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第二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更新时间:2024-05-19 19:4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1章 绪论

1、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又称人生地理学。它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对于地理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人文地理学同经济学、人口学、政治学以及环境科学、生态学、区域科学、行为科学结合,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作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用。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课题中,有许多也是其他学科的基本研究内容之一。如经济地理学对于经济学、人口地理学对于人口科学、城市地理学对于城市科学、政治地理学对于政治学、军事地理学对于军事科学、民族地理对于民族学、语言地理对于语言学、宗教地理对于宗教学、人种地理学对于人类学,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素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将使地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是什么。

人文地理学研究具有其特定的内核,即地理学的传统研究范式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具体包括三大主题:一是人地关系的传统、二是区域研究的传统、三是空间分析的传统。把以上三个传统范式结合起来,形成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学科性质):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是: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还突出地反映在其历史性。区域性——特定的空间,匀质区域,如农业种植中的区域、结节区域, 结节点即为区域中的核心,通过不同等级的辐射联结着辐射区。人文地理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特性的差异,根本点之一也在于人文地理学包含了区域研究的特性,重视了区域特性的差异性和相似性。综合性:1、指人文地理学具有广泛的综合性、边缘性和交叉性。2、综合性指方法论:人文地理学“研究事物,不是作为特殊现象、孤立的现象去研究,而是从它的特性去研究,特别注意各成分之间的复杂的相互关系。研究的成分越多,现象越复杂,综合性就越高。”

3、为什么说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中的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人文地理不同于自然地理学,它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地理学科。社会科学以人以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人文现象的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活动,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不用领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虽然受自然环境、技术条件因素的影响,但是主要还是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人文因素,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因素。

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嗨突出的反映在其历史性上。各地区的人文现象的分布面貌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因而在不停的运动中,比如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人口的分布和迁徙、政区和疆域的变革、文化传统的继承和传播、聚落的形成和分布等,人文地理学研究要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要有动态的观点,要求把现代人文地理现象作为历史反战的结果和未来发展的起点,要求研究不同发展时期和不同历史阶段人文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以及演变规律,预测其发展方向,更好的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4、如何理解西方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过程以及其最新的研究趋向。

西方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过程:1、人文地理学的产生(古典地理学)(19世纪中叶以前):人文地理学知识最早的记述性著作——古希腊诗人荷马公元前9实际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都有人文地理和人地关系的阐述;古希腊的埃拉托色尼首创“地理学”;西方古代的人文地理学还不是独立的、单一的学科,而是与自然、政治、哲学等混杂在一起的笼统的科学知识,内容包罗万象,主要多为游记、地方志之类,以记述性的资料为主。

- 1 -

洪堡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并为自然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奠定了基础。 创立了因果原则等研究基本方法。李特尔认为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地理学,要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因果关系。他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

2、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9世纪下半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由对人文地理物象的解释描述发展为探究人地之间的因果关系,力求用一般原则去认识地理现象,寻求科学解释。

德国流派:拉采尔、赫特纳、施吕特尔,德国是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注重学术思想的研究。 法国流派:白兰士、白吕纳,注重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察。

英国流派:麦金德的“大陆腹地学说”和罗士培的“适应”论思想。 美国流派:森普尔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亨丁顿的《气候与文明》、苏尔的文化景观学思想、哈特向区域观点的代表作《地理学的性质》。

3、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二战后至今)

战后初期,以谢佛为代表的美国地理学界区域学派。60年代,计量地理,引发了理论地理学的发展,人文地理学研究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进人“新地理学”时代。

70年代早期,出现了行为地理学、人本主义地理学等学派。80年代出现后现代主义、女性地理等。

当代西方人文地理学与前期相比,无论在研究方向还是研究内容、方法上都有一些新的变化,总的来看,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一方面,科学哲学首先引入人文地理学,20世纪50年代末期兴起的计量革命。另一方面西方人文地理界受到人本主义、结构主义思潮的影响。(2)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首先、计量方法和数学模型在人文地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次、20世纪70年代,人文地理引入了心理学的分析方法,被人们乘坐西方人文地理学的行为革命。第三、现在地理学观察和收集资料、信息的手段上有了根本性的变革。(3)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应用化趋向。(4)与相邻学科接触日益频繁,一些具有边缘学科特点的分支显示出勃勃的生机。

5、认识建国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思考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

建国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①古代的人文地理思想和知识及其丰富,但尚未形成科学的人文地理学。主要贡献:产生了人地关系思想的萌芽,对人地之间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究;积累了大量以区域人文地理论述为特色的人文地理知识②近代地理发展比西方国家要晚半个世纪左右,引入了西方近代人文地理学的新思想和研究方法,受当时法国和英美学派的影响,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开始起步,主要集中在人地关系、人口地理、农业地理、城市地理、农村聚落研究、运输地里、政治地理等方面以及区域综合考察。③1980年以后人文地理才得到恢复,得到长足的发展——a、1949-1979经济地理学一枝独秀,人文地理学衰落的阶段。b、1980-1990人文地理学的复兴阶段。C、1990年以来,人文地理学进入全面发展和提高阶段。分支学科迅速发展,薄弱的分支学科有所发展,更多对中国实际问题的研究,使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更具国际性。

如何建设:必须紧密联系中国社会竞得实际情况,根据中国的国情特点,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变革、开放、搞活的需要,研究新旧体制接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具有明显的地域行与综合性相结合的问题,把解决人文地理学的现实问题作为主攻方向,既是社会对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科发展的持续动力。

6、讨论人文地理学科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

人文地理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和认识活动,不仅具有科学认知的价值,而且还能直接知道和参与社会实践。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对社会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对科学认知的贡献及其学科建设任务2、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实践,提高其应用价值3、文化教育功能,为普及人文地理知识服务。

补充内容

一 简答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理论思想。

1、德国流派: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源地,注重学术思想的研究

(1)拉采尔(1844—1904年)——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环境学派的代表,首次对人地关系提出系统理论。 (2)赫特纳(1859—1941年):是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 (3)施吕特尔(1872—1952年):是景观学派的创始人 (4)杜能:1875年提出农业区位论 (5)韦伯:1909年提出工业区位论

(6)克里斯泰勒:1933年提出“中心地学说”

- 2 -

(7)廖什:1954年:《经济区位论》提出了从多方位因素来考虑生产的区域分布。 2、法国流派:战前西方最有代表性的人文地理学派,重视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 (1)维达尔·白兰士(1845—1918年)“人地学派”的创始人 (2)白吕纳(1869—1930年):《人地学原理》(1910年) 3、英国流派

(1)麦金德(1861—1947年):“大陆腹地学说” (2)罗士培(1880—1947年):“适应”论思想

A 人群对其环境的适应

B 居住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群及其和地理区域之间的关系

4、美国流派

(1)森普尔和亨廷顿的地理环境决定论

森普尔(1863—1932年):环境决定论者 亨丁顿:文化地理学的鼻祖 (2)苏尔(1889—1975年):文化景观派的代表 (3)哈特向(1899—):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 5、俄国学派

地理学派:巴朗斯基、萨尔什金 经济学派:费根、康斯坦丁诺夫 二.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分类体系中的地位。

人文地理学——是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研究人文要素的空间分布,各种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如:人口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宗教地理学、民族地理学等。

第2章 主题与理论

1、分析文化区研究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意义。

意义:1、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整合和文化景观成为人文地理学的基本主题,文化区是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2、文化区是具有相似的文化现象和特征,或具有某种特殊文化的人所占据的空间或地区,文化区是某种文化特征的分布地区。人文地理学以文化为核心理论来统帅人文地理学的各分支学科的人文地理现象。3、文化区是由不同类型的文化为对象来分的。

2、文化扩散有哪几种类型?结合实例分析文化扩散的特征。

文化扩散类型:文化扩散可以分为两类: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由于扩展扩散的情况不同,扩展扩散分为三种类型:接触扩散(亦称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和刺激扩散。

文化扩散特征:①扩展扩散的扩散现象的特点是空间上的连续性,并且其中各种文化现象的扩散速度是不同的(造纸术与呼啦圈传播速度的对比)。②迁移扩散的特点:由具有该种文化的人传播出去,比扩展扩散要快,易于保持该文化本身特点。迁移到远处,是该文化出现些孤立的点或小区,与其原文化区在空间上不连续(中国饮食文化、中国功夫)。③某些边界对文化有屏障作用(南非边界阻止外来电视节目),完全不能通过的屏障是不多的,比较多的是可部分通过的可渗透屏障(加拿大要求在本国出版的外国杂志须含一定量本国题材)。④某些文化现象,在一地的传播有速度快慢的波动和周期现象(追逐时尚的文化现象)。

3、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地域文化?试举例说明。

(一)文化生态关系的类型:①直链型文化生态关系:环境决定论:人和自然对文化的关系是单向的、完全由自然决定的。“强”式文化生态关系:环境强有力的决定、限制和影响着人类文化的行为和文化过程。环境以单向因果关系的过程强有力的决定着文化,环境对文化的作用是因果直链型关系。②网络型文化生态关系:强调人的选择能力,把自然与人看成是双向影响。:“式”环境关系:把文化与环境的关系作为一个相互依赖的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来考察,二者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因素网络。③社会体系中的文化生态关系:研究人类环境关系中人对环境物象、观念的研究,探索和环境有关的人类行为动机,解释人对环境所产生的知觉决策的行为激励。4、和谐文化生态关系:强调环境对文化的影响,更加强调文化对环境的影响和文化与环境双向作用的协调性。

