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精要1
更新时间:2024-05-05 02:5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历年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突击冲刺材料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公开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近代自然科学取得三大发现新成就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显露(客观条件);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欧洲哲学的全部积极内容,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最直接、最重大影响的,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们代表了19世纪上半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其中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就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黑格尔是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有意识地叙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学家。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是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来没有完全赞同和接受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只是吸收了他的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同时摒弃了他的抽象的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清除了他的理论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杂质。
英国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完成于英国工业革命后的19世纪初,创始人是威廉.配第,中间经过亚当.斯密的发展,到大卫.李嘉图结束。
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指19世纪上半叶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马克思1845年春天写作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1845-1846年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是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1847年7月发表的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和1848年2月发表的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列宁的(论欧洲联帮口号)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两篇论文,提出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中国,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具有中国特点、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简要地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2.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
3.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相一致的。
4.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还表现在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
1
基础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
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与时俱进的含义及意义?
★与时俱进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1.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保生机的源泉。 3.实践基础上的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理想就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就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是全部理想的核心,它贯穿于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之中,决定和制约着它们的发展和实现程度。
最高理想: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共同理想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为什么科学的人生理想对于人的现实活动具有重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首先,理想是人生航程的灯塔。 其次,理想是人生前进的动力。 再次,理想是人生精神的支柱。
第三节 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提供研究的方法,而不提供对一切问题的现成答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就必须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能从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出发。在中国现时代,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3.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取向,以是否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为价值评价标准。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其次是由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决定的。我国今天所面临的最大的社会实际,就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倾向。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世界观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是最重要的方面。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主要是指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即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认识论问题。
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凡是认为社会存在
2
决定社会意识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是历史唯心主义。
世界的本质问题,实质上是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物质和精神这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二元论。笛卡尔是二元论的著名代表。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共同之处在于二者分别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
唯物主义哲学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的第三个历史形态也是最高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是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中国的“元气说”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当时在自然科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原子论为依据,把原子看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原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小物质单位。有四个明显的局限性:一是机械性,企图用机械、力学原理解释一切现象,也称机械唯物主义;二是形而上学性,它把一切事物都看作是彼此孤立的、在本质上是不发展变化的;三是直观性,它对待世界、认识,都缺乏实践的观点;四是不彻底性,它只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 第一,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
第二,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
第三,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局限性。
(二)★列宁的物质定义(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第一、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第二、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第三、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三)★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仅肯定世界是物质的,面且认为物质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运动和静止的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运动的主体,一切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运动观,都是把物质和运动相割裂,前者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后者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 相对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主要有两种情形:
第一,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 第二,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即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
(四)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总是朝着一个方向向前发展。既不是循环,更不是倒退,也就是具有不可逆性。 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观点:(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
1.时间和空间是内在统一不可分离的; 2.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
3.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离,世界上既没有脱离时间和空间运动的物质,也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
4.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无限的,又是相对的、有限的,是绝对和相对、无限和有限的统一。 ★试用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论述社会主义建设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 答: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统一性的原理:是社会主义建设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第一、因为物质是本原,所以必须从实际,而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第二、因为物质是运动的,所以必须从变化了的实际出发,而不能固步自封,僵化不变;第三、因为运动是有规律的,所以必须注重规律认识规律,利用 3
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才能把社会主义建设搞好。在实际工作中的一切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都是错误的,都是必须加以反对的。 二、实践的本质、特点、形式和作用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
(一)★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毛泽东把实践规定为“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实践的基本形式有:物质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实践具有客观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实践能力的人。实践主体可以划分为个人主体、集团主体和类主体。实践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实践客体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和社会历史性。 (二)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
第一人的实践活动与自然界的二重化。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使自然界二重性,即分化为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 第二,社会历史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
第三,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马克思认为,人是从自然界分化出来的,并且必须依赖自然界才能生活。
三、★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生产、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第一,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第二,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第三,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联系与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一)世界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如果只见事物之间的区别不见联系,就会孤立地看世界,这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如果只见联系不见区别,就会把世界看成是不分彼此的混沌状态,这是相对主义的观点。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又是复杂多样的。事物联系的主要形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等
(二)世界的运动发展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由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决定的: 第一,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
第二,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
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因而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它必然战胜旧事物。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经历一个限难曲折的过程。这是因为: 1.新事物的成长壮大需要经历一个由弱小到强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曲折发展过程; 2.旧事物在一定时期内还有相当大的力量,总是对新事物加以压制和扼杀;
3.社会历史领域内的新事物,被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和理解,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也需要经过一个或长或短的历史过程。但是,不管经历怎样的限难和曲折,新事物必然会战胜并取代旧事物。
(三)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是关于世界如何存在的两种根本不同的观点。它们之间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第二,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
