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数学理二轮专题突破文档:4.2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

更新时间:2024-03-02 03:1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河北饶阳中学2014年数学理二轮复习专题

第2讲 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zzstep.com]【高考考情解读】 高考对本节知识的考查主要是以下两种形式:1.以选择、填空题的形式考查,主要利用平面的基本性质及线线、线面和面面的判定与性质定理对命题真假进行判断,属基础题.2.以解答题的形式考查,主要是对线线、线面与面面平行和垂直关系交汇综合命题,且多以棱柱、棱锥、棱台或其简单组合体为载体进行考查,难度中等.

1.线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定理、性质定理

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a∥b??b?α??a∥α a?α?? a∥α??a?β??a∥b α∩β=b?? a?α,b?α?a∩b=O???l⊥α l⊥a,l⊥b??a⊥α????a∥b ?b⊥α?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2. 面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定理、性质定理 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a⊥α????α⊥β ?a?β? 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α⊥βa?αa⊥cα∩β=c????a⊥β ?? ??b?β??α∥β a∩b=O?a∥α,b∥α?a?β 第 1 页 共 16 页

河北饶阳中学2014年数学理二轮复习专题

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α∥β??α∩γ=a??a∥b β∩γ=b?? 提醒 使用有关平行、垂直的判定定理时,要注意其具备的条件,缺一不可. 3. 平行关系及垂直关系的转化示意图

考点一 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判断

来源中§教§网§§§tep]例1 (1)l1,l2,l3是空间三条不同的直线,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l1⊥l2,l2⊥l3?l1∥l3 B.l1⊥l2,l2∥l3?l1⊥l3 C.l1∥l2∥l3?l1,l2,l3共面 D.l1,l2,l3共点?l1,l2,l3共面

( )

(2)设l,m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是一个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l⊥m,m?α,则l⊥α B.若l⊥α,l∥m,则m⊥α C.若l∥α,m?α,则l∥m D.若l∥α,m∥α,则l∥m 答案 (1)B (2)B

( )

解析 (1)对于A,直线l1与l3可能异面、相交;对于C,直线l1、l2、l3可能构成三棱柱的三条棱而不共面;对于D,直线l1、l2、l3相交于同一个点时不一定共面,如正方体一个顶点的三条棱.所以选B.

(2)A中直线l可能在平面α内;C与D中直线l,m可能异面;事实上由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B正确.

解决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的组合判断题,主要是根据平面的基本性质、

空间位置关系的各种情况,以及空间线面垂直、平行关系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进行判断,必要时可以利用正方体、长方体、棱锥等几何模型辅助判断,同时要注意平面几何

第 2 页 共 16 页

河北饶阳中学2014年数学理二轮复习专题

中的结论不能完全移植到立体几何中.

(1)(2013·广东)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

命题中正确的是

( )

A.若α⊥β,m?α,n?β,则m⊥n B.若α∥β,m?α,n?β,则m∥n C.若m⊥n,m?α,n?β,则α⊥β D.若m⊥α,m∥n,n∥β,则α⊥β (2)平面α∥平面β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A.存在一条直线a,a∥α,a∥β

来源:z*zs*tep.com] ( )

B.存在一条直线a,a?α,a∥β

C.存在两条平行直线a,b,a?α,b?β,a∥β,b∥α D.存在两条异面直线a,b,a?α,b?β,a∥β,b∥α 答案 (1)D (2)D

解析 (1)A中,m与n可垂直、可异面、可平行;B中m与n可平行、可异面;C中若α∥β,仍然满足m⊥n,m?α,n?β,故C错误;故D正确. (2)若α∩β=l,a∥l,a?α,a?β,则a∥α,a∥β,故排除A. 若α∩β=l,a?α,a∥l,则a∥β,故排除B.

