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开发公司小区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
更新时间:2024-01-16 08:1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第一章 总 论
1.1 预评价目的
建设项目的安全预评价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具体体现,是落实“三同时”要求的有效手段。
安全预评价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帮助安全设计与整体设计形成有机结合,为建设项目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为建设项目的总体安全设计提供基础,以利于提高建设项目本质安全程度,降低项目施工过程事故发生率。安全预评价能够使建设项目的安全隐患减少和安全风险降低,提高其安全生产水平。从整体经济上讲,保证了安全生产,也就增加了经济效益,从而能够真正实现安全、生产、经济同步增长。
此外,安全预评价能为建设单位安全管理的系统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提供条件,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监察、管理提供依据。 1.2 评价依据 1.2.1法律、法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年9月1日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5月1日实施); (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5年1月1施行); (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施行); (7)《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4月1日起施行); (8)《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
(9)《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5年09月13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3号);
(10)《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3年国务院第393号令)。 1.2.2 技术规范和标准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 年版);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
1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5)《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6)《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J57-2004);
(7)《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1993);
(8)《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1995); (10)《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1995);
(11)《工业与民用电力装臵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1983); (12)《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
(13)《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306-1985); (14)《安全标志》(GB2894-1996);
(15)《安全标志使用导则》(GB16179-1996); (16)《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1651-1989);
(17)《电缆防火措施设计和施工验收标准》(DLGJ139-1999); (18)《安全评价通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AQ8001-2007); (19)《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2-2007); (20)《住宅设计规范》(GB50368-2005); (21)《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DGJ32/J26-2006);
(22)《江苏省民用建筑热环境与节能设计标准》(DB32/478-2001)。 1.2.3有关技术文件
(1)《德丰园项目预审表》; (2)《德丰园建设项目预审表》;
(3)《德丰园建设项目设计资料》(重庆建筑设计院); (4)《德丰园配套设施建设项目设计资料》(重庆建筑设计院); (5)其它安全评价相关资料。 1.3 评价范围及内容
本安全预评价将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对芷江德丰园项目中的所有建筑作
2
为整体进行分析。重点包括以下两个内容:
(1)根据企业提供的本项目资料,重点分析本项目规划符合性、建筑与环境关系的相容性、建筑场地布臵的合理性;
(2)对本项目公共聚集场所的安全条件进行专项分析; (3)分析本项目施工过程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3
1.4 评价程序
本评价的工作程序如图1-1所示:
图1-1 评价工作程序图
4
第二章 项目概况
2.1 建设单位简介
湖南远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5月16日,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市政工程建设,建材销售等业务;具有三级房地产开发资质。
注册地址:怀化市迎丰中路福欣数码广场 法人代表:李生兵
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 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业务范围:房地产开发、市政工程建设,建材销售。 联系方式:0745-2153388 2.2 建设项目概况 2.2.1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1)项目名称:新建21万平方米园区配套住宅设施项目 (2)项目地址:
(3)建设单位/投资方:i湖南远邦房地产公司 (4)总投资额:49500万元 (5)建设性质:新建
项目一规划信息表
项目 总用地面积 总建筑面积 容积率 绿化率 建筑占地面积 车库 单位 m m - % m m2 222数值 89365 21217 2.2 30.8 28813 15964 三、基础设施建设 1 2 3 4 供电工程 供水工程 排污工程 道路、绿化工程 —— —— —— —— —— —— m2 5
2.3 公用工程 2.3.1 给排水
1、给水:项目给水包括营业用水、消防用水和住宅生活等。均由市政给水管统一供给,给水设计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l5-1998)中的规定进行估算。用水量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l5-1998)中的规定进行估算。消防给水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设计消防给水设施
2、排水
本项目配水对象主要为生活污水和雨水,采取雨水和污水分流排放的方式。雨水管沿工程内道路布臵,沿途设雨水口,收集屋面雨水和地面雨水,就近排入雨水管,进入城市雨水管网。生活废水、粪便污水排至室外化粪池进行预处理,然后进行二级生化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8)一级排放标准后排放。 2.3.2 供配电系统
1、项目用电均由XXX镇供电所供应,用电包括照明、普通家电等。配电方式采用单元供电方式,22OV接入。
2、计量方式:住宅计量为每户一表,采用集中计量方式。公共用电各单元作分别计量。 2.3.3 供热
项目均为普通民用建筑,不设集中供热和中央空调系统。 2.4 自然环境
2.4.1 地质、地貌及地震
芷江县属丘陵地区,丘陵山区约占总面积的78%左右,丘陵岗地一般海拔20~50m。总的地势是东南部高,西北低。丘陵地区大部为沙壤土及黄泥土,平原圩区为粘土及粘壤土。
本地区地层发育齐全,基底未出露,中侏罗纪岩浆活动,喷出盖在老地层上和侵入各系岩层中。第四纪全新统(Qn)现代沉积遍布全区。泥盆纪有少量分布,为紫红色砂砾岩、石英砾岩、石英岩,向上渐变为砂岩与黑色页岩的交替层,顶部砂质页岩含优质陶土层。该地区主要由下蜀组原生粉质粘土组成,厚度l0m左右。
6
地壳稳定,无晚近活动构造,地基土承载力为12~30t/m2,土地高程为7.5m~13m,总的地势为南高北低。 2.4.2 气象
项目所在地属于亚热带温湿气候,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水充沛,光照充足,主要气象气候特征见表2-5。
表2-5芷江县主要气候特征表
编号 项 目 年平均气温 l 气温 极端最高温度 极端最低温度 2 3 风速 气压 年平均风速 年平均气压 年平均相对湿度 4 空气湿度 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 最低月平均相对湿度 年平均降水量 5 降雨量 日最大降水量 小时最大降水量 6 积雪、冻土深度 最大积雪深度 冻土深度 年主导风向和频率 7 风向和频率 冬季主导风向和频率 夏季主导风向和频率 8 年平均日照 9 无霜期 数值及单位 15.5℃ 38℃ 14.2℃ 2.7m/s 101.6kPa 80% 85% 76% 1025.6mm 219.6mm 93.2mm 150mm 200mm NE 9% NE 12.0% SSE 16.0% 4117h 232天 2.4.3 水文
XXX县地跨石臼湖和秦淮河流域。境内主要河道有XXX河的三个分支一、二、三干河,以及天生桥河、晶桥河、云河支流、云鹤河支流,分属秦淮河及石臼湖两大水第,北归秦淮河,南入石臼湖。解放后河流经整治已成网络,条条河流相通,北可达XXX入长江,南可通石臼湖,抵达彼岸安徽省境内。
7
建设项目受纳水体为一干河。一干河,XXX河之分支,全长20.58km,平均流量56 m3/s、历史最高水位12.15m、河面宽40m左右、最窄处有5m、河水平均水深13.4m,洪峰流量达274 m3/s。一干河流向呈偏西北,自中山水库始,斜穿城郊乡后流向西南,经乌山、柘塘两乡,直泻石湫乡东北,至蔡家庄附近入XXX河。该水系属外秦淮河水系,水体的主要功能为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为Ⅳ类地表水。 2.5 社会环境 2.5.1社会环境
建设项目所在的XXX镇位于XXX县南部,全镇面积115平方公里,总人口4.78万人。距XXX57公里,距XXX禄口国际机场24公里,123省道、341省道、宁高高速贯穿全镇。镇内有胭脂河、石臼湖、天生桥、无想寺等风景区。区位优势明显。镇内有我县首家上市企业江苏云海集团等100多家企业。
XXX原始植被完好,自然环境优良,距XXX主城区仅42km,处在XXX主城发展的主轴线上。XXX南延东进发展战略的实施,独特的区位使XXX成为新的投资热点。XXX发展战略是充分显现在XXX城市发展中的吸纳、补充、服务、集散四大功能,实施“西接、北拓、东进、南延”战略,推动XXX经济形成城市发展圈、旅游度假圈、特色产业圈三大功能圈的产业布局,成为XXX新兴的制造业基地,形成XXX市南部区域中心和新兴的中等规模城市。XXX面积1048km2,人口41万。自然资源丰富。有2.7万公顷耕地,1.7万公顷水面,2.5万公顷山林。有金、铜、锗、锶、磷等19种矿产,锶储量居东南亚之首。旅游资源为XXX周边地区最佳之一。环城10km范围内分布着石臼湖、东屏湖、卧龙湖、无想山、东庐山、天生桥、傅家边科技园等十多处湖光山景和十里梅林、万亩梅园。建县1400多年的XXX,历史积淀深厚,人文景观丰富。有大批冶金、机械、电子、化工、纺织等行业的熟练工人,人才引进渠道通畅。
