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三峡》教学设计 苏教版 do

更新时间:2024-03-07 04:5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三峡》教学设计 苏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体会语言的优美生动、简练。 2.通过反复诵读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及语言的简练性。 3.反复朗读、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自读疏通文意、朗诵加强理解、点拨加深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三峡的壮丽风光,培养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 品读课文,感受三峡独特的美,学会抓住景物特点写景的方法。 2. 背诵疏通课文。 教学难点:

1. 品味本文简练、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法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反复朗读、背诵课文。2.疏通文意。 过程与方法:自读疏通文意、朗诵加强理解、点拨加深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体会三峡的壮丽风光。 教学重点:背诵疏通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品味本文简练、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一、检查预习

师生交流搜集资料

请同学们展示课前让大家搜集的有关三峡的资料。(有关于三峡的图片、诗歌、也有关于三峡工程的一些资料等)由学生提出,教师投影(1)三峡,指长江上游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分别介绍一下;(2)有关于三峡的一些名诗;(3)关于三峡工程的一些简单介绍。

小结:刚才大家找的资料真是丰富啊。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谁能够在大量地快速地掌握信息,谁就可以在竞争中抢得先机,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书本、电视、电脑等等这些媒体都可以帮助我们,关键是我们要养成搜集资料的习惯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二、 导入新课

老师也找到了一个关于三峡的风光片,和大家一起共享。放映三峡风光片,让学生畅谈对三峡的感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入:长江三峡有天然画廊之称,今天我们就来请南北朝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为我们作一回导游。(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

投影:郦道元:字善长,南北朝时北魏人。地理学家、散文家。著有《水经注》 《水经注》,该书既是一部地理志,也是一部山水游记和民俗风情录。对研究我国的历史、地理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水经》是一部记载全国河流水道的专著。 三、范读正音 1、听课文录音。

要求:(1)、结合课文听注释把一些重点字词的读音标注在书本上。

(2)、听清句子的节奏,在书本上划出来。 2、检查听读效果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

阙(què) 嶂(zhàng) 曦(xī)月 襄(xiāng)陵 沿溯(sù)素湍(tuān)绿潭 漱(shù) 属(zhǔ)引 绝巘(yǎn)

(2)、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齐读课文一遍 4、自由大声朗读课文两遍 四、合作翻译

1、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1)、用自已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结合书下的注释,试着去翻译课文,然后用笔圈出难解的字、词、句。

(2)、小组合作,解决部分问题。

(3)、小组提交问题,集体解决,尽量由学生来解决,老师作适当点拔。 五、反馈练习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自(在) 略无(完全没有) 阙(同缺)自非(除非) 襄(上)陵(大的土山,这里泛指山陵)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虽(即使) 奔(动词作名,指奔驰的骏马) 不以(比不上) 飞漱(冲荡)属(连续)引(延长) 传响(回声)哀转(婉转) (2)一字多义

绝:沿溯阻绝 (断绝) 绝巘多生怪柏(极) 哀转久绝(消失) 或:或王命急宣(有时) 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或者) (3)、翻译下列句子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译: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译:每逢秋雨初晴或降霜的早晨,树林山涧里一片清冷寂静

注:为了避免行文的单调平板,或适应文体的需要,把一个意思比较复杂的语句分成两个形式大致相同、用词交错有致的语句,使得它们的内容具有彼此隐含、渗透、补充的关系。这种修辞称之为互文。这里的重岩叠嶂应该是重叠岩嶂;这里的隐天蔽日应该是隐蔽天日;这里的林寒涧肃应该是林涧寒肃。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徐非正午,看不见太阳;除非半夜,看不见月亮。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译: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

学法指导:在古文中,把本来应该写成两个短语或两个句子的话,合并为形式上的一个短语或一个句子,把相同的语句成分放在一起,但在表意上却仍然必须按照两个短语呀句子的组合关系来分别相承。 这种修辞手法叫分承。这里的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应该是“自非亭午,不见曦;自非夜分不见月。”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应该是“素湍回清;绿潭倒影”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即使是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六、布置作业

1.本课《与课堂同行》相关内容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体会语言的优美生动、简练。 2.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及语言的简练性。 过程与方法:

1.自读疏通文意、朗诵加强理解、点拨加深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三峡的壮丽风光,培养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品读课文,感受三峡独特的美,学会抓住景物特点写景的方法。 教学难点:1.品味本文简练、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复习导入 1.背诵课文 2.翻译重点语句

(1)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4)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二、合作探究

(1)课文主要写了三峡的哪些景色?山、水

(2)请分别从文中找出文中写山和水的句子,并分别概括他们的特点。(配风光图片) 山: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特点:长 多 陡 高峻……

水:夏,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正面描写)。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 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侧面描写) 特点:凶险 迅疾

春冬之时: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特点:摇曳多姿,美丽清幽

冬: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嘯,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特点:悲寂 凄凉

板书:山:长 多 陡 高峻

夏水:凶险 迅疾 水:春冬:摇曳多姿

秋:悲寂 凄凉

三、质疑交流

1.文中既写了山又写了水,这两者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不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起。 明确:写山是为了写水蓄势。三峡的水是最有特色的,所以以写水为主,写水先写最能代表三峡特点的最盛、最为凶险、迅疾的夏水,春冬之水则相对要平缓一些,最后写三峡之秋则主要是一种悲凉的气氛,写水的内容基本没有。

2.充满生命力的三峡如一幅瑰丽多彩的山水画,下面让我们把最美的语言献给他:三峡啊,我爱你,你就像一位降临人间的仙子,美丽而又神奇。

仿句:三峡啊,我爱你,你就像 , 。 四、拓展延伸

1、三峡以其秀丽多姿的山水,每年得到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的光临,如果你是一位导游,你将怎样向你的游客们介绍这样的一座神奇的险峰秀水。先请看一段风光片,然后请你配上导游词。

2、各位游客,你们好,我是导游员×××,我们现在参观的就是…… 五、自主小结:

三峡,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他那瑰丽的色彩,浩荡的江水,奇崛的山势让人叹为观止,但他桀骜不驯也让长江沿岸的老百姓吃了不少苦头。而今众所周知,天下第一坝“三峡工程”将于2009年全部完工,三峡将会给大江南北的老百姓送去既便宜又干净的电,那时他再也不是灾难的代名词而真正成了我们的母亲河。让我们期待着那一天吧。 六、布置作业

1.本课《与课堂同行》 2.按要求预习下一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3r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