(二)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①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例:因为文明的发生和发展,需要剩余劳动时间故世界古文明均位于地理条件优越的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②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作用。在一定条件下,自然条件的优越与否影响着文化的发展。例:波利尼西亚群岛土著人的石器生活。地理环境的变化,对文化发展施加一定的影响。例:汤恩比有关亚非地带人们在并和结束后的

- 3 -

5条出路。③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不同地区具有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不同,因而各自的生产发展方向不同。例:在生产发展早期阶段,人类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由于地理环境的无数变化和等机构成不同,使各地形成不同的农业区域特征。地理环境的差异对民族文化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是人与自然环境做物质交换的方式差异的历史发展结果。例:中国文明与欧洲文明的产生不同,对后世的影响也不同。

4、讨论为什么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探讨人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

原因:1、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并且,人地关系、区域研究、空间分析是人文地理学的三大主题。2、人地关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客观关系,其影响到人文地理学的各个要素和方面。3、20世纪60年代,面对人口剧增、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生态失调等全球性问题使得人类开始意识并谋求人地关系中的和谐论,逐步确认,成为人文地理学理论的革新。

人的作用:1、环境决定论:过分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忽视各种因素之间复杂关系。人在该理论中几乎不起什么大的作用,居于从属从属和被支配的地位。2、可能论: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能力,认识积极地力量。生活方式是决定某一特定人群将会选择那种可能性的基本因素。心理因素是人类与自然的媒介和一切行为的指导者。3、适应论:人群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这种适应意味着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利用和利用的可能性。4、生态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侧重分析人类在空间上的关系。5、环境感知论:人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受其环境与文化的影响在头脑中形成一种印象,这种由环境产生的印象就是环境感知。人形成环境感知后,受其影响对现实环境的认识和理解不可能十分准确,对该环境做出的反应和决策以不全面的理解为依据(对自然灾害的感知问题、在移民上的反应)。6、文化决定论:人通过文化在人地关系中起决定性作用。

5、其他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讨有什么实践意义。

(一)汤因比的“挑战与迎战”学说:

挑战与应战:古埃及人面对冰后期气候回升,草原变为荒漠,生存环境恶化,有三种选择,其一是迁移,二是以耐旱动物维持生存,三是训化动物和从事农业。埃及人选择了尼罗河岸农业。

逆境美德:五种逆境刺激产生美德,一是困难地方的刺激,二是新地方的刺激,三是打击的刺激,四是压力的刺激,五是遭遇不幸的刺激。刺激使人奋起,从而战胜困难。

中庸之道:刺激必须有限度。

适度刺激使人产生应激反应,找到解决困难的途径和措施,从而改变环境,重塑文化景观,推动社会进步。 将客体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主体的人结合起来,从其相互关系和彼此相互影响的力度来分析其挑战。 (二)马克斯?韦伯的宗教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命定论使资本积累时期形成中产阶级人格特征,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这种新教观念和行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刺激了其所在地区生产方式的改变,社会发展以及地理环境也随之变化韦伯介绍的是思想先变化,再改变生产与环境,是另一种人地关系。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新的人地关系的精神作用进行分析有所启发。

(三)年鉴学派中的地理观:人的生活方式不只是地理环境主宰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心理等许多复杂因素作用的结果。把对人类历史的研究与对人类生活的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以地理环境为基础了解历史,在时间过程中研究人地关系。

6、试述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文化景观和文化整合之间的有机联系。

文化区:具有相似的文化现象和特征,或具有某种特殊文化的人所占据的空间或地区。即文化区是某种文化特征的分布地区。

文化扩散:指某种文化从一地区扩散到另一地区,从上一代传递到下一代,包括扩散、交流、传承等意,是指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续过程。

文化生态:用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理论研究文化产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分支学科。

文化整合:文化除了可分为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外,它们各又可分为一些文化特质。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这就是该文化系统实现了文化整合。

文化景观:居住在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

- 4 -

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亦称人文景观。

文化区是人文事象的空间特征、文化扩散是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生态是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整合是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文化景观是文化现象的综合体,上述五者为人文地理学的五大主题。

只有了解文化的时间过程,才能深入认识文化区的空间特性,文化的空间现象的研究应与时间过程相结合。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中,人、文化、环境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地域文化系统。文化生态学主要研究地域文化系统的组成、功能、结构、空间特性和时间动态,系统要素之间与系统要素内部发生的各种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文化整合最先发生的是文化冲突,结果往往促进新文化的产生,文化整合的变化发展总是在一定的地域之中。文化景观具有空间变化和时间变化。

第3章 研究方法

1、简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如果你要写一篇论文,你准备如何着手拟定研究步骤和计划。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指的是该学科研究中采用并遵循的基本过程。典型模式:选择课题——制定研究计划——资料收集和整理——实地考察——分析研究——成果总结。

一、确定研究课题:按课题研究目的分:应用性课题、理论性课题、综合性课题。根据课题的来源分:国家计划科研项目、个人自拟选题、应用性协作项目。根据课题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分: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预测性研究、对策性研究。

二、制定研究计划:个人进行的论文型课题,计划方案包括三项内容:研究步骤、资料调查大纲、论文内容分析框架。申报研究课题具体内容包括: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经费预算说明。

三、收集、整理资料:广泛收集、辨别真伪、兼收并蓄、分类清晰。

四、调查研究与实地考察:是资料收集工作,调查研究主要方式:问卷调查、访问调查;实地调查有参与观察、直接观察、个案研究等方法。第一手资料是只有通过研究者的野外考察、实地观察、调查访问才能获得,第二手资料是一次文献加工整理并使之有序化的文献。实地考察可以加深对简介资料的认识,弥补其时效性缺陷,获得直观印象。

五、分析研究(数据初步分析与处理、建立分析模型、数据补充、分析结论可靠性评价、征求意见):整个研究工作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包括资料、数据分析,理论解释和假设检验,提出观点与结论等过程。课题分析需要重复收集资料——分析研究——再收集补充资料——再研究的过程。科研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科学理论。

六、研究总结、成果评审(研究报告、研究成果、技术路线、原始资料)

2、简述不同哲学方法论对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产生的影响。

一、经验主义方法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基本途径是通过调查,收集各地区的基础资料,进行整理、归纳,采用地理学的研究思路进行表述,进而解释各地区的差异,揭示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观察是重点,区域研究最为典型,强调综合和归纳的作用。

二、实证主义方法论:(1)发展了人文地理学的理论。(2)在空间科学的理论框架内更多的采用了演绎逻辑,即从某些一般性的规律出发,将其应用于特殊事件。(3)加强了人文地理学的科学化。

三、人本主义方法论:加强对人的研究,以人这个主体为出发点,重视人类行为的丰富意义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非经济成分。在历史地理学方面,人本主义地理学思考位于人类活动背后的动机。在文化地理学方面,重点是地方观念的研究,即人与地点之间的联系。在日常生活方面,研究主体的人和客体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四、结构主义方法论:(1)从结构的整体性去认识事物,这从地理学家强调研究区域的整体性和人地关系系统中可以看出。(2)试图超越地理因素寻求深层结构来解释地理现象。

3、人文地理学研究中,获取和搜集地理信息和资料有那些途经和方法。

一、地理社会调查:访问法、资料收集法、抽样法、专家系统法。 二、科技文献

1、地理科技文献:按种类分为各种书刊、资料、数据、文物、图表、非资料类或非印刷品类;按加工程度与使用程度分为原始性文献、工具性文献、再造性文献。

- 5 -

2、因特网信息资料库:

(1)与人文地理有关的虚拟地理图书馆 (2)相关综合性网上图书馆和论文数据库 (3)遥感图像和地图信息数据库

第四章

1、查阅《中国统计年鉴》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根据新中国成立以全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变化的数据,绘制中国人口转变过程图,并分析不同阶段的成因。

中国的人口转变过程

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人口转变可以划分为三个有突出特征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949~1957年,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出生率保持在高水平的情况下,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口再生产出现了第一次增长高峰。原因:新中国成立之后,国民经济迅速恢复与发展,带来了人口迅速增长。1950~1954年,人口出生率在短期内有所提高,在37?以上。此后有所下降,但都在30?以上。同时,随着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各种危害人民生命的急性传染病很快得到控制。在很短的时间内,人口死亡原因就由以传染病、寄生虫病为主,转为以心脏病、脑血管病、癌症为主,使得死亡率急剧降低。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人口死亡率从1949年的20?下降到1957年的10.80?。随着死亡率的迅速下降,中国人口的再生产类型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就完成了从“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且转变速度之快,世所罕见。

第二个阶段是从1958~1998年,这个阶段相继经历了一个人口发展非正常时期和两次增长高峰,突出特征是死亡率保持在低水平的情况下,出生率大幅度下降。由于政策方针失误和自然灾害影响,1958~1961年是中国人口发展非正常时期,人口再生产的自然演变过程被中断,死亡率异常上升,1960年达到25.43?,导致出现了人口负增长。此后,中国人口增长进入了第二次高峰期。1962~1965年是对被打断人口增长过程的补偿和恢复,从1966年开始,中国进入了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随着“文化大革命”结束和计划生育政策在70年代中期推行,人口出生率开始下降。但是,进入1980年以后,50年代和60年代两次人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相继进入婚育年龄,中国人口增长进入了第三次高峰期。除1984年外,1981~1990年的出生率均在20?以上,而死亡率一直保持在7?以下,自然增长率在15?左右波动。不过,与第二次人口增长高峰比较有显著降低的趋势。进入90年代之后,在死亡率保持低水平稳定的情况下,出生率不断下降,使得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到199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由70年代初的20?以上下降到10?以下。

第三个阶段是从1999年开始,中国人口再生产进入了“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人口增长阶段,这个阶段的显著特征是人口数量长期保持着低水平增长的状态。从趋势上看,由于人口逐步老龄化,人口死亡