若α∩β=l,a?α,a∥l,b?β,b∥l,则a∥β,b∥α,故排除C.故选D. 考点二 线线、线面的位置关系

例2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BC=∠ACD=90°,∠BAC=

∠CAD=60°,PA⊥平面ABCD,E为PD的中点,PA=2AB. (1)若F为PC的中点,求证:PC⊥平面AEF; (2)求证:EC∥平面PAB.

证明 (1)由题意得PA=CA,∵F为PC的中点, ∴AF⊥PC.∵PA⊥平面ABCD,∴PA⊥CD. ∵AC⊥CD,PA∩AC=A,∴CD⊥平面PAC, ∴CD⊥PC.∵E为PD的中点,F为PC的中点, ∴EF∥CD,∴EF⊥PC.

∵AF∩EF=F,∴PC⊥平面AEF. (2)方法一

来源中教网

如图,取AD的中点M, 连接EM,CM. 则EM∥PA.

∵EM?平面PAB,PA?平面PAB,

第 3 页 共 16 页

河北饶阳中学2014年数学理二轮复习专题

∴EM∥平面PAB.

在Rt△ACD中,∠CAD=60°,MC=AM, ∴∠ACM=60°.而∠BAC=60°,∴MC∥AB. ∵MC?平面PAB,AB?平面PAB, ∴MC∥平面PAB.∵EM∩MC=M, ∴平面EMC∥平面PAB. ∵EC?平面EMC, ∴EC∥平面PAB. 方法二

如图,延长DC、AB,设它们交于点N,连接PN. ∵∠NAC=∠DAC=60°, AC⊥CD,∴C为ND的中点. ∵E为PD的中点,∴EC∥PN. ∵EC?平面PAB,PN?平面PAB, ∴EC∥平面PAB.

(1)立体几何中,要证线垂直于线,常常先证线垂直于面,再用线垂直于面的

性质易得线垂直于线.要证线平行于面,只需先证线平行于线,再用线平行于面的判定定理易得.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zzstep.com]

(2)证明立体几何问题,要紧密结合图形,有时要利用平面几何的相关知识,因此需要多画出一些图形辅助使用.

如图所示,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BC=BB1,D

为AC的中点.

(1)求证:B1C∥平面A1BD;

(2)若AC1⊥平面A1BD,求证:B1C1⊥平面ABB1A1; (3)在(2)的条件下,设AB=1,求三棱锥B-A1C1D的体积. (1)证明 如图所示,连接AB1交A1B于E,连接ED. ∵ABC-A1B1C1是直三棱柱,且AB=BB1, ∴侧面ABB1A1是正方形,

∴E是AB1的中点,又已知D为AC的中点, ∴在△AB1C中,ED是中位线, ∴B1C∥ED,∴B1C∥平面A1BD.

(2)证明 ∵AC1⊥平面A1BD,∴AC1⊥A1B. ∵侧面ABB1A1是正方形,∴A1B⊥AB1. 又AC1∩AB1=A,

第 4 页 共 16 页

河北饶阳中学2014年数学理二轮复习专题

∴A1B⊥平面AB1C1,∴A1B⊥B1C1. 又∵ABC-A1B1C1是直三棱柱, ∴BB1⊥B1C1, ∴B1C1⊥平面ABB1A1.

(3)解 ∵AB=BC,D为AC的中点,

来源中教网z,s,tep]∴BD⊥AC,∴BD⊥平面DC1A1. ∴BD是三棱锥B-A1C1D的高. 由(2)知B1C1⊥平面ABB1A1, ∴BC⊥平面ABB1A1.

∴BC⊥AB,∴△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又∵AB=BC=1,∴BD=∴AC=A1C1=2.

112121

∴三棱锥B-A1C1D的体积V=·BD·S△A1C1D=××A1C1·AA1=×2×1=.

3322126考点三 面面的位置关系

例3 如图,在几何体ABCDE中,AB=AD=2,AB⊥AD,AE⊥

平面ABD.M为线段BD的中点,MC∥AE,AE=MC=2. (1)求证:平面BCD⊥平面CDE;

(2)若N为线段DE的中点,求证:平面AMN∥平面BEC. 证明 (1)∵AB=AD=2,AB⊥AD,M为线段BD的中点, 1

∴AM=BD=2,AM⊥BD.

