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

更新时间:2023-09-10 05:5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性质、对象、范围分类

1、社会心理学概念: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或群体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2、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介于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学科。

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个体层面(社会化、自我意识、社会认知、社会态度、社会动机)人际层面(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群体层面(侵犯、助人、极化、去个性 )大众层面(流行、流言、舆论 )

4、社会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与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其他分支是并列关系;社心是心理学的一条主干;社会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两大支柱。 与社会学的关系:社会学家的研究成果对社心的形成发展其重要推动力;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在理论和方法上彼此相通;有共同的研究课题但侧重各不相同。

与行为科学的关系:行为科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运用于企业管理领域内。

与文化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家通过实地考察所收集到的丰富而生动的研究素材,对于社会心理学的一些问题的阐明有重大价值;文化人类学在进行比较文化研究时,需引进社会心

理学的方法和技术。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研究原则:价值中立原则;系统性原则;交往原则;伦理性原则(研究必须无损于被研究者的身心健康,研究中涉及本研究个人的材料必须保密,谨慎选择研究策略) 2、社会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一)实验研究法 实验室实验 自然实验

模拟实验(模拟实验室研究者设计一种人为情境对真实社会情境的模拟,以期探求人们在特定社会情境下心理活动的发生与变化。) (二)调查研究法 问卷调查

现场观察:现场观察是围绕着团体生活的正常活动进行的系统观察,以获得数据作出结论。(进行连续性观察;进行轮换性观察;进行隐蔽性观察) (三)档案研究法 (四)心理测验法 (五)相关研究法

第三章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展望

一、早期孕育(哲学思辨期)(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

基本特征:根据权威的思辨和社会准则来阐明人们的社会行为。

代表人物: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孔孟

二、初创时期(经验描述期)(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 1875,德国学者.舍夫勒 首先在现代意义上使用了 “社会心理学”

1908 :罗斯(E.A.Ross,美国)《社会心理学》

麦独孤(W.McDougall,英国)《社会心理学导论》 三、确立时期(实证分析期)(20世纪20年代~ 至今) 特征:描述——实证 定性——定量 理论——应用 大群体—小群体、个体 普遍论——特殊论

20-30年代: 团体、小群体、个体研究 40年代: 信仰、偏见、劝导、宣传 50年代: 社会交际

60年代: 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70年代: 重点涉及归因研究 80年代: 日益重视认知、应用的研究 代表人物:勒温

四、社会心理学的三大直接理论来源

(一)德国民族心理学:拉扎鲁斯、施坦塔尔、冯特 (二)法国群众心理学:塔尔德、黎朋、罗斯

(三)英国本能心理学:麦独孤 五、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一)美国:重实验室实验法重实用;重视与新科技结合;心理学化倾向;忽视基础理论、普遍理论的研究。 (二)欧洲: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目标;与国情结合;社会行为、社会联系研究突出;重视学科理论研究。

(三)苏联:重视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与政治结合;群体心理研究突出;重视理论建设。 五、未来展望

(1)反实证主义,后现代兴 (2)反学科霸权,本土兴

(3)不同研究取向、学科融合,促完善 第四章 社会化 一、社会化的定义

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就叫做社会化。 社会化的条件:人类自身的学习潜力,人类独有的语言 社会化的本质:社会经验的传递 二、社会化的内容

(一)基本社会生活知识与技能

(二)行为规范社会化 1、道德社会化 2、法律规范社会化 (三)社会角色社会化(性别角色)

(四)政治社会化 (五)民族社会化 (六)语言社会化 三、社会化的类型

早期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反向社会化;再社会化。

四、社会化的特点

个体社会化过程除了社会强制性、时代性、目标多样性、文化关联性等,还有以下特点:①贯穿终生 (终生性)②双向互动 ③个性和共性的统一 五、影响社会化的因素

(一)遗传素质 (必要的自然前提) 本能能力(大脑) (二)社会文化

(三)家庭 家庭背景、家庭氛围、家庭结构、教养方式、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

(四)学校—(影响深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显性、隐性双重影响

期望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体现了暗示的力量 最初原意:只要对艺术对象有执着的追求精神, 就会产生艺术感应。