- 6 -

率将略有提高。如果死亡率超过出生率,那么,人口数量甚至会出现负增长。按照联合国中位方案预测,在未来50年时间内,中国人口出生率保持缓慢下降趋势,死亡率保持缓慢上升趋势,大约在2030年前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基本接近,人口数量达到高峰。国家统计局和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预测结果基本相同。2030年之后,由于死亡率超过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值,人口绝对数量开始下降。

2、分析人口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即人口迁移)的成因,思考人口变动对一个地方未来发展的影响。

人口自然变动的成因: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变化,人口增长过程随着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外部政治环境、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而变化。

人口机械变动的的成因:分为两类,一类是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刺激因素,另一类是个人动机变化产生的因素。主要的原因是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生态环境因素。

人口变动的影响:利:政治方面,为国家国土防御提供充足的战略人口,以便更好地管理边远地区;经济发展方面,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科学文化技术方面,为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奠定基础。弊:给当地造成过大的人口压力并滋生很多问题;对迁出地意味着人才的流失。

3、根据中国人口分布的规律和成因,论证中国人口分布的合理性。

中国人口分布的规律和成因:

我国人口分布一般东部沿海地区多,西部内陆地区少,地理上主要以黑龙江漠河与云南腾冲连线为分界线,东南多,西北少,有由东南到西北方向随海高度的增加人口密度呈阶梯递减的趋势,而这种趋势还正在加强。

自然原因: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上东部以平原为主,有漫长的海岸线,西部以山地为主,西部地区大多为高原、荒漠,土地可垦殖率低,而且远离沿海,在经济的全球组织中处于边缘腹地的地位,所以西部地区人口承载力比中东部地区低得多。

社会经济原因:历史上,自宋朝以来,中国的经济重心逐渐由西部向东部转移,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良好的自然环境推动了经济发展,近代以来,东部地区便利的交通为其发展与交流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为东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东部良好的基础使东部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心,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口的流动,西部地区尽管人口密度比中东部低很多,但西部地区人口对环境的相对压力已经大于中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人口生理密度(以每公顷耕地面积计算的人口密度)已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人口经济密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所负担的人口)不仅高于中部地区,而且高于东部地区,比东部地区高出的幅度达50%以上。

中国人口分布的合理性:中国人口分布依然不均衡,突出的特点是在土地载体上的分布东密西疏,人口在土地和经济载体上呈现逆向分布。中国人口分布的这一稳定的宏观格局是由生态系统承载力的空间差异和经济空间组织的空间不均衡性决定的。目前,东部人口密集,但是人口承载状况还是比较合理的,而且还有相当的人口承载潜力,但是上海的人口规模太大,不仅仅对土地的压力很大,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其经济承载能力;中部人口规模大,西部人口稀疏,但对这两个经济地带现有经济状况而言,人口规模仍然是过大的,当务之急是要加快经济发展,从而舒缓人口对土地载体的压力。 4、民族对地理景观有什么影响?

衣:服饰受各民族聚居地的地理环境影响,如东北、内蒙古地区的民族,西北地区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西南和南方民族的服饰特点。

食:饮食文化的中西差异、国内的地区差异等等。

住:不同民居在建筑材料、建筑布局、建筑外形与内部特征上的迥异的风格。 民间文化:在物质、精神、礼仪等方面与别的民俗的差异以及和流行文化的不同。

第五章

1、结合农业发展的阶段,探讨农业和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并分析四大文明古国出现的必要条件。 农业和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

(一) 原始农业阶段:主要是迁移农业,“刀耕火种”对土地进行轮作,在环境可承载范围有积极作用,发展

- 7 -

农业、改善自身生活,科技获得一定发展。

(二) 传统农业阶段:属于自然经济,农具、技术改进,基本上靠人力,社会发展由于农民生活的贫困而缓慢

曲折。

(三) 现代农业阶段:农业生产出现巨大飞跃,进入商品农业阶段,农业社会化程度很高。现代农业的产品保

证了第二三产业的顺利进行。

四大文明古国出现的必要条件: 1.埃及

尼罗河的影响因素:1、水源主要来自上游热带雨林区(雨量大且均匀)。2、第二水源地埃塞俄比亚高原热带草原气候分旱、雨两季(雨季始于6月终于10月),雨季降雨使大量腐殖质进入河里,每年的定期的洪水带来丰富营养的淤泥,有利小麦种植。3、平水期满足小麦在11月播种,5月收获,无水灾且有充足灌溉水源。洪水期留下的富含营养的淤泥对小麦生长极为有利。(上述条件使小麦高产、为文明发展提供优越条件) 农业因素:埃及具有丰富的农业种植经验技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良好的对外防守环境:东有西奈荒漠,西有利比亚沙漠,北有大片河口沼泽,南有沙漠瀑布 便利的运输条件:河运发达,在尼罗河上,往北顺流而下,往南借北风逆流而上。 2.巴比伦

气候:地中海气候,冬季降雨。水源:位于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之间的新月形地带,河水冬季来自雨水,春季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水源充足。农业方面:秋种、夏收的小麦,生长期内有雨水、河水灌溉,产量较高。 3.印度

有利的气候水文条件: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夏季的西南季风的雨水补给。夏汛洪水给河流两岸带来富含营养的沉积物。 4.中国

地形上:黄土高原边缘地区,黄土土质疏松,含矿物质多,利于土地开垦、作物种植。

气候上:年降水量在600mm~650mm之间,气温7月平均26℃、2月平均-2℃,高温与雨季结合,利于作物生长。

2、结合某一农业景观,分析其形成的地理环境原因,理解农业景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比如梯田,是人们根据地理环境而建的。依水建水田。农业景观类型与地理环境要素密切相关,根据当地的日照、降雨、河流分布、干旱/湿润、平原或山区等条件因地制宜。这样能节省人力物力,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农业产出。

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以直接影响为主,有时候对农业的影响具有决定性。农业文明的发祥地大都在亚热带和暖温带大河流域冲积平原、三角洲和盆地。那里有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可以利用的河水、温暖的气候充足的日照等等是农业的自然基础。

天气和气候条件:天气和气候条件是影响农作物分布与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例如,今天日常生活所需要的饮料和果品中的茶、咖啡、香蕉、橘子、荔枝等都是热带和副热带的植物,它们对寒冷与霜冻非常敏感。

第六章

1、试述工业的发展和扩散过程。

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英国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中期。1、首先出现的纺织工业:1733年,凯伊发明飞梭(织布)。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1785年,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以棉纺织业中纺和织的连锁反应使棉纺织业普及了机器生产,“珍妮纺纱机”成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2、动力方面:1702年,纽卡门发明第一台用于煤矿抽水的原始蒸汽机。1769年,瓦特发明单动式蒸汽机,1784年发明联动式蒸汽机。蒸汽机的优点:使厂房脱离地理条件的严格限制,蒸汽机提供的动力易于控制。蒸汽机用于纺织业,促进了其发展,纺织业的发展增加了对纺织机械的需求,刺激了钢铁业的发展。3、钢铁工业:1709年,达比发明焦炭铁,其子发明水力鼓风机。1760年,斯米顿改进鼓风技术。钢铁产量大幅增加。4、采煤工业:钢铁工业的发展带动了采煤工业的兴起。煤炭在诸多领域取代了煤炭。煤炭运输导致对机械工业与运输工业的需求。5、运输业: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掀起建设运河的高潮。陆路方面1750年发现修硬质路面的办法,道路可全年通行。

- 8 -

1812年铁路机车采用有轮边车轮的办法。1821年,史蒂芬孙的蒸汽机车第一条铁路建成,后来逐渐掀起英国国内建设铁路的高潮。第一艘商用汽船由美国罗伯特·富尔顿建造,1833年,横越大西洋的航运开始使用汽船,海上帆船时代结束。6、机械工业:蒸汽机制造的不断革新,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7、化学工业:由纺织业最先带动,以化纤为原料的纺织厂选址常接近化工厂。8、食品工业:化工的发展又带动食品工业的发展,法国与1810年发明沸水灭菌法,1839年又发明马口铁罐头保存食物。后来又有氯化钙、沸水灭菌。这些都都带动了食品工业的发展。

工业生产的继续发展: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工业生产出现了第二次革命。动力方面:发电机和内燃机的发明。运输业:汽车、飞机等的发明。通信产业:电力与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电报、电话、广播的相继发明。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的新发展:转炉和平炉等新炼钢法的相继应用、合金钢的研制,石油燃料的提炼、人工合成化学制品的出现和应用。 工业生产的扩散:

1、向欧洲大陆的扩散:在欧洲大陆首先接受英国工业生产的是比利时。德国在国家统一后加快工业化步伐,一战前夕已经是欧洲大陆第一。19世纪中期以后,工业革命才在荷兰、意大利、俄国、瑞典等主要国家开始。 2、向北美的扩散:主要是美国,其工业化稍晚于西欧,但是,其发展速度快。

3、向其他地区的扩散:直到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工业生产才扩散到东欧、日本、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二战后,工业生产又开始向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扩散。

2、简述世界上主要工业地带的分布情况。

(一)北美工业带(位于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 1.新英格兰区(最古老、中心是波士顿为美国东北的硅谷) 2.中大西洋工业区(出版业最集中的地方、中心是纽约) 3.摩霍克河谷区(廉价电力促进炼铝业发展) 4.匹兹堡—伊利湖南岸区(最古老钢铁工业区) 5.大湖西岸工业区(运输网络中心)

6.圣劳伦斯河谷—安大略工业区(以汽车装配闻名) 7.东南工业区

8.海湾工业区(位于墨西哥湾北岸,以新奥尔良、休斯顿为中心) 9.佛罗里达中部工业区

10.西海岸工业区(以洛杉矶和圣迭戈为中心) (二)欧洲工业带(主要集中于西欧)