2∵AE=MC=2,

1

∴AE=MC=BD=2,∴BC⊥CD.

2∵AE⊥平面ABD,MC∥AE, ∴MC⊥平面ABD. ∴平面ABD⊥平面CBD,∴AM⊥平面CBD. 又MC綊AE,

∴四边形AMCE为平行四边形, ∴EC∥AM,

∴EC⊥平面CBD,∴BC⊥EC, ∵EC∩CD=C,∴BC⊥平面CDE,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2, 2

第 5 页 共 16 页

河北饶阳中学2014年数学理二轮复习专题

∴平面BCD⊥平面CDE.

(2)∵M为BD中点,N为ED中点, ∴MN∥BE且BE∩EC=E, 由(1)知EC∥AM且AM∩MN=M, ∴平面AMN∥平面BEC.

(1)证明面面平行依据判定定理,只要找到一个面内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

面平行即可,从而将证明面面平行转化为证明线面平行,再转化为证明线线平行. (2)证明面面垂直常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证明一个面过另一个面的一条垂线,将证明面面垂直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一般先从现有直线中寻找,若图中不存在这样的直线,则借助中线、高线或添加辅助线解决.

如图所示,已知AB⊥平面ACD,DE⊥平面ACD,

△ACD为等边三角形,AD=DE=2AB,F为CD的中点. 求证:(1)AF∥平面BCE; (2)平面BCE⊥平面CDE.

证明 (1)如图,取CE的中点G,连接FG,BG. 1∵F为CD的中点,∴GF∥DE且GF=DE.

2∵AB⊥平面ACD,DE⊥平面ACD,

来源:zzstep.com]∴AB∥DE,∴GF∥AB. 1

又AB=DE,∴GF=AB.

2

∴四边形GFAB为平行四边形,则AF∥BG. ∵AF?平面BCE,BG?平面BCE, ∴AF∥平面BCE.

(2)∵△ACD为等边三角形,F为CD的中点, ∴AF⊥CD.

∵DE⊥平面ACD,AF?平面ACD,∴DE⊥AF. 又CD∩DE=D,故AF⊥平面CDE. ∵BG∥AF,∴BG⊥平面CDE.

∵BG?平面BCE,∴平面BCE⊥平面CDE. 考点四 图形的折叠问题

例4 (2012·北京)如图(1),在Rt△ABC中,∠C=90°,D,E分别为AC,AB的中点,点F

为线段CD上的一点,将△ADE沿DE折起到△A1DE的位置,使A1F⊥CD,如图(2).

第 6 页 共 16 页

河北饶阳中学2014年数学理二轮复习专题

(1)求证:DE∥平面A1CB; (2)求证:A1F⊥BE;

(3)线段A1B上是否存在点Q,使A1C⊥平面DEQ?说明理由.

折叠问题要注意在折叠过程中,哪些量变化了,哪些量没有变化.第(1)问证

明线面平行,可以证明DE∥BC;第(2)问证明线线垂直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即证明A1F⊥平面BCDE;第(3)问取A1B的中点Q,再证明A1C⊥平面DEQ. (1)证明 因为D,E分别为AC,AB的中点, 所以DE∥BC.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又因为DE?平面A1CB,BC?平面A1CB, 所以DE∥平面A1CB.

(2)证明 由已知得AC⊥BC且DE∥BC, 所以DE⊥AC.

所以DE⊥A1D,DE⊥CD. 所以DE⊥平面A1DC. 而A1F?平面A1DC, 所以DE⊥A1F. 又因为A1F⊥CD, 所以A1F⊥平面BCDE, 所以A1F⊥BE.

