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四单元导学案

更新时间:2023-06-04 15:0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城关中心校仁庄学校导学案

过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 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 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1)方法一:将 15 分成 10 和 5,口算 10×3=30.5×3=15.30+15=45. (2)方法二:根据竖式计算的方法,想 5×3=15,个位上的数相乘满十,就向前一位 进 1,十位上的数 1 和 3 相乘得 3 个十,加上 个位上进上来 1 个十,就是 4 个十,口算结 果是 45. 教师对学生的口算方法给予归纳总结并板 书,在黑板上加以平价,方便全体学生了解 不同方法的口算过程。 教师:想一想,150×3= 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小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看,可以 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将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与一位数乘一位数的积 相加,就可以算出结果;还可以利用竖式计 算的方法进行口算,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 口算方法,即先口算几百几十数 0 前面的数 与一位数相乘,再在后面添一个 0. 1、学习教材第 42 页例 2. 出

示例 2 师:观察图,你从中知道哪些信息?跟同伴 说一说。 合 作 探 究 ( 分钟)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6×10. 教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 过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 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 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学生总结口算方法,老师板书。 口算 10×6 时,可以利用乘法口诀“六九五 十四“求出 9 个 6 是多少由于算式中要求的 是 10 个 6 是多少,因此,还要再加上一个 6

小组讨论。

让学生有一个 了解和缓冲的 过程。

组织学生合作探究 并展示探究成果 1 、完成知识点的相 关内容。学生可以从 知识点的操练中掌 握两位数加两位数 的计算方法。 2 、组内交流,得出 一致结果。 3 、小组代表发言, 其他学生补充。 4 、教师根据学生发 言总结: 探究点的设立 着眼于本课的 重点和难点, 循序渐进引导 学生积极思 考。

列式解答:6×10=60(个) 答:10 盒有 60 个。 室:要求 20 盒有多少个苹果,怎样列式呢? 生答,师板书:12×20 教师:应该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 前学过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 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 学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学生总结口算方法,老师板书。 因为可以把 20 看作 2×10,所以口算 12×20 时,可以先口算出 12×2 的积,然后再用 12 与 2 相乘得积乘 10. 列式解答:12×20=240(个) 答:20 盒有 240 个。 2、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做一做“,完成后集体 订正,每道题各选几名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口 算方法。 教师提问:这几道题和我们前面学过的题有 什么区别?引导学习探究计算方法,根据前 面学习的经验,你能说一说你想怎么计算它 们的结果吗?(先让学生说一说,然后在教 材上完成) 教师板书小结。 1、口算。 课 外 延 伸 ( 分钟) 70×40 300×4 30×70 24×20 19×10 14×20 40×700 50×50 2、 送水的叔叔骑三轮车每分钟大约行 200 米, 如果每天用 2 小时送水,他每天大约行多少 千米? 3、动脑筋。 () ×30=900 40× () =2000 80× () =32000 课后完成 注重数学知识 与实际生活的 联系,提高学 生解决问题的 能力。

城关中心校仁庄学校导学案

学习过程 环节及时间安 排 基础知识练习。 例:13×5=45 47×3= 复 习 导 入 ( 分钟) 10×3=30 84×3= 5×3=15 30+15=45 教师总结: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时,将 两位数拆分成一个末尾有 0 的两位数和一个 一位数,然后分别进行计算,最后求和。 25×3= 87×5= 15×6= 45×3= 情境引入,引导学生 计算 复习学过的知 识,使学生回 忆已学的乘法 知识,为下面 的学习做铺 垫。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教材第 43 页练习九第 1 题。 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教材第 43 页练习九第 3 题。 (1)先根据题意列出算式。(21×3= ) (2) 计算步骤: 21 拆分成 20 和 1,20×3=60,1 ×3=3, 答案为 60+3=63.其中 20×3 可以看作 2×3=6,然后把去掉的 0 补上。 (3)注意拆分两位数的步骤,将两位数拆分 自 主 学 习 ( 分钟) 成整十的数和一个一位数,然后分别进行计 算。 3、教材第 43 页练习九第 4 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教材第 44 页练习九第 7 题。 教师引导学生看清题目,按设置的问题分别 解答。 (1)引导学生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李红家 有 11 张蚕子,每张可产茧 50 千克,求一共 可产茧多少千克。 (2)列式计算:11×50=550(千克) (3)引导学生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李家村 有 80 张蚕子,每张可产茧 50 千克,求总共 能产茧多少千克。 引导自学 1、 自学第 43 页内容, 完成相关练习 2、 小组自学检测, 并交流。 3 、教师巡视,参与 小组讨论。 有旧知迁移新 知,培养灵活 应用知识的能 力。

