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教学大纲

更新时间:2023-05-20 10:1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流行病学教学大纲

流行病学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课程及教学说明

一、课程性质

流行病学是一门从群体水平研究疾病和健康的科学。随着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流行病学已广泛应用于医学各个领域,为医学科学研究开辟了一个独特的方法学领域,逐渐成为医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同时,流行病学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它不仅在传染病的防治策略和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病因不明的慢性病,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的病因研究与防治起着独特的作用。近年来,流行病学在卫生政策、卫生管理、卫生规划、社区卫生干预和评价方面发挥着显著的作用。

二、课程内容

流行病学课程内容包括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介绍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各论介绍流行病学在疾病防制中的应用,主要涉及当前对人群健康危害较大的传染病、慢性非传染病,例如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传染病、消化系统传染病、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以及伤害等。

三、教学目标

流行病学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流行病学的系统学习,使学员初步掌握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培养和树立流行病学的研究思维;初步具备利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和技术开展疾病和健康调查的能力;初步具备分析、解释流行病学及其它相关学科的数据资料的能力;初步具备利用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卫生政策、卫生管理、卫生规划和疾病防治的策略和措施的制定的能力。

四、教学方式

教学主要采取电视授课,网络在线辅导、教学基地辅导等方式,学员借助多种媒体以自学为主。教材在学员学习中为主媒体,电视和网络为辅媒体。

五、教学层次

学员在学习过程中,要求从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把握课程内容。

对于要了解的知识,学员主要通过机械记忆获得,一般不要求理解。在测试时,试题的内容和形式基本上与教科书一致,要求学员在大脑中能再现所学的知识。在心理过程中属于记忆层次。

对于需要熟悉的知识,学员主要通过理解获得,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运用,进而对新情况进行分析、判断、综合、归纳。在测试时,试题的形式与教科书有差异,要求学员利用所学的知识对新材料、新问题进行说明、叙述。在心理过程中属于思维层次。

对于需要掌握的知识,学员主要通过理解获得,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决策。在测试时,试题的内容和形式与教科书有差异,主要通过复杂的问题测试学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员利用所学的知识对复杂的材料、复杂的问题进行论述。在心理过程中属于思维层次。

在课程测试中,要求了解的内容约占10%、要求熟悉的内容约占60%、要求掌握的内容约占30%。

六、推荐阅读的书刊

1、书籍

(1)李立明主编. 流行病学. 第四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2)耿贯一主编. 流行病学. 第二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3)王天根主编.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4)曾光主编. 现代流行病学方法与应用. 北京:协和医科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

(5)谭红专主编. 现代流行病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流行病学教学大纲

2、期刊

(1)中华医学会主办.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双月刊. 北京. 中国标准刊号:ISSN0254-6450, CN11-2338/R

(2)中华医学会主办. 中华传染病学杂志. 季刊. 北京. 中国标准刊号:ISSN1000-6680, CN31-1365/R

(3)中华医学会主办.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双月刊. 北京. 中国标准刊号:ISSN0253-9624, CN11-2150/R

(4)天津市卫生局主办.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双月刊. 天津. 中国标准刊号:ISSN1004-6194, CN12-1149/R

(5)浙江省医学情报研究所主办.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与传染病学分册. 季刊. 杭州. 中国标准刊号:ISSN1000-4351, CN33-1125/R

第二部分 学时分配

本课程4学分,72学时。具体学时安排见下表

章节 内容 授课时数 自学时数 总学时数

一 绪论 1 1 2

二 疾病分布 2 3 5

三 病因与病因推断 1 2 3

四 描述性研究(一) 1.5 2.5 4

四 描述性研究(二) 1.5 2.5 4

五 病例对照研究(一) 2 4 6

五 病例对照研究(二) 2 4 6

六 队列研究 2 4 6

七 实验研究 2 4 6

八 研究方法总结 1 2 3

九 预防策略与措施 1 2 3

十 传染病流行病学(一) 1 2 3

十 传染病流行病学(二) 1 2 3

十一 呼吸系统传染病 1 1 2

十二 感染性腹泻 1 1 2

十三 病毒性肝炎 1 1 2

十四 自然疫源性疾病 1 1 2

十五 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 1 1 2

十六 肿瘤流行病学 1 1 2

十七 糖尿病流行病学 1 1 2

十八 STD与AIDS流行病学 1 1 2

十九 伤害流行病学 1 1 2

合计 28 44 72

流行病学教学大纲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 流行病学概论

[教学内容]

