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10大理论

更新时间:2024-03-23 02:3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杜尔克姆 尔干

杜尔凯姆

文化人类学10大理论流派 ●第一节 古典进化论

文化人类学史上的第一个理论学派,成熟标志是泰勒的《原始社会》与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的问世。

进化论学派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索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人类社会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步发展。全世界所有的文化都要经历这种循序进化的阶段,造成这种普遍性的最终原因在于人类心理的一致性。

一、产生背景

1、人类学知识的增长和研究组织的成立 2、殖民贸易的促进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蓬勃发展,殖民贸易和殖民地统治达到空前的程度。

除殖民贸易和殖民统治官员的需要这一主要社会经济因素之外,殖民当局的官员和传教士将他们在当地所见所闻报导给国内,也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因此,学者研究的方向也为之一变,转向比较语言学、比较宗教学、民族文化风俗的人类学研究。

3、进化论思想的催生

古典进化论学派产生的思想根源,是19世纪进化理论的提出。达尔文首次详细阐述了生物进化的机制,并给予了科学的论证。《物种起源》一书概括了达尔文的主要思想,即物种不是永远远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在变化过程中,生物的自然选择机制与高度的变异性起着重要作用;自然选择就是把有利的变异保存下来,把不利的变异淘汰掉,从而使自己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并生存下来。

第一个建立社会进化理论的是斯宾塞。在一切进化理论中,斯宾塞最系统地阐述了这一问题。他第一次使用进化这个词是在1850年;1857年斯宾塞描述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过程;1862年,斯宾塞给出了进化的明确定义:“进化是通过不断的分化与整合,从不确定、不连贯、同质向确定、连贯、异质的的变化。”斯宾塞进化理论的最大缺陷是将生物进化与社会进化视为本质相同的事物。

二、泰勒的文化人类学理论 1、生平与著述

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1832—1917),英国文化人类学奠基人,古典进化论的代表人物。自学成才,1871年出版《原始文化》而驰名世界。

泰勒是第一个从科学意义上给文化下定义的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体,包括知识、信仰、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2、泰勒的进化论观点

所有研究社会与文化的进化论各有特点,但在以下三个问题 上基本持相同看法,这就是:

第一,用人类本质的一致性观念来说明文化发展的单一性。

第二,各族文化都循同一路线向前进化,目前各个社会发展的不同程度,实际上代表这条路线的各个阶段,各阶段在程序上是固定的,但在时间上并不一致,有快慢的差别。

第三,整个世界是依自然法则运行的。泰勒主张,一方面,自然科学已经证明整个自然

界是不断发展、逐步进化的,而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类社会当然也是不断发展、逐步进化的。另一方面自然界的发展与进化是有其固有规律的,这些规律可以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加以说明。

泰勒提出了两大原则, 第一,“在文明中有如此广泛的共同性,使得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拿一些相同的原因来解释相同的现象。”泰勒进一步指出:世界各地文化的一致性,主要是两个因素决定的,一个是人的本性的普遍相似性;另一个是生活环境的普遍相似性。

第二,“文化的各种不同阶段,可以认为是发展或进化的不同阶段,而其中的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产物,并对将来的历史进程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泰勒还划分了文化进化的三个主要阶段,即 原始末开化或狩猎采集阶段、

野蛮的以动物驯化和种植植物为特征的阶段 和文明开化的、以书写艺术为开端的阶段。

3、泰勒的宗教理论

首先,泰勒明确了什么是宗教。他认为:最好“把神灵信仰判定为宗教的定义”。 泰勒认为宗教观念最初产生于人类的早期部落中,而这些部落成员普遍的宗教信仰,就是对灵魂和精灵的信仰。万物有灵论产生的根源是原始人尝试解释两个生命之迷。

万物有灵论包括两大主要信条:第一,相信所有生物的灵魂“在肉体死亡或消失之后,能够继续存在”;第二,相信各种神灵可以“上升到威力强大的诸神行列”,神灵可以影响和控制物质世界和人的今生来世;神灵和人是相通的,人的行为会引起神灵的高兴或不悦。更具体地讲,灵魂以三种形式存在:(1)灵魂在大地上游荡,有时会拜访它们自己原先的家园;(2)转生,灵魂转生为他人,甚至转生为动物、植物等;(3)灵魂在另一世界有特殊位置,如西天、地狱、九重天等。即泰勒所讲的“延续论”

4、泰勒的人类学研究方法

1.比较法。所谓比较法,简单讲就是比较同类现象和事物。 2.残存法。也称作“文化残存法”,即滞留于现存文化中的那些旧的文化现象。 3.统计法。他曾从三四百个社会单位中取样,对从夫家居、继承、亲从子称、产翁习俗、外婚制与交表亲婚之间的“粘附”现象进行统计分析。他写到:“统计学调查是人类学的未来所在”。

?

三、摩尔根的文化人类学理论 1、摩尔根的原始社会分期理论 摩尔根的贡献在于:

第一,将原始或蒙昧和野蛮这两个时代又分别划分了低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子阶段; 第二,指出划分每一阶段的具体标志。

2、摩尔根关于氏族制度的发现 他指出,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是氏族,氏族是一个由共同祖先传下来的血缘亲属所组成的团体,只包括有共同祖先的一半后代。整个社会的组织结构为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他还进一步指出,氏族、胞族、部落以及部落联盟还是历史发展中顺序相承的几个阶段;部落联盟或部落联合的进一步发展,就是民族的出现,民族由同一地域内的部落或部落联盟所组成。

摩尔根认为,人类的全部历史可以分为相应的“两种社会制度”为特征的两个大的阶段:

早期是氏族社会,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晚期是“国家”,以地域和财产为基础。

他解释了氏族组织的作用和它的构成原则,即氏族是单系继嗣群,它不负担家庭责任,但它是从事经济生产和分配的单位并构成社会仪式和礼仪的基础,能够提供教育、社会保险等功能,但它不能代替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生儿育女等。氏族内部成员的构成原则就是:大家都是血亲同胞,人人平等。

3、摩尔根的家庭史研究

摩尔根的贡献不在于发现母权制家庭,而在于首先从亲属称谓的角度来分析和推论家族制度的早期形态,开创了人类家庭史研究的新途径。

摩尔根将所有亲属称谓分为两种基本形式,即“分类式”和“说明式”。所谓“分类式”,就是指对亲属称呼不进行逐个区别,而是分为若干类别。不论被称呼的人与“自身”的亲疏关系如何,凡属同一类别的人即以同一亲属称谓笼统称之。而“说明式”就是对于亲属,或用基本亲属称谓来说明,或将这些基本称谓结合起来加以说明,使每一个与“自身”有亲属关系的人的称谓各不相同。

摩尔根进一步将“类别式”称谓区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马来亚式,第二种是土兰尼亚和加诺万尼亚式,它是在前一种基础上产生的。摩尔根划分了家庭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依次发展的五个阶段:

(1)“血缘”家庭;(2)伙婚制家庭;(3)偶婚制家庭;(4)父权制家庭;? (5)专偶制家庭。 上述五种家庭形式中,第一、二和五种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与之相应地存在三种亲属称谓制度,即马来亚式、土兰尼亚一加诺万尼亚式和以雅利安人为代表的说明式。

4、对摩尔根的评价

摩尔根对文化人类学的主要贡献有以下几点:

第一,对氏族社会的科学说明;第二,首先使用了问卷调查方法进行人类学的研究;第三,利用对亲属称谓制度的研究,来考察和划分家庭制度的类型与历史发展;第四,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说明原始社会的发展与分期。

摩尔根的理论缺陷主要有:

第一,关于原始社会的分期;第二,关于家庭形式的研究。 四、弗雷泽的《金枝》

Sir James George Frazer(1854—1941)英国著名人类学家,代表作《金枝》(1890年) 《金枝》全书的主要思想是弗雷泽关于人类智力发展连续性和进步性的理论。他认为,人类智力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有普遍意义的阶段,即巫术阶段、宗教阶段和科学阶段。弗雷泽进一步提出了巫术赖以建立的两大思想原则:

(1)同类相生,或果必同因。可称为“相似律”。

(2)物体一经相互接触,即使在中断实体接触后还会继续远距离地互相作用。可称作‘接触律’。”

建立在相似律基础上的巫术叫做“模拟巫术”;建立在接触律基础上的巫术叫“接触巫术”。

模拟巫术与接触巫术又区分为积极巫术和消极巫术。前者是替人消灾解难的法术,后者是对人伤害、攻击的黑巫术。

他将图腾定义为“一种由两个方面构成的假定亲密关系”。这种关系的一方是一群有着血缘关系的人,另一方是一个种属的自然物或人工物,即已被这群人称作图腾的物体。后来,他又指出图腾崇拜是一种半社会半宗教的氏族制度,宗教方面指氏族全体成员对某种共同的自然物种的信仰,并将这一物种看作是全体成员的祖先;社会方面指的是禁止同一氏族成员之间相互通婚。

五、其它进化论人类学家思想

1、韦斯特马克的父权制

Edward Watermark(1862——1939),英国人类学家。 韦斯特马克的研究兴趣主要是婚姻和家庭的起源,他坚决反对人类婚姻史上存在“原始杂交”和群婚的观点,认为人类最早的婚姻形式就是一夫一妻制。

2、马雷特的泛生论

Robert Ranulph Marett(1866—1945),泰勒在牛津大学人类学课程的学术继承人。 马雷特认为:在宗教中,第一性的东西不是思想、信仰、神话,而是崇拜、仪式。根据马雷特的看法,在“泛灵论”阶段之前还应有个“泛生论”阶段。

泛生论是巫术操作的观念基础,泛灵论是宗教信仰的观念基础。前者是非人格化的,后者是人格化的。这是两者的主要区别。

思考题

1.文化人类学产生的学术发展、社会和思想背景 2.古典进化对人类文化发展的共同观点。 3.斯宾塞与达尔文进化思想的区别。 4.泰勒关于文化的定义。 5.什么是泛灵论?

6.论述摩尔根关于氏族制度的理论。 7.摩尔根关于亲属称谓和家庭史的研究o 8.《金枝》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9.接触巫术与模拟巫术的各自特点, 10.泛生论及其与泛灵论的区别。

●第二节 传播论学派

传播(Diffusion)用于文化人类学领域,它将人类文化或社会中的变化,首先归因于物质文化和习得行为从一起源社会散播到其他社会。

教学要点:

(1)理论主张;

(2)代表人物(德奥传播学派、英国传播主义); (3)泛埃及主义者。

发生背景: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不愿进步,反对进化,此时反对进化论的传播学派应时而生。认为传播是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文化采借多于发明,不同文化间的相同性是许多文化圈(区域)相交的结果,由此,文化彼此相同的方面愈多,发生过历史关联的机会就愈多;认为进化论忽略传播迁徙;传播学派便从传播角度重构了人类文化史。

在人类文化史的发展中,对于究竟是独立发明重要还是传播或借用重要,文化人类学家对此进行了长期、激烈的争论。大多数进化论者主张第一种意见,传播论学者以及其他一些学派的学者则主张第二种意见。

一、德,奥历史传播学派 1、拉策尔的人类地理学理论

Friedrich Ratzel(1844—1904),德国人类地理学家。代表作《人类地理学》

拉策尔强调地理环境决定人的生理、心理以及人类的分布、社会现象和其发展进程。人

类不是静止的动物。民族及文化在迁徙时相互接触,互相影响。描绘人类及其文化分布图,重视对物质文化的研究。两分隔地域,有一致或相似的文化要素,则两地文化必定存在着历史上的同根联系。战争、贸易、通婚、迁徙导制文化现象的转移、文化面貌发生重大变化。

2、弗罗贝纽斯与格雷布内尔的“文化圈”理论

弗罗贝纽斯(拉策尔学生,法国人)第一次提出“文化圈”(Culture Circles)概念,考察各文化间相同元素的数量,即量的标准,以确定来自同源,如“闪米特文化”、“印度文化”、“尼格罗文化”等。他认为文化是一个有机体,有生命周期。人不是文化的创造者,而是文化的体现者、“搬运工”。

弗茨·格雷布奈尔(1877—1934):对文化圈理论作系统论述。他认为文化的类似,不但可见于个别文化成分中,还可见于两个完整的文化丛或文化圈中,所以民族文化的迁徙,不但与个别文化成分类似有关,也与整个的文化圈彼此类似有关。文化是一次产生,历史没有任何重复性,因而也没有任何规律性。不同文化圈相交形成“文化层”,从中可推算出各文化层出现的时间顺序和文化现象的转移道路。

3、威廉·施米特的“文化圈进化理论” 威廉·施米特(1868—1954),奥地利人。

他发展了文化圈、文化层观念,确定各种文化因素属于这个或那个“文化圈”,确定各个“文化圈”在一定地区出现的时间(年代)顺序。

如有关“至上神”的信仰在原始文化中更清晰。 二、英国传播学派 1、里弗斯的理论

威廉·里弗斯(William H. Rivers,1864—1922)是英国实验心理学家,人类学家。倡导传播论。

他认为不应该把社会结构、语言各宗教信仰等与物质文化的实物同等对待。因为社会结构的变化,需要使用其他方法,而以进化论方法较为适宜。认为自己是旧进化论和格雷布奈尔传播主义的折衷,各族的联系及其文化的融合,是发动各种导致人类进步的力量的主要推动力。

2、极端传播论(泛埃及主义)