城关中心校仁庄学校导学案

主备人 学习内容 教材第 46 页例 1

授课人

审核人

1、知道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 的计算方法。 学习目标 2、在计算不进位的乘法时,注意竖式的写法和运算的顺序,在教师的教学示范时进行 模仿,课后多加练习不进位乘法,注意正确运算和验算。 3、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以及认真书写的习惯。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法指导 教(学)具准 备 课件 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写法 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学习过程 环节及时间安 排 复 习 导 入 ( 分钟) 一、谈话引入 口算乘法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但 数字较大或较复杂时,用口算计算出结果有 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们可以借助笔算乘法。 揭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引导自学 教师:同学们,大家都有到书店买书的经历, 1 、预习新知,自学 那么去书店买书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自 主 学 习 ( 分钟) 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第 46 页例 1 的画面,提 出问题。 画面上都画了些什么? 画面上告诉了哪些条件? 怎样计算买了多少本书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4×12= 第 46 页内容,完成 相关练习 2 、小组自学检测, 并交流。 3 、教师巡视,参与 小组讨论。收集学生 提出的比较有代表 性的问题,然后解 答。 有旧知迁移新 知,培养灵活 应用知识的能 力。 情境引入,引导学生 探索。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情境 来过渡进入到 两位数(不进 位)的笔算乘 法,激发学生 学习的兴趣。

组织学生合作探究 怎样计算 14×12 的积呢? (1)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 互相议一议。 强调: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思考问题。 方法 1:将 12 写成 3 和 4 的积,12=3×4。 14×4=56 56×3=168 方法 2:将 12 分成 10 和 2,12=10=2。 14×10=140 合 作 探 究 ( 分钟) 14×2=28 140+28=168 (2) 教师指导学生用竖式计算。 怎样用竖式计算? 把两个因数写在竖式上,先用个位上的 2 同 14 相乘,末位同十

位上的 1 对齐,然后把两 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1 4 并展示探究成果。 1 、完成知识点的相 关内容。强调独立观 察并完成。组内交 流,得出一致结果。 2 、小组代表发言, 其他学生补充。 3 、教师根据学生发 言总结:计算两位数 乘两位数(不进位) , 笔算时,先用第二个 因数个位上的数去 乘第一个因数各数 位上的数,得数的末 位和第二个因数的 个位对齐;再用第二 个因数十位上的数 14×2 的积 14×10 的积(个位的 0 不写) 去乘第一个因数各 数位上的数,得数是 多少个“十”得数的 末位要和第二个因 数的十位对齐,然后 把两次乘得的积相 加。 课 外 延 伸 ( 分钟) 课 堂 检 教材第 46 页的“做一做” 请按照 46 页例 1 的三种方法来进行计算 23 ×13. 独立完成 算一算 11×27= 31×12= 33×12= 22×41= 独立完成 注重数学知识 与实际生活的 联系,提高学 生解决问题的 能力。 巩固课堂所学 知识,注意训 练学生对两位 探究点的设立 着眼于本课的 重点和难点, 循序渐进地引 导学生积极思 考。

×1 2 2 1 1 4 6 8 8

交流小结:你能用相同方法解决其他问题 吗?