(3)解 线段A1B上存在点Q,使A1C⊥平面DEQ.理由如下: 如图,分别取A1C,A1B的中点P,Q,则PQ∥BC. 又因为DE∥BC, 所以DE∥PQ.

所以平面DEQ即为平面DEP. 由(2)知,DE⊥平面A1DC, 所以DE⊥A1C.

又因为P是等腰三角形DA1C底边A1C的中点, 所以A1C⊥DP.所以A1C⊥平面DEP.

来源中教网从而A1C⊥平面DEQ.

第 7 页 共 16 页

河北饶阳中学2014年数学理二轮复习专题

故线段A1B上存在点Q,使得A1C⊥平面DEQ.

(1)解决与折叠有关的问题的关键是搞清折叠前后的变化量和不变量,一般情

况下,线段的长度是不变量,而位置关系往往会发生变化,抓住不变量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2)在解决问题时,要综合考虑折叠前后的图形,既要分析折叠后的图形,也要分析折叠前的图形.

(2013·广东)如图(1),在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ABC中,D,E分别是AB,

AC上的点,AD=AE,F是BC的中点,AF与DE交于点G.将△ABF沿AF折起,得到如图(2)所示的三棱锥A-BCF,其中BC=2

. 2

(1)证明:DE∥平面BCF; (2)证明:CF⊥平面ABF;

2

(3)当AD=时,求三棱锥F-DEG的体积VF-DEG.

3(1)证明 在等边△ABC中,AD=AE,∴立.∴DE∥BC,

又DE?平面BCF,BC?平面BCF,∴DE∥平面BCF. (2)证明 在等边△ABC中,F是BC的中点,∴AF⊥CF. ∵在三棱锥A-BCF中,BC=

2, 2

ADAE

=在折叠后的三棱锥A-BCF中也成DBEC

111

∴BC2=BF2+CF2=+=,∴CF⊥BF.

442又BF∩AF=F,∴CF⊥平面ABF.

111111331

(3)解 VF-DEG=VE-DFG=××DG×FG×GE=×××?×?×=. 32323?32?3324

1. 证明线线平行的常用方法

(1)利用平行公理,即证明两直线同时和第三条直线平行; (2)利用平行四边形进行转换; (3)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证明;

来源:zzstep.com](4)利用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证明.

第 8 页 共 16 页

河北饶阳中学2014年数学理二轮复习专题

2. 证明线面平行的常用方法

(1)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把证明线面平行转化为证线线平行; (2)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把证明线面平行转化为证面面平行. 3. 证明面面平行的方法

证明面面平行,依据判定定理,只要找到一个面内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即可,从而将证面面平行转化为证线面平行,再转化为证线线平行. 4. 证明线线垂直的常用方法

(1)利用特殊平面图形的性质,如利用直角三角形、矩形、菱形、等腰三角形等得到线线垂直;

(2)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

(3)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即要证线线垂直,只需证明一线垂直于另一线所在平面即可. 5. 证明线面垂直的常用方法

(1)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把线面垂直的判定转化为证明线线垂直; (2)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把证明线面垂直转化为证面面垂直;

(3)利用常见结论,如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等.

6. 证明面面垂直的方法

证明面面垂直常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证明一个面过另一个面的一条垂线,将证明面面垂直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一般先从现有直线中寻找,若图中不存在这样的直线,则借助中点、高线或添加辅助线解决.

1. 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线段B1D1上有两个动点

1

E,F,且EF=,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2A.AC⊥BE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 )

B.EF∥平面ABCD

C.三棱锥A-BEF的体积为定值 D.△AEF的距离与△BEF的面积相等 答案 D

解析 ∵AC⊥平面BB1D1D,又BE?平面BB1D1D, ∴AC⊥BE,故A正确.

∵B1D1∥平面ABCD,又E、F在线段B1D1上运动, 故EF∥平面ABCD.故B正确.

第 9 页 共 16 页

河北饶阳中学2014年数学理二轮复习专题

C中由于点B到直线EF的距离是定值,故△BEF的面积为定值, 又点A到平面BEF的距离为定值,故VA-BEF不变.故C正确.