在教育心理学中:比喻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不同,对他们施加的方法不同,学生受到的影响也不一样。

第三阶段:准备阶段扮演某个角色,并能综合多个重要他人的观点审视自己。

符号互动论在现实中的意义:有助于对许多问题的理解,如对社会越轨、精神疾病(如词语新作)、集体行为、儿童社会化、死亡和挣扎、老年、疾病与痛苦和艺术社会学的理解等等。

第六章 性别角色差异心理

一、社会角色的概念: 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 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二、社会角色的分类 1、按获得方式:先赋角色、成就角色 赋角色:建立在先天基础上,如父母 成就角色: 依靠个体努力获得的角色如老师

2、按角色行为的规范化程度: 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3、按角色的功能:功利性角色、表现性角色

4、按角色承担者的心理状态: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 三、角色扮演过程 1、角色期待:个体承担某一角色,即社会公众对其行为方式的要求与期望。如果个体偏离角色期待,可能招致他人异议或反对。

2、角色领悟:对角色的认识和理解往往是按他人的期待不 断调节自己的行为并塑造自己来进行的。3、角色实践: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其社会角色的过程。 四、角色失调 冲突 不清 中断 失败

五、性别角色定义 指属于一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和群体中占有的适当位置,以及被该社会和群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

六、性别角色的特点:(1)功能的分化与定型(性别认同) (2)文化制约性 (性别角色适应行为) (3)相对稳定性 (性别恒常性)(4多样性 (多角色) 七.性别角色差异的主要表现

攻击性(侵犯行为支配性(支配行为)自信心(自我评价)人际交往(交往方式、交际空间)焦虑程度智力差异成就差异

八、性别角色的获得与分化

1性别角色的获得(生物学因素) 遗传因素 性激素 脑 2、性别角色的分化(社会因素)(一)文化背景 宏观上提供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原则,构成男女性别角色形成和发展重要背景。 (二)家庭 父母的教养方式——儿童心理行为的早期塑造者 (三)学校 教材选取内容、教师性别比例、对不同性别学生的期待、师生互动、学生传统的性别刻板印(四)大众传媒

九、性别角色的相关理论 第七章 社会认知

一、社会认知(即社会认识过程)

1、概念 : 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

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2、进行社会认知时的参照依据:(1)自身经验、思维活动、 信息加工?(2)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3)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4)认知者的情绪 二、社会认知的内容(范围)

1、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认知 (1)非言语信息 (2)面部表情

2、对他人性格的认知 ①对他人性格的真正了解有赖于长期的接触、 交往和共同生活②人们倾向于在短暂接触的基础上对他人性格进行推测和评价③性格判断中的“以貌取人”现象

3、对人际关系的认知 依据意见、态度、表情.推测彼此关系情感成分参与极多 三、印象及形成

印象——对他人的全方位的认识。

印象形成———通过多渠道对输入的他人各种信息加工的过程。

四、印象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一)第一印象 表面性 片面性 类化刻板 归因 刻板印象: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刻板印象 ,积极作用: 使社会知觉过程简化。消极作用:容易形成偏见。

(二)个人好恶估价 光环效应 中心品质

(三)信息本身的影响1、信息先后顺序 首因效应 近因效应 2、消极否定信息 五、印象管理

(一)概念 亦称印象整饰。指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使他人形成的印象符合个体期待。 (二)印象管理的策略

1、获得性印象管理策略 讨好 自我宣传 威慑 恳求 2、保护性印象管理策略 借口和辩解 事先声明 自我设阻 道歉

六、社会认知的偏见 偏见的特征 个人偏见

1、首因和近因效应 2、晕轮效应3、宽大作用4、投射作用与虚假一致偏差

社会偏见—社会刻板印象 消除方法:接触 群体变化(再分类)个体社会化控制 认知干预 七社会认知的 归因理论

1、 归因 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

2、 归因理论

(1) 海德的理论 共变原则: 寻找某特定结果与特定原因的恒定联系 (2) 维纳的理论

(3) 凯利的理论 打折扣原则: 如果还存在其他看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结果的作用就打了折扣。三度归因理论: 区别性:此行为是否特殊 一致性:与其他人是否一致 一贯性:此特殊行为是否偶然