1.英国工业区(英格兰的中部、北部以及苏格兰的南部,生产场所集中在西海岸现向东南沿海转移) 2.莱茵—鲁尔工业区(鲁尔区,鹿特丹世界最大港口,煤铁资源丰富) 3.莱茵中部工业区(欧洲第二工业区,法兰克福是地理中心) 4.意大利北部工业区(“热香蕉”地带) (三)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带

1.中央工业区(俄罗斯首都及其附近地区)

2.伏尔加工业区(位于伏尔加河、卡马河沿岸,廉价水电供应、丰富油气田) 3.乌克兰工业区(位于顿涅茨煤田区,以钢铁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区) 4.乌拉尔工业区(世界上矿种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

5.库兹涅茨克工业区(位于西伯利亚,铁矿煤田区,工业集中于新西伯利亚城) (四)日本工业带(出口导向,工业布局面向太平洋) 1.京滨工业区(东京及东京湾地区,鹿岛是工业最集中区) 2.阪神工业区(日本最大贸易港—大阪大阪、神户) 3.中京工业区(以名古屋港口为依托)

4.北九州工业区(原是钢铁与军火工业基地,现为综合性工业区) (五)其他国家的工业区

1.拉美工业区(巴西东南沿海、阿根廷东部、委内瑞拉西北部、墨西哥中部)

- 9 -

2.亚洲工业区(四小龙、中国大陆、印度、西亚) 3.非洲工业区(埃及、尼日尼亚、肯尼亚、南非) 4.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工业区(采矿业)

3、工业的发展对其他产业有什么意义。 (一)第三产业与工业

第三产业随着第二产业的制造业而发展起来的,是为了生产活动的持续进行。第三产业的空间分布与第一二产业的空间格局有紧密联系。商业、商品交换等参与产品流通、分配、交换的各环节,成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媒介,推动了第二产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第三产业部门都是为了保证第二产业生产和在生产活动持续进行而各自运转。

(二)第四产业与工业

第四产业即信息产业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反过来也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三)第五产业与工业

以精神文化生产方式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兴起是产业下游化的产物。

4、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在诸因素中重点考虑限制性条件) 1.自然条件:

地形条件:厂址的选择,较大面积平坦地形区利于安排生产活动。防御自然灾害,香港、日本劈山、填海造陆。 气候条件:棉纱厂需要车间的湿度 水文条件:供水排水问题 2.资源条件(限制性条件):加工后体积与重量大大减少而价格又低廉的原料:日本企业临海型利于进口原材料 加工后成品体积增大又不便运输的原料:瓶装物品就地销售 消耗能量多的工业:连铝厂靠近水电站

需新鲜原料的工业:牛奶加工冷藏技术的应用 3.能源条件:

能源类型:水电、火电、核电

能源输送:西气东输使东部方便的使用能源发展耗能工业 能源成本:核电的运营成本远高于火电 4.市场条件(限制性条件):成品体积增大的工业:塑料工业 产品要保鲜的工业:食品工业

对不生产主机只生产配件,或使用其他企业的副产品做原料的工厂,受主机厂与提供副产品做原料的工厂所在地的限制,如钢铁联合企业。

市场对港口城市的影响比较明显,如日本的临海型工业。 5.劳动力条件:

劳动力数量、劳动力价格、劳动力素质: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不同区位选择,发展中国家出现的外商投资,生产出口产品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6.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

三废排放、温室效应:各国关注减小工业发展、工业区位选择对不同范围环境的影响 7.区域协作和全球一体化:

沿海是跨区域协作的理想区位:北欧国家加入世贸后,工业布局向沿海转移

5、韦伯工业区位理论与克里斯泰勒工业区位理论有什么异同。 同:都涉及了工业区位理论的研究。

异:1、克氏的中心地理论以韦氏区位论的静态局部均衡理论为基础,韦氏从简单假设开始,假定一些相同的条件。

2、克氏将地理学的地域性与综合性特点同区位论相结合,形成较完善的市场区位论。韦氏抽象分析生产分配过

- 10 -

(二)基督教:基督教主要分布在北欧、北美洲和大洋州。基督教是影响最大、分布最广、人数也最多的宗教,信教者有10亿左右。

(三)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是世界第二大宗教,信徒5.87亿人,分布在70个国家,主要集中于西亚、北非、东非和南亚各国,中国西北部、东南亚。

(2)分别简述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的起源、发展、教派及其分布。 (一)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5世纪的古代印度

佛教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①公元前6世纪中叶到前4世纪中叶为佛教的初创时期,释迦牟尼创教并向弟子传承教说。②大约公元前4世纪中叶,佛教内部由于对教义和戒律产生分歧,分为许多教团,进入部派教时期。③公元1世纪前后,大乘教盛行,并分为中观学派与瑜迦学派,7世纪以后,一部分教派与婆罗门教结合形成宗教。④13世纪初,佛教在印度本土基本消失,19世纪稍有复兴。佛教分为北传佛教(大乘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小乘佛教)三种。

(二)基督教产生于1世纪上半叶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

基督教的发展:初期,基督教徒大多是平民或奴隶,对统治者极端仇恨,受到罗马帝国的迫害。后来社会中上层人士不断取得宗教的领导权,宗教主张逐渐由原来的反抗转变为对执政者的效忠顺服。大约公元4世纪被定位国教。公元4世纪末,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基督教分为天主教和东正教。 (三)伊斯兰教它产生于7世纪初的阿拉伯半岛,为麦加人穆罕默德所创立。

发展:伊斯兰教的扩张,早期由阿拉伯人,后由突厥人用武力扩张,还通过阿拉伯人的商业活动向外传播。从7世纪中期起,伊斯兰教通过经商、贸易等活动传入中国,曾先后在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兄弟民族中传播。在国内建有大量清真寺,传播伊斯兰文化。正统派称为“逊尼派”,反对派称为“什叶派”。 (3)分析地理环境对宗教的起源、传播及宗教习俗的影响。

原始宗教起源于人们对地理环境事象的恐惧(雷电、风雨、地震等)和崇拜(山、水、土地等)。世界主要宗教几乎都起源于西亚和南亚。西亚和南亚位于北纬10-40度,属干旱气候和季风气候区。这里大多数地区环境恶劣:沙漠、烈日、干旱等严酷的自然环境也促使人们产生幻想,寻求精神寄托,于是,上帝、真主等便应运而生。

(4)宗教礼仪、习俗与地理环境关系怎样?

宗教许多习俗、禁忌、教义与地理环境有关。

?如伊斯兰教主要经典《古兰经》有许多清规戒律,其中有不吃不洁之物、自死的禽兽牲畜血液等条文,与西亚天气炎热,食物易变质腐烂有关。

再如印度教、佛教、耆那教禁食牛肉,与南亚地区气候条件和人口激增有关。公元前2000年,印度人是吃牛肉的,后来人口多了,连续干旱使大量人畜死亡,灾后恢复和维持正常农业生产,保持一定量的役畜是必要的,于是佛教和耆那教先提出禁食牛肉,印度教为争取教徒也在教义中增加这一条文。 (5)导致宗教传播的因素有哪些?以佛教的传播过程阐述影响宗教传播的因素。

导致宗教传播一般有如下几种因素:1、移民; 2、传播: ①、交流与转教 ②、有组织的传教 3、领土竞争;

4、宗教在空间上的相互影响:相互之间的作用方式大致有下面几种:和平共处,竞争,排斥。

佛教的传教活动缺乏统一的组织,而往往是僧侣的个人努力。从佛教中汉传佛教这一支来看,传说中东汉初年白马驮经,到后来法显、玄奘等高僧的艰苦取经、译经、传经对推动佛教的传播作了重要贡献。 (6)民族宗教主要有那些?分析它们对地区或民族文化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1、犹太教:在犹太教中,负责执行教规、律法及主持宗教仪式者——拉比(老师);宗教活动中心——会堂。按教规,星期六为“安息日”,该日不工作,不举火煮饭,专门敬拜上帝。在饮食方面,水中无鳞无翅的动物不吃,地上爬的不吃。

2、印度教:印度教的主要教义仍沿袭婆罗门教的种性制度和因果轮回说。人们能按“法”生活,死后灵魂可以转生为高级种性,反之,则转为低级种性,现实不平等,是由前生注定而不能改变的。

3、道教:思想核心:以生为乐,重生恶死,追求长生不老的宗教。 4、儒教(孔教):他提出信奉上天,祖先崇拜,又带有宗教的内容和性质,具有宗教意义,所以儒教是一种特殊的宗教。

5、神道教:该宗教信仰多神,其中特别崇拜的是作为太阳神的皇祖神天照大神,并以它作为日本民族的祖神,把天皇作为太阳神的后裔在人间的代表。

(7)结合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与发展,分析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8)结合主要宗教景观的类型和特点讨论宗教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第十章

1. 如何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与评价?