该派认为人类文化只有一个中心——古埃及,并由这个中心传播到全世界代表人物:埃利奥特—史密斯Elliot Smith(1871—1937),英国解剖学家、人类学家。他认为人类的文化大约在公元前8-9世纪,开始从埃及向一切国家传播,自称“太阳文明”或“太阳石”文化,由崇拜太阳和建筑史前巨石等文化特征而得名。

威廉·詹姆斯·佩里(Willian James Perry(——1949),里弗斯学生,他认为古埃及人为寻找贵金属和其他珍宝,而把这种文化带到了各地。

传播主义是解释文化现象的一种方法,但不能将一切文化现象都牵强附会地用传播主义去解释,更不能臆造。文化传播是普遍现象,人们研究传播都在注重事实和注重各种传播条件的前提下作深入研究,比如寻找传播的进程和规律,探索传播的条件和传播的阶段以及各族文化史的发展、变化情况,并从全球观点出发,考察各族文化的根源。

●第三节 历史特殊论学派

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的历史特殊论学派,创始人是博阿斯,故又被称为博阿斯学派。他们主张:文化人类学的一般任务是“研究社会生活现象的总和”,通过这种研究来“构拟”人类文化和文明史。但是,他们所主张的“文化史”不是指世界各国的一般历史,而是各个民族的具体历史。

一、提出人类学的目的和任务 二、历史特殊论

三、反种族主义的社会政治观

四、在体质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上的贡献 五、方法论上的贡献

1、反对演绎法、重视归纳法

2、重视田野调查及其科学性(1)参与观察法(2)多学科结合法(3)民族学方法 六、博厄斯的学生们 1、克罗伯 2、罗维 3、威斯勒 4、本尼迪科特 5、米德 6、赫斯科维茨

一、博阿斯的文化相对主义理论 1、特殊论与相对论的文化观

博阿斯的文化观之最大特点就是将某一文化的历史研究置于首位,而不是研究全人类普遍文化的历史。他将文化定义为“包括一社区中所有习惯,个人对其生活的社会习惯的反应,及由此而决定的人类活动”。

博阿斯全部理论的核心就是“历史特殊论”。他认为世界各地许多相似的文化现象虽然不能被传播论来成功地解释,但也未表现出历史进化的统一性。他主张:为了理解或解释某一特定的文化,最正确的做法就是重建该文化走过的独特道路,即构拟该文化的历史。

在研究方法上,他也因此称自己的方法是“历史方法”,并将此方法与古典进化论的“比较方法”相对立。博阿斯虽然反对研究世界文化的普遍发展规律,但是,并不反对探讨具体民族或特定文化的发展规律。

博阿斯提倡文化相对主义,反对文化种族主义。他坚决主张,衡量文化没有普遍绝对的评判标准,因为任何一个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个文化的独特之处都不会相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观,各族文化没有优劣、高低之分,一切评价标准都是相对的。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只能理解为历史的产物,其特性决定于各族的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

2、文化区理论

博阿斯认为,在文化发展中,传播比独立发明更普遍。在他的影响下,博阿斯本人及其弟子们提出了“文化区”的概念。博阿斯还提出了“文化中心”与“文化边区”的概念。

3、古典物理学的归纳方法

它基本上是遵循自然科学的方法,十分重视资料的收集工作,强调以客观主义的态度来对待研究对象和所收集的资料,反对演绎式的研究方法。

二、克鲁伯的文化形貌理论 1、“超机体论”的文化观

克鲁伯(Alfred Loues Kroeboer,1876—1960,出生于纽约的德裔犹太人,博阿斯最年长的学生)

克鲁伯将文化看作“超有机体”,他认为整个世界存在四种现象,即“质与力的现象、生命的现象、意识的现象、社会生活或文化的现象。这些现象又可称为无机的、直接有机的或生命的、心理有机的或心灵的,以及文咀的或超有机的或超心灵的”。文化有其自身发展

的规律,有其独具一格的特点,文化人类学者只需研究文化自身就可以。

克鲁伯认为,个人是无足轻重的,文化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由于其超有机体的性质,文化完全可以不受个人影响而独自发展。

2、文化的形貌

在克鲁伯看来,基本形貌指的是与生存、生计有关的文化事? 物;次级形貌则是与创造力、艺术活动有关的文化活动,如语言、艺术、文学和音乐等。他认为,在任何文化系统中,只有当生存问题解决后,才有可能出现次级形貌的繁荣。概括起来讲,基本形貌与次级形貌有三点区别:

第一,基本形貌必须面对现实,次级形貌则面对价值。

第二,基本形貌建立在现实的客观条件基础之上,并受其制约;它反映了人们的即时或实际利益以及他们所面对的自然环境。生计模式对于次级形貌的发展是必需的,但是,次级形貌又? 有它内在的本质与规律,在特定情况下是独立发展的。

第三,基本形貌的历史发展是累积的,而次级形貌由于创造? 力的多变,所以不是累积的,往往会中断或演变为其他的东西。

3、亲属称谓和文化区的理论 整个亲属称谓可包括八个类别:

第一,辈份;第二,直系亲属与旁系亲属;第三,同辈人的? 年龄;第四,亲属的性别;第五,称呼者的性别;第六,中介亲属的性别;第七,血亲与姻亲;第八,中介亲属的状况。

克鲁伯系统地提出了有关文化区的看法:首先,他认为文化? 区与自然环境有关系;其次,文化区都有文化高峰,他在此还提? 出“强度”的概念;最后,文化区的划分。

三、萨丕尔的文化与语言研究

萨丕尔(Edward Sapir,1884—1939,波兰裔美国人),结构语言学家。

萨丕尔强调了语言是思想的符号表达,而不是单纯的形式。更重要的是,他认为语言对思维有强烈的影响,后来,最终形成“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设”,这一假设的核心就是:“语言结构制约着思维模式,因而也决定着对外部世界的认知。”

在结构语言学的先驱萨丕尔看来,一切语言都是由独立的单元或要素构筑而成的,在一定范围内,一种语言与另一种语言的差异是相当大的。而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一个连续体,任一语言的所有要素不可能填满这个连续体,必然会出现断裂或分割。各种语言由于其结构上的差别,自然会导致对客观世界有不同的分割。

●第四节 法国社会学学派

杜尔克姆既是当代社会学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也是对人类学思想最有影响的人物。 一、杜尔克姆的文化人类学理 1、杜尔克姆的社会学思想

为正确理解杜尔克姆的文化人类学研究,有必要首先了解他的社会学思想或观点,以下是这方面的概括介绍。

首先,杜尔克姆对社会生活所做研究是一种进化论的研究。他还认为,合作关系是由社

会规范所创造的,也就是法律的和道德的规范是社会合作的真正源泉。杜尔克姆提出了“机械的结合与有机的结合”这一对著名的概念。

第二,杜尔克姆强调社会是一个整体的观点,他坚决反对依据个人或心理因素来解释社会的做法。他强调,社会现象只能依据对社会本身的研究来解释,或者讲,社会事实只能依据其他的社会事实来了解。

第三,杜尔克姆提出了“集体意识”的概念,并坚持认为,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应是“社会事实”。他提出了判断社会事实的三大标准:其一为社会现象的“外在性”;其二为“强制性”;其三是“普遍性”。

2、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

杜尔克姆对人类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宗教现象的研究。 (1)宗教的定义与特征

他指出:? “宗教不只是神和神灵的思想,所以不能专门定义为只与神与神灵有关。”他认为,应从两方面来界定宗教,即一方面从神圣与世俗的对立上来区分,因为,人们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可分为两大类,即神圣的世界与世俗的世界;另一方面就是信仰与仪式的区分。因此,宗教就是“一整套与神圣的事物有关的信仰和(仪式)活动”。

杜尔克姆在其宗教定义中坚持两个因素,一个是神圣象征或事物的存在,另一个是与有组织的仪式活动的联系。凡是具有这两个特征的,都应被看作宗教。

(2)宗教的起源与本质

他指出:图腾信仰的客体不是一些动物或植物,而是某种无名的和无个性的力量。图腾动物或植物仅仅是这种无个性力量可以看得见的象征,而这种力量本质上是统治人类的社会力量。在杜尔克姆看来,社会是产生宗教的原因而不是相反。

(3)宗教的功能

在杜尔克姆看来,宗教的核心不是教义,而是仪式;而宗教仪式的功能就是强化一种价值和行为方式。他进一步将功能分为两个层次,即宗教对于整个社会和社会个体两个层次上的功能。在第一层次上,他指出宗教的功能可归为两种:第一,宗教是集体情感与观念的沟通关系;第二,宗教是规范社会关系的手段。在第二个层次上他认为宗教能够使个人觉得更坚强、更有自信心等。

二、莫斯的交换理论 1、爱斯基摩人的宇宙观 他力图论证,爱斯基摩人的宇宙观是他们生活方式的反映而他们的宗教则是一种“集体精神’’的产物。

2、礼物交换

莫斯主要以他的关于礼物交换的著作而闻名于人类学界。他发现在许多土著部落社会中广泛存在着赠礼习俗,赠送的礼品不是具有实用价值的经济性交换商品,而是没有实用价值的礼仪性交换。这种习俗由三个环节构成,即义务性送礼、义务性接受和义务性的回赠礼物。他试图指出在这种“送礼与回礼”的社会现象背后的基本原则,说明礼物被接受之后必须回赠的原因是什么。莫斯得出以下三点结论:

第一,他将具备以上三个环节的礼物交换习俗命名为“全面酬报制度”;

第二,这种给予、接受与回报的义务,就相当于这些义务束缚下的人或群体所订立的一个长期契约;

第三,“全面酬报制度”的根本原因或深层原则是社会秩序与社会。

总之,在莫斯看来,迫使人们进行礼物交换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社会需要这种互惠性制度,以保证社会活动的进行和社会规范的建立。??? ·

三、法国社会学学派的其他学者

1、列维—布吕尔的原始思维理论

列维—布吕尔(Lucien Levy Bruhl,1875—1937))深受杜尔克姆思想的影响,他将后者的“集体观念”作为他的思考主题。代表作《原始思维》。

概括他的研究,可以得出两个基本观点:第一,原始人的思维是一种“非逻辑思维”;第二,构成原始思维的集体观念是受互渗律支配的。所谓互渗律,就是指对任何现象的思维,这种现象既是它自身、又被解释为其他任何东西。

2、赫尔兹的象征人类学研究

赫尔兹(Robert Hertz,1882—1915)开创了象征人类学的研究,这主要反映在其代表作《右手的优越》一书中。

赫尔兹的贡献主要有两点:一是首先系统地研究了人的左右手所象征的社会含义,这一事实虽然遍布全世界,但却未被前人所重视;二是提出了富有启发意义的解释,虽然这些解释未必都是正确的,但是,却推动了后人的进一步探索。

3、范·盖内普的“通过礼仪”

范·盖内普(Arnold Van Gennep,1887—1957),代表作《通过礼仪》(1909年)

Gennep发现,绝大多数人在其一生的经历中,都要经历一些重要关口:从某一年龄阶段进入另一年龄阶段,从一种社会角色或社会地位进入另一种角色或地位。它经常是将人的生物性事件如降生、成年、婚姻、繁殖后代或死亡与人类的文化经历统一起来。绝大多数民族或部落都要为个人在经历这些人生关口时举行仪式,范·盖内普将此种仪式统称为“过渡礼仪”,并从种类繁多的各民族仪式中洞察出基本的三段结构,即“分离阶段”、“过渡或通过阶段”、“统合或组合阶段”。

思考题

1.论述杜尔克姆关于宗教的理论。 2.杜尔克姆的人类学遗产和两大传统。 3.莫斯关于礼物交换的研究。

4.非逻辑思维、逻辑思维以及互渗律分别是什么? 5.范·盖内普的“通过礼仪”三段结构。

●第五节 英国功能主义学派 教学要点:

(1)该学派主要理论主张;

(2)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学术背景; (3)马林诺夫斯基的学术思想;

20世纪20年代,英国人类学界出现了一个具有重大影响的学派——功能主义学派,它的产生不仅吸引了文化人类学者的注意,而且对以后美国社会学的发展也产生过推动作用。

一、拉德克利夫—布朗的结构功能主义 1、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与方法

(1)主张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进行人类学研究

拉德克利夫—布朗认为,以往的研究存在两个主要错误:第忙于寻找起源问题;第二,不少文化人类学家将心理学研究与人类学研究相混淆,力图从个体心理的角度解释社会现象。

他主张社会现象必须从社会角度来研究和解释。不仅如此,他还进一步提出,应采用归纳方法来从事人类学研究。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不可能在实验室中进行,所以,就要进行田野工作,亲自收集资料,然后进行分析、综合,得出假设,接下来进行田野工作以便修改和验证。此外,还有一种途径,即进行比较研究,就是对不同的文化、不同地区的社会进行比较,然后验证和修改自己的初步结论,最后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

(2)强调共时性研究

文化人类学有两种研究,一种是历时性研究,另一种是共时性研究。前者研究的是文化的历史起源,是纵向性的研究;后者研究的是文化的本质、结构功能,是横向性的研究。历时性的研究存在三种缺陷。共时性的研究不考虑文化的起源,而将文化看成一个整合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文化的每一个因素都扮演一特定的角色,都具有一种功能。