城关中心校仁庄学校导学案

主备人 学习内容 教材第 49 页例 1

授课人

审核人

1、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相关乘法运算算理,并能正确地处理计算过程中的 学习目标 进位问题。 2、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过程,加深对笔算方法的理解。 3、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书写规范的习惯。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法指导 教(学)具准 备 课件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进位的计算方法。 理解为什么要进位和怎样进位。 自主探究和交流讨论

学习过程 环节及时间安 排 复 习 导 入 ( 分钟)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情境

二、谈话引入 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后,大家对乘法的了 解又进了一步,下面我来考考大家的掌握程 度。 情境引入,引导学生

来过

渡进入到 两位数(进位)

对进位乘法的探索。 的笔算乘法, 激发学生学习 的兴趣。

四月份植树小分队绿化荒山, 每天植树 12 棵, 引导自学 一个月一共能植树多少棵? 1 、预习新知,自学 从侧面铺垫, 从不进位到进 位乘法的探 索,引导学生 循序渐进思 考,从自身的 计算中寻找需 要特别注意的 点,加深理解。

学生列出算式并得出答案:12×30=360(棵) 第 49 页内容,完成 自 主 学 习 ( 分钟) 如果每天植树 27 棵,半个月能植树多少棵 呢? 学生列出算式 27×15= 同学们会计算吗?大家是不是感到很复杂, 而且列竖式之后大家能发现与上课时的乘法 有什么不同吗? 2 7 相关练习 2 、小组自学检测, 并交流。 3 、教师巡视,参与 小组讨论。收集学生 提出的比较有代表 性的问题,然后解 答。

×1 5

学生回答:上课时每一步乘出来的结果都是 小于 10 的,不需要进位。 像 5×7=35 这样大于 10 的,接下来怎么办 呢?下面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 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课件出示教材第 49 页例 2 1、估算。 (1)教师出示问题:春风小学有 37 个班, 平均每班有 48 人。午餐时每人配一盒酸奶, 请大家帮老师估一估,大概要多少盒? (2)学生尝试估算,汇报估算方法,交流自 己的想法。 可能出现的想法有: ① 37≈40 ② 48≈50 ③ 37≈40 2、笔算。 合 作 探 究 ( 分钟) (1)究竟要多少盒呢?我们可以算一算,怎 样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8×37= 40×48=1920(盒) 37×50=1850(盒) 48≈50 40×50=2000(盒) 组织学生合作探究 并展示探究成果。 1 、完成知识点的相 关内容。强调独立观 察并完成。组内交 流,得出一致结果。 2 、小组代表发言, 其他学生补充。 探究点的设立 着眼于本课的 重点和难点, 循序渐进地引 导学生积极思 考。

) 3 、教师根据学生发 言总结:两位数乘两 位数(进位) ,笔算 时,用第二个因数每 一位上的数分别去 乘第一个因数,用哪 一位上的数去乘,积

(2)请大家开动脑筋,自己试着在纸上算一 算!比一比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好。 (学生 独立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①先算 37×40=1480,再算 37×8=296,最后 把 1480 与 296 加起来得到 1776. ② 先 算 30 × 48=1440 , 再 算 7 ×

的末位就和那一位 对齐,再把两次相乘 的积相加。哪一位乘 得的积满几十,就向 前一位进几。

48=336,1440+336=1776。 ③可以用竖式计算。板书: 4 8

×3 7 3、明理揭题。 (1)根据学生汇报讲解算理:先用个位上的 7 去乘 48,结果是 336;再用十位上的 3 去乘 48,结果是 144。 (用十位上的数字去乘,得 到的积的末