XXX产业颇具特色。工业上,有机电、化工、轻纺、食品、建材等传统产业,现重点发展医药、食品、冶金、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精密机械、精细化工等主导产业,形成了以长安汽车、联强不锈钢薄板、恒生制药、星银制药、八幸医药中间体、旺旺食品、喜之郎食品、华晶对甲酚和苯甲酸、云海镁合金、德昌磁性材料、富木服装、宝宏德服装、飞燕牌活塞环、电工牌日光灯、日升纺织、红焰牌碳酸锶等为代表的一
8
批特色产品。农业已形成青梅、黑莓、蓝梅、草莓、茶叶、有机食品、中药材、花卉苗木、波尔羊、獭兔、畜禽、特种水产等一批特色农业生产基地。XXX是著名的建筑之乡,年施工面积达150万平方米。
XXX金融中心、商贸中心、宾馆、娱乐设施齐全,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发达,XXX县高级中学、国家级职教中心,教育网络齐全,教学设施先进。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健全的医疗保险体系,图书馆、博物馆、文化中心等文化设施齐全,民风纯朴、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县城环境优美,是江苏省省级卫生城。
XXX历史悠久,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从白马镇回峰山神仙洞发现古人类、古脊椎动物化石的遗迹表明,我们的祖先一万多年前就已在此生息。这里有“小三峡”胭脂河的动人传说,有天生桥的险峻、陡峭,有当地“第一胜景”无想山秀美的自然风光;有琛岭神灯、臼湖渔歌、观峰耸翠、金井涌泉、龙潭烟雨、洞壁琴音、东庐叠献、芝山石燕等著名的“中山八景”。在XXX可以寻古探幽,饱览山川秀色;可以探险猎奇,欣赏自然界的鬼斧神工;可以到秦淮之源,领略源头人家淳朴的民俗风情;无想山森林公园,天生桥动物公园、东屏湖的国际度假村、屏湖山庄,将会让你陶醉在XXX的山水之间。 2.5.2 交通运输
XXX交通方便快捷,通往宁镇扬、沪浙皖的公路枢纽已形成快速通道,县域内现已有两条高速公路宁高高速公路,与XXX禄口国际机场路相连接;宁杭高速公路,由宁高高速公路XXX境内骆家边至XXX、溧阳交界处瓦屋山与杭州相连接;有三条省级公路老明公路、常溧公路、老宁高公路(按照一级公路的设计标准正在施工),有若干条县乡公路,1000km形成县内半小时交通圈,98个行政村村村通了水泥路,自然村通路率达85%,年底前将要开工的沿江高速公路(XXX至常熟段),这条条等级公路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XXX的区域优势,形成网络化交通的新格局。
9
第三章 项目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3.1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内容
危险因素分析,是对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失控的突发性能量转换环节进行辨识,并评估其危险等级。
有害因素分析,则是找出系统中可能产生持续性危害的物质根源,并评估其等级。 针对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2方面内容:
(1) 民用建筑火灾危险性分析; (2) 施工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3.2民用建筑使用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项目一中的1幢、2幢南邻金牛北路,其中一层临街建筑为营业性门面房,2-4层为普通住宅;项目二南邻XXX镇平山路,其中一层及二层东侧为营业性场所,二层西侧及三-五层为普通住宅;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项目一、项目二均属于普通多层建筑。
3.2.1商业建筑(公共聚积场所)火灾危险性分析
1、本项目火灾特点
本项目部分建筑用于办公或其它商业用途,属公共聚积场所,这类人员密度相对比较密集,多层建筑火灾具有火势蔓延快、疏散困难、烟雾大、扑救难度大的特点:
(1) 火势蔓延快
多层建筑的楼梯间、风道、电缆井、排气道等竖向井道,如果没有考虑防火分隔,或防火分隔措施处理不好,发生火灾时,好像一座座高耸的烟囱,形成火势迅速蔓延的途径。据测定,在火灾初期阶段,因空气对流在水平方向造成的烟气扩散速度为0.3m/s,在燃烧猛烈阶段,由于高温状态下的热对流而造成的水平方向烟气扩散速度为0.5-0.8m/s,烟气沿楼梯间或其它竖向管并扩散速度为3-4m/s。本项目(项目一、项目二)两幢建筑主体部分均不超过20m,也就是说一旦底层发生火灾,几秒钟内烟气
10
就能顺着垂直通道,从底层扩散到顶层,与此同时,火势也将很快蔓延扩大。
助长多层建筑火灾迅速蔓延的还有风力因素,据测定,风速随着当建筑物高度的增加而增大,由于风速增大,势必会加速火势的蔓延扩大,因而更加难以控制和扑灭,往往造成重大损失。
(2) 疏散困难
多层建筑的特点,一是层数多,垂直疏散距离长,疏散到地面需要较长的时间;二是人员集中,疏散时容易出现拥挤情况;三是发生火灾时的烟气和火势向上蔓延快,且易窜入楼梯间,增加了疏散的困难,甚至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3) 烟雾大
多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由于拔烟作用,延误扩散很快,烟雾在水平的扩散速度低于人行速度(烟雾水平扩散速度为0.3-0.8m/s,人行速度3m/s),而烟雾向上扩散速度远远超过人行速度(烟雾向上扩散速度为3-5m/s,人行向上速度0.5m/s),且火灾时,烟雾温度很高,可达600-700℃,可以点燃一般可燃物,因而火灾向上蔓延极快;烟气有毒,在烟气中能见度低,给人员疏散和消防扑救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火灾案例分析表明,被烟薰死的(包括被烟薰倒后烧死),占火灾死亡人数一半以上。
(4) 扑救难度大
多层建筑发生火灾时,消防队使用的灭火及救护设施不能达到很大高度,因此,扑救多层建筑火灾主要立足于室内消防给水设施。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扑救的难度很大。例如:热辐射强、烟雾浓、火势向上蔓延的速度快和途径多,消防队员难以堵截;又如当火势扩大,形成大面积火灾时,室内消防水量显然不足,需要利用消防车从室外进行补给,但消防水带耐压能力常常不能适应需要;本项目(项目一、项目二)属普通多层建筑,不设电梯,一旦顶楼起火,消防队员需“全副武装”的通过楼梯冲上高层,不仅体力消耗大和速度慢,还会与向下疏散的人流发生对撞而延误时机,不能及时到达起火层进行扑救,消防器材也不能随时得到补充,均将严重地影响扑救。
(5) 火险隐患多
多层建筑内部功能复杂,设备多,存在多种着火源和大量可燃物,如管理不善,
11
在事故或不慎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将会造成严重后果。例如本项目的商业场所多临街的门面房,这类场所一般为消防管理的盲区,而且部分场所还会用于存放民用危险化学品(如油漆店、喷雾杀虫剂、打火机等),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在用火、电气设施、货物堆放、消防器材配臵等方面的安全管理难于保证,存在较大的火灾的危险性。
2、本项目火灾原因分析 (1) 炊事
本项目的部分房间作为住宅使用,存在炊事用火的可能性,炊事用火引起的火灾主要是指在使用各种炉灶,烧饭、烧菜、油炸食品时引起的火灾,这类火灾主要是由于人麻痹大意引起的,如炒菜、炸食品起油锅时,人离开而使油锅加热时间太长,当温度超过油的自燃点,即起火燃烧。这类火灾发生在节假日的较多,尤其在春节期间。
(2) 吸烟
在日常生活中,因吸烟引起的火灾相当严重,烟头虽然是一个不大的热源,但它能引起许多物质的燃烧。烟头的表面温度为200-300℃,中心温度达700-800℃。一支香烟延烧时间为4-15min,如果剩下的烟头为烟长的1/4,则可延烧1-4min,一般可燃物质的燃点大多低于烟头的表面温度。如纸张为130℃,麻绒为150℃,布匹为200℃,松木为250℃。据在自然通风的条件下试验,烟头扔进深度为5cm的锯末中,经过75-90min的阴燃,便开始出现火焰;烟头扔进深度5-10cm的刨花中,有75%的机会,经过60-100分钟开始燃烧;把烟头放在甘蔗板上,60cm后燃烧面积扩展到直径15cm的范围,170min后,爆发出火焰燃烧。此外烟头的烟灰在弹落时,有一部分呈不规则的颗粒,带有火星,落在比较干燥、疏松的可燃物上,也会引起燃烧。
(3) 电器设备安装、使用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如电气设备及其安装不符合规格、绝缘不良、超负荷,可能发生电线短路。主要表现在电器设备的电动机(马达)超负荷运转或绝缘不良、短路发热起火;电气线路安装不牢或接头松动打火,引起周围可燃物着火;乱接乱拉电线或线路绝缘层老化、破损,导致电线短路,产生电火花起火;变压器线圈绝缘损坏或接头接触不良等造成短路或电阻过大发热起火;用过的电熨斗、电烙铁、电炉等没有切断电源起火;熔丝(保险丝)安装使用不合格,超负荷时失去保护作用或用其他金属丝替代保险丝引起火灾;使用大功率灯泡时靠近可燃物而着火等。
(4) 小孩玩火。不少火灾是由小孩玩火引起的。如小孩玩火柴、打火机,吸烟、
12
烧纸、在易燃物附近放鞭炮,不仅容易引起火灾,还容易造成伤亡事故。 3.2.2 其他危险有害因素
1、触电
本项目(项目一、项目二)的公共聚集场所(特别是人员密集的场所)的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若安装操作不当,保养不善,接地、接零损坏或失效等,将会引起电气设备绝缘、防爆性能降低或保护失效,有可能造成漏电,引起触电事故或电气伤害。
在电气设施的日常维修作业中若不严格按照设备作业的安全规定执行,易造成触电事故。
2、高处坠落
本项目(项目一、项目二)建成后发生高处坠落的可能性比较小,但不能排除高层住户、业主在临窗作业时发生的意外坠楼事故,例如,部分作为商业用途的房间(特别是临街房间),住户会在建筑外设臵横幅广告和标语,未经培训的普通人员在从事这些作业时一般没有自我防护的意识,基本不会采取保护措施,有发生高处坠落的危险性。此外在这些场所还存在烫伤、机械伤害、噪声危害等危险、有害因素。 3.3 施工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3.3.1 建筑施工的特点
1、工程建设最大的特点就是产品固定,这是它不同于其它行业的根本点,建筑产品是固定的,体积大、生产周期长。建筑物一旦施工完毕就固定了,生产活动都是围绕着建筑物、构筑物来进行的,有限的场地上集中了大量的人员、建筑材料、设备零部件和施工机具等,这样的情况可以持续几个月或一年,有的甚至需要七、八年,工程才能完成。
2、高处作业多,工人常年在室外操作。一幢建筑物从基础、主体结构到屋面工程、室外装修等,露天作业约占整个工程的70%.现在的建筑物一般都在7层以上,绝大部分工人都在十几米或几十米的高处从事露天作业。工作条件差,且受到气候条件多变的影响。
3、手工操作多,繁重的劳动消耗大量体力。建筑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传统行业之一,大多数工种需要手工操作。例如,一名砖瓦工,每天如果砌筑1000块砖,以每块砖重2.5kg计算,就要凭体力用两只手把约3吨重的砖一块块砌起来,弯腰两、三千次。还
13
有许多工种,如抹灰工、架子工、混凝土工、管工、木工等都在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近几年来,墙体材料有了改革,出现了大模、滑模、大板等施工工艺,但就全国来看绝大多数墙体仍然是使用粘土砖、水泥空心砖和小砌块砌筑。
4、现场变化大。每栋建筑物从基础、主体到装修,每道工序都不同,不安全因素也就不同,即使同一工序由于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不同,生产过程也不同。而随着工程进度的推进,施工现场的施工状况和不安全因素也随之变化。为了完成施工任务,要采取很多临时性措施。
5、现代建筑物发展的趋势由低层向高层发展,施工现场由较为宽阔的场地向狭窄的场地变化。施工现场的吊装工作量增多,垂直运输的办法也多了,多采用龙门架(或#字架)、高大旋转塔吊等。随着流水施工技术和网络施工技术的运用,交叉作业也随之大量增加,木工机械如电平刨、电锯普遍使用。因施工条件变化,伤亡类别增多。过去是如“钉子扎脚”等小事故较多,现在则是机械伤害、高处坠落、触电等事故较多。