(3)建立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

一切文化现象都具有特定的功能,无论是整个社会还是社会中的某个社区,都是一个功能统一体。构成统一体的各部分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研究时只有找到各部分的功能,才可以了解它的意义。

他更注意“社会结构”这一概念,并进行了大量的阐述和强调,概括他的结构思想,大致可包括三点。他将社会结构定义为:“在由制度即社会上已确立的行为规范或模式规定或支配的关系中,人的不断配置组合”。

(4)坚持社会进化论

他赞成社会进化的理论,并将它作为人类学研究中有用的“科学假说”。在他看来,进化理论可概括为三个方面:(1)有机体进化和社会进化都是受制于自然规律的自然过程;(2)进化过程是一种趋异的发展;(3)无论是有机体进化还是社会进化,其中都存在一普遍趋势,这就是斯宾塞所讲的“组织的进步”。组织的进步既包括结构功能的复杂化,也包括社会交往、社会关系的日益频繁和扩大。他强调指出,进化不一定是意味着进步。

2、图腾崇拜的研究

他认为图腾崇拜应被看成是普遍存在于人与动物或植物之间的某种仪式关系的本质与功能问题,或者也可以讲,应被看作是“总的仪式和神话的本质与功能问题的一部分”。

第一,他指出,对图腾崇拜的研究应将仪式而不是将信仰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宗教的不同形式的仪式,其功能就是为了群体感情的维系,是某种社会团结的粘合剂。

第二,他认为:(1)那些与生存有生死攸关的重要关系的事物,就会成为仪式的重要对象;(2)图腾具有某种标志和象征作用。

第三,他进而考察了一个更深刻的问题,即个别的动物或鸟为什么被选择作为图腾崇拜的物种。他认为,所有这些动物都具有物种的相似性和彼此矛盾的差异性,图腾仪式的对象都是同类中成对的物种。这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友谊与矛盾、团结与对立的社会关系,或者讲,是表达了一种结构关系,即对立面的统一。

他指出,这种矛盾的关系或对立面的统一“是人类思维的普遍特征”。 3、亲属关系的研究

拉德克利夫—布朗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调侃与回避关系的出色分析上。根据他的看法,调侃与回避关系应放到整个社会关系中去考察。他认为,社会关系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同一个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另一类是不同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后一类关系又可分四种。

二、马林诺夫斯基的功能主义理论 1、文化的功能主义理论

马林诺夫斯基也主张文化是一个整体,任何文化现象都应置于文化整体中去考察。但是,他与拉德克利夫—布朗在功能主义理论上有着重大的区别。他试图用心理学理论来修正杜尔

克姆的思想。所以马林诺夫斯基的功能主义是二元性的,有时他提出文化必须满足社会整体的需要,有时他又认为,文化首先应当满足个人生理与心理的需求。总起来讲,他更主要的是强调文化最终应满足个体的需要。

在他看来,人是动物的一种,因此,人要解决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满足普通的生物上的需要,他列出七种“基本需要”:吃喝、繁衍、身体舒适、安全、运动、成长、健康。为了满足这些基本需要,人要生产食物、缝制衣服、建造栖身之处,建立家庭以及教养和卫生条件等。因为,个人是以文化的方法宋满足这些需要的。于是,人就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新的、派生的环境,这个环境就是文化。当然文化中还包括宗教、艺术等。而这派生的环境正是人与其他动物的主要区别。这样,在他的理论中,人有两种需要:基本需要和派生的需要,前者指人的生物需要;后者是派生的环境即文化的需要,它要满足的是人类扩大其安全与舒适所做的各种努力。

为了满足这两种需要,人就必须合作,必须建立一套秩序,必须提供各种组织社会和维持各种活动的办法,这就需要建立某些制度。在马林诺夫斯基这里,制度则是个人的文化的需要,或是满足基本需要和派生需要的一套体系。

马林诺夫斯基认为,他的功能主义不同于其他理论,他强调的是身体的基本需要;他始终对人的本性或他称之为社会制度背后的“心理原则”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2、巫术与宗教的研究 他认为,巫术基本上来源于受挫折情境下个人感情的反应,当原始人的知识无法解释他所遇到的现象,或当他在实际活动中遇到坎坷时,这个人的“神经系统和他的整个机体就要逼迫他去寻找某种替代的活动”。这样,巫术可以帮助个人摆脱在各种重要活动中或关键时刻出现的困境。

关于宗教,他既认为是个人体验方面的原因,同时也承认宗教仪式对社会有一定的作用,是社会组织的粘合剂,并且可以有效地维持社会道德。他坚持,人的基本需要是第一性的,所以,图腾崇拜的物品与此有密切关系,即在土著社会中,被当作主要食物的动物和植物的那些物种,常被选择作为该社会的图腾。他认为,宗教的基础是关于灵魂的思想和对永生的渴望,这种思想或渴望的心理根源是人类自我保护的本能和惧怕死亡的本能。

3、原始法的研究

原始法是马林诺夫斯基独到的研究,其中也隐含着对原始社会中人的本性的探索。他认为,法律的定义不在于特殊的法令系统,而是义务结构的特殊结果。根据这个人类学意义上的法律定义,他从以下几点进行了论述:首先,原始社会存在民法,它是由一套有约束力的义务体系所组成,这些义务规则控制着部落的大部分生活。其次,执行原始法律的强制力是相互义务的链条或互惠制度,此外还有一些仪式,通过这些仪式唤起人们的虚荣心、自尊心这些心理因素。第三,原始人对法律并不是自愿服从的,而是想出各种办法和“诡计”来违反。他们也远不是团结一致或具有“超信念”的团结。在利益的计算上,他们与现代文明人没有什么区别。

4、田野工作方面的贡献

第一,他在田野工作的时间约有两年半,这超过了他之前所有的人类学家。他力图“钻到当地人心中”,从而“抓住当地人的观点以及他们同生活的关系,以认清他们对所处世界的看法”。这也是他的“参与性观察”的经验。

第二,对于田野工作的理论,参与性观察。

三、雷德菲尔德的农村社会研究

雷德菲尔德(Robert Redfield,1897—1958,美国功能主义人类学家),代表作《尤卡坦民俗文化》、《农民社会与文化》。

雷德菲尔德将结构功能主义方法应用于“民俗文化”或“民俗社会”(Folk Culture)。他把民俗文化理解为在一定地区范围内有共同传统的文化,这种传统并没有记录下来,它既不是原始文化,也不是现代都市文化。从根本上来讲,它是定居农民的文化。

雷德菲尔德研究的新颖之处在于,他同时研究了墨西哥尤卡坦地区的一个印第安部落、一个农民村庄、一个农村城镇和一个现代化城市,他希望通过比较研究来把握各种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

他还提出了“大传统”(Great Tradition)与“小传统”(Little Tradition)的概念。所谓“大传统”是指“一个文明中,那些内省的少数人的传统”;“小传统”则是指“那些非内省的多数人的传统”。在两者关系中,“大传统”对“小传统”影响是主流。

思考题

1.拉德克利夫—布朗主张的研究方法。 2.历时性研究与共时性研究。

3.拉德克利夫—布朗关于社会结构的定义。

4.马凌诺夫斯基与拉德克利夫—布朗在功能主义理论观点上的异同点。 5.马林诺夫斯基对原始法的研究。

6.马林诺夫斯基对田野工作研究方法的贡献。

7.金字塔型的中央集权结构与无国家的社会各自包括的内容与特点。 8.格拉克曼仪式冲突论的主要观点。

9.沃纳对人类学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 10.民俗社会的特征。

11.大传统与小传统的涵义。

●第六节 文化与人格学派

??? 该学派都强调文化因素与个人因素或由个人产生的心理事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重点研究的是依文化而变化的个人。

对文化与人格相互关系的研究是与博阿斯的认识分不开的,他坚信文化法则及其在人们心灵中的基础是可以被发现的,文化对人格的影响要大于生物因素对人格的影响。但是,为该学派贡献理论基础和方法技术的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及其他有关的心理学研究。

一、弗洛伊德的文化人类学研究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Sigmund Freud,1856—1939,奥地利犹太人家庭出身学医转而对哲学与精神病研究产生兴趣,从而进入学术之殿堂。在介绍他的人类学研究之前,有必要简要地了解其精神分析的理论。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弗洛伊德的学术活动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以阐述无意识理论为核心;后期则将精神分析理论应用于社会、文化领域,并建立了人格结构理论。前后期的分界就是1913年出版的《图腾与禁忌》,这本书也是弗洛伊德进行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一部知名论著。

?(1)无意识理论

无意识理论是所有新老精神分析学者的理论基石。这一理论认为,每个人的心理都存在着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范畴:意识和无意识。所有进入我们意识的和能被我们回忆的心理活

动属于意识范畴,而所有不直接进入自我意识的心理活动属于无意识范围。在意识与无意识之间还有一种前意识,它是潜在的、暂时无意识的行为,但随时可变为意识。被封闭在大脑皮层以下的是无意识,它积蓄着从身体各个器官传来的内在的机体刺激。代表这些刺激的心理反映是欲望。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欲望是人体中通过遗传机制巩固下来的、属于天性的动物本能。他一开始把所有欲望分为性欲和自我保护欲两种,后来,又将这两种欲望合并为一种——性欲。他认为,欲望对人的控制力异常强大。内在欲望的刺激是无法逃避的,它顽强地要求获得满足。

?(2)人格的理论

弗洛伊德提出了从整体上认识人格的问题,这样,从前把心理构成分为理性的意识和非理性的无意识两部分的区分已不适用于解释上述问题。因此,·弗洛伊德提出了一种新心理结构理论,以反映人格心理状态的复杂性和完整性,他将人格看成是“自我”、“超我”和“本我”三种心理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构。

“自我”是精神活动在人格中有条理的要素,这一精神要素力图控制所有心理与行为过程,使它们适合现实生活的要求。

“自我”同意识相联系,充当着理智、谨慎的角色。 “本我”也被译为“伊底”(ID,拉丁文“它”),它由激情组成,是“装满情欲的一口大锅”。

弗洛伊德进一步指出,人格结构的形成与性心理的发展密切关联,而性心理的发展又以里比多(LIBIDO)发展期为基础呈阶段性,各发展期过程的个体特点决定着人格的特征和行为。弗洛伊德将里比多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口唇期、肛门期、阴茎期(第三四年始)和潜伏期(十四五岁时)。

男孩子的“俄狄浦斯情结”,女孩子的“伊赖克缀情结”。 人格的基本心理结构——“自我”、“超我”、“本我”就是这样形成的,它们的斗争和相互作用决定着人格的全部特征。弗洛伊德并不否认社会因素对人们行为的决定作用,人格的形成是一个动态过程。在此过程中,先天的结构性要素与现实社会生活的影响相互起作用。但是,对弗洛伊德来说,一个人童年的经历是最基础、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成年人的心理只不过是其童年经验的直接投射。

2、弗洛伊德的文化人类学研究 作品:《图腾与禁忌》、《摩西与一神教》、《固执行为与宗教仪式》。 (1)心理变态与宗教

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宗教乃是整个人类的固执型神经官能症。他认为,宗教仪式与神经官能症行为之间不仅外在特征相似,而且内在本质也相似。两者最根本的相似点在于,自然本能受到压抑是他们体验的共同基础。只不过神经病患者受到压抑的是性欲本能,而宗教徒受到压抑的是利己的、危害社会的本能。当然,两者也存在区别,主要的区别在于,宗教仪式使用的器具都具有象征意义,易于为人们所理解;而神经病患者所使用的器物则让人感到是盲目的和毫无意义的。

?(2)图腾与禁忌 弗洛伊德试图“借助精神分析来研究各民族的心理问题,这一问题直接涉及最重要的文化设施、国家秩序、伦理关系和宗教的起源,同时也涉及近亲乱伦的禁规和信仰的诫令”。他认定图腾制度是认识最重要的“文化设施”之起源的关键。

弗洛伊德的方法就是在三种人之间进行心理比较,即把原始人的心理与儿童心理、儿童的心理与神经官能症患者的心理、神经官能症患者的心理与原始人的心理加以比较。这一程式简化后便得到了一个封闭的连环:野蛮人——儿童——神经官能症患者——野蛮人。这种

连环成了他进行图腾研究和一切社会文化研究的出发点。

崇拜是为了赎罪——对图腾餐的分析。 图腾产生的前提是俄底浦斯情结。

弗洛伊德还对禁忌(TABOO)进行了考察。“禁忌”这一概念本身具有双重含义,即神圣的、崇高的和禁止的、危险的,破坏禁忌要受各种惩罚。弗洛伊德认为,禁忌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社会每一个成员的无意识中都有性欲、攻击欲、贪欲等诸如此类的反社会欲望。

二、卡迪纳的基本人格结构

Abram Kandiner,1891—1981,美国人,后赴维也纳接受过弗洛伊德指导。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

新精神分析学派与弗洛伊德在两个主要观点上都持相同意见,即都承认无意识是人格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承认儿童期对成年人格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但是他们都程度不同地否定里比多或性经验对儿童成长的主要作用,而代之以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影响。

卡迪纳虽然是弗洛伊德的信徒,但是,他坚决反对“俄底浦斯情结”说。他主张,文化因素对人的心理发展起着主要作用,特别是生命伊始的头几年,对于人格的形成是极为关键的时期。

