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阅读教学实践及思考

更新时间:2023-10-11 18:0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体验式阅读教学实践及思考

塘下一中 钱秀丽

内容提要 在在语文教学中,把引导学生体验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方式,把内涵式阅读体验与外延式阅读体验结合,在有序、可探、开放的教学系统中,灵活安排操作方式,让学生沉浸在课堂学习之中,又让学生的心灵放飞。

关键词 体验 内涵式阅读 外延式阅读

正文 2001年,教育部颁发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体验”一词出现了17次之多,贯穿了《语文课程标准》三个部分的主要方面,可以说这是新的课程标准吹出的又一阵清新之风。体验教学是现代育人哲学的深刻思考,也是当代世界母语教育新的价值取向,特别是针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体验”是打开通向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成功之门的一把钥匙。夸美纽斯曾指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体验,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有利于抽象知识的感性化、形象化,使具体感知与抽象思维相结合,它还能激起学生理解记忆并引起对学习问题探索的兴趣,增进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只有让学生自己体验,他的感受才能深刻,也才能真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有了自己的感受,生命才会产生共鸣,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把引导学生体验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方式。

我认为体验式教学是一个有序、可探、开放的教学系统,灵活安

1

排操作方式,让学生沉浸在课堂学习之中,又让学生的心灵放飞。

我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从学生对课文或事物的认知和理解的规律和方式来看,主要可有两种体验阅读方式:首先是内涵式阅读体验,即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课文,然后能合理推出对课文新的理解,赋予课文新的意义,从而逐步加深对所读课文的认识。其次才是外延式阅读体验,即在学生阅读课文时,努力使学生拓展课文的外延,先把作者没有说出的东西理解出来,进行合理演绎,再结合自己的生活和阅读经验,评价课文,扩展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我在本学期的体验式阅读教学实践探索中,内涵式阅读体验有 8种基本方式。

1、在词语学习中体验。我们可以让学生把一篇课文中的词语整合起来去理解和应用,在合成运用中加深对词的体验和感知,这比单个词语的学习效果好得多。首先是在揣摩词义中体验学习。如学习文言文,词语如单个单个地学习,显然会使整个学习过程枯燥、乏味,学生就不乐意学,而且学习效果差。而用来初学的文言文往往带有点故事性,大概的意思学生基本知道,具体的个别的词语则难以明白,如放到一定的语境中时,学生联系上下文则基本可以揣摩其意义,而且在揣摩推测其意义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领略到快感,如果再展开抢答赛,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体验成功的乐趣。如我在教刘义庆的《咏雪》时,学生对文中的“儿女”一词难以理解,我就问他们:“下文的兄子是谢太傅的什么人?”学生自然知道,那么对文中的“儿女”一词的意思自然就理解作是“子侄辈”了。其次是

2

在复述中学习体会词语,教一些文质皆美的美文的话,就可以抓住一些优美词让学生进行复述,如我在教《白兔和月亮》的时候,让学生复述课文是可以问学生:“哪些词语是不能省的?为什么?”学生就课文的语言特点就会体会到文中的“独具审美的慧心、无忧无虑、心旷神怡、阴晴圆缺、闲适、心痛如割、各具风韵、险象迭生、得失之患、慧心未泯”等优美词。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对一些优美的词语就有了理解和体会,还有可以在利用关键词复述课文中体验学习词语。复述时这样,不仅时间利用率比较高,积累了词语,而且让学生感知了课文内容,在体验了文中人物的性格来体验作者的心境,语言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训练。

2、在驰骋想象中体验。想象是人类通向艺术殿堂的翅膀,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我们语文老师应该使学生触发情感,唤起记忆,激起活跃的联想和想象。在神话《夸父逐日》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想象“夸父与日逐走”时的心理活动和具体动作,可以让学生想象夸父“弃其杖,化为邓林”时的心理活动等等,学生想象到夸父的好强和坚持不懈的心理与动作,想象到“桃子”的甜蜜多汁与夸父的渴死时的对成功的渴望和对后人继续其遗志的心愿,理解了夸父的不服输和为后人造福的伟大人格,明白神话中的想象与人物性格特点及文章的思想内蕴有着一定的关系。但是仅仅到此还是不够的,引导学生体验学习,不能知识局限于对作品本身的体验。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课文只是“影子”,是学生探究知识的平台。学生可以通过对课文文本的解读达到对自然、对社会、对生活、

3

对人生的感悟,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因此对教材中作品的阅读既要源于教材,又要跳出教材,更要拓展教材。在这时我提出问题:“神话最大的特点是想象,想象有着莫大的魅力,但是想象是随便怎样都可以的吗?”学生经过讨论进而明白想象要进行有效的、有意义的想象。明白这一点之后,我又进一步提出要求:“请针对现在所发生的一些自然现象,进行想象一则神话。”学生兴趣盎然而又学有所得。所以这些动作和心理想象使学生有利与对人物的性格和作品的思想内蕴的体验把握,深入领悟文章的精髓。

3、在情境创设中体验。创设恰当的音乐情境。(1)根据课文的内容或与作者相关的情况选择符合情境的音乐,挑起学生的兴趣,在形式上或内容上导入教学,来既舒缓学生的紧张情绪又营造了一定的学习体验的情境,有助于学生较快地进入课文的学习中去。(2)根据课文内容或课文的教学目标让学生选择音乐来进配乐朗读,给学生营造一定的朗读情境,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在一定的朗读情趣之下,更好地感悟课文的情感主旨。如《爱的罗曼司》可以给那些具有浓浓情意的语段配乐朗读,而《二泉映月》可以给那些有着较凄凉的情感的语段配乐,(3)也可以根据课文学习目标的需要来找相关的音乐来欣赏学习。如学习课文《黄河颂》就很有必要学唱一下《黄河颂》这首歌,学习课文《土地的誓言》就很有必要唱一下我们的国歌等等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对课文思想内涵的把握和体会,使学生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创设恰当的画面情境。(1)如果教学目标是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4

的话或语言表达能力的话,一张画面的展现,先让学生仔细地观察,实地演习、体会,让学生口述描绘,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多幅画面的展现,设置声音、动作连贯的或相对的效果来让学生选择画面讲感受或了解有关课文所涉及的知识或背景,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2)从身边的人、事、物讲起,如在实物投影仪上可以直接演示“一张老照片”,学生可以从身边亲近的人、事、物亲切地回忆、描述、听讲、认识这张老照片,探求其中的意义,有感而发,进而有感而写,达到写作训练的目的。(3)用动态的形式来表现某种思想意念,来让学生领悟这种思想意念,如用跳动的红心让学生感觉爱心的意蕴所在,如转动的地球更让人觉得什么是美好的世界。

4、在角色表演中体验。对于戏剧表演,学生大多有一种表现和表演欲,把表演引入课堂,一方面满足了他们的“游戏冲动”和“角色幻想”,另一方面又加深了他们对课文的体验。因为要把角色演好,必须回到课本中挖掘写作背景、了解人物身份、把握人物性格,从而体现出与之相应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而只要有动作、外貌、肖像、神态的课文都可以借助表演这一活动方式让学生来体验和品味课文的内容和内涵。像《皇帝的新装》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四人一组,轮流出场进行表演,一人演皇帝,两人演骗子,一人演大臣,其他同学则做观众和评论家。通过学生的表演-评价-再表演的过程,学生的表演越来越逼真,惟妙惟肖,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学生的创作能力也越来越强。在这样的活动中,演员的表演跟观众和评论家的评论共同促使学生传课文中人物之情,达课文中人物之意,把人物的性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2nf.html

Top