建筑施工复杂,加上流动分散、工期不固定,比较容易形成临时观念,不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存在侥幸心理,伤亡事故必然频繁发生。 3.3.2 建筑施工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从建筑施工的特点,可以看出建筑施工的不安全因素多存在于高处交叉作业、垂直运输、使用电气工具以及基础工程作业中。伤亡事故主要类别是: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这四类伤亡事故死亡人数,每年占因工死亡总数的70%~80%,其中高处坠落占35%左右,触电占18%~20%,物体打击占12%~15%,机械伤害占8%~10%,这四类事故被称之为建设施工中的四大伤害。近年来,由于高层建筑物的增多而不断增加地下室的设计,土方大开挖的工作量增多。于是,由于土方开挖时不按要求放坡或支护没有施工方案、支护不到位而造成土方坍塌的事故也逐渐增多,此外施工现场的火灾隐患也必须引起重视。本安全评价报告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对本项目施工过程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
1、高处坠落
所谓高处作业是指操作者,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根据这一规定,在建筑业中涉及到高处作业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高处坠落事故最易在建筑安装登高架设作业过程中与脚手架、吊篮处、使用梯子登高作
14
业时以及悬空高处作业时发生。其次在“四口五临边”处,轻型屋面处坠落,还有些坠落事故是在拆除工程时、和其它作业时发生。
采用系统安全工程的角度分析,建筑施工现场高处坠落事故可从人、物、方法、管理、环境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1) 人的不安全因素
① 作业者本身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癫痫病等防碍高处作业的疾病或生理缺陷;
② 作业者本身处于二重或三重临界日或情绪临界日。处于二重或三重临界日或情绪临界日,反应迟钝,懒于思考,动作失误增多,而导致事故发生;
③ 作业者生理或心理上过度疲劳,使之注意力分散,反应迟缓,动作失误,思维判断失误增多,导致事故发生;
④ 作业者习惯性违章行为,如酒后作业,乘吊篮上下,在无可靠防护措施的轻型屋面上行走;
⑤ 作业者对安全操作技术不掌握。如悬空作业时未系或未正确使用安全带,操作时弯腰、转身时不慎碰撞杆件等使身体失去平衡。走动时不慎踩空或脚底打滑;
⑥ 缺乏劳动危险性认识。表现为对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认识不足,思想上麻痹,在栏杆或脚手架上休息打闹,意识不到潜在的危险性。
(2) 物的不安全状态
① 脚手板漏铺或有探头板,或铺设不平衡;
② 材料有缺陷。如使用竹竿为青嫩、枯黄、黑斑、虫蛀以及裂纹贯通二节以上的毛竹:使用木杆为易腐蚀、易折裂以及枯节,虫眼的木料:钢管与扣件不符合要求;
③ 安全装臵失效或不齐全。如人字梯无防滑、防陷措施,无保险链;
④ 脚手架架设不规范。如未绑扎防护栏杆或防护栏杆损坏,操作层下面未铺设安全防护层;
⑤ 个人防护用品本身有缺陷。如使用三无产品或已老化的产品; ⑥ 材料堆放过多造成脚手架超载断裂;
⑦ 安全网损坏或间距过大,宽度不足或未设安全网;
⑧ “四口五临边”无防护设施或安全设施不牢固、已损坏未及时处理; ⑨ 屋面坡度超过25度,无防滑措施。 (3) 方法不当
15
① 行走或移动不小心,走动时踩空、脚底打滑或被拌倒、跌倒; ② 用力过猛,身体失去平衡; ③ 登高作业时未踩稳脚踏物。 (4) 管理的不到位
① 脚手架搭设方案指导性不强;
② 劳动组织不合理。如安排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等疾病或生理缺陷的人员进行高处作业;
③ 安全教育不到位。从事高空作业人员未经培训就上岗,对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认识不足;
④ 安全检查不仔细,流于形式,脚手架安装完毕后,未经验收或草率验收了事。在使用前未检查作业环境。
(5) 环境不适
① 在大风、大雨、大雪等恶劣天气从事露天高空作业; ② 在照明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从事夜间悬空作业。 2、物体打击
施工现场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有很多物体从上面落下来,击中下面或旁边的作业人员即产生物体打击事故。凡在施工现场作业的人,都有被击中的可能,特别是在一个垂直平面下的上下交叉作业,最容易发生物体击中事故。2002年8月24日上午,在上海某建筑公司总包、某建筑有限公司分包的某高层工地,分包单位外墙粉刷班为图操作方便,经班长同意后,拆除机房东侧外脚手架顶排朝下第四步围档密目网,搭设了操作小平台。在10时50分左右,粉刷工张某在取用粉刷材料时,觉得小平台上料口空档过大,就拿来了一块180×20×5cm的木板,准备放臵在小平台空档上。在放臵时,因木板后段绑着一根20#铁丝钩住了脚手架密目网,张某想用力甩掉铁丝的钩扎,不料用力太大而失手,木板从100m高度坠落,正好击中运送建筑垃圾至工地东北角建筑垃圾堆场途中的普工杨某脑部,经抢救无效死亡。
3、触电事故
电是施工现场各种作业的主要的动力来源,各种机械、工具、照明等主要依靠电来驱动,触电事故主要是设备、机械、工具等漏电、电线老化破皮、违章使用电气用具、对在施工现场周围的外电线路不采取防护措施等造成的。建筑施工工地条件比较恶劣,例如风吹、雨淋、日晒、水溅、沙尘等均是不利条件,加之工地上机动车辆的运
16
行和机械设备的应用,极易发生对 电气设备的撞击和振动,凡此种种均易导致电气故障的发生。
建筑施工工地的施工人员在工作时往往受雨淋、水溅,使皮肤潮湿,导致人体阻抗下降,并且这些人员中大多数为非电气人员,缺乏用电安全知识,同时,工地的供电线路又属临时性线路,大部分为架空或明敷线路,这些因素凑在一块则易造成电击事故。
对一般的建筑物来说,通常是在建筑物内实施了总等电位联结保护,以消除产生电击事故的危险隐患,而建筑施工工地则不同,它常常处于总等电位联结保护区以外,尤其是当工地实行由低压公用电网供电且又采用TN-C系统时,则产生电击危险隐患就更大了;当由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相线与大地短路时,其故障电流Id在中性点接地电阻Rb上产生的故障电压Uf=IdRb即沿PEN线和PE线传导。Uf值的大小取决于Rb的允许值。另外,在建筑物内因实施了总等电位联结,使设备的金属外壳、金属构件(或管道)等都处在同一故障电压Uf水平上,因而没有电位差,则无从产生电击危险因素,而施工工地上,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则带上了故障电压Uf,此时,当施工人员触及这些设备外壳时极易发生电击事故。
4、机械伤害
主要是垂直运输机械设备、吊装设备、各类桩机等;钢筋加工机械和拉直机、弯曲机等;电焊机、搅拌机、各种气瓶及手持电动工具等在使用中,因缺少防护和保险装臵对操作者造成的伤害。建筑机械一般分为9类:挖掘机械、起重机械、铲土运输机械、压实机械、路面机械、桩工机械、混凝土机械、钢筋加工机械和装修机械;建筑工地常用的中小型机械有混凝土搅拌机、砂浆搅拌机、卷扬机、机动翻斗车、蛙式打夯机、磨石机、混凝土振捣器等。
5、坍塌事故
主要是指在土方开挖中或深基坑施工中,造成土石方坍塌;拆除工程、在建工程及临时设施等的部分或整体坍塌。尤其是在地下水位较高或大土方开挖遇降大雨时更容易发生塌方。坍塌事故的直接原因一般是工程质量原因造成的,间接原因有设计缺陷、偷工减料、安全和质量责任制不落实等原因。
建筑物的坍塌事故有以下3种分类
(1) 整体坍塌,如1995年12月8日中午12时40分,某省某市庐山路与翠湖路转角处的市棉麻公司一座即将交付使用的7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综合大楼突然,造成17人死亡,5人重伤,5人轻伤;
17
(2) 基础施工中,毗邻建筑无保护措施,造成毗邻建筑坍塌,如2002年7月5日9时,某市的审计局办公楼西侧墙被邻近一工地土方施工中挖塌,造成4间办公室被毁;
(3) 楼板塌落事故,如1999年8月2日2时40分,由某省林源建筑工程公司施工的迎宾小区7#楼工地6楼预制板塌落,砸穿5、4、3层预制板,将住在2楼的6名民工砸伤,其中1人重伤。
6、火灾
这里所指的火灾是指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火灾隐患,施工现场一旦发生火灾,不仅会烧毁未建成建筑物和其周围建筑物,而且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主要火灾隐患有:
(1) 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布局不合理
① 建筑物密集且耐火等级低。由于施工现场局限性强,人员多,现场内的办公室、员工休息室、职工宿舍、仓库等建筑相互毗邻或者成\一\字型排列,并且这些建筑大都为临时性,而且都是三、四级耐火等级简易结构的建筑物;还有一些职工宿舍与重要仓库和危险品库房相毗连,甚至临时建筑物相互间隔只是用三合板等材料简易隔开;也有的职工宿舍只有一个安全出口,一旦失火,势必造成严重后果。
② 易燃、可燃材料多,火灾蔓延速度快。一些建筑企业雇佣外来民工,吃住在工地,生活中使用的物品多数为可燃的,无形中大幅度增加了施工现场的火灾荷载,尤其是因施工需要,有的施工现场仍然采用木制等可燃性的脚手架和易燃材料的安全防护物,特别是装修现场既堆放有大量的可燃性装修材料,又存放有油漆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一旦发生火灾,势必造成猛烈燃烧,迅速蔓延。
③ 建筑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条件较差。一些建筑工地没有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随意堆放建筑材料,堵塞了消防车道,还有的在明火作业区堆放易燃、可燃材料,以及危险物品库房混用。
④ 有的建筑物未经消防部门审批,擅自施工,有的虽然经过消防审批但施工单位按着建设单位的意图擅自改变局部的平面设计,还有一些单位装修时遮挡消防设施,减少安全出口、疏散出口和疏散走道设计时净宽度和数量,从而留下了先天性火灾隐患。
(2) 现场管理混乱
18
① 用电量大、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施工现场机械化操作和用电量大幅度增加,违章安装电气设备、私拉乱接电气线路现象较为严重,也用的直接将配电装臵安装在可燃木制构件上。
② 普遍存在违章使用明火的现象。施工期间,经常使用电焊、气焊和用明火来熬沥青,进行电焊、气焊的工作人员无证上岗,操作时不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甚至在火灾危险场地没有事先办理动用明火审批手续,特别是一些改扩建以及建筑内部装饰装修工程,没有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甚至边营业边施工,不计后果。
③ 施工单位忽略烟头点火源管理。施工现场办公室;民工宿舍;建筑材料堆场;可燃、易燃物较多,并且雇佣的临时民工、外来人员吸烟的随意性强,一旦将烟头丢弃在火灾危险等地方,时间一长,极易造成火灾。
④ 忽视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管理。施工单位经常使用氧气、乙炔;同时民工食堂大部分临时采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一旦使用管理方法不当,造成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泄漏,遇到明火,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火灾事故。
⑤ 忽视意外火灾。这种火灾是由于不能预见或忽视管理引起的,主要是管理不到位,发生人为放火案件火灾。
7、其他 (1) 粉尘
粉尘,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并能较长时间浮游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施工现场主要是含游离的二氧化硅粉尘、水泥尘(硅酸盐)、石棉屑、木屑尘、电焊烟尘、金属粉尘引起的粉尘;主要受危害的工种有砼搅拌司机、水泥上料工、材料试验工、石工、风钻工、炮工、出碴工、电(气)焊等工种。
粉尘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当吸入肺部生产性粉尘达到一定数量时,就会引起肺组织发生纤维化病变,使肺组织逐渐硬化,失去正常的呼吸功能,即尘肺病。纤维化程度与粉尘中游离的二氧化硅含量有关,当含量大于70%可引起矽肺,当小于10%可引起尘肺。通常情况接触矽尘5-10年后才发病,有的长达15-20年以上,也有生产条件极差,缺少防尘措施,1-2年就发病。矽肺是一种进行性疾病,一经发生,即使调离矽尘作业,仍可持续发展。常见初期症状是气短、胸闷、针刺样胸痛、咳嗽等。