儿童养育的方式影响人格发展与形成。“儿童是成年人之父”。

卡迪纳的主要理论是他的“基本人格结构”说,他认为,养育儿童的方式在任何一特定社会中,都是相当固定而且标准化的。虽然在某方面有个别差异,但就整体而言,母亲喂奶的时间大致和邻居一样长,给婴儿喂大致相同的食物,进行类似的训练。因此,在某个特定社会里成长的儿童,会经历相同的童年期经验。他们很容易以相同的方式对这些经验加以反应,因而发展共同的人格特质。基本人格是文化的基础。在具有某种特点或风格的“基本人格结构”占统治地位的地方,其类型也相应地呈现某种特点或风格。

卡迪纳将文化看成是制度的集合体,他认为,全部制度可以区分为两类:初级制度(家庭制度)和次级制度(社会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制度)。

三、本尼迪克特的国民性研究

Ruth Fulton Benedict,1887—1948,游学欧洲,二战时曾任美军情报官,美国人类学会会长。代表作《文化模式》、《菊花与剑》。“文化与人格”的研究方面的知名人类学家。

1、文化模式论

本尼迪克特认为文化就是“大写的个性”,她注重从整体上研究某一种文化的特性。她认为,每一种文化都有主旋律。使文化具有一定模式或具有区别于其他文化特点的正是该文化的主旋律。一般来讲,主旋律就是“民族精神”。

本尼迪克特借鉴了尼采在古希腊悲剧的研究中所使用的两个概念:“阿波罗型”(Apollonian)和“狄奥尼斯型”(Dionysian)。

“阿波罗型”是指古希腊神话中日神阿波罗所具有的精神特征:安稳、遵守秩序、理性、固守传统和中庸之道,亦被称为“日神型”;

“狄奥尼斯型”则是酒神狄奥尼斯所具有的精神特征:充满热情或爱情、爱好幻想、易冲动、富有进攻性,亦被称为“酒神型”。

她认为,普埃布罗文化(属北美印第安人)属于阿波罗型,夸扣特尔文化(属北美印第安人)则是狄奥尼斯型。多布文化(新几内亚群岛)不同于以上两种文化模式。她将这种文化称为妄想或偏执狂型文化。

个人是如何形成日神型或酒神型的态度呢?本尼迪克特认为,主要是文化的作用。按照她的观点,人类都潜在地存在着一种大致相同的性情,而文化是按照自身的传统模式来选择这些性情的。她认为,本身的性格与他所生长的社会的文化性格正巧吻合的人是十分幸运的;而生长在酒神型文化中的具有日神型性格的人,或生长在日神型文化中具有酒神型性格的

人,则往往被视为该文化的“越轨者”或“异常者”。她断言:对正常或异常的认为是由文化性质所决定的。

2、现代国家的民族性研究

《菊花与刀》是对现代国家的民族性研究,具有更多的新精神分析学的方法色彩。 在《菊花与刀》这部著作中,本尼迪克特重点探讨了日本社会的基础、日本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维持关系的主要要素和日本人人格形成的童年经验。

关于日本社会结构或日本文化的基础,本尼迪克特认为是等级制度。她正确地论述了日本的社会结构主要是基于人身依附或统治服从的关系,维持这种关系的观念是“报恩”意识,或者讲是靠“恩”的道德伦理来规范人的行为。

在此书中,最具心理学色彩的应当是儿童早期经验的分析了。本尼迪克特研究了日本儿童的养育习俗,以此来说明日本人格的特征。

她还指出,在对不同文化的人类学研究中,分清以耻辱感为基调的文化或以罪恶感为基调的文化是一项重要研究。罪恶感文化是以道德作用为绝对标准,依靠启发社会成员良知的文化;耻辱感文化靠外部的约束力来约束,而不像罪恶感文化那样靠内心的反省来行善。

四、米德的文化决定人格论

Margaret Mead,1901—1978,博阿斯学生。代表作:《来自南海》(三本书合集:《萨摩亚人的成年》(1928)、《新几内亚儿童的成长》(1930)、《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1935)。

1、“来自南海”的研究

《来自南海》开创了美国文化人类学新的研究模式,即针对一个问题去进行田野工作。 (1)“青春期危机”与文化 《萨摩亚人的成年》:心理学家斯坦利·霍尔和霍林伍思二人都主张青春期心理变化是由遗传决定的生理因素引起的,具有生物学上的普遍性。米德希望弄清楚,使美国青少年骚动不安的青春期危机在原始文化中是否会呈现完全不同的景象。

萨摩亚之行使米德得出如下结论:以往我们归诸于人类本性的东西,绝大多数不过是我们对于生活于其中的文明施加给自己的各种限制的一种反应。

?(2)性别角色的研究

《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

关于性别角色及其差异的传统看法认为,男女两性不同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举止是由各自所具有的不同生理结构决定的,所以,人类社会男女不同的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具有生物学上的普遍性。

米德认为: “两性人格特征的许多方面(虽不是全部方面)极少与性别差异本身有关,就像社会在一定时期所规定的男女的服饰、举止等与生理性别无关一样。”她认为,生理差别不能说明两性人格的差异,应当从文化人手,文化对个人气质或人格的影响首先是从婴儿开始的。按照她的观点,两性人格差异是由社会文化所致,所谓的“男子气”和“女人气”都是可以改变的。

Arapesh——男女皆像现代社会中的“女性”。 Mundugumor——男女皆像现代社会中的“男性”。 Tchambuli——男女性格与现代社会中的男女对调。 2、文化传承与代沟 《文化与传承》

米德着眼于整个人类文化史的发展,认为代沟问题的出现,其主要根源是文化传承的差异。她认为全部人类文化传承可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前塑文化(Pre—figurative)、同塑文化(Co—figurative)和后塑文化(Post—figurative)。前塑文化,就是指后辈向前辈学习的文化;同塑文化,是指后辈与前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或者讲是同时学习的文化;

后塑文化则是指前辈反过来向后辈学习的文化。它们具有各自的重要特征。

米德对该学科的发展还有一大贡献,就是首次将影像技术与文化人类学研究结合起来。 五、林顿与克拉克洪的研究

1、林顿(Ralph,1893—1953)的文化与人格研究 (1)身份与角色的理论

林顿对“身份”或“角色”这两个概念曾作过详细的论述,正是由于他的努力,这两个概念才在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领域中有着特殊的重要性并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身份或地位,就是一个人的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但是,具体到每一个人,其身份都是多重的,这就要依据他与他人的关系或他在特定社会关系中的位置来决定。角色指的是履行特定身份被认定的权利与义务的行为,角色与身份是密不可分的,不存在没有身份的角色,也不存在没有角色的身份。

身份有两种类型,即“归与身份”和“获致身份”。角色也可分两种,即“实际”角色和“理想”角色。

?(2)文化与人格的关系

林顿认为,文化是“物质现象范围以外的东西”,是“社会成员通过后天学习获得和分享的思想、一定条件的情感反应以及习惯的行为模式的总和”。

人格,可以定义为“个体的全部心理特征,也就是个体的全部理性的功能,包括感受能力、思想、习惯和在一定条件下的情感反应等”。林顿将人格分成“内容”与“结构”两部分。内容包括组成人格的要素,结构包括这些要素的组成方式、相互关系。

3)家庭与婚姻

“家庭”与“婚姻”并不是同义语,婚姻的主要功能是为一对配偶的共同生活提供了社会承认的稳定基础,至于满足性需要和生儿育女只是它的次要功能。因为,后两种需要可以不通过婚姻而实现。而家庭的功能要多得多,它包括的也不仅仅是婚姻关系,还包括血亲关系、甚至收养关系等。

(4)文化涵化的研究

林顿曾参与成立了一个文化涵化(Acculturation)特别委员会,着重研究两种不同文化的接触、碰撞过程中文化的移入或适应的特点,这种移入或适应亦可称作涵化。

林顿认为,所有社会都会想方设法地永久保持其自身的文化,但通常都是无意识的,并且是作为个体社会化正常过程的一部分。只有当一个社会意识到除了它自身的文化外还有其他文化,而且自身文化受到威胁时,才会出现永久保持文化方面“有意识有组织的努力”。“文化的精华方面”,主要是指那些象征某一社会主要特征潜在价值最大的文化成分。

在林顿看来,本土主义运动(Nativistic Movement)可分为四种类型,即: (1)信仰复兴型本土主义:复兴已灭绝或濒临灭绝的文化;康有为保皇运动 (2)永久保持型本土主义:寻求保持现有的文化; (3)巫术本土主义:“巫术”或“超自然手段”以拯救本土传统文化; (4)理性本土主义:以理性的观点吸收客位文化以重振本土传统文化。

本土文化认同对象可分为:传统文化、外来文化与“乌托邦”式理想文化。上四种类型并不相互排斥,而更多地是相互交叉,因此也可分为:

(1)信仰复兴的巫术型:ghost dance,义和团运动 (2)信仰复兴的理性型:康有为的保皇运动

(3)永久保持的巫术型:船货运动、太平天国起义 (4)永久保持的理性型:五四运动。

形成本土主义运动的原因有一共同点,就是相互撞击的文化之间存在某种不平等关系,表现为优越或自卑的态度。而且,这两种态度往往体现在一切涉及实际的统治与被统治的交

往中。

2、克拉克洪的文化与价值研究 与林顿一样,克拉克洪(Kluckhohn,1905—1960)也被认为是综合各家人类学观点的人物。他主要的研究兴趣是文化概念以及文化与价值的关系,他的研究特征具有以下三点:(1)终生关注纳瓦霍人的文化,并多次去那里做田野工作;? (2)持续进行文化的概念与价值的研究;(3)采用精神分析学的手段或心理学的方法进行人类学的研究。

比较来说,克拉克洪更重视价值体系的研究,他曾经指出:“文化基本核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传统(即从历史上得到并选择)的思想,一是与人类有关的价值。”他将价值观界定为“复杂而有限的模塑原则,这个原则由认知、感情和导向三要素的相互作用而形成,能够使人确定其解决问题的想法和行动”。

六、心理人类学的研究 1、跨文化的比较研究 许烺光(1909—1999),东北辽东半岛的庄河,1944年赴美国讲学工作。代表作:《祖荫下》、《美国人与中国人》,《宗族·种姓·俱乐部》。

许烺光认为,人格这个概念应当是指个人的一生中与社会文化产生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但是,在他之前的“文化与人格” 论者,多将其理解为某个没有变化的静态性实体。所以,他主张用“心理人类学”这个术语来指称“文化与人格”领域,这就是他的研究被称为“心理人类学”研究的主要原因。

他认为,对于大而复杂的现代民族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可采用两种方法:一个是霍贝尔在《初民的法律》一书中使用的“前提原理”的理论和方法;另一个就是对亲属关系进行分析。许烺光认为,不仅应当研究亲属结构,也要研究其内涵。他主张采用第二种方法,并提出用“轴”这个概念来研究亲属关系。所谓“轴”,指的是父子、夫妻或母子等两个人的关系,按照他的观点,一个家庭体系中总有一个轴表现得特别重要,这可以称之为主轴。“在某一既定的亲属体系内,其主轴的重要特性决定了个体的态度和行为的模式,个人也就根据这个模式发展出对该体系内其他轴的相应关系以及体系外的关系。”

他认为,中国亲属体系的主轴是父子,而美国亲属体系则是以夫妻为主轴。中国父子轴的特点是:

延续性;第二,包容性;第三,权威性;第四,非性性; 美国夫妻轴的特点则是:

第一,非连续性;第二,排他性;第三,平等性;第四,突出性或性征性。 在许烺光看来,以上父子与夫妻两种轴的差别并不只是说明了家庭关系中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它们各自深入到其所存在的文化中,影响到家庭内外的其他关系,从而形成两种文化中的各种差别。

在《宗族·种姓·俱乐部》中,许烺光进一步扩大了他的研究,他对中国、美国、印度三种文化进行了比较。他进行比较研究的基本假说是: “个人基本的和首要的关系是与其伙伴的关系,因而他与自己所处的世界中其他成分的各种关系,或者被这种关系明显地模式化或者与之整合为一。因此,家庭??是所有三种文化中的一种基本的传承与教育机制。家庭,就其体现着集中的、有时也是广泛的人间关系而言,是一切文化的基础学校”。他接着指出任何人都有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前一种需要是所有动物都具有的需要,后一种需要包括安全、社交、地位,这是人类行为的动力。社会性需要总是应首先在社会的初始群体——家庭中得到满足,如果在这里得不到满足的话,就要到二级群体中去寻找。而不同的文化决定各种社会中有不同的二级群体,中国为宗族,印度为种姓,美国为俱乐部(即各种协会、团体等民间自发组织的群体)。

家庭这个初始群体,对中国人来讲最重要,对印度人来讲其重要性大大减少,对美国人

则最小。而在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广阔地带,对于三个国家的人来讲,最重要的分别是宗族、种姓、俱乐部。这样,中国的家庭、宗族培育出了中国人以情境为中心和相互依赖的行为模式;印度的家庭、种姓制度培育出了印度教徒的以超自然为中心的片面依赖的行为模式;美国人则是个人为中心和自我依赖的行为模式。

根据许烺光的观点,三种文化中家庭与二级群体的不同,造成了三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行为规范。血缘是支配宗族的基本原则,等级是支配种姓的基本原则,而契约则是自由社团或俱乐部的主要基础。