由于点A到B1D1的距离与点B到B1D1的距离不相等,因此△AEF与△BEF的面积不相等,故D错误.

2.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是棱DD1的中

点.

(1)证明:平面ADC1B1⊥平面A1BE;

(2)在棱C1D1上是否存在一点F,使B1F∥平面A1BE?证明你 的结论.

(1)证明 如图,因为ABCD-A1B1C1D1为正方体, 所以B1C1⊥面ABB1A1. 因为A1B?面ABB1A1, 所以B1C1⊥A1B.

来源:z+zs+tep.com]又因为A1B⊥AB1,B1C1∩AB1=B1, 所以A1B⊥面ADC1B1.

因为A1B?面A1BE,所以平面ADC1B1⊥平面A1BE. (2)解 当点F为C1D1中点时,可使B1F∥平面A1BE. 证明如下:

1

易知:EF∥C1D,且EF=C1D.

2

1

设AB1∩A1B=O,则B1O∥C1D且B1O=C1D,

2所以EF∥B1O且EF=B1O, 所以四边形B1OEF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B1F∥OE.

又因为B1F?面A1BE,OE?面A1BE. 所以B1F∥面A1BE.

(推荐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

1. 已知α,β,γ是三个互不重合的平面,l是一条直线,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

第 10 页 共 16 页

河北饶阳中学2014年数学理二轮复习专题

A.若α⊥β,l⊥β,则l∥α

B.若l上有两个点到α的距离相等,则l∥α C.若l⊥α,l∥β,则α⊥β D.若α⊥β,α⊥γ,则γ⊥β答案 C

解析 当α⊥β,l⊥β时,l可以在α内,∴选项A不正确; 如果α过l上两点A,B的中点,则A,B到α的距离相等, ∴选项B不正确;

当α⊥β,α⊥γ时,可以有β∥γ,∴选项D不正确,∴正确选项为C. 2. 已知直线m,n和平面α,则m∥n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A.m∥α且n∥α C.m∥α且n?α 答案 D

解析 m∥n不能推出m∥α且n∥α,m∥α,n∥α时,m,n可能相交或异面,为即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A不正确;m⊥α,n⊥α时,m∥n,为充分条件,但m∥n不能推出m⊥α,n⊥α,故B不正确;m∥n不能推出m∥α且n?α,m∥α,且n?α时,m和n可能异面,为即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故C不正确;m∥n时,m,n与α成等角,必要性成立,但充分性不成立,故选D.

3. 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AD=AB,∠BCD=45°,∠BAD=90°,将△ADB

沿BD折起,使平面ABD⊥平面BCD,构成三棱锥A-BCD.则在三棱锥A-BCD中,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B.m⊥α且n⊥α D.m,n与α成等角

( )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A.平面ABD⊥平面ABC C.平面ABC⊥平面BDC 答案 D

解析 ∵在四边形ABCD中,AD∥BC,AD=AB,∠BCD=45°,∠BAD=90°,∴BD⊥CD, 又平面ABD⊥平面BCD,且平面ABD∩平面BCD=BD, 所以CD⊥平面ABD,则CD⊥AB,

又AD⊥AB,AD∩CD=D,所以AB⊥平面ADC, 又AB?平面ABC,所以平面ABC⊥平面ADC,故选D.

来源中教网

B.平面ADC⊥平面BDC D.平面ADC⊥平面ABC

4. 下列命题中,m、n表示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γ表示三个不同的平面.

①若m⊥α,n∥α,则m⊥n;②若α⊥γ,β⊥γ,则α∥β;③若m∥α,n∥α,则m∥n;④若α∥β,β∥γ,m⊥α,则m⊥γ.

第 11 页 共 16 页

河北饶阳中学2014年数学理二轮复习专题

正确的命题是 A.①③ 答案 C

( )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 ②平面α与β可能相交,③中m与n可以是相交直线或异面直线.故②③错,选C.