第三,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联系和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是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一 4
系列其他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质量互变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范畴则提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因为: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 第三,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第四,承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
二、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以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对立统一规律亦称矛盾规律,矛盾具有两种基本属性,即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一方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双方的相互渗透或相互包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趋势。 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的。首先,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其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相互联结、不可分离的。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事物的内部矛盾。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2.矛盾双方互相从对方吸取有利用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3.矛盾的同一性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内因和外因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并说明这一原理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 1.内因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
2.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第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第三,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3.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首先依靠本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
奋斗,只有这个才能建立起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强国。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经济技术联系非常密切,在这种情况下闭关自守只能导致愚昧、落后,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因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我们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积极地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一切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增加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形式: 其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第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其三,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它们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区别的。
第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矛盾的问题的精髓,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另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只有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出正确解决某一特殊矛盾的特殊方法,从而取得成功。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不平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不平衡。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是:首先,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其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
5
下可以相互转化,即主要矛盾转化为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二)质量互变规律
度的含义以及把握度的意义
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或范围、幅度),它体现着质和量的统一。
掌握事物的度对于认识和实践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认识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注意决定质的数量限度,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在实践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所谓“注意分寸”、“掌握火候”等等,都是要求在实践中坚持适度原则。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状态。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
★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以量变为前提和基础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割裂二者的统一,就会导致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的、革命的本质。马克思说:“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推动力量。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要从实际出发,进行具体分析,反对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事物的辩证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如果割裂了二者的统一,会导致循环论和直线论的错误。
把握否定之否定规律,坚持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对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坚信社会主义的前途是光明的,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次,要准备走曲折的路,有克服各种困难的精神准备。
三、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原因和结果
因果联系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原因在先,结果在后。因果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表现是复杂多样的,主要类型: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同果异因;多因多果,复合因果。 ★原因和结果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首先,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的,不能混淆和颠倒。其次,原因和结果又是统一的。表现在:第一,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第二,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第三,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作用的。
掌握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只有找出某一事物或现象产生的原因。才能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其次,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才能很好地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行动。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首先,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它们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产生于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的过程起影响作用,加速和延缓事物发展变化的进程。 其次,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辩证统一的,表现在:第一,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第二,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辩证的统一,把二者割裂开来,只强调一方面而否认另一方面,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和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的错误观点。
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6
因为偶然性是受必然性支配的,必然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途,所以我们必须通过科学研究发现必然性,按必然规律办事,不要被偶然现象所迷惑。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一节 认识的产生及本质
一、认识的产生
认识是指人所特有的一种能力和活动,人的认识器官人脑对外部世界的反映,认识是在劳动实践中产生的。意识和认识的起源是一致的,意识是人特有的心理现象。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基本的观点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认识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具有能动性,这是认识主体的突出特点。认识主体的结构分为个体、群体和人类整体诸层次。人类整体是最高层次的认识主体,它包括地球上的人类总体,包括现在的人、历史的人、未来的人
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认识客体的性质:客观实在性、对象性。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具体说来,它们的关系表现如下: 二者的同一关系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第一,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改造也就是实践。 第二,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第三,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主体对客体具有改造和认识作用,这是主体能动性的表现。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
第一,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在哲学上有两条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一条是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路线。前者是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后者是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第二,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哲学上的不可知论是指那些认为世界不可认识或不能彻底认识的哲学认识论。英国的休谟和德国的康德是不可知论的典型代表。
第三,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映论与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的对立。在认识上,唯物论都是反映论,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论的反映论是机械的。
把实践引进到认识论中来,并把认识论与辩证法结合起来,科学地提高认识的本质,把认识看作是主体在实践中能动的反映客体的过程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运动
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即认识的第一次飞跃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征的反映,因而是不深刻的、片面的认识;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因而是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中包含感性的成分。在实际工作中,经验论和唯理论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要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
第二,感性材料应是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不全的。
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即认识的第二次飞跃★为什么说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重大?
1.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把第一次飞跃获得的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2.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使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使之得到检验,得到丰富和发展。 三、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认识的反复性原理)。
认识在实践中产生,先是感性认识,然后上升为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这是一个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完整的认识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不是通过一次反复而是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认识的反复性是由以下原因决定:从客体方面来考察,人的认识必然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从认识主体来考察,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生理因素、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及其立场、
7
观点、方法的限制。每个时代的人的第一次具体的认识都是有限的,整个人类的认识具有无限性。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三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及其属性 ★简述真理的属性
任何真理都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这就是真理观上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真理的客观性(唯物论)真理的客观性有两个含义:
1.真理的客观性就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2.真理的客观性是指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实践。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法)。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1.任何真理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2.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存在是绝对的。