2.人格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许娘光在与别人合著的《文化与自我》一书中,对传统的人格观进行了批评,指出以往研究人格的学者将其看成是与社会和文化相分离的东西,更多地偏重于从心灵最深处采用精神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因此,他主张建立一种从社会、文化角度研究人格的理论。在该书中,他将人格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勾勒成一种多层同心圆的模式。

七、泛文化研究的内容

1、 泛文化研究(Cross Cultural Survey, OR: Holo-cultural Theory Tests)是指对全世界范围的所有已知文化或所有已知原始文化的研究。这种世界性的研究是将整个社会或整个文化作为独立的事例或研究个案,它研究这些社会中有代表性的样本,其目的是验证某些关于人类社会或文化的一般理论,其方法是统计分析方法。

这种验证或研究依据这样一种假设,即人类文化趋向于使其各种成分特质在功能上被整合,同时,这种趋势不同于普遍或不变的法则。所以,我们需要通过相关分析来观察特质的关联性。

真正的泛文化研究从40年代末开始,其领导人物是默多克和怀亭,他们在耶鲁大学人类关系研究所领导的研究计划最终发展出享誉学术界的“人类关系区域档案”(Human Relations Area Files,简称HRAF)。HRAF包括许多不同文化区的几百个社会的人类学资料。

对于泛文化研究来讲,以下11个方面是相当重要的:(1)抽样;(2)社会单位的定义;(3)数据的准确性;(4)概念化、分类与编码;(5)文化要素的性质,即该要素是独立产生后被结合进功能关系中,还是文化传播的结果;? (6)相关性的因果分析;(7)有关资料的欠缺,这主要指部落文化中的某些数据无法得到;(8)样本“遗失”或更换的问题;(9)统计学上显著性的问题;(10)区域性的变异;(11)偏离个案的分析。HRAF不仅被人类学使用,而且为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等更广泛的科学研究所利用。

2、默多克的家庭研究

默多克(George Peter Murdock,1897-1985)首次提出“核心家庭”这个概念,它是指由父母双方及其子女组成的家庭,这种家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家庭类型。核心家庭可通过两种途径成为扩大家庭:一种是因“多偶婚”而形成扩大的配偶家庭,但这本质上还应算作核心家庭;另一种是由一主干家庭加一分支家庭构成。一般来说,每个人在其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两个不同的家庭,即“出生之家”和结婚后生儿育女的“生育之家”。家庭具有四种功能:性、经济互助、生育、教育等。

默多克将世界上所有的亲属称谓制度归纳为六种基本类型:夏威夷型、爱斯基摩型、苏丹型(类同汉族)、易洛魁型、克劳型和奥马哈型。人类学家之所以对亲属称谓紧盯不舍,主要是因为这些称谓及其涉及的群体和地位是初民生活大厦的基石。无论是简单社会还是现代复杂的社会,血缘和姻缘群体都是基本的社会组织,通过亲属称谓制度,我们可以知晓这些社会组织的结构与特点。

思考题:

1.论述弗洛伊德对宗教、图腾与禁忌的研究。

2.卡迪纳的“基本人格结构”说的主要观点。 3.论述本尼迪克特关于文化模式的研究。 4.罪恶感文化与耻辱感文化。

5.论述米德关于文化与人格的研究。 6.文化传承的类型与代沟存在何种关系? 7.林顿的身份与角色的概念。 8.论述林顿关于文化涵化的研究。 9.“轴”的概念以及中国、美国亲属体系方面的差 10.论述许娘光关于中国、美国和印度初始群体、究。 11.许娘光的人格观点。 12.什么是人类关系区域档案?

13.默多克的“核心家庭”概念。

14.比较摩尔根、克鲁伯、罗维和默多克关于亲属称谓制度的分类。

●第七节 新进化论学派 一、怀特的普遍进化理论

怀特(Leslie Alvin White,1900—1975),曾任美国人类学会会长。

怀特的进化理论与摩尔根的古典进化理论相同点是:二者都同意人类文化是不断发展的,是从低级向高级的进步,全世界各种文化都必定经历几个相同的阶段。可以讲,这种文化发展的阶段性、一致性和单纯性构成二者之所以被称为进化论的基础。其不同点则是:怀特不像摩尔根那样以食物和生产工具作为进化的标志,而是用能源的获取作标志。同时,他特别强调了文化发展的独立性或超有机体性。所以,他的理论被人称为新进化论,后来为将他的理论与其他新进化理论相区别,又称之为普遍进化论。

1、文化的主要特征

怀特认为,整个世界由三个领域组成,即无生命的现象构成的物理领域、有机体现象构成的生物领域以及由符号使用构成的思想、信念、语言、器皿、习俗、情感、制度等事件组成的文化领域。没有符号就不会有文化,其中语言是符号表达的最重要形式。

使用符号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这种区别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对于某些动物来讲,也具有识别标记的能力,而人却同时具有识别标记和使用符号的能力,或者讲能创造含义和对某个事物赋予价值的能力。某个事物如字的含义与其实在形态在使用中一致起来时,这个字就作为标记而不再作为符号而发挥作用。而符号则是人类随意赋予事物的某种意义的事物或事件,符号的意义完全是由它的使用者来指定的,某个字“只有关系到其含义与实在形态之间的区别时,它才是一种符号”。也就是说,两者是不统一的。第二,某些动物也具有使用工具的能力,但是由于它不具备使用符号的能力,所以不能累积,因此其能力被局限在感觉经验的世界中。而人在使用符号描述世界时,可以超越个体本身的感觉经验,还能够累积、传递经验,使知识和能力不断丰富和进步。这就是因为人具有以符号为特征的文化。

2、文化进化的标志是人类获取能量的增长

怀特认为,符号不能为文化进化提供动力,这种动力只能来自能量。人类对更多能量形式的发现和改进对能量加以利用的手段,使得文化逐步发展和进步。反过来讲,文化的首要功能也是利用和控制能量,使之服务于人类。怀特将整个人类文化的进化历史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1)依靠自身能源即自身体力的阶段;(2)通过栽培谷物和驯养家畜,即把太阳能转化为人类可以利用的能量资源的阶段;(3)通过动力革命,人类把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地下资源作为能源的阶段;(4)核能阶段。

为了科学地评估文化进化的水准,怀特提出了一个文化发展的公式,即C二ET或E*T——C。其中,C代表文化(Culture),E代表人均年用能量(Energy),T代表开发能源的工具与技术的效率(Technology)。我们可以在任何一个文化系统中区分出三种因素:(1)每人年平均利用的能量;(2)开发能量并付诸使用的技术手段之效率;? (3)满足人类需要的物品与服务的产量。C二ET这个公式也是文化进化的基本规律:其他因素不变,文化随每年人均利用能量的增长而进化,或随开发并将能量付诸使用的技术手段效率的增长而发展。??? ,

3、技术发展是整个文化进化的基础

怀特认为整个技术系统包括生产工具、维持生计的手段、筑居材料、攻防手段等;社会系统包括社会、亲属、经济、军事、宗教的制度和组织以及娱乐等;思想意识系统则由语言、思想、信念、神话传说、哲学、科学、民俗和常识性知识等构成。

三个亚系统之间的关系是技术处于基础,思想意识系统处于最上层,中间为社会系统。其中,技术系统对文化的进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文化能否进步最主要的是对能量的发现、利用和控制,而这些唯有通过技术手段才能达到。

社会系统本质上受技术系统的决定,即技术系统是自变量,社会系统是因变量;思想意识系统表达技术系统,并反映社会系统。

4、文化决定发明与革新

怀特坚持文化是一个自我产生、自我运行、自我发展的独立体系,它不但是人类天性的决定因素,也是发明与革新的决定因素。怀特提出两个重要命题:(1)在文化积累为新的综合提供出种种物质与观念的必要因素之前,任何发明与发现都不可能产生;(2)当必需的素材由于成长或文化传播而成为可能并出现特

定文化互动的标准条件时,发明与发现必然会产生。

他认为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是一种指数的发展,用公式表达就其 可以产生的新发明的数目==N(N-1)/2 其中N代表该文化中已有成分的数目。 二、斯图尔德的多线进化理论 1、多线进化论

斯图尔德(J.H. Steward)与怀特都支持:文化人类学的中心任务是发现随时间推移而呈现出来的世界文化发展规律,并从因果关系方面加以解释。他指出,在解决上述任务的尝试中,文化人类学界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即:(1)单线进化论;(2)与上述观点完全相反的文化相对主义理论;(3)多线进化论,这是他提出的理论。在他看来,文化与其生态环境是不可分离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相似的生态环境下会产生相似的文化形态及其发展线索,而相异的生态环境则造就了与之相应的文化形态及其发展线索的差别。由于世界上多种生态环境,所以由此形成了世界多种文化形态及其进化道路。

斯图尔德还认为,整个文化体系分为核心文化系统和外围文化系统。核心文化指的是与人类生计活动有关的文化,主要是技术经济因素;除此之外的为外围文化或非核心文化。所谓生态环境对文化进化的决定作用,最集中地体现为它对人类开发技术或生产技术的进化的制约作用。而劳动类型(即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可用的技术和正在利用的技术资源性质,这种劳动类型随之也会对其他文化制度如居住规则、血缘关系、村社规模和位置等产生强烈影响。

2、文化生态学

传统生态学的意义是·“适应环境”。文化生态学要研究生态环境、生物有机体与文化要

“集体的梦”的价值就在于它的无意识。他的方法是从“集体现象的无意识性质”的观点出发,将神话看作先民的“梦”。但是还不止于此,他还要进一步找出其背后的结构。再者,研究神话还可以发现隐藏其中的人类心灵的“信息”。

在分析神话的结构时,列维—施特劳斯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将神话分割成“事件”或“片断”,然后根据从左到右的一行行神话的情节,从上到下的一栏栏表示神话中所共有的关系的格式,把这些“事件”或“片断”排列成表,最后解释表格中所体现的结构关系及其意义。

在列维—施特劳斯看来,神话的功能主要是要解决原始人要克服的主要矛盾,或者讲是调和或治理自然与文化世界中存在的对立。虽然这在实践中不可能,但是在象征性上提供了一种能够解决矛盾的“逻辑手段”。其次,在俄狄浦斯神话中,解决人“由土地而生”还是“由男女交媾而生”这一对矛盾,是以“对亲缘关系估计过高”和“对亲缘关系估计过低”这一对矛盾来协调的。也就是说,由于每对关系的两项各自包含着自我矛盾、自我对立的内容,所以,它们自身内部的矛盾抵消了该两项间的相互矛盾。

在所有这些著作中,他要论证的都是:“二元对立”是人类思维的基本结构,神话只是这一无意识性质的基本结构的语言表现。

5、野性的思维

他认为,原始人的思维与现代人的思维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在思维结构上都是相同的。在列维—施特劳斯看来,原始人的自然分类学与科学一样既具有实用价值,同时也是理性活动的基础。因为,理论科学就是进行秩序化的活动,分类学是理论科学的同义语。

列维—施特劳斯认为图腾崇拜不仅仅是一种宗教初级形式,而且是某种思维模式的表现。人们之所以对自然物种感兴趣是因为它们“可以思考”。自然物种之所以是图腾,“是在于它们所具有的逻辑特征,亦即它们能够作为象征表达区别与对立”。

列维—施特劳斯将人类思维当作自然与文化之间的中介。他要研究的是,首先,人的思维怎样认识自然。其次,通过对自然的认识,人的思维又如何生成文化。所以在他看来,文化既包含思维本质的投射又包含思维对自然的认识特点。第三,他认为人的思维是二元对立的结构,这种本质结构就如同乔姆斯基的语言习俗机制一样,是由遗传决定的或与生俱来的。第四,如同乔姆斯基认为的,通过语言习俗机制掌握深层语言结构,可以生成无数语言形式一样,思维酌本质形成亲属关系、神话、图腾的深层结构,则可生成无数的亲属制度、神话故事和图腾分类。最后,作为研究的途径,完全可以通过对文化产品如神话、亲属制度和图腾类别等现象的分析,来发现人的思维本质以及原始人通过这种思维本质所要表达的具体信息。

总之,依据他的观点,客观世界的基础既不是生产方式,也不是绝对精神,而是内在于人的大脑神经系统这个物质实体中的二元心智结构。他认为,宇宙是一个连续体,人的思维由于能力所限,只能将其割裂为非连续性的东西,并且划分为类别或秩序化;又由于思维的本质是二元对立的结构,所以,非连续性的事物有对立的特点。??