位要从十位写起,相同数为要对

城关中心校仁庄学校导学案

课题 主备人

解决问题 授课人 教材第 52 页例 3

年级

课时 审核人

5 课时

学习内容

1、学会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并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会列综合算式。 学习目标 2、通过分步骤和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法指导 教(学)具准 备 课件 能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学会列综合算式 自主探索,交流讨论

学习过程 环节及时间安 排 一、复习导入 复 习 导 入 ( 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前面几节课 学习的内容! 计算下列各题。 27×3= 20×22= 8×120= 34×21= 10×33= 16×28= 情境引入,引导学生 观察 复习学过的知 识,使学生回 忆已学的乘法 知识,为下面 的学习做铺 垫。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学生独立计算,并请三位同学上台板演。 全班集体订正。 教学教材第 52 页例 3 观察题目,说说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已知条 引导自学 1 、预习新知,自学 第 52 页内容,完成 相关练习 2 、小组自学检测, 并交流。 3 、教师巡视,参与 小组讨论。

用解决具体生 活场景中出现 的问题来锻炼 同学们对连乘 的掌握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 多角度多方法 思考。

自 主 学 习 ( 分钟)

件。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说出已知条件:总共 卖出 5 箱保温壶,每个保温壶卖 45 元。 请同学们再仔细看一看图。(提醒学生注意 箱子上写着数据“12 个”) 那么现在你还能说出什么条件呢?(

学生回 答:1 个箱子里有 12 个保温壶)

引导学生计算: (1)每个箱子里有 12 个保温壶,一周卖出 5 箱,共卖出多少个保温壶?怎样计算?【12 ×5=60(个) 】 60 个保温壶,每个 45 元,总共多少元呢? 学生回答:60×45=2700(元) 可不可以列出综合算式呢?(可以)合并起 来更加简洁,可以怎样列呢? 合 作 探 究 ( 分钟) 教师示范:12×5×45=2700(元) (2)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后可能说出:还可以先计 算出每箱的总价。 应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回答:1 箱 12 个,每个 45 元,1 箱应该 是:45×12=540(元) 总共有几箱呢? 学生回答:5 箱,所以 540×5 就是总共卖得 的钱数。 学生计算,并比较两次所得结果是否相同。 2、回顾与反思 下面我们一起看第 52 页的“回顾与反思” 3、交流小结。 课 外 延 伸 ( 分钟) 课 堂 检 测 ( 分钟) 板 书 设 1、1 只青蛙 1 天吃 38 只害虫,照这样计算, 30 只青蛙 4 天能吃多少只害虫? 2、每个书架有 2 层,每层可放 36 本书,学 校有 20 个这样的书架。一共可以放多少本 书? 1、教材第 52 页“做一做” 。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教材第 54 页练习十二第 4 题 提问:大家先说说有几种计算方法,然后独 立计算。 第一种: 12×5=60(个) 60×45=2700(元) 第二种: 45×12=540(元) 540×5=2700(元) 独立完成 课后独立完成 注重数学知识 与实际生活的 联系,提高学 生解决问题的 能力。 巩固课堂所学 知识,提高学 生应用数学的 能力。 组织学生合作探究 并展示探究成果 1 、完成知识点的相 关内容。学生可以从 知识点的操练中掌 握两位数加两位数 的计算方法 2 、组内交流,得出 一致结果。 3 、小组代表发言, 其他学生补充。 4 、教师根据学生发 言总结:本课时主要 学习了连乘的应用, 解决问题是方法具 有多样性,而且既可 以分步骤解答,也可 以列综合算式解答。 探究点的设立 着眼于本课的 重点和难点, 循序渐进地引 导学生积极思 考,掌握连乘 应用题的不用 解法。

城关中心校仁庄学校导学案

全班集体订正。 引导自学 1 、预习新知,自学 自 主 学 习 ( 分钟) 教学教材第 53 页例 4 观察题目,说说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已知条 件。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说出已知条件。 第 53 页内容,完成 相关练习 2 、小组自学检测, 并交流。 3 、教师巡视,参与 小组讨论。 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同时 让学生感受到 数学在生活中 的应用。