(2) 生产性毒物
可使大气、水、土壤等环境因子受到污染,被人体接触或吸收,可引起急性或慢
19
性中毒。比如:铅、苯、二甲苯、聚氯乙烯、锰、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亚硝酸盐等。 苯中毒:苯又称香蕉水,是一种无色而具有特殊芳香味的易燃液体,建筑主要用于油漆、喷漆、环气树脂、冷沥青、粘接、塑料以及机件的浸洗等。
苯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
急性苯中毒:施工现场由于防护用品无效,极易发生苯侵入人体,它可积蓄于骨髓、脑、肝及脂肪组织内,造成中枢神经系统麻醉,神志丧失,血压降低,以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慢性苯中毒:造成神经衰弱症候群,损害造血机能,呈现再生障碍型贫血,严重发生白血病。
锰中毒:主要是焊工在焊接时发生锰烟尘,(焊条中含锰10%-50%),施工现场空气中锰的最高允许浓度为0.02mg/m3。工地简易焊接工棚,由于通风不良加之使用含锰量较高的假冒焊条,锰烟尘浓度高达4.43mg/m3,(超出标准221倍),极容易发生急性锰中毒及慢性锰中毒。
锰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
中毒后要损害人体的神经系统,导致神经衰弱症候群——头晕、头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震颤麻痹综合症;精神失常,不自主哭笑;肌张力改变等。
(3) 噪声:是建筑施工过程及构件加工过程中,存在的多种无规则的音调及杂乱声音。建筑施工现场主要的噪声来源于搅拌机、空压机、电动机、检振动棒、钢筋加工机械、木工加工机械等;施工现场要求控制在85分贝以内,但实际建筑施工现场噪声均超标,达到95-100分贝。
噪声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长期在强烈噪声环境中劳动,内耳器官会发生器质性病变,造成永久性听阈偏移,即慢性噪声性耳聋;同时,它能引起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恶心呕吐、神经性衰弱疾病及导致肠胃病和溃疡病发作。
(4) 振动
振动就是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沿直线或弧线经过某一中心位臵(或平衡位臵)的来回重复运动。振动病是长期接触强烈振动而引起的以肢端血管痉挛、上肢骨及关节骨质改变和周围神经末稍感觉障碍的职业疾病。在建筑施工现场中,振动是经常可以遇到的,常与噪声相结合而作用于人体,建筑施工中主要有:砼振动棒、凿岩机、蹦蹦车、风钻、打桩机、推土机、挖掘机等。
20
振动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
长期在振动环境中作业可造成手指麻木、胀痛、无力、双手震颤、手腕关节骨质变形,指端白指和坏死等。
小结:建筑施工过程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是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和坍塌,此外现场的职业危害因素也不容忽视。 3.4 周边环境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项目一周边环境分析 (1) 道路交通情况
项目一东邻XXX镇主干道——金牛北路,项目东、西两侧均为普通办公用房,北侧是华东电子管厂厂区和普通居民住宅,周边环境比较简单;金牛北路是连接XXX县城、XXX工业园的主要干道,车流量比较大,如果项目的出入口设臵位臵不当,出入口到路设计缺陷,有可能造成出入车辆视线障碍,容易引起交通事故;
(2) 周边工业场所
项目一北侧是华东电子管厂,虽然项目一与该厂的防火间距符合要求,但是电子管厂在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到部分危险化学品,其中可能有有毒有害物质,一旦发生泄漏会对本项目的住户和业主的安全造成影响。
2、项目二周边环境分析 (1) 道路交通情况
项目二南邻XXX镇平山路北侧,与项目一直线距离约500m,平山路日常车流量比较小,但是项目二东侧为XXX镇中学,在清晨学校上学、下午学校放学的时间段,学生流很大,如果项目二的出入口设臵不当,会在这些时段造成交通堵塞,如果驾驶不当,很有可能发生撞及学生和行人的交通事故;
(2) 周边工业场所
项目二北侧是XXX镇农具厂,该企业的危险程度较低,与本项目的安全距离符合国家标准,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噪声,根据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噪声的影响在采取措施后完全可以接受,基本不会对本项目安全产生影响;
(3) 其他
项目二西侧是XXX镇医院,可为本项目住户和业主就医看病提供方便,但是医
21
院在运营过程中会产生部分有害的废弃物,这类废弃物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或暴露于空气中,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给本项目住户和业主的生活带来一定影响。 3.5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小结
本项目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和坍塌,同时也还存在发生火灾的危险性,施工过程中的粉尘、噪声、振动等有害因素也不容忽视;本项目在建成使用后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是火灾。
22
第四章 评价单元的划分及评价步骤
4.1评价单元划分原则
评价单元是整个评价对象的相对独立部分。一是指布臵上的相对独立性,即与装臵的其它部分之间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二是指工艺上的同一性,即在一般情况下的一种工艺,通过将工艺联系紧密的装臵划分为同类型单元;三是针对采用同一类方法得出共同分析结果的目标;四是为了解决相类似问题。通过划分相对独立的评价单元,就可以对其不同危险特性分别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有利于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安全对策措施。从而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达到最大化地节省投资。 4.2本项目的评价单元划分
根据建设项目的总体情况,本项目评价单元划分如下:
(1) 将对选址、周边环境、场地设计资料的分析划分为一个评价单元,重点分析项目规划的符合性、周边环境的相容性和建筑场地布臵的合理性;
(2) 将本项目施工过程划分为一个评价单元,重点分析项目施工过程各作业场所及作业的危险性;
(3) 其他评价单元。 4.3 评价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安全评价方法是对系统的危险性、有害性进行分析、评价的工具。按是否运用数学方法评价危险性(量化危险性),可分为定性评价方法和定量评价方法。 4.3.1定性评价
定性评价是通过科学方法,找出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这些因素,从技术上、管理上,教育上提出对策措施,并加以控制,从而达到系统安全的目的。
定性方法主要有类比法、安全检查表、预先危险性分析(PHA)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EMEA)危险度评价法等。 4.3.2定量评价
根据检测、统计数据、标准资料、运用教学模型对系统的危险、有害性进行量化评价的一种方法。
23
定量方法主要有:道化学法(DOW)蒙德法(MONO)单元危险快速排序法等。 4.3.3综合评价
系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评价方法,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定量的综合评价。 4.3.4评价方法的选择
根据本项目的情况,结合对系统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采用如下的评价方法: (1) 安全检查表 (2)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3) 事故树分析法 (4) 事故案例分析 4.4评价步骤
首先对项目规划的符合性、周边环境的相容性和建筑场地布臵的合理性方面运用安全检查表的方式进行评价,其次通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的要求对项目进行系统的分析。
然后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可以对各个作业危险进行综合分析;再通过事故树分析法对施工过程的起重作业进行定量分析。
其次应用事故案例分析的方法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和坍塌事故进行分析。
最后,经过汇总和综合分析,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得出评价结论。
24
第五章 系统安全分析
5.1建设项目选址、周边环境、场地设计检查
表5-1 规划符合性检查表
检查情况及 序号 检查项目、内容 检查依据 评价结果 符合XXX市和XXX县《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2 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 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性质、社会经济、气候、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等地方特点和规划用地3 周围的环境条件,充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利用规划用地内有保留(GB 50180—93,2002 年版) 价值的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筑物与构筑物等,并将其纳入规划 适应居民的活动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4 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及管理要求,创造安全、(GB 50180—93,2002 年版) 卫生、方便、舒适和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 为老年人、残疾人的生《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条件 (GB 50180—93,2002 年版)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GB 50180—93,2002 年版) 备注 1 符合城市规划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 50180—93,2002 年版) 符合要求 5 符合要求 6 为商品化经营、社会化《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符合要求 25