二、荷兰结构主义研究 1、德·荣格的二元性研究 作为荷兰结构主义的核心人物,德·荣格始终坚持从社会结构中来寻找相对立的观念表现,这是他与列维—施特劳斯结构主义理论最大的区别。

2、尼达姆的结构与感情 尼达姆坚持杜尔克姆指出的,社会现象只能采取社会学的观点,心理学的方法无法说明社会的规律与特征。在他看来,婚姻关系应当作为社会的基本结构原理来把握。

但是,尼达姆的结构主义与列维—施特劳斯不同的是,尼达姆重视经验事实,极为注意避免随意。

3、范·巴尔的女性与互惠性

首先区别了人类交换行为中的两种类型:互惠与交易。在他看来,互惠行为是人类根深蒂固的本性,自己得到礼物或服务,一定会以某种形式加以报答。但这只是交换行为的一种,人类另一种交换类型是交易。

巴尔认为,基于交易原则的商品交换研究是从马克思开始的,而基于互惠原则的礼品交换研究则是由莫斯开创的。礼品与商品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包含了送礼者的部分人格,隐含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后者不具有这些特点。

思考题

1.结构主义的思想来源。

2.结构主义方法的主要特点。??? ·:

3.亲属关系结构的内在要素和最基本形式。 4.列维—施特劳斯是如何分析神话结构的? 5.列维—施特劳斯关于图腾崇拜原因的观点

6.概括列维—施特劳斯结构主义理论的根本特点。

7.比较拉德克利夫—布朗与列维—施特劳斯关于结构的观点。 8.互惠与交易的各自特点与主要区别。

●第九节 象征人类学

从认为人类行动的主要动机在于合理地满足物质欲望的人生观,到认为只有意义和象征作为人类的特征才具有重要性的转变,或从重视社会和功能的研究视角到以文化和意义为研究对象的重心转移,是近二三十年来现代人类学研究的主要趋势。

一、利奇的新结构主义人类学

利奇(Edmund Ronald Leach,1910-1983)英国人,马氏学生。 1、社会结构的动态研究 他认为,所有社会在任何时期都只是维持一种动荡的平衡事实上,社会是处于一种不断变迁和可能改变的状态中。文化变迁或动荡的原因在于,个人的行为不可能永远符合文化规范,文化规范只是一种社会理想化的结果,而个人对经济利益和政治兴趣的反应是动态的、因人而异的。后来他又补充,抛开个人利益不谈,个人对理想规范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因此,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只能形成一种暂时的平衡。

他宣称:他的动态平衡理论是对传统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的不满,他认为后一种理论是“一套生硬地过分简化的平衡假设”。他还提出,研究社会规范或社会制度与个人之间关系的视角有三种:

第一种是分析由许多角色构成的社会,扮演这些角色的个人受到社会规范的约束,而自觉地履行自己的功能。

第二种是正常人、人的行为,社会规范或习俗仅仅被看作是统计上的常态。 第一种方法的不足是未看到个人间的差异,第二种方法则回避了社会规范如何建立和制度化的问题。

第三种则是利奇发明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突出特点是他的“语言范畴”。 2、象征体系的结构分析 利奇重视田野工作,并且不绝对排斥经验实体的介入,结构范畴中也具有不少功能主义研究方式。在利奇看来,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之间区别的基础是研究的客体,’理性主义研

究思想和“思维”体系,经验主义却注重“客观事实”,即经济和活动。他试图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由于他的这一特点,他的理论被称为英国“新结构主义”。

利奇研究的象征体系包括神话、巫术和宗教。他首先对符号与象征作了区分,符号表达了一种内在的关系,它与它所表达的事物同属于一个文化背景,是一种“局部代表整体”的关系,这是转喻的关系。象征则代表了属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事物,这是隐喻的关系。利奇的转喻和隐喻实际是对弗雷泽关于“接触巫术”和“模拟巫术”思想的发展。

利奇对象征体系的研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社会—结构的分析方式,另一种是结构主义的分析方式。在前一种方式中,象征被看成社会种类的反映。后一种方式实际是对列维—施特劳斯思想的发展,利奇同意后者关于人类思维结构的本质是二元对立的观点,由于这一本质特点,那些不能被明确划分为二元对立中某一级的事物就成为禁忌。

在利奇的第二种方式中,思想结构(仪式)与社会结构(社会类别)之间的明确区分不复存在,因为,这两个方面都被看作是一个单一的相互作用的整体,都能被单独地进行逻辑分析。再有,利奇反复强调,象征不可能在独立的条件下得到理解,象征总是潜在地具有多种解释,只有当象征作为一整套文化的组成部分并与其他象征进行对比时,它们才产生含义。因此,要正确理解象征的主题,就必须详细研究该象征的文化背景。

二、道格拉斯的日常仪式象征研究

Mary Douglas,1921-,出生意大利,英国、美国学习工作。 1、洁净与肮脏

道格拉斯的研究基本上都集中在对人类社会现象的研究,她同时受到杜尔克姆和列维—施特劳斯的影响,不过总的来讲,受前者的影响要多于后者。她更主张像杜尔克姆那样,努力从社会关系或社会结构中去寻找思想范畴的渊源。

道格拉斯的文化观有一个发展过程,在《洁净与危险》中,对分类体系及其象征意义提出了系统的看法。开始她采用了与利奇类似的结构主义分析方法,指出属于那些禁忌范围的物体都是带有两义性的因而无法明确归类的东西。接下来,道格拉斯在此基础上再向前深入了一步,力图考察人类分类体系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我们对于这个宇宙有一个系统的看法,我们都希望将世界上的万千事物归纳得井然有序、条理分明。因此,如果出现不符合这种有序系统的东西自然会引起我们的反感。系统秩序至少包括两点:首先是社会的规范性法则,它们不仅调节行为,而且更根本的,还把实在划分为类型和结构,而类型和结构的具体化构成了人类思想的基础。其次,尽管我们往往专注于道德规定本身,但秩序的存在还有一个更为基本的层面,这就是事物的位置。它先于道德评价。在她看来,我们日常生活的许多具体和平凡的活动都带有类似于原始人仪式活动的特点,都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我们关于洁净、肮脏的卫生观念同原始人的神圣观念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使社会秩序合法化。为了维持社会秩序,必须将人类行为的若干领域加以区别,甚至要创造一些认知,并且要模式化。

2、群体与格栅

在《自然象征》中,她的主要重心放在象征类型与社会类型之间的某种一致性上,或者可以讲,更多地关注社会制度的特点上。初步提出了“群体”与“格栅”(GRID)的概念,后来在《文化偏见》等著作中,最终完成这一对概念的理论架构。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是:社会结构如分为“群体”和“格栅”两个维度去观察,将有助于其与仪式行为之间关系的认识。这里群体指有明显界限的社会群体,而格栅指社会中个人与他人交往的准则,包括角色、类别、范畴等。人类学家一贯较注重“群体”的探讨,而较忽视对规定个人在社会网络中与他人交往互动的考察,甚至有些人误认为这二者是一回事。其实,群体界限的严紧或宽松与人际交往准则的约束或松弛并无必然的联系。因此,她根据这两个维度的交互作用建构起四个群体社会结构,即强群体强格栅社会、强群体弱格栅社会、弱群体强格栅社会、弱群体弱

格栅社会。

在强群体强格栅社会中,群体与外部世界的界限明确,分类特征清楚,个人角色的规范严格,道德规范系统而全面子对个人有强有力的社会控制。

第二,在强群体弱格栅社会中,群体界限明显,但个人角色规范模糊,所以非常注重社会群体内外的区别。

第三,在弱群体强格栅社会中,群体的界限极不清楚或不固定,其范围可以无限扩大,以至于包括整个宇宙和人类全体。在人际关系方面个人角色都被规定于一社会交换的网络中,个人在这种社会群体界限不明显的社会中,可以凭借自己与他人交换人情关系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第四,弱群体弱格栅社会的特点,群体既无严格的界限和约束力,个人角色规范也松懈模糊。

三、特纳的仪式象征论

Victor Turner,(1920-1983),英国学者。 1、政治仪式的研究 特纳认为,恩丹布人(非洲赞比亚)的社会尤其是村落在结构上存在着固有的不稳定性,并且由于这种内在对立而长期处于解体过程中;在社会组织的统治原则之间充满了对立冲突;在世俗生活方面,人际之间的结合力也很弱。所以,特纳指出自己的著作是对社会冲突的研究,也是对关于如何减少、排除或解决这种冲突的各种社会手段的研究。通过详细的研究,他得出结论,尽管存在着形形色色的冲突和分裂,但是构成恩丹布人整个社会组织基础的结构还是完整的;仪式在其中起着重要的结合作用。他同意格拉克曼的观点,后者认为,仪式不仅将内聚力和社会价值观、社会感情灌输给人们,而且还夸大了社会统治的实际冲突,并且确信尽管存在着这些冲突还有联合的一致性。

特纳使用的“仪式”这个词指的是:所规定的服务于各种场合的规范行为,是对神秘(或非体验的)物或魔力的信仰。在特纳看来,仪式是一种调整手段,因为举行仪式时,经常是许多村落的人都来参加,超越了单个村落内部的界限,这样可以表达恩丹布人的社会价值观念。

特纳遵循的是结构功能主义立场,把仪式看成是恢复社会平衡和稳定的政治手段。 他同意大多数学者关于象征的一般定义。但是,他做了补充,他认为荣格关于符号与象征之间区别的观点是正确的。后者认为,符号是一种已知事物的类似代表,“象征”相对地讲是一种对未知事物的表达。特纳提出,人类学者的任务就是揭示这些未知事物的含义。接下来,特纳对象征的本质属性以及象征研究的方法进行了论述:

首先,象征的本质特征是它的两极性。其一级,是具有一种自然和生理特点的象征代表物,它们都与一般的属于感情方面的人类体验有关;其另一极,是一类与社会组织的原则、与社会结构固有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有关。也就是说,一为自然的、感觉的、欲望的,一为社会规范的、思想的、道德的,二者统一于象征。

其次,象征还具有多义性与统合性的性质,前者又可称为浓缩性,指的是每一个象征都是以最简明的形式来代表许多事情;后者指的是对彼此矛盾或相异的观念和事物的某种统合。

第三,针对象征意义的探索过程,特纳提出了包括三个层次的方法:(1)当地人对仪式、象征的解释层次,包括当地仪式专家和普通人的解释。(2)仪式、象征的应用含义层次,即通过观察分析仪式、象征如何被举行、操作和应用获得的意义。(3)象征的地位含义层次,即把象征的意义看作是由它与其他象征在一个整体、一个格式塔中的关系所决定的,这种完整的各部分是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而获得各自的意义的。

他始终认为,由于人的动物本性,使得人永远有一些不受社会规范约束的“自然”与“本

能”冲动、欲望或野性等,象征不但能承载社会规范,而且也能承载这些“自然”的欲望与情感。

特纳的观点与杜尔克姆的观点完全相反,后者认为,社会的分类框架是其他分类的原型;而前者主张,人的生物体的本性和重要体验才是所有分类的源泉。

2、仪式过程的研究

后期的研究侧重于比较研究,不仅比较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文化,而且也比较不同文化的表现形式如神话、戏剧、小说、游戏、节日庆典等。

特纳重点研究仪式三阶段中的第二阶段,也就是过渡阶段,他因此将范·盖内普的分离、过渡和组合改称为阈限前、阈限、阈限后三阶段。在他看来,阈限阶段是仪式过程中的核心所在,因为它处于“结构”的交界处,是一种在两个稳定“状态”之间的转换。

他同时将仪式与礼仪做了区分,他认为,仪式更加适合于宗教性行为,礼仪则适合于世俗性行为。他详细阐述了阈限阶段的象征主义特性:

第一,阈限阶段是一种模糊不定的时空,“是一种社会灵簿狱”(指天堂与地狱之间的场所,灵魂在此等候发送),其间基本没有阈限前或阈限后的社会文化生活所具有的那些特征。该阶段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状态。

第二,在阈限期,受礼者进入了一种神圣的仪式时空,它处于一种中间状态,所以世俗社会生活中的种类和分类都不复存在。

第三,特别强调仪式中长者的绝对权威,但是参加仪式的所有新人却是绝对的平等关系。 整个阈限过程具有三个主要要素,它们在具体的实际活动中相互渗透,但也能够加以区别。这三个要素是:第一,圣事的交流。第二,奇拼怪凑的组合游戏。第三,培养共同的情感。

在特纳看来,阈限期代表着平等,而其前后的阶段则代表着不平等,他后来从研究仪式的阈限期的象征特征进一步深入到试图去说明它的社会性。他首先将阈限前后的阶段称为:“社会结构”,它是社会关系和社地位的一种体制,是一种有差别的体制,意味着等级制度和层层盘剥;他并且将社会结构等同于社会。阈限则被他称为“人的特殊关系”,这是一种具体的、历史的、有特性的个人之间的关系,它出现在社会结构空白的地方,也就是结构之间。然后,他将“社会结构”与“人的特殊关系”对立,认为社会生活是由这两者的二元对立构成的。最后,他指出,社会结构这一元的特征是:异质、不平等、有产、世俗、复杂、等级分明、高傲;人的特殊关系这一元的特征则是:同质、平等、无产、宗教、简单、一视同仁、谦卑。总之,在特纳看来,仪式活动之外的社会生活基本上是封闭的、枯燥的和无人性的;人性只有在仪式和宗教、艺术中才得以繁荣发展。

四、科恩的双向度的人

科恩(Abner Cohen,1921-),英国学者。

科恩认为,无论是在原始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都有无穷无尽的象征符号行为存在。按照他的观点,文化人类学研究社会结构主要关注四种制度,即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亲属制度和宗教仪式制度。这四种制度可归纳为两大类:权力关系与象征符号关系。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经济与政治是难以分开的,经济关系本质上是一种权力关系或政治权利关系。而亲属与宗教都是植根于人的心灵深处的制度,亲属和宗教所采取的行为是一种象征符号行为。

在科恩看来,象征符号分为两种,一种是神圣的象征符号用于宗教仪式;另一种是世俗的象征符号用于世俗礼仪。

现代社会中个人之所以需要象征行为,是因为象征符号可以帮助发展自我和解决人类生存的古老问题——生与死、善与恶、苦与乐,幸福与厄运等。现代社会中的“自我”要扮演多种角色;当多种角色相互协调或不矛盾时,自我的发展是顺利的。然而,、实际生活中,多种角色常常是相互抵触或不协调的,这时,·自我就会出现问题。这样,在契约化的多种

角色活动中呆久了的人,常常要寻求不具有契约形式的非正规生活或没有功利色彩的象征性活动。同样,现代社会中寻求宗教慰藉的人,也是由于理性并不能解决人的一切烦恼,也无法解释人类的所有问题。因此,人就生活在象征与权力的双向度中,成为具有二重性的人。

思考题

1.利奇的动态平衡理论。??? 。 2.利奇关于象征与符号的区分。 3.利奇对象征体系研究的方式。

4.分析结构主义与两义性和禁忌的关系。

5.论述道格拉斯对人类分类体系与社会秩序关系的研究。 6.道格拉斯的群体与格栅的理论。 7.特细关于象征性质的论述。 8.仪式与礼仪的区别。

9.论述特纳关于阑限阶段的理论。 10.怎样理解科恩的双向度的人?