(4) 罗特: 控制点是美国心理学家罗特提出的一种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观点。 个体认为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制源在于个体内部——内控型。控制源在于个体外部——外控型。

3、归因偏差 (1)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归因是不一致的 (2)涉及个人利益与否导致归因不一致(3)归因过程中的拟人化错误

第八章 社会态度 一、社会态度

(一)定义 态度是由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内在结构,它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认知因素规定了态度的对象;情感因素是对态度对象的感受体验;意向因素是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 (二)态度与价值 刺激物对个体的意义=价值——决定态度

2、权利的效应: 消极:害怕失去权力、担忧声望 积极:追求职务和权利

3、权利动机的引发因素 1、社会控制的需求 2、对无能的恐惧

4、研究发现:凡是对社会事务有浓厚兴趣,极愿作为影响大众的人,行为背后存有强烈的权力动机。 (四) 挫折

1、挫折——从事有目的的活动遇到障碍干扰 需要不能满足,产生的感受和情绪状态。

2、挫折产生的原因: 外部: 自然条件(气候、火灾?.) 社会条件(人际关系、经济待遇?.)

内部:个体生理原因(体力、外貌、生理缺陷?.) 3、挫折产生后的反应:引起反应的强度不同: (1)抱负水平不同(2)对挫折的容忍力不同 4、根本原因——价值观不同 5、心理防御机制:

指摆脱精神紧张状态的心理适应机制,通过调整自身的价值系统,从而改变自己对挫折的认知和情绪反应,以减少精神痛苦,避开生活工作中面临的冲突、矛盾,缓解焦虑情绪;降低失败影响;维护自尊心,求得内心平衡。 第十章 相符行为 一、从众

1、概念 个人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2、从众的功能(意义):解除自身与群体间冲突、增强安全感;使社会趋于一致(社会层面);适应社会生活(个体层面);导致去个性化。

3、表现方式多样: 暂时、长期、意识到、未意识到?? 4、从众的类型(补充)真从众 权宜从众 不从众 5、从众的行为原因:群体规范影响(对偏离的恐惧);信息影响(行为参照) 6、从众的经典实验

阿希(S.Asch)的线段判断实验: 结果: 在其他人作出错误选择的情况下

a. 仅1/4~1/3的被试保持了独立 性,从未发生从众行为; b. 约15%的被试平均发生75%的从众 行为(12次中有9次从众);

c. 所有被试,平均有1/3的反应表现 出从众行为 实验后的调查:为何从众?

a.知觉的歪曲:被试确实发生了错误的观察;

b.判断的歪曲:被试意识到自己看到的与他人不同,但认为多数人比自己正确些,从而认为自己错了;

c.行为的歪曲:承认自己看到的是对的,他人错了,但行为上表现与别人一致。这不是真正的从众。

7、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 (一)群体因素(群体规模;群体凝聚力;个人在群体中的位置)(二)个体人格因素1、个性特征 2、知识经验 3、性别差异 4、自我卷入水平5、意见的公开性(三)情境

匿名——不从众 8、群里中其他成员的行为对个人从众的影响 (一)“反从众者”的作用(二)群体态度(三)群体行为与个人行为的差距

9、研究从众行为的意义

积极: 社会层面:是社会趋于一致;个体:使个体适应社会生活;解除自身群体间的冲突,增加安全感。 消极: 导致去个性化 群体极化。 二、众从 1、众从行为——

群体中由于多数人受到少数人 意见的影响而改变原来的态度、 立场和信念,转而采取与少数 人的一致行为。 2、众从行为产生的条件

少数派成员内部的特征:(1)成员态度和行为的一致性(2)符合时代精神的独立行为(3)权威人物的加入

多数派成员内部的关系:1内部意见分歧(2)内部缺乏群体凝聚力(3)不明确所遭遇问题的真实情况

3、意义:有利于社会发展和变革、加速社会进程、妥善解

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服从

1、服从概述 个体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别人的愿望而做出行为,并且这种行为是在外界压力的影响下而被迫发生的。