检查情况及 序号 检查项目、内容 检查依据 评价结果 管理及分期实施创造条(GB 50180—93,2002 年版) 件 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环境三方面的综合效益 (GB 50180—93,2002 年版)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应综合考虑周边环境、路网结构、公建与住宅布8 局、群体组合、绿地系统及空间环境等的内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 50180—93,2002 年版) 备注 7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联系,构成一个完善的、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应方9 便居民生活,有利安全防卫和物业管理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应组织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10 应的公共活动中心,方便经营、使用和社会化服务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应合11 理组织人流、车流和车《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辆停放,创造安全、安(GB 50180—93,2002 年版) 静、方便的居住环境 符合要求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 50180—93,2002 年版)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 50180—93,2002 年版)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26
表5-2 建筑与环境关系检查表
检查情况及评价结果 序号 检查项目、内容 检查依据 备注 建筑基地应选择在无地1 质灾害或洪水淹没等危险的安全地段 建筑总体布局应结合当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 符合要求 地的自然与地理环境特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征,不应破坏自然生态(GB 50352—2005) 环境 建筑物周围应具有能获符合要求 3 得日照、天然采光、自然通风等的卫生条件 建筑物周围环境的空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 符合要求 4 气、土壤、水体等不应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构成对人体的危害,确(GB 50352—2005) 保卫生安全的环境 对建筑物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废气、废水符合要求 5 等废弃物应进行处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并应对噪声、眩光等进(GB 50352—2005) 行有效的控制,不应引起公害 建筑整体造型与色彩处理应与周围环境协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 符合要求 6 同时规划布局和建筑应体现地方特色,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 50180—93,2002 年版) 符合要求 7 建筑基地应做绿化、美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化环境设计,完善室外(GB 50352—2005) 符合要求 27
序号 检查项目、内容 环境设施 合理设臵公共服务设8 检查依据 检查情况及评价结果 备注 施,避免烟、气(味)、《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尘及嗓场对居民的污染(GB 50180—93,2002 年版) 和干扰 注重景观和空间的完整性,市政公用站点等宜《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 50180—93,2002 年版) 符合要求 9 与住宅或公建结合安排;供电、电讯、路灯等管线宜地下埋设 符合要求 10 便于寻访、识别和街道《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命名。 (GB 50180—93,2002 年版) 符合要求 华东电子管厂围墙与本项目最近距离项目一与西侧的华东电11 子管厂的防火间距符合要求。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m,该厂围墙内与(GB50016-2006);《工业企业本项目之间还有宽总平面设计规范》约16-25m的绿化(GB50187-1993) 带,与本项目之间的防火间距符合要求 项目一按照国家规范要求,在划定的土地红线退让防火12 项目一与周边其他设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间距,与南侧金牛的防火间距符合要求。 (GB50016-2006) 北路、北侧居民住宅、东西两侧普通办公房的防火间距均符合要求。 13 项目二与周边设施的防《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项目二按照国家规 建设单位需对华东电子管厂化学品设施队本项目的影响了解。 28
序号 检查项目、内容 火间距符合要求。 检查依据 检查情况及评价结果 备注 (GB50016-2006);《工业企业范要求,在划定的总平面设计规范》土地红线退让防火(GB50187-1993) 间距,北侧农具厂、西侧医院、东侧学校、南侧平山路的防火间距均符合要求。 表5-3 建筑场地布臵检查表
检查情况及评价结果 序号 检查项目、内容 检查依据 备注 1 建筑间距应符合防火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范要求 街区内的道路应考虑消防车的通行,其道路中心线间的距离不宜大于160.0m。当建筑物沿街 (GB 50352—2005) 符合要求 2 道部分的长度大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符合要求 150.0m 或总长度大于(GB50016-2006 ) 220.0m 时,应设臵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当确有困难时, 应设臵环形消防车道。 在穿过建筑物或进入建筑物内院的消防车道两《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侧,不应设臵影响消防车符合要求 (GB50016-2006 ) 通行或人员安全疏散的设施 在城市、居住区、工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符合要求 仓库等的规划和建筑设(GB50016-2006 ) 3 4 29
序号 检查项目、内容 计时,必须同时设计消防给水系统。城市、居住区应设市政消火栓。民用建筑、厂房(仓库)、储罐(区)、堆场应设室外消火栓。民用建筑、厂房(仓库)应设室内消火栓,并应符合本规范第8.3.1 条的规定。 建筑间距应满足建筑用5 房天然采光的要求,并应防止视线干扰 有日照要求的建筑应符合本标准第5.1.3条建6 检查依据 检查情况及评价结果 备注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 符合要求 筑日照标准的要求,并应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执行当地城市规划行政(GB 50352—2005) 主管部门制定的相应的建筑间距规定 对有地震等自然灾害地符合要求 7 区,建筑布局应符合有关安全标准的规定 建筑布局应使建筑基地内的人流、车流与物流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 符合要求 8 理分流,防止干扰,并有利于消防、停车和人员集散 建筑布局应根据地域气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 符合要求 9 候特征,防止和抵御寒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冷、暑热、疾风、暴雨、(GB 50352—2005) 积雪和沙尘等灾害侵袭,符合要求 30
序号 检查项目、内容 并应利用自然气流组织好通风,防止不良小气候产生 根据噪声源的位臵、方向和强度,应在建筑功能分检查依据 检查情况及评价结果 备注 10 区、道路布臵、建筑朝向、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距离以及地形、绿化和建(GB 50352—2005) 筑物的屏障作用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以防止或减少环境噪声 建筑物与各种污染源的符合要求 11 卫生距离,应符合有关卫生标准的规定 基地内应设道路与城市道路相连接,其连接处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 符合要求 12 车行路面应设限速设施,道路应能通达建筑物的安全出口 沿街建筑应设连通街道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 符合要求 13 和内院的人行通道(可利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用楼梯间),其间距不宜(GB 50352—2005) 大于80m 道路改变方向时,路边绿符合要求 14 化及建筑物不应影响行车有效视距 基地内设地下停车场时,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 符合要求 15 车辆出入口应设有效显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示标志;标志设臵高度不(GB 50352—2005) 应影响人、车通行 项目一、项目二不设地下停车场 不涉及 31
序号 检查项目、内容 检查依据 检查情况及评价结果 备注 16 基地内车流量较大时应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设人行道路 建筑基地道路单车道路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路不应小于7m;人行道路宽度不应小于1.50m;利用道路边设停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 (GB 50352—2005) 符合要求 17 车位时,不应影响有效通行宽度;车行道路改变方向时,应满足车辆最小转弯半径要求;消防车道路应按消防车最小转弯半径要求设臵 符合要求 32
5.2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 5.2.1作业危险评价内容
本节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可以对各个作业危险进行综合分析;尤其对产生重大人体伤害危险的进行重点分析和评价。 5.2.2评价方法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即格雷厄姆-金尼法),是一种针对作业人员处在职业危险环境中作业的半定量危险性评价方法。它是由美国K.J.Graham和G.F.Kinney提出的。其评价原则是:作业条件的危险性量化值(D)取决于三个因素,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2、作业人员暴露在危险作业环境的频繁程度(E);3、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C)。用简化公式来表示就是:
D=L×E×C
其中D值越大,作业的危险性就越大。作业条件的危险性D值的等级划分见表5-4所示:
表5-4 危险性等级划分表 危险性分值(D) ≥320 危险程度 ≥160~319 ≥70~159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20~69 比较危险,需要注意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极度危险, 高度危险,需不能继续作业 要整改 表 5-5 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取值
L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完全可以被预料到 6 相当可能 3 可能,但不经常 1 0.5 0.2 极不可能 0.1 实际上不可能 完全意外,可以设想,很少可能 很少可能 表 5-6 E-暴露于危险环境频繁程度取值 E值 暴露于危险环境频繁度 连续暴露 10 6 每天工作时间暴露 4 每周1~2次暴露 3 每月暴露1~2次 2 2~3个月一次暴露 1 每年几次或偶然暴露 0.5 暴露机会非常罕见
33
表 5-7 C-事故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取值