二者的关系:第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第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互相包含、互相渗透。第三,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人们从实践中获得的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必须通过实践的检验,才ce 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实践标准,实践是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能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来确定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从而使认识到得检验。坚持实践就是在真理问题上坚持了辩证法,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具有反复性,对认识的检验也不断深化。因此??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真理与价值对立表现在:真理和价值的不同,真理体现的是认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是认识与对象相一致、符合。而价值是指外物对人需要的满足,表示某物具有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
真理与价值的统一表现在:1.真理能够指导社会实践,人们通过在真理指导下的实践,成功地改造世界;2.真理与正确的价值观相一致,正确的价值观是在真理指导下形成的。真理与价值的统一,要求人们对价值的追求应建立在真理的基础之上,只有建立在真理基础上的价值观才是正确的价值观。
真理的价值表现在真理的功能上;真理具有指导实践、再认识、教育和激励的功能。
第四节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
一、认识的目的在于运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坚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认识论的内在本质和要求,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促进的。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思想路线,是指一个阶级与其政党作为指导思想并用以支配行动的认识路线。
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它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原则。“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的一致性及坚持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的重要意义。 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从群众中来”就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到群众中去”就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也就是实践——认识——实践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这表明群众路线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完全一致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人心向背决定一切,我们要永远不脱离人民群众,和人民群众在一起。在新的历史时期,仍然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仍然要坚持从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这个根本前提出发,相信和依靠群众,实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完成振兴中华的伟大历史任务。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地理环境是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人类生存依赖着地理环境。这种依赖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场所;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 1.地理环境通过对生产的影响,加速或延续社会的发展。
2.地理环境还可以通过对军事政治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不同国家社会的发展。
8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不起主要的决定作用。这是因为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受社会因素、主要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
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 人口因素也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 第二,人口状况能加速或延续社会的发展。 只有与物质生产相适合的人口状况,才最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
★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1.生产方式和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2.生产方式和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4.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社会意识从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来看,包括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属于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属于历史唯心主义。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在一定程度上预见社会发展的趋势,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第二,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某些社会意识形式的发展水平可能较低,与此相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某些社会意识形式的发展水平可能较高; 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都和以前时代的社会意识有联系,它的产生和发展要以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材料为前提,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 第四,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或称能动性,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重要表现。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生产力的含义以及生产力系统的要素。 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生产力系统包括四类要素:
1.独立的实体性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2.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包括分工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等。 3.渗透性因素,主要指自然科学。 4.准备性因素,主要指教育。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
2.在现代化生产中,出现了“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使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了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3.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
★生产关系的含义及内容及作用。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包括三项内容:
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2.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包括交换); 3.产品的分配方式。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是生产关系的基础,表现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劳动得以进行的前提;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各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可以分为两个类型。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的矛盾运动,这三项内容构成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①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②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①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②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这个辩证关系从连续的动态过程来看,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它们的矛盾,在生产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情况。在一种生产关系产生和确立起来后一段时间内,它与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是基本适合的。促进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虽然这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也有矛盾,但却不会引起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而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原来的生产关系逐渐变得陈旧,它与生产
9
力性质和发展要求变为基本不适合,从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时,就要求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而新的生产关系一旦产生和确立起来,就又出现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之间在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开始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新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经济基础是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各种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三个方面的总和。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②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
以上三项构成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
四、社会形态的划分和社会形态的更替与发展
经济社会形态有两种基本的划分方法:一种是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另一种是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 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是根据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划分社会形态。按其自然历史过程,一般都应从低级到高级依次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
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大社会形态有: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人类历史的技术社会形态序列: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为什么说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社会形态的发展也象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物质的、辨证的过程。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1.因为每一代人在社会上开始生活时,所遇到的都是现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任何人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并不是说他们不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和需要去改变原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3.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的水平,就是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历史发展中唯物主义因果决定论,或称历史决定论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之间的关系)
社会基本矛盾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之间的关系不是互相孤立、互相平行的,而是相互制约、有主次之分的。
首先,由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决定社会的上层建筑,所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对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起着主导作用。
其次,由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经济基础是联系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中间环节,所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又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的解决。 ★为什么说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始终;这两对矛盾制约和决定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和客观趋势,决定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就是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生产体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各个社会集团,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一个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立场、意识形态这几个方面总和起来构成这个阶级的全部特征,阶级是这些方面的有机统一。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经济标准,不能用政治标准和思想标准划分阶级。阶级斗争是指各对抗阶级之间的斗争,物质利益的对立是阶级斗争的根源,阶级斗争主要有三种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历史上最初产生的两个阶级是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首先,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最明显地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 其次,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个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三、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革命的含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社会革命是指夺取国家政权的斗争。革命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是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的进步的阶级手里。