5. 一正四面体木块如图所示,点P是棱VA的中点,过点P将木块锯开,

使截面平行于棱VB和AC,若木块的棱长为a,则截面面积为( ) a2

A. 2a2

C. 4答案 C

解析 如图,在面VAC内过点P作AC的平行线PD交VC于点D,在 面VAB内作VB的平行线交AB于点F,过点D作VB的平行线交BC于 点E.连接EF,易知PF∥DE,故P,D,E,F共面,且面PDEF与VB aa2

和AC都平行,易知四边形PDEF是边长为的正方形,故其面积为,故选C.

246. 在正三棱锥S-ABC中,M,N分别是SC,BC的中点,且MN⊥AM,

若侧棱SA=23,则正三棱锥S-ABC外接球的表面积是 ( ) A.12π C.36π 答案 C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zzstep.com]

a2

B. 3a2D. 5

B.32π D.48π

解析 由MN⊥AM且MN是△BSC的中位线得BS⊥AM, 又由正三棱锥的性质得BS⊥AC,所以BS⊥面ASC.

即正三棱锥S-ABC的三侧棱SA、SB、SC两两垂直,外接球直径为3SA=6. ∴球的表面积S=4πR2=4π×32=36π.选C. 二、填空题

7. 设x,y,z是空间中的不同直线或不同平面,下列条件中能保证“若x⊥z,且y⊥z,则

x∥y”为真命题的是________(填出所有正确条件的代号).

①x为直线,y,z为平面;②x,y,z为平面;③x,y为直线,z为平面;④x,y为平面,z为直线;⑤x,y,z为直线. 答案 ③④

解析 因为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所以③正确;因为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所以④正确;若直线x⊥平面z,平面y⊥平面z,则可能有直线x在平面y内的情况,所以①不正确;若平面x⊥平面z,平面y⊥平面z,则平面x与平面y

第 12 页 共 16 页

河北饶阳中学2014年数学理二轮复习专题

可能相交,所以②不正确;若直线x⊥直线z,直线y⊥直线z,则直线x与直线y可能相交、异面、平行,所以⑤不正确.

8. 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AA1⊥底面ABC,底面是以∠ABC

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C=2a,BB1=3a,D是A1C1的中点,点F 在线段AA1上,当AF=________时,CF⊥平面B1DF. 答案 a或2a

解析 由题意易知,B1D⊥平面ACC1A1,所以B1D⊥CF. 要使CF⊥平面B1DF,只需CF⊥DF即可. 令CF⊥DF,设AF=x,则A1F=3a-x. 易知Rt△CAF∽Rt△FA1D, 得

ACAF2a3a-x

=,即=, A1FA1Dxa

整理得x2-3ax+2a2=0, 解得x=a或x=2a.

来源中教网z*z*s*tep]

9. 如图,AB为圆O的直径,点C在圆周上(异于点A,B),直线PA垂

直于圆O所在的平面,点M为线段PB的中点.有以下四个命题: ①PA∥平面MOB; ②MO∥平面PAC; ③OC⊥平面PAC; ④平面PAC⊥平面PBC.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________(填上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 答案 ②④

解析 ①错误,PA?平面MOB;②正确;③错误,否则,有OC⊥AC,这与BC⊥AC矛盾;④正确,因为BC⊥平面PAC. 三、解答题

10.(2013·重庆)如图,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PA=23,

πBC=CD=2,∠ACB=∠ACD=. 3(1)求证:BD⊥平面PAC;

(2)若侧棱PC上的点F满足PF=7FC,求三棱锥P-BDF的体积. (1)证明 因为BC=CD,所以△BCD为等腰三角形, 又∠ACB=∠ACD,故BD⊥AC. 因为PA⊥底面ABCD,所以PA⊥BD.

从而BD与平面PAC内两条相交直线PA,AC都垂直, 所以BD⊥平面PAC.