旅游资源分类:参考《旅游地理学》p76

旅游资源评价:对旅游资源可以进行体验性评价、技术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其中体验性评价《旅游地理

- 16 -

学》P79,技术性评价《旅游地理学》87,综合性评价《旅游地理学》95 其中国内影响较大的一个评价方法为卢云亭提出的“三三六”评价体系:

即“三大价值、三大效益、六大开发条件”评价体系。

“三大价值”指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 “三大效益”指旅游资源开发之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六大开发条件”指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象地域组合条件、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客源市场、投资能力、施工难易程度等六个方面。 2.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有哪些? 《旅游地理学》P28

4.结合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谈谈你对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理解。

对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理解: 可持续旅游业主要包含三重含义: 1.满足需要。发展旅游业首先是通过适度利用环境资源,实现经济创收,满足东道社区的基本需要,改善东道居民生活水平,在此基础上,再满足旅游者(包括部分东道居民)对更高生活质量的渴望(如获取更多的度假机会),满足其发展与享乐等高层次需要。 2.环境限制。资源满足人类目前和未来需要的能力是有限的,这种限制体现在旅游业中就是旅游环境承载力,即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某地区环境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作用的阈值。它是旅游环境系统本身具有的自我调节功能的度量,而可持续旅游的首要标志是旅游开发与环境的协调,因此,作为旅游环境系统与旅游开发中间环节的环境承载力,应当成为判断旅游业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成为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空间范围由全球转向微尺度的“转换器”。由此可见,只有寻得承载力的一个最优值域并将旅游开发控制在这一范围之内,才能保证环境系统自我调节功能的正常发挥,进而实现可持续旅游。对于可再生资源(如动、植物),必须保证其利用(如生态旅游中的赏鸟,旅游纪念品的制作)与该资源的“可持续生产”一致,否则会使该物种濒临灭绝,例如,以植物为原材料的旅游纪念品不能超过该物种的“可持续生产”;对于不可再生资源,可持续旅游业与其它产业一样,强调资源的节约利用、再利用和再循环。 3.平等。其一是同代人之间的社会平等,可持续旅游发展必须重视东道社区对旅游者感受所作的贡献,东道居民有权参与本地旅游开发的有关决策,就其所期盼的社区类型出策献计,并分享发展旅游业所带来的收益。其二是不同代人之间的平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重视环境资源的非利用或“隐藏”价值.旅游业必采取“安全的最小标准”发展模式,加强资源管理,尽可能降低由环境的不可逆转性变化所导致的未来各代人拥有隐藏价值的损蚀风险,从而实现不同代人间的平等。因此,如何在为当代人创造收入和保护未来各代人的生财资产之间寻求中道,便成为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质性问题。 5.什么是旅游业?分析旅游开发对目的地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 旅游业:课本P293

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课本P310

6.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应如何建设?(可以某城市为例) 提示:要从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等方面答题,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资源开发、第三产业服务等?? 以下是武汉市的旅游资源

因为武汉的地理位置独到,方便全国各地的游人往来,旅游业又是“无烟产业”,符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更因为旅游业是内需经济,是武汉必须优先发展的经济型态。

城市旅游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这么几种:1、城市风光游;2、城市娱乐游;3、城市购物游;4、城市活动游;本文就从这四个方面结合武汉的实际,为武汉旅游的振兴出点主意。一、城市风光游。

武汉的城市风光应该说还是很有特点的,黄鹤楼,东湖,琴台,辛亥革命的相关遗址,龟蛇两山等等。武汉的湖泊、河流,原本是武汉的眼睛,因水的灵动而使城市鲜活。但城市建筑和规划却并没有因地制宜,结合湖泊、河流的特色构建环湖居住群落、环湖风景区。

因此,要让武汉的地质特点、人文历史景观鲜活起来,加强城市建筑与规划实在是必要。这里提几点建议。1、发挥湖泊、河流的特色。2、注重人文历史景观、地质特色的保护与再开发。

二、城市娱乐游。

- 17 -

武汉的水资源非常丰富,打造与水有关的娱乐项目在中部地区武汉应该是无人可敌。水上超级大乐园,加上合理的配套设施,包括食、住,东湖的重新定位或许会使它真正超越西湖,毕竟东湖真的比西湖大太多了。 三、城市购物游。

一批多功能、综合型的现代购物中心, 已纷纷落户江城,如武汉广场、中商广场、佳丽广场、亚贸广场、家乐福超市等,不少都定期举办各类商品展销及购物活动。每逢周末、假期来临,各大商家就会推出一系列令人不能不心动的促销活动。卓而不凡的品质与优雅的环境,令人留连忘返。

一、 形成城市型旅游目的地的条件

城市型旅游目的地概念的提出,是相对于乡野型旅游目的地而言.旅游城市是其典型代表。旅游城市不仅要具备一般城市的特点.而且要具有一定的旅游基本条件体现旅游功能。 1.具备一定数量和特色的旅游资源。成为旅游者活动中心

城市的形成一般都选择在背山、向水、小气候环境条件好、交通便利的地方,有一定数量的自然景物,再加上人类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过程中创建的历史的或现代的各类型建筑,或留下的丰富的文物古迹,或拥有的特色的现代风物,使城市具有发展旅游业的潜力。有很多旅游活动可以在城市中进行,如游览观光、娱乐、 学习、商贸、 会务、展览,形成较高品位的旅游产品,同时城市也是旅游活动较密集的区域,又自然成为旅游者的活动中心。

2.拥有较齐全的旅游设施.是区域旅游者接待中心

大部分城市都有较高水平的城市规划,各类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住宿、交通、通信、医疗、金融及生活供应等均比较便利,可为旅游者提供所需的各方面服务。这既表现为城市对旅游者的直接服务,又表现为城市对周围旅游景区的服务辐射;既表现为对旅游需求的供给,又表现为对周围其他旅游区、景区的旅游服务补充。而且城市往往是区域交通枢纽,成为旅游者集散地或中转站。 3. 旅游业在杜会经济发展中地位突出,能够形成旅游经济中心

旅游业在旅游城市的经济发展中是支柱产业,或重点产业。政府各部门在财政金融、招商引资、或龙头产业、或先导产业、市场促销、行业管理、资源开发、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和人才培训等方面对旅游业给予大力支持,并予以一定措施予以保障。

4 .拥有较高品质的旅游环境,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之地 城市一般拥有高度人口化的环境,作为旅游城市在人地协调发展方面应该是其他城市的典范。不仅城市硬环境如城市绿地率较高,大气、水体质量较好,污染低、噪音控制在国家规定的各项指标范围内,而且市民对外来文化具有较高的宽容性,热情友好,城市内部有先进的交通、通讯网络,还有饭店、惬馆、 旅行社、游乐设施等良 好的接待条件。具有较高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 福州旅游城市的个性 1 .历史悠久— 文化名城

福州市是闽越古都,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渊源长、底组深。从居民日常生活、风俗习惯、地方语言、建筑形式等各方面都可以感受到这个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都的深刻内涵。不仅有以全国最大坊巷建筑群一一三坊七巷为代表的民居建筑文化,以民族英雄林则徐为代表的 名人文化, 还有以近代马尾海战为代表的海军文化,以陈靖姑为特色的地方宗教与民俗文化以及以城区温泉旅游为代表的休闲文化。

福州历史文化底蕴深还体现在它的各种交融性,如体现闽越古风与中原文化融合的闽越文化;体现华夏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的华侨文化;体现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的商贸文化;以及由于榕台特殊地缘、史缘、文缘、血缘、语缘、俗缘、情缘、神缘和商缘关系而形成的榕台特殊文化。文化多元成了福州城市个性的第一大特征。

2 .生态优越— 海澳邹.

福州市是我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省会城市,森林覆盖率高达60.5% ,建城区达33.2%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70.4 平方米,是我国典型的自然生态示范区。

福州市属于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全年冬短夏长,温暖湿润,最冷月温度不低于1 0 C,最热月气温多在3 0 C -3 5 C。从温湿指数 (THI )来看,有9 个月的指数值在1 5 -2 7 之间,基本上全年适合旅游。良好的植被和气候条件为福州营造了较舒适的生态环境。同时,福州拥有多样化的构景元素,如广

- 18 -

阔的沙滩、清静的海水、山地直逼侮岸构成山海辉映、浑然一体的独特景观。平潭海蚀地貌有冠全国的美誉,堪称海滨邹鲁。

3 .温泉之都— 悠闲城市

福州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温泉之城,是全国三大温泉集中地之一。9 平方公里的都市核心区组藏了极为丰富的温泉资源。温泉带从最摘华的市中心区鱼贯而过,带内温泉又具有埋藏浅、水温高 ( 多在6 0 ℃左右) 、水质好、水量大、富含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优点。开发利用非常方便,这在中国大、中城市都是极为难得的。福州温泉开发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现在已形成温泉洗浴、医疗保健、温室栽培、水产养殖、地产开发等多种形式。在全国最早建立了完善的地热动态监测系统,最早成立了地热管理委员会。温泉文化

在福州有着坚实的根墓。福州人对温泉情有独钟。温泉福水给福州人带来无比清新和温暖,再配合福州可以品尝海鲜美食、闽菜大餐,欣赏闽剧、评话,观赏探寻寿山国石。福州完全可以打造现代 “ 福都” 、悠闲城市。

四、福州城市型旅游目的地建设与管理 1 .挖掘特色,构建旅游产品结构体系

旅游目的地的建设改造最重要的是如何把其特色充分挖掘出来。福州作为旅游目的地,它的个性就是它的特色,应该围绕 “ 古城、生态、温泉”的资源特色,打造 “ 享福之都”旅游品牌,构筑山海生态、历史名城、休闲娱乐的拳头产品,确定以古城名居游、名人文化游、宗教民俗游、文博展馆游、特殊工艺表演及购物游等品牌为辅助产品的结构体系。 2 .整合资源.打造旅游品牌