1、流行病学简史

2、流行病学的定义

3、流行病学的特征

4、流行病学的应用

5、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教学要求]

了解:流行病学简史;流行病学的应用;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熟悉:流行病学的定义和特征。

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

[教学内容]

1、疾病频率测量

2、疾病流行强度

3、疾病分布形式

[教学要求]

了解:续发率、感染率、生存率、地方性、外来性等概念。

熟悉:描述分布的常用测量指标(发病率、罹患率、患病率、死亡率、死亡专率、病死率)的意义、用途与计算方法;率的标准化的意义与计算方法;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常用语:爆发、散发、流行和大流行;疾病的三间分布的概念;描述疾病的人群分布与地区分布的主要内容;描述疾病的时间分布时所使用的短期波动、季节性、周期性、长期变异趋势的概念;遗民流行病学的概念。

掌握:疾病的人群、地区、时间综合分布的描述。

第三章 病因与病因推断

[教学内容]

1、病因的概念

2、病因推断技术

[教学要求]

了解:病因概念的发展;病因模型;疾病发生的多因性。

熟悉:病因的定义;统计学关联与因果关联;病因推断的原则。

掌握:流行病学探索病因的基本过程。

第三章 描述性研究

[教学内容]

1、现况研究

2、筛查

3、生态学研究

[教学要求]

流行病学教学大纲

了解:现况研究资料的分析步骤与方法;筛查方法的串联与并联的设计与计算。

熟悉:描述性研究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作用、特点与用途;现况研究的概念与用途;常用抽样方法的种类与特点;普查与抽样调查各自的优缺点;决定抽样调查样本大小的主要因素;筛检的定义和用途;偏倚的控制。

掌握:筛检方法真实性与可靠性评价的主要指标、计算方法与意义;筛查方法诊断水平的改变对灵敏度与特异度的影响,阳性与阴性预测值的概念、计算方法与影响因素。

第四章 病例对照研究

[教学内容]

1、基本原理

2、设计类型

3、研究的实施

4、资料的整理分析

5、偏倚及其控制

6、优缺点

[教学要求]

了解:病例对照研究样本的计算;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熟悉: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定义、特点、种类与用途;研究对象选择的方式与特点;匹配的目的、实施方法与应注意的问题;影响样本大小的主要因素;主要偏倚及其控制;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

掌握: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

第五章 队列研究

[教学内容]

1、基本原理

2、设计类型

3、研究的实施

4、资料的整理分析

5、偏倚及其控制

6、优缺点

[教学要求]

了解:样本大小的具体计算;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熟悉:队列研究的概念、特点、设计类型;研究对象的选择方法;影响样本大小的主要因素;资料收集的种类与方法;主要的偏倚及其控制;队列研究的优缺点。

掌握:资料统计分析方方法。

第六章 流行病学实验

[教学内容]

1、基本原理

2、设计类型

3、研究的实施

4、资料的整理分析

5、偏倚及其控制

6、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流行病学教学大纲

7、优缺点

[教学要求]

了解:实验研究方法的分类;样本大小的具体计算;研究对象具体的随机分组方法。

熟悉:流行病学实验的定义、原理、特征与用途;实验研究的应用条件;流行病学类实验研究的概念;研究应注意的问题;实验研究方法的主要优缺点。

掌握:研究设计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步骤。

第七章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总结

[教学内容]

1、研究方法的分类

2、研究方法的应用及其选择

3、流行病学研究工作的程序

[教学要求]

了解:流行病学研究工作的程序。

熟悉: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按研究设计与按工作任务进行分类的形式;各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以及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第八章 疾病的预防策略与措施