第 13 页 共 16 页

河北饶阳中学2014年数学理二轮复习专题

(2)解 三棱锥P-BCD的底面BCD的面积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zzstep.com]

S112π

△BCD=2BC·CD·sin∠BCD=2×2×2×sin 3=3.

由PA⊥底面ABCD,得

V11

P-BCD=3·S△BCD·PA=3×3×23=2.

由PF=7FC,得三棱锥F-BCD的高为1

8PA,

故V11111

F-BCD=3·S△BCD·8PA=3×3×8×23=4,

所以V17

P-BDF=VP-BCD-VF-BCD=2-4=4

. 11.(2012·广东)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AB⊥平面PAD,AB∥CD,PD=AD,E是PB的中点,F是DC上的点且DF=1

2AB,PH为△PAD中AD边上的高. (1)证明:PH⊥平面ABCD;

(2)若PH=1,AD=2,FC=1,求三棱锥E-BCF的体积; (3)证明:EF⊥平面PAB.

(1)证明 因为AB⊥平面PAD,PH?平面PAD, 所以PH⊥AB.

因为PH为△PAD中AD边上的高,所以PH⊥AD.

因为PH?平面ABCD,AB∩AD=A,AB,AD?平面ABCD, 所以PH⊥平面ABCD.

(2)解 如图,连接BH,取BH的中点G,连接EG. 因为E是PB的中点, 所以EG∥PH,

来源中教网z_z_s_tep]

且EG=11

2PH=2.

因为PH⊥平面ABCD, 所以EG⊥平面ABCD.

因为AB⊥平面PAD,AD?平面PAD, 所以AB⊥AD,所以底面ABCD为直角梯形, 所以V1

E-BCF=3S△BCF·EG

=13·12·FC·AD·EG=212

. (3)证明 取PA中点M,连接MD,ME.

第 14 页 共 16 页

河北饶阳中学2014年数学理二轮复习专题

因为E是PB的中点,所以ME綊1

2AB.

又因为DF綊1

2

AB,所以ME綊DF,

所以四边形MEF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EF∥MD. 因为PD=AD,所以MD⊥PA. 因为AB⊥平面PAD,所以MD⊥AB. 因为PA∩AB=A,所以MD⊥平面PAB, 所以EF⊥平面PAB.

1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2BC=4,∠ABC=120°,E,M分别为AB,DE的中点,将△ADE沿直线DE翻折成△A′DE,F为A′C的中点,A′C=4. (1)求证:平面A′DE⊥平面BCD; (2)求证:FB∥平面A′DE.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证明 (1)由题意,得△A′DE是△ADE沿DE翻折而成的, ∴△A′DE≌△ADE.

∵∠ABC=120°,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60°. 又∵AD=AE=2,

∴△A′DE和△ADE都是等边三角形. 如图,连接A′M,MC, ∵M是DE的中点, ∴A′M⊥DE,A′M=3.

在△DMC中,MC2=DC2+DM2-2DC·DMcos 60° =42+12-2×4×1cos 60°, ∴MC=13.

在△A′MC中,A′M2+MC2=(3)2+(13)2=42=A′C2. ∴△A′MC是直角三角形,∴A′M⊥MC. 又∵A′M⊥DE,MC∩DE=M, ∴A′M⊥平面BCD. 又∵A′M?平面A′DE, ∴平面A′DE⊥平面BCD. (2)取DC的中点N,连接FN,NB.

∵A′C=DC=4,F,N分别是A′C,DC的中点,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zzstep.com]

∴FN∥A′D.

第 15 页 共 16 页

河北饶阳中学2014年数学理二轮复习专题

又∵N,E分别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DC,AB的中点, ∴BN∥DE.

又∵A′D∩DE=D,FN∩NB=N, ∴平面A′DE∥平面FNB. ∵FB?平面FNB, ∴FB∥平面A′DE.

第 16 页 共 16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4d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