引导学生读出已知条件:共有 60 人, (这是 一个总数) ,平均分成 2 队,提问:那么每队 多少人? 我们应该怎样计算? 学生回答:60÷2=30(人) 现在每队要平均分成三组,要求每组有多少 人应该怎样列算式呢? 学生回答:30÷3=10(人) 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那你们能不能将其合 合 作 探 究 ( 分钟) 并成一个算式呢? 学生思考。教师提醒学生可以回忆一下上一 节课的连乘合并步骤。 学生列出综合算式:60÷2÷3=10(人) 还有其他方法吗? 学生思考。 教师引导:现在总共 60 人没变,分成 2 队, 每队分成 3 组,那么总共分成了多少组呢? 学生回答:3×2=6(组) 总共有 60 人,平均分成 6 组,每组多少人, 怎么计算? 学生回答:60÷6=10(人) 列出综合算式:60÷(3×2)=10(人) 2、你们能验算一下吗?我们求得一组 10 人, 那么 3 组呢?(3 组 30 人) 组织学生合作探究 并展示探究成果 1 、完成知识点的相 关内容。学生可以从 知识点的操练中掌 握计算方法。 2 、组内交流,得出 一致结果。 3 、小组代表发言, 其他学生补充。 4 、教师根据学生发 言总结:本课时主要 学习了连除或乘除 混合运算的应用题,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 需要对问题进行分 步骤有序的解答。 探究点的设立 着眼于本课的 重点和难点, 循序渐进地引 导学生积极思 考,掌握解决 问题的多种方 法。

城关中心校仁庄学校导学案

3、在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理清条件的好习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生 活中。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法指导 教(学)具准 备 课件 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并能运用解决问题。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多方法思考解答问题。 小组讨论,练习巩固

学习过程 环节及时间安 排 一、复习导入 复 习 导 入 ( 分钟) 计算下列各题。 60×6= 150×30= 42×64= 43×10= 14×3= 31×41= 14×20= 34×40= 23×300= 情境引入,引导学生 观察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通过计算引入

学生独立计算,并请三位同学上台板演。 全班集体订正。 1、教材第 58 页整理和复习第 1 题。 先让学生在教材上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下面的问题,互相 引导自学 1、 学习第 58 页内容, 完成相关练习 2 、小组自学检测, 并交流。 3 、教师巡视,参与 小组讨论。 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同时 让学生感受到 数学在生活中 的应用。

自 主 学 习 ( 分钟)

说一说,然后指名说一说。 2、教材第 59 页练习十三第 1-3 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教材第 59 页练习十三第 4、5 题。 师生县共同回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然 后让学生读题,了解题中信息。 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完 成。教师巡视,集体订正,对存在的问题再 进行强调讲解。

合 作 探 究

1、教材第 58 页整理和复习第 2 题。 先让学生读题,了解题中信息。然后小组交 流讨论题目信息。 提问:题中有哪些已知条件?

组织学生合作探究 并展示探究成果 1 、完成知识点的相 关内容。学生可以从

探究点的设立 着眼于本课的 重点和难

点, 循序渐进地引

(

分钟)

指名说一说,对回答不完整的,教师给予补 充。 ( 1 )第一问属于我们学过的哪种类型应用 题?(连乘) (2)第二问要求什么?该怎样列式呢? (3)组织学生小组议一议第三问。教师指名 说一说。 (4)师生共同讨论、交流,总结解决此类问 题的步骤。 2、教材第 59 页练习十三第 6 题。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根据刚才总结的方法进 行解答。

知识点的操练中掌 握计算方法。 2 、组内交流,得出 一致结果。 3 、小组代表发言, 其他学生补充。 4 、教师根据学生发 言总结:

导学生积极思 考,掌握解决 问题的多种方 法。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反 思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5l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