10
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这句话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首先,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其次,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发挥出创造历史的巨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再次,革命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受到锻炼和改造,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
社会改革的含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含义: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为了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某些部分或环节,使该社会制度得到持续存在发展或自我完善而对社会体制进行的改善与革新
作用:第一,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第二,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社会改革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
第三,在社会经济、政治等社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更。 ★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的区别。
二者都是为了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从而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运动形式。同时,二者之间又有明显的区别。
首先,社会革命是人类社会的根本质变,是用新的进步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落后的社会制度;社会改革则是同一社会制度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不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
其次,社会革命是由被统治阶级发动的,目的是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建立新的革命阶级的政权;社会改革则是由统治阶级或统治阶级内部的某种社会势力、社会集团发动的,目的是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
再次,从历史上看,社会革命往往要通过暴力革命的形式;社会改革虽然也要付出代价,甚至流血牺牲,但一般不需要采取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和暴力冲突的形式。
社会改革的普遍性是指社会改革不仅仅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而且存在于有史以来的各种社会制度中。 社会改革的特殊性是指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改革具有自己的特点,特别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与阶级社会的改革相比较,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说明我国当前进行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是立足本国国情,总结实践经验,根据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自觉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适应的部分,从而使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各方面的进步。特点1.是主动、自觉的。2.是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出发的3.在社会制度本身范围内解决各种矛盾。 我国改革之所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社会主义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改革不断地得到解决,改革并不改变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不否认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和优越性。而是革除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部分和环节,改革的目的是兴利除弊,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更加充分的发挥出来。
四、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的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观念形态的文化,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态。特性:文化的创造性、自由性、兼容性。 文化的社会功能主要有四个方面:信息功能;教化、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认识功能。 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首先,它具有坚持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功能。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其次,它具有切实加强思想首先建设的功能。
再次,它具有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功能。发挥着培养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作用,发挥着弘扬、普及科学精神及知识的作用。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的本质和人与社会的关系
★如何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 马克思认为,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种属性。人的本质不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的,而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1.劳动是人的本质;2.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11
为什么说劳动是人的一般本质呢? 这主要是因为劳动是人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基本标志和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和特征,是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劳动,以获取自己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
人与社会的关系 1.人的出现与社会的产生是一致的;
2.人的活动与社会结构及其发展变化是一致的
3.社会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是一致的,这种一致的基础是实践; 4.个人的解放与社会的解放是一致的。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广大人民群众是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根本分歧。
历史唯心主义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片面夸大极少数英雄人物及其思想、意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历史是由英雄豪杰、帝王将相、立法者、思想家创造的,否认广大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
★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三个方面)
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因此,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却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既定的历史条件的制约。
无产阶级的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内容:
第一,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第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党的根本宗旨) 第三,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第四,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一切为了群众”,这是群众路线
的根本要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方法,也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工作方法。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三、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能够反映他们所处时代的发展趋势,提出社会发展的先进思想和主张。
2.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能够根据他们的先进思想和主张,制定纲领、路线、政策和战略、策略,并动员和组织本阶级成员与广大人民群众同反动阶级、反动社会势力进行斗争。在斗争中起着核心和中流砥柱的作用。 3.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某些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的代表人物,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可能成为“开明的政治家”,他们的一些主张和改革措施,也对社会发展起某些促进和推动作用。
4.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理论家、教育家、文学艺术家等等的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对于人类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物质与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 ★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1.必须深入了解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坚持历史主义观点。 2.必须对他们作阶级分析。
3.必须用辩证的的观点来分析杰出人物及其历史作用。
4.对他们的历史作用要作全面的分析与评价,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
一、商品经济
★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
商品经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活动就是商品生产。商品的相互让渡或以货币为媒介的买卖就是商品交换。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基本经济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和基础。第二个也是决定性的条件,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如何理解商品价值的构成与创造? 任何一个商品的价值,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
一是在生产该商品时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原有价值,是以物化(具体)劳动形式存在的价值。
二是在生产该商品时新创造的价值,是由活(抽象)劳动所创造的。在商品生产过程中价值的创造是由抽象
12
劳动实现的,价值的唯一源泉就是抽象劳动。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出使用价值,是生产商品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是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
★为什么说商品价值体现了商品生产者的经济关系 ①商品价值的概念:\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②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在商品交换中,一般人类劳动才形成价值。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不同的所有者,交换双方各有自己的物质利益,因此在相互交换产品时,需要计算生产时耗费的劳动量,而且要等价交换。 ③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各种劳动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的价值,是劳动的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互为前提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没有使用价值的商品,不可能有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而价值则寓于使用价值之中。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的物品,也不是商品,价值是商品的最本质因素。 ★商品的价值量是如何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两个条件所决定,一、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所决定,二、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平均的劳动强度所决定的。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如果某个商品生产者生产单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其商品的个别价值小于社会价值,但该商品仍能按其社会价值进行交换,他就可以获得较多盈利,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将会导致生产单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缩短。
★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本质体现在它的职能上,也就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1.价值尺度职能是指货币是衡量和计算一切商品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 2.流通手段职能是指货币起着商品交换媒介的作用。
3.贮藏手段职能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
4.支付手段职能是指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当到期偿还货款时代币所执行的还款职能,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所执行的职能。
5.世界货币职能是指货币越出一国的范围,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因为这一矛盾决定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三、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及其作用(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
价值规律就是商品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的规律。
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一是价值量的决定,即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二是实行等价交换,即不同的商品是按照其价值量的大小进行等价交换。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价值规律自身的作用:就是商品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的客观必然性的实现。 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1.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2.价值规律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形成
1.在封建社会末期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基础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2.商业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起了重要促进作用。 3.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13