“ 品牌”一词来源于古娜威。意思是 “ 烙印”— 它表达了一个品牌首位的含义,即怎样让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从科学定义上讲,品牌已经演化为一个包括科学与艺术、商标与名称、包装与视觉、价格与价值、历史与现实、符号与实体、知名度与美誉度、忠诚度与信任度等等有形与无形资源的综合体。因此.品牌塑造除了注意整合资源,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之外,更多的是需要接待服务质量的获得和美誉度的提高。福州在塑造“ 享福之都”旅游品牌过程中应注意旅游硬环境的改造和软环境的提升以及服务设施、服务内容的完善等,从而创造出与旅游资源质量相匹配的旅游服务质最,使旅游者来到福州感受一种与众不同的玩得开心、住得舒适、吃得满意、购得惬意的享福体验,真正羡慕福州居民的福气。继而萌发下次再来的愿望。

3 .注重细节,体现旅游城市的整体形盘

旅游城市应是文化的城市,而文化的体现往往在细节上。福州市要树立“ 福都”整体形象。首先要善待历史遗存,弘扬城市个性,不但对文物要保护,对历史氛围也要保护。要尊重历史、文化的情怀,注重博物馆的建设,在这一点七福州市已开始建设福州市博物馆、福建省博物馆,并且都达到了一定的品位。此外,福州根据自己的城市文脉,至少还可以建 “ 名人博物馆” 、“ 陈靖姑宗教文化博物馆” ,还要注意历史性建筑物的恢复和重建,以及都市风光、购物场所甚至戏院、画廊等的建设。注重细节还应体现在个性化的服务上。福州市公交车近期推出 “ 导乘小姐”服务,就是向此目标迈进的一个行动 4 .面向世界.曹造国际化的旅游环境

福州市旅游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东亚太地区著名的城市型旅游目的地。城市型旅游目的地要突出文化。文化的国际化首先要以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为基础,用景观生态的设计观念规划城市。按照 “ 自然优先、整体设计、以人为本、地方特色”的原则,以情感化色彩设计建筑,让城市的每一座建筑都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使福州不仅适于居住,而且适于游览。第二,要设计一批符合城市历史文脉,老百姓喜闻乐见、外国人看得懂的城市雕塑国外旅游城市的雕塑不仅起到移步换景的作用,更是起到了体现本土文化的作用。福州市在这方面比较欠缺,现在南江滨公园建了个雕塑公园,但没有以体现本土文化为主题,而且集中分布不如散布于城市主街区和主干道旁。另外,许多市民反映看不懂雕塑所表达的意思,这就不尽如人意了。第二,在迈向国际化旅游城市的过程中,必须保护好老字号。福州老字号多,要以它作为保护地方传统和特色的载体,在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增加地方特色小吃、特色民居、旅游三轮车、土特产、地方民俗节庆、地方戏曲、曲艺等项目,通过地方化,促进城市的国际化和现代化。 5.突出重点, 建好城市游憩商务区和环城旅游休用度假带

城市游憩商务区是一个城市最具吸引力的一片街区,它集中了步行街、娱乐场所, 形成原产消费

- 19 -

和原创消费的商业、小饮食、各类文化体现 ( 文艺表演和街头杂耍) 。福州的城市游憩商务区还应建在五一路一五四路一带 规划以金鸡山温泉休闲广场为核心。城市游憩商务区应追求以人为本,以本土文化教育为特色,适当交融现代文化、外来文化。以繁取胜,形成城市旅游与城市生活集中性的亮点。

环城旅游休闲度假带也是一个城市旅游发展不可或缺的,它与城市游憩商务区之间是互补、烘托、依存的关系,是城市旅游发展空间上的延伸。福州环城旅游休闲度假带沿水体展开,构成 “ T ”字形两大地带。即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带和闽江生态休闲旅游带。从而福州将以更丰富的内涵展示福都的特色和魅力。 8.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的区别、联系与形成条件? 课本P297

9.如何处理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冲突?

1、实施可持续旅游发展战略。可持续旅游发展可以也应该成为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关系问题的衡量标准之一。

首先,在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该对旅游环境承载力、旅游开发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为和谐平衡的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可以避免对资源的过度利用,避免开发后“人满为患”对资源造成破坏;而旅游开发影响的研究则使我们对开发产生的影响有充分的认识,防患于未然,使旅游开发沿着健康轨道进行。因此,这应该是处理好旅游资源开发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步。

其次,努力开发和推广绿色旅游产品。狭义的绿色旅游产品指生态旅游产品,如森林旅游、海洋旅游等;广义的绿色旅游产品则指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旅游产品⑾。绿色旅游产品的开发本身就是以资源保护为前提和核心的。

再次,取之于资源用之于资源。开发旅游资源后的一部分旅游收益应该用于保护旅游资源,改善、美化资源环境。这既是保护资源的需要,又能进一步提高开发的效果,促进更大的发展,符合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原则。

2导入知识经济内涵。知识经济是一种以高新科技产业群为支柱,以信息产业为龙头,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新型经济。首先,实行资源开发和保护中的“科技兴旅”战略,包括实施科技手段,变盲目的、掠夺式的粗放型开发为集约化的开发,最大限度地减少开发过程中对资源造成的破坏。其次,保持并增加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很大程度上,资源开发和保护是以资源的文化内涵为中心的。文化内涵是科学处理资源开发和保护之辩证关系的一个重要依据。保持并尽可能地增加资源的文化含量也将成为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新的价值取向,是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方面。再次,培养熟悉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高素质旅游专门人才。资源开发和保护是从人的角度来界定的。高素质的旅游专门人才是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矛盾关系的人才基础。

3、正确处理好旅游发展中开发与保护的主次关系问题。首先,在旅游发展的起步阶段,应以开发为主,开发要一步到位。其次,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发展,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当开发条件不具备或不充分时,应主要突出旅游资源的保护。再次,旅游资源发展过程中,开发与保护应并重。旅游发展中应贯彻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以促进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4、政策引导,加强管理,综合发展。旅游资源开发保护和可持续旅游发展都是一个长期的复杂过程,需要政策支持、引导和适度的管理力度,以规范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10.以你的家乡所在的省为例,说明如何通过构建一个完整的旅游空间结构体系来促进其成为一个旅游目的地(绘制示意图)?P293

11.分别针对潜在旅游者和现实旅游者,设计旅游行为特征调查的市场调查表。

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研究思路为: 设定旅游行为的特征变量,利用抽样技术获得基础数据,抽取多次出游经历的样本群,采用统计分析手段,得到旅游喜好者旅游特征。问卷的设计围绕旅游行为来确定特征变量,通过探测性调查,确定信息渠道、出游目的、出游时间、出游次数、停留天数、旅游消费结构等作为特征变量,同时关注旅游者的人口学特征、出游意向等问题,比较全面地涵盖旅游者的基本情况、旅游者行为特征、影响出游的因素等诸多方面,为统计分析提供一个内容框架。

- 20 -

旅游喜好者的人口学特征:1、性别结构 2 、 年龄结构 3 、 职业分布 4 、学历结构 5 、收入结构

旅游喜好者的旅游行为特征:1 、旅游目的 2 、信息渠道 3 、出游方式 4、出游空问 5 、停留时问 6 、消费水平 7、景点偏好 8 、出游时间 9 、交通方式

第十一章(增补)

(1)如何理解政治地理过程?

政治地理过程十分复杂,概括地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扩散:1、迁移扩散 2、扩展扩散: (四)主权的变化 (三)政治分离 (二)政治整合

(2)简述国家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国家是最基本的政治地理单元,具有排他意义的空间利益实体,国家的管理者对国家有主权和统治权。 1、在政治学上:国家——是指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机构。 2、在政治地理学上:国家——一个具有保持内部稳定,不受外来控制和侵入(干涉)能力的独立主权政府领导下,占有一定领土的、有组织的政治地理单元。或者说国家是指一个拥有定居的国民、确定的领土、一定的政权组织和完全主权的政治区域。

国家的基本特征:1、拥有确定的领土 2、具有一定数量的定居人口 3、拥有被其国民需要和承认、行使诸如国家、外交等职能的政府 4、拥有主权 (3)简述领土形状的类型及其政治地理意义。

领土形状的类型:(1)坚实型(2)延伸型(3)狭长型(4)分离型:(5)穿孔型:(6)飞地型:

领土形状的政治意义:不同形状的领土,对国家的行政管理有着不同的影响。一个国家的领土越紧凑,在同样的条件下就会形成较大的内聚力。在理论上,国家的最合理形状是圆形或六边形,这两种形状使国家的交通线特别短。其中最为不利的是飞地型,长期脱离国家主体的飞地中的居民,会产生分离主义的情绪,如巴基斯坦就是由于飞地而造成国家不稳定的例子。巴基斯坦成立于1947年,领土包括东、西巴基斯坦,中间被印度隔开,相距约1600公里,西巴是首都所在地,占领土的大部分,而东巴占人口的大部分,西巴集聚大部分财富,东巴的资源被开发,而得到的却很少,两地居民的民族组成又差别较大,长期形成的不融合情绪,加上其他一些原因,使西巴无法控制其遥远的飞地,终于在1971年东巴独立为孟加拉国。 (4)影响国家权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一)领土空间:1、地理位置 2、领土面积

(二)自然资源 (三)人口资源 (四)经济水平 (五)军事力量 (六)科学技术 (七)国民士气 (八)政府的质量

(5)分析地理环境对国家主权的影响。

地理位置对国家权力要素的影响至少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海陆位置:A、从战略地位来看 B、安全战略谋划来看 ②交通地理位置;③政治地理位置

(6)如何分析一个国家权利的要素与综合实力?

