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更新时间:2024-04-01 02:0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作者:高成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4年第02期

【摘要】“少教多学”,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标准,通过教师的“少教”,达到学生的 “多学”,通过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少教”不是不教,也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而是要求教师通过“精讲”,从而达到学生的“多学”,学到更多的知识,本文就“少教多学”理念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浅谈一下自己的几点拙见。 【关键词】少教多学 创造性思维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39-02 引言

“少教多学”与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观念截然不同。传统教育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师教的多,学生学的少;要求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提倡“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的教学理念。教师既是导演,也是主演,是整个课堂的主宰。这样的课堂过分注重教师的教,却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关注课堂,运功于课堂之外,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从而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 一、什么是高效课堂

所谓“高效课堂”,是指在有限的时间(45分钟)和有限的空间(教室)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他们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以获取最大容量的有效知识,从而达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教任何功课,最终的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这种“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实质就是学生的多学,自主地、主动地学。叶圣陶老先生还指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和最大成功在于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这种“自能”式的学生能力的获得是建立在“多学”的基础之上的。这种机型状态下的教师,自然不能“多教”,不能霸占课堂,不能补办代替,不能无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本质上讲,《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正是“少教多学”所追求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5m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