是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通过雇佣劳动制度剥削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经济制度。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初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取得完全胜利和最终确立。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和其他商品的价值一样,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以下三部分生活资料的价值:
一是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 二是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
三是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通过对它的使用不仅能创造出价值,而且能创造出剩余价值,这对于剩余价值的生产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资本家在购买了劳动力之后,就离开流通领域,进入生产过程。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家消费所购买的劳动力,让它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生产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商品,并使预付的资本发生价值增殖。因此,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具有以下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二是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在生产过程中,工人一天的劳动时间实际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用以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资本的本质。
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被物的外壳所掩盖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生产关系。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 根据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的不同把资本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所以叫做不变资本(C); 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并且生产出剩余价值,叫可变资本(V)。意义在于:
1.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 2.它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
二、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
绝对剩余价值: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既定的条件下,改变工作日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以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 超额剩余价值:就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
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就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1.剩余价值规律体现着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
2.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过程,支配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 3.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
三、资本积累
资本主义积累的必然性 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 1.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决定了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无止境的。 2.竞争作为一种强制力量,迫使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似便改进生产技术和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竞争力。所以竞争是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
★资本主义积累的实质、后果、作用和历史趋势是什么?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大资本的规模,以便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占有不断增大的资本来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资本积累的后果:1.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2.相对过剩人中的形成;3.严重的贫富两级分化。
资本积累的历史作用和历史趋势:历史作用是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劳动的社会化。趋势是,由于资本积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社会化生产的发展。因而产生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
14
义私人占有的矛盾。这个矛盾的日益锐化,用和生产社会化相适应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就成为资本积累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的内容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就是资产阶级为实现其阶级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和方法及各种相关制度的总和。它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民主制度等。
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资本主义国家制度有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资本主义国家政体主要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形式。议会君主制是议会在国家政权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它既是立法机构。又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民主共和制是由选举所产生的政权机构和国家元首掌握权力,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民主共和制分为议会共和制与总统共和制两种类型。
法国是实行半总统共和制的典型国家。目前世界上有瑞士等少数国家实行委员会制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主要有三种类型,即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目前实行多党制的有法国、意大利等资本主义国家。各个资产阶级政党在维护资产阶级根本利益方面是完全一致的,各种政党制度的阶级本质都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
资产阶级政党作为资产阶级专政的重要工具,其主要职能:
一是主导资产阶级议会和国家领导人的选举,使选举结果有利于资产阶级或由本党所代表的某个资产阶级利益集团; 二是由本党代表资产阶级控制议会和政府,执掌或参加国家政权;
三是将某资产阶级政党的纲领和政见上升为议会制定的法律和政府的政策,并利用政权的力量加以推行。 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选制度是指公民普遍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制度。资本主义的普选制度的平等权利具有虚伪性,从本质上看,它是资产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是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的一种手段。 资产阶级民主制以议会制为核心和主要标志。议会的主要职权是立法权、财政权和监督权。
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包括资产阶级的政治法律思想、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教育思想、文学艺术思想等各种理论与思想形式,涵盖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宗教观等各种思想观点,它们相互有机联系,构成一个网格状的社会意识形态体系,渗透到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上是维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思想体系。
★利己主义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 利己主义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必然产物,是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阶级所共有的观念。资产阶级利己主义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体现在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思维方式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人生观,宣扬人生的目的就是谋求个人利益,追求个人的幸福和享乐。 资产阶级价值观的重要特征是以金钱作为判断价值的标准,以获取金钱作为人及其实践活动的价值的体现,把是否能获取金钱和获取金钱的多少看作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真实尺度。
第五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一、资本的循环
★产业资本循环的经过的阶段和采取的职能形式? 产业资本在其现实循环运动过程中,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即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 购买阶段产业资本在生产要素市场上用货币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
生产阶段资本家使用购买到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进行生产,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它在资本循环中是决定性的阶段。
销售阶段把商品销售出去,但换回的货币数量大于最初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所支付的货币数量W′-G′ 产业资本依次采取三种不同的职能形式,即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商品资本的职能是通过商品的销售,使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得到实现。 资本的循环可用公式表示为: G-W......W'-G'.G-W......W'-G'...其中,G表示货币,W表示商品,P表示生产过程,W'表示包含着剩余价值的商品,G'表示包含着剩余价值的货币,-表示流通过程,...表示流通过程的中断。
二、资本的周转
资本周转次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资本价值所经历的周转次数。这个一定时间,通常以“年”作为计算单位。
15
资本的周转速度与资本的周转时间成反比,与资本的周转次数成正比。
年剩余价值率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的可变资本数量的比率,它表示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中的增值程度。
从资本的不同分类来看,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流动资本、可变资本。以劳动资料形式存在资本属于不变资本、固定资本。固定资本是指产业资本家用于机器、工具、厂房、设备等劳动资料上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非劳动时间指生产资料已进入生产领域,但尚未或暂时未同劳动力相结合的时间。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1.是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时间越短、速度越快,时间越长、速度越慢; 2.是生产资本的构成。生产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两部分,生产资本的构成对资本周转速度产生的影响来自两方面1.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本身的周转速度。 计算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计算方法:一年中固定资本的周转额加上流动资本的周转额除以预付资本额。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固定资本的周转额+流动资本的周转额)÷预付资本额
★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1.在一年之内,可变资本周转的速度越快,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多;反之,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少。 2.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年剩余价值率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的可变资本数量的比率,它表示预付可变资本一年中的增殖程度。
3.预付产业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就越多,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也越多,从而年剩余价值率就越高,因而产业资本家从剥削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的目的出发,总是在生产经营中竭力加速其资本的周转速度。
第二节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一、社会资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
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核心问题是要分析在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中,社会总产品的各个构成部分是如何实现的。社会总产品的构成包括两个方面,1.社会总产品从实物形态上按其用途区分为两大类,即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2.社会总产品从价值形态上区分为三个构成部分,即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剩余价值(M)。社会总产品的实现,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补偿,它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另一方面是社会总产品的物质补偿。
二、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 公式:Ⅰ(v+m)=Ⅱc,Ⅰ(c+v+m)=Ⅰc+Ⅱc,Ⅱ(c+v+m)=Ⅰ(v+m)+Ⅱ(v+m) 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加剩余价值之和必须同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相等,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一个实现条件是:第一部类一年中所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的价值,应当等于两大部类不变资本价值的总和。
另一个实现条件是:第二部类一年中所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的价值,应当等于两大部类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总和。
三、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
第一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再加上第一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三者的总和应当等于第二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加上追加的不变资本之和。公式表示为Ⅰ(v +△V+m/x)= Ⅱ(c+△c)
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原实质和根源