(一)克莱因的综合国力方程

美国学者克莱因提出了一个定量估计分析国力的公式,即“国力方程”。

PP =(C+E+M)*(S+W) 式中:PP表示被确认的国力。 C表示基本实力,包括人口和领土。 E表示经济能力。 M表示军事能力,等于战略力量加常规军事力量。 S表示战略意图。 W表示贯彻国家战略的意志。克莱因认为,由5个主要要素构成了一国的国力,并通过对各要素评分的方式使其定量化。

(二)“综合三元要素”国力学派

日本综合研究所在总结前人综合国力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日本的实际,提出了测定各国综合国力的三元要素,即国际贡献能力,生存能力和强制能力。

1、国家贡献能力的构成要素如下:(1)基础实力:经济实力、金融实力和科技实力。(2)政策实力:财政实力、对外活动的积极性、在国陆军社会的活动能力。

2、生存能力的构成要素如下:地理、人口、资源、经济实力、防卫实力、国民意志、友好同盟关系。 3、强制能力的构成要素如下:军事实力、战略物质和技术、经济实力、外交能力。 (7)论述当代全球政治格局的形成过程,并阐述当代的全球政治格局对我国的影响。

(一)欧洲的殖民扩张:历时200年,商业时代的殖民主义

1、15-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的海上霸权控制范围:非洲沿海、印度洋诸岛、东南亚沿海、西印度群岛、墨西哥、中南美洲

2、英国、荷兰、法国参与殖民瓜分;3、1763年7年战争结束时的政治格局 (二)主权国家的产生与美洲殖民统治的崩溃 (三)帝国主义对世界的分割与控制

(四)当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1、第一阶段:美苏主导的两极对抗格局;2、第二阶段:一强多极的多极化格局

- 21 -

对两极格局第一个重要冲击就是新中国的崛起。

中国以其巨大的人口资源和军事实力,以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反对霸权主义的实际斗争,在世界舞台上发挥重要的作用,美苏先后都把争取中国作为一项重要政策。构成了美、苏、中政治大三角的一角。 (8)试评述地缘政治学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地缘政治模式。

(9)简述“冷战”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特点。

(一)以实力为基础的国家利益是全球政治格局形成演化的根本动因

国家间的政治地理关系实际上是空间利益关系,即地缘战略关系。决定地缘战略关系的是利益关系。 ? 国家利益:军事上的安全;政治上的权力;经济上的财富 ? 谋求手段:战争;威胁;贸易;外交

(二)国际关系核心行为决定着全球政治格局运作的性质 1、二战前全球格局中的核心行为。

标志:各国为实现核心目标而采取相对一致的对外手段和决定性因素。 2、二战后格局的核心行为——武装侵略;武力威胁 ? 帝国主义列强武力打开国门,强行占领,建立殖民地。 ? (70年代以前)冷战;对抗;威摄。 ? (今天)经济和技术,贸易、投资、外交

(10)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特征、形成原因及演变趋势分析。

第十二章

1、解释环境知觉、行为空间、地理物象。

环境知觉:人们在环境外观感觉的基础上对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和综合解释过程。

行为空间:人们活动的地域界限,它既包括人们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也包括人们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 地理物象: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映象)

2、分析人类日常活动行为空间的规律性。 从总体上看空间行为呈距离递减的规律性。 (一)、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

哈格斯坦德(瑞典)的时空棱柱体模式,利用时间、空间分析法研究人们通勤的行为空间范围。通常一个人的日常行为空间主要由居住地、工作地、交通手段和活动时间决定。通勤和通学的行为空间,就要受制于居住地点与行程速度两方面的因素。

棱柱体规模的大小反映个人生活、工作环境的状况,以及个人爱好、态度等多种限制因素。这些限制因素可以分成3种类型:一是能力限制因素。如个人身体状况,交通网络,用车机会等因素,限制着个人活动能力的发挥。二是共轭限制因素,指一些人与其他人对同一时间、地点的需要,如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学生在同时、同地才能进行。三是权威限制因素。如一些活动时间、地点,很大程度上是按领导的意愿来安排的。 (二)、购物活动的行为空间

主要与消费者自身的行为特征、商业环境、居住环境及社会环境四方面因素有关。

1、行为特征。购物行为从行为方式上可分为四种类型:马歇尔型——理智型、巴甫洛夫型——刺激反映型、弗洛伊德型——情绪型、维布雷宁型——从众与名望。

消费者的年龄、性别和性格不同,消费行为方式也有差异,从而造成购物行为空间的差异。

2、商业环境。商业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其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能否形成固定的购物行为空间取决于能否满足消费者购物的需求。一般消费者购物总是倾向于出行高级商业中心和距自己住宅最近的商业中心,购买价格

- 22 -

高的耐用消费品选择高级商业中心、购买日用消费品选择距住宅最近的商业中心。

3、居住地环境。居住地的远近与交通便利程度影响购物行为。居住地环境条件包括居住地的位置条件、交通条件、自然条件。在购物行为决策上消费者优先考虑在通勤地和沿交通线购物。优越的交通条件可使消费行为空间扩大,购物行为决策面拓宽。自然条件中的气候条件对消费者购物行为空间影响最大。

4、社会环境。不同的家庭阶段性、社会阶层、经济收入状况、职业、年龄层次、审美观念影响购物行为。消费者周围的社会群体、社会文化背景对其消费行为空间也有影响,社会群体的影响常会导致消费者行为表现为维布雷宁型。 (三)、交际与闲暇活动的行为空间

交际活动也是人类活动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非专职交际人员的交际活动只能在业余进行。普通的交际活动次数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少;亲属之间的交往则受距离的限制较少。时间较长、距离较远的交际活动大多又与旅游活动有关。

3、举例说明人类迁移活动的距离偏移和方向偏移。

1、迁移的距离偏移:人类的迁移行为具有距离偏移的规律性。美国的约翰·劳维研究过意大利与南斯拉夫邻近地区的迁移情况,并绘制出不同迁移类型的分布和距离的关系曲线图,表明迁移的空间行为,具有随着距离增加而衰减的规律,即迁移空间行为的距离偏移。 2、迁移的方向偏移:迁移活动也表现出方向偏移的规律性。迁移行为受迁移地点、迁移机会与环境效应等影响,迁移活动在某些方向可能比其他方向移动得更远,从而产生迁移空间行为的方向偏移。一般情况下,不同城镇之间的迁移有等级之分。大部分迁移流发生于大城市之间,或中小城镇移民流向大城市。

4、应用行为矩阵模型和报偿矩阵模型,分析一个具体的人文地理学问题。 行为矩阵模型

普雷德详细研究了行为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发展了美国史密斯的空间成本曲线和获利边际理论,认为许多工厂并非建立在最佳区位上,这与企业家个人掌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运用信息的能力有关。

普氏矩阵中,j 固定时,Bij 代表信息的数量与质量;i 固定时, Bij 代表运用信息的能力,不同决策者决策的结果处于矩阵中的不同位置。

普雷德行为矩阵模型

行为矩阵与工业区位选择(P369)

现实中最佳区位点是一个模糊概念,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利多少的边界。图中O1、O2、O3为最佳区位。以利润区的半径绕最佳点旋转形成圆形获利边界。因交通、人口等因素影响,获利边界会缩小、变形。区位选择在些范围内则有利可图。距最佳区位越远成本越高。成本越高对应决策者决策不当。图中共有13个企业,都不在最佳区位,而且有两个在边界利润之外,说明决策错误。利润越高,可能性是掌握信息多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强。区位上的点与矩阵中的点是相对应的,但没有量化关系。

- 23 -

报偿矩阵模型(P370)

美国艾萨德在《区域科学导论》著作中,继承和发展了韦伯、廖什等人的区位理论,对自然、经济、技术和社会行为等多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用专门章节论述了区位决策问题,建立了报偿矩阵模型。

报偿矩阵标作π,由报偿πij组成。i 代表行(i=A,B,C,D),j 代表列(j=Ⅰ,Ⅱ,Ⅲ,Ⅳ)。在报偿矩阵中,艾氏提出两种预计报偿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确定事态j出现的可能性αj(j=Ⅰ,Ⅱ,Ⅲ,Ⅳ)。

当0≤αj≤1,且

?aj=1?j=1时,则任何决策行为i (i=A,B,C,D)的报偿值为:?ajpij(j=?,?,?,?)

j第二种方法:

按大小顺序排列任一行中的报偿,即: πi(1)≥ πi(2) ≥πi(3)≥πi(4)

括号中的下标仅涉及报偿顺序,不涉及任何具体事态。

设β(1)为有关决策者的任何一行的最大报偿实现的可能性;

β(2)为第二大报偿实现的可能性;β(3)为第三大报偿实现的可能性;β(4)为最小报偿实现的可能性。于是,当0≤β(k)≤1,且

?4k=1b(k)=1时,则任何决策行为i 的报偿为:?b(k)pi(k)(k=1,2,3,4)

k实际上,可以把报偿矩阵中的决策行为设为n,事态设为m,这样决策行为数为i =1,2,3,4,?,n,事态数为j =1,2,3,4?,m。那么报偿矩阵则有 n 行和 m 列,以及n×m个元素,预计报偿值仍可由上述两个公式所确定。如果把报偿矩阵定义为A,则可表示为: A A 1A 2A 3· · · A mA 1a 11a 21a 31· · · a n1A 2a 12a 22a 32· · · a n2A 3a 13a 23a 33· · · a n3· · · · · · · · · · · · · · · A ma 1ma 2ma 3m· · · a n m 5、简要评述消费者行为空间模型。 (一)消费行为空间引力模型:

综合研究消费行为与商店区位、分布模式的变化及其影响。赖利提出零售引力法则,康维斯改进为断裂点理论。基本思想是商店对消费者的引力与其规模成正比,与商业中心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赖利等人的模型把消费者作为群体来研究,即认为消费者行为符合“经济人”概念,从经济的合理性研究消费者单目的的消费行为空间。但实际上消费者是“概率人”。