[教学内容]

1、预防疾病的策略与措施

2、疾病监测

[教学要求]

了解:疾病自然史与三级预防的关系。

熟悉:疾病预防策略与措施的概念,二者的关系;预防策略与措施的制订原则;确定某地区主要卫生问题的方法;初级卫生保健的概念;我国现阶段卫生工作的指导方针;疾病三级预防概念;健康促进的含义;疾病监测的概念与分类。

第九章 传染病流行病学

[教学内容]

1、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2、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3、计划免疫及其评价

[教学要求]

了解:各类疾病的免疫程序与内容,卫生监督的工作内容。

熟悉: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环节,社会因素及自然因素对流行过程的影响;潜伏期、传染期的流行病学意义;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及特点;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与降低的因素;疫源地的概念、范围与消灭的条件;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消毒的种类;我国法定传染病的数量与分类;计划免疫的概念;检疫的种类。

第十章 呼吸系统传染病

[教学内容]

1、流行性感冒

2、麻疹

流行病学教学大纲

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教学要求]

了解:流感病毒结构、分类与命名;流感病毒抗原漂移机理及流行株的起源;麻疹病原学特点,临床特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原学特性及流脑防治的主要措施;流脑监测、预报的意义及方法。

熟悉:流感病毒抗原变异的特点及与流行的关系,流感的流行特征与主要预防措施;疫苗时代麻疹的流行特征,当前麻疹的防治策略和措施。

第十一章 感染性腹泻

[教学内容]

1、概述

2、病原学

3、流行特征

4、防治措施

5、几种主要的感染性腹泻

[教学要求]

了解:腹泻病的国内外流行现况和病原学特点。

熟悉:常见腹泻病的流行过程三环节、流行特征以及防治原则。

第十二章 病毒性肝炎

[教学内容]

1、甲型肝炎

2、乙型肝炎

3、丙型肝炎

4、丁型肝炎

5、戊型肝炎

[教学要求]

了解:病原结构、易感动物。

熟悉:甲、乙、丙、丁、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与流行病学特征,异同点与相关性,以及对各类病毒性肝炎的预防与控制方法。

第十三章 自然疫源性疾病

[教学内容]

1、概述

2、肾综合征出血热

3、其他自然疫源性出血热

[教学要求]

了解:流行性乙型脑炎、森林脑炎、鼠疫、布鲁氏菌病、炭疽的病原体、传染源与宿主动物、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流行病学特征以及预防措施。

熟悉:人畜共患病的概念;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防治原则;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原体、传染源与宿主动物、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流行病学特征与预防措施。

第十四章 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教学大纲

1、概述

2、流行特征

3、危险因素

4、预防策略与措施

[教学要求]

熟悉:高血压、冠心病和脑卒中的三间分布特点,主要危险因素,防治策略与措施。

第十五章 恶性肿瘤流行病学

[教学内容]

1、概述

2、流行特征

3、危险因素

4、预防策略与措施

[教学要求]

了解: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

熟悉:主要恶性肿瘤的分布特征及流行趋势,研究方法,防治的策略与措施。

第十六章 糖尿病流行病学

[教学内容]

1、概述

2、流行特征

3、危险因素

4、预防策略与措施

[教学要求]

熟悉:糖尿病的分布特点,主要危险因素,防治策略与措施。

第十七章 性传播疾病及艾滋病流行病学

[教学内容]

1、概述

2、流行特征

3、流行因素

4、预防策略与措施

[教学要求]

了解:各类病原体的形态结构与理化特点。

熟悉:性传播疾病的概念、常见种类,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与流行病学特征;预防策略与措施;艾滋病传播途径、流行病学特征与防治措施。

第十八章 伤害流行病学

[教学内容]

1、概述

2、流行特征

3、危险因素

4、预防策略与措施

流行病学教学大纲

了解:研究伤害流行学的意义。

熟悉:伤害流行病学的概念、分类、测量指标、分布特征;上海发生的条件;预防策略与措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5e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