经济危机实质上是商品生产过剩并不是人口的绝对过剩。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一种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另一种是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第三节 产业资本的利润和平均利润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总和,便构成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形成后商品的价值构成发生了形式上的变化,用K代表生产成本,K=C+V,则商品价值W=C+V+M,就变为W=K+M。
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对资本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生产成本是资本家盈亏的界限。生产成本是商品销售价格的最低界限,资本家销售商品的价格,高于
16
生产成本就能赚钱盈利,低于生产成本就要赔钱亏本。 2.生产成本的补偿是资本主义企业再生产的一个条件。 3.生产成本的高低是决定资本家在竞争中胜败的关键。
剩余价值怎样转化为利润 剩余价值本来是由可变资本生产的,并不是由全部资本生产的,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产物时,剩余价值就取得了利润的形态。
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区别在于,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的产物,而利润则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和预付总资本的比率,而剩余价值率只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因而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它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 影响利润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1.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当预付资本的数量既定时,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按相同方向变化。 2.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在其他条件既定的情况下,利润率的高低同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按相反的方向发生变化。 3.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 4.不变资本节省的状况。
三、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转移,导致平均利润的形成。平均利润率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各个生产部门利润率水平的高低;社会总资本在各生产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平均利润本质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体现着整个资产阶级剥削整个工人阶级的经济关系。
四、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生产价格是商品的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之和,是由价值转化而来的,它是价值的转化形式。这是因为: 第一,生产价格是在价值基础上形成的。 第二,从全社会来看,平均利润总额与剩余价值总额是完全相等的。商品的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也是相等的。 第三,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是由价值的变动所引起的。
生产价格形成以后,商品交换是以生产价格为基础,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个别企业的生产条件较优越,劳动生产率较高,其商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就能获得超过平均利润的利润。超额利润就是商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是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第四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一、商业资本的本质和职能
★商业资本是资本主义社会在流通领域中发生作用的职能资本,商品资本的职能即销售商品,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 商品资本的职能转化为商业资本职能,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在产业资本家和商人之间形成特殊的分工,商品的销售成为专门从事商品流通的商人的独立业务,不再由产业资本家兼任。2.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投资并预付一定数量的货币资本去购买产业资本家的商品,然后通过商品的销售,收回投资并取得商业利润。
二、商业资本的作用
1.有利于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 2.有利于节省流通资本。 3.可以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
4.可以缩短流通时间,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在商业资本的数量不超过社会必要比例限度时,它能增加社会总资本中的生产资本量,减少流通资本量。
三、商业利润: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的来源是产业部门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由于商业资本家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商品生产价格就等于生产成本+产业利润+商业利润。
第五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17
一、借贷资本的形成和本质
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有的资本家会需要补充货币资本,从而需要从从有闲置货币的资本家手中借入一定数量的货币资本。借贷资本的本质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 二、利息和利息率 ★利息的本质和来源。
利息就是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而平均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所以,利息就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利息的来源,归根到底是生产部门的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因而利息既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经济关系,又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同职能资本家之间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经济关系。 ★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量与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利息的最高界限不能等于平均利润率,更不能高于平均利润率。利息量=借贷资本总额×利息率
三、资本主义银行和银行利润
银行资本家所获得的银行利润与其自有资本的比率,应相当于平均利润率。银行向外贷款所收取的贷款利息,大于吸收存款所支付的存款利息,两者的差额再减去经营银行的业务费用,就形成银行利润。银行利润的来源是生产部门的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四、股份公司
★股份公司是以发行股票的方式集中分散的货币资本而合资经营的企业,是现代企业一种重要的经营组织形式。股东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是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董事会所聘任的经理负责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
★股票是向股份公司投资入股并有权取得股息收入的凭证。每股股票代表一定的金额,体现着股份资本的所有权。股票价格实际上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与股息成正比变化,与存款利息率成反比变化。用公式表示为:股票价格=股息/存款利息率
第六节 农业资本和地租
一、资本主义农业中剩余价值分配的特点
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一部分以平均利润形式由资本家所占有,另一部分即超额利润,以地租形式缴纳给土地所有者。资本主义地租有两种基本形态,即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二、级差地租
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土地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生产条件的差别。
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形成级差地租的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首先,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得经营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都能获得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 其次,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资本主义农业中土地所有者可以长期稳定地获得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 级差地租的源泉是耕种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
★三、绝对地租
绝对地租就是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租种任何土地,包括劣等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是由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低于价值的超额利润所构成的。 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和源泉:
首先,土地私有权的垄断,使农业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余额,有可能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其次,土地私有权的垄断,使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必须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绝对地租的源泉是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土地价格是由地租和银行存款利息率两个因素决定的。土地价格和地租量成正比,和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
第六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迄今为止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垄断的形成和垄断组织的形式
18
当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垄断是指一个或几个大型企业占有一个经济部门的全部或绝大部分的生产或流通份额,并因此达成协议,垄断该部门的的生产或流通,控制价格,从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情况,垄断也可称作独占。
★垄断组织:到20世纪上半期,较为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20世纪后半叶,垄断组织的形式又有较大发展,主要特征是混合联合企业的兴起。
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统治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在:1.企业兼并速度加快,混合兼并占主导地位。2.企业规模扩大,垄断程度提高。3.垄断组织的生产经营多样化,混合联合企业大量涌现。4.垄断组织向国际化方向发展,跨国公司迅速增加。
★垄断后的竞争: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不但存在着竞争,而且竞争的主体、形式、内容和激烈程度,都较之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有新的发展。垄断阶段同自由竞争阶段竞争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竞争的目的不同、竞争的手段有了新的变化、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竞争的范围不同。 垄断利润的来源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来自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
二垄断资本可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使它能获得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三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海外利润;
四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垄断价格大体分为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垄断高价是指垄断资本在出售自己产品时规定的超过商品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垄断低价是指垄断资本在购买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其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
★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特征是: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试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
即资本主义国家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归根到底仍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一般垄断的产生,大大促进了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这种条件下必须由国家出面,利用政权的力量来协调各方面的关系,维持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运行。于是就出现了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主要形式有: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国家向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战后以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原因具体说来有下面几点:
第一:仅靠私人垄断资本的力量,无法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巨额资金。
第二,在一些大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上,私人垄断资本无能为力或不愿进行投资建设。 第三,一些大型、基础性、前导性的科学研究项目,也是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涉足的领域。 第四,日益严重的生产过剩问题仅靠私人垄断资本难以解决。 第五,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国家出面进行某些宏观经济调控。 第六,在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方面,国家的再分配功能也越来越重要。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方式,一个是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调节、控制和介入,另一个是国家对国家经济的间接调节与控制。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第一,宗旨在于促进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协调社会总资本的正常运行。 第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为垄断资产阶段利益服务的工具。 第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资产阶段的利益。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宏观调控 1.财政政策,通过财政把国民收入集中起来进行分配,