2、服从产生的原因 1、合法权力 2、责任转移 3、不服从的情况

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按照群为、群体规范行事要求不合理、虽然合理但不和自己需要时——出现不服从 (1)抗拒(2)消极抵制(3)自由主义的态度

4、影响服从的因素 1、有无他人支持2、命令者的地位3、行为后果的反馈4、个性因素

5、增加服从的方法 1、实施奖励和惩罚 2、给予关心和照顾 3、提供榜样 4、逐步提出要求

6、研究服从行为的意义:对于保障社会秩序,维护社会治安,协调人际关系,提高群体效率等有重要意义。 四、顺从

1、 顺从概述 指对他人的请求做出肯定的答复。接受他人请求,使他人请求得到满足。

2、 顺从策略 1、不假思索的顺从 (利用内化的社会规范)2、“以退为进”(留面子)3、“得寸进尺”(登门槛)4、“意外惊喜”5、“低球”策略6、“引起注意”7、 激将法

3、 影响顺从的因素( 积极情感 互惠原则 一致性原则 易得性)

第十一章 人际交往 一、人际交往概述

1概念:在社会活动中,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之间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

2、人际交往的特点:双方都是积极的主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双方的关系;存在着社会性障碍和心理障碍。 3、人际交往的心理功能 1、协调作用 (秩序生活、避免矛盾)2、保健作用 (心理健康、身体健康)3、社会性意识形成发展 (非仅自然人)4、良好社会心理气氛形成5、影响幸福感

4、人际交往的条件 (1)交往双方运用的符号系统必须是双方共同理解的(2)交往中的信息传递尽量少受外界干扰(3)信息接收者要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5、 人际交往的形式 (1)1.正式和非正式交往(2)单向与双向交往(3)直接和间接交往(4)口头和书面交往 二、人际交往的理论

1、 舒茨 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1)个体都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 1、包容需要2、支配需要3、感情需要,;此三种人际需要——决定了自己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决定个体在交往中所采取的行为 ——决定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

他人的行为;童年期的人际需要是否得以满足,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方式

——对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有决定性影响(2)对此三种基本人际需要,人们有主动表 现和被动表现两种形式,二者互补。

2、 社会交换论 创始人:霍曼斯 代表人物: 霍曼斯、布劳

霍曼斯提出了交换理论的几个基本命题 1、成功命题2、刺激命题3、价值命题4、剥夺与满足命题5、侵犯与赞同命题 三、人际交往的过程

1、沟通的要素 信息源 信息通道 信息接收者 信息 背景 2、 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 干扰 (中间环节、空间距离、组织庞大)接受者 (依据动机、需要、态度等主观因素——选择、判断信息 )差异 (文化、 社会、心理) 3、 人际交往的工具 语言符号系统(一)口头语言(二)书面语言

非语言符号系统:(一)身体语言沟通1、目光: 最重要的体语沟通方式2、面部表情3、身体运动:幅度大,最易被察觉4、触摸5、姿势与装饰(二)守时、人际距离(三)辅助语言系统 四、人际关系

1、概念: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

的关系,心理上的距离。( 个体性、直接性、情感性) 2.、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的四阶段( 1)定向阶段(2)情感探索阶段(3)感情交流阶段( 4 )稳定交往阶段 3、人际关系的原则 (1)交互原则 (2)功利(交换性)原则(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4)平等原则

4、人际吸引: 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的相互亲密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