美国赫夫的概率引力模型存在问题:没有对影响消费者如何选择商业中心的其他因素作出判断;对计算距离和吸引力的参数考虑不够;模型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消费行为空间偏好模型:

研究了消费者行为的个性性质和动机。没有考虑特定的行业、商业中心,是一种消费者的区位选择的一般性模型。

(三)消费行为空间信息模型:

弥补消费行为空间偏好模型没有充分考虑消费者个人的行为活动,不能完全说明消费者的实际消费行为空间。

(四)消费行为空间学习模型:

- 24 -

购物是循环行为,随学习和认知而变化,前期购物行为的满意程度将影响后期购物行为,从而影响消费行为空间变化。在购物的学习和认知的过程中,涉及四个重要因子:商业空间的性质、个人行为的性质、在商业空间内个人对因素评价的变化、个人行为的随机波动。

以社会心理生理等需求能引起刺激力的思想为基础,该刺激力通过从消费者心理图谱中的商业街或商店中选出一个愿意光顾的商店而得到满足,对商业街或商店的确定和不确定的期望引起反馈从而影响消费行为空间。 (五)消费行为空间综合模型:

进一步提高模型的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预测某商业中心销售额的增长情况,预测其他竞争对手销售额的减少情况,预测在其他商业中心附近建立新的商业设施后所产生的影响。

第十三章

1、人口迅速增长对资源的压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主要体现在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方面。

1.土地资源退化:人为造成的土地退化主要由于过渡放牧、森林砍伐、不适当的农业利用造成的。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得坡耕地土壤具有低产性状,肥力下降。人类农业活动的加强和过度的垦殖使可耕地土壤侵蚀问题日趋严重。土地荒漠化改变了陆地表面的物理特征,破坏了地表辐射平衡,诱发气候和环境变化。

2.水资源短缺:世界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导致水资源短缺。“淡水贵如油”现象从中东沙漠和干旱的非洲大陆扩展至欧洲、拉丁美洲、亚洲。大量超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为解决淡水不足,采取的限量供水、提高水价使水的重复利用率提高。局部地区的淡水资源紧张影响地区经济发展、引起地区冲突。

3.生物资源破坏严重:人口爆炸、工业污染、滥垦滥伐、过渡放牧、工矿城镇发展以及气候变化、水土流失、病虫害等因素对动植物环境的极大破坏。世界森林的不断减少直接导致生物品种多样化的消失和物种的灭绝。

4.矿产资源消耗剧增:世界工业化速度的加快矿产资源的开采加速进行。含碳矿物燃料的使用所释放的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二氧化硫导致酸雨。

2、人口迅速增长所引起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导致环境问题产生的因素:一是人类无限制的追求更高生活标准的欲望,二是环境为人类提供的物质基础的能力是有限的,三是自然环境对废弃物的降解能力和恢复自身平衡发展的调节能力的有限性。

具体表现:

1.大城市的空气污染严重:世界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汽车的普及使排放的烟尘和有毒气体猛增。发展中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有较大幅度增加,发达国家人均排放量略降但总量未减。发达国家由于南北能源结构和消费方式不同故城市上空臭氧含量低。拉丁美洲由于工业废料增多等因素使其成为世界上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酸雨现象的普遍。

2.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工业燃料排放二氧化碳的增多,对森林的破坏使其对碳循环的制约作用减弱,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人为因素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一日间降落倾盆大雨的天气现象在取代每年降雨量持续地增多的气候模式。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一方面尽量节约或减少石化燃料的使用量,提高燃烧热效率,大力开发各种新能源改变能源结构。另一方面必须控制和制止乱砍滥伐森林,大力植树造林。

3. 臭氧层遭破坏:臭氧层遭到破坏将会导致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加,使人类皮肤癌发病率增高,免疫系统受到抑制,双目失明的患者增加,使作为海洋生物食物链基础和二氧化碳吸收物的浮游生物大量减少,使许多粮食大量减产,加速聚合物的降解。保护臭氧层最有效方法是尽快停止生产使用氟氯烷烃类化合物和甲基溴。

4. 水体污染加剧:河湖污染来自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降雨和冲刷将化肥、农药及其他污染物冲入河流和各种水体,空气降尘。陆地水污染使生产生活用水遭到破坏和减少,危及水生生物损害人类健康。海洋污染方面,工业排污的重金属元素、各种塑料制品、开采石油和油轮的溢漏和排污、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近海排放以及海湾倾斜垃圾。

3、简述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的背景。

- 25 -

1)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所产生的严重的环境问题。 2)20世纪中叶部分发展中国家因实行经济赶超战略使得出现环境问题。

3)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的提高及70年代对环境问题严重性的认识。4)20世纪70至80年代,一系列有关国际会议的召开和部分共识的达成。

4、简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及其具体的含义。

可持续发展概念最广泛的定义和核心思想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人类应享有以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并公平的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求取发展的权利必须实现。

可持续发展在上述核心思想的指导下的几层含义:1、可持续发展突出强调的是发展。2、可持续发展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互为因果。3、在环境保护方面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4、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5、加快环境保护新技术的研制和普及,并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原则

1.公平原则——当代人之间的公平、代际之间的公平、资源利用和环境利益的公平、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得到尊重。

2.持续性原则——发展必须在环境所容许的范围内进行,不得超出环境的承载能力。这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旨。

3.需求原则——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需求,而不是单纯的物质增长。这是与悲观论的本质区别。

4.和谐原则——一方面是发展与自然协调,包括采取适当的人口政策,节约使用资源,保护环境;另一方面是人与人之间在发展中的协调,治理环境和经济发展都要全球统一行动。 5.高效率原则——尽可能提高效率,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高效率发展。

6.质量升级原则——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实现资源消耗最小、环境污染最小、整体效益最好的经济增长,使原有环境更好,提高人类的生存环境水平。

5、简述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合与分的趋势。

(一)国家间的联合趋势,一些国家为实现其在竞争中的优势,自愿组织起来,形成不同的国家集团。 1.欧洲联盟2.东南亚国家联盟3.北美自由贸易区 (二)国际是内部的分离倾向

1.斯里兰卡的泰米尔猛虎组织2.西亚的库尔德人问题3.印度尼西亚的东帝汶问题4.英国的北爱尔兰问题5.西班牙的巴斯克问题6.加拿大的魁北克问题

6、在合与分的政治格局中人与地关系的焦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1.单一民族国家中优势民族与少数民族的矛盾,优势民族独立倾向与少数民族的分离倾向。 2.跨国界的民族的分与合以及土著民族与外来移民的矛盾。

3.在中等非民族国家或双民族国家中,居于第二位的民族对第一位民族的挑战与对峙。 4.多民族国家缺乏占优势的主体民族所产生的重重矛盾导致的不稳定因素。

7、简述文化全球化的表现形式和形成原因。 表现形式:

第一,全球文化的形成:客观事实。全球意识的形成与推广,资本主义文化利用其强势地位推广自己价值,成

为某种全人类的普遍价值,即全球价值。

第二,西方文化后殖民扩张:主观战略。推广西方价值观念的新形式:政治+文化、经济+文化、技术+文化。 第三,消费文化盛行的国际趋势:实际进程。文化全球化的主线是消费文化全球盛行,与之相关的两个特征是

文化的商品化和大众文化的勃兴。 形成原因:

第一,资本扩张:原动力。资本扩张的本性决定了文化全球化的必然趋势。

第二,后文化时代:资本主义文化的新发展。后现代主义为文化全球化扫清了思想意识领域 的障碍,为资本主

- 26 -

义文化扩张提供了更隐蔽的方式 第三,信息技术发展:可能性与现实性。

8、简述文化本土化的表现形式和局限性。 表现形式:

一、文化本土化有一种内趋性的取向。各民族国家面临一个全盘西化、失去本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危机,许多

民族国家通过文化本土化的思潮寻求自我文化认同,这些文化本土化运动包含着希望摆脱强势的文化殖民主义的文化侵略儿带来的认同危机,以重新确立民族的精神支柱,这种民族文化认同的走向是内趋的。 二、文化本土化有一种外扬的趋向。在各自的文化母体中寻求先进文化建设的资源,一些发展中国家希望通过

深入挖掘本土文化的文化资源,以构建一种超越西方工商文明的新型文化。

三、外来文化的包装与适应。文化本土化不仅是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手段,而且是以经济竞争完成文化竞争的双

赢途径。 局限性:

一、某些国家和地区单纯从本地利益出发只强调和维护本土文化,结果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环境破坏、资源短缺

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漠视与侵略,而这一切反过来不仅构成了对本土化的威胁,且构成了对整个人类文明的破坏。本土化主要以民族国家的形式存在,而民族国家导致极权主义、世界处于风险状态、贫富分化的两极世界,对和谐生活构成了威胁。

二、本土化运动可能隐藏着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本土化运动有可能以拒斥西方文化殖民和现代化弊端为

由,进而否定现代化文明,走向文化封闭主义、保守主义,最后拒绝参入现代化建设和全球化趋势。

9、论述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 1).经济发展对区域文化的作用: (一)、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对文化发展起支撑作用,决定着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二)、区域经济结构、类型、性质影响着区域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性质等。 2)区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 (一)、精神文化与经济发展,①区域文化观念有的具有经济价值,有的无。②文化表现形式上的差异会从多方面对经济产生影响。③文化内核也会给区域经济结构带来影响。 (二)、制度文化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依赖于市场对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而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需要一系列的制度文化基础。三、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文化本身能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成为区域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0、全球化时代的区域文化创新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①文化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改造过程,需要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再到观念的三个层面上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的长期改造过程,要注意彼此之间的相互协调。②文化积淀具有很强的继承性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文化创新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可利用部分。③文化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没有止境。

- 27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5j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