2.货币政策,包括对利率的调节,对货币流通量的调节。货币的稳定是市声经济经济正常发展运行的必要条件。 3.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国民经济计划实现的。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调控货币量方面,主要运用所谓三大手段或三个法宝。一个公开市场业务。二是最低准备金率政策。三是再贴现利率政策。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资本输出。垄断阶段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在于大量所谓“过剩资本”的出现。
资本输出的形式从资本形态上来看大体有两个基本形式,即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从资本输出国即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这方面看,资本输出的作用和后果是:
第一,为过剩资本找到了出路,并由此获得大量来自海外的高额利润和利息。 第二,资本输出是输出国控制输入国的重要手段。 第三,资本输出是输出国扩大商品出口的重要手段。 第四,资本输出使金融资本的银行网遍布全世界,从而强化了金融资本在世界经济、政治舞台上的统治地位。
19
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输出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资本流向的变化,从原来的主要是发达国家向经济落后国家输出,发展到当代的多方向输出,特别是发达国家间相互投资的大幅度增加。
当代国际垄断组织的形式则以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同盟为主。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经济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并相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明显加快,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1.新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加强了国际经济联系。 2,国家贸易的自由程度大大提高。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的迫切要求,因而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3,国际资本流动的大幅增加。吸引外资发展本国经济,不但是发展中国家的迫切要求,也是发达国家过剩资本的一个出路,而且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也在增加。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 ★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经济全球化大体包涵了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1.生产的全球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系列高精尖产品和工艺技术的出现,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和协作的加强,各国在生产上密切配合的趋势。
2.贸易的全球化。国家贸易活动虽然已有很长有历史,但它的全球化则是近几十年来在工业和科技革命推动下出现的,尤其是近二三十年发展得更快。
3.资本全球化。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输出意味着资本国际化开始出现。近二三十年来,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形成了资本全球化趋势。
贸易全球化发展的原因有:新科技革命中出现了很多新兴产业;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的高效率、大批量生产;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普遍提高了;新的更便捷更灵活的贸易方式,以及国际协调对贸易限制的减少,也都从不同方面促进了贸易全球化。
★二、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及实质
当代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社会诸方面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可以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方面来分析 生产力: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力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社会财富迅猛增长,经济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发展。
生产关系: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所有制关系、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三方面都做了一系列调整。
上层建筑:建立起比较成熟的政治制度和法制制度。对国家权力机构的监督和制约的内外因素大大加强,国家权力的重心由议会向政府转移。
第四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资本主义是一种存在着对人的剥削的社会经济制度,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基本矛盾。同时,它又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创造了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发展了商品生产,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及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存在着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这一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三、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旧的社会制度往往要经历漫长的历史过程。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不仅是一个逐步的渐进的长期过程,而且它全触及资产阶级的既得利益,必然会遭到阻挠和反抗;从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将是一个从个别国家逐步向更多国家扩展的相当长的
20
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也须经历复杂的斗争,并有可能出现倒退和反复。这一切都决定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
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出现在16-17世纪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初期发展阶段,代表作是英国莫尔的《乌托邦》和意大利康帕内拉的《太阳城》;19世纪初期,以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19世纪4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工人运动的实践中,在总结、吸收前人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起,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
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
1.无产阶级革命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
2.无产阶级革命是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3.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从理论上说可以有暴力革命和非暴力革命即和平形式两种。
★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从1917年末的十月革命的胜利到1924年初在列宁领导下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大体可分三个阶段,即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新经济政策时期。
列宁的主要贡献是:首先,把社会主义建设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其次,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位。再次,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特别是过渡时期不能人为取消商品经济,而要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最后,列宁还提出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政治思想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出现了波兰、捷克斯拉找克、罗马尼业、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等一批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获得全国政权的独特的社会主义成功之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于1949年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司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试述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发展的历史贡献与经验教训 20世纪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在多国变为现实,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飞跃。历史贡献。 1.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现实存在的社会制度出现在世界上,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演进。 2.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改变了世界格局,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在世界上的扩张。 3.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时代潮流。 4.社会主义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经验教训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放弃了科学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共产党的有效领导,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结果使得已经相当严重的经济、政治、社会、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酿成制度巨变、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经验教训让我们认识到:
1.要正视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的特殊性,要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各国的实践相结合,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2.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体制并非只有一种模式,尤其在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体制上,要解放思想、勇于探索。3.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形成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4.要善于吸收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一切能为我所用的东西,学习人类发展中各方面的优秀成果,这样才会使社会主义立于不败之地。
四、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实质是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
21
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领导核心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法兰西内战》等著作中阐明了他们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 试述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
民主是有阶级性的,不同的阶级、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有不同的民主类型与具体形式。
1.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从国体上说,社会主义国家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从政体上说,社会主义国家采取民主共和国的形式,劳动人民在这种社会政治体制中享有管理国家的最高权力。
3.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社会主义民主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手段,又是人们在社会主义事业中不断奋斗和追求的目的。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一、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 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
1.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的公有制;
2.根据社会的需要对社会生产的计划管理和调节;
3.劳动者生产的社会总产品经过一定扣除后,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4.商品经济消亡;
5.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消失; 6.国家开始消亡但尚未完全消亡。
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特别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中,人们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可归纳为: 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第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第三,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本。
第四,社会主义事业要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的领导,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
第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
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简述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第一,这些国家已具备了一定程序的社会化生产力,这是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 第二,这些国家发生社会主义革命时的客观形势和条件,使得它们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能够获得革命的成功。 简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第一,在这些国家里大力发展生产力,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第二,在这些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第三,这些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是在与资本主义国家并存的环境下,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中曲折前进的,面临着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第四,这些国家的执政党和广大人民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利用,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三、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简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第一,各国在社会主义革命时,其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是不同的,由此决定,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第二,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及具体国情各不相同,这是各国的发展道路不同的另一原因。