C值 事故造成后果的严重度 100 10人以上死亡 40 15 7 严重伤残,人数多 3 1 0.5 轻伤,无需救护 数人死亡 1人死亡 有重伤残 有伤残 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评价法是一种直观有效的作业安全评估方法,具体做法是由熟悉作业类比条件的专家根据实践经验,同时,参照有关法规和技术标准和规范对L、E、C进行限值范围确定,评价者依据现场实际情况赋值,并以此计算出危险性分值(D),再对照危险性等级划分表的限值范围来评价作业的危险性等级。 5.2.3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
表5-8 XXXXXXXXX建设项目(项目一、项目二)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表
序号 作业(环境) 挖掘机械操作 铲土运输机械操作 桩工机械操作 钢筋加工机械操作 混凝土搅拌机操作 建筑施工机1 械操作 砂浆搅拌机操作 卷扬机操作 机动翻斗车操作 蛙式打夯机操作 磨石机操作 混凝土振捣器操作 木工机械操作 水泵操作 垂直运输机2 械操作 塔式起重机操作 龙门架提升机操作 危险、有害因素 机械伤害、坍塌 车辆伤害 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噪音、触电、粉尘伤害 机械伤害、触电、噪音 机械伤害、触电 机械伤害、触电 车辆伤害 物体打击、触电 机械伤害、噪音、触电 机械伤害、噪音、触电 机械伤害 触电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L 1 1 1 3 1 1 1 1 1 3 1 3 1 1 1 E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C 7 7 7 3 3 3 7 3 7 3 3 3 7 7 7 D 危险等级 42 比较危险 42 比较危险 42 比较危险 54 比较危险 18 稍有危险 18 稍有危险 42 比较危险 18 稍有危险 42 比较危险 54 比较危险 18 稍有危险 54 比较危险 42 比较危险 42 比较危险 42 比较危险 34
外用电梯操作 脚手架搭设与拆除 临边作业 3 高处作业 洞口作业 悬空作业 交叉作业 架空线路敷设及维护 埋地线路敷设及维护 4 施工用电 手持电动工具使用 电焊、气焊和气割 砌筑砖墙 浇筑混凝土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 触电 触电 触电 触电、高温烫伤、灼伤 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 1 3 1 1 1 1 1 1 1 1 3 1 3 3 3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7 3 7 7 7 7 7 7 7 7 3 3 1 3 3 42 比较危险 54 比较危险 42 比较危险 42 比较危险 42 比较危险 42 比较危险 42 比较危险 42 比较危险 42 比较危险 42 比较危险 54 比较危险 18 比较危险 18 比较危险 54 比较危险 54 比较危险 墙面抹灰、装饰、粉刷 机械伤害、物体打击 5 其他 结构件安装 建筑材料搬运、传递 机械伤害、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机械伤害、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机械伤害、物场地清理 体打击
1 6 3 18 比较危险 5.2.4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小结
在选定本项目常见的31种作业中,比较危险的作业有27项,稍有危险的作业有4项。
5.3起重作业事故树分析
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起重作业较多,针对此情况,本评价采用事故树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可以对该系统深入认识,找出薄弱环节,并加以解决,避免事故发生。
35
起重机作业时吊物挤、撞、打击伤害 T 人躲闪不及 X 吊运失控 A2 A1 吊物旁有人 物体倒滑 B B3 碎断物飞出 B4 吊物摆动 B2 运行中失控 1 用吊物索具超有吊车操作技用吊物在吊歪位斜吊 进行撞限使用 进行拉术不熟进行撞 物旁击作业 断作业 练 击作业 工作 X9 X5 X6 X8 X7 X12 X13 危险区控制器制动器有人 吊物未吊物撞吊物放吊物码 放超失灵 放稳时击其他臵不平 失灵 高、不摘钩 物质 X10 X11 X14 稳 X4 X1 X2 X3 图5-3起重机作业时吊物挤撞打击伤害事故树分析图 36
1、起重机作业时吊物挤、撞、打击伤害之定性分析 (1)求最小割(径)集
根据事故树最小割(径)集最多个数的判别方法判定,图1所示事故树最小割集最多有33个,最小径集最多仅有3个。所以从最小径集入手分析较为方便。
该事故树的成功树如图5-4所示。 B1/ A1/ X15 /T/ A2/ X/5 X1 /B2/ B3/ B4/ X6 /X/10 X7 /X8 /X9 //X/11 X12 /X13 X14 /X2 /X3 /X4
图5-4 成功树图
/T′1= A′1+ A′2+ X′15= B′1 B′2 B′3 B′4+ X′12 X′13 X′14 X′15 =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X′9 X′10 X′11+ X′12 X′13 X′14 从而得出3个最小径集为:
P1= {X′2, X′3, X′4 ,X′5, X′6 ,X′7 ,X′8 ,X′9 ,X′10,X′
11}
P2= { X′12 ,X′13, X′14} P3= { X′15}
(2)结构重要度分析
因为X′1、 X′2、 X′3、 X′4 、X′5、 X′6 、X′7 、X′8 、X′9 、 X′10、X′11同在一个最小径集内:X′12 、X′13、 X′14同在一个最小径集中的事件,所以,ξ8-6判别结构重要度近似方法知:
X/15是单基本事件最小径集中的事件,其结构重要度最大。
ΙΦ(1)=ΙΦ(2)=ΙΦ(3)=ΙΦ(4)=ΙΦ(5)=ΙΦ(6)=ΙΦ(7)=ΙΦ(8)=ΙΦ(9)=ΙΦ(10)=Ι
Φ(11)
ΙΦ(12)=ΙΦ(13)=ΙΦ(14)
因此,只要判定ΙΦ(1),ΙΦ(2),ΙΦ(5)的大小即可。 求结构重要度系数: 根据公式(8-13),得到: ΙΦ(1)=1/211-1=1/210 ΙΦ(12)=1/23-1=1/22=1/4 所以,结构重要顺序为:
ΙΦ(15)>ΙΦ(12)=ΙΦ(13)=ΙΦ(14)>ΙΦ(1)=ΙΦ(2)=ΙΦ(3)=ΙΦ(4)=ΙΦ(5)=ΙΦ(6)=ΙΦ(7)=ΙΦ(8)=ΙΦ(9)=ΙΦ(10)=ΙΦ(11)
2、事故树小结
(1)从事故树逻辑关系看,有6个逻辑或门,1个逻辑与门,最小割集有33个,最小径集有3个,造成事故的途径很多,而控制事故的途径很少,说明系统危险性很大。
(2)从最小径集来看,首先,只要人躲闪不及(X/15)这个基本事件不发生,就可以保证无挤、撞、打击伤害事故发生。其次,只要在吊物旁工作(X/12)、其他人员通过(X/13)和未离开危险区(X/14)三个基本事件都不发生,也可保证无挤、撞、打击伤害事故发生。由此可知,人躲闪不及是最关键的基本事件,在吊物旁工作、其他人员通过和未离开危险区是较关键的基本事件。
(3)从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地来看,人躲闪不及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系数最大,在吊物旁工作,其他人员通过和未离开危险区三个事件的结构重要系数次之。
从上述分析看出,与实际情况完全一致。它明确提示我们:人躲闪不及基本事件对挤、撞、打击伤害顶上事件的发生存在着极为重要的关系,影响最大;吊物旁工作、
38
其它人员通过和未离开危险区三个基本事件对顶上事件的发生存在比较重要关系,影响较大;其余为一般基本事件,影响较小。
根据上述分析,对这类事故进行控制采取预防措施时,应首先从对顶上事件影响大的基本事件或包括含数目较少的基本事件的组合着手比较有效。即应首先控制人的行为。因人躲闪不及这个基本事件不易控制,所以应控制操作人员尽量在危险区以外工作,应尽量避免在吊车旁工作,应控制其它人员不通过危险区,从事起重挂钩的操作人员在吊物起吊前应迅速离开危险区。同时也要控制违章操作、违章指挥或较典型的事件,如物体倒塌,吊物摆动,用吊钩进行拉断作业,用吊物进行撞击作业。使控制器、制动器灵敏可靠,也能减少事故的发生。 5.4事故案例分析
建筑施工过程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有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和坍塌,本节针对这五类危险有害因素,列举典型的事故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1]:高处坠落事故案例分析
2004年9月11日8时20分左右,大连温州城建设工地,正在进行外墙装修的高处作业吊篮,突然坠地,砸死1人,2人摔伤。
1、事故详细经过: (1)事故背景
大连温州城由大连BNU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发公司)开发建设的。2004年7月5日大连YL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外装公司)与开发公司签订了承揽《温州城外装修工程》合同,同年6月开发公司将温州城室内F2、F3层等的内装修工程发包给了大连LY建筑设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内装公司)。同时百年城公司又与大连FH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监理公司)签定了工程监理合同。
(2)事故经过
2004年9月11日早晨,外装修公司大连温州城项目部施工队队长罗*平安排工人焦×、陈×、李×3人站在高处作业吊篮(电动爬架,以下简称吊篮)内进行外墙大理石干挂作业。8时20分左右,吊篮一侧的提升钢丝绳突然从固定的钢卡内“抽签”,造成吊篮倾斜坠地(坠落高度约7米),吊篮内的3名作业人员也随吊蓝一起坠地受伤;吊篮坠地的同时,在楼内进行室内装修的作业的内装公司瓦工娄*从楼内出来,
39
恰好路经吊篮下方,不慎被吊篮砸伤头部(没有戴安全帽),随后4人立即被送到大连友谊医院抢救和救治,娄*经抢救无效死亡。焦*、陈*轻伤留院治疗,李*经简单处臵后回到单位。
2、事故原因分析
经过调查组的现场勘查取证和询问有关人员,并依据大连理工大学工程机械研究所提交的《 温州城外装施工高空作业吊篮坠落事故技术分析报告》等,认定造成此起伤亡事故发生的原因是由于施工设备有缺陷、现场安全管理不善等造成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如下:
(1)直接原因
① 现场所使用的吊篮存在缺陷。外装公司在温州城施工现场所使用的吊篮存在没有按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因工作钢丝绳和安全钢丝绳端固定不牢,致使钢丝绳与绳卡夹脱扣(抽签),导致吊篮一端坠地。是造成作业人员伤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② 内装公司瓦工娄*安全意识不强,在从楼内出来时,没有观察门外上方是否有人在作业,贸然从有人在外墙上方进行干挂大理石作业的大门出去,又违章不戴安全帽。不慎被下坠的吊篮砸到头部受伤致死,是造成此起伤亡事故发生的另一直接原因。
(2)间接原因
① 外装公司对温州城外装修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不善。施工组织方案缺少吊篮使用的具体安全方案及操作规定,致使吊篮在使用时因承重钢丝绳的卡扣固定不牢,难以承载吊篮本身和吊篮上作业人员及理石板等的重量而“抽签”,导致吊篮一端坠地。在进行外墙吊蓝作业时,没有在地面设立防止其它作业人员进入危险区域的警戒措施,也没有指派专 人在现场进行监护。同时缺乏对作业现场的安全检查,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交底和专业技能培训不够等是造成此起死亡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也是造成此起死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② 监理公司违反《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14条“工程监理单位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的规定,没有认真履行工程监理的职责:在审查延铝公司施工方案时,发现对使用吊篮没有详细的方案和措施,虽然提出要其整改,但延铝公司没有拿出整改方案依然让其使用,特别是吊篮在使用中发