增进人际吸引的因素:接近性;相似性;互补性;能力与特长;仪表。

5、 人际关系的测定 (1)社会测量法 (提问题)1人际关系矩阵2人际关系图/ 靶形图

(2)参照测量法 (评价信封)(3)社会距离尺度法(4)问卷调查

第十二章 利他与侵犯 一、利他行为

1、 定义: 提供时间、资源或能量以帮助他人的行为。此行为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又不期待任何回报。 性质:是一种亲社会行为;以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由利他动机引起的。 2、利他行为理论

(1)社会规范理论 坎贝尔:人类社会总是有选择地逐步演进某些能够增加群体幸福的技巧和信念。

亲社会由于对社会有益,因此被保留下来,演变成了社会习俗或规范的一部分。与助人相关的规范:社会责任、互惠、社会公平。

(2)决策理论(拉塔内、达利,1970)在任何情境中,给予帮助的决定都包含了复杂的社会认知和理性决策的过程。提出助人的干预模式:注意、解释、决定、选择、履行。 3、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一)助人者的因素(1、情绪 (心境、内疚)2、移情 3、其他个人因素4、利他技能)(二)受助者的因素(1、个人吸引力、性别 2、值得帮助者3、是否发出求助信号 4、与自己相似的人)(三)情境因素(1、他人在场2、物理环境3、时间压力4、社会文化因素) 4、冷漠行为 指在紧急、危险的情况下,个人明知他人受到生命和财产的威胁而需要得到自己的帮助时,却持坐视不救、袖手旁观的态度。 冷漠行为的原因——旁观者效应(观众、榜样、责任分散)

5、亲社会行为的促进与培养:完善群体规范;加强德育,增加社会责任感;移情训练;增加人际相互作用;提供亲社会榜样。 二、侵犯行为

1、 概念: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且不被社会所许可的身体行为或者言语行为。由侵犯动机引起的。

2、侵犯的分类:(1)西尔斯根根据侵犯行为是否违反社会

规范 :反社会侵犯行为;亲社会侵犯行为;被认可的侵犯行为。(2)伯科威茨根据侵犯行为的最终目的:手段性侵犯;目的性侵犯。(3)侵犯行为方式不同:言语的侵犯;动作的侵犯。

3、侵犯行为的理论 A本能论的解释

B挫折——侵犯理论 挫折有两层含义:(1)阻碍个人达到目的的外部情境(2)目的行为受到阻碍而激发的心理紧张状态。(目前共识)但此理论指的是第一层含义,即一切阻 碍事物。

C社会学习理论 强化;观察与模仿(1)直接观察(2)间接学习(大众媒介) 4、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

(1)厌恶事件:感受厌恶刺激;身体遭受疼痛刺激;语言辱骂;气温的暂时性变化;拥挤;酒精。

(2)侵犯线索:第三者的挑动;身边的武器(武器效应)。 (3)媒体影响:武打、暴力、色情

(4)个人因素:性别;认知水平道德发展水平“去个性化”;移情能力。

(5)社会角色 社会对某些角色的宽容---增加侵犯性。 5、侵犯行为的控制 (1)宣泄(2)惩罚(3)移情(4)置换(替代性攻击)(5)避免去个性化,培养成熟个性(6)

大众传媒的控制(7)认知干预(8)社会分配——力求合理公正。

第十三章 群体心理

一、群体的分类 1、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2、大型群体与小型群体3、其他的划分 二、群体规范

1、定义:约束群体成员的行为准则,就是群体规范。 2、形成:群体中人与人的相互作用的结果逐渐形成了成员共同的判断标准或依据原则,从而使各成员的判断趋于稳定,这个过程就是群体规范形成的基本过程。

3、压力:杰克逊 规范潜在的收效模式 两个基本要素 :行为和评价。

4、作用(1)维系群体的支柱(2)统一认识的标尺(3)引导行为的指南 三、群体凝聚力

1、定义:群体的凝聚力乃是群体成员发生作用的所有力量的汇合。(心理感受方面:认同感;归属感;力量感) 2、产生的条件(1)目标整合(2)志趣相投(3)心理相容(4)互补(5)外界的压力与威胁

3、作用(1)群体的控制力增强(2)群体成员的自信心和安全感增强

四、群体对个体的影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3l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