第三, 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各国都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因此而更具多样。
四、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经济制度,其成长过程必然不会一帆风顺;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主义的基本
22
矛盾运动,推动了社会主义的经济社会发展;世界经济政治形势错综复杂的发展变化,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和格局的变动演化。
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与完善,要把握如下几点: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能够通过自身的改革与发展克服前进中的困难,会在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中走向辉煌。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与完善,要把握如下几点: 第一,要以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把握正确的改革方向。 第二,要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与步骤,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第三,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是无产阶级、资产阶级的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资产阶级政党有本质区别。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产生条件,工人运动的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
3.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奋斗目标) 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
5.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1.在社会主义革命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坚强领导主要体现在:思想领导方面、政治领导方面、组织领导方面。 2.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思想领导方面、政治领导方面、组织领导方面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是实现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内容。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建设。
第八章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进步、最美好的社会制度,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一.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为什么共产主义社会要建立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 1.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是全部社会历史的物质基础。
2.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建立起共产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才能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3.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人们的科技水平极大提高而实现的,从而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高水平的劳动生产率,这是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根本保证。 4.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集中表现,在于新社会制度能够创造出比以往社会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二、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和分配方式是怎样的)
马克思十分强调“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显著特征。“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不只是一个个人消费品分配方式,而且是一个集中体现着共产主义社会主要特征和本质要求的原则标志。
三、经济的计划调节管理和商品经济的消失(经济调节管理的特点)
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实现生产资料的单一社会公有制,即不存在公有制的多种形式,更不存在非公有制经济形式,而且社会各经济单位不具有由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上的差别所引起的经济利益关系的差别。从而使商品经济条件归于消失。
四、阶级的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国家在共产主义社会将自行消亡)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所有的消灭阶级,首先是指消灭剥削和被剥削阶级的差别与对立。同时也包括工人和农民作为阶级的差别。实践证明,彻底消灭阶级,只能在共产主义社会实现。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统治工具。在共产主义社会里,随着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彻底消灭。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也随之消亡。 恩格斯指出:“国家不是‘被废除’的,它是自行消亡的。”
五、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表现在多方面:人们树立了高度自觉的劳动态度;遵守社会纪律,团结互助,诚实友爱;人们摆脱了封建的、
23
保守的思想观念的束缚;树立了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共产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人们不拿报酬地为公共利益工作成为普遍现象。 六、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马克思甚至还强调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怎样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共产主义社会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具备了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一, 人们完全摆脱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
第二, 人们完全摆脱了旧式分工的束缚。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可以根据个人的意愿和社会需要来自由选择职业和变换工作,为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第三, 人们完全摆脱了仅仅是谋生手段的劳动的束缚。 第四, 人们完全摆脱了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
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七、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全人类彻底解放包含着深刻和丰富的内容。一是人类从自然界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摆脱盲目自然力的支配,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二是人类从旧的社会关系束缚下解放出来,摆脱一切剥削压迫和旧式分工的束缚 ,成为社会关系的主人;三是人类从剥削阶级的思想观念下解放出来,摆脱传统观念和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成为社会意识的主人。
资本主义社会为自身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准备了主客观条件,
即物质条件——社会化大生产;社会条件——现代无产阶级;精神条件——马克思主义理论。 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实现全人类彻底解放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社会。
第二节 共产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一、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科学地预见到,共产主义社会形态在其发展进程中,将经历低级和高级两个成熟程度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为社会主义社会,第二阶段和高级阶段为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同属于共产主义社会形态,它们具有如下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 1.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作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基本;
2.生产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实现劳动人民的共同富裕; 3.在公有制范围内的产品分配,都按照有利于社会发展和实现劳动人民利益的原则进行;
4.都要消灭剥削制度,劳动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他们之间的本质关系是平等和谐、互助合作的关系; 5.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集体主义为意识形态的核心。
不同特征: 1.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虽有了较大发展,但生产力水平仍比较低,未达到共产主义社会那样的生产力高度发达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程度。
2. 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但公有制本身还存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等多种形式,而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公有制为主体地位条件下的非公有制经济形式。
3. 社会主义社会在公有制范围内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种分配方式。共产主义社会是按需分配。
4. 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商品经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价值规律仍起调节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5. 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旧式分工和三大差别,劳动还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共产主义社会劳动是生活第一需要,人们将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6. 社会主义社会要消灭剥削制度,但阶级和阶级差别在一定范围内还将长期存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仍须存在。
7.社会主义社会虽已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但仍存在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思想影响,小资产阶级习惯势力也长期存在。
人类社会历史必然发展到共产主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依据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社会也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向前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必将推动
24
着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之所以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就在于它是崇高理想与科学理想的统一,体现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目标的追求与符合规律的科学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既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制度,又是一种社会运动。
共产主义事业已经在实践当中 我国已经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从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正是共产主义事业在现阶段的实践。所以,共产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早已存在于我国的现实生活之中。
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不断实践的长期过程 1.实现共产主义要在实践中长期探索。
2.社会主义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的过渡要经历长期的实践过程。
3.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共产主义需经更长的实践过程。
4.共产主义在世界范围的实现是长期、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
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一、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1.社会主义社会是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 2.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实现共产主义所需具备的基本条件,概括地说就是: 1.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技术基础; 2.全体社会成员的文体教育的普及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极大提高; 3.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的极大提高
4.建立起同高度社会化生产相适应的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
5.消灭旧的社会分工特别是三大差别,造就出体力和智力全面发展的新人; 6.在全世界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自行消亡。
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理想是人生奋斗的目标,社会理想是人们对社会制度和社会面貌的预见和期望。
为什么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归宿,是凝聚一切进步社会力量、推动社会不断前进的精神航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进一步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人民的历史使命和共同理想。
当代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在于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坚定不移地促进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机联系和统一。一方面,远大理想是现阶段共同理想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远大理想的坚实基础。所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我国的成功实践,必然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奠定坚实的基础。
25
正在阅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精要105-05
《做有德之人,树文明之风》主题班会教案12-17
水利工程施工监理招标文件示范文本水监管(2007)165号02-29
家园合作有效途径新探10-17
奇妙的水作文600字07-10
教师个人不作为乱作为问题清单自查报告范本05-16
爱心是什么?作文600字02-05
故乡的歌11-03
校运会稿件02-17
难忘的云南之旅作文600字07-10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精要
- 马克思主义
- 概论
- 复习
- 原理
- 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