●第十节 解释人类学 Clifford Geertz ,1926—— 代表作:《爪畦的宗教》、《农业内卷化:印尼的生态变化过程》、《文化的解释》、《巴厘岛的亲属制度》、《当地知识》等。

一、 解释人类学的理论渊源 1、韦伯的社会行为理论 韦伯的主要观点是:社会现实从根本上讲是由人们和他们有意义的社会行为构成的。他给社会学下的定义是,“社会学应当是一门力图解释性地理解社会行动,并借此从过程和作用上对社会行动作出因果说明的科学。行动在这里应是一种人的行为(不论外露的还是内心的举止、放弃还是容忍,都一样),只要行动者与行动有一种主观意义上的联系。‘社会’行动则应是这样一种行动:行动者的意图涉及到他人的行为并在行动过程中以此为准则”。??? ·

韦伯之所以强调个人的行为及其意义,主要是因为他认为,社会文化领域不同于自然世界,研究前者的科学原则也不同于研究后者的科学原则。自然科学探讨的是规律性、因果性的关系与法则;而人的头脑是自由的,它不遵循自然界的法则,应当采用理解的方法或特殊化的方法,从内心理解去把握行为的意义。

格尔茨同样区分了两种科学研究方式,一种是追求规律的理论阐述,一种是寻求各种可能性的意义解释。文化人类学属于后者。他关于“文化”的定义是:“我所采用的文化概念??本质上是符号论式的。同马克斯·韦伯一样,我认为人是悬挂在他们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在我看来,文化就是这些意义之网。而且我还认为,研究文化并非是寻求规律的实验性科学,而应是探求意义的解释性科学”。

2、帕森斯的结构功能论

帕森斯认为,动机、价值取向和制度化模式是行动理论要探讨的内容,它们分别构成文化系统(包括复杂的价值观、信仰、符号和其他观念)、人格系统(包括动机与角色扮演的技巧)和社会系统(由规范引导的制度化模式)。在帕森斯看来,文化系统通过社会化而成为人格系统的动机,通过制度化成为社会系统的规范。他更关注的是文化、人格与社会的整合。

3;赖尔的“心的概念”

赖尔抨击笛卡尔“心身二元论”。他认为,心理意识可以借助于实际的或可能的行为加以分析。为此,他提出“disposition”这一概念,它指的是能力、理念、动机、态度、情感等,不同于作为瞬时感觉的心理事件或意识流,而是一种“倾向”或“意向”。赖尔认为精神外显行动,认识行动即可认识精神。

格尔茨承袭赖尔的思想,提出了“精神之外在的理论”,这一理论是他解释人类学的本体论基础。该理论的主旨是,否认精神是单纯的内心活动,认为精神活动根本上是社会性的公开可见的,精神作为心理事件只是从属的和第二位的。格尔茨还吸收了波兰尼的“内敛”思想,将文化行动置于一种上下文中,将各种有关行动融会贯通,局部通过整合而获得意义。

二、格尔茨的文化解释理论 1、民族志的性质

格尔茨认为,人类学者对异文化和当事人的观点的了解有“经验接近”与“经验远离”的程度差异。前者指用当事人的概念语言来贴切地描述出该当事人的文化建构;后者指用学术语言或我们自己的概念语言来描述所研究的异文化。对当事人文化的全面描述关键是“经验接近”与“经验远离”的并置。

他借用赖尔的概念指出,民族志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浅描”,另一种是“深描”。“具有厚度的记述”或“深描”的精髓在于,它特别关注的是揭示行动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由此来解释行动的意义。在格尔茨看来文化是当地人背后由人类学家阅读的文本,它是一个象征体系,通过它我们可以揭示文化诸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而行为也必须正确对待,因为文化形态的明确化是通过行为的趋势,或者说是通过社会性行为得以实现的。人的行为是具全的象征性行为、是文本的符号。

对于这些行为的了解应当采用一种对话形式,格尔茨认为,文化系统的意义是通过人与人互动过程建构起来的,行动与行动之间的接合、交流、互动形成一段段对话,因此我们对某一行动或某一文化现象的了解,就必须将其放在原来的“脉络”中来解读。同时注意,这种意义的解读是以行动为中心的,即努力追随当地人的行为。通过从研究者到当地人、从当地人再到研究者的反复努力,或如格尔茨讲的,“进行二次方、三次方的解释”,从而使当地人的行为成为可阅读的文本。格尔茨还认为,意义的传递与交流是公共的,而不是存在于个人脑海中的。

二、文化与社会 格尔茨指出的,对文化与社会两者关系的认识始终存在一个误区,即未能把这两者置于同等的地位,这表现为两种形式:或者像英国结构功能学派和许多美国社会学家那样,将文化看作完全出自社会组织形式的派生物;或者像马林诺夫斯基和许多美国人类学家那样,将社会组织看作是文化模式的行为体现。

他指出,区别文化体系与社会体系的有效方式,是将前者视为社会互动赖以发生的有序的意义体系和象征体系,而将后者视为社会互动模式本身。“在一个层面上,是信仰的结构,表现为象征和价值准则,个体根据它解释他们的世界,表达他们的情感,做出他们的判断;在另一个层面上,是正在进行的互动行为过程,它的持续形式我们称为社会结构。文化是意义结构,人类用以解释他们的经验并指导他们的行为;社会结构则是行为所取的方式,是实际存在的社会关系网络。”

格尔茨关于文化系统与社会系统是相互独立部分的思想,对帕森斯社会、文化、人格相

互整合观点的批评与发展。

3.宗教文化论

他认为,应当扩大视野将宗教看成是一种给人类生活带来意义的文化系统。因此,他的宗教定义是:“宗教是一套行动的象征系统,行动的目的是在人们心中建立有力的、具有渗透性的与持久的情绪和动机,建立的途径是通过形成关于生活一般关系的观念,并给这些观念笼罩上真实性的光彩,使这样的情绪和动机看上去是极其真实的。”

格尔茨主张宗教象征应与“意义的问题”联系起来。他指出,混乱即缺少可解释性破坏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或解释,而至少存在三方面的混乱在困扰着人类,即无法解释清楚的各种生活经历、承受或忍耐力的限度和道德见解的局限。困扰、痛苦和道德矛盾——这些关于意义的问题的存在——驱使人们去信仰神、鬼怪和精灵或图腾以及迷信吃人肉的神功奇效。

格尔茨进一步将宗教观点与人们用来思考他们世界的其他观点作了区别,这些观点包括常识的、科学的和美学艺术的三种。

格尔茨认为,宗教人类学研究应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分析那些构成宗教自身的象征当中包含的意义系统;另一方面,是寻找那些系统与社会结构和心理过程的联系。他强调,前一方面的研究被人类学家忽略了。

他抱怨人们只注意经济和政治上的现代化,而不关心宗教的现代化。于是他参考韦伯关于典型宗教类型即“传统”宗教与“理性”宗教的概念。所谓传统宗教主要是指巫术,它严格地固守公认的社会习俗,并与世俗生活习惯缠绕在一起,因而它将人类活动的细枝末节都引入了宗教的范围。而理性宗教并不如此全面地与日常生活细节交织在一起,它超越这些细节,其仪式和信仰系统与世俗社会的关系不是直接的。传统宗教采取的解决基本精神问题的途径是不连贯的、无规律的;理性的宗教更加抽象,更有逻辑上的一贯性,更有概括性的语言。格尔茨关心的是传统宗教向理性宗教转变的主要原因。

4、象征分析或戏剧类比 格尔茨始终视文化系统为“一种透过象征符号在历史上代代相传的意义模式,一种将传承的观念表达于象征性形式的系统。通过它们,人与人相互沟通、绵延传续,并发展出他们对生命的知识和对生命的态度。”他不是以有机的观点看待文化系统,而是借鉴朗格的情感理论,,将文化比作某种生命情感的表现形式,具有游戏的、戏剧的、舞台的、文学的象征意义。他还借鉴了边沁的“深层游戏”的概念。

思考题

1.解释人类学的理论渊源。 2.格尔茨的文化定义。

3.格尔茨的“精神之外在理论”。 4.经验接近与经验远离的关系。 5.深描与浅描的概念及其区别。

6.格尔茨关于文化系统与社会系统相互独立的理论。 7.宗教产生的根源。

8.传统宗教与理性宗教的各自特点。 9.格尔茨是如何分析巴厘斗鸡的?

10.对象征和意义的研究在人类学史上的重要性。

福州大学社会学专业《文化人类学》教学大纲 授课教师:甘满堂 课程学分:3 总学时:54

开课对象:人文社科学院社会学专业本科生 课程教学目标

掌握文化人类学学科基本知识体系的基本内容、田野调查方法与技巧,了解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基本观点及代表作,掌握文化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了解福建丰富的文化人类学资源。培养学生研究人类社会文化的基本能力,以及从事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社会学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与实地调查的科学研究素质。

拟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讲授、课堂讨论、田野调查、参观访问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田野调查主题:(1)福建民间信仰与村庙文化研究;(2)福建家族社会与祠堂文化研究;(3)福建畲族文化研究;(4)福建传统戏剧文化的社会功能研究;(5)福建民间医学研究。

教材和主要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人类学通论》,庄孔韶主编,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主要参考资料:

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李亦园:人类的视野》,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 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 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林耀华:《金翼》,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王沪宁:《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陈支平:《近500年以来福建家族社会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 郑振满:《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三联出版社1997年。 第一章 概论(学时3节) 1. 人类学学科体系结构

2.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3.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史,

4.文化人类学早期发展过程的著名学者及其代表作, 5.福建丰富文化人类学资源与相关研究。 第二章 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学派(学时6节) 1.古典进化论学派, 2.传播学派,

3.历史特殊论学派, 4.法国社会学派, 5.英国功能主义学派, 6.文化与人格学派, 7.新进化论学派, 8.结构主义学派,

9.象征人类学派, 10.解释人类学派。

第三章 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学时3节) 1.资料收集方法

(1)田野调查,具体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2)文献资料抽样问卷实验法。 2.研究方法

整体观、民族志、跨文化比较、主位与客位、类型学、历史追踪法。 第四章 文化与民族(学时3节) 1.文化的内涵与特质, 2.民族的内涵, 3.我国民族概况, 4.福建历史与民族,

5.福建族群文化与方言文化,如福建方言与戏剧联系。

讨论题:福建惠安女是少数民族吗?客家人也是少数民族吗? 参观:福建省博物院,了解福建历史文化。 第五章 语言与文化(学时3节) 1.语言的性质 2.语言的功能 3.语言与文化关系

4.语言决定思维——萨丕尔·沃尔夫假设 5.索绪尔的语言学研究 6.语言的结构分析 7.语言分类

第六章 性、婚姻、家庭与亲属称谓(学时3节) 1.性与人类文化; 2.婚姻的定义与功能, 3.婚姻制度的发展史

4.家庭和家庭的演变历史, 5.亲属称谓制, 6.继嗣群与居住群;

7.当代婚姻家庭文化的发展趋势。

第七章 中国宗族文化研究——以福建为例(学时3节) 1.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与家族制度 2.宗族的内涵及存在意义,

3.中国宗族文化发展史与福建宗族文化兴盛的原因, 4.宗族物质文化:祠堂

5.精神文化形式:族谱、族规、家规。 6.福建宗族文化的现代意义

第八章 文化与人格(学时3节) 1.心理与人格学派理论;

2.文化人类学对人格的经典研究; 3.人格的基本涵义,

4.文化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儿童教养方式、文化与性别、青春期与文化、代沟),

1、里弗斯的理论

威廉·里弗斯(William H. Rivers,1864—1922)是英国实验心理学家,人类学家。倡导传播论。

他认为不应该把社会结构、语言各宗教信仰等与物质文化的实物同等对待。因为社会结构的变化,需要使用其他方法,而以进化论方法较为适宜。认为自己是旧进化论和格雷布奈尔传播主义的折衷,各族的联系及其文化的融合,是发动各种导致人类进步的力量的主要推动力。

2、极端传播论(泛埃及主义)

该派认为人类文化只有一个中心——古埃及,并由这个中心传播到全世界代表人物:埃利奥特—史密斯Elliot Smith(1871—1937),英国解剖学家、人类学家。他认为人类的文化大约在公元前8-9世纪,开始从埃及向一切国家传播,自称“太阳文明”或“太阳石”文化,由崇拜太阳和建筑史前巨石等文化特征而得名。