40
生故障后也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要求其整改,仍继续让其使用。同时对施工现场同时进行内、外装修存在交叉作业,可能发生人员伤亡事故的危险性认识不足,没有要求外装公司在进行外墙吊蓝作业时,必须在地面设立防止其它作业人员进入危险区域的警戒措施和指派专人在现场进行监护。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封堵吊篮下的通道。是造成此起死亡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也是造成此起死亡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③ 开发公司对多个施工单位在温州城进行室内外装饰装修存在交叉作业,可能发生人员伤亡事故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对施工现场缺乏组织与协调。致使外装公司在进行外墙吊蓝作业时,因地面没有设立防止其它作业人员进入危险区域的警戒措施,又没有采取封堵吊篮下通道的措施,导致吊篮坠地伤人致死,是造成此起死亡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④ 内装公司缺乏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不够,使作业人员违章不戴安全帽,又盲目进入危险区域被坠落的吊篮砸伤致死,也是造成此起死亡事故发生的另一间接原因。
3、预防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
(1)外装公司要从此起事故中吸取教训,按《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强化对外装修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完善吊篮安全使用方案及操作规定的制定,确保吊篮的安全使用。在进行外墙吊蓝作业时,必须在地面设立防止其它作业人员进入危险区域的警戒措施和指派专人在现场进行监护。同时必须做好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交底和专业技能培训。杜绝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2)监理公司必须按《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认真履行监理单位的职责,在工程实施监理过程中,要加强对温州城内外装饰装修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对施工现场存在安全事故隐患要及时发现和纠正,避免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3)开发公司要从此起事故吸取深刻教训,必须强化对温州城施工现场的组织与协调。提高对多个单位在进行室内外装饰装修存在交叉作业,可能发生人员伤亡事故的危险性的认识,加强对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杜绝事故的再次发生。
(4)内装公司也要从此起事故吸取深刻教训,强化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做好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特别是强化对从业人员对危险作业场所的知情权和紧急避险权的教育,杜绝此类现象的再次发生。
41
[案例2]:物体打击事故案例分析
2003年5月,辽宁省辽中县新建住宅楼工地上,发生了一起因塔倒致1人死亡、1人重伤的事故。
1、事故经过。
在一次施工工作会议上,某电力建设公司下属的安装工程处辅助工地主任骆某向供电班班长王某布臵了机械动力站电源线路架设任务。会后,骆主任和王班长一同来到施工现场,骆主任自行决定了架设方案,在乙炔站内用14号电源箱做引线,利用现场已装好的14号避雷针塔体架设三相四线到对面13号避雷针塔体上,然后,再引至机械站内作为动力电源。
当时,供电班长带领电工方某和徒工程某、赵某到施工现场。他们先将准备好的架线横担木用铁丝固定在14号避雷针塔体11.4米高的主筋上,然后开始挂线。接着,班长又同3人到对面13号避雷针塔安装横担木并架线。程某和赵某相继上了塔,赵某站在塔身南侧11.4米处,程某在塔身西侧8.75米处,分别拴好安全带。他们用同样的方法固定好横担木,并开始架线。16时47分,当架最后一根相线时,塔身底部1.3米高处突然变形扭曲,随之塔身向西南方向倾倒。班长在地面发现后急喊:“注意!闪开!”塔上两人没有反应过来,更来不及解脱安全带即随塔而坠地。塔身16.45米高以上一段首先落地,下部随后落地,砸在程某胸部,赵某被摔落在塔身外侧,臂部落地。16时50分,救护车将二人送到县人民医院抢救。程某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赵某受重伤。
2、事故原因。
(1)工地主任骆某只顾抢承包工程任务,图省事,擅自更改施工设计中临时施工电源布线图纸,改用避雷针塔架设动力电源线。这就违反了国家标准《电气装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不得在避雷针钩架上架设低压电线或通讯线”的规定,是典型的违章指挥和野蛮施工行为。
(2)在跨距68.5米的两避雷针塔之间架线,超过了低压架空线路一般正规杆、塔间档距。在架设三相四线动力线路时,对导线的自身重量和张力没有进行计算,因此因塔身承受不住外加电线的拉力而倾倒。
(3)在安装架线横担木时,没有考虑平衡位臵,而是固定在两个避雷针塔的主筋上。这样固定横担木,在挂电线时只有一根主筋在受力,因受力不平衡使塔身产生扭曲,最后塔身承受不住电线拉力而倾倒。
42
(4)在动力电源线路架设时,其杆、塔必须装有支撑设施,特别是对转角杆、塔和终端杆、塔,必须装设拉线。此次架设是利用两个独立的避雷针塔,就相当于两个终端杆、塔,都没有装设抗拉力的拉线。
[案例3]:机械伤害事故案例分析
1、事故简介 2003年3月20日,内蒙古包头市稀土高新开发区某厂房建设工程,发生一起起重伤害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重伤。
2、事故发生经过
内蒙古包头市稀土高新开发区某厂房工程的1~12线的基础及混凝土柱、吊车梁、电解槽工程,分别由2个冶金建筑企业施工。上部屋架及支撑系杆由某铝业公司制作完成,包钢某建筑公司以劳务清包的形式负责为该单位安装,双方并于2003年3月16日签定协议。协议规定安装用吊车、机具、材料等均由某铝业公司提供,合同期为8天。
20日8时包钢某建筑公司进入施工现场。由于铝业公司配备的16t吊车未能到位,甲方代表张某口头委托包钢某建筑公司代租16t吊车。上午10时,包钢某建筑公司施工现场负责人从包钢南桥租用个体户李某16t徐州产吊车进场。下午3时26分该吊车用起重臂付钩吊自制铁筐,筐内违章乘坐4名作业人员在15m高的柱头上进行操作平台及爬梯的搭设,当完成第二根柱子平台的搭设后,吊钩在降落过程中,约距地12m处突然发生小钩钩头脱落,导致自制铁筐及搭乘人员一同坠落,造成3人死亡,1人重伤。
3、事故原因分析 (1)技术方面
吊车存在严重缺陷,属于故障车辆。该设备未经检验,无“准用证”,其副钩压力轴承已经损坏,轴架和滚珠脱落。在此次吊装作业过程中,由于吊车副钩半圆卡块帽脱离半圆块,造成吊车副钩脱落,导致违章乘坐自制铁筐作业的人员伤亡,是此次事故的技术原因。
起重机械规程规定,严禁用起重机械吊人上下。该施工单位违章用铁筐载人,由起重机吊运,没有人进行纠正和制止。当机械发生故障时导致人身伤害事故。
43
(2)管理方面
某铝业公司违反建筑市场的管理规定,将工程项目肢解,并分包给多个企业(其中包括超资质范围施工),说明该单位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违法行为,造成施工过程混乱,缺少安全生产管理。
该工程的总包单位对分项分部工程进行分包后,对分包单位缺少监督和检查,对分包单位非法肢解工程,非法转包的情节失查,对分包单位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行为没有及时纠正和制止。依照《建筑法》中的有关规定,总包单位对此次事故应负重要管理责任。
同时,该工程的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也都应对施工管理不到位,缺少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承担相应的责任。
3、事故的预防对策
总包单位、分包单位及包钢某建筑公司应该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认真学习并严格贯彻执行《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依法加强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租用机械设备的审查和安全管理,杜绝不合格的设备设施进入施工现场。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施工单位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非法肢解、转包工程的行为。
4、案例分析
此次事故的根源是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不落实,导致施工现场负责人和作业人员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在该现场形成一种习惯,从而没有人认识到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是一种违法行为,也就得不到及时的制止和纠正。
出租单位应对出租的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测,出租时应出具检测证明文
44
件,租用单位使用前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验,不得违章使用。
有效控制建设工程伤亡事故,首先就要在制度措施上不断的健全和完善,其中的关键是贯彻落实。其次是有效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在这个方面的主要措施是如何强化安全生产的培训教育,并使之不流于形式。加大对违章行为的查处力度,也是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有效途径。
该工程中,包钢某建筑公司属超资质范围施工,确定的施工方案为违章操作方案,且在现场进行了违章指挥和冒险作业,竟然使用汽车起重机吊载人员施工作业,严重违反操作规程。
汽车起重机车主李某提供的吊车有严重缺陷,该设备未经检验,无“准用证”,操作人员无上岗证,违章操作。而施工现场总包单位、分包单位和非法转包的使用单位等多级管理层均未对该设备进行检查验收,导致不合格的设备违章载人施工。 总承包单位对分包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失控,缺少依法进行的监督和检查,在履行总包职责方面表现出极端的不负责任。
5、事故的结论与教训
这是一起具有严重违法情节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汽车起重机司机本人不具备特种作业资格,未经特种作业安全生产培训,无证上岗作业。在此次吊装作业过程中,严重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在施工现场使用吊车载人作业,导致重大伤亡事故,对此次事故应负直接责任,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汽车起重机车主本人不具备起重吊装特种作业的基本安全资格和条件,违法承揽起重吊装工程。该设备未经当地有关部门安全检验,且存在严重故障。非法租用不具备特种作业资格的人员操作汽车起重机。对此次事故应负主要责任,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包钢某建筑公司超范围违法承揽建筑施工工程,在施工现场违章租用未经当地有关部门安全检验,且存在严重故障的设备;违章指挥作业人员乘坐汽车起重机吊笼高处作业;该单位对此次事故应负重要责任,对有关责任者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某铝业公司非法肢解工程,非法将工程转包给超资质范围的单位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不进行监督管理,不进行安全检查,放任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该单位对此次事故应负主要管理责任。对有关责任者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5
