从开工之日起至竣工之日逐日填写,日志所列栏目应逐日逐项填全。项目施工日志与其它工程、质量、体系文件规定的记录不同,它应是一部按时间顺序记载工程项项目全程概况的流水帐,其记载内容应高度概括、充分突出重点、关键问题,以达到有追溯、查寻和总结的目的。一般应选择以下内容:分部、分部工程内容、施工日期、施工人员概况;技术交底与培训概况;对施工计划与调度概况;对工程质量起主要作用的材料来源与检验情况;对特殊工序和关键工序使用设备概况鉴定的记载;对技术工艺措施变更的记载;施工过程质量检验的概况;对不合格处理概况;工程验收、交付概况;其它特殊情况。

2)个人施工日志的主要作用

根据自己的岗位职责,记录自己应该做的工作内容;记录领导交办的事项和是否按照领导交办的做的记录,为领导检查工作提供依据;

记录每天完成的工程量,所投入的机械设备,人员、材料等,为核算提供依据;为项目成本管理提供依据;

记录每天机械实际定额,为分析机械设备人员是否达到应该达到的定额(和局内部定额作比较)提供依据。根据工程计划和实际投入的机械设备人员,分析是否能满足工程计划要求和是否进一步采取措施,为工程进度管理提供依据;

记录施工中,设计与实际不符的情况,为设计变更提供依据;

记录施工中是否达到规范要求,为资料整理质量评定提供依据;

记录工程开工、竣工、停工、复工的简况与时间和主要施工方法、施工方法改进情况及施工组织措施,为以后拟写施工总结及施工论文提供依据;

记录新技术、新材料和合理化建议的采用情况及工程质量的改进情况为以后QC成果提供依据;

3)个人施工日志的主要内容

总的原则是:①记你应该做的事(岗位职责);② 记你所应接受到、观察到的信息;③ 记你做的事情;④ 查你做的事情是否与你应该做的事情(岗位职责)一致;⑤记你所思考到的问题。

一般地,施工日志内容如下;

(1)当天施工工程的部位名称、日期、气象,施工现场负责人和各工种负责人的姓名,现场人员变动、调度情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5r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