威廉·詹姆斯·佩里(Willian James Perry(——1949),里弗斯学生,他认为古埃及人为寻找贵金属和其他珍宝,而把这种文化带到了各地。

传播主义是解释文化现象的一种方法,但不能将一切文化现象都牵强附会地用传播主义去解释,更不能臆造。文化传播是普遍现象,人们研究传播都在注重事实和注重各种传播条件的前提下作深入研究,比如寻找传播的进程和规律,探索传播的条件和传播的阶段以及各族文化史的发展、变化情况,并从全球观点出发,考察各族文化的根源。

第三节 历史特殊论学派 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的历史特殊论学派,创始人是博阿斯,故又被称为博阿斯学派。他们主张:文化人类学的一般任务是“研究社会生活现象的总和”,通过这种研究来“构拟”人类文化和文明史。但是,他们所主张的“文化史”不是指世界各国的一般历史,而是各个民族的具体历史。

一、提出人类学的目的和任务 二、历史特殊论

三、反种族主义的社会政治观

四、在体质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上的贡献 五、方法论上的贡献

1、反对演绎法、重视归纳法

2、重视田野调查及其科学性(1)参与观察法(2)多学科结合法(3)民族学方法 六、博厄斯的学生们 1、克罗伯 2、罗维 3、威斯勒 4、本尼迪科特 5、米德 6、赫斯科维茨

一、博阿斯的文化相对主义理论 1、特殊论与相对论的文化观

博阿斯的文化观之最大特点就是将某一文化的历史研究置于首位,而不是研究全人类普

遍文化的历史。他将文化定义为“包括一社区中所有习惯,个人对其生活的社会习惯的反应,及由此而决定的人类活动”。

博阿斯全部理论的核心就是“历史特殊论”。他认为世界各地许多相似的文化现象虽然不能被传播论来成功地解释,但也未表现出历史进化的统一性。他主张:为了理解或解释某一特定的文化,最正确的做法就是重建该文化走过的独特道路,即构拟该文化的历史。

在研究方法上,他也因此称自己的方法是“历史方法”,并将此方法与古典进化论的“比较方法”相对立。博阿斯虽然反对研究世界文化的普遍发展规律,但是,并不反对探讨具体民族或特定文化的发展规律。

博阿斯提倡文化相对主义,反对文化种族主义。他坚决主张,衡量文化没有普遍绝对的评判标准,因为任何一个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个文化的独特之处都不会相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观,各族文化没有优劣、高低之分,一切评价标准都是相对的。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只能理解为历史的产物,其特性决定于各族的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

2、文化区理论

博阿斯认为,在文化发展中,传播比独立发明更普遍。在他的影响下,博阿斯本人及其弟子们提出了“文化区”的概念。博阿斯还提出了“文化中心”与“文化边区”的概念。

3、古典物理学的归纳方法

它基本上是遵循自然科学的方法,十分重视资料的收集工作,强调以客观主义的态度来对待研究对象和所收集的资料,反对演绎式的研究方法。

二、克鲁伯的文化形貌理论 1、“超机体论”的文化观

克鲁伯(Alfred Loues Kroeboer,1876—1960,出生于纽约的德裔犹太人,博阿斯最年长的学生)

克鲁伯将文化看作“超有机体”,他认为整个世界存在四种现象,即“质与力的现象、生命的现象、意识的现象、社会生活或文化的现象。这些现象又可称为无机的、直接有机的或生命的、心理有机的或心灵的,以及文咀的或超有机的或超心灵的”。文化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有其独具一格的特点,文化人类学者只需研究文化自身就可以。

克鲁伯认为,个人是无足轻重的,文化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由于其超有机体的性质,文化完全可以不受个人影响而独自发展。

2、文化的形貌

在克鲁伯看来,基本形貌指的是与生存、生计有关的文化事? 物;次级形貌则是与创造力、艺术活动有关的文化活动,如语言、艺术、文学和音乐等。他认为,在任何文化系统中,只有当生存问题解决后,才有可能出现次级形貌的繁荣。概括起来讲,基本形貌与次级形貌有三点区别:

第一,基本形貌必须面对现实,次级形貌则面对价值。

第二,基本形貌建立在现实的客观条件基础之上,并受其制约;它反映了人们的即时或实际利益以及他们所面对的自然环境。生计模式对于次级形貌的发展是必需的,但是,次级形貌又? 有它内在的本质与规律,在特定情况下是独立发展的。

第三,基本形貌的历史发展是累积的,而次级形貌由于创造? 力的多变,所以不是累积的,往往会中断或演变为其他的东西。

3、亲属称谓和文化区的理论 整个亲属称谓可包括八个类别:

第一,辈份;第二,直系亲属与旁系亲属;第三,同辈人的? 年龄;第四,亲属的性别;第五,称呼者的性别;第六,中介亲属的性别;第七,血亲与姻亲;第八,中介亲属的状况。

克鲁伯系统地提出了有关文化区的看法:首先,他认为文化? 区与自然环境有关系;其

次,文化区都有文化高峰,他在此还提? 出“强度”的概念;最后,文化区的划分。

三、萨丕尔的文化与语言研究

萨丕尔(Edward Sapir,1884—1939,波兰裔美国人),结构语言学家。

萨丕尔强调了语言是思想的符号表达,而不是单纯的形式。更重要的是,他认为语言对思维有强烈的影响,后来,最终形成“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设”,这一假设的核心就是:“语言结构制约着思维模式,因而也决定着对外部世界的认知。”

在结构语言学的先驱萨丕尔看来,一切语言都是由独立的单元或要素构筑而成的,在一定范围内,一种语言与另一种语言的差异是相当大的。而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一个连续体,任一语言的所有要素不可能填满这个连续体,必然会出现断裂或分割。各种语言由于其结构上的差别,自然会导致对客观世界有不同的分割。

第四节 法国社会学学派

杜尔克姆既是当代社会学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也是对人类学思想最有影响的人物。 一、杜尔克姆的文化人类学理 1、杜尔克姆的社会学思想

为正确理解杜尔克姆的文化人类学研究,有必要首先了解他的社会学思想或观点,以下是这方面的概括介绍。

首先,杜尔克姆对社会生活所做研究是一种进化论的研究。他还认为,合作关系是由社会规范所创造的,也就是法律的和道德的规范是社会合作的真正源泉。杜尔克姆提出了“机械的结合与有机的结合”这一对著名的概念。

第二,杜尔克姆强调社会是一个整体的观点,他坚决反对依据个人或心理因素来解释社会的做法。他强调,社会现象只能依据对社会本身的研究来解释,或者讲,社会事实只能依据其他的社会事实来了解。

第三,杜尔克姆提出了“集体意识”的概念,并坚持认为,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应是“社会事实”。他提出了判断社会事实的三大标准:其一为社会现象的“外在性”;其二为“强制性”;其三是“普遍性”。

2、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

杜尔克姆对人类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宗教现象的研究。 (1)宗教的定义与特征

他指出:? “宗教不只是神和神灵的思想,所以不能专门定义为只与神与神灵有关。”他认为,应从两方面来界定宗教,即一方面从神圣与世俗的对立上来区分,因为,人们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可分为两大类,即神圣的世界与世俗的世界;另一方面就是信仰与仪式的区分。因此,宗教就是“一整套与神圣的事物有关的信仰和(仪式)活动”。

杜尔克姆在其宗教定义中坚持两个因素,一个是神圣象征或事物的存在,另一个是与有组织的仪式活动的联系。凡是具有这两个特征的,都应被看作宗教。

(2)宗教的起源与本质

他指出:图腾信仰的客体不是一些动物或植物,而是某种无名的和无个性的力量。图腾

动物或植物仅仅是这种无个性力量可以看得见的象征,而这种力量本质上是统治人类的社会力量。在杜尔克姆看来,社会是产生宗教的原因而不是相反。

(3)宗教的功能

在杜尔克姆看来,宗教的核心不是教义,而是仪式;而宗教仪式的功能就是强化一种价值和行为方式。他进一步将功能分为两个层次,即宗教对于整个社会和社会个体两个层次上的功能。在第一层次上,他指出宗教的功能可归为两种:第一,宗教是集体情感与观念的沟通关系;第二,宗教是规范社会关系的手段。在第二个层次上他认为宗教能够使个人觉得更坚强、更有自信心等。

二、莫斯的交换理论 1、爱斯基摩人的宇宙观 他力图论证,爱斯基摩人的宇宙观是他们生活方式的反映而他们的宗教则是一种“集体精神’’的产物。

2、礼物交换

莫斯主要以他的关于礼物交换的著作而闻名于人类学界。他发现在许多土著部落社会中广泛存在着赠礼习俗,赠送的礼品不是具有实用价值的经济性交换商品,而是没有实用价值的礼仪性交换。这种习俗由三个环节构成,即义务性送礼、义务性接受和义务性的回赠礼物。他试图指出在这种“送礼与回礼”的社会现象背后的基本原则,说明礼物被接受之后必须回赠的原因是什么。莫斯得出以下三点结论:

第一,他将具备以上三个环节的礼物交换习俗命名为“全面酬报制度”;

第二,这种给予、接受与回报的义务,就相当于这些义务束缚下的人或群体所订立的一个长期契约;

第三,“全面酬报制度”的根本原因或深层原则是社会秩序与社会。

总之,在莫斯看来,迫使人们进行礼物交换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社会需要这种互惠性制度,以保证社会活动的进行和社会规范的建立。??? ·

三、法国社会学学派的其他学者 1、列维—布吕尔的原始思维理论

列维—布吕尔(Lucien Levy Bruhl,1875—1937))深受杜尔克姆思想的影响,他将后者的“集体观念”作为他的思考主题。代表作《原始思维》。

概括他的研究,可以得出两个基本观点:第一,原始人的思维是一种“非逻辑思维”;第二,构成原始思维的集体观念是受互渗律支配的。所谓互渗律,就是指对任何现象的思维,这种现象既是它自身、又被解释为其他任何东西。

2、赫尔兹的象征人类学研究

赫尔兹(Robert Hertz,1882—1915)开创了象征人类学的研究,这主要反映在其代表作《右手的优越》一书中。

赫尔兹的贡献主要有两点:一是首先系统地研究了人的左右手所象征的社会含义,这一事实虽然遍布全世界,但却未被前人所重视;二是提出了富有启发意义的解释,虽然这些解释未必都是正确的,但是,却推动了后人的进一步探索。

3、范·盖内普的“通过礼仪”

范·盖内普(Arnold Van Gennep,1887—1957),代表作《通过礼仪》(1909年)

Gennep发现,绝大多数人在其一生的经历中,都要经历一些重要关口:从某一年龄阶段进入另一年龄阶段,从一种社会角色或社会地位进入另一种角色或地位。它经常是将人的生物性事件如降生、成年、婚姻、繁殖后代或死亡与人类的文化经历统一起来。绝大多数民族或部落都要为个人在经历这些人生关口时举行仪式,范·盖内普将此种仪式统称为“过渡礼仪”,并从种类繁多的各民族仪式中洞察出基本的三段结构,即“分离阶段”、“过渡或通

过阶段”、“统合或组合阶段”。

思考题

1.论述杜尔克姆关于宗教的理论。 2.杜尔克姆的人类学遗产和两大传统。 3.莫斯关于礼物交换的研究。

4.非逻辑思维、逻辑思维以及互渗律分别是什么? 5.范·盖内普的“通过礼仪”三段结构。

第五节 英国功能主义学派 教学要点:

(1)该学派主要理论主张;

(2)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学术背景; (3)马林诺夫斯基的学术思想;

20世纪20年代,英国人类学界出现了一个具有重大影响的学派——功能主义学派,它的产生不仅吸引了文化人类学者的注意,而且对以后美国社会学的发展也产生过推动作用。

一、拉德克利夫—布朗的结构功能主义 1、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与方法

(1)主张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进行人类学研究

拉德克利夫—布朗认为,以往的研究存在两个主要错误:第忙于寻找起源问题;第二,不少文化人类学家将心理学研究与人类学研究相混淆,力图从个体心理的角度解释社会现象。

他主张社会现象必须从社会角度来研究和解释。不仅如此,他还进一步提出,应采用归纳方法来从事人类学研究。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不可能在实验室中进行,所以,就要进行田野工作,亲自收集资料,然后进行分析、综合,得出假设,接下来进行田野工作以便修改和验证。此外,还有一种途径,即进行比较研究,就是对不同的文化、不同地区的社会进行比较,然后验证和修改自己的初步结论,最后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

(2)强调共时性研究

文化人类学有两种研究,一种是历时性研究,另一种是共时性研究。前者研究的是文化的历史起源,是纵向性的研究;后者研究的是文化的本质、结构功能,是横向性的研究。历时性的研究存在三种缺陷。共时性的研究不考虑文化的起源,而将文化看成一个整合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文化的每一个因素都扮演一特定的角色,都具有一种功能。

(3)建立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

一切文化现象都具有特定的功能,无论是整个社会还是社会中的某个社区,都是一个功能统一体。构成统一体的各部分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研究时只有找到各部分的功能,才可以了解它的意义。

他更注意“社会结构”这一概念,并进行了大量的阐述和强调,概括他的结构思想,大致可包括三点。他将社会结构定义为:“在由制度即社会上已确立的行为规范或模式规定或支配的关系中,人的不断配置组合”。

(4)坚持社会进化论

他赞成社会进化的理论,并将它作为人类学研究中有用的“科学假说”。在他看来,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2r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