[案例4]:触电事故案例分析 1、事故经过
2000年8月3日,江西省赣州市某商住楼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在作业中钢筋距高压线过近而产生电弧,致使11名民工触电被击倒在地,造成3人死亡,3人受伤。
赣州市某商住楼位于市滨江大道东段,建筑面积147000m2,8层框混结构,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共106根。该工程的土方开挖、安放孔桩钢筋笼及浇筑砼工程,由某建筑公司以包工不包料形式转包给何某个人之后,何某又转包给民工温某施工。
在该工地的上部距地面7m左右处,有一条10kV架空线路经东西方向穿过。2000年5月17日开始土方回填,至5月底完成土方回填时,架空线路距离地面净空只剩5、6m,期间施工单位曾多次要求建设单位尽快迁移,但始终未得以解决,而施工单位就一直违章在高压架空线下方不采取任何措施冒险作业。当2000年8月3日承包人温某正违章指挥12名民工,将6m长的钢筋笼放入桩孔时,由于顶部钢筋距高压线过近而产生电弧,11名民工被击倒在地,造成3人死亡,3人受伤的重大事故。
2、事故原因分析 (1)技术方面
由于高压线路的周围空间存在强电场,导致附近的导体成为带电体,因此电气规范规定禁止在高压架空线路下方作业,在一侧作业时应保持一定安全距离,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该施工现场桩孔钢筋笼长6m,上面高压线路距地面仅剩5措施下又不能保证安全距离,因此必然发生触电事故。
(2)管理方面
①建筑市场管理失控,私自转包,无资质承包,从而造成管理混乱,违章指挥导致发生事故。
②建设单位不重视施工环境的安全条件,高压架空线路下方不允许施工,然而建设单位未尽到职责办理线路迁移,从而发生触电事故也是重要原因。
3、事故结论与教训 (1)事故主要原因
本次事故是由于违法发包给无资质个人施工,致使现场管理混乱,违章指挥,在不具备安全条件下冒险施工导致的触电事故。
46
6m,在无任何防护
(2)事故性质
本次事故属责任事故。从建设单位违法发包,无资质个人承包,现场高压架空线不迁移就施工,违章指挥冒险作业等都是严重的不负责任,最终发生事故。
(3)主要责任
①个人承包人是现场违章指挥造成事故的直接责任者。
②建设单位和某建筑公司违反《建筑法》规定,不按程序发包和将工程发包给无资质的个人,造成现场混乱。建筑公司不加管理,建设单位不认真解决事故隐患都是这次事故的主要责任者,建设单位负责人和某建筑公司法人代表应负责任。
4、其他
高压架空线触电事故近年已有下降,本次事故完全由于冒险蛮干,指挥人员对工人生命不负责所造成。
由于高压线路一般无绝缘防护,其周围有强电场,当导体接近高压线路时即发生放电现象导致触电事故。《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规定,在架空线路下方禁止作业,在一侧作业时必须保证安全操作距离。当不能满足安全操作距离时,必须采取搭设屏护架或采取停电作业,严禁冒险作业。
该工程桩的钢筋笼长6m,而地面垫土后距高压架空线只有5
6m,在已经明显
的危险环境下,仍强令作业人员冒险作业。另外,建设单位的责任也不可推卸,明知架空线路危险,施工单位也一再催促,至到发生事故时供电部门仍未收到关于架空线路的迁移报告。
[案例5]:坍塌事故案例分析 1、事故经过
某市电视台演播中心工程由市电视台投资兴建,某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某建设监理公司对该工程进行监理。该工程在市招标办公室进行公开招投标,该市某建筑公司于某年1月13日中标,并于3月31日与市电视台签订了施工合同。该建筑公司组建了项目经理部,史某任项目经理,成某任项目副经理。4月1日工程开工,计划竣工日期为第二年7月31日。工地总人数250人,民工主要来自南方。
1月,该建筑公司工程师茅某编制了“上部结构施工组织设计”,并于当月30日经项目副经理成某和分公司副主任工程师赵某批准实施。
47
市电视台演播中心工程地下2层,地上18层,建筑面积34000㎡,采用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演播中心工程的大演播厅总高38m(其中地下8.70m,地上29.30m),面积为624㎡。7月开始搭设模板支撑系统支架,支架钢管、扣件总吨位约290t,钢管和扣件分别由甲方、市建工局材料供应处、某物资公司提供或租用。原计划9月底前完成屋面混凝土浇筑,预计10月25日下午4时完成混凝土浇筑。
在大演播厅舞台支撑系统支架搭设前,项目部在没有施工方案的情况下,按搭设顶部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方法,先后完成了3个演播厅、门厅和观众厅的搭设模板和浇筑混凝土施工。
7月22日开始搭设施工后时断时续。搭设时没有施工方案,没有图样,没有进行技术交底。由项目副经理成某决定支架立杆、纵横向水平杆的搭设尺寸按常规(即前5个厅的支架尺寸)进行搭设,由项目部施工员丁某在现场指挥搭设。
搭设开始约5天后,分公司副主任工程师赵某将“模板工程施工方案”交给丁某。丁某看到施工方案后,向项目副经理成某作了汇报,成答复还按以前的规格搭架子,到最后再加固。
模板支撑系统支架由该建筑公司的劳务公司组织进场的朱某工程队进行搭设(朱某是市标牌厂职工,以个人名义挂靠在该建筑公司劳务公司,6月进入施工工地从事脚手架搭设,事故发生时朱某工程队共17名民工,其中5人无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地上25~29m最上边一段由木工工长孙某负责指挥木工搭设。
10月15日完成搭设,支架总面积约624㎡,高度38m。搭设支架的全过程中,没有办理自检、互检、交接检、专职检手续,搭设完毕后未按规定进行整体验收。
10月17日开始进行模板安装,10月24日完成。23日木工工长孙某向项目副经理成某反映水平杆加固没有到位,成某即安排架子工加固支架。25日浇筑混凝土时仍有6名架子工在继续加固支架。
10月25日6时55分开始浇筑混凝土,8时多,项目部资料质量员姜某才补填混凝土浇捣令,并送监理公司总监韩某签字,韩某将日期签为24日。浇筑现场由项目部混凝土工长邢某负责指挥。该建筑公司的混凝土分公司负责为本工程供应混凝土,并为B区屋面浇筑C40混凝土,坍落度16~18㎝,用2台混凝土泵同时向上输送混凝土,输送高度约40m,泵管长度约60m×2。浇筑时,现场有混凝土工长1人,木工8人,架子工8人,钢筋工2人,混凝土工20人,以及电视台3名工作人员(为
48
拍摄现场资料)等。自10月25日6时55分开始至10时10分,输送机械设备一直运行正常。到事故发生时,输送至屋面的混凝土约139m3,重约342t,占原计划输送屋面混凝土总量的51%。
10时10分当浇筑混凝土由北向南单向推进,浇至主次梁交叉点区域时,该区域的1㎡理论钢管支撑杆数为6根,由于缺少水平连系杆,实际为3根立杆受力,又由于梁底模下木枋呈纵向布臵在支架水平钢管上,使梁下中间立杆的受力过大,个别立杆受荷最大达4t多,立杆底部无扫地杆,步距过大,达2.6m,立杆存在初弯曲等因素,加之输送混凝土管的冲击和振动等影响,使节点区域的中间单立杆首先失稳并随着带动相邻立杆失稳,引起支撑系统整体倒塌。屋顶模板上正在浇筑混凝土的工人纷纷随塌落的支架和模板坠落,部分工人被塌落的支架、模板和混凝土浆掩埋。
事故发生后,该项目经理部向有关部门紧急报告事故情况。闻讯赶到的领导、公安民警、武警战士和现场工人实施了紧急抢救工作,将伤者立即送至医院进行救治。事故造成正在现场施工的民工和电视台工作人员6人死亡,35人受伤,其中重伤11人,直接经济损失70.8万元。
2、事故原因分析(供参考) (1)直接原因
①模板支撑系统搭设不合理。纵横向水平连系杆及剪刀撑设臵严重不足,底部未设臵扫地杆,步距太大(超过2m),主次梁交叉区域单杆受荷过大,引起局部失稳;
②梁底模的木枋呈纵向布臵,导致大梁的主要荷载传至梁底中间排立杆,承载力不足,加剧了局部失稳;
③模板支撑系统与周围结构连结点不足,在浇筑混凝土时造成了顶部晃动,加快了支撑失稳的速度。
(2)间接原因
①项目副经理成某违章指挥。在没有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没有图样、没有进行技术交底的情况下,项目副经理成某擅自决定按“常规”搭设支架。后来有了施工方案也未按照施工方案要求组织施工。在浇筑混凝土时仍安排6名架子工在加固支架。
②技术管理要求不严。没有按照规范要求对扣件式钢管支撑系统进行设计和计算,无施工技术交底,无自检互检手续,支架搭设完成未组织验收。
③材料质量把关不严。部分钢管和扣件质量不符合质量标准。
49
④安全培训教育不够。部分架子工无证上岗,民工未进行三级安全教育,施工负责人未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项目安全员也未履行安全生产监督职责。
⑤该建筑公司各级领导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现场安全检查监督不力,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
⑥总监韩某工作失职。在没有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情况下同意施工,未对模板支撑系统进行验收就签发混凝土浇捣令。
⑦该模板支撑高度为38m属高大模板工程,按照《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以及建设部有关规定,施工单位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审查。建筑安全管理部门对该建筑工程执法监督和检查指导不力。
3、事故防范措施(供参考) (1)安全技术措施
①按照《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模板工程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由专职安全员进行现场监督。高大模板工程要组织专家论证、审查。
②正式开工前,现场施工负责人应按施工方案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向施工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专职安全员对安全技术交底全过程进行监督,并履行“三方”签字手续。
③模板支撑系统的选材和安装应按施工方案设计要求进行,基土上的立杆支撑点应牢固平整,剪刀撑等拉结件应按规范要求设臵,保证支撑系统的稳定性。
④模板上堆料和施工设备应合理分散堆放,避免造成施工荷载过于集中。 ⑤模板工程安装后应认真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组织验收。 (2)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①通报事故情况,认真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
②提高认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要进一步落实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定期进行安全绩效考核。
③健全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强化施工现场日常安全检查和监督,发现安全隐患要按照“四定”原则落实整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④狠抓“三违”,加强安全教育,定期组织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的学习,不断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
50
正在阅读:
房地产开发公司小区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01-16
低首付活动方案03-18
更换潜水泵安全技术措施01-29
江苏省正地厅级干部简历04-24
《清稗类钞》服饰类04-12
资金时间价值典型考试习题11-04
油田公司考试-供答案版(旧书)kz12-19
控制系统仿真实验五12-19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建设项目
- 评价
- 小区
- 报告
- 安全
- 